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运输机场 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
飞行区围界技术标准
正文: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首都机场飞行区各类围界建设标准。
2.0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七《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3.0围界种类及适用范围3.1 围界种类钢筋网围界、砖墙围界、防窥板围界、临时围界3.2适用范围首都机场飞行区主要区域应钢筋网围界,其余因特殊原因需要可采用砖墙围界、临时围界及防窥板围界。
4.0围界技术参数4.1钢筋网围界4.1.1 围界桩柱及网片表面防腐年限不少于8年。
4.1.2围界桩柱应采用钢材制成,厚度≥2mm,截面60mm×60mm4.1.3 围界顶部应设有防翻越装置,并加装蛇腹型刮刀刺圈,刺圈支架≥60º,刺圈直径≥600mm,刺圈敷设间距20cm-25cm,应使用标准件与网片联接牢固。
4.1.4钢筋直径≥5mm相邻横筋间距≤100 mm,左右间距≤50 mm。
4.1.5网片与立柱联接部位应采用防拆、防盗形式并保证联接部位的牢固性,以防止从外部进行拆卸。
网片与立柱之间缝隙<10mm。
4.1.6围界网片下端应与地梁进行有效联结以增加围界网片整体强度,网片与地梁间隙≤2cm。
4.1.7钢筋网围界柱基础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制成,截面500mm×500mm,总高800mm,其中高出地表部分300mm,地下埋深500mm。
相邻柱基础间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梁,地梁截面宽240mm、高500mm,其中高出地表部分300mm,地下埋深200mm,混凝土强度≥C-20。
4.1.8钢筋网围界含地梁、网片、刺圈,净高度≥3.2M。
4.2 砖墙围界4.2.1 砖墙围界包括墙体、蛇腹型刮刀刺圈,墙体应为实体结构并设有墙基或地梁,厚度≥370mm,净高≥2.5m每相隔不超过3m设一加强垛。
4.2.2 砖墙应水泥封顶,上端加装蛇腹型刮刀刺圈,安装要求同4.1.3条,刺圈支架应与墙体联接牢固,蛇腹型刮刀刺圈与刺丝必须使用标准件进行连接。
航站区围界工程方案
航站区围界工程方案一、前言航站区围界工程是指对机场航站区进行围界围护,保证航站区内航空安全和航空秩序,并提高机场航站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本文拟就航站区围界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规划设计1. 确定围界范围:根据机场实际情况及相关安全要求,确定航站区的精确范围,并对围界进行界定。
2. 围界类型选择:根据航站区的特点及机场周边环境,选择适合的围界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墙、防护栏杆、固定式钢架网和智能光电围界系统等。
3. 设计理念:充分考虑航站区内外的环境影响,注重围界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同时保证航站区内航空设备和航空器材的安全。
4. 围界高度与结构:根据机场所处地理位置、风险程度和周边环境,确定围界的高度和结构形式,确保航站区内航空设备不受外界干扰。
5. 安全配套设施:在围界设计中,设置安全监控设施、自动检测设备、报警装置和灯光标识,保证航站区内安全运营。
6. 生态环保考虑:在围界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兼顾周边生态环境,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工程施工1. 物料选材: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优质的围界建筑材料,保证围界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 施工流程:根据工程规划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围界基础开挖和浇筑、围界墙体建设以及安装设备等具体施工流程。
3. 施工技术: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现代化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围界工程的质量。
4. 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做好安全防范和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5. 质量控制:加强对围界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和控制,确保围界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6. 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围界工程的完工验收,确保围界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
四、设备选型1. 安全监控设备:选择高清摄像头、红外报警器等安全监控设备,用于对航站区内外的安全进行监控和报警。
2. 自动检测设备:选用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的自动检测设备,确保航站区内的设备和航空器材处于安全状态。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本文档旨在介绍《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的目的和背景。
本文档解释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所涉及的关键术语和适用范围。
关键术语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机场围界:指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的界限,包括土地和建筑物,用于限定机场范围和管理许可的边界。
围界管理:指对机场围界进行监管和管理。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民用航空运输机场,不论其规模和地理位置。
本文档的目的是确保机场围界的安全和运营有效性。
它适用于政府部门、机场管理者、相关人员和任何与机场围界有关的实体和个人。
