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空气调节系统3.

合集下载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 号文件“关于印发《2008 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国内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编制组,共同编制本标准。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实践经验,吸收了发达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的最新成果,认真分析了我国暖通空调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多次征求了国内各有关单位以及业内专家的意见,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本规范共分11 章和10 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设计计算参数,供暖,通风,空气调节,冷热源,监测与控制,消声与隔振,绝热与防腐。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暖通空调规范编制组(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 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名单: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丹佛斯(上海)自动控制有限公司际高建业有限公司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普来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安徽省宁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限公司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楼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联合迅杰科技有限公司妥思空调设备(苏州)有限公司1目录0H1 总则........................................................................................................................ 56H11H2 术语........................................................................................................................ 57H32H3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58H53H4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59H114H4.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60H115H4.2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 61H156H5 供暖...................................................................................................................... 62H177H5.1 一般规定.......................................................................................................................... 63H178H5.2 热负荷............................................................................................................................... 64H209H5.3 散热器供暖....................................................................................................................... 65H2310H5.4 热水辐射供暖................................................................................................................... 6H261H5.5 电加热供暖...................................................................................................................... 67H3012H5.6 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 68H3313H5.7 户式燃气炉供暖............................................................................................................... 69H3514H5.8 热空气幕.......................................................................................................................... 70H3515H5.9 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 71H3516H5.10 热水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72H4017H6 通风...................................................................................................................... 73H4418H6.1 一般规定.......................................................................................................................... 74H4419H6.2 自然通风.......................................................................................................................... 75H4720H6.3 机械通风.......................................................................................................................... 76H5021H6.4 复合通风.......................................................................................................................... 7H592H6.5 设备选择与布置.............................................................................................................. 78H6123H6.6 风管设计.......................................................................................................................... 79H6524H7 空气调节.................................................................................................................. 80H69 25H7.1 一般规定.......................................................................................................................... 81H6926H7.2 空调负荷计算.................................................................................................................. 82H7327H7.3 空气调节系统.................................................................................................................. 83H7828H7.4 气流组织.......................................................................................................................... 84H9029H7.5 空气处理.......................................................................................................................... 85H9830H8 空气调节冷热源.................................................................................................... 86H107 31H8.1 一般规定......................................................................................................................... 87H10732H8.2 电动压缩式机组............................................................................................................. 8H1113H8.3 热泵................................................................................................................................. 89H11434H8.4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90H11935H8.5 空调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 91H12136H8.6 冷却水系统..................................................................................................................... 92H13237H8.7 蓄冷、蓄热..................................................................................................................... 93H137238H8.8 区域供冷......................................................................................................................... 94H14039H8.9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95H14240H8.10 制冷机房....................................................................................................................... 96H14341H8.11 锅炉房、热力站........................................................................................................... 97H14542H9 监测与控制............................................................................................................ 98H150 43H9.1 一般规定........................................................................................................................ 9H1504H9.2 传感器和执行器............................................................................................................ 10H15345H9.3 供暖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0H15546H9.4 通风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02H15647H9.5 空气调节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03H15648H9.6 空气调节冷热源和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04H16049H10 消声与隔振........................................................................................................ 105H163 50H10.1 一般规定....................................................................................................................... 106H16351H10.2 消声与隔声................................................................................................................... 107H16452H10.3 隔振............................................................................................................................... 108H16653H11 绝热与防腐........................................................................................................ 109H169 54H11.1 绝热设计...................................................................................................................... 10H1695H11.2 防腐设计...................................................................................................................... 1H170附录A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附录B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简化方法附录C 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附录D 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温度附录E 夏季空气调节大气透明度分布图附录F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附录G 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 值附录H 空调负荷简化方法计算系数表附录J 蓄冰装置容量与双工况制冷机的空气调节标准制冷量附录K 设备与管道最小保温、保冷厚度及凝结水管防凝露厚度11 总则1.0.1 为了在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采用先进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本规范。

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整合版)

