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03第三讲空调系统

合集下载

学习领域九 空气调节系统PPT课件

学习领域九 空气调节系统PPT课件

学习领域九 空气调节系统
二、地铁列车客室内空气参数的确定 三、制冷剂
二、地铁列车客室内空气参数的确定
地铁列车的运 输任务是单一的运 送短途乘客,这就 要求客室内要有卫 生清洁而且是舒适 的环境条件。
(一)客室内空气参数的要求
根据人们的生活实践和人体生理卫生上的要求 以及车内的特点,可分析出影响车内人体卫生和舒 适性的主要因素是:
(二)制冷剂液体过冷对制冷循环影响
在理论循环中认为从冷凝器中流出和进入节流装置 的制冷剂都是饱和液体状态,而在实际制冷装置中,制 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后还在继续向外放热而变成 过冷液体(未饱和液体)后才流出,特别在车辆制冷装 置中,冷凝器采用风冷,液体的冷凝温度总是高于环境 气温,从冷凝器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在储液器和管路中流 动还要不断向外界放热而继续过冷。因此,冷凝器流至 节流装置前总有一定的过冷度。饱和温度与过冷液体的 温度的差值称为过冷度。过冷度越大,节流损失就越 小,单位质量制冷量就越大,因此液体的过冷循环将提 高制冷系数。
/小时·人
车内空气含尘量: ≤0.5 mg
每辆车总的通风量: 8000 (直流车)
8500 (交流车)
每辆车总的新风量: 4000 (直流车)
3200 (交流车)
(二)外气参数的确定
外气参数的选定是根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所 确定的。以上海地铁车辆为例:
上海地区的纬度:
31º10′
上海地区的经度:
学习领域九 空气调节系统
一、制冷原理
一、制冷原理
空调制冷:用一定的方法使物体或空间的温度 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且使其维持在某一范 围内。
制冷的方式有五种: (1)蒸气压缩式制冷; (2)半导体制冷; (3)吸收式制冷; (4)蒸气喷射式制冷; (5)涡流管制冷。 一般城轨车辆都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

空气调节教学ppt课件

空气调节教学ppt课件
通过电加热器、蒸汽加热 器或热水加热器等设备, 将热量传递给空气,提高 其温度。
加热设备类型
包括电加热器、蒸汽加热 器、热水加热器等。
加热过程控制
通过温度控制器和电动调 节阀等设备,实现加热过 程的自动控制,保持空气 温度稳定。
空气冷却处理过程及设备
冷却原理
通过制冷机、冷却塔等设备,将 空气中的热量转移至冷却介质中,
新风利用技术
合理利用新风,减少空调负荷,降低能耗。
风道优化技术
优化风道设计,减少风阻和漏风,提高送风效率。
空调系统控制策略与节能管理
智能控制技术
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空调系统的 自动调节和优化运行,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分时分区控制策略
根据建筑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和时段, 采用分时分区控制策略,降低空调能 耗。
冷(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包括围护结构负荷、人员负荷、设备负荷、灯光负荷等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包括人体散湿、敞开水面散湿、各种潮湿表面散湿等
空调系统送风量的确定
01
02
03
04
送风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送风量与冷(热)、湿负荷的 关系
送风量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
空调系统送风量的确定需要考 虑多个因素,包括冷(热)、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提供特定的温湿度环境,适 用于工厂、实验室等场所。
集中式空调
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适用于大型建筑如商场、 酒店等。
分散式空调
空气处理设备分散设置,灵活方便,适用于小型建筑 或局部区域。
氟利昂空调
制冷效率高,但对大气层有破坏作用,逐渐被淘汰。
吸收式制冷空调
利用热能驱动制冷,环保节能,适用于有废热或太阳能等 场所。

