经济学说史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思想史中财富思想的演变

摘要:当代的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正处于高歌猛进的时代,然而作为经济学本源的财富理论却始终没有得到更新,仍然处于亚当·斯密的时代。这对于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等所揭示的高速微观世界以及相应的网络虚拟世界,知识信息产品,金融经济的财富形态和财富创造规律已经完全失去了解释能力。传统经济学的财富理论急需创造和改造。然而新的财富理论的诞生又必然以原有的财富思想为基础。因而本文将以财富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中的演变过程为主进行一番梳理,总结归纳原有的财富思想,以期对当代新财富理论的创建产生一定的启示。

关键字:财富观、财富二元论、新财富观

作为经济学本源的财富思想

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把他的代表作取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为价值学说和分配学说奠定了科学基础;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同样是围绕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问题展开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门格尔的《经济学原理》围绕主观的效用价值论展开;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仍然把经济活动本身定义为人们追求财富的历史。可见,古典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财富的创造、流动、分配、消费的科学——财富论是经济学的本源。

财富思想的演变

什么是财富?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涵义。人们对它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例如,有人出于分析个人的享乐目的,把财富定义为个人效用,用于研究满足个人主观偏好的方法;有人出于分析资源静态配置的需要,把财富定义为交换决定的价格,把一切暂时不稀缺的资源都不当作财富;有些财产多的人及其理论代表,为了在收入分配中永远处于有利地位,把经由人用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的劳动产品财富,和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财富等同起来,否定劳动产品财富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特殊意义;还有些人把金钱财富增值作为经济活动的最高目标,把人力只作为和机器原料一样的为了追求金钱财富必须贬损、别无用处的资本,无视人力对人所具有的直接财富意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将以财富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中的演化为线索,介绍经济思想史中所出现的各种财富观。

(一)色诺芬的财富观

色诺芬第一次明确将财富规定为使用价值。

史诗时代,人们的财富观还是具体的,人们将土地、牲畜当做财富,这种财富还只是具象意义上的财富。色诺芬则从相对性的角度抽象出财富的内涵。什么是财富?色诺芬的答案是,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还明确提出奴隶主的经济任务是增加财富,即追求尽可能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奴隶制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它所生产出来的大部分产品时为了满足奴隶和奴隶主的生活需要。色诺芬所关注的财富实际上是奴隶的剩余产品。同时,由于受自然经济的限制,他认为财富的来源是农业。

(二)亚里士多德的财富观

既色诺芬之后亚里士多德更为明确地指出:“真正的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1】”使用价值是财富的实体,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的总和。他还说过,“财富是属于家庭和国家的经过加工的丰富物质【2】”。

亚里士多德认为取得财富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是正当的方式,即财富来源于农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农产品。第二是不正当的方式,包括有酬劳动,商业和高利贷。

(三)托马斯·阿奎那的财富观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使一个国家的财富增加起来。一种是比另一种尊贵的,就是利用肥沃的土地来生产大量的必需品;另一种就是使用商业来把必须的东西从各地运到一个共同的市场上。”他认为商业也是增加财富的一种办法。

(四)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把拥有金银或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标准。重商主义者反对古代思想家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维护自然经济和反对货币财富的观点,他们从商业资本出发,认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把金银即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态。他们的观点反应的当事流行于西欧的追求黄金的狂热,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资本的渴望。

晚期的重商主义者提出了二元论的财富观,即认为财富既是人为财富,又是自然财富。如英国十七世纪的托马斯·孟说过,发展外贸,力争出超,要使赚得的“人为财富”“以现金的形态被带回本国”。同时又认为:“以为金钱就是贸易的生命”的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世界上还只有少量的钱币在流通的时候,就已有了交换或以货换货的大规模贸易了。”【3】不仅英国,而且法国较晚的重商主义者如孟克列钦,也“一方面认为货币是财富,……另一方面又说使国家富足的不是充足的黄金和白银,……而是生活必需品”。【4】重商主义者们认为财富的来源是流通领域,但并非所有的流通领域都是财富的源泉,只有输出地商品换回金银的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因为,利润是一种“让渡利润”,是商品贱买贵卖的结果,而国内贱买贵卖,一人之多得为他人之所失所抵消,所以,只有对外贸易才能带来利润,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

