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内容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内容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内容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以调整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使自己的行为维系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同时,一定的阶级或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各种要求,其中包括道德规范或教师道德规范的要求和内容。
它们随着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教师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最根本准则,是教师协调行业内人与人之间及其与社会和其他行业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调节、指导和评价教育工作者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
它集中体现了一定阶级或社会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它贯穿于教师职业活动过程的始终,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精髓,是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因此,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研究师德问题的重要内容,它对教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建立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道德类型的规范体系都贯穿着一个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即道德的基本原则。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产生,各类职业道德也发展和完善起来。
各种类型的职业道德也各有其核心的、具有全面指导意义的道德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和约束该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目前,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没有基本原则,有几条基本原则,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等问题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表述。
我们认为,既然职业道德是伴随着职业活动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就应该有一个适用于特定行业的、体现该行业特征的、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基本原则。
更何况教师职业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拓展,其职业道德体系也逐渐完善,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成为必然。
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原则是对教师指导性、原则性的要求,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总概括。
在执行中,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变通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首先,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在教师道德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教师职业道德修第二章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常见的问题:
1)害怕学生,对学生采取讨好政策、放任政 策,不敢要求学生; 2)不尊重学生,讽刺、挖苦学生; 3)控制学生、强迫学生,打击报复学生; 4)不公正地对待学生,给学生贴标签,把学 生分成三六九等……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地看待学生: 1)学生具有向师性 2)学生具有独立性、主体性 3)学生具有可教育性,有发展的巨大潜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学生; ……
3)道德人格的成熟是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 教师的职业成熟需要一个过程: 三维世界: 第一维 知识的世界 理解教育 第二维 教育的实践 掌握技能 第三维 伦理的世界 获得价值 价值系统是动力系统,是教师职业成熟的核心。
4)师德是照亮高校教师整个职业人生的光源 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一个专业知 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成长的过程,专业知 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是浑然一体的。 但它们三者的作用不是平起平坐的,职业道德 具有统领作用…… 它是高校教师职业人生的光源,可以照 亮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
2)师德是高校教师胜任本职工 作的重要资源
教师胜任工作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 是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是教师的动 力系统,是教师人格修养的境界和水平……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人的生活和生命的过程,这 一过程本质上就是人文的、道德的,离开了人的 道德资源,教育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渊博的专业知识,必须播撒在道德的土壤上…
3、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必须秉承社会利益 至上的原则,必须遵守公共伦理。 1)利益交换中…… 2)义务履行中…… 3)奉献取向中…… 4)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中……
4、高校教师人际交往中的道德
1)与学生的交往 2)与教师群体的交往 3)与领导的交往 4)与学生家长的交往 5)与校外其他教师群体的交往 6)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服务 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间的交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年修订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年修订以下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年修订版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总则1. 规范的目的和基本原则: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包括热爱教育事业、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尊重学生人权、遵守工作纪律、维护社会公德等。
第二章:教学职责1. 课程教学:明确要求中小学教师合理安排课程,提供优质教学,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学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2. 德育教育:强调中小学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3. 科研教研: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教研活动,提升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创新。
第三章:师生关系1. 关爱学生:要求中小学教师理解和关心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2. 与学生和谐相处:要求中小学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权,倡导平等、公正和民主的教育关系,与学生和谐相处。
3. 批评与奖惩: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批评和奖惩学生时,注重方法和措施的合理性和公正性,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和尊严。
第四章:学术诚信1. 学术研究:要求中小学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时,坚持科学、客观、真实的原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2. 教育教学资料的使用: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得侵犯知识产权,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
第五章:职业发展1. 自我发展:要求中小学教师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
2. 学术道德:要求中小学教师遵守学术道德,不参与学术不端行为,提倡诚信和学术正直。
3. 个人形象:要求中小学教师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和职业操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第六章:法律法规1. 遵守法律法规:要求中小学教师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不得从事违法活动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该修订版本主要旨在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一、性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专升本)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原则、规范、范畴、主体和职业道德教育、修养、评价等。
二、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积极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迅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三、要求本课程体现了国家、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联系实际,要自觉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
第二部分教学(面授)时数教学内容学时绪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课题 1第一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 2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第三章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2第四章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2第五章尊重家长团结协作 2第六章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2第七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2第九章教师的心理品质 1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2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第十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总计24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课题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时代背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要求,了解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觉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
二、教学要点第一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推行素质教育是应付各种挑战的需要)二、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决定于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借鉴于国外教育改革的共同做法;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核心、灵魂与重点。
