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

合集下载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
一、政治制度1. 宋朝政治制度2. 元朝政治制度
二、经济社会1. 宋朝经济2. 元朝经济3. 宋元时期的社会阶层4.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三、文化艺术1. 宋朝文化2. 元朝文化3. 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4. 宋元时期的艺术发展5. 史书、百科全书和诗词等文学流派
四、外交关系1. 宋元时期宋与金、元的关系2. 元朝与西域国家的交往3.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的经历
五、战争与征服1. 南宋和金的战争2. 蒙古帝国对南宋的征服3. 元朝对世界的扩张
六、思想文化与宗教信仰1. 宋朝儒学2. 宋元时期佛教的扩张3. 藏传佛教在元代的发展
七、思想和政治的变革1. 道教和个人主义的兴起2. 忙乱时代的影响3. 中原文明对南方文化的影响
八、历史人物与事件1. 宋仁宗、宋理宗、宋徽宗、元世祖、元成宗2. 刘邦、忽必烈、马可•波罗、郑和3. 雷震子、欧阳修、杨宪益、朱熹、王安石、陆游、辛弃疾
以上是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的全部内容。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都经历了大的变革。

虽然宋朝和元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有所不同,但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这两个时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同时,在国内和国际政治、军事方面也发生了许多有意义的事件。

熟悉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宋元时期历史的了解,还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

宋元时期的知识点

宋元时期的知识点

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一个高峰。

在这个时期,人们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都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宋元时期的一些知识点。

一、政治制度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制度。

宋朝实行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而元朝则实行蒙古族的儿皇帝制度,重用蒙古贵族。

这两个时期的政治制度都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农业发展宋元时期的农业发展非常重要。

在宋朝时期,推行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如《农政全书》等。

这些政策包括改良农具、改进农田水利等,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而元朝时期,推行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如引黄排海等,进一步发展了农业。

三、经济繁荣宋元时期的经济也非常繁荣。

宋朝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如推行了官营工坊、发展了海外贸易等。

而元朝时期,推行了一系列商业政策,如发展了丝绸之路、设立了行商保护制度等。

这些政策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交流的发展。

四、科技进步宋元时期的科技进步也非常显著。

在宋朝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火药、造纸术、指南针等。

这些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在元朝时期,蒙古族的入侵促使了科技的交流和进步,如医学、航海技术等都有所发展。

五、文化繁荣宋元时期的文化也非常繁荣。

在宋朝时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

他们的作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元朝时期,蒙古族带来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如佛教、波斯文化等。

六、艺术发展宋元时期的艺术也有很大的发展。

在宋朝时期,诗词、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都有所创新和发展,如宋词、宋画等。

而元朝时期,蒙古族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如元曲、元画等。

总之,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政治、农业、经济、科技、文化和艺术等方面。

通过了解宋元时期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宋元时期

中国古代的宋元时期

中国古代的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的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历时约两百多年。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的宋元时期。

一、政治变革1.宋朝政治特点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之一,由赵匡胤建立,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发展,科举制度初具规模,官僚制度进一步完善。

南宋时期,面临金朝的威胁,政治上比较动荡,不过南宋的科举制度相对更加发展,后世影响深远。

2.元朝的崛起元朝是由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建立的,取代了宋朝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元朝时期,实行了蒙古族的政治体制,设立了行省、路、州等行政区划,对当时中国的统一和管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经济繁荣1.农业发展宋元时期,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农民种植技术得到改良,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此外,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和北方地区的农田灌溉等农业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农业生产进一步提高。

2.商业繁荣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逐渐兴盛。

宋朝时期,开创了科举制度,提升了社会地位的普通百姓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府,富裕起来的文人士大夫们愿意消费奢侈品,进而带动了商品的交易和消费活动。

三、文化繁荣1.文学艺术宋元时期,文学艺术蓬勃发展。

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才子,如苏轼、辛弃疾等。

他们以其独特的才华和睿智的笔触,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

2.科技进步宋元时期,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如北宋时期的欧阳修、苏颂等人在数学、物理、天文学等方面有重要成就,并对航海、造纸、火药等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应用。

此外,南宋时期的景德镇瓷器、浙江织造、苏州刺绣等手工艺也蓬勃发展,成为当时的瑰宝。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宋元时期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政治上,宋朝和元朝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经济上,农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文化上,文学、科技等方面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和作品。