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整合版)
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3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
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4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
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 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Company name
❖A.0.2 建筑层数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
民用建筑。
Company name
第一章 总则
新规范
1.0.4 当同一建筑物内设置有多种使用功能
场所时,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 火分隔,其他防火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相
关规定确定。 此为新增内容。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提出了更 严格的要求,更合理,防火分区内的分隔)。
Company name
第一章 总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整 合版)
目录
1.整合《建规》和《高规》的目的和意义 2.章节变化 3.新规范整体变化趋势 4.第一章 总 则 5.第二章 术 语 6.第三章 厂房和仓库 7.第四章 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 8.第五章 民用建筑
Company name
目录
9.第六章 建筑构造 10.第七章 消防救援设施 11.第八章 消防设施的设置场所 12.第九章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要求 13.第十章 防烟和排烟系统设计要求 14.第十一章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5.第十二章 电气 16.第十四章 城市交通隧道
因此,《规范》整合修订工作,健全完善国家工
程建设消防标准体系,增强建设工程防火设计通用性
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对于进一步提升建
筑物抗御火灾能力,有效防范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事故的发生,具有

通风与空调工程学习笔记

通风与空调工程学习笔记

成辑时间:2012-12-18 通风与空调工程学习笔记[2012-8—13]目录第一篇通风工程学习笔记[2012-3-19] (1)第一章术语 (1)第二章通风机 (1)第三章风管及部件 (3)第二篇通风及空调工程综合学习笔记[2012-8—11] (4)第一章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4)第二章通风空调设备 (6)第三章通风空调部件 (6)第四章通风管道 (7)第三篇空调工程学习笔记[2012-8-12] (9)第一章制冷原理 (9)第一节系统 (9)第二节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10)第三节制冷主机分类 (11)第二章空调器 (11)第一节空调器的分类 (11)第二节制冷工况 (11)第三节制热工况 (12)第四节除湿工况 (12)第三章中央空调 (13)第一节类型 (13)第二节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工作介质分类 (13)第三节中央空调末端设备(二次设备) (14)第四篇空调水系统学习笔记[2012—8-12] (15)第一章水系统的分类 (15)第二章水系统的一般规定 (16)第三章集水器和分水器 (16)第四章冷水泵和热水泵 (16)第五章阀类及管道配件 (17)第一篇通风工程学习笔记[2012-3—19]第一章术语1、风管:采用金属、非金属薄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管道。

2、风道:采用砼、砖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3、通风工程:送风、排风、除尘、气力输送以及防、排烟系统工程的统称。

4、空调工程:空气调节、空气净化与洁净室空调系统的总称。

5、风管配件:风管系统中的弯管、三通、四通、各类变径及异型管、导流叶片和法兰等。

6、风管部件:通风、空调风管系统中的各类风口、阀门、排气罩、风帽、检查口和测定孔等.7、咬口:金属薄板边缘弯曲成一定形状,用于相互固定连接的构造。

8、漏风量:风管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通过风管本体结构及其接口,单位时间内泻出或渗入的空气体积量。

第二章通风机1、离心通风机离心通风机型号组成:“用途代号压力系数—比转数No。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Building Implements》课程代码:080720070总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任选的一门专业课程。

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大、发展快的特点。

建筑设备的设计和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均要涉及到相关学科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拓宽知识专业面,并自觉在工程实践中进行运用。

2.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的一般规律及各主要设备系统的组成、系统工作原理和要求,正确处理好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装饰工程的关系,并了解建筑设备的新技术、新工艺设备的发展。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设备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正确制定和选择建筑设备系统类型,各主要设备的规格品种,在建筑中合理布置与敷设,并能做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建筑设备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室内给排水工程概述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1了解室外给水工程的任务和组成,工作原理、水在输送排放过程中水质的变化,系统中各主要工程设施的作用。

掌握净水处理厂的一般流程,了解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对供水安全性的作用。

1-2了解室外排水工程的任务和组成,工作原理、水在输送排放过程中水质的要求,系统中各主要工程设施的作用。

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排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掌握各种排水体制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1-3了解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重点:掌握净水处理厂的一般流程,各种排水体制的有缺点和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难点:净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各种排水体制的应用。

