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中央银行》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制度: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2.最后贷款人: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
3.银行的银行:统一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一级为普通银行提供支付保证,即充当最后贷款人。
4.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由一家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与中央银行初级发展阶段和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
复习思考题:3.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需要一个健全的中央银行制度?(1)从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出了对金融业加以管理的必要性;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2)从产生中央银行的客观经济原因来看,首先缓解政府融资的压力,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客观上需要有一个机构对政府的收支、资金往来和融资进行专门管理。
(3)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央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央行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
因此在市场经济国家中一个健全的中央银行制度为国家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4.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从垄断货币发行权看,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从统一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一级为普通银行提供支付保证即充当最后贷款人看,它是“银行的银行”;从保障银行和金融业稳健运行、旅行金融监督管理职能和为政府服务等方面看,它是“政府的银行”。
总之,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5.中央银行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表现为: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权;(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表现为:①集中存款准备金,控制信贷规模,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②充当最后的贷款人;③充当票据交换和清算的中心;(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表现为: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政府债券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④为国家持有和经营外汇储备;⑤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实施金融监管;⑧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一、概念解释1.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若干国家联合组成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3.准中央银行制度: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4.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5.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6.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不受政府干预、独立地掌管货币政策的程度和能力。
7.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8.再贴现: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9.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有负债业务(资金来源业务)、资产业务(资金运用业务)与清算与代理。
10.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经理国库、金融统计、金融稽核、征信管理等。
11.货币发行:若从货币发行的过程来看,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若从货币发行的结果来看,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12.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等存款类型金融机构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13.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中央银行在发行货币时,须以某种贵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的规定,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贵金属或某些资产联系起来。
《中央银行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29页3、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关于银行支付保证能力的问题。
●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
* 关于政府融资问题。
5、对中央银行基本职能最典型的概括●发行的银行: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货币发行机构●银行的银行指1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2中央银行与其他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特征3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其管理者(是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具体表现:1集中存款准备金2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清算)●政府的银行:指1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与保障金融业稳定运行2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规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活动3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组金融服务。
(政府的银行具体表现1代理代理国库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外汇、黄金和其他形式资产)6、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指一国由中央银行及其众多的分支机构来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特点:权力集中、职能齐全、分支机构众多。
代表性:英国、日本、中国等。
2、二元式中央银行指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
特点:与国家政治体制相联系,一般为联邦制国家采用的体制类型。
代表: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在一国之内,不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同时扮演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种角色,也就是所谓的“一身二任”。
特点:中央银行没有权利基础、职能不明确、组织体系庞杂、分支结构众多。
代表国家: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三)准中央银行制度指某些国家或地区没有建立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只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形式。
《中央银行学》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思考题一、我国央行的的独立程度中央银行作为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机构,其独立性是指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能够独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而不受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然而,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管理当局,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的目标不能背离国家的总体经济目标。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独立性,是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控制之外。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较弱,尤其表现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上。
人民银行只是提出建议,而国务院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决定者。
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而从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形势提出调整货币政策的建议到国务院批准实施再到政策产生效果,往往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货币政策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二、加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特别是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独立的中央银行,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是避免产生政治性经济波动的需要。