机场管理者应遵守本文档的规定,并确保机场围界管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提供安全可靠的航空运输服务。
注意:本文档为最终版,一切与之前版本的冲突均以本文档为准。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对机场围界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和规定:安全要求:机场围界必须配备适当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擅自进入或越过围界的人员。
围界安全设施必须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在围界内外必须设置明显的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围界和安全区域。
保安要求:机场围界必须进行保安巡逻,确保围界的安全和完整性。
必须设立监控系统监视和记录机场围界周围的活动。
保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具备处理紧急情况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设施要求:机场围界必须建立合理的围界结构,包括围墙、栏杆、闸机等设施,以实现有效的边界管理。
围界设施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能够有效阻挡未经授权进入的人员和车辆。
围界外的交通道路必须与围界设施相互衔接,便于交通管理和应急疏散。
请根据《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和实施。
本文档描述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中规定的机场围界管理程序和流程,其中包括巡逻、报警和应急响应等内容。
巡逻程序巡逻人员应根据机场围界管理计划确定的巡逻路线进行巡逻。
巡逻人员应定期巡逻,以确保机场围界的安全。
机场围界实施方案
机场围界实施方案一、前言机场作为国家的门户,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围界作为机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机场围界的安全和有效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机场围界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1. 提高机场围界的安全性,防范外部恐怖袭击和非法入侵。
2. 加强对机场周边区域的管控,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机场内部。
3. 保障机场运行的正常秩序,为旅客和航班提供安全保障。
三、实施内容1. 围界设施建设在机场周边建设围界设施,包括高墙、栅栏、监控设备等,形成完整的围界体系。
2. 安防设备配置在围界周边设置监控摄像头、红外探测器、电子围栏等安防设备,实时监控围界情况。
3. 人员巡逻加强机场围界周边的人员巡逻,确保围界安全,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安全培训对机场围界安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步骤1. 确定围界布设方案根据机场周边地形和环境,确定围界设施的具体布设方案。
2. 设备采购和安装采购所需的围界设施和安防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3. 人员配备和培训配备足够的围界安全人员,并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
4. 实施监控对围界设施和安防设备进行实施监控,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围界设施和安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障其长期有效使用。
五、实施效果评估1. 安全性评估对围界实施后的机场安全性进行评估,确保围界设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运行效果评估对围界实施后机场运行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围界实施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行。
六、总结机场围界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机场安全和运行至关重要。
我们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步骤和要求,确保机场围界的安全和有效实施,为机场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 机场围界管理最终版
机场保安作业——机场围界管理1小组成员:崔晟111241106冯求静111241108黄一鸣111241111周成111241139王玉瑶1112412282目录一、典型案例 (6)案例一:天津机场外来人员侵入跑道不安全事件 (6)案例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成功处置了一起无关人员攀爬飞行区围界事件8二、机场围界日常运行管理 (11)1、日常运行的工作目标 (11)2、人员方面 (11)3、设施设备方面 (14)4、环境的角度 (16)5、管理方面 (17)三、法律法规 (18)1、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18)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MH7008-2002) (1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20)4、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 (20)35、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08)附录A 机场围栏(墙)技术要求 (21)6、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MH/T7003-95) (24)四、机场围界应急救援预案 (24)1、信息传递程序及内容 (24)2、围界应急处置程序 (25)2.1、人员入侵未冲向跑道处置过程 (25)2.2、人员入侵并冲向跑道处置过程 (26)2.3、围界动物入侵预案 (27)五、常见围界探测的产品 (27)1、光纤周界防护系统 (28)2、张力围栏入侵探测系统 (28)3、刀片线电子围栏防护系统 (28)4、振动传感光缆入侵探测 (29)5、泄漏电缆周界报警系统 (29)4旗开得胜5机场围界管理一、典型案例案例一:天津机场外来人员侵入跑道不安全事件案例背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08涉奥机场。