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单元3 空调热、湿负荷与送风状态

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单元3 空调热、湿负荷与送风状态

学习任务1 空调房间热、湿负荷确定
• 四、空调系统热、湿负荷的确定 • 1、空调系统热负荷的确定
• (1)夏季空调系统的冷负荷 • (2)冬季空调系统的热负荷 • 2、空调系统的湿负荷
学习任务1 空调房间热、湿负荷确定
• 五、快速估算法 • 用计算法来确定空调房间的制冷(或供暖)负荷是比较准确的,
学习任务1 空调房间热、湿负荷确定
• 二、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
• 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学习任务1 空调房间热、湿负荷确定
• 二、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
• 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学习任务1 空调房间热、湿负荷确定
• 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 (1)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 (2)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 (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
学习任务2空调房间送风参数及送风量确定
• 1、送风量的计算方法
学习任务2空调房间送风参数及送风量确定
• 2、空调热湿比的确定
• 房间的热湿比ε是由房间的冷负荷Q和湿负荷W决 定的。
• 房间的热湿比为: •
学习任务2空调房间送风参数及送风量确定
• 3、送风状态点的确定
• 送风状态点O的确定,首先要确定送风温度 t了o,送送风风温温差度的由大送小风,温才差能来确确定定送,风只量有。明确
• 本任务中的计算过程及在焓湿图上表达送风量确定过 程是我们中职学生认知空调设计过程的一项重要能力。 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公式和焓湿图来解决在学习过 程中的参数配合和运用问题。
学习任务2空调房间送风参数及送风量确定
• 任务目标

2024版《空气调节》ppt课件

2024版《空气调节》ppt课件

窗户类型、尺寸和位置对室内环境影响
窗户类型
双层玻璃、中空玻璃等节能型窗户具有较 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窗户尺寸
适当减小窗户面积可以降低室内外热量交 换,但也要保证室内采光和通风需求。
窗户位置
南北朝向的窗户有利于室内采光和通风, 东西朝向的窗户应采取遮阳措施。
遮阳设施设置原则及效果评估
设置原则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朝向,合理选择遮阳设施的类型和安 装方式。
加强建筑气密性措施,减 少室内外空气渗透,提高 空调效率。
04
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探讨
空调系统能耗组成部分剖析
制冷系统能耗
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主要部件 的能耗。
通风系统能耗
包括风机、风管等通风设备的能耗。
水系统能耗
包括水泵、冷却塔等水系统设备的能耗。
控制系统能耗
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控制系统 的能耗。
了解其运行状况、能耗情况等。
制定改造升级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造升级方案, 包括设备更换、系统优化等。
实施改造升级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按照方案进行实施,确保改造升级过程的安 全和顺利。
对改造升级后的空调系统进行效果评估,并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政策法规推动下的绿色空调发展
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绿色空调的发展, 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等。
空气处理设备(AHU)功能介绍
空气过滤
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等有 害物质,提高空气清洁度。
冷却/加热
对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以满足 室内温度要求。
加湿/除湿
调节空气湿度,创造舒适的室内 环境。