第2章建筑给水工程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2了解建筑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水压的确定,进而确定给水方式及相应设备和设施2-3了解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2-4掌握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计算2-5了解高层建筑室内给水特点和要求2-6了解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设备设施的作用重点:掌握常见简单的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难点: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第3章建筑排水工程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了解建筑排水工程的组成、各主要设施设备或不见的作用及要求3-2建筑排水系统的作用原理、污水排放条件要求3-3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坡度、充满度、流速要求3-4弄清排水管道与建筑结构、装饰工程的关系、合理布置排水管道3-5掌握排水量的计算和合理配管3-6了解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特点及要求专用设备的功能及应用条件3-7了解层面排水系统的选用及配管重点:正确处理建筑结构与排水系统的关系、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和配管难点: 排水量的计算和合理配管第4章管材、附件及卫生器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4-1了解现代建筑物中使用最广泛的几种管材和配件的性能、规格及适用范围掌握上述几种管材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4-2了解各种阀门、水龙头等附件的运用条件4-3了解卫生器具的一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的几种管道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难点:各种管道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第5章建筑给排水施工图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5-1了解给排水工程施工图中常用的图例和符号5-2了解给排水平面图、系统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5-3掌握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方法重点: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能读懂建筑给排水施工图难点:读懂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第6章建筑采暖系统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6-1掌握采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采暖设备与系统管道的建筑设计要求6-2了解锅炉的基本构造、采暖系统设备及其附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6-3熟悉高层建筑的热负荷特点、集中采暖系统的分类、选择以及特点重点:采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采暖设备与系统管道的建筑设计要求难点:采暖系统的热工计算第7章热水及燃气供应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7-1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7-2了解加热方式特点和加热设备的工作原理7-3掌握热水供应对管道、敷设和布置的要求7-4掌握热水系统的计算7-5了解燃气的分类、燃气炉具使用应与燃气类型一致7-6熟悉城市煤气管道系统工作原理、燃气用具选用与管道布置要求重点:掌握热水供应时对管道敷设和布置的要求及热水系统的计算难点:热水系统的计算第8章通风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了解建筑空间空气的空气参数和卫生条件8-2熟悉建筑通风的任务8-3了解通风方式、通风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和物件重点:建筑通风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一般计算,并能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通风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难点:通风一般计算第9章空气调节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9-1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任务9-2熟悉常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9-3掌握空调房间负荷和风量的概算9-4掌握空气热湿度处理设备的原理和特点9-5掌握空调机房和制冷机房布置的原则9-6掌握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和分类重点:空调房间负荷和风量的概算空气热湿度处理设备的原理和特点空调机房和制冷机房布置的原则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和分类难点: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第10章暖通施工图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0-1了解暖通工程常用管道和设备图例与代号10-2了解暖通图的组成10-3掌握管道和设备之间连接的表示方法、通风空调的流程、方式、所用设备、管材和阀门,然后能正确识图重点:暖通施工图的识图难点:暖通施工图的识图第11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1-1了解建筑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规律11-2了解灭火剂的种类及各所适用灭火的火灾种类11-3了解室内消火栓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部件,水量和水压确定方法11-4了解自助喷水灭火系统自动灭火原理11-5掌握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概念11-6掌握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11-7掌握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重点: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概念、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难点: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第12章粉末与气体灭火系统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2-1了解泡沫灭火器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蒸汽灭火系统、烟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方法、系统组成和原理、适用场所。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第11章,是中国建筑行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术语标准之一。

该标准是为了规范建筑行业使用术语的统一性和准确性而制定的,在工作中常常用到。

下文将介绍该标准的相关内容和重要性。

一、内容概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采暖、通风、空气调节、水处理和泵及控制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术语的规范,可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运行效率,最终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标准编制的意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在建筑行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术语标准能够有效地统一建筑行业使用术语的方式和规格,避免因术语使用不当而造成的语言歧义,提高专业交流和沟通的效率。

其次,标准的制定能够推动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标准在新型建筑节能技术研发中的作用。

最后,这些技术术语的规范使用可以促进室内环境质量的提高,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1、室内空气质量:主要包括空气清洁度、室内噪音、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情况和室内气味等方面,要求室内净化、保温、通风、除湿、感应等装置的选择和管理,以及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估。

2、热舒适:主要指在室内空间内,人们感觉到的温度、湿度、热辐射、气流速度等物理量与人体舒适的关系,对采暖、热水、空调等系统要求进行规范。

3、采暖:指室内温度控制,包括采暖介质选择、管道布局、调节阀、设备选择、运行控制等方面,标准对采暖系统的要求进行了规范,保证房间内的舒适度与供暖效率。

4、通风:主要包括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种方式,该标准规定了风口、排气口、风量、静压、噪声等参数的要求,合理选择通风设备,以及对通风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等。