为保障好奥运会的代表进出港抵离工作,民航总局决定对天津机场进行改扩建。
工程共分三期规划,本期主要航站楼建设和部分飞行区改扩建。
2005年6月20日,飞行区扩建工程正式开工。
为了确保安全,便于施工管理,在原飞行区围界内、跑道以东约260米处建临时围界。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
签发人:1.0 飞行区围界概述1.1 飞行区围界作用或功能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是用于将飞行控制区与公共区进行有效隔离。
其主要功能是防止任何人员从围界进入飞行控制区对空防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物理防范设施。
因此,围界应具备一定的防攀扒、防钻入功能。
飞行区围界实体长度是34.8KM(不含围界上建筑物),围界内设施及其外3米的范围内是飞行区管理范围。
1.2 围界分类及技术标准1.2.1 围界的分类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依据各区域特点及使用时限不同,分为正式围界、临时围界和其它围界(防窥板)1.2.2 围界的技术标准飞行区围界技术标准是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七》、《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等规章而制定。
1.3 围界的细节描述钢筋网围界(标准围界)V型网刺圈1.4 飞行区围界分布图2.0 围界巡视及维护围界巡视的目的是保障飞行区围界设施完好,并对巡视中发现的围界破损及时进行修补。
同时,围界巡视应针对不同围界特点,及时发现围界及围界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首都机场飞行区的运行安全和空防安全。
2.1 围界巡视检查围界巡视维护工作包括日常性检查和周期性检查。
2.1.1 日常性检查日常性检查的目的是及时保证现有的围界与围界建设标准一致,已确保围界的完好性。
日常检查范围:围界立柱、网片及V型网、刺圈、围界底部及地梁以及围界立柱与网片之间的连接件等部位。
日常检查以工作人员每日通过徒步行走,以看的方式检查围界外观,还要对立柱及网片等关键部位用手触碰等方式进行检查。
注:人工检查Z2滑行东桥附近围界等距离滑行道中线较近的围界时,应注意避让航空器。
2.1.1.1 检查标准及措施1)刺圈2)围界立柱3)网片及V型网4)连接件5)围界底部的检查6)防窥板7)防治围界内外3米内障碍物的措施2.1.1.2 影响空防安全的情况2.1.2 季节性维护2.1.2.1 双层围界间的割草2.1.2.2 排水闸门检查1)汛期(6月1日-9月30日):每周检查两次;2)非汛期:每周检查一次;3)当启动飞行区防汛预案时,应每隔1.5小时对所辖排水闸门进行1遍检查。
民航机场围界标准
民航机场围界标准一、围界基本要求1.民航机场围界应围绕机场用地范围设置,并应根据机场的总体规划、飞行区等级以及运行安全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2.围界应采用物理实体围栏、虚拟围栏或其他等效设施进行构建,其高度、强度、耐久性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围界应形成封闭区域,并设置出入口和通道,确保人员和车辆的进出安全。
二、围界构造1.围界应由基础、立柱、围栏或虚拟围栏等组成。
基础应牢固稳定,立柱应直立、牢固,围栏或虚拟围栏应连续、平滑。
2.围界构造应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风、雨、雪等可能对围界造成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风、防雨、防雪等措施。
3.围界构造应方便人员和车辆通行,同时不影响机场运行安全和各项设施的使用。
三、围界设施1.围界应设置照明设施,确保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的可视性。
2.围界应设置监控设施,对围界内外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进出人员和车辆信息。
3.围界应设置报警设施,如入侵警报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围界应设置标识设施,包括出入口标识牌、警示牌、提示牌等,以便人员识别和遵守相关规定。
四、围界标识1.围界内外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明机场名称、出入口编号等信息。
2.围界内的重要设施和区域应设置相应的标识牌,标明设施名称、功能区域等信息。
3.标识牌应清晰、易读,并与背景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以便人员识别和遵守相关规定。
五、围界监控1.机场管理部门应对围界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围界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监控设备应具备高清、全天候等特点,能够清晰识别人员和车辆的进出情况。
3.监控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4.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机场管理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3.02•【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9号•【施行日期】2019.03.02•【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民用机场管理条例(2009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3号公布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机场的建设与管理,积极、稳步推进民用机场发展,保障民用机场安全和有序运营,维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民用机场的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及其相关活动。