第二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二、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长期性和复杂性(2)延续性和艰苦性(3)艺术性和创造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个体性和群体性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意识水平高层性2、道德境界高尚性3、道德意识自觉性4、行为举止示范性5、道德影响深广性6、道德内容先进性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一、调节作用1.通过调节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2.通过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3。
通过调节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形成团结协作的教育凝聚力4。
通过调节教师与学校其他成员及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二、教育作用1。
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2。
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3.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4。
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三、导向作用1。
激励作用 2.控制作用3。
调整作用 4.矫正作用四、促进作用1。
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2。
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3。
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含义二、确定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要求和本质(二)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1.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3.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4.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一)人道主义原则的内涵和确立依据(二)坚持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1.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
2。
真诚地与其他教育者合作。
三、教书育人原则(一)教书育人原则的基本含义(二)教书育人原则的具体要求1。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2.正确理解育人之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3.多方面努力,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原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原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职业道德观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准则。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教师队伍。
第二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以教育为使命,以师德为灵魂,以身心健康、专业素养、职业操守、教学能力为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条教师应当秉承为人师表的职责,做到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忠诚履行教育教学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尽心竭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章:职业操守第四条教师应当以诚信为本,维护教育教学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严谨对待师生关系,严禁利用教学工作谋取不正当私利。
第五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以学生个人的政治、经济和其他不相关因素为理由对其进行任何歧视。
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避免体罚、侮辱学生等不当行为。
第六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科学设置教育教学目标,倡导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章:教学能力第七条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要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善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八条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兴趣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第九条教师应当定期进行教学研究,积极参与学科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达到以教育促进自身成长和培养学生的目的。
第四章:身心健康第十条教师应当注重保持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不因工作压力过大或生活问题影响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一条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乐于奉献,乐于助人,主动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学生的贴心人。
第十二条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教师情怀,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提高,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完整版)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内容概要
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第一节职业与教师职业1.了解职业的含义含义:所谓职业,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由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2.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认识:其一,教师职业是“培养造就下一代”的职业;其二,教师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其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含义:所谓教师职业,是指人们终身或较长时期所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
第二节教师职业的形成与发展1.教师职业的形成教师职业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教育活动的出现和学校教育的存在是其前提条件,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此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也都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
2.教师职业的发展教师职业,在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发展得不充分的条件下形成,又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同时,学校是教师劳动的主要阵地,与学校共始终的教师职业也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具体来讲,教师职业经历了古代教师职业的发展、近代教师职业的发展和当代教师职业的发展第三节教师职业的特点1.复杂性。
教师职业的复杂性是由四个方面决定的: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教师职业劳动内容的复杂性;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教师职业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
2.创造性。
教师职业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教师传授知识需要具有创造性;教师培养学生需要创造性;教师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机智;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需要创造性。
3.示范性。
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是由以下四点决定的: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学生的模仿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4.长期性。
教师职业劳动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即教师职业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教师职业劳动见效慢。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功能、规范
良好的品行——从未见他发脾气;
对个人的关注——帮助我认识自己,我 的进步有赖于他;
伸缩性——他发现自己有错传说出来, 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宽容——装出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 是这样。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A、通过所培养的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 B、通过教师亲自参加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 C、通过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去影响自己的家庭、 朋友和邻里。
(二)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1、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A、尊重学生人格和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B、理解学生的志趣和爱好,做学生的朋友; C、平等对待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成绩,不同生理、心 理特征的学生。
2、真诚关心学生,哺育学生成长
A、精心诱导学生学会做人; B、细心指导学生发展个性; C、耐心辅导学生掌握技能; D、真心引导学生报效国家。
三 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
(一)教育爱
——基于对职业的理解,为实现职业理想和 道德,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一种超越血缘关系 的爱。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最直接、最集中的 表现。
——教育爱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使 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均得以实现,从而 提高他人和社会的幸福。
夏丐尊: 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
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能为池塘;没有 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孙敬修: 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是自
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 每一个学生培养好。
程今吾: 如果你不从心的深处,热爱你的学生,你便
教不好你的学生,我深信这是十分正确的。
程今吾: 教师要热爱教育对象,应该像父母之于子女,
农夫之于土地一样有着深挚的热爱。
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 心
核心地位表现 1.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基准性 2.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本质性 3.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稳定性 4.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理论探究
为什么说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中居于核心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关系如何?