中国古代的宋元时期

中国古代的宋元时期

商业:随着农业和 手工业的发展,宋 元时期的商业也繁 荣起来,城市兴起, 市场扩大,货币流 通广泛,商业法规 不断完善。
对后世的影响: 宋元时期的经济 发展为后世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对明清时期的经 济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商业和贸易的繁荣
商品种类丰富,市场体系完善 商业和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海外贸易繁荣,港口城市兴起 商业和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宋朝的对外关系和战争
元朝的崛起和统一
元朝的崛起: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通过征服战争逐渐崛起 统一中原:忽必烈继承汗位后,发动灭宋战争,实现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
疆域辽阔: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起日本海,西至天山,北到贝加尔湖,南至南海
民族融合:元朝实现了多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第二章
宋元时期的政治 制度
宋朝的政治制度
官制:实行文官 制度,重视科举 选官
中央集权:加强皇 权,削弱相权,设 立枢密院和三司使
地方行政:路、 州、县三级制度, 加强监管和考核
军队制度:实行 禁军制度,重视 军事训练和装备
元朝的政治制度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统治。
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等机构,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 事务。
宋元时期与高丽、日本等国的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宋元时期与东南亚国家也有交往,互派使节,交换礼物,促进了东南亚地区对中国 的了解。
宋元时期与蒙古国的关系复杂,既有战争也有交往,最终在元朝时期实现了对蒙古的 征服。
宋元时期与中亚、西亚等地的交往也较多,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通道,促进了东西 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与世界的联系和交流

【2020高考历史】专题06 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

【2020高考历史】专题06 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960~1368年)【总特征】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政治:封建国家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交流密切,进一步走向融合;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很尖锐。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商品经济活跃,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出现又一次高潮。

文化上:儒家思想体系化和思辨化,形成新儒学即理学;文学艺术商品化和世俗化;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绘画艺术有很高的成就。

【具体史实】(一)政治1.宋朝(1)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宰相;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地方: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收地方财权。

2.元朝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制度)(1)目的:为改变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

(2)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3)影响: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经济1.农业(1)灌溉工具: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2)耕作制度: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的作物熟制。

(3)农作物:外来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引进占城稻。

(4)经济重心: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2.手工业(1)制瓷:宋朝时,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2)纺织:①宋代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②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3.商业(1)宋朝:①地域限制被打破: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可随处开设;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较大的市镇如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

宋元时期的文化趋势

宋元时期的文化趋势

宋元时期的文化趋势
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趋势。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影响,文化生活呈现出多样性和繁荣。

1. 文学艺术: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繁华时期,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词、散文、小说等。

著名的文学家有苏轼、辛弃疾、欧阳修等。

此外,元曲和元杂剧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时期。

2. 经济文化:宋元时期的经济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商业、手工业和手工艺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瓷器、丝绸、书画等传统手工艺品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3. 哲学思想:宋元时期哲学思想也是多元化的。

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在这个时期都有所发展,形成了各自的独特特色。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思想,如朱熹的理学、张载的心学等。

4. 科技发展: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也非常突出,包括农业、水利、冶炼、纺织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此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进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宋元时期的文化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繁荣兴盛的特点,对中国以后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讲__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通史大串讲

第1讲__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通史大串讲

【小结】宋元时期的政治
(一)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宋代:二府三司 2.元代: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2.元朝:行省制度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的发展
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北宋的二府三司制
三司:户部司、度支司、盐铁司
【知识拓展】宋代的官职差遣体制
1. “官”“职”的含义: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 “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 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 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
(2)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 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 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雪夜访普图
太祖数微行过功 臣家,普每退朝, 不敢便衣冠。一 日,大雪问夜, 普意帝不出。久 之,闻叩门声, 普亟出,帝立风 雪中,普惶惧迎 拜,帝曰:‘已 约晋王矣。'已而 太宗至,设重裀 地坐堂中,炽炭 烧肉,普妻行酒, 帝以嫂呼之。因 与普计下太原。 ——《宋史·赵 普本传》
等名号,执行相职,削弱相权 。
(3)唐玄宗以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六部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 (4)宋代:中书门下体制发展为二府体制。 “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别负
责行政和军政,三司负责财政。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 州、知府),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 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转运使)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宋元时期考点归纳整理带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宋元时期考点归纳整理带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宋元时期考点归纳整理考点提示1、宋元时期的政治:宋的集权措施、元的中央官制2、宋元时期的经济3、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4、王安石变法复习建议宋元时期的考点非常多,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出题。

但重点仍然是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王安石变法、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理学、科技的发展。

其中,理学是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阅读一些理学家的著述、人生经历,这对于理解教材的条条框框是有帮助的。

知识清单宋元(10世纪中期至13世纪晚期)时间五代十国(907~960年),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6年),辽(907~1125年),西夏(1038~1227年),金(1115~1234年),元(1271~1368年)时代特征国家从分裂走向①和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宋与②的对立,③再度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利、弊都非常突出。

