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合集下载

对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认识与利用

对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认识与利用

对课堂教学认识与利用内容提要:提高教育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的重要载体。

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认识、发掘、利用生成资源是贯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理念和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一、对生成性资源的认识《辞海》中解释的“生成”是相对于“预成”、“既定”的一种“自然形成”。

所谓生成性资源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资源。

它既不是教材上既定的产物,又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生成的资源。

其具体认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成性资源在教学中的客观存在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想,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变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也使得教师对教学过程难以预料,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生成课堂。

2、生成性资源在师生互动中的参与便利性。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个体的行为、思想会发生相互作用,可能生成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

这种资源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因为这种资源来自于课堂本身,具有鲜活性,是学生参与的结果,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亲近感,参与性强、感受深,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利用这种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睿智地进行处理,冷静地思考,巧妙地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呈现精彩。

3、生成性资源在促进学生创造性方面的启发性。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对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大地作用。

教师可以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种种问题,产生的种种疑问,因势利导、及时鼓励,启发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题多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二、对生成性资源的发掘和利用1、树立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就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理念。

理念牵引导向,导向决定言行。

一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

美丽源于生成,精彩成于捕捉----例谈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美丽源于生成,精彩成于捕捉----例谈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美丽源于生成,精彩成于捕捉——例谈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教学现实中,课堂上所涌现出的新的亮点,在师生以及生生教与学互动中所产生的观念、问题和困惑等教学资源。

面对课堂的中的意外,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捕捉住这类形色各异的生成性资源,把课堂中的这些资源进行利用和转化,使它来点缀我们的课堂。

[关键词]捕捉资源生成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教学现实中,课堂上所涌现出的新的亮点,在师生以及生生教与学互动中所产生的观念、问题和困惑等教学资源。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的亮点,已不再是教师教学计划的完成,而是教师能否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见仁见智”的反映。

而所有的这些是教师在课前很难预设的,它是在课堂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

那么面对课堂的中的意外,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哪些资源又是我们可以利用和转化的呢?我想结合课堂中的几个案例展开论述。

(一)捕捉错误资源每次上课我都希望顺顺利利,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够回答正确,或者有所应答。

但是事与愿违,课堂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错误,其实,错误是伴随着学生的学习一起成长的,而正是这种错误,却是课堂中极具课程意义的生成性资源。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我常常对学生提到,允许你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就是给老师一个捕捉并经过提炼,最后进行引导学生的新的学习材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领悟方法,发展思维。

案例1:在网页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题型,对网页中所使用的素材进行加工。

如2011年会考导引中出现这样一题:调试“adly.htm”网页,发现该网页中的“澳大利亚国家馆”图片有问题,请用图片处理工具将该图片进行“调正”处理。

学生看到题目中的图片后都发现图片处于一个水平翻转状态[图1],但是在如何处理图片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群体性的错误。

全班所有学生都在利用Frontpage 中的图片工具栏中的图片水平翻转功能进行设置,一眼看以为已经对图片已经进行了处理,实则不然,在image 文件夹下用图片浏览工具打开这个图片后,图片依然处于原始状态,显然这样的做法是治标不治本。