的要求
2. 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
(1) 坚持全面培养的教育理念 (2) 遵循教书育人的科学规律 (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二、 为人师表原则
为人师表: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 生效法的楷模。
1. 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1) 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2)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 (3) 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2. 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 (1) 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2) 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 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4) 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三、 依法从教原则
1. 依法从教原则的确立依据
(1) 在教育领域贯彻依法治国原则的要求 (2)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重要内容和贯彻保证 (3) 正确处理教育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要求 (4) 依法从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贯彻依法从教原则的要求
(1) 做遵规守法的模范,为学生作出好的榜样 (2) 尊重和维护法律赋予学生的各项权利 (3) 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四、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2.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
(1) 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 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在人格上完全平等 并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的人来对待。
教师职业道德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1.职业的本质特性: “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义务”, 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则是职业的外部特性。
2.“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指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规定的标准, 培养人的发明能力,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的事业。
“所从事的专门业务”指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开发人的智力。
3.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育劳动实践中形成的。
4.职业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形式, 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5.“道”准则、规矩、规范。
内德于己, 外施于人便是“德”。
“道德”《荀子》。
6. 道德特点: 非制度化、非逼迫性、自律和内化, 节制牺牲。
7.职业道德的特性:内在稳定性, 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 合用对象的限定性。
8.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9.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一、教师职业的本质1.教师职业的本质。
教师: 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 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 以培养人为目的, 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
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长延艺个体)①长期性和复杂性。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教师劳动的效果要通过比较长的时间才干得以验证。
劳动的任务、对象、手段、过程复杂, 结果丰富多彩。
②延续性和艰苦性。
劳动强度大, 劳动难度高。
③艺术性和发明性。
课堂教学和德育工作都具有艺术性, 来自于教师不断发明和创新。
④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 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具有向师性, 人的结识规律也是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因素之一。
⑤个体性和群体性。
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价值/为什么需要教师职业劳动?(1)教师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重要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 第二章 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了解爱国守法 的含义
理解教师 爱国守法 的重要意
义
主要目标
让教师理解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 永恒主题,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教 师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确立为社会主义祖国教 育而献身的崇高理想。教师要讲法律。用法律来 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教育教 学要遵循教育法律法规。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定要合法、规范、严谨,要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斯霞不只是一个教书匠,在她的身上始终蕴藏着慈母般的温情,流淌着爱的 暖流。她的床上学生们睡过,她的衣服学生们穿过。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温 饱冷暖,无不牵挂在她的心上。
1962 年深秋的一天,突然刮起了西北风,气温急剧下降,一些家长为孩子送 来了衣服,可还有很多双职工子女仍然穿着单薄。下课后,斯霞回到自己家里,翻 箱倒柜,把所有能穿的都拿了出来。大大小小的各种衣服虽然学生们穿得不很合身, 但却温暖了一颗颗幼小的心灵。第二天,一个姓吴的女学生拿着斯霞平时穿的红毛 衣还给老师,说了声 " 谢谢 " 就离去了。斯霞打开毛衣一看,里边还包着一个鲜红 的苹果。
斯霞:我的教学生涯 说: 我从事教育工作 55 年了!当看到我的学生一批批地 走向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时,我的内心是多么高兴啊!我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 深深地感到,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 它对国家人才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后一代的成长,起着重大作 用。我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
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篇)
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必须遵守和践行的一套行为准则,旨在保障教师职业道德的正确发展和维护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忠诚教育事业:教师应对教育事业充满忠诚,并把学生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首位。
2. 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尊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歧视或偏袒任何学生。
3. 关爱学生: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4. 传递正确知识和价值观:教师应传授正确、科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5. 保护学生安全和隐私:教师应确保学生的安全,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严禁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6. 严守教学纪律:教师应遵守教学纪律,恪尽职守,做到课堂纪律井然有序,不违反教学准则和教育法律法规。
7. 提高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8. 遵守职业道德准则: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参与有损教育声誉的行为,维护教育行业的良好形象。
这些规范旨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规范教师的行为规范,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健康的成长空间。
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学校教师是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任务。
为了规范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以下是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学校教师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发展真善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条学校教师应严守学校纪律和教师行为规范,保持职业操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第三条学校教师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己任,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四条学校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水准。
第二章师德师风第五条学校教师应以身作则,注重自身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永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需要。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内容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旳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旳行为规范和必备旳品德旳总和,是调节教师与她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旳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本上所体现出来旳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旳特殊体现。