各少数民族加快封建化进程,④的进一步加强。

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

经济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繁荣,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

南宋时,⑤南移完成。

文化科技继续领先于世界。

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外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⑥和⑦的形成,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①统一,②辽夏金,③元朝,④民族融合,⑤经济重心,⑥理学,⑦心学。

考点聚焦考点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政权更替简况唐朝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并立南宋、金、西夏并立元朝统一北宋、辽、西夏的对峙局面南宋、金、西夏的对峙局面(二)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君主专制的强化宋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2.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措施:(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

中国教育史: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二 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 1 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官学却长期低
迷。 2 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 3 印刷术的应用。
三 北宋著名的书院 1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 ,朝廷赐监本。 2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 ,赐匾额、赐书。 3 石鼓书院:湖南衡阳北石鼓山,赐匾额学田。 4 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赐匾额。 5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县太室山(嵩山)南麓,
第三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理学的形成与 对教育作用论述 1 理学的形成 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 考据——注疏——义理 “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 2 教育的作用:“存天理,灭人欲”.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
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非礼 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
(二)熙宁兴学 (王安石)
1 改革太学 ,实施三舍法 (外、内、上舍)。
2 整顿地方学校。学官任免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全权负
责管理当地教育 ;朝廷还为地方学校拨充学田 。
3 颁布《三经新义》。 4 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
人才。
5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诗赋、贴经墨义 (三) 崇宁兴学 (蔡京 )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一。 北宋的“三次兴学”
(一) 庆历兴学(范仲淹)
1 令州县设立地方学校。规定士须在学校习业300日, 方许应举 。
2 改革科举考试。罢贴经墨义,重策论。
3 改革太学。推行苏湖教法。
苏湖教法: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州学 讲学
期间推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在在指导思想上反对 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 张“明体达用”。在实施模式上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 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 学;治事斋分为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于“达用” 之学,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胡瑗的苏湖教法, 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 是最早的。

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

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

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变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宋代的封建制度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文化比较发达,但是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

随着元代统治的到来,社会变得更加动荡和混乱,但是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文化。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具体探讨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变迁的方方面面。

一、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宋代,由于生产力发展和商业繁荣,农村经济得以极大发展。

社会上的商业资本家、科技专家及官僚地主的阶级出现。

每个阶级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利益和生活方式。

一些地主的出身极为良好,他们阔绰多金,有着不少奢侈品,如金属器皿、珠宝首饰等。

宋代的城市人口也比较集中,人口多而且繁荣,城市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如带有标志性的城市广场和城市围墙的建设。

那时,市民中流行着一种文化现象,叫做``满座'',就是在市场上旁观各种表演,无不争先恐后的为自己喜欢的表演者投掷洋银。

甚至有人为了看表演而提前占好了位置,来占满整个场馆,这种现象的一种积极的方面,就是让人们练习了自己的欣赏和评判能力。

同时也让很多表演者得到了良好的工作和收入。

宋代的历史上也出现分赃的换妻交易,也就是把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得到对方的东西或者资金。

尽管这种行为在当时被视为不正之事,但也很常见。

元代早期,由于战争的影响,造成了不少人口的流失。

同时,元代统治者明确地采取了蒙古族和汉族的分离政策,疆域内的地理壁垒加深了这种环境的不和谐性。

由此,人民赋予了元代理解民族认同的强烈需求,使得士人群体受到鼓舞力量,并着手维护各自的文化传统。

二、文化变迁的影响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鼎盛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学派和名家。

其中,被称为“宋神学”的理学派别最为兴盛。

刘济、朱熹、程颢、程颐等很多学者的作品被视为文化名著,并留存至今。

在他们的奠基作用下,中国儒家思想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元代早期,由于统治者的帝位变更导致兵戎相见,许多文化资源被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宋著名词人:苏轼
北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 并称“三苏”。
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 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编年体 通史《资治通鉴》。记载 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1300多年的 史实。 与 司马迁 并称“史学两司马”。
朝代 人物
著作
体例
内容
西 司马迁 《史记》 纪传体 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

史,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豪迈而飘逸,“……豪放派 ”。
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2.宋著名词人:李清照
生活在两宋之间,她的词风 委婉、细腻、清秀。代表作: 《如梦令》、《声声慢·寻寻觅 觅》
前期:多写自然风光、夫妻感情 后期:充满血泪,反映战乱带来
的灾难,书写忧患情怀。
无忧无虑 开朗活泼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春节
二、 灿烂的 文学艺术
楚辞 汉赋(散文) 晋书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 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 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 形式之一。
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 照、辛弃疾等 。
想一想,
三个著名词人 的风格是什么?