5、空气调节:主要指建筑空调系统的选择、配置和运行管理,包括冷水机组、空调箱、空调末端处理设备等方面。

该标准对空气调节系统的要求进行规范,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和节能。

空气调节教学大纲

空气调节教学大纲

7.2 回风口的空气汇流 7.3 送、回风口的风口型式 7.4 气流组织的评价指标 7.5 气流组织形式 7.6 气流组织设计计算 8. 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5 学时) 8.1 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8.2 室内冷(热) 、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8.3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8.4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 8.5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 9. 常见空调系统的分析(4 学时) 9.1 日本高层建筑空调系统 9.2 风道输送系统 9.3 变风量双风道空调系统 9.4 空调系统新技术 10. 空调系统的能源有效利用和节能(1 学时) 10.1 空调系统能耗的特点 10.2 空调系统的能源有效利用 10.3 空调系统必需能耗的节能潜力 10.4 空调系统中减少和杜绝无效能耗的节能措施 11. 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0.5 学时) 11.1 噪声和室内噪声标准 11.2 通风机噪声的计算 11.3 空调系统中噪声的自然衰减和再生 11.4 消声器消声量的确定 11.5 消声器 11.6 空调装置的减振 12. 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0.5 学时) 12.1 测定调整前的准备工作 12.2 空调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12.3 空气处理设备容量及系统工况的测定 12.4 空调系统综合效果的测定 12.5 测定调整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空气调节》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0232 开课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适用专业: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 课内总学时:36 学分:4 实验学时:2 课内上机学时: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I 和 II、传热传质学、制冷原理与设备 执笔:童莉葛 审阅:
一、
课程教学目的
“空气调节”是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过程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 因而人类面临不仅要解决自 身居住、 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控制问题, 而且要解决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过程所要求的环境控 制问题。空气调节过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依据热物理与流体力学,综合建筑、机电等工程 学科的发展成果而形成的独立学科分支,专门研究和解决各类内部工作、居住、生产和科学 实验所要求的空气环境。 因此空气调节不仅要研究并解决对空气的各种处理方法(如加热、加湿、干燥、冷却、 净化等) ,而且要研究和解决空间内、外干扰量的计算,空气的输运和分配,为处理空气所 需的冷热源以及在干扰变化情况下的运行调节问题。 此课程的设立是使学生较完整地掌握空气调节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包括冷 (热)湿负荷计算方法、系统设计方法、设备选择计算方法、气流组织和风道的设计方法、 消声与减振以及测定调整和节能技术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对空调工程的主要设备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使学生 能够掌握空调系统的方案选择、方案设计、不同流程间的利弊分析等,使学生具有一般民用 和工业建筑空调的设计能力以及空调系统运行调节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空调系统和设 备的测试方法,对空调技术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及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培养学 生的空调工程素养。

智慧树答案空气调节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空气调节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空气调节是指维持某一空气的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工技术措施。

()答案:气流速度 ;清洁度 ;相对湿度 ;空气温度2.空气环境一般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下列属于内部干扰的是()。

答案:生产设备;人体3.采用热、湿交换的方法可以保证空间内部环境的温湿度维持在一定的数值。

()答案:对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空调未来发展趋势的是()。

答案:大型化5.所有空调不但要对温湿度和洁净度以及气体流速进行调节,还会对空气的压力、成分、气味及噪声等进行调节与控制。

()答案:错第二章1.若已知下面湿空气的哪两个状态参数,不能独立地确定空气的状态点?()答案:水蒸气分压力和含湿量2.相同含湿量的未饱和空气,温度高,吸湿能力越 ( ) 答案:强3.1kg工质温度变化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被称为()。

答案:比热容4.空气的湿度指标分为绝对湿度、含湿量、饱和绝对湿度及相对湿度。

空气的湿度常用来表示。

( ) 答案:相对湿度5.下面哪个参数不是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 答案:密度6.工质在绝热过程中( )。

答案:既不吸热也不放热7.空气含湿量就是空气中水的含量。

()答案:错8.等焓加湿过程可以用喷蒸汽来实现。

()答案:错9.当温度t升高时,湿空气的焓h一定增加。

()答案:错第三章1.计算维护结构传热量形成的冷负荷时,对外窗的室外温度采用( )。

答案:室外计算综合温度2.房间的热容量越小,其空调冷负荷的峰值与得热量的峰值差()。

答案:越小3.计算空调系统冷负荷时,除了房间空调冷负荷外,还需考虑下列附加冷负荷,其中哪一项是错的?()答案:风机、水泵温升引起的冷负荷4.冷负荷与得热量的关系为()。