要充分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要充分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两 样 东西 要 带 多少 钱 呢 ? ’ “ 能 估 计 一 下 , 这 两 样 东 西 , 妈 大 约 耍 带 多 你 买 妈 少 钱 吗 ?互 相 说 一 说 , 你是 怎 么估 计 的 。 ”
学生 积 极 地 讨 论 起 来 。
生 : 是 这 么 估 计 的 ,2 3 比 较 接 近 , 先 把 3 我 3和 O 就 2 想成 3 ,9 2 t 较 接 近 , 1想 成 2 ,0 2 = 0 妈 妈 0 l和 0 L 把 9 03+0 5 , :约 要 带 5 元 。 弋 0 学 生 用 四舍 五 入 的 凑 整 法 进 行 估 计 , 法 正 确 , 方 思 路清 晰 。我对 学 生 的 回 答 给 予 了 肯 定 的 评价 。接 下 来 , 我 又 和 学 生 一 起 计 算 出 了准 确 的 结 果 :2 1= 1 3 + 9 5 。这 样, 这个 问题 就 解 决 了 。 “ 有 什 么 其 他 意 见 了 吧 ? 当我 正 要 进 行 下 一 环 没 ” 节 时 , 个 学 生 大 声 说 :老 师 , 觉 得 ' 0 咱 们 的 估 一 “ 我 冈才 算有点问题。”
课改纵横 ・ 问题探究
新 课 标 理 念 中 特 别 强 调 课 程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 中课 堂 其
生 成 性 资 源 作 为 课 堂 教 学 资 源 中 的 一 个 亮 点 . 来 越 受 到 人 们 越 的关 注 。 种 资 源 不 是教 师预 先 这
要充分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教学行为描述
为 了 培 养 学 生 的 数 感 与 估 算 意 识 ,我 特 别 设 计 了

个 估 算 情境 。 师 :六 一 ” 童 节快 到 了 , 妈 带 着 小 宝 来 到 了超 “ 儿 妈

谈科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谈科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意外型资源 .
如果在课堂上及时抓住这 些生成性 资源 , 加 以合 并
理利用 , 那么我们 的课堂将会更加精彩纷呈 。
二、 课堂生成性资源 的开发
1 让 课 堂 多 一 些 弹 性 .
新课标理念下 , 堂成 为学生 展 现 的舞 台, 课 学生 是 课堂 的主体 。既 然这 样 , 教师 的教 学预设 中, 在 就应 该 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 给学 生 留下更 多的可 以展现
中学教学 参考
专 题论 析
谈 科 学 课 堂教 学 中生成 性 资 源 的开 发 与 利 用
浙 江绍兴 市越 城 区皋埠镇 中学( 100 陈伟 芳 3 20 )
学生是课 堂学 习的主体 , 学生不应 被动地 接受外来 信息 , 积极地参 与课堂 学习活动 , 不 同背景 、 同角 应 从 不
骗、 搪塞等手段强行按预设施教 , 而是 顺水推舟 , 先告诉
学 生古人所在环境 以及 当时的科技水 平 , 然后组 织学生
到平等地交流 , 固有的那种师生 间的距离感 在课堂 和谐
的气氛 中灰飞烟灭 。这是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的环境 。 4 让课 堂多一些赞扬 . 多一些赞扬 , 能让学 生激 发思 维 的空 间 ; 一些 赞 多 扬, 能让课堂多一些精彩 。精彩 的课堂生 成性资 源才可

学生之 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 , 必然 也会有许 多不 同 的疑 惑。而我们的教育必然要顾及 每一位学生 , 需要 了
解他们对知识 的掌握情况 , 就要求教 师在课堂 中善于 这
把握课堂 中随时产生的问题 , 以促使质 疑型资源能更 好
地得 到利用 。
例如 , 物体 的 内能》 在《 教学 中, 让学 生 自己动 手 我 实验去验证“ 做功和热传递 可以改变物 体的 内能 ”得 出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策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策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策探讨一、引言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或挖掘出来的一种教学资源。

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生成性资源的定义、生成性资源开发与运用对策的意义以及具体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三、生成性资源开发与运用对策的意义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成性资源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创造和挖掘,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激发学习动力。

生成性资源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和探究,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3.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4. 个性化教学。

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策能够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得到有效的教育。

四、生成性资源开发与运用对策1. 鼓励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表达。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将其整理为成文,形成生成性资源。

2.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探究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通过讨论和合作产生的成果可以作为生成性资源。

3. 鼓励创新与创造。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允许学生在作文、演讲等形式中进行创意表达,形成生成性资源。

4.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置一些情境,例如故事情节、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表达,也可作为生成性资源的一种。

