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葛泉矿1.5Mta新井通风与安全设计

合集下载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 XXX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专业:采矿工程本科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所做只考虑甘肃靖远煤业集团XXXX煤矿一号煤层。

该井田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资源储量2.1亿吨,可采储量1。

21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57a。

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采用双斜井开拓。

初期开凿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综合机械放顶煤采煤。

分区域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放顶采煤法服务年限生产能力通风设计类型:模拟型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exploitation design of 1coal seam of Dashuitou coal mine inGansu Province 。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mine is complexity. The workable mine reserves is 216Mt and the designed mine capbility is1.2Mt/a , so the mime serveice life is 72years. The mine gas emission is higher,so it is highly gassy mine well。

Mine with double shaft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digging in inclined,deputy shafts and return air shaft。

By using single longwall mining to back typ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oints area,drew the ventilation type .Keywords: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method serveice life production capacity ventilationPaper type:Simulation type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学时间最长(14~16周),参与教师最多,学生独立学习量最大,教育任务最重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用)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用)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矿井通风设计专业班级:采矿工程设计人:杨进指导老师:王君利2016年11月10日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字)评阅日期: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语第号日期:年月日提交设计(论文)学生:杨进提交设计(论文)答辩材料:1)指导教师评语共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语:答辩成绩:综合成绩: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长:(签字)组员:(签字)目录一、矿井通风的内容与要求--------------------------6 (一)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6 (二)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6 (三)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7 (四)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8 二、优选矿井通风系统----------------------------8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8(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9 三、矿井风量计算------------------------------9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9 (二)矿井需风量计算----------------------------9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计算--------------------------92、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123、硐室需风量计算-----------------------------144、其他用风巷道的需风量计算------------------------15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6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6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6 五、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17 (一)主要通风机有选择--------------------------18六、概算矿井通风费用---------------------------22七、南留庄矿通风概述---------------------------24八、结束语--------------------------------25九、参考文献-------------------------------26前言矿井通风是关系到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葛泉煤矿年产90万吨新井设计