有时,中央银行易于受到某种政治压力,使货币政策偏离原定目标。
为了防止政府为政治目的牺牲货币政策,使其货币政策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受党派和政治的干扰,有必要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二)是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有义务帮助政府平衡财政预算和弥补赤字。
因此,为避免政府的短期经济行为,避免通过货币发行去避免财政赤字,造成通货膨胀,有必要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三)是适应中央银行特殊业务与地位的需要。
(四)是稳定经济和金融的需要。
政府与中央银行的地位不同,因而它们在考虑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上存在差异。
政府较多地考虑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中央银行较多考虑货币稳定的经济问题政府往往推行赤字财政政策以刺激有效需求和增加就业,结果往往导致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稳定货币,如果市场银根偏松,已出现了通货膨胀的危险,这时中央银行只应优先考虑如何采取紧缩的措施,以制止通货膨胀,而不应仍维持低利率政策以利于财政筹措资金。
中央银行课后答案参考

注释:该份为课后题,有括号标注PS 的地方在书上找不到答案,大伙儿自己百度吧~~~第一章一本章重要概念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制度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家银行的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久形成了,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为中央银行.2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全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保证.3银行的银行是指⑴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的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⑵中央银行与业务对象之间仍具有存贷汇的特征; ⑶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的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4政府的银行是指⑴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⑵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 ⑶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二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独立发行的银行券无法兑现,流通受限等问题的存在要求信用货币的发行权应该由集中走向统一,由资金雄厚并且权威的银行发行能够在全社会流通的信用货币.(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票据的数量急剧增长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和公正的权威清算机构.(3)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为了保证存款人的利益,客观上要求由一家机构能适当集中各银行的一部分现金作为后盾.(4)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2中央银行制度在初建时期和普及发展时期各有何特点?(1)基本建立时期基本特征①统一管理货币的发行②集中垄断货币的发行③制度内容差异较大④相对集中于服务⑤与法制建设同步(2)迅速发展时期基本特征①适应需要,人为建立②制度完善③相对独立④宏观调控(3)强化完善时期基本特征①国有化②独立性③货币政策工具配套应用④监管不断完善⑤国际合作加强4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1)特殊的行政管理机关①央行履行职责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如调整利率,准备金等,而国家机关主要依靠行政手段.②央行对经济的调控是分层次实现的,即通过货币政策调节金融机构,从而影响各经济部门,而一般的行政决议是直接作用于各微观主体的.③央行在政策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2)特殊的金融机构①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的特征②其业务对象不是一般的工商企业和客户,而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③国家还赋予中央银行一系列特有的权力,如货币发行,代理国库等5中央银行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基本职能1发行的银行---控制货币供给,供应量=需要量-流通量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全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保证.2银行的银行---最后贷款人是指⑴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的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⑵中央银行与业务对象之间仍具有存贷汇的特征; ⑶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的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清算3 政府的银行---服务于国家是指⑴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⑵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 ⑶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中央银行具有政府的银行职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政府债券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④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⑤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⑧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想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2)央行的综合职能1服务职能: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为政府服务—政府的银行,为金融机构服务—银行的银行,为社会服务—发行的银行2调控职能:内容控制与调节货币供应量(现金+存款货币)3管理职能:制定有关的法律,政策,制度;贵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事前(预防性),事中(处置问题),事后(风险分散问题)6中央银行制度有那些基本类型?各有何特点?(1)单一中央银行制.特点: 权力集中,职能完善,有较多分支结构,货币政策传导较为迅速(2)复合中央银行制.特点:权力职能分散,分支机构少(3)准中央银行制(典型:新加坡).特点:金融管理局,货币发行处(4)跨国中央银行制.几个国家联合组成一家央行,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相近,陆地相连,生活习惯一致的国家第二章一本章重要概念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包括两层含义:1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二复习与思考1如何看待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从现代经济来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从对外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3)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看,中央银行是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2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下的中央银行与早期中央银行在职能方面由什么发展变化?(1)发行的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从发行的银行这一职能来看,早期中央银行主要是通过垄断银行券的统一发行体现出来,现代发行银行这一职能主要是通过更为广泛的概念即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体现出来.(2)银行的银行----管理调控,监督从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来看,早期是通过集中存款准备金、作为最后贷款人和组织银行间支付清算体现出来的,现在这三样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集中存款准备金是调控货币供应量和社会信用量的手段,其支付意义不大,贷款业务已成为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向社会提供货币的重要手段,组织参与管理全国清算已成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业务.(3)政府的银行----调控,国际从政府的银行来看,早期主要表现在为政府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以及根据政府安排代为筹集资金.而在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中,一方面传统的为政府服务的业务大大增加和扩展了,另一方面管理调控的责任日益突出了.3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原因)1中央银行时特殊的金融机构2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3中央银行与政府两者所处地位、行为目标、利益需求及制约因素有所不同.4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使中央银行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政策形成一个互补和制约关系,增加政策的综合效力和稳定性,避免因某项决策和政策失误而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性损失.5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还可使中央银行和分支机构全面、准确的贯彻总行的方针,政策,而少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保增货币政策决策与实施的统一,增加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实效性和提高中央银行的运作效率.