10.2空气调节

10.2空气调节

喷蒸汽加湿
4 水蒸发加湿
4水蒸发加湿 水蒸发加湿是用电加湿器加热水以产生蒸汽,使 其在常压下蒸发到空气中去,这种方式主要用于 空调机组中。 电加湿器是使用电能生产蒸汽来加湿空气。根据 工作原理不同,有电热式和电极式两种,如图921所示。 电热式加湿器是在水槽中放入管状电热元件, 元件通电后将水加热产生蒸汽。 补水靠浮球阀自动控制,以免发生断水空烧现象。
洁净室
图9-16
垂直层流式洁净室
Back
洁净室
(3) 并用型洁净室(普通型带洁净工作台) 此种洁净室是在普通式洁净室内设置一个洁 净工作台,以便在工作台内达到更高的洁净度, 它克服了普通型洁净室净化标准低的缺点,基 本保持了造价较低的优点,这种型式的洁净室 应推广使用。
四、气流组织方式及风口布置 (一)气流组织方式 1.侧向送风 2.散流器送风 3.孔板送风 4.下部送风 5.中部送风 6.喷口送风
(二)风口布置
2.建筑物外墙新风口、排风口布置 新风口:通风空调系统从室外取新风的入口。 应尽量避开周围建筑的排风口 应尽量设在本楼排风口的上侧 应低于排风口 新风口与排风口的距离不低于10米 排风口:室内空气排至室外时的风口。 要考虑与本楼新风口的间距和朝向 要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排出气体的性质,要符合环保要求、扩散高度 要求。
图10-4
集水盘的安装
3喷蒸汽加湿
3喷蒸汽加湿 喷蒸汽加湿是常用的集中加湿法。 喷蒸汽加湿是用普通喷管(多孔管)或专用的蒸 汽加湿器,将来自锅炉房的水蒸气直接喷射入 风管和流动空气中去。 例如夏季使用表面式冷却器处理空气的集中式 空调系统,冬季就可以采用这种加湿的方式。 这种加湿方法简单而经济,对工业空调可采用 这种方法加湿。 因在加湿过程中会产生异味或凝结水滴,对风 道有锈蚀作用,不适于一般舒适性空调系统。

《空气调节》PPT课件

《空气调节》PPT课件
送风量 = 回风量 + 排风量(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排风)
(一)、气流组织方式
根据送、回风口布置和送风口形式的不同,空调房 间的气流组织方式主要有:
47
h
47
1、侧向送风
走 廊
48
h
48
特点:回旋涡流 大,温度分布均 匀稳定。管路布 置简单,施工方 便。
h
送风口 回风口
49
49
2、散流器送风
散流器是装设在顶棚上的一种送风口,可以与顶棚下表 面平齐(即平送),也可以装在顶棚下表面以下(即下送)。 能够诱导室内空气迅速与送风射流混合。这种送风方式的气 流沿顶棚横向流动,形成贴附,而不是直接射入工作区。适 用于有高度净化要求的空调房间,房间高度在3.5 ~ 4m为宜, 散流器间距不大于3m。
50
h
50
51
h
51
3、孔板送风
(a)适用于净化要求较 高空调房间
(b)适用于恒温精度要 求较高的空调房间
52
h
52
4、下部送风
送风口布置在房间的下部,回风口在上部或下部。
53
h
53
5、中部送风
中部送风,下部或上下部回风,适用于高大空间的厂房、 车间。
54
h
54
6、喷口送风
又称集中送风。将送、回风口布置在空调房间的同侧,喷口 高速送出大量的空气,射流行至一定路程后折回,使工作区处 于气流的回流之中。
35
h
35
36
h
36
喷水处理法可用于任何空调系统,特别适宜用在有条件 利用地下水或山涧水等天然冷源的场合。此外,当空调房间的 生产工艺要求严格控制空气的相对湿度(如化纤厂)或要求空 气具有较高的相对湿度(如纺织厂)时,用喷水室处理空气的 优点尤为突出。