葛泉煤矿年产90万吨新井设计

目录第1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 矿区概述 (1)1.1.1 地理位置 (1)1.1.2 交通条件 (1)1.1.3 自然地理 (2)1.1.4 矿区气象 (2)1.1.5 矿区的地震震级及烈度 (2)1.1.6 矿井中小煤矿开采情况 (2)1.2 井田地质特征 (3)1.2.1 井田地层特征 (3)1.2.2 井田地质构造 (5)1.2.3 岩浆活动情况 (7)1.2.4 岩溶陷落柱 (8)1.2.5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 (9)1.3 煤层特征 (14)1.3.1 含煤地层特征 (14)1.3.2 标志层特征 (16)1.3.3 含煤性概述 (17)1.3.4 煤层分述 (17)1.3.5 煤层顶底板 (21)1.3.6 煤质 (21)第2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27)2.1 井田境界 (27)2.2 矿井工业储量 (27)2.2.1 井田勘探 (27)2.2.2 储量计算范围 (28)2.2.3 储量级别的划分 (28)2.2.4 储量计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29)2.2.5 储量计算结果 (30)2.3 矿井可采储量 (30)2.3.1 永久煤柱煤量 (30)2.3.2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 (31)第3章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2)3.1 矿井工作制度 (32)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2)第4章井田开拓 (33)4.1 概述 (33)4.1.1井田概况 (33)4.1.2开拓方案技术比较 (33)4.1.3 开拓方案经济比较 (35)4.2 井筒位置的确定 (37)4.2.1井筒位置 (37)4.2.2 井筒的用途及规格 (37)4.3 开采水平的设计 (39)4.3.1 水平高度的确定 (39)4.3.2 设计水平巷道布置 (39)4.4 采区划分 (39)4.5 井底车场 (39)4.5.1 概述 (39)4.5.2 井底车场的选择原则 (40)4.5.3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依据 (40)4.5.4 井底车场线路设计 (40)第5章采区巷道布置 (42)5.1 煤层的地质特征 (42)5.1.1 采区位置及范围 (42)5.1.2 地质构造 (42)5.1.3 水文地质条件 (42)5.1.4 可采煤层的煤质指标特征 (42)5.1.5 开采煤层的瓦斯及煤尘情况 (42)5.2 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 (43)5.2.1 采区概况 (43)5.2.2 采区布置 (43)5.3 采区车场设计及硐室 (44)5.3.1 采区车场 (44)5.3.2 采区变电所 (46)5.3.3 采区煤仓 (46)第6章采煤方法 (47)6.1 回采工艺方式 (47)6.1.2 回采工艺的确定 (47)6.1.3 采煤机械的选用 (47)6.1.4 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47)6.1.5 工作面长度合理性的检验 (48)6.1.6 工作面的支护方式、支架规格和布置方式 (48)6.1.7 各工艺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50)6.1.8 循环作业方式及各图表 (56)6.2 采区采掘计划 (58)第7章井下运输 (59)7.1 概述 (59)7.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59)7.3 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 (59)7.3.1 煤炭运输方式 (59)7.3.2 带式输送机的选择 (60)7.3.3 电机车的选型设计 (60)7.3.4 列车组成的验算 (62)7.3.5 电机车台数的确定 (63)第8章矿井提升 (65)8.1 概述 (65)8.2 主井提升 (65)8.2.1 选择提升容器 (65)8.2.2 选择提升钢丝绳 (66)8.2.3 提升机的选择 (67)8.2.4 提升电动机的预选 (68)8.2.5 提升机对井筒的相对位置 (69)8.2.6 立井提升理论及计算 (70)8.2.7核算提升能力 (71)8.3 副井提升 (71)8.3.1 注意事项 (71)8.3.2 副井提升选型 (71)第9章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 (74)9.1 概述 (74)9.2 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的选择 (74)9.2.1 通风系统的选择原则 (74)9.3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的计算 (75)9.3.1 原则 (75)9.3.2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76)9.3.3 风速验算 (79)9.4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79)9.4.1 原则 (79)9.4.2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81)9.5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83)9.5.1 瓦斯管理 (83)9.5.2 煤尘管理 (84)9.5.3 火灾预防 (84)9.5.4 水灾预防 (85)9.5.5 顶板管理措施 (85)9.5.6 水灾 (85)第10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2)摘要这次毕业设计我们所做的是张庄二矿新井的设计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回采工艺流程设计
凿岩
根据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采场 条件,选择合适的凿岩设备和凿 岩方式,如浅孔凿岩、中深孔凿
岩等。
爆破
根据矿岩性质、炸药性能及采场条 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和 安全措施,确保爆破效果和作业安 全。
装运
采用合适的装载设备和运输方式, 将矿石从采场运至选矿厂或堆场, 同时处理采空区和废石。
矿区内发育有多条断层和褶皱 ,其中主要的断层有F1、F2、 F3等,主要的褶皱有M1、M2 等。
矿区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岩 和岩,岩石普遍受到不同程度 的变质作用。
矿体形态与分布规律
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 出,与围岩的产状基本一致。
矿体的厚度变化较大,最厚处可达米 ,最薄处仅为米左右。
矿体的走向为°,倾向为°,倾角为°。
02
CATALOGUE
矿区地质概况及资源储量
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矿区位于省市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 经°′″-°′″,北纬°′″-°′″。
矿区交通便利,有公路、铁路和水路 等多种交通方式可达。其中,最近的 公路距离为公里,铁路距离为公里, 水路距离为公里。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处于构造带的部位,主要 受到方向和方向构造应力的影 响。
通风系统智能化程度不够
当前通风系统主要依赖人工调 节,未来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 ,实现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
排水系统应对极端天气能 力不足
设计的排水系统在应对极端天 气条件时可能存在不足,需要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智能化采矿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技术的发展,未来采矿 工程将更加智能化,包 括智能选矿、智能采矿 装备、智能生产管理等 。建议加强相关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1. 引言矿井通风与安全是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山生产的重要保障,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并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瓦斯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2. 毕业设计背景矿山作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能源供应基地,对于矿井通风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矿井灾害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生产的持续性。