(二)中央银行与政府的独立性时相对的(原因)1中央银行是一个社会的子系统,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和金融管理者,自然应服从于经济社会大系统的运转.2中央银行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组成部门,不管这个部门多么重要,它都不可能超过隶属的整体.3从中央银行履行的职责来看,它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部门的性质.4在特殊情况下,如遇到战争,特大灾害等,中央银行必须完全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第三章一本章重要概念1银行性业务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的特点是直接与货币资金相关,业务活动都将引起货币资金的运动或数量变化2管理性业务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为履行职责而从事的管理类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服从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最大的特点一是与货币资金的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会导致货币资金的数量或结构变化.二是需要运用中央银行的法定特权.二复习思考题1从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其业务活动为什么需要法律规范?央行的地位和作用(1)从现代经济来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从对外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3)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看,中央银行是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现代中央银行作为宏观金融管理机构,其业务活动不仅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活动有支配性影响,而且对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具有重大的影响利和作用力.特别是现代中央银行在进行与金融调控或管理相关的业务活动时带有某些强制性特征,可以行使特殊的权力,因此,通过法律规范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时及其必要和重要的.这既可以使中央银行开展业务活动有法律作保证,又可以对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进行必要的法律约束,从而使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以利于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并维护金融业合法,稳健,顺利的运作.2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各国对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大致可分为法定业务权力、法定业务范围、法定业务限制.中央银行法定业务权力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其地位和职能具有特殊性,这也决定了其业务的特殊性.为了规范其业务活动,各国在中央银行法中对业务范围作出具体规定.4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哪些种类?1银行性业务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的特点是直接与货币资金相关,业务活动都将引起货币资金的运动或数量变化.具体分为以下几种:①资产负债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黄金外汇业务②支付清算业务③经理国库业务④会计业务.2管理性业务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为履行职责而从事的管理类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服从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最大的特点一是与货币资金的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会导致货币资金的数量或结构变化.二是需要运用中央银行的法定特权.具体包括以下几种:①存款准备金管理②货币流通管理③货币市场监督④黄金外汇管理⑤征信管理⑥金融风险的评估与管理⑦反洗钱和金融安全管理⑧:国际金融活动与协调管理⑨金融统计业务⑩对金融机构的稽核、审计、检查第四章一重要概念1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资产信贷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2第一准备第一准备使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一般称为现金准备和主要准备.3第二准备第二准备金是指银行容易变现又不会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也叫保证准备.4经济发行货币的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国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5财政发行货币的财政发行,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财政发行易造成通货膨胀6现金准备现金准备使所发行的货币具有现实的价值基础,有利于货币的稳定,但不利于央行根据经济水平和发展的需要做弹性发行. ,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7证券准备有利于货币发行具有适应经济运行需要的弹性,也能大体保障货币的经济发行,但控制难度较大. 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等.8发行库发行库是为国家保管待发行货币(发行基金)的金库,9业务库业务库是商业银行基层行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它保留的现金是基层行现金首府的周转金、营运资金的组成部分,经常处于有收有付的状态.10中央银行债券中央银行债券是为调节进同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二复习思考题1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与商业银行的有何不同?(1)存款原则具有特殊性.从存款原则来说,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商行是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2)存款动机具有特殊性.从存款动机来说,中央银行吸收存款使出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需要,使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而商行吸收存款的最终目标是使利润最大化.(3)存款对象具有特殊性.从存款对象来说,中央银行不直接面对个人、工商企业,而是吸收商业银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财政等政府部门的存款.(4)存款当事人关系具有特殊性.中央银行与存款当事人除了纯粹的经济关系外,还有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2试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1)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的内容.存款准备金又分为第一准备和第二准备.第一准备使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一般称为现金准备和主要准备.第二准备金是指银行容易变现又不会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也叫保证准备.在中国,银行的库存现金不能当法定准备金,只有上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才能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3)确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4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必须遵循那些基本原则,为什么(PS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原则找不到答案)(1)垄断发行的原则(2)要有可靠信用做保证的原则(3)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7中央银行发行债券的目的和作用与商业银行发行债券有何不同?(PS商业银行发行债券的目的和作用没找到)(1)央行发行债券的目的:一是针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超额储备过多的清况,发行债券以减少他们的超额储备,以便有效的控制货币供应量.二是以此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之一,通过中央银行债券的市场买卖行为,灵活的调节货币供应量.作用机制: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直接影响是:商业银行将原来上存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用于购买中央银行债券.