民用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第三条民用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励、支持民用机场发展,提高民用机场的管理水平。
第四条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依法对全国民用机场实施行业监督管理。
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依法对辖区内民用机场实施行业监督管理。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对民用机场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国防要求编制,并与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民用机场的建设和使用第六条新建运输机场的场址应当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
运输机场所在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运输机场场址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统筹安排,并对场址实施保护。
第七条运输机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手续。
第八条运输机场总体规划由运输机场建设项目法人编制,并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或者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以下统称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飞行区指标为4E以上(含4E)的运输机场的总体规划,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飞行区指标为4D以下(含4D)的运输机场的总体规划,由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批准。
《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建设标准》(MH5023)2006
《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建设标准》MH5023-2006关于发布《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建设标准》的通知民航发〔2006〕74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空管部门,各机场(公司)、航空运输公司,中航油总公司,各有关设计、咨询单位:为了适应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建设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支线机场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保证支线机场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修订的《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建设标准》已经民航总局审定。
现批准《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建设标准》为强制性民用航空行业标准,编号为MH5023-2006,自2 006年6月1日起施行。
民航总局二○○六年四月三十日抄送:建设部。
一、总则1.1 为满足民用航空支线运输机场(以下简称:支线机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支线机场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保证支线机场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支线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1)设计目标年旅客吞吐量小于50万人次(含)2)主要起降短程飞机3)规划的直达航程一般在800~1500公里范围内。
1.3 支线机场建设应遵循下列原则:1)保证飞行安全和满足运营基本功能需要,兼顾国防建设需要。
2)以人为本,简捷、方便旅客和货物进出。
3)“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具有较好的发展余地。
4)客运和货运设施在流程及布局合理的前提下从简,以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
5)地面专用设备及车辆按投产年需要配备。
6)供电、供水、供气、供油、有线通信、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设施宜充分依靠城市公共设施。
7)消防、救援等设施按国家法规及民用航空行业规定及标准执行,可利用机场所在城市消防机构及设施设备。
1.4 机场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场址2.1 支线机场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符合民航总局编制的全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布局规划2)应与当地城市规划相协调。
3)飞机进离场飞行程序、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和其他所需要空域应做好军民航协调工作。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
1.0 飞行区围界概述1.1 飞行区围界作用或功能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是用于将飞行控制区与公共区进行有效隔离。
其主要功能是防止任何人员从围界进入飞行控制区对空防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物理防范设施。
因此,围界应具备一定的防攀扒、防钻入功能。
飞行区围界实体长度是34.8KM(不含围界上建筑物),围界内设施及其外3米的范围内是飞行区管理范围。
1.2 围界分类及技术标准1.2.1 围界的分类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依据各区域特点及使用时限不同,分为正式围界、临时围界和其它围界(防窥板)1.2.2 围界的技术标准飞行区围界技术标准是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七》、《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等规章而制定。