因此,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成为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课题。

3. 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套高效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

具体的设计目标如下:•提高矿井内部空气质量,确保矿工的健康与安全;•控制矿井内的瓦斯浓度,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优化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并提高矿山生产效率。

4. 设计方案4.1 矿井通风系统结构矿井通风系统主要包括风机、风管、进风口、排风口、防治装置等组成部分。

本设计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整个通风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4.2.1 风机选择和布置合理选择风机类型和布置位置,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矿井内部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4.2.2 风管设计根据矿井的结构和布置情况,确定风管的数量、直径和布局方式,降低风阻,提高通风效果。

4.2.3 进排风口设计合理布置进排风口,实现矿井内空气的均匀分布和有序流通。

4.2.4 防治装置设计设计并安装瓦斯浓度监测装置、防爆设备等,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本设计采用PLC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监测矿井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瓦斯浓度,调整风机的转速和风量,实现矿井通风系统的智能控制,提高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

5. 设计实施方案5.1 设计流程本毕业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调研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相关技术和现状;2.确定设计目标和技术要求;3.进行系统结构设计和关键技术的选取;4.进行通风系统的仿真模拟和性能测试;5.设计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案;6.进行系统的实际搭建和调试;7.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

矿井通风设计论文毕设论文

矿井通风设计论文毕设论文

目录前言 (1)第一章设计依据 (2)一、矿井概况 (2)二、井巷尺寸及支护参数 (3)第二章矿井及采区通风系统 (4)一、采区通风方式 (4)二、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 (4)三、主扇的工作方法 (5)第三章矿井总风量和各用风地点风量 (7)一、矿井总风量计算 (7)第四章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14)一、矿井通风阻力计算原则 (14)第五章矿井主扇风机的选型 (18)一、选型依据 (18)二、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18)第六章参考文献及感想 (20)一、参考文献 (20)二、感想 (20)附图1:通风容易时期通风系统图 (21)附图2:通风容易时期通风 (22)附图3:通风困难时期通风系统 (23)附图4:通风困难时期通风网络图 (24)前言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经行一个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运用,以巩固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运算和绘图的工程能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安全生产实际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

课程设计的目的包括:(1)巩固和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技术图表等。

(4)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学风和科学态度。

(5)应使学生了解课程设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流程,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设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实施方法。

第一章设计依据一、矿井概况煤层地质概况:单一煤层,倾角25˚,煤层厚2.5m,属于瓦斯矿井,二氧化碳涌出量很小,煤尘有爆炸危险,涌水量不大。

井田范围:设计第一水平深度380m,走向长度7200m,双翼开采,每翼长3600m。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

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

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第一章:概述矿井开采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

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

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

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

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

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

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

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第二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工作制度矿井一般的生产制度按设计规定为:每年工作日数为330天,矿井每昼夜分三班工作。

最新煤矿1.5Mt-a初步设计--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最新煤矿1.5Mt-a初步设计--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清水营煤矿1.5Mt/a初步设计。