在这个时点上,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量不变,但资产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可以直接用于支付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变成不能直接用于支付的中央银行债券,可贷资金量变少,相应的,央行的负债总量不变,负债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五章一重要概念1再贴现业务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这项业务之所以成为再贴现,是为了区别与企业向商业义行申请的贴现,以及商业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转贴现2中央银行贷款贷款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尤其是在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里,贷款是一个大项目,它充分体现了中央银行作为最后嗲款人的职能作用,中央银行贷款是向社会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其中包括对金融机构的放款,对政府的放款何其他放款.3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4主权风险因国家间关系恶化或双方国发生政治经济混乱而冻结我方资产或使我方资产难以调回的风险.二复习思考1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与贷款业务有何意义?(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和支付保证,使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2)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再贷款,使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5中央银行在证券买卖业务中应注意什么?为什么?(PS找不到答案)6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备有何目的和意义?(1)稳定币值.当国内商品供给不足,物价上涨时,就利用持有的黄金外汇储备从国外进口商品并直接向社会出售,以回笼货币,平抑物价,使币值保持稳定.(2)稳定汇价.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抛售国际通货,使汇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上,以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3)灵活调节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顺差,黄金外汇储备充足有余时,中央银行则可用其清除外债,减少外国资本流入.7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1)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主要要避免三种风险①主权风险.要避免因国家间关系恶化或双方国发生政治经济混乱而冻结我方资产或使我方资产难以调回的风险②商业信用风险.应选择信用评级高的金融工具.③市场风险.为防范市场风险,应根据我国进出口的比重比例和外债比例确定币种结构,合理组合储备资产,安排好储备期限结构,建立储备资产的基准结构.(2)采用科学的风险控制手段.采用较科学的计算机系统来控制经营风险,控制总体风险和每一项投资风险,控制自身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控制交易清算一级结算各环节风险. (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外汇储备经营模式.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储备经营中应采取符合现阶段发展情况的经营模式,将实际储备分为经常性何战略性两个组成部分.经常性储备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必要的对外支付能力,在经营方式商可采取短期性用运何投资的做法.战略性储备则主要用于满足国家较长期限的资金需求.第六章一重要概念1结算结算一般是指为实现因商品交易、金融活动、消费行为等引发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是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具体体现.2清算出于自身需要,银行也会与其他金融机构发生的业务往来,因此,银行同业之间也会产生债权债务的清偿和资金的划转.为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组织和支付系统,进行支付指令的发送与接受、对帐与确认、收付数额的统计扎差、净额或全额清偿等一系列程序,即所谓的清算. 3支付系统支付系统是在既定的规则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也称清算系统4净额结算净额结算是指支付系统将在一定时点上收到各金融机构的转帐金额总数减去发出的转帐金额总数,得出净余额,即净结算头寸.净额结算具有风险隐患5全额结算全额结算是指支付系统对各金融机构的每笔转帐业务进行一一对应结算,不是在指定时点进行总的借、贷方净额结算.较之净额结算,实时全额结算较之净额结算具有明显的效率和安全优势.二复习思考题1结算与清算的区别是什么?结算一般是指为实现因商品交易、金融活动、消费行为等引发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是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具体体现.出于自身需要,银行也会。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一、概念解释1.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若干国家联合组成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3.准中央银行制度: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4.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5.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6.再贴现: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7.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有负债业务(资金来源业务)、资产业务(资金运用业务)与清算与代理。
8.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经理国库、金融统计、金融稽核、征信管理等。
9.货币发行:若从货币发行的过程来看,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若从货币发行的结果来看,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10.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等存款类型金融机构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11.适应性预期: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
12.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13.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生产方的行为,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下,社会所有厂商愿意且能够供给的产量。
14.总需求曲线:产品市场对产出的需求总量与物价水平的对应关系。
中央银行学简答和论述

中央银行学简答和论述第一篇:中央银行学简答和论述1.简述中央银行的业务。
(1)主要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其中银行性业务又包括清算业务、资产负债业务、清理国库业务。
管理性业务包括存款准备金管理;货币流通管理;货币市场监管;黄金、外汇管理;征信管理;金融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反洗钱和金融安全管理;金融统计业务;国际金融活动与协调管理;对金融机构的稽核、检查、审计(2)资产负债业务包括:货币发行业务、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证券、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黄金、外汇业务。
2 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3)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3.简述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体系?(1)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体系是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及社会经济活动提供资金清算的综合安排。
(2)支付清算体系包括清算机构、支付系统、支付结算制度。
(3)清算机构是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清算服务的中介组织,在各国的支付清算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清算机构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组织形式,有票据交换所、清算中心、清算协会等。
(4)支付系统是在既定的规则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亦称清算系统。
(5)支付结算制度是关于支付结算活动的规则、操作程序、实施范围与标准等的规定与安排。
4.以我国为例,简要分析中央银行票据的作用和局限性。
(1)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弥补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券不足(2)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3)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局限性:(1)发行央行票据的收益过度受制于美国国债利率(2)冲销作用逐渐减弱(3).会对国债产生替代效应,提高国债发行成本5.简述中央银行业务的原则(1)首先,从总体上看,最基本的业务活动原则是必须服从于履行职责的需要。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与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名词与思考题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思考题1.为什么在经济和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中央银行2.中央银行制度强化时期的特征是什么3.简述中国人民银行产生与发展的主要阶段第二章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名词1.征信2.洗钱思考题1.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2.中央银行有哪些职能第三章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结构名词1.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2.