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您生活愉快!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运体积。 3、运土工程量按天然密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4、运土是按整个单位工程需土量考虑的。若所需的是3∶7灰土(或其他与
土有关的 材料),则应算出3∶7灰土(或其他与土有关的材料)中土所占的体积, 考虑到运土工程量的计算中。
机械挖土方
1.列项及工程量计算 机械挖土方:V=总挖方量×90% 人工挖土方:V=总挖方量×10% 2. 注意事项 (1)机械挖土方中的人工挖土方部分按相应定额项目 人工乘以系数1.5。 (2)机械上下行使的坡道土方,合并在土方工程量内 计算。 (3)机械挖土无槽、坑之分。
=基坑底长度×基坑底宽度
钎探示意图

土石方平衡公式

土石方平衡公式

土石方平衡公式土石方平衡公式是土石方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土方和石方的平衡量。

其中,土方指的是挖土需要的土的数量,石方指的是填土需要的石的数量。

通过平衡土方和石方的数量,可以确保土石方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

土石方平衡公式的计算涉及以下参数:1. 挖方系数(m):挖土时土方的膨胀系数,一般取1.1-1.2。

2. 填方系数(n):填土时土方的压缩系数,一般取0.9-1。

3. 设计高程(H):挖土或填土的设计高程,以米为单位。

4. 平均地表高程(h):土石方工程的平均地表高程,以米为单位。

5. 工程面积(A):土石方工程的水平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

土石方平衡公式的一般形式如下:挖填工程量 = 挖方系数 ×工程面积 × (设计高程 - 平均地表高程)- 填方系数 ×工程面积 × (设计高程 - 平均地表高程)其中,“挖方系数 ×工程面积 × (设计高程 - 平均地表高程)”表示挖土的总工程量,即挖土所需的土的数量;“填方系数 ×工程面积 × (设计高程 - 平均地表高程)”表示填土的总工程量,即填土所需的石的数量。

通过计算两者的差值,可以获得土石方工程的平衡量。

需要注意的是,土石方平衡公式只是一个理论计算公式,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施工工艺。

在计算土石方平衡量时,还需要结合土壤的物理特性及工程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与调整,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土石方平衡公式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道路、机场、水利、建筑等各类土石方工程的施工。

在工程实施前,通过对设计图纸和现场实地勘查的了解,可以确定工程的设计高程与平均地表高程,从而计算出土石方平衡量,为施工计划的制定和材料配送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土石方平衡公式是土石方工程中重要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土方和石方的平衡量,可以确保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平衡与顺利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工程情况进行调整,并结合土壤的特性和工程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2024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2024

引言概述:土石方工程是土壤的开挖、填筑和边坡的修整过程,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是在土石方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用于确定开挖和填筑量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

正文内容:一、体积计算公式1.1开挖量计算公式1.2填方量计算公式1.3倒土方量计算公式1.4挖台阶方量计算公式1.5挖沟渠方量计算公式1.6倒渣方量计算公式1.7开凿溪河方量计算公式1.8挖沉井方量计算公式1.9填浅盖方量计算公式二、平均斜坡计算公式2.1自然边坡的计算公式2.2人工挖土边坡的计算公式2.3自然填土边坡的计算公式2.4挖台阶边坡的计算公式2.5挖沟渠边坡的计算公式2.6土方边坡的计算公式三、实测与理论计算公式的比较3.1实测土方量与理论计算土方量的比较3.2实测开挖量与理论计算开挖量的比较3.3实测填方量与理论计算填方量的比较3.4实测倒土方量与理论计算倒土方量的比较3.5实测边坡长度与理论计算边坡长度的比较四、影响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的因素4.1土壤类型与性质的影响4.2土方开挖条件的影响4.3边坡修整方式与要求的影响4.4施工工艺与设备的影响4.5土方工程评估与优化的影响五、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的应用场景5.1建筑施工中的土石方工程量计算5.2道路、铁路和隧道工程中的土石方工程量计算5.3水利工程中的土石方工程量计算5.4矿山开采中的土石方工程量计算5.5环境工程中的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总结: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是土石方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准确计算土方的开挖和填筑量对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详细介绍了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并对实测与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指出了影响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的因素,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在土石方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challenges.。

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一、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1.土方开挖量计算公式:土方开挖量(m³)=(A+B)×L×h其中,A为上部基础投影面积(m²),B为下部基础投影面积(m²),L为挖土总长(m),h为土方深度(m)。

2.石方开挖量计算公式:石方开挖量(m³)=A×L×h其中,A为基础投影面积(m²),L为挖土总长(m),h为土方深度(m)。

3.填方量计算公式:填方量(m³)=A×L×h其中,A为填方区域投影面积(m²),L为填方总长(m),h为填方深度(m)。

二、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1.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混凝土用量(m³)=A×L×h其中,A为混凝土投影面积(m²),L为混凝土总长(m),h为混凝土厚度(m)。