清水营煤矿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倾角16o。

煤种以气煤为主。

井田内共有4层可采煤层,煤层总厚10m,井田面积15km2。

可采储量154.33M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74a。

清水营煤矿采用双立井、多水平、集中大巷、上山式开拓方式。

主井采用16t箕斗提升。

副井采用12t罐笼提升。

主运输采用架线电机车牵引3t底卸式矿车。

一水平设6个采区,设计采区布置三条煤层上山,生产能力0.6Mt/a。

设计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四-六”工作制。

清水营煤矿属瓦斯矿井,采用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立井开拓;上山;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Abstract目录摘要 0Abstract (1)第1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01.1 井田概况 01.1.1 交通位置 01.1.2 地形地貌 01.1.3 地面水系 (1)1.1.4 气象特征 (2)1.1.5 地震情况 (2)1.1.6 地区经济概况 (3)1.1.7 矿区开发简史 (3)1.1.8 地面建(构)筑物及设施 (3)1.2 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评价 (3)1.2.1 运输条件 (3)1.2.2 电源条件 (3)1.2.3 水源条件 (4)1.2.4 其它建设条件 (4)1.3 矿井资源条件 (5)1.3.1 地层 (5)1.3.2 构造 (6)1.3.3 煤层 (13)1.3.4 煤质 (16)1.3.5 水文地质 (17)1.3.6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21)1.3.7 储量 (24)1.4 井田勘查程度及开采条件评价 (25)1.4.1 地质勘探程度 (25)1.4.2 地质勘探评价 (26)第2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7)2.1 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27)2.1.1 井田境界 (27)2.1.2 资源储量 (27)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0)2.2.1 矿井工作制度 (30)2.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31)2.2.3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32)第3章井田开拓 (33)3.1 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 (33)3.1.1 井口位置及工业场地选择的原则和主要因素 (33)3.1.2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34)3.2 开拓部署 (47)3.2.1 井筒形式和数目 (47)3.3.2井筒位置及坐标 (47)3.2.3 水平划分及标高 (47)3.2.4 石门、大巷布置 (48)3.2.5 煤层开采顺序 (49)3.2.6 采区划分与接替 (49)3.3 井筒 (50)3.3.1 井筒净断面(或净直径)及布置 (50)3.3.2 井筒施工方法 (51)3.3.3 井壁结构 (51)3.3.4井筒延深的初步意见 (51)3.4 井底车场及硐室 (51)3.4.1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 (51)3.4.2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51)第8章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葛泉煤矿年产90万吨新井设计说明

葛泉煤矿年产90万吨新井设计说明

目录第1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 矿区概述 (3)1.1.1 地理位置 (3)1.1.2 交通条件 (3)1.1.3 自然地理 (4)1.1.4 矿区气象 (4)1.1.5 矿区的地震震级及烈度 (4)1.1.6 矿井中小煤矿开采情况 (4)1.2 井田地质特征 (5)1.2.1 井田地层特征 (5)1.2.2 井田地质构造 (7)1.2.3 岩浆活动情况 (9)1.2.4 岩溶陷落柱 (10)1.2.5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 (11)1.3 煤层特征 (17)1.3.1 含煤地层特征 (17)1.3.2 标志层特征 (18)1.3.3 含煤性概述 (19)1.3.4 煤层分述 (20)1.3.5 煤层顶底板 (24)1.3.6 煤质 (24)第2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30)2.1 井田境界 (30)2.2 矿井工业储量 (30)2.2.1 井田勘探 (30)2.2.2 储量计算范围 (31)2.2.3 储量级别的划分 (31)2.2.4 储量计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32)2.2.5 储量计算结果 (33)2.3 矿井可采储量 (33)2.3.1 永久煤柱煤量 (33)2.3.2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 (34)第3章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5)3.1 矿井工作制度 (35)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5)第4章井田开拓 (36)4.1 概述 (36)4.1.1井田概况 (36)4.1.2开拓方案技术比较 (37)4.1.3 开拓方案经济比较 (38)4.2 井筒位置的确定 (40)4.2.1井筒位置 (40)4.2.2 井筒的用途及规格 (40)4.3 开采水平的设计 (42)4.3.1 水平高度的确定 (42)4.3.2 设计水平巷道布置 (42)4.4 采区划分 (43)4.5 井底车场 (43)4.5.1 概述 (43)4.5.2 井底车场的选择原则 (43)4.5.3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依据 (43)4.5.4 井底车场线路设计 (44)第5章采区巷道布置 (45)5.1 煤层的地质特征 (45)5.1.1 采区位置及范围 (45)5.1.2 地质构造 (45)5.1.3 水文地质条件 (45)5.1.4 可采煤层的煤质指标特征 (46)5.1.5 开采煤层的瓦斯及煤尘情况 (46)5.2 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 (46)5.2.1 采区概况 (46)5.2.2 采区布置 (47)5.3 采区车场设计及硐室 (47)5.3.1 采区车场 (47)5.3.2 采区变电所 (49)5.3.3 采区煤仓 (49)第6章采煤方法 (50)6.1 回采工艺方式 (50)6.1.2 回采工艺的确定 (51)6.1.3 采煤机械的选用 (51)6.1.4 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51)6.1.5 工作面长度合理性的检验 (51)6.1.6 工作面的支护方式、支架规格和布置方式 (52)6.1.7 各工艺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53)6.1.8 循环作业方式及各图表 (60)6.2 采区采掘计划 (61)第7章井下运输 (62)7.1 概述 (62)7.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63)7.3 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 (63)7.3.1 煤炭运输方式 (63)7.3.2 带式输送机的选择 (64)7.3.3 电机车的选型设计 (64)7.3.4 列车组成的验算 (66)7.3.5 电机车台数的确定 (67)第8章矿井提升 (68)8.1 概述 (68)8.2 主井提升 (69)8.2.1 选择提升容器 (69)8.2.2 选择提升钢丝绳 (70)8.2.3 提升机的选择 (71)8.2.4 提升电动机的预选 (72)8.2.5 提升机对井筒的相对位置 (73)8.2.6 立井提升理论及计算 (74)8.2.7核算提升能力 (75)8.3 副井提升 (75)8.3.1 注意事项 (75)8.3.2 副井提升选型 (76)第9章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 (78)9.1 概述 (78)9.2 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的选择 (78)9.2.1 通风系统的选择原则 (78)9.3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的计算 (80)9.3.1 原则 (80)9.3.2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80)9.3.3 风速验算 (83)9.4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84)9.4.1 原则 (84)9.4.2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87)9.5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89)9.5.1 瓦斯管理 (89)9.5.2 煤尘管理 (90)9.5.3 火灾预防 (91)9.5.4 水灾预防 (91)9.5.5 顶板管理措施 (91)9.5.6 水灾 (91)第10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8)摘要这次毕业设计我们所做的是张庄二矿新井的设计设计。