5. 注重资源的保存和共享。

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进行保存,并在适当的时候与其他学生共享,使学生不仅仅是作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够为他人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英语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小学英语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T: Wh i c h mo n t h i s y o u r f a v o u r i t e mo n h? t
《 英语新课程标准 》指出:积极开发和
利 用 课 程 资 源是 英 语 课 程 实施 的 重要 组 成 部
二 、重 视 课 堂 观察
S : J u n e .
而 且 也 不 会 发 现 这 个 学 生 喜 爱 阅读 书 籍 的 优 点。
发现他们 的学 习方法 和策 略。针对课 堂交流
中生 成 的这 些 错 误 ,我 们 可 以巧 妙 地 将 其 转 化 为 新 的课 堂 教 学 资 源 ,最 终 为 学 生 的学 习 服 务 。下 面是 我在 教 学 月份 时 的一 个 书、教学 挂图 等才是课程教学 资源。其 实,课堂教 学是一
个 动 态 的 、不 断 发 展 的过 程 ,这 个 过 程 既有 规律 可 循 , 又有 灵 活 的生 成性 和 不 可预 测 性 。 源 ,就 是 课堂 即时 资源 ,只要 我 们 注意 挖 掘 ,
教 学 环节 服 务 。淡 化 甚 至 漠 视 属 于 学 生 个 性 世 界 、学 生 独 特 认 识 中 的 真 实 答 案 ,让 课 堂
失 去 了灵 性 的 涌动 。
读书籍的好 习惯 ,当时这个男孩别提 多开心 程资源 ,它是 一面镜子 ,以错误为镜 ,可 以
了,原本调皮 的他 喜欢上 了英语课堂并 在以
T : Wh y ?
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 源, 也是教师在特定的情境中用 以了解学生、 调控教学进程 以动态生成教 学资源、分 析教 学方 法的有效性 、了解教学与学 习行 为的基 本途径。它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研究方法,
也 可 以对 某 一 情 境 或 节 点 进 行 重 点 观察 。这

英语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英语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英语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在教育过程中,关注生命的生发和成长,提倡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促进和实现师生真实生命的成长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着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

一方面,资源形成的过程是在教学动态进行的过程中才生成的,它有别于教学中的传统资源,如各种教学物质资源。

另一方面,资源作用的结果是生成性的、有生命力的,它能够转化为课程的因素来源,而最终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把握这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使之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之中,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呢?笔者以为:一、适时把握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时机(一)意外的事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出现往往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注意教学内容是十分困难的。

此时,教师可以转而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巧妙地把它们转化为积极的动态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生的错误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

”学生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能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进情感体验。

教学中的“错误”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资源,善于挖掘并运用“错误”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

二、充分挖掘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一)充分预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理解,难免出现启而不发的“意外”现象,使课堂教学出现暂时的失控。

这时,教师要善于提供暗示,或者改用其它提问方式,或者把关键词写在黑板上,进一步方便学生理解信息和接受信息。

比如,为了操练“have”的句型,我出示铅笔盒里的一捆新铅笔并问学生:“guess,how many new pencils do i have?”学生不知道“how many”的意思,课堂一下变得沉闷起来。

面对这个“意外”,我改用其它方法提问学生:“how many? five, six or eight?”学生很快明白了“how many”的意思,争先恐后地开始猜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多样,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与以往有所不同。

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如何有效地开发和运用生成性资源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研究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只有充分发挥生成性资源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深入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旨在找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梳理生成性资源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二是分析生成性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三是探讨有效的生成性资源开发方法和运用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建议;四是总结经验教训,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和支持。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字数:204】1.3 意义生成性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自主探究和思维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和应用的广泛性。

生成性资源的运用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着的师生和生生交流的过程。

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活跃于课堂之中,主体性凸显,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产生,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性资源。

应关注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按照“动态生成”的理念,把它视作课堂生命的“活水”,当作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

关键词动态生成性资源独特课程资源关注捕捉开发
利用
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过程,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我们要凸显学生鲜活的生命个体,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自主探究的空间,张扬其个性。

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增多了,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性资源。