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3.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4.准中央银行制度5.复合型中央银行制度思考题1.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基本类型2.简述美国中央银行银行制度的组成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第四章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名词1.中央银行独立性思考题1.如何认识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2.现行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3.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类型有哪些第五章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名词1.货币发行2.经济发行3.财政发行4.货币发行准备制度5.中央银行特种存款6.再贴现7.国际储备业务8.支付清算业务思考题1.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与业务库的区别有哪些2.准备金存款业务的主要内容3.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意义和特征是什么4.分析中央银行贷款业务与证券买卖业务的异同5.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我国国际储备的经营管理第六章货币政策目标与选择名词1.货币政策2.充分就业3.通货膨胀目标制4.中间目标5.操作目标思考题1.货币政策有哪些特征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理论和选择方法3.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的标准有哪些4.分析利率作为中间目标的优劣5.分析货币供给量作为中间目标的优劣第七章货币政策工具名词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4.再贴现政策5.公开市场政策6.证券市场信用控制7.道义劝告8.窗口指导思考题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和评价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及局限性3.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机制和优劣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第八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名词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托宾的q理论3.货币政策的非对称信息效应4.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5.货币政策的流动性效应思考题1.分析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2.简要说明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第九章货币政策效应名词1.货币政策效应2.货币政策时滞思考题1.如何衡量货币政策效应2.简述货币政策时滞的分类3.简述不同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歧第十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名词1.金融监管2.金融监管体制3.功能性金融监管思考题1.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功能性金融监管有何优点3.试述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经济原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知识点及答题方法

《经济原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知识点及答题方法经济原理:中央银行的核心知识点及答题方法1. 中央银行的基本概念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货币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货币供应、利率水平和金融体系稳定。
其职责包括制定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以及维护金融稳定。
2. 中央银行的职责和功能- 货币发行和管理: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和管理国家的货币,确保货币供应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匹配。
- 利率调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市场流动性和货币供应,以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
- 外汇管理:中央银行管理国家的外汇储备,稳定汇率并促进国际贸易。
- 银行监管:中央银行监管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运作,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 金融稳定:中央银行负责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范和减轻金融风险,并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3. 中央银行常见问题解答方法- 问题1: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回答: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包括货币发行和管理、利率调整、外汇管理、银行监管和金融稳定等。
- 问题2:中央银行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中央银行的作用是维护国家货币的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保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管理外汇储备并促进国际贸易。
- 问题3:中央银行如何影响经济?- 回答: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和利率调整来影响经济,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 问题4:中央银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回答:中央银行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如降低利率、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实施资产购买计划等,以稳定金融体系并刺激经济复苏。
以上是关于经济原理中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知识点及答题方法的简要介绍。
中央银行在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了解有关知识将有助于理解现代经济体系的运作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中央银行学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思考题第一章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试比较分析各种货币发行制度的优缺点。
(1)百分比率准备制度:规定黄金准备与货币发行量间的百分比。
其比例一般在30%-40%之间.盛行于二次世界大战前。
凯恩斯称其为“现在最流行的制度。
”这种制度虽能克服现金准备发行制缺乏弹性的缺点和保证准备制难以控制的缺点,但随着金本位制的解体而不复存在。
(2)两级约束制度:法律规定银行发行钞票在某一限额内不需要黄金保证,可以用商业票据和国家证券作担保超过规定限额发行的钞票则必须有100%的黄金保证。
这种制度有利于限制货币的财政性发行,但由于缺乏弹性,加之限额的确定不能随时调整,可能脱离实际,造成发行的货币量不能随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灵活调整、自由增减。
(3)有价证券保证制度:规定用各种有价证券代替黄金作为货币发行保证。
这种发行准备制度,在中央银行独立性不高的国家容易造成货币的财政发行,使货而发行成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
(4)现金准备弹性比率制度:发行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国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征收超额发行税。
如果钞票回笼或现金增加,且达到规定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中央银行过度发行钞票。
(5)外汇准备制度:规定货币发行的全部或部分准备可以用存放在某家外国银行的汇票或现金作保证。
这种货币发行制度的优点在于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缺点在于是金融管理当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丧失了运用货币政策自主调整经济的能力与灵活性。
1、 试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金额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提取的金额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称为存款准备率或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二是支付准备金。
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按各项存款或各项负债总额的一定比例向人民银行缴存的存款。
央行课后思考题——考点

央⾏课后思考题——考点1.\2.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需要⼀个健全的中央银⾏制度1、从中央银⾏产⽣的历史背景来看。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对⾦融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出了对⾦融业加以管理的必要性;信⽤关系⼴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2、从产⽣中央银⾏的客观经济原因来看,⾸先缓解政府融资的压⼒,资本主义发展到⼀定阶段,客观上需要有⼀个机构对政府的收⽀、资⾦往来和融资进⾏专门管理。