李清照
词 两宋之交
《声声慢·寻 寻觅觅》
特点(或内容)

宋元时期的知识点总结

宋元时期的知识点总结

宋元时期的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宋朝的建立及统一宋朝由赵匡胤所建立,其时代从公元960年开始,以北宋为代表。

北宋初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但后期由于党争与内乱,导致国势日衰。

公元1127年,金国攻破首都汴京,迫使宋徽宗、钦宗被俘,北宋灭亡。

南宋自公元1127年开始,时期为政治地位次要。

与北宋不同的是,南宋政权积极地采取农田水利措施,并采用官营的经营方式,使得政局相对稳定、清明,以及风俗开化。

而宋朝时期还进行了不少的改革,如王安石的新法变法、李纲的渭南军事、曹勋消弭三桂之乱等等。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一个朝代,是蒙古人铁木真所建,统治面积包括中国北方、西亚和东欧。

元朝政治体制采用蒙古的传统制度,设立行省辅佐全国政权,如在军事、行政、财政、司法等方面实行中央集权制,增加官职,统一法规。

2. 宋元政治体制宋朝政治体制主要包括宰相、中书省、门下、三省六部等。

宰相是宋朝政坛的最高官员,代表皇权,全权处理国家大政。

中书省主要负责书写国书与处理政务上的奏章;门下负责记录国家宣麦、政令,也处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期事任务。

元朝的政治体制主要是由忽都大汗铁木真所建,设置丞相(副大汗)、太师(教徒教主)、负责汗国外交事务。

政治是在“乡党”的基础构成可直接民生经济的实施法律职责的行政机构。

元朝还设立六盐巡判行中书省,负责宣布皇帝诏令,处理一些重大事务。

3. 经济宋朝时期的经济在农业、工商业、交通业蓬勃发展。

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改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同时,在工商业方面,工业发展,生产技术发明,商业发达,外贸兴隆。

宋朝还建立了专门的官方邮局。

元朝的经济是在完全新的基础而完成了陆地商业与海上商业的充分发展。

商政后盛一时土地制度的完善与压制已使民权得到体现,可是业管理员对商户和工商业需求进行限制,使经济上可能无法完全而得到发展。

4. 文化宋元时期的文化也具有许多特点。

宋朝的文化以孟子思想、新儒学、王安石变法等为代表,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文化体制。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宋元时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政治
① 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分为宋太祖赵匡胤创建的北宋和宋高宗赵构创建的南宋。

北宋定都开封,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

② 党争:北宋时期党争激烈,以王安石变法和旧党对抗最为激烈。

③ 金朝:金朝是蒙古人突厥部落中的一个部分,兴起于中国东北地区。

金朝灭北宋后,建立了中都(今北京)。

④ 元朝:元朝是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后人忽必烈建立的朝代,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权。

经济
① 经济繁荣:宋朝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铁器制造业和造纸业发展。

② 赋税制度:宋朝实行均田制,赋税制度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文化
① 文学艺术:宋代文学艺术繁荣,诗人陆游、辛弃疾等人的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一。

② 科技发明:宋代科技发明非常突出,有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重大发明。

③ 医学发展:宋代医学发展,学者孙思邈撰写了《本草纲目》,对中国医学史有很大的影响。

以上总结归纳的内容仅是宋元时期知识点的一部分,这一时期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学习。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宋元时期的历史。

宋元的时代特征八个字

宋元的时代特征八个字

宋元的时代特征八个字宋元时代特征:1. 分裂与统一:宋元时期,中原地区先后被南宋和蒙古统治,出现了南宋和北元两个政权。

南宋政权力量弱小,无力抵抗蒙古的入侵,最终导致中原地区沦为蒙古的统治下。

2. 文化繁荣:宋元时代是中国文化的繁荣时期。

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追求自由、豪放、浪漫的文学艺术风格,出现了宋词和南宋画院等文艺形式;北元时期,蒙古统治者也重视文化艺术,推动了元曲、元杂剧等文学艺术的发展。

3. 受外族文化影响:宋元时代中国面临来自外族的统治,蒙古族及其他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元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吸收了蒙古、西亚、波斯、阿拉伯等西方文化,同时与汉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交融。

4. 海上贸易与海禁政策:宋元时代,随着南宋政权的建立,中国海上贸易繁荣起来。

南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海外贸易,发展了对外贸易港口,增加了商业贸易往来。

然而,北元时期出现了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海外贸易,导致中国的海外贸易出现萧条。

5. 社会变迁与阶级矛盾:宋元时代经历了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北方农民起义对社会稳定产生了冲击,同时也引发了对封建制度和统治者的反抗。