2.钢筋用量计算公式:钢筋用量(t)=混凝土用量(m³)×钢筋配筋率其中,钢筋配筋率为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的钢筋配筋比例。

三、砌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1.砖砌工程用量计算公式:砖砌工程用量(万块)=(A×L×N)/(V×h)其中,A为填充砖墙的投影面积(m²),L为填充砖墙的总长(m),N为每平方米所需砖块数(块/㎡),V为每块砖的体积(m³),h为砖墙厚度(m)。

2.砖砌工程用砂量计算公式:砂量(t)=(A×L×h)×找比其中,找比为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的砂浆配比。

四、水电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1.管道用量计算公式:管道用量(m)=(A×L)/S其中,A为管道的投影面积(m²),L为管道的总长(m),S为每米管道所需材料用量(m/根)。

2.电缆用量计算公式:电缆用量(m)=(A×L)/S其中,A为电缆的投影面积(m²),L为电缆的总长(m),S为每米电缆所需材料用量(m/根)。

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式中: V
挖方或填方体积(m3);
a2 V ( H1 H 2 H 3 H 4 ) 4
H1、H 2、H 3、H 4 方格四个角点的填挖高度,均取绝对值(m)
H4 H1 H2 H3 a
a 全挖(全填)方格
2、方格四个角点,部分为填方、部分为挖方时(图1-8b、c) 方法一: V 式中: (m);
+0.56 70.18
+0.02 70.22
-0.44 70.26
5、确定零线(挖填分界线)
零线 ——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应先算出方
格网边上的零点的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即得 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即零线)。不填不挖点的连线,
是挖方区和填方区的分界线。 方法:插入法、比例法找零点
70.09
答:(1)初步计算场地的设计标高H0 H0=(H1+2H2+3H3+4H4)/4M


=[70.09+71.43+69.10+70.70+2×(70.40+70.95+69.71+…) +4×(70.17+70.70+69.81+70.38)] /(4×9) =70.29(m)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 H0’ )


2 2 a( H 填)
4 H
V挖
2 2 a( H 挖)
4 H
H
填(挖)
方格角点中填(挖)方施工高度的总和,取绝对值
H 方格四角点施工高度之总和,取绝对值(m);
a 方格边长(m)。
H1
H2 a
H
4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是指通过对工程中土石方的量进行准确计算,从而确定工程的造价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体积法和重量法。

体积法是指通过对土石方变形前后的容积进行计算,得出土石方的体积,然后再根据土石方的密度和单位重量进行换算,得出土石方的重量。

体积法的计算公式为:体积=底面积×高度,密度=质量÷体积,重量=体积×密度。

重量法是指通过对土石方的重量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土石方的体积和数量。

重量法的计算公式为:重量=体积×密度,体积=重量÷密度,数量=体积÷单块体积。

在实际工程中,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与具体情况有关。

一般情况下,体积法适用于土方工程量的计算,重量法适用于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同时,在进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工程中的坡度、砂土含量、土层厚度等因素,以确保计算得出的工程量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计算工作,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以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填挖土石方计算公式是什么

填挖土石方计算公式是什么

填挖土石方计算公式是什么填挖土石方工程是土木工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工程,它涉及到土方的填挖和石方的运输等工作。

在进行填挖土石方工程时,需要对土方和石方进行计算,以确定工程所需的土石方数量。

而填挖土石方的计算公式就是用来计算土方和石方的数量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填挖土石方计算公式是什么。

填挖土石方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工程的设计图纸、土石方的体积和密度、填挖的坡度和工程的施工进度等。

根据这些要素,可以使用以下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填挖土石方的数量:1. 土方的计算公式。

土方的计算公式一般为,土方量 = 断面面积×断面长度×断面间距。

其中,断面面积是指土方工程横截面的面积,可以根据设计图纸和地形测量数据来确定;断面长度是指土方工程横截面的长度,也可以根据设计图纸和地形测量数据来确定;断面间距是指土方工程横截面之间的间距,同样可以根据设计图纸和地形测量数据来确定。

通过这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土方工程所需的土方量。

2. 石方的计算公式。

石方的计算公式一般为,石方量 = 石方体积×石方密度。

石方体积是指石方的体积,可以通过设计图纸和地形测量数据来确定;石方密度是指石方的密度,不同类型的石方密度是不同的,可以通过实验或者文献资料来确定。

通过这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石方工程所需的石方量。

在进行填挖土石方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填挖的坡度和工程的施工进度等因素。

填挖的坡度会影响土方和石方的计算,而工程的施工进度也会影响土石方的计算结果。

因此,在进行填挖土石方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定准确的土石方数量。

在实际的填挖土石方工程中,填挖土石方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准确地计算土石方的数量,从而为工程的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因此,掌握填挖土石方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土石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总之,填挖土石方计算公式是土石方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土石方的数量,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常用计算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常用计算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规则、常用计算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附参考表(土石...分享首次分享者: shuchang已被分享5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工程量计算规则、常用计算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附参考表(土石方工程)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二、大开挖土方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 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一、二类别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2.00 1:0.25 1:0.10 1:0.33
一、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
(一)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8)。