煤矿开采、矿井通风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与要求

煤矿开采、矿井通风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与要求

Ⅲ Ⅱ
2100

3500



≮ 10m 20m
4m
1750
900
5
13
A-A
A
2 1 A 3
4 6
14
7
8 9 10 11
12
10
5
6
A
B
C
I
I - I 剖面
1
2 3
1 2
3
4 8 7 4
9
⑧采 煤工 作面 循环 作业 图表 与你 选择 的工 作面 布置 方式 要一 致 A4
循环作业图4-8
≮ 20m
⑦采 煤工 作面 布置 图。
炮采 工作 面和 综采 工作 面任 选一 个A3


6m
2100
4 2 1150 3 1000 1000 1000 250 4

2

4400

1

2100
0 .6 m 3
1050
1000
250630
2150
270 1000 4400
1000
250 1

2000
班次 检修班
16
四点班
24
零点班
8
时间
工 作 面 长 度 m
图例
检修
注水
拉架
进刀
顶溜
放顶煤
割煤
班时 面长/





采煤机割煤
移支架
移输送机
设备检修
• ⑨各种路线图:运煤路线图、出矸路线图、 运料路线图和风流路线图,画在同一张图 中(A3) ;
二.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 1.设计所明书:

葛泉煤矿年产90万吨新井设计设计

葛泉煤矿年产90万吨新井设计设计

葛泉煤矿年产90万吨新井设计设计目录第1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 矿区概述 (3)1.1.1 地理位置 (3)1.1.2 交通条件 (3)1.1.3 自然地理 (4)1.1.4 矿区气象 (4)1.1.5 矿区的地震震级及烈度 (4)1.1.6 矿井中小煤矿开采情况 (4)1.2 井田地质特征 (5)1.2.1 井田地层特征 (5)1.2.2 井田地质构造 (7)1.2.3 岩浆活动情况 (9)1.2.4 岩溶陷落柱 (10)1.2.5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 (11)1.3 煤层特征 (17)1.3.1 含煤地层特征 (17)1.3.2 标志层特征 (18)1.3.3 含煤性概述 (19)1.3.4 煤层分述 (19)1.3.5 煤层顶底板 (26)1.3.6 煤质 (26)第2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32)2.1 井田境界 (32)2.2 矿井工业储量 (32)2.2.1 井田勘探 (32)2.2.2 储量计算范围 (34)2.2.3 储量级别的划分 (34)2.2.4 储量计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35)2.2.5 储量计算结果 (36)2.3 矿井可采储量 (37)2.3.1 永久煤柱煤量 (37)2.3.2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 (37)第3章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8)3.1 矿井工作制度 (38)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9)第4章井田开拓 (39)4.1 概述 (39)4.1.1井田概况 (39)4.1.2开拓方案技术比较 (40)4.1.3 开拓方案经济比较 (42)4.2 井筒位置的确定 (46)4.2.1井筒位置 (46)4.2.2 井筒的用途及规格 (46)4.3 开采水平的设计 (48)4.3.1 水平高度的确定 (48)4.3.2 设计水平巷道布置 (48)4.4 采区划分 (49)4.5 井底车场 (49)4.5.1 概述 (49)4.5.2 井底车场的选择原则 (49)4.5.3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依据 (49)4.5.4 井底车场线路设计 (50)第5章采区巷道布置 (51)5.1 煤层的地质特征 (51)5.1.1 采区位置及范围 (51)5.1.2 地质构造 (51)5.1.3 水文地质条件 (51)5.1.4 可采煤层的煤质指标特征 (52)5.1.5 开采煤层的瓦斯及煤尘情况 (52)5.2 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 (52)5.2.1 采区概况 (52)5.2.2 采区布置 (53)5.3 采区车场设计及硐室 (54)5.3.1 采区车场 (54)5.3.2 采区变电所 (56)5.3.3 采区煤仓 (56)第6章采煤方法 (57)6.1 回采工艺方式 (57)6.1.2 回采工艺的确定 (57)6.1.3 采煤机械的选用 (57)6.1.4 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57)6.1.5 工作面长度合理性的检验 (58)6.1.6 工作面的支护方式、支架规格和布置方式 (58)6.1.7 各工艺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60)6.1.8 循环作业方式及各图表 (67)6.2 采区采掘计划 (69)第7章井下运输 (71)7.1 概述 (71)7.