3、中央银⾏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条件,为经济稳定运⾏提供保障;央⾏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央⾏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
因此在市场经济国家中⼀个健全的中央银⾏制度为国家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的作⽤3.中央银⾏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先,中央银⾏是发⾏的银⾏表现为:集中和垄断货币发⾏权;其次,中央银⾏是银⾏的银⾏表现为:①集中存款准备⾦,控制信贷规模,保持商业银⾏的清偿能⼒;②充当最后的贷款⼈;③充当票据交换和清算的中⼼;最后,中央银⾏是政府的银⾏表现为: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政府债券发⾏;③为政府融通资⾦、提供信贷⽀持;④为国家持有和经营外汇储备;⑤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融组织和国际⾦融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实施⾦融监管;⑧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
正因为中央银⾏具有这样重要的职能,所以我们必须建⽴⼀套完善的体制来保证它能够实现它的职能,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的⽀持。
4.)5.中央银⾏制度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何特点(⼀)单⼀式中央银⾏制度★单⼀式中央银⾏制度是指国家建⽴单独的中央银⾏机构,使之全⾯⾏使中央银⾏职能的中央银⾏制度。
这种类型⼜分为两种情况: 1.⼀元式中央银⾏制度。
2.⼆元式中央银⾏制度。
(⼆)复合式中央银⾏制度★复合式中央银⾏制度是指国家不单独设⽴专司中央银⾏职能的中央银⾏机构,⽽是由⼀家集中央银⾏与商业银⾏职能于⼀⾝的国家⼤银⾏兼⾏中央银⾏职能的中央银⾏制度。
(三)准中央银⾏制度★准中央银⾏制度是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设⽴类似中央银⾏的⾦融管理机构执⾏部分中央银⾏的职能,并授权若⼲商业银⾏也执⾏部分中央银⾏职能的中央银⾏制度。
(完整)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解析)4

第四章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一、填空题1.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指、__________、和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除了、等主要业务以外,还有一些业务也可以成为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并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变化,如、和等。
3.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可分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_________、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_________、特定机构和私人部门存款等几种。
4. ____________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营运情况,以及银根松紧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存款的方式向这些金融机构集中一定数量的资金而形成的存款。
5。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准备金有两大类:一是现金准备,二是___________。
现金准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6.中央银行的资本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⒈以下各项中不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特点的是( C ).A。
强制性 B。
有偿性C。
自愿性 D。
特殊性⒉在我国,( D )不需要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
A。
财务公司 B。
信用合作社C。
金融租赁公司 D.证券公司⒊以下各项中,( C )不是香港的港币发行银行。
A。
标准渣打银行 B。
中国银行C。
嘉华银行 D。
汇丰银行⒋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出入境时,每人每次携带的人民币限额为( D )元。
A。
5 000 B。
6 000C. 8 000D. 20 000⒌货币发行按性质可分为( C )和财政发行两种。
A.信用发行B.准备发行C。
经济发行 D.垄断发行三、多项选择题⒈中央银行的特种存款业务具有( ABD )的特点。
A.期限较短 B。
强制性C。
面向所有金融机构 D。
非常规性E。
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⒉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渠道有( ABCD )。
A。
再贴现 B.贷款C.购买证券 D。
中央银行学思考题

中央银⾏学思考题中央银⾏学思考题第⼀章中央银⾏的负债业务1、试⽐较分析各种货币发⾏制度的优缺点。
(1)弹性⽐例制度。
弹性⽐例制指增加发⾏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现⾦准备部分的发⾏课征超额发⾏锐,如果钞票回笼或准备现⾦增加,且达到规定⽐例,则免征发⾏税,以限制中央银⾏过度发⾏钞票。
①②③④⑤(2)保证准备制。
保证准备制指货币发⾏要以政府公债、短期国库券、短期商业票据等国家信⽤作为发⾏准备。
这种发⾏准备制度,在中央银⾏独⽴性不⾼的国家容易造成货币的财政发⾏,使货⽽发⾏成为弥补财政⾚字的⼯具。
(3)保证准备限额发⾏制。
保证准备限额发⾏制指在规定的⼀定发⾏限额内,可全部⽤政府债券作为发⾏准备,但超过限额的任何发⾏,都必须以⼗⾜的现⾦作为发⾏准备。
这种制度有利于限制货币的财政性发⾏,但由于缺乏弹性,加之限额的确定不能随时调整,可能脱离实际,造成发⾏的货币量不能随中央银⾏宏观调控的需要灵活调整、⾃由增减。
(4)现⾦准备发⾏制:现⾦准备发⾏制指货币的发⾏必须以100%的现⾦作准备。
这种制度虽能防⽌滥发货币,但因缺乏弹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5)⽐例准备制。
⽐例准备制指规定在货币发⾏准备中,现⾦与其他有价证券各占多⼤⽐例:这种制度虽能克服现⾦准备发⾏制缺乏弹性的缺点和保证准备制难以控制的缺点,但各种准备资产的⽐例往往难以科学确定。
2、试述存款准备⾦制度的主要内容。
(1)根据各类存款的货币性的强弱确定法定存款准备⾦⽐率。
(2)按⾦融机构的种类、规模、经营环境规定不同的⽐率。
(3)规定存款准备⾦率的调整幅度,⽬的是降低存款准备率调整中给商业银⾏和⾦融机构带来的巨⼤冲击。
(4)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的资产。
(5)确定存款准备⾦的计提基础。
3、中央银⾏的负债业务与社会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关系是什么?因为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存款+现⾦),所以在资产业务既定的情况下,负债⽅若存款增加,可减少现⾦投放或增加回笼。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P29)重点+非重点1、试述央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简答5个方面(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3)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4)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
(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
2、央行制度在初建时期和普及发展期各有何特点?简答初建时期,各国的中央银行主要是由普通银行通过国家法律赋予集中货币发行权和对其它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及资金支持而逐步成为中央银行的。
普及发展时期,欧美国家的中央银行主要是对原有的银行进行改组和加强;而新成立的国家,解放的殖民地国家等主要是由政府直接组建中央银行,并借鉴欧美中央银行的经验。
基本设立时期的特点:1.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
早期的中央银行大多数是由普通商业银行经过长期演变而成的。
一般称之为自然演进型中央银行。
2.逐步集中货币发行。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自然演进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集中掌管货币发行权的过程。
3.对一般银行提供服务。
早期中央银行都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服务,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清算中心。
扩展时期的特点:1.为适应客观需要而设立。
这个时期,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是为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稳定币值,重建或整顿币制而专门创设的。
一般称之为人工创设型中央银行。
2.活动重心在于稳定货币。
这一时期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通货膨胀问题。
3.集中储备成为稳定金融的重要手段。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各国将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管理金融的重要手段。
3、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机构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和管理金融业、规范与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具有双重属性:银行性与机关性。
4、对比分析早期中央银行与现代中央银行职能。
分析中央银行的三大基本职能,即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但这些具体内容并不是在中央银行产生时就得到了完全充分的体现,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央银行制度本身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的。
第四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思考题

第四篇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思考题
1.中央银行为什么没有和商业银行同时出现,而是晚了几百年才得以建立?