空气调节 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空气调节 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1) 仍用原设计送风状态送风,室内空气状态如何? (2) 采用定风量、定露点、变再热量的方法,送风
状态应如何? (3) 如果W变成9kg/h,应采用什么调节方法?送风
状态如何?
习题
2、在什么时候需要回风机?有送、回风机的双 风机系统与有一个送风机和一个排风机的系统 比,在运行性能和能耗特性上有何区别?
分析一下什么情况下可不用开启 制冷机?
Ⅳ 区——夏季炎热区
调节方式
新风比—设计值(即最小值) 冷量—可调 (如何调----调节喷水温度? 若采用表冷器时,如何调节)
区间转换
以室内空气焓值in2为界
思考题
2. 能否用这种方法分 析表冷器和蒸汽加湿 器的运行调节?Try it?
3.室内负荷同时变化时 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如 何?
适用于热湿比不 变的 系统
O1 O2 O
L2 L
1.定送风量,改变送风状态
(1) 定 露 点 , 调 节 再 热 量 : 用于一次回风系统 显热负荷变化,用再热量
补足显热负荷。
C
W
N N2
能耗大,能精确控制室内 O2
温度。
O1
热湿负荷均变化时湿度有
一定偏差(N2)。
L
适用哪种空调系统,特点
是什么?
W NC
N1 O L
(4)调节一、二次回风混合比:
用于二次回风系统, 不调节冷冻 水温度:显热负荷改变时充分利 用室内回风的显热来代替再热量, 实质上是减少冷却处理的风量达 到减少冷量的目的。
(4)调节一、二次回 风混合比: 特点: 1. 送风温湿度变, 室内温湿度均有一定 偏差。 2. 如果湿度精度要求 很高,则需要改变机 器露点:调节冷冻水 温度。
符合要求,要考虑允许偏差。 要想精确,往往至少要调2个参数:温度、湿 度或风量之二。 Why? how? 目前实际工程的情况如何?

空气调节课件完美版

空气调节课件完美版
优化策略
采用变流量水系统,根据末端负荷变化调节水泵转速和水量 ;选用高效节能的水处理设备,如板式换热器、高效冷却塔 等;实施水质管理和水处理措施,防止水垢和腐蚀对系统性 能的影响。
节能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高效节能设备
选用高效压缩机、风机、水泵等设备,提 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热回收技术
利用排风中的余热或余冷对新风进行预处 理,减少处理新风的能耗。同时,可采用 热管换热器、热泵等技术进行废热回收。
实验步骤
收集气象参数、冷却负荷等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选择合适的冷却塔 型号。
实验结果
得出冷却塔选型结果,评估冷却塔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案例一: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案例
案例背景
某办公楼需要设计一套中央空调系统,以满足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 的需求。
设计方案
根据办公楼建筑特点、气候条件和使用需求,设计了一套合理的中 央空调系统方案,包括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输配系统等。
空气过滤器类型及性能评价
01
02
03
过滤效率
衡量过滤器去除颗粒的能 力。
压降
过滤器对空气流动的阻力 。
容尘量
过滤器在达到终阻力前能 容纳的灰尘量。
冷却塔结构、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
淋水装置
将热水均匀分布到填料上。
填料
提供水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
冷却塔结构、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
风机
驱动空气流过填料,与水进行热交换。
蒸发器、冷凝器设计要点
01
02
03
04
确定冷凝器的传热面积 和传热系数。
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 流量。
优化冷凝器结构,提高 传热效率。
考虑冷凝器的清洗和维 护设计。

空调系统类PPT课件

空调系统类PPT课件
注意事项: ● 对南方地区,纯粹以制冷工况运行的场合,体现不出其优点,能量回收 转换的功能没能体现; ● 室内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要比大的冷水机组系统小,运行噪声要比风机 盘管大。 ● 循环水温宜控制在15~35℃; ● 需采用闭式冷却塔或开式冷却塔加中间换热器。
特点: ●送风量和循环水量小,减少了空气处理设备、水泵、风道等的初投资,节 省了机房面积和风道所占空间高度; ●加大了空气的除湿量,降低了室内湿度,增强了室内的热舒适性; ●利用蓄冰设备提供的低温冷水,与低温送风系统相结合,可有效的减少初 投资和用电量;
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进风和排风管 道可不受此限制。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
一系统时,应作局部处理。 ●对空气洁净度要求不同的空气调节区,宜分设系统。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空气调节区,应独立设置系统。在同一时间内
须分别进行供热和供冷的空气调节区,应分设系统。 ●空气调节房间的瞬时负荷变化差异较大时,应分设系统。 ●需要划分内外区供冷时,应按内外区分设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当排风
VRV的称谓用于图纸上并未违反“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的规定,用 于
招标文件却有“倾向性”的嫌疑。
特点: ●散热途径:冷却塔、内区需要制冷的热泵向外区需要供热的热泵转换(冬 季); ●对于有内区和外区的大中型建筑物,当有同时供冷和供热时,可以做到 热量的回收转换,特别适用于全年需要空气调节,冷热负荷接近的场合; ●调节灵活,便于单独计量和计费; ●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相若,节省空间;
特点: ●使用灵活,适用于中小型建筑物或须细分成多用途、多单元的较大型建
筑物; ●节省机房面积; ●无冷却水、冷冻水管,节省空间; 注意事项: ●不宜用于振动较大、油污蒸汽较多以及产生电磁波或高频波的场所—易