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71)7.3 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 (72)7.3.1 煤炭运输方式 (72)7.3.2 带式输送机的选择 (73)7.3.3 电机车的选型设计 (73)7.3.4 列车组成的验算 (75)7.3.5 电机车台数的确定 (77)第8章矿井提升 (78)8.1 概述 (78)8.2 主井提升 (78)8.2.1 选择提升容器 (78)8.2.2 选择提升钢丝绳 (79)8.2.3 提升机的选择 (80)8.2.4 提升电动机的预选 (81)8.2.5 提升机对井筒的相对位置 (82)8.2.6 立井提升理论及计算 (83)8.2.7核算提升能力 (84)8.3 副井提升 (84)8.3.1 注意事项 (84)8.3.2 副井提升选型 (85)第9章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 (87)9.1 概述 (87)9.2 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的选择 (87)9.2.1 通风系统的选择原则 (87)9.3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的计算 (89)9.3.1 原则 (89)9.3.2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89)9.3.3 风速验算 (93)9.4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94)9.4.1 原则 (94)9.4.2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99)9.5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102)9.5.1 瓦斯管理 (102)9.5.2 煤尘管理 (103)9.5.3 火灾预防 (103)9.5.4 水灾预防 (103)9.5.5 顶板管理措施 (103)9.5.6 水灾 (104)第10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0)摘要这次毕业设计我们所做的是张庄二矿新井的设计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般部分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矿区概述 (1)1.1.1地理位置 (1)1.1.2地形特点及居民点分布 (1)1.1.3工农业生产和原料及电力供应 (1)1.1.4矿区气候条件 (2)1.1.5矿区水文及工农业供水 (2)1.2井田地质特征 (2)1.2.1井田地质构造 (2)1.2.2水文地质 (2)1.2.3井田地质构造及特征 (4)1.2.4矿井地质构造的发育特点及规律 (5)1.3煤层特征 (5)1.3.1可采煤层特征 (5)1.3.2煤层顶、底板 (5)1.3.3煤的特征 (6)2 井田开拓 (8)2.1井田境界 (8)2.1.1井田范围 (8)2.1.2井田尺寸 (8)2.2矿井工业储量 (8)2.2.1储量计算基础 (8)2.2.2工业储量计算 (9)2.3矿井可采储量 (9)2.3.1安全煤柱留设原则 (9)2.3.2矿井永久保护煤柱损失量 (10)2.3.3 矿井可采储量 (12)2.4矿井工作制度 (12)2.5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2)2.5.1确定依据 (12)2.5.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3)2.5.3矿井服务年限 (13)2.6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13)2.6.1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坐标 (14)2.6.2工业场地的位置 (19)2.7矿井基本巷道 (19)2.7.1井筒 (19)2.7.2井底车场 (20)2.8主要开拓巷道 (22)2.9矿井提升 (24)3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33)3.1煤层的地质特征 (33)3.1.1煤层与煤质 (33)3.1.2水文地质条件 (33)3.1.3煤尘、瓦斯及自然情况 (33)3.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34)3.2.4采区上中下车场布置 (37)3.2.5煤层的开采顺序和工作面的接替顺序 (37)3.2.6确定采区的运输系统 (38)3.3回采巷道布置 (38)3.3.1采区回采巷道布置 (38)3.3.2回采巷道的支护方式 (41)3.4 采煤方法 (41)3.4.1采煤工艺 (41)3.4.2采区设计生产能力 (43)3.4.3回采工作面参数 (45)3.5综采面设备选型 (46)3.5.1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 (46)3.5.2转载机及破碎机选型 (48)3.5.3支架选型 (49)3.6工作面支护 (50)3.6.1断头支护和超前支护 (50)3.6.2超前支护管理 (50)4 矿井通风 (51)4.1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51)4.1.1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的基本原则 (51)4.1.2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51)4.1.3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52)4.2采区通风系统 (57)4.2.1采区通风 (57)4.2.2采区通风总要求 (57)4.2.3采区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的选择 (58)4.2.4采区通风系统 (58)4.3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 (58)4.3.1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 (58)4.3.2回采工作面上下行通风 (59)4.3.3通风构筑物 (60)4.3.4采区通风系统的合理性评价 (60)4.4掘进通风 (60)4.4.1掘进方法的确定 (61)4.4.2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 (61)4.4.3掘进通风设备选型 (63)4.4.4掘进通风技术管理和安全措施 (68)4.5矿井所需风量 (68)4.5.1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69)4.5.2备用面需风量的计算 (71)4.5.3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71)4.5.4硐室需风量 (72)4.5.5其它巷道所需风量 (72)4.5.6矿井总风量 (73)4.5.7风速验算 (75)4.5.8通风构筑物 (76)4.6全矿通风阻力的计算 (76)4.6.1计算原则 (76)4.6.2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的确定 (76)4.6.3矿井最大阻力路线 (77)4.7通风机选型 (87)4.7.1选择通风机的基本原则 (87)4.7.2矿井自然风压 (87)4.7.3选择通风机 (89)4.7.4选择电动机 (93)4.7.5对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要求 (94)4.7.6矿井反风措施及装置 (94)4.7.7 概算矿井通风 (95)4.8风机附属装置 (98)4.9通风系统评价 (99)5 安全灾害的技术措施 (100)5.1矿井安全技术概况 (100)5.1.1安全基础数据 (100)5.1.2煤类、煤质及用途 (100)5.1.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基本情况 (100)5.1.4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措施 (100)5.2矿井火灾 (101)5.2.1 矿井防火 (101)5.2.2 矿井灭火 (103)5.3预防煤层自燃的措施——预防性灌浆 (104)5.3.1防火灌浆设计依据和基础资料 (104)5.3.2防火灌浆系统的确定 (106)5.3.3灌浆参数的计算及选择 (108)5.3.4灌浆管道系统设计 (111)5.3.5水枪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6泥浆泵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7灌浆站主要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8灌浆后的排水及安全措施 (112)5.4矿尘 (113)5.4.1矿尘情况 (113)5.4.2煤尘事故预防 (113)5.4.3综合防尘系统 (113)5.5矿井其他灾害预防及治理情况 (114)5.5.1瓦斯治理情况 (114)5.5.2 矿井水灾治理情况 (114)5.6避灾路线及其他 (115)5.7事故预防及处理计划的编制 (116)5.7.1首采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措施 (116)5.7.2首采工作面内因火灾救援预案 (117)5.7.3重大火灾事故汇报程序 (121)参考文献 (122)专题部分矿井采空区火灾防治技术 (124)1 葛泉矿矿井自然发火分析 (124)1.1煤自燃发火的倾向性及自燃发火期分析 (124)1.2矿井煤层发火危险程度分析 (125)2 矿井自然发火防治技术措施 (126)2.1防止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措施 (126)2.3预防性灌浆 (127)2.4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127)2.4.1惰性气体防灭火 (128)2.4.2阻化剂防灭火 (128)2.4.3均压防灭火 (129)2.4.4胶体防灭火 (129)2.4.5三相泡沫防灭火 (129)2.5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最有效的技术途径。