1.3 围界的细节描述钢筋网围界(标准围界)1.4 飞行区围界分布图2.0 围界巡视及维护围界巡视的目的是保障飞行区围界设施完好,并对巡视中发现的围界破损及时进行修补。
同时,围界巡视应针对不同围界特点,及时发现围界及围界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首都机场飞行区的运行安全和空防安全。
2.1 围界巡视检查围界巡视维护工作包括日常性检查和周期性检查。
2.1.1 日常性检查日常性检查的目的是及时保证现有的围界与围界建设标准一致,已确保围界的完好性。
日常检查范围:围界立柱、网片及V型网、刺圈、围界底部及地梁以及围界立柱与网片之间的连接件等部位。
日常检查以工作人员每日通过徒步行走,以看的方式检查围界外观,还要对立柱及网片等关键部位用手触碰等方式进行检查。
注:人工检查Z2滑行东桥附近围界等距离滑行道中线较近的围界时,应注意避让航空器。
2.1.1.1 检查标准及措施1)刺圈2)围界立柱3)网片及V型网4)连接件5)围界底部的检查6)防窥板7)防治围界内外3米内障碍物的措施2.1.1.2 影响空防安全的情况2.1.2 季节性维护2.1.2.1 双层围界间的割草2.1.2.2 排水闸门检查1)汛期(6月1日-9月30日):每周检查两次;2)非汛期:每周检查一次;3)当启动飞行区防汛预案时,应每隔1.5小时对所辖排水闸门进行1遍检查。
机场围界处置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机场安全运行,有效预防和应对机场围界入侵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机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机场围界范围内发生的各类入侵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非法翻越、强行闯入、恶意破坏等行为。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机场围界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机场围界入侵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 确定应急处置原则和方针;2. 审批应急处置方案;3. 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应急处置工作;4. 指挥现场应急处置行动;5. 总结应急处置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二)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行动,其主要职责如下:1. 收集、分析围界入侵事件信息;2.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设备、物资到位;3. 对入侵人员进行控制、隔离;4. 指挥现场救援、警戒、救护等工作;5. 向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四、应急处置流程(一)信息收集与报告1. 围界监控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监控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小组报告;2. 应急处置小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核实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报告。
(二)应急处置1.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设备、物资到位;2. 指挥现场救援、警戒、救护等工作;3. 对入侵人员进行控制、隔离,防止其继续危害机场安全;4. 与相关部门协调,开展调查取证工作;5. 恢复机场正常运行。
五、应急处置措施(一)现场处置1. 对入侵人员进行控制、隔离,防止其继续危害机场安全;2. 指挥现场救援、警戒、救护等工作;3. 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机场正常运行。
(二)调查取证1. 与相关部门协调,开展调查取证工作;2. 收集相关证据,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六、后期处理(一)善后处理1. 对受影响的人员和财产进行赔偿;2.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二)总结评估1. 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2.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围界管理规定及空防安全(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机场作为空中交通的重要节点,其空防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机场围界作为机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管理直接关系到机场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从围界管理规定和空防安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机场空防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围界管理规定1. 围界设置原则机场围界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封闭性:围界应确保机场飞行区与周边环境隔离,防止非法侵入。
(2)安全性:围界应具备一定的防护性能,防止动物、人员等非法穿越。
(3)经济性:围界建设应兼顾成本和效益,合理规划布局。
(4)环保性:围界建设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2. 围界管理内容(1)围界巡查:定期对围界进行巡查,检查围界网片、警示牌、离地间隙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围界维护:对围界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围界设施完好。
(3)围界改造:根据实际情况,对围界进行改造,提高围界防护性能。
(4)围界加固:针对围界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5)围界应急处理:对围界损坏、侵入等情况进行应急处理。