这些社会变迁和阶级矛盾成为了后来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6. 科技进步与文化转型:宋元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例如,南宋时期的科技发展促进了船舶制造与航海技术的发展,为后来郑和下西洋奠定了基础。

同时,元代的金属铸造技术、火药及火器的使用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7. 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宋元时代,蒙古族和汉族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和融合。

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大量汉族人参与政府和文化艺术活动,成为了元朝社会的一部分。

同时,蒙古族和汉族之间也进行了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元代文化。

8. 统治手段与政策:元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统治手段和政策来维持统治。

例如,推行均田制和保田法等农业政策,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实行三司使制度,确保中央政权对各地区的控制;实行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

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和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和名人。

本篇文章将介绍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一、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1. 以诗歌为主要体裁在宋元时期,诗歌成为主要的文学体裁,其地位高于散文。

同时,宋元时期的诗歌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例如,南宋时期的词、元曲等等。

2. 崇尚自然和人情在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中,崇尚自然和人情是主要的表现形式。

这些作品在探讨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内涵,这一特征从苏轼的《赤壁赋》到元曲《窦娥冤》中都有体现。

3. 注重言情描写和艳丽笔墨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中,注重言情描写和艳丽笔墨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这种艳丽的笔墨表现在倪元璐《二十四节气风俗图》、郑板桥的山水画中有体现,而在文学方面,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元曲《西厢记》等都是典型的代表作品。

4. 人物塑造上的刻画和描写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在人物塑造上的刻画和描写也是非常卓越的。

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仅是具体的、真实的,而且还大大超出了作品本身,以至于成为了一种现实中的形象和模式。

这一特征在陆游的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1.宋词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品,其在文艺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在宋元时期,词以爱情、离别、自然为主要内容,其中较为著名的词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2.朱熹的《传习录》《传习录》是朱熹撰写的一部散文集,该书采取问答形式,记载了他与学生的一些教学交流。

书中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了儒学、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对后世学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3.李清照的《如梦令》《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品之一,该词以爱情为主题,表现了女性思想和情感。

词中的一句“盼却阑干笑嘻嘻”更是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句。

4.元曲《窦娥冤》《窦娥冤》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非常著名的杂剧,该剧以窦娥冤案为蓝本,引发人们对冤案的反思和探究。

宋元时期民族交融的趋势

宋元时期民族交融的趋势

宋元时期民族交融的趋势
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民族交融趋势显著的时期之一。

在宋元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加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融合:元朝在统治初期,推行了漠南融合政策,补充了大量的南方官员,并将一些南方政府机构保留下来。

这种政治上的融合促进了南北地区的交流与统一。

2. 社会融合:宋代南方地区以农业为主,而元朝则在南方开展大规模的农田开垦和灌溉工程,引导北方人口向南迁移,导致南北人口交流增多。

同时,元朝废除了种姓制度,让不同阶层的人有了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

3. 文化融合:宋元时期,南宋文化达到了高峰,而北方的蒙古族统治者也大力推动了汉文化的传播。

蒙古汉文化和南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元代文明。

元朝还培养了众多文化人才,其中很多是南宋文化的传承者。

4. 经济融合:元朝打破了宋代封建经济的局限,推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开展商业贸易和农业开发等措施,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融合。

蒙古人的征服造成了北方人口的迁徙,带来了北方的先进农业技术和商业经验,对南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宋元时期民族交融的趋势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融合,这种交融不仅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南北问题的解决,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统一和发展。

中国宋元时期的经济与商业繁荣

中国宋元时期的经济与商业繁荣

中国宋元时期的经济与商业繁荣中国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和商业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商业活动蓬勃兴旺,为社会带来了繁荣和稳定。

本文将重点探讨宋元时期的经济特点、商业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经济特点宋元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以能源、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的发展作为经济基础。

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田的开垦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家的财政和军事实力的提升。

同时,转型农耕经济为商业经济也成为宋元时期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制造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传统的织造、陶瓷、造纸、冶铁等工艺不断改进,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

宋元时期的手工业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二、商业发展宋元时期的商业十分繁荣,主要体现在商贸活动的兴盛和商业区的繁荣发展。

商贸活动以内陆的集市为主,河流交通和海上贸易也随之兴起。

在宋朝,各地纷纷设立了集市,商品交流更加频繁。

集市上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丝绸、瓷器、茶叶等,吸引了大量的商贩和购买者。

这些集市成为了商人相互交流的场所,推动了商业信息的传播和城市化的进程。

除了内陆的商贸活动,河流和海洋贸易也逐渐兴盛。

运河成为重要的商业通道,粮食、盐、丝绸等商品通过运河流通到各地,极大地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同时,由于中国东南沿海地理条件适宜,扩大了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的贸易往来,使得中国成为重要的贸易中心。