空气调节03第三讲空调系统

空气调节03第三讲空调系统

变风量系统VAV(Variable Air Volume)
–送风量按房间热湿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特点:节能,经济合理。气流组织、新风量的保证、
21
系统静压控制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集中式空调系统
–按主风道风速分
低速系统(8-15m/s):
–占空间大,噪声小。民用、公用建筑主 风道风速不超过10m/s。
18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集中式空调系统
– 按风道的设置分
单风道系统:
– 夏季供冷,冬季供热,要求不同负荷变化功率不同 的多区系统不易精确调节。适用于同一系统服务的 各区域热湿负荷变化情况相类似的条件。设备简单, 初投资少。
双风道系统:
– 调节容易,冷热混合损失大,系统复杂,占建筑空 间大,初投资与运行费高。制冷负荷比单风道增加 10%左右,欧美多用。我国基本没有发展此系统。
W`
39
二次回风系统
N

O
N G2
G2 N N WC L
W C
N
40
N C` C
W
O
iw
t0
L L` in ic ' ic
L

O
N
N
四.目前中国使用最普遍的空调系统
普通集中空调系统(定风量、单风道、全 空气系统):
– 商场、影剧院、宾馆大堂、体育馆等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半集中式系统):
– 办公室建筑,宾馆客房等
空气输送动力消耗大 管道系统复杂 房间同时使用率低的场合不适用 二次风过滤难
27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27
23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风机盘管(FCU, Fan-coil Unit): 可加新风或无新风 ;客房、办公楼、 商用建筑常用
2020/6/27
24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 风机盘管的特点:
• 用于建筑周边处理周边负荷,系统分区调 节容易
常规采暖系统 –制冷剂系统:家用空调器、冷库系统、VRV机
组等
2020/6/27
5
(a)全空气系统
(b)全水系统
(c)空气-水系统
2020/6/27
(d)冷剂系统
6
中央空调系统简介
• 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几种处理和分配 冷量的空调系统,通常有三种方式对室 内空气进行降温和升温处理:
• 1.水管路送至各个房间的末端(风机盘管)
15
局部空调系统
• 特点
– 相互独立,与其 他用户无关
2020/6/27
16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 集中式空调系统
– 特点:风道与机房占空间大,设备集中易于管理 – 分类方法
• 按气流的途径分 • 按风量变化程度分 • 按风道的设置分 • 按主风道风速分
2020/6/27
17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 2.风管道送至各个房间的风口
• 3.制冷剂直接进入每个房间的末端
2020/6/27
7
集中式空调系统
散流器
柜式吊装空调机组
2020/6/27
8
典型集中式空 调系统
• 全空气单风道系统
2020/6/27
9
风管道送至各个房间的风口
户式中央空调
2020/6/27
大楼中央空调
10
大楼中央空调常见形式
2020/6/27
1
一、空调系统的组成要素
(1)广义: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输配系统(管 道和末端),被控对象(建筑空间)
(2)狭义:空气处理设备,输配系统(管道和末端)
2020/6/27
2
冷却塔 冷却水
热量
环境
冷冻机 空气
冷冻水
新鲜空气
2020/6/27
空调箱
空气
3
二、空调系统的分类
• 按集中程度分
• 集中式空调系统
– 特点:风道与机房占空间大,设备集中易于管理 – 按气流的途径分
• 封闭式系统:
– 节能,空气品质差。用于仓库或战备工程。
• 直流式系统:
– 适用于不允许采用回风的场合,如放射性实验室、散发大 量有害物的车间等。可设置热回收设备。经济性不好。
• 混合式系统(回风):
– 满足卫生要求,经济合理,应用最广。
2020/6/27