图1—8基坑土方量计算图1—9基坑土方量计算
V=H*(A'+4A+A'')/6
H ——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2)。

A0 ——基坑中截面面积(m2)。

二、计算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
①四棱柱法
A、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方时(图1—16),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式中: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以绝对值带入(m);
a ——方格边长(m)。

图1—16 角点全填或全挖;图1—17角点二填或二挖;图1—18角点一填三挖
B、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图1—17),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C、方格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时(图1—18),
其填方体积为:
其挖方体积为:
②三棱柱法
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图1—19)
图1—19 按地形方格划分成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

A、当三角形三个角
点全部为挖或填时(图1—20a),
其挖填方体积为: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
高度,用绝对值(m)代入。

图1—20(a)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全挖或全填)
B、三角形三个角点有挖有填时
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图1—20b,
图1—20(b)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锥体部分为填方)
其锥体部分的体积为: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h3指的是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

注意:四方棱柱体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平均中断面的近似公式推导而得的,当方格中地形不平时,误差较大,但计算简单,宜于手工计算。

三角棱柱体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立体几何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当三角形顺着等高线进行划分时,精确度较高,但计算繁杂,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③断面法
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区,或挖填深度较大,断面又不规则的地区,采用断面法比较方便。

方法:沿场地取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断面(可利用地形图定出或实地测量定出),将所取的每个断面(包括边坡断面),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和梯形,如图1—21,则面积:
图1—21 断面法
断面面积求出后,即可计算土方体积,设各断面面积分别为:
F1、F2、……Fn相邻两断面间的距离依次为:L1、L2、L 3……Ln,则所求土方体积为:
(5)边坡土方量计算
图1—22是场地边坡的平面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边坡的土方量可以划分为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进行计算,一种为三角形棱锥体(如图中①②③……)另一种为三角棱柱体(如图中的④)
A、三角形棱锥体边坡体积
图1-22中①其体积为
式中:L1——边坡①的长度(m);
F1——边坡①的端面积(m2);
h2——角点的挖土高度;
m——边坡的坡度系数。

B、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
如图中④其体积为
当两端横断面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
L——边坡④的长度(m);
F3、F5、F0——边坡④的两端及中部横短面面积
常用计算公式
基础
1.带形基础
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
V=V1+V2=(L搭×b×H)+L搭〔bh1/2+2〕=L搭〔b×H+h1〕
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V2;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矩形基础:V=长×宽×高
阶梯形基础:V=∑各阶
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A×B+(A+a)(B+b)+a×b]+A×B×h2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3)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m3)
V4=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
5.砼基础垫层
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
(二)柱
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
式中:V——柱体积;H——柱高(m)F——柱截面积
2.带牛腿柱
V=(H×F)+牛腿体积×n=(h×F)+[+a×bV2h2/2]n
=h×F+a×b×n
式中:h——柱高(m);F——柱截面积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n——牛腿个数
3.构造柱:V=H×
式中:H—构造柱高(m);A.B—构造柱截面的长和宽
b—构造柱与砖墙咬槎1/2宽度;n—马牙槎边数
(三)梁
1.一般梁的计算公式(梁头有现浇梁垫者,其体积并入梁内计算)
V=Lhb式中:h—梁高(m);b—梁宽;L—梁长
2.异形梁(L、T、十字型等梁)
V=LF式中:L—梁长;F—异型梁截面积
3.圈梁
圈梁体积V=圈梁长×圈梁高×圈梁宽
4.基础梁
V=L×基础梁断面积式中:V—基础梁体积(m3);L—基础梁长度(m)。

(四)板
1.有梁板(肋形板、密肋板、井子楼板)
V=V主梁+V次梁+V板式中:V——梁、板体积总和(m3)
V主梁——主梁体积(m3)
V次梁——次梁体积(m3)
V板——楼盖板的体积(m3)
2.无梁板(直接用柱支撑的板)
V=V板+V柱帽
式中:V——无梁板体积总和(m3)
V板——楼盖板的体积(m3)
V板帽——柱帽体积(m3)
3.平板(直接用墙支撑的板)
V=V板=板全长×板宽×板厚
式中:V—板体积(m3)
(五)墙
现浇钢筋砼墙(间壁墙、电梯井壁、挡土墙,地下室墙)
V=LHd+墙垛及突出部分体积-门窗洞口及0.3㎡以外孔洞体积式中:V——现浇钢筋砼墙体积(m3)
L——墙的长度(m)
H——墙高(m)
d——墙厚(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