3. 围界管理制度(1)围界巡查制度:明确巡查人员、巡查路线、巡查内容、巡查频次等。
(2)围界维护制度:明确维护人员、维护项目、维护标准、维护频次等。
(3)围界改造制度:明确改造项目、改造标准、改造程序等。
(4)围界加固制度:明确加固对象、加固方法、加固标准等。
(5)围界应急处理制度: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应急处理措施等。
二、空防安全1. 空防安全概念空防安全是指为有效预防和制止人为的非法干扰民用航空的犯罪与行为,保证民用航空活动安全、正常、高效运行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及所采取的法律规范的总合。
2. 空防安全内容(1)围界安全:确保围界封闭、牢固,防止非法侵入。
(2)飞行区安全:确保飞行区设施、设备安全,防止人为破坏。
(3)航空器安全:确保航空器安全运行,防止人为干扰。
(4)旅客安全:确保旅客安全出行,防止人为伤害。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版本:01编号:飞行区施工管理-G03签发人:日期:2009-08-05审阅人:陆柯编写人:刘畅1.0 飞行区围界概述1.1 飞行区围界作用或功能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是用于将飞行控制区与公共区进行有效隔离。
其主要功能是防止任何人员从围界进入飞行控制区对空防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物理防范设施。
因此,围界应具备一定的防攀扒、防钻入功能。
飞行区围界实体长度是34.8KM(不含围界上建筑物),围界内设施及其外3米的范围内是飞行区管理范围。
1.2 围界分类及技术标准1.2.1 围界的分类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依据各区域特点及使用时限不同,分为正式围界、临时围界和其它围界(防窥板)1.2.2 围界的技术标准飞行区围界技术标准是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七》、《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等规章而制定。
1.3 围界的细节描述钢筋网围界(标准围界)AXIS 2200V型网地梁V型网刺圈桩柱网片外挂刺圈1.4 飞行区围界分布图2.0 围界巡视及维护围界巡视的目的是保障飞行区围界设施完好,并对巡视中发现的围界破损及时进行修补。
同时,围界巡视应针对不同围界特点,及时发现围界及围界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首都机场飞行区的运行安全和空防安全。
2.1 围界巡视检查围界巡视维护工作包括日常性检查和周期性检查。
2.1.1 日常性检查日常性检查的目的是及时保证现有的围界与围界建设标准一致,已确保围界的完好性。
日常检查范围:围界立柱、网片及V型网、刺圈、围界底部及地梁以及围界立柱与网片之间的连接件等部位。
日常检查以工作人员每日通过徒步行走,以看的方式检查围界外观,还要对立柱及网片等关键部位用手触碰等方式进行检查。
注:人工检查Z2滑行东桥附近围界等距离滑行道中线较近的围界时,应注意避让航空器。
2.1.1.1 检查标准及措施1)刺圈检查事项措施检查频次刺圈间距不得大于25cm 超过此间距时应使用工具将间距调整到20cm-25cm之间,或补充加设刺圈以提高其密度每天1次刺圈不得有缠绕物应使用工具将缠绕物取下每天1次2)围界立柱检查事项措施检查频次围界立柱不得出现倾斜或破损应将其恢复至标准形状每天1次3)网片及V型网检查事项措施检查频次围界网片及V型网的网孔,其相邻横筋间距不得>10cm,左右竖筋间距不得>5cm 应将其恢复到相邻横筋间距≤10cm,左右竖筋间距≤5cm 每天1次围界网片不得贴附的垃圾、植物等影响其通透性的杂物应使用工具将缠绕物取下每天1次围界网片与立柱之间缝隙不得>2mm 应将其缝隙恢复到2mm以内每天1次围界网片下端应与地梁间缝隙不得>2cm 应将其间隙恢复到2cm以内每天1次4)连接件检查事项措施检查频次检查刺圈与V型网之间的牢固程度,两根立柱间的单片围界刺圈与V型网内外侧连接卡扣不得少于6个卡扣缺失应及时进行补充,以防刺圈发生脱落每天1次网片与V型网相连接的卡扣,数量不得少于3个少于3个应及时补充每天1次网片与立柱相连接的卡扣数量不得少于4个,扣盖完好少于4个应及时补充每天1次钢筋网围界的网片与地梁相连接的焊接点,数量不得少于2个少于2个应及时修复每天1次5)围界底部的检查检查事项措施检查频次钢筋网围界地梁基础-地梁(内外侧)下部的土质区不发生沉降,地梁突出于土质区之上地梁下部无脱空应对沉降的区域和脱空的基础进行填埋每天1次砖墙围界墙体及基础-墙体无裂痕、倾斜,墙体基础密实且未有脱空应对裂痕、倾斜、基础脱空的墙体进行修复每天1次法兰临时围界基础-钢法兰盘的膨胀螺栓不得少于4个少于4个应及时补充每天1次槽钢临时围界基础-斜支撑钢梁自身及其与围界间的3处连接焊点牢固,配重不少于3块方砖(50cm×50cm×10cm)少于3处焊点应修复,少于3块方砖应添加每天1次6)防窥板检查事项措施检查频次防窥板与立柱应无间隙,防窥板下端与地梁间隙应≤2cm 应将其间隙恢复到2cm以内每天1次防窥板表面不得有破损或空洞应对破损或空洞的防窥板进行修复每天1次7)防治围界内外3米内障碍物的措施检查事项措施检查频次最外层围界外3米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包括电线杆、广告牌、树木、配电设施、土堆等)出现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围界加装双刺圈、将障碍物移除、在易攀障碍物上缠绕刺圈)每天1次2.1.1.2 影响空防安全的情况检查事项措施检查频次1、围界上部刺圈大范围脱落;2、围界网片破损;3、围界大范围倾倒;4、围界下方出现空洞;5、围界内外3米范围,因违规施工造成围界破损。
民用运输机场围界民航专项工程设计要点浅析——以青岛新机场某货运区项目为例
民用运输机场围界民航专项工程设计要点浅析——以青岛新机场某货运区项目为例摘要:民用运输机场围界民航专项工程作为机场安保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机场空、路侧安全的有效屏障,也是民用运输机场相邻货运区工程设计中民航专项设计内容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尤其是2017版《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实施以来,我国大部分机场都迫切需要对空陆侧围界安防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然而国内可借鉴的实际建设案例又少之又少。
为此,本文以青岛新机场某货运区项目为例,从围界安防工程设计——围界位置、围界做法、围界大门的选择等方面入手,浅析新安保规范下民航专项工程的设计要点,以期为其他机场的围界安防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用运输机场;围界;安防工程;民航专项设计。