三、对社会的影响宋元时期的经济繁荣直接影响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

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扩大,市民阶层的形成。

城市中的商人、手工业者和服务人员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带动了城市文化的繁荣。

商业的发展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农民成为了城市中的劳动力,通过参与商业活动,改善了自身经济状况。

这一现象不仅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也提升了农民的社会地位,为社会带来了相对的平衡与稳定。

宋元时期历史阶段特征

宋元时期历史阶段特征

宋元时期历史阶段特征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有着独特的历史阶段特征。

以下是对宋元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1200字以上的介绍:1.阶级矛盾激化:宋元时期是一个封建社会,社会阶级结构明显,阶级矛盾激化。

封建地主阶级与广大农民的矛盾越发尖锐。

由于地主阶级对农民的苛捐杂税和重度剥削,大量农民被迫离土而去,一些地主也在这种情况下降级为富贵地主。

2.商业繁荣:宋元时期是中国商业繁荣的时期,商道通畅,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繁荣的市场经济。

通商发达不仅拉近了各地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交流,也为农村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

同时,繁荣的商业活动也重塑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使商人阶级崛起,进一步冲击了传统的封建制度。

3.文化繁荣: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涌现了众多文化作品。

艺术上,诗人陆游、苏轼等代表着文学艺术的高峰;科技上,宋代科学家沈括提出了“望远镜”、“指南针”等重要科技发明;哲学上,朱熹的“理学”对中国儒学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积淀,也为后世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土壤。

4.抗击外敌:宋元时期,在金朝的统治下,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成为常态,宋朝面临来自北方的威胁。

尽管士兵的战斗力有所下降,但宋朝政府仍努力加强边防建设,以抵御北方民族的侵略。

此外,宋朝开设边境军屯,组织乡勇,建立战略竖立,以应对来自外敌的威胁。

5.政治腐败与分裂:宋元时期,政治腐败严重,封建统治集团的权力腐败现象十分突出。

由于许多官员贪污腐化,政府财政出现严重问题,导致政府无力应对内外困境。

此外,宋元时期国家的分裂也是十分明显的,内部政治斗争激烈。

宋室的皇权不断被地方势力削弱,导致了国家的割据局面。

6.民族融合:宋元时期是中原汉族与北方各族、南方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时期。

金朝的统治推动了南北方的融合,汉人在政权更替中被逐渐融入北方社会,南北方文化经济交流频繁。

此外,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与经济地位也有所提升,与汉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宋元文化的异同与交流

宋元文化的异同与交流

宋元文化的异同与交流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承袭了唐宋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融合了新的文化元素,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文化方面,宋元之间存在着一些异同与交流,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一、宋元时期文化的异同1. 宗教信仰宋代是佛教、道教、儒教并存的时期,而元代则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

由于信仰的异同差异,宋元文化在宗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 文学风格宋代文学注重情感、艺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元代文学则更注重自我表现和社会察言观色,反映了元代市井文化的特点。

在文学风格上,两代之间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

3. 绘画艺术宋代绘画致力于表现自然之美,强调技巧、纹理,形成了“写意”、“工笔”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

而元代绘画则更注重表现物象的形态,它注重表现事物的“像”,而非意境。

这种风格体现了元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追求。

二、宋元时期文化的交流宋元时期文化的交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具体表现如下:1. 民间文化交流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发展使得两个朝代民间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

民间文化交流包括商品、手工艺品、剧种、文学、信仰等方面。

2. 书法绘画交流宋元时期,书画名家们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

宋代书画家贯休、米芾、文同等人为元代书画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李公麟、钱选等人又为宋代带去了极具影响的绘画艺术品。

3. 宗教文化交流宋元时期,伊斯兰教和西藏、宋朝的佛教信仰之间开展了密切的宗教文化交流。

由于菩萨传播思想的宽容性,佛教也对其他宗教敞开了和平的大门。

结论:宋元文化的异同与交流不仅是在文化意义上的交流,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区域性文化特色。

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时期,不同代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借鉴,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同时也是开展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从中发掘文化的价值,继承文化的精髓,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落实文化自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时期
社会背景
▪经济发展,工商业空前繁荣
▪城市迅速扩大,导致市民阶层的兴起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文人地位高尚
宋元时期音乐文化特征
▪南北音乐体系正是形成,有着各自不同风格
▪音乐主流由隋唐宫廷歌舞乐向民间世俗乐发展
▪音乐场地由宫廷等转向民间场所
▪音乐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
▪音乐有宫廷眷养艺人进行传播扩散为民间艺人的流传
民间性、世俗性的市民音乐文化成为这一时期典型代表
市民音乐
市民音乐:市民音乐的蓬勃发展是宋元音乐文化的重要特征。