二、教师职业道德旳本质(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旳职业伦理;(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为特定旳道德规范体系;(3)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活动旳特殊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旳。
教师职业道德旳特殊本质是造就一代新人,因此,教师必须按照党和国家规定旳培养目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迅速成才,而不能凭教师旳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地去培养和造就学生。
三、教师职业道德旳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旳教育专门性(合用旳针对性)。
教师职业道德合用旳针对性体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旳体现和专门规定,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旳一种基本特点。
(2)教师职业道德规定旳双重性。
教师旳主线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旳一切内容都是环绕这一主线问题产生旳,都是与这一主线问题相联系旳。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旳全面性。
教师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是由教师职业抱负、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构成旳。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旳多样性。
(5)教师职业道德境界旳高层次性。
境界旳高层次性是指社会和她人对教师职业道德规定总是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出于较高水平和较高层次。
教师职业道德旳高层次性是由教师教书育人旳目旳和任务决定旳。
(6)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旳兹举性。
意识旳自觉性是指教师因职业劳动旳特点所决定旳在职业道德意识上旳更高旳自觉性。
道德意味着牺牲,价值取决于奉献,教书育人旳神圣职责规定教师具有高度旳责任感和自觉性。
(7)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旳典范性和示范性。
行为旳典范性是指教师旳品德和行为对学生旳思想品德旳形成与行为具有楷模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旳典范性是由教师劳动旳示范性决定旳。
第二章(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三)践行要求:
1、尊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关怀学生,做学生的心理关怀者和健康保的知心朋友; 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的安全,维护学生的权益。 3、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目录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1、师爱是教育的原动力
2、“教育爱”的特征
3、关爱学生的践行要求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
1、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2、教书育人的素质要求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 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 育。 ——夏丏尊
(一)师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价值
(1)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统一的规律
(2)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规律
3、探究出新,追求卓越
作业2:
以幼教见实习经历为例,试评析某班幼教老师的工作 状态。
1、爱是教育的灵魂与本质。 2、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3、师爱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现代教育倡导——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爱”(师爱)的特征
师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1、情感性 2、理智性——“基本内核” 教育是一种科学,科学需要理性。 3、宽容性 教师的宽容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一 种动力。 4、教育性
(1)教材选择上要求实。
(2)在备课工作上求实。
(3)在教法选用上求实。 (4)在课的组织上求实。 (5)创新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核心要素。 链接:《做一个会备课的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2
教师职业道德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释义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业过程中进行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等道德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它反映了教师的职业义务,体现了教师所担负的道德责任地。
教师职业道德从总体上来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因素构成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分析一、鲜明的继承性社会的发展总是与历史想联系的,完全抛弃历史而单独另行发展的社会是没有的,任何社会的发展总是批判继承先前社会留下的宝贵遗产,并把它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或源泉。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保留着丰富的教师职业道德遗产,它是我国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源头,是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丰富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二强烈的责任性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责任性,是教师自觉、积极职业态度形成的基础,是教师教育、教学和自身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献身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它通过影响教师人际关系而调节、规范教师的行为和思想,从而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三独特的示范性教师职业是一种道德服务,教师本身的人格、道德修养就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对社会都有示范性。
教师的行为、品德、人格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世界观、品行、治学精神等,甚至教师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内容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以调整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使自己的行为维系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同时,一定的阶级或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各种要求,其中包括道德规范或教师道德规范的要求和内容。
它们随着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教师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最根本准则,是教师协调行业内人与人之间及其与社会和其他行业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调节、指导和评价教育工作者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
它集中体现了一定阶级或社会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它贯穿于教师职业活动过程的始终,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精髓,是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因此,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研究师德问题的重要内容,它对教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建立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道德类型的规范体系都贯穿着一个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即道德的基本原则。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产生,各类职业道德也发展和完善起来。
各种类型的职业道德也各有其核心的、具有全面指导意义的道德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和约束该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目前,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没有基本原则,有几条基本原则,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等问题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表述。
我们认为,既然职业道德是伴随着职业活动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就应该有一个适用于特定行业的、体现该行业特征的、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基本原则。
更何况教师职业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拓展,其职业道德体系也逐渐完善,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成为必然。
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原则是对教师指导性、原则性的要求,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总概括。
在执行中,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变通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首先,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在教师道德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活动过程中,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行为的总方向,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活动的本质属性,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起根本的指导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在教师道德体系中的这种核心地位和统帅作用,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评价教师整体和个体职业行为的最高层次的道德标准。