2.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经济运行中的职能有什么不同?如果你周围有人想把节省下来的货币收入存到人民银行,认为它的资金实力最雄厚,存款最安全,你会耐心地对他作何解释?
3.根据实证研究,发达国家的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指标(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央行独立性较强的国家,物价也越稳定,而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未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你对这一现象如何理解?你怎样看待人民银行和政府之间的独立性问题?
4.为什么我们称中央银行是“印钞机”?央行的资产与负债的关系和商业银行有何不同?
5.为什么说货币政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间接传导体系?请尝试用简明的方式描述这个体系中各组成要素的关系。
6.在发达国家,公开市场业务为何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工具?
7.中央银行发现本国经济正趋于过热,物价有普遍上涨的倾向,请为央行设计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策略。
8.为什么说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实际上就是货币外生论/内生论、货币中性论/非中性论的争论?
9.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见解有何本质差异?你更认同哪一派的观点?(或者,你另有见解?)。
中央银行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制度: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2.最后贷款人: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
3.银行的银行:统一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一级为普通银行提供支付保证,即充当最后贷款人。
4.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由一家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与中央银行初级发展阶段和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
复习思考题:3.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需要一个健全的中央银行制度?(1)从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出了对金融业加以管理的必要性;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2)从产生中央银行的客观经济原因来看,首先缓解政府融资的压力,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客观上需要有一个机构对政府的收支、资金往来和融资进行专门管理。
(3)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央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央行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
因此在市场经济国家中一个健全的中央银行制度为国家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4.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从垄断货币发行权看,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从统一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一级为普通银行提供支付保证即充当最后贷款人看,它是“银行的银行”;从保障银行和金融业稳健运行、旅行金融监督管理职能和为政府服务等方面看,它是“政府的银行”。
总之,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5.中央银行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表现为: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权;(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表现为:①集中存款准备金,控制信贷规模,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②充当最后的贷款人;③充当票据交换和清算的中心;(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表现为: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政府债券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④为国家持有和经营外汇储备;⑤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实施金融监管;⑧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
中央银行思考题

1.如何理解货币供应量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时在调控方向上是一致的?两者是相互作用的。
如为了扩大投资和消费,可选择增加货币供应量,利率就会随之降低,同时形成扩张货币政策。
也可以选择降低利率,市场上货币供给量也会随之减少,同时也会形成扩张的货币政策。
由于增加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的中介指标均可实现扩张货币政策,因此在调控方向上相一致。
2.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货币供给量:(1)商业银行业务办理:主要通过调整存贷款规模控制货币供给量(2)二级市场上买卖外汇:为了增加货币供给量可在二级市场投入货币买外汇,反之为了减少货币供给量可选择卖出外汇(3)央行给商行或政府贷款:通过调整放贷规模控制货币供给量(4)买卖政府债券:购买债券可增加货币供应量,出售政府债券可减少货币供应量利率:(1)央行规定商行利率:通过存贷款利率影响资金供求从而调节和确定市场利率(2)客户总需求:客户总需求增加,使得货币需求增加,市场利率会上涨(3)央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影响商业银行基准利率,从而调整市场利率。
再贴现、再贷款率降低,市场利率降低,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3.在我国2015年出现股市牛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以什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为什么?货币供给量。
原因:2015年牛市导致经济泡沫较为严重,为了控制股市牛市减少市场中流动的资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调整货币供应量。
具体方法为调整股票价格以抑制股票投资,调整信贷规模以降低贷款规模,并采用行政手段和窗口指导、道德劝教的手段进行辅助。
4.美联储现在调节经济的主要中介指标是什么?与我国调节经济的主要中介指标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利率:主要通过央行贷款和贴现的利率影响商业银行利率,从而调节总供求。
原因:美国的市场经济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政府干预较少,市场债券多,交易繁荣,利率调控的作用更大,影响较广。
而我国则是将货币供应量作为第一指标。
因为我国市场化程度不够高,货币利率敏感度低,对市场的影响不够广。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习题(一)一、不定项选择题:1、公认的中央银行的鼻祖是()银行。
A 瑞士B英格兰 C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D 日本2、《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时间是()。
A1993年5月B1994年5月C1995年3月 D 1995年9月3、我国复合型人民银行制度存在于()。
A 1948——1979B 1979——1983C 1983——1995D 1995年至今4、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专门行使央行职能是在()。
A 1979年B 1980年C 1983年D 1984年5、现代中央银行最突出、最重要的职能是()。
A 干预B 服务C 调控D 管理6、中央银行具有“银行的银行”职能,表现在()。
A 存款准备金保管者B 票据清算中心C 最后贷款者D 对金融业实施监管7、商业银行转变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特征是()。
A垄断货币发行 B 主持货币清算 C 享有资产调度权 D 拥有监管权8、通过立法形式率先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是()。
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中国9、香港金融管理局不执行的职能有()。
A 发行货币B 清算功能C 监管职能D 政府的银行10、香港实行的货币准备制度是()。