宋元时期民间音乐活动的中心是瓦子和勾栏。

瓦子:又名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为中心的商业集中点。

勾栏:是瓦子中用栏杆或巨幕隔成的艺人演出的固定场子,表演各种民间技艺。

宋元市民音乐活动场所除了瓦子勾栏外还有茶坊、酒肆、歌楼以及寺庙。

瓦子勾栏是固定的演出场所,不论刮风下雨,不论寒冬酷暑每天都进行演出活动。

两宋时期,瓦子勾栏中的表演技艺极为丰富,与音乐有关的艺术形式就有小唱、嘌唱、诸宫调、杂剧、说诨话等。

两宋时期瓦子与勾栏保持着密切联系:
一方面瓦子勾栏受宫廷管辖,瓦子勾栏中的艺人常到宫廷演出。

另一方面:宫廷艺人也常到瓦子勾栏献艺。

自南宋时期就出现了很多一人的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

书会:是指专为说话人或戏剧演员写话本和脚本的行会组织。

比较出名的有永嘉书会、九山书会、古杭书会等。

社会: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的职业艺人组成的行会组织。

比较有名的有清音社、同文社等。

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
曲子:是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歌曲。

音乐部分称曲子;歌词部分称曲子词,简称词。

曲子萌芽于隋,成长发育于唐、五代,进入南宋呈现繁荣景象。

宋代曲子的来源:
一、继承隋唐以来的民歌、曲子或大曲、法曲的片段,创作方法大多是依乐填词。

二、根据当时流行曲子的体裁和风格特点自创新曲,称为“自度曲”或“自制曲”。

宋代曲子的体裁形式主要有令、慢、引、近、序、歌头等。

令:一般是指较为短小的曲牌。

慢:是指较为长大且委婉抒情的曲牌。

引、近、歌头:都是大曲中的某一部分。

小唱:手执拍板击拍而演唱慢曲、引、近等类型的曲牌。

吟叫:专门演唱根据民间各种歌吟和叫卖物之声创作的曲子。

嘌唱:击鼓演唱令曲且加变奏的形式。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

姜夔所处的时代,正值河山破碎而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南宋时期。

他一生基本上是在漂泊游历中度过,他的作品大多是纪游与咏物之作,内容主要是慨叹身世飘零和情场失意,偶尔也流露出爱国的愁思。

他的自度曲文美雅致,高原清秀如《扬州慢》、《杏花天影》等。

唱赚:以鼓、拍板和笛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清唱套曲的表演形式。

唱赚的曲体结构:主要有缠令和缠达两种曲体。

缠令:前有引子,中间有若干曲牌连缀,后有尾声的形式。

引子——A——B——C——D——尾声。

缠达:前有引子,后由两个不同的曲牌反复交替出现的形式。

引子——A——B ——A’——B’——。

无论缠令还是缠达,都只能连接同一宫调内的曲牌,不能转调。

唱赚是宋代艺术歌曲的最高形式,所用的音乐相当丰富,表演难度很大。

散曲:用于抒情、写景、叙事等且采用清唱形式的一种曲体(产生于金元时期)。

散曲的来源主要吸收了唐宋大曲、曲子和宋元说唱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也有一定量的创作曲调。

散曲的演唱主要集中在歌馆酒楼和仕官府第。

散曲的体裁:分为小令、带过曲和散套三种形式。

小令:又名叶儿,属只曲结构,短小精悍。

带过曲:由两三个只曲联缀而成,前无引子后无尾声。

散套:又名套数或套曲,是有两个以上的同宫调只曲联缀而成的组歌,一般都有尾声。

散曲的演唱不用锣鼓,只用琵琶、笙、笛、萧、拍板等乐器伴奏。

杂剧:用于表演故事且采用代言体的一种曲体。

说唱音乐
鼓子词:中国古代一种说唱艺术,因主要用鼓伴奏而得名。

其结构特点是在一个节目中只重复使用一个曲牌。

鼓子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说有唱,说唱相间,歌唱部分重复使用同一曲牌。

另一种是只唱不说,用同一曲牌以分节歌的形式歌唱多段曲词。

诸宫调:因其运用多种宫调而得名,是一种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一场为主,表演情节很复杂的长篇故事的说唱音乐形式。

诸宫调的音乐来源:来至唐代大曲、曲子以及北方流行的民间乐曲。

其伴奏乐器宋时主要是鼓、拍板、笛,金元时用锣、界方、拍板、笛。

宋元时的诸宫调作品大多已流失,目前所能见到的有《刘智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三种。