(五)重农学派的财富观

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他们猛烈抨击重商主义者关于财富的观点,认为货币只是流通手段,而不是国民真正的财富。因为它既不是吃穿供消费之用的财富,又不是能不断再生产的财富。在他们看来,货币除了供商品买卖时使用之外,别无他用,货币的只能只是作为流通手段,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货币不与财富相交换,就不能促进国家财富的经常再生产。

重农学派认为,工业和对外贸易都不是财富的源泉所在,在他们看来工业是不结果实的部门,工业不过是农业原料的加工部门,它不产生新的物质,而是经过加工使农产品具有了新的使用价值形态,这种新的形态不能算是新创造的财富。至于对外贸易,它不过是以一种具有出售价值的产品,去交换另一种价值相等的产品,是产品发生地点上的转移,并不会使社会财富增加。真正的财富只能是每年从地里生产出来,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

(六)古典经济学的财富观

古典经济学鼻祖威廉·配第说:“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5】他认为,财富是劳动和自然物质相结合的物质产品。

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就是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总量,继配第之后,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既批判了重商主义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源泉的观点,也批判了重农主义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偏见。在经济学说史上,他第一次宣称:任何生产部门的劳动都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在斯密看来,为了增加国民财富,只有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提高农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工人的人数。为了提高农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他强调要加强劳动分工;为了增加工人的数量,就需要增加资本以扩大雇佣工人的资本规模。

1、萨伊和李嘉图关于斯密财富定义的争执

斯密将财富既理解为价值即社会财富,又理解为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所谓物质财富,他是指供生活上享用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或者说是生产部门的年产物。斯密关于财富的观点明显地具有二元论性质。李嘉图和萨伊围绕斯密的财富定义发生争执,各执二元论之一端。萨伊硬说斯密认为,财富只“由物体或物质的价值构成而不是由物体物质本身构成”,并断言“财富和价值成正比例”【6】。他虽坚持了斯密的社会财富定义,却不同意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李嘉图针对萨伊,不仅引证了斯密的物质财富的定义,而且坚持了劳动价值论。他说:随着生产力提高,“一百万人在一种社会情况下所能生产的‘必需品、享乐品和娱乐品’等财富可以比另一种社会情况下大两倍和三倍,但他们却不能因此而使价值有任何增加”【7】。在这里,李嘉图根据劳动价值论,指出了萨伊的所谓财富与价值成正比例观点的错误。

2、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对斯密财富观的批判

马尔萨斯批评斯密虽然说明了财富的来源,但是没有清楚界定什么是财富,他将财富定义为“财富是个人或国家占有的,对人类必需的、有用的、和合意的物质的东西。”在界定了财富的定义之后,他又进一步分析了财富的增长,他试图证明,财富增长的因素除了生产供给以外,而且还需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即是否有足够的有效地需求。

西斯蒙第认为人创造财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而不是为财富创

造财富。如果财富不能满足这种愿望和需要,那就不算是财富。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把劳动看做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却忽视了人的享受,他们陷入可了单纯追求财富的增加的误区。因此,他们忘了人本身。

3、古典经济学财富观的继承

西尼尔认为财富是一切可交换的或是有价值的事物。作为财富必需具备三个要素:效用、供给的有限性与可交换性。其中供给的有限性是最重要的因素。他认为经济学是实证的,应当关注对生产和财富分配的分析。

斯图亚特穆勒认为财富分配规律与财富生产规律不同。财富的分配源于人类制度的问题,财富可按个人愿望,也可以按集体愿望进行处理。

(七)马克思科学的财富理论

马克思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地继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财富理论。他将财富理解为社会财富,并将社会财富归结为劳动产品。

有鉴于此,关于财富定义的要点可以理解如下:

1)所谓财富,不同的科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看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财富,不仅是指人类的财富,而且是指人类经济运动范围内的财富,即社会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