A 外汇准备制度B黄金准备制度C有价证券保证制度D边际增量约束制度11、日本中央银行体制从资本金构成上看是属于()。
A 国有制B 公私合股制C 多国制D 私人股份制12、决定中央银行制度类型的因素是()。
A商品经济发展程度B信用发达程度 C 国家政体 D 经济运行机制13、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目前性质是()。
A决策机构 B 管理机构 C 监督机构 D 咨询机构14、我国人民币发行原则是()。
A 一定发行准备B 经济发行C 集中统一发行D 限制伸缩15、中央银行负债业务主要有()。
A 货币发行B 经理国库C 再贷款D 集中存款准备金二、判断题1、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是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职能的表现。
( )2、中国人民银行虽隶属于国务院,但是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中央银行》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二、单项选择。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
1、()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史上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世界上一般都公认它是中央银行的“鼻祖”。
A.瑞典银行B.英格兰银行
C.法兰西银行D.德国国家银行
2、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业务对象的是()。
A.政府B.城市商业银行
C.居民D.国有商业银行
3、下列中央银行的业务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职能的是()。
A.发行货币B.对政府提供信贷
C.代理国库D.集中保管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4、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代理国库,集中()。
A.企业存款B.国库存款
C.个人存款D.团体存款
5、中央银行贷款一般以()为主,这是由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A.长期贷款B.中长期贷款
C.短期贷款D.无息贷款
6、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主要对象是()。
A.国库券和国债B.股票
C.公司债券D.金融债券
7、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常是()。
A.充分就业B.稳定物价
C.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
8、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能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
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9、下列关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强烈
B.存款准备金政策一定非常有效
C.存款准备金政策非常常用
D.存款准备金政策弹性较好
10、在基础货币中,中央银行控制力最强的项目是()。
A流通中的通货
B银行库存现金
C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D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
11、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12、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则商业银行()。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1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三、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
1、通常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及其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存入一部分存款准备金,其目的在于()。
A.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
B.保证存款机构的盈利性
C.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D.有利于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2、在货币政策诸目标中,更多地表现为矛盾与冲突的有()。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
C.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E.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
3、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政策近期中介指标的是()
A货币供应量B.基础货币
C.利率D.存款准备金
4、“紧”的货币政策包括()
A.提高利率B.降低利率
C.放松信贷D.收紧信贷
E.增加货币供应量
5、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
A.调控效果猛烈B.主动性强
C.灵活性高D.影响范围广
E.容易对经济产生副作用
6、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
A.消费信用控制B.证券市场控制
C.不动产信用控制D.再贴现政策
7、在再贴现政策的作用过程中,它能()。
A.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
B.产生告示效应,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
C.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
D.不需要商业银行配合该政策
8、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有()。
A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再贴现
B中央银行吸收商业银行存款
C中央银行吸收财政部存款
D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提供抵押贷款
E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9、单一中央银行制的主要特点是()。
A分支机构多
B分支机构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C国家只设一家中央银行
D权力相对分散
10、基础货币是由()组成。
A银行存款准备金 B流通中的通货
C财政存款 D其他存款
11、中央银行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应该进行以下操作:()。
A卖出政府债券 B下调利率
C放松消费者信用控制 D上调利率
E买进政府债券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在括号内填入对(√)或错(×)的判断结果
1、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
()
2、政府的银行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中央银行首先应是政府的银行。
()
3、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的对象是已经到期的票据。
()
4、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源于其作为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
5、充分就业是指社会劳动力100%就业。
()
6、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矛盾,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7、如果经济过热,中央银行应该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买入有价证券调整货币供给量。
()
8、当中央银行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可上调再贴现率。
()
9、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最大。
()
五、思考题
1、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2、简述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
3、简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4、请以图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P215图12-1)
5、请简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途径。
(P216图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