(130)3 火灾监测技术 (131)3.1火灾信息探测方法和火灾探测器 (131)3.2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132)3.3束管监测系统: (132)3.4计算机在防灭火中的应用 (132)4 防灭火材料 (133)4.1灌浆防灭火材料 (133)4.2三相泡沫防灭火 (133)4.3新型凝胶防火 (133)4.4注凝胶、注浆、注水、三相泡沫防灭火的比较 (134)5 解决采空区自然发火问题 (134)5.1采空区防灭火 (134)5.2三相泡沫技术特点 (134)5.3三相泡沫灭火机理 (135)5.4三相泡沫的制备工艺与压注流程 (135)5.5工作面采空区压注三相泡沫技术 (137)5.6三相泡沫钻孔及压注设备 (138)5.7注三相泡沫的技术指标 (139)5.8三相泡沫的应用效果 (140)6 应用现状分析 (140)结论 (141)参考文献: (142)翻译部分英文原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文译文..............................................................................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般部分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工程供电电源取自葛泉矿井110kV变电站。

葛泉矿井现有110kV变电站一座,两回35kV电源均引自邢台电力公司所属的中关220kV区域变电站。

本矿井建设期间,所需要建设材料,除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需由国家计划供应外,其它砖、石、砂等土产材料,均由当地供应,满足建设需要。

1.1.4矿区气候条件本区历年最高气温为42℃,历年最低气温为-21℃,年平均气温为18℃左右。

本区年降雨量在300~600mm之间,且集中在7、8、2三个月,年蒸发量一般为1600~2000mm 之间。

冻结期为11月至次年2月,最大冻土深度为0.44m,最大积雪厚度150mm。

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历年最大风速18m/s。

本区地震烈度为6至7度。

1.1.5矿区水文及工农业供水区内有一条季节性河流—沙河,河水流向为西北至东,沙河原为长年流水,地叉分合无常,因上游朱庄水库建成蓄水,故成季节性河流。

沙河全长76km,河床宽10~420m,曾测得最大流量为568m3/s,流量随季节变化,由干枯断流至洪水泛滥,与第四系有水力联系。

在葛泉井田范围内,沙河长7km。

井田内沙河河床宽20~90m,河堤经加固后实测标高为+45.50~+52.91m,历年最高洪水位为+39.62m~+60.87m。

井田工业场地内利用井筒检查孔补,抽取奥灰水做为水源井,经抽水试验,q=2.3991L/sm。

出水量大,且水质良好,可满足新建井生产生活用水。

1.2井田地质特征1.2.1井田地质构造本矿井的沉积岩系地层可分为掩盖层和基岩两大部分,掩盖层为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厚度50.10~221.01m,主要由粘土砂,砾石等成份组成,其顶部和底部各有一砾石层,中部为粘土和中粗细砂互层,基岩部分为石碳二叠系近海型海陆交替相煤系地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