陶真: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

大约起源于北宋而兴盛于金元。

伴奏乐器
主要用琵琶。

货郎儿:货郎儿最初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歌曲形式,后又演变为一种说唱艺术。

货郎儿的伴奏乐器很简单,演唱者一手摇动串鼓,一手打板演唱。

戏曲音乐
南北朝发展起来的歌舞戏《踏摇娘》和唐代的参军戏已是后代戏曲的雏形。

宋元时期的戏曲发展,又杂剧和南戏两大体系。

宋代杂剧既是各种伎艺(皮影戏、歌舞、杂技、武术)的统称有作为一种戏剧艺术形式。

宋杂剧可分为以对白为主的滑稽戏和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戏。

宋杂剧主要吸收了唐宋大曲、法曲、唱赚、诸宫调以及各种流行词曲的曲调。

金代的杂剧也称院本。

原本的结构、音乐、表演形式等与与元杂剧大体相同。

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折相当于幕或场),每折只能使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称为一个套数。

一本四折则使用四个套数,有四个不同的宫调布局。

元杂剧的旋律一般采用七声音阶,风格比较刚劲豪放。

主要伴奏乐器有鼓、笛、拍板和锣。

元杂剧的表演由曲、宾白、科三部分组成。

曲是歌唱部分,全剧只能有一个角色主唱。

宾白是语言部分,两人向说曰宾,一人白说曰白。

科属动作表演部分。

元杂剧是以唱为主的一种戏剧,所用音乐称为北曲。

元杂剧的音乐属于曲牌体,其曲牌来源于大曲、诸宫调也有当时的创作。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王实甫、乔吉甫与之共称元曲六大家。

关汉卿:著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马致远:以《汉宫秋》最为著名。

郑光祖:以《倩女离魂》最为著名。

白朴:代表著《墙头马上》、《梧桐雨》等。

王实甫:著名的是《西厢记》。

乔吉甫:《两世姻缘》、《金钱记》、《扬州梦》为代表。

南戏是宋元年间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

因起源于浙江温州,初名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因区别于北方杂剧,又称“南戏”或“戏文”。

较有名的有《荆钗记》、《刘智远》、《拜月亭》、《杀狗记》并称四大传奇,《琵琶记》与之并称五大传奇。

乐器与器乐
前代已有且在宋元影响较大的有筚篥、大鼓、丈鼓、拍板、笛、琵琶、方响等琵琶在宋元时期已出现很多的“品”,音域较宽。

《海青拿天鹅》在元代已经流行,是目前能确定创作年代最古老的一首琵琶独奏曲。

排箫之名,起于宋代,属编管乐器。

宋以前皆称“萧”。

宋元时期新出现的乐器,影响较大的有三弦、云璈、火不思、兴隆笙等。

三弦之名始于元代,属弹拨乐器。

云璈今称云锣始于元代。

火不思,是由西域传来的一种弹拨乐器,四线、长颈、无品、梨形音箱。

兴隆笙即西洋早期的管风琴元时传入我国。

宫廷中的器乐合奏形式:教坊大乐、随军番部大乐、马后乐等。

教坊大乐是宫廷燕乐中规模最大的和奏形式。

随军番部大乐、马后乐都属于鼓吹乐,前者用于宫廷仪仗,乐队规模约50余人,后者是随在驾后骑在马上演奏的
一种鼓吹乐,规模较小。

乐律学
俗字谱是工尺谱式的一种早起形式。

律吕字谱是用十二律名记录乐音的一种记谱法。

蔡元定所创的十八律理论是宋代律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音乐著作
《乐书》
世称《陈旸乐书》,是北宋陈旸于哲宗时完成,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规模较大的音乐百科全书,全书共200卷,该书保存有极丰富的音乐史料,尤其是关于乐器的绘图和释文重要。

《唱论》
元代燕南芝庵所著,是我国最早论述声乐著作,文中论述宋金元乐曲的名目、节奏、歌唱方法等。

《词源》
南宋张炎撰写,是研究各代乐律和宋词音乐的重要文献资料,分上下卷,上卷论述音律及唱曲的方法,下卷主要论作词调原则,书中关于八十四调等价值极高。

《梦溪笔谈》
由北宋沈括撰写,共26卷,另有《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

内容为百科式书籍,其中有论及音乐章节,是研究宋代音乐极其宝贵的资料。

《碧鸡漫志》
由南宋王灼于绍兴年间在其寓所成都碧鸡坊完成。

是一部研究歌曲的专著,全书叙述了上古至唐代歌曲的发展和演变,对北宋词人的风格和流派作了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