0引言民用运输机场作为大量人员集散的重要公共设施,其安全防护能力关系着数以万计旅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国际及国内机场安防需求的不断升级,民航专项设计在民用运输机场相邻货运区工程中的地位逐渐突显,应民航局要求,越来越多的货运区工程要求必须进行民航专项设计。
特别是2017年10月1日,新版《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17,以下简称新规范)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民用运输机场围界安防工程设计的地位的提升。
然而,国内的民用运输机场空陆侧围界大多是按《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08)版规范进行设计,仍停留在简易防护单层围界的现状,无法满足新规范的设计要求和深度。
为此,本文以青岛新机场某货运区民航专项工程为例,浅析新规范实施以来的机场周边货运区项目民航专项工程设计要点。
1设计原则根据新规范要求,机场安全保卫等级划分为四类:一类为年旅客吞吐量不小于1000万人次;二类为年旅客吞吐量在200万至1000万人次;三类为年旅客吞吐量在50万至200万人次;四类为年旅客吞吐量小于50万人次。
围界安防工程设计的防护级别和机场的安全等级应尽可能一致,一类机场的围界安防要求较其他几类要严格,应按新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第十四章 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管理
第十四章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管理1 概述1.1 范围机场净空保护区域为以机场基准点为中心侧10公里、端20公里的范围,是《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相关要求所划定的用于保证民用航空器在机场起飞和降落安全的空间范围。
1.2 目的制定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管理的具体规定,包括建立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管理的巡视检查和管理制度,明确机场与其它部门和单位的定期协调机制、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新建(改扩建)建(构)筑物或其他设施的审批程序、新增障碍物异常情况的处置程序以及保持原有障碍物的标志或标志灯清晰有效的管理办法等,通过上述制度和管理程序的落实,确保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符合机场安全运行的要求,使机场始终处于适航状态。
2 管理依据2.1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3号)《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民航局令第156号)《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航局令第191号)《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13)《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民航局令第143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温州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的通告》(通告(2011)5号)2.2 参考文件《国际民航航空公约附件十四》(2004第四版)ICAO《机场勤务手册》第六部分ICAO《机场规划手册》ICAO《机场设计手册》3 安全目标3.1 年度安全目标的确定机场保障部根据民航有关规定及机场实际,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机场净空保护现状进行评估,制定机场净空保护的年度安全目标和措施,上报机场审批后组织实施。
年度安全目标至少包括:(1)杜绝机场净空保护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事故征候及机场关闭事件;(2) 杜绝净空保护异常情况发现处置不及时引发的投诉事件。
(3)杜绝机场责任原因造成新增障碍物。
3.2 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签署安全责任书机场保障部根据年度安全目标和措施,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确定每项措施的实施计划、考评标准和责任人,制定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上报机场批准后组织实施。
机场周边管理制度
机场周边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航空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飞机出行。
因此,机场周边的管理越来越重要。
机场周边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机场周边环境和安全有序,保障航空业的良性发展而制定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机场周边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主要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机场周边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 保障机场周边环境安全机场周边是一个复杂的区域,人员密集、车流量大。
为了确保机场周边的环境和安全,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周边的交通、环境、用地等问题。
2. 维护航空业形象机场是一个国家的门面,也是航空公司的形象代表。
机场周边的环境和管理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和航空公司的形象。
建立机场周边管理制度可有效提升机场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
3. 保障航空业的良性发展航空业是一个高度关联的行业,机场周边的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航空业的发展和安全。