18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 集中式空调系统
– 按风道的设置分
• 单风道系统:
– 夏季供冷,冬季供热,要求不同负荷变化功率不同的多 区系统不易精确调节。适用于同一系统服务的各区域热 湿负荷变化情况相类似的条件。设备简单,初投资少。
• 双风道系统:
– 调节容易,冷热混合损失大,系统复杂,占建筑空间大 ,初投资与运行费高。制冷负荷比单风道增加10%左右 ,欧美多用。我国基本没有发展此系统。
• 可独立调节或开停而不影响其他房间,运 行费低
• 风量、水量均可调 • 风机余压小,不能用高性能空气过滤器
2020/6/27
25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 诱导器全空气、 空气-水:采用盘管处理 空气,也有只装电加热器的诱导器。
2020/6/27
26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 诱导器特点:
• 末端噪声大 • 旁通风门个别控制不灵活 • 新风量取决于带动二次风的动力要求,量较大,
空气输送动力消耗大 • 管道系统复杂 • 房间同时使用率低的场合不适用 • 二次风过滤难
2020/6/27
• 高速系统(15-30m/s):
–占空间小,控制噪声较难,电耗大。民 用、公用建筑主风道风速超过12m/s即算 高速系统。
2020/6/27
22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 特点
• 风道、机房占建筑空间小,不需设回风 管道
• 如采用四水管制可同时供冷、供热。 • 过渡季不能采用全新风。 • 检修较麻烦,湿工况要除霉菌。 • 部分负荷时除湿能力下降。
• 变风量系统VAV(Variable Air Volume)
–送风量按房间热湿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特点:节能,经济合理。气流组织、新风量的保证、系统
静压控制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2020/6/27
21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 集中式空调系统
–按主风道风速分
• 低速系统(8-15m/s):
–占空间大,噪声小。民用、公用建筑主 风道风速不超过10m/s。
• 其中室内回风和室
外新风混合后经过
处理再通过送风管
道送到每个空调房
间是一种常见的方
式。
• 回风和新风再送入 每个房间之前必须
送风 管
通过集中的空气处
理装置(组合式空
调箱)进行降温/升
温、加湿/去湿处理
,再通过主风道和
各个支管风道送入
每个空调房间,以 保证房间所要求的
空调箱AHU
2020/6/27 温度和湿度要求
回风 管
新风

11
户式中央空调或商用空调
室内走冷媒管
制冷剂直接进入每个房间的末端
2020/6/27
12
集中空气处理装置功能示意图
回风
新风
2020/6/27
13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之一风机盘管系统
风冷式冷水机组
水管
2020/6/27
风机盘管
14
水管路送至各个房间的末端( 风机盘管)半集中式系统
2020/6/27
– 集中式空调系统 –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 局部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
• 按介质分
– 全空气系统 (集中式系统) – 空气-水系统 (半集中式系统) – 全水系统 (半集中式系统) – 制冷剂系统 (局部空调系统)
2020/6/27
4
二、空调系统的分类
• 更广义的分类法
–全空气系统:含常规送风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 –空气-水系统:风机盘管+新风、诱导器+新风 –全水系统:风机盘管系统、辐射板空调系统、
2020/6/27
19
典型双风道系统
2020/6/27
20
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 集中式空调系统
–按风量变化程度分
• 定风量系统CAV(Constant Air Volume)
–送风量按最大负荷确定,送风状态按负荷最大房间确定, 风量不变,靠调节再热量控制房间送风参数
–特点:部分负荷时风机与再热能耗大。风量分布控制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