动态生成性资源包括学生积极的情感、兴趣、关注点、学习方式、方法、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争论,它们如烟花般绚丽,稍纵即逝。

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是用旧思维驾驭新课程,掩盖、消除教学中的“不确定性”,还是善于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把它视作课堂生命的“活水”,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利用?如果我们善于捕捉,能充分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会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

新课程的价值在这里,新课程的艰难也在这里。

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一定是捕捉这种生成性资源、因势利导地去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手。

那么如何捕捉、巧用、开发课堂中的
“动态生成性资源”呢?
一、捕捉——听“不同的声音”,即时取舍
教师要善于倾听,及时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

教学“植树节期间,我校四年级学生栽了60棵树,五年级学生栽了69棵,六年级栽的比四五年级的总数少30棵。

六年级栽了多少棵?”一题时,放手让学生分析后,大部分学生是这样想的:先求出四五年级一共栽的棵数,然后再从中减去30棵。

回答完全正确,正当我准备收场,进行下一个环节时,一个女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

这题还可以先求出:六年级比四年级多栽多少棵?69-30=39(棵),再结合第一个条件求出:六年级栽了多少棵?60+39=99(棵)。

”她怕同学们听不明白,还在黑板上画起了线段图,并且边画边讲。

同学们恍然大悟,我也发出了由衷地赞叹:“你的想法太有创意了,老师还从没想过这样解答。

谢谢你!”同学们也投去了惊羡的目光。

在她的启发下,又有同学想出了另一种解法:60-30=30(棵),69+30=99(棵)。

极短的瞬间,我听取了众多学生中“不同的声音”,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勇气。

学生由于受到老师的尊重与赏识,更愿意与老师进行心灵对话,从而能突破预设,更好地促进生成。

教师虽然在备课时对整堂课作了预设,但面对人的思路多样性时,预设一定要做好“升级”的准备,大胆、合理地运用动态生成性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动态生成性资源,实现对预设的超越,让
预设真的为学生服务,成为教学工作的助推器。

二、巧用——用“错误因素”,趋利避害
出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见而不怪的现象,学生的错误经常造成课堂的“纷扰”,这种“纷扰”,有时会令老师措手不及,但这种“纷扰”又是我们常常容易忽略的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独特资源。

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个性化的,因此出现分歧或错误也就在所难免,要以平和的心态理智地看待并将它开发和利用,让错误成为难得的教学新资源。

特级教师潘小明在上《圆的认识》一课的“画圆”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用圆规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尝试画一个圆,在巡视后,潘老师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观察、评点:有的起点、终点不在同一处;有的弧线画得时粗时细、时隐时现;有的画成了扁的鸡蛋形状。

展示时,学生哄堂大笑。

“你们笑什么?”自然、简单的问话和讨论使“画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圆?”这一教学重点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我们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要做到:心胸开阔——容错,眼光长远——用错,机智教育——诱错,让课堂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呈现活、呈现美、呈现价值。

这样随时把握有价值的“不确定因素”,展开“创造性碰撞”,推动教学的生成、发展。

三、开发——抓“节外生枝”,峰回路转
课堂教学永远不可能是直线型的,经常会有一些“节外生枝”因
素打破原先预设的教学流程,让教师陷入“尴尬”,甚至“无以应对”。

这时,教师需用教学智慧迅速地识辨“节外生枝”,看看其中哪些能为我所用?哪些能帮我们扭转教学情势,有益学生知识、智慧、情感的生长?
教师不再为学生的意外而意外,不再视学生的出格为出格。

相反,教师却可在意外中看到学生的多彩之心,可在出格处寻找出彩之处,与学生共享智慧,传递情感。

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并不等于放羊式的教学,放弃教学目标的随波逐流。

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封闭”与“开放”、“实然”与“应然”的矛盾统一体,如果过分强调“预设”,便会忽略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如果对“不确定性”过分推崇,可能失去教学主体的“价值引导”。

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践者,我们应高瞻远瞩,关注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按照“动态生成”的理念,去探索新型的、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