通过制定和执行机场周边管理制度,可以提升机场运营效率,保障航空业的良性发展。
三、机场周边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机场周边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
交通畅通对机场的正常运行和航空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机场周边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周边交通的监管、指导和规范,确保周边道路的畅通无阻,以及道路交通秩序的良好。
2.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共同责任。
机场周边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周边环境的卫生和整洁,减少噪音和污染,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建筑规划机场周边通常有大型商业、住宅、行政建筑等,建筑规划是机场周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场周边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周边建筑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周边建筑的合理布局,防止过度开发和规划失误带来的不利影响。
4. 安全防范安全防范是保障机场周边安全的有力保证。
机场周边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周边安全隐患的评估和处理,确保周边的安全和稳定。
四、机场周边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1. 确定管理责任机场周边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
机场封闭管理制度
机场封闭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机场航空器运行安全,维护机场秩序,做好机场通行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1.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机场内所有区域和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航站楼、跑道、停机坪、货运区域、车辆通道等。
2. 管理目的本制度的管理目的是保障机场安全运行,防范飞行器与地面设施碰撞,防止违反通用航空管理法规,维护机场秩序。
三、封闭管理制度1. 封闭范围机场的封闭范围是指起降方向上的所有区域,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和车辆进入封闭范围。
2. 封闭区域机场根据不同飞机型号和运营要求,设定不同的封闭区域标识,严格按照标识进行分级管理,确保机场安全运行。
3. 封闭权限只有经过机场运行管理部门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封闭区域,必须携带有效证件和通行证,按照规定的通行方式进入封闭区域。
4. 封闭管理手段机场通过安装固定和移动的封闭标识、栅栏等设备,设置检查点,配备封闭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巡逻,确保封闭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 封闭管理责任机场运行管理部门负责封闭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封闭管理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分工,建立封闭管理制度的违反责任追究机制。
四、违反管理处罚1. 违反管理规定任何企图越过封闭标识、栅栏等设施进入封闭区域,无视封闭管理人员的监管,妄图破坏机场秩序和安全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严肃处理。
2. 处罚措施对于违反封闭管理制度的人员,机场运行管理部门将按照规定对其进行警告、处罚、禁入机场等处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3. 教育宣传机场将加强对封闭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要求所有机场工作人员和广大旅客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机场运行秩序和安全。
五、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经机场管理部门批准后可调整。
2. 本制度由机场运行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管理,机场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不得擅自改动。
3. 机场对于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属于机场管理部门,如有疑问或争议,可向机场管理部门咨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场保安作业
——机场围界管理
1
小组成员:崔晟111241106
冯求静111241108
黄一鸣111241111
周成111241139
王玉瑶111241228
2
目录
一、典型案例 (6)
案例一:天津机场外来人员侵入跑道不安全事件 (6)
案例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成功处置了一起无关人员攀爬飞行区围界事件8
二、机场围界日常运行管理 (11)
1、日常运行的工作目标 (11)
2、人员方面 (11)
3、设施设备方面 (14)
4、环境的角度 (16)
5、管理方面 (17)
三、法律法规 (18)
1、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18)
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MH7008-2002) (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20)
4、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 (2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