其次,从法律与道德规范人们的不同方式来看,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相对于道德而言,它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它主要是人们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依靠人们的自律来指导人们的行为,相对于法律来说,它是来自于人们内心的一种精神力量。
因此,道德的要求是比法律的要求层次更高。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最高标准。
(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调整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社会道德最根本的标志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在现阶段社会里,职业劳动是为社会创造经济、政治、文化效益的活动,同时也是个人生活资料的来源。
因此,各种类型的职业道德,必然要承担起协调本行业内人与人之间,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与行业服务对象、社会整体或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就是指导教师调整行业内人与人之间、教师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社会整体或国家之间利益关系的指导原则,它反映了教师职业所应承担的一定的社会责任、应履行的社会义务以及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所应享有的社会权力及社会利益,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类型社会道德的最根本的标志。
二、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教师职业道德作为调节教育工作者行为的准则,并非人的主观臆想或逻辑推演,而是有着充分的客观依据的。
( 一) 符合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需要道德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之一,是由社会经济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的。
社会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它决定着社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确立,最终是为了调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因此,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内容的教师职业道德,也必然由社会的经济关系、社会存在所决定,并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
道德与政治是上层建筑诸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以特定的角色反映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关系对道德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上述情况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必须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发展的需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的需求,否则势必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而导致失误。
( 二) 反映教师劳动的特点,并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师劳动实践中引申出来的。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的产品同样是人。
教师劳动的这些特点,向教师提出了道德上的特殊要求,也指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方向,即必须反映教师劳动的特殊本质,使之成为与其他职业道德既联系又区别的标志。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必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而其中必然带有核心作用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就是诸多要求的概括。
在社会主义国家,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教育者行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道德在教育者教育实践中的集中表现。
一方面,它对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具有导向功能;另一方面,对教育者行为具有严格的约束功能。
这种基本原则体现了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对教育者的思想、言论和行动具有最普遍、最根本的指导作用。
这种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与价值导向。
( 三)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结合认知、思维在道德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
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的过程,因此,道德的目的就不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和准则,而是要引导和鼓励受教育者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和自我决定,这样看来,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受教育者的理智和思维参与的过程,那么,我们就必须抛弃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方法,帮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 四) 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纪律、法令、政策等本来是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但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也具有特殊的道德意义。
人民教师教书育人,要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纪律,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具备良好的法纪风貌。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构成了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要求国家机关以及有关机构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在其职权范围内从事有关教育的智力活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办学活动及其他有关教育活动。
对教师来说,就是依法治教。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后面作专门的论述。
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现阶段处理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因此,它理所当然成为处理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问关系的基本原则,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必要时要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同时要不断发展、完善集体利益,以逐步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贯彻集体主义原则的应有之义。
教育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教师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才能在教师职业活动中,贯彻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遵守各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 二)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构成社会的元素或细胞,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的活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反之,个人也不能离开社会,社会对人具有决定作用,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历史条件。
同时,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区别,相互矛盾。
个人与社会、集体时常会发生冲突或矛盾,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把社会、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教师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应当关心和维护教师集体利益,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思想,关心集体的命运和发展,把自己的发展与集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定要有大局思想,在任何时候都要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同时,在教师工作中,由于性别、年龄、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成绩、工作分工等各方面的不同,由此产生不同类型的关系。
但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团结合作的关系。
教师要摆正个人在学校人际关系中的位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尊重他人和他人的正当利益,主动关心他人。
( 三) 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教师工作是一项艰苦、繁重的工作,需要教师作出贡献并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然而,教师又有自己的切身利益,需要从社会中索取。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对教师实现人生价值、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上,应该纠正两种错误观点。
一种是只讲索取、权利,不讲贡献、义务,认为索取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
按照这种观点指导行动,人人都不会为社会作贡献,只是一味向社会索取,社会又何以存在和发展? 到头来索取也无法实现,个人又怎能生存下去? 另一种观点认为,“ 要贡献也要索取,不占便宜也不吃亏,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
这种观点貌似合理,其实在社会生活中是行不通的。
每个人来到世间,总是把前人创造的财富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先是索取而不是奉献;同样道理,他必须为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财富。
如果贡献多少就索取多少,并没有给社会提供满足自己需要之外的东西,这样,人类社会就会停滞不前,这样的“贡献”就失去了它的真正内涵。
四、教育人道主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原则人道主义源于拉丁文humanus ,即人性的、人道的、文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