答案:衰减延迟5.已知流体在对流换热中的传热量计算公式是Q=aFΔt,式中a的名称及单位是( )。

答案:传热系数[W/m2·℃]6.根据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OBJ-87)的规定,舒适性空调夏65%,v ≤0.3m/s 季室内计算参数应采用( ) 。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2. 洁净手术部用房“宜适用范围”改为“参考手术”不再写明具体手术名称 。
3. 对部分技术参数及其指标作了调整。 4. 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增加了“集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走廊(即中
心岛)和各手术室带前室的形式;增加对负压手术室和感染类手术室的要 求,提高对建筑装饰施工的要求。 5. 净化空调系统强调了节能,给出了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指标;增加了负压 手术室的要求;增加了对送风状况的要求;增加了扩大集中送风面积的条 件;提高了风速不均匀度的要求;增加末级过滤器装置以及新风过滤器组 合的条件,提高了对围护结构、系统和过滤器安装严密性的要求。 6. 医用气体部分修改了个别参数。 7. 电气部分除修改了个别参数外,增加了对谐波电流的限制要求。 8. 消防部分增加了设避难间的要求。
•洁净度300000级 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
大于3500000粒/m3(3500粒/L)到小于等于 10500000粒/m3(1050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 粒数大于30000粒/m3(30粒/L)到小于等于90000 粒/m3(90粒/L)
洁净手术部用房分级及参考手术
GB50333-2013
洁净用 房等级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手术区
周边区
空气洁净度级别 手术区 周边区
参考手术

0.2cfu/30min· Φ90皿(5cfu/m3)
0.4 cfu /30min· Φ90皿(10cfu/m3)
5
假体植入、某些 大型器官移植、 6 手术部位感染可 直接危及生命及 生活质量等手术

0.75 cfu /30min· Φ90皿(25cfu/m3)
•洁净度1000级 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
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0粒/m3(35 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小于等于300粒/ m3(0.3粒/L)

空气调节工程_思考题_习题答案

空气调节工程_思考题_习题答案

绪论1.人类对空气调节工程提出了哪些要求?空气调节系统是如何满足这些要求的?答:对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和清洁度进行调节,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

另外,就目前社会发展来看,人类对空调工程的要求远不止这些,其中对节能、环保以及对社会安全性的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调系统采用换气的方法,保证所要求环境的空气新鲜,通过热湿交换来保证环境的温湿度,采用净化的方法来保证空气的清洁度。

不仅如此,还必须有效的进行能量的节约和回收,改进能量转换和传递设备的性能,优化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来达到节能的目的以满足人类要求。

2.空气调节与全面通风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空气调节由哪些环节组成?答:全面通风往往达不到人们所要求的空气状态及精度。

空气调节是调节空气的状态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两者同样是改变了人体所处环境的空气状态,但是空气调节包括了通风、供暖和制冷等过程。

空气调节包括:空气处理、空气运输、空气末端分配以及气流组织。

3.空气调节技术目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答:节能、环保、生活安全性。

空调新技术的发展:如空调系统的评价模拟、温湿度分别处理、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等。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1.为什么湿空气的组成成份中,对空气调节来说水蒸汽是重要的一部分?答: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干空气的成分比较稳定,其中的水蒸气虽然含量较少但是其决定了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2.为什么夏季的大气压力一般说比冬季要低一些?答:温度升高,空气体积增大压力减小。

3.饱和与不饱和水蒸汽分压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答: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的饱和程度代表了对应压力下的不饱和湿空气可吸收水蒸气的最大值。

饱和水蒸汽分压由湿空气温度唯一决定,而不饱和水蒸汽分压与大气压力有关,由实际的大气压决定。

4.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象冬天那样雾气腾腾?答:夏天的气温高于冬季,浴室的水蒸气的露点温度一定,夏季空气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而冬季空气的露点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

通风与空调工程第二版 习题答案7-11章

通风与空调工程第二版 习题答案7-11章

第七章空气调节系统1.答:按照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空气调节系统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三类。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特点是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加热器、冷却器、过滤器、加湿器等)以及通风机等设备都设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机房内,处理后的空气经风道输送到各空调房间。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除了设有集中在空调机房的空气处理设备可以处理一部分空气外,还有分散在被调房间内的空气处理设备。

分散式空调系统的特点是将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设备都集中或部分集中在一个空调机组内,组成整体式和分散式等空调机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方便的布置在各个不同的空调房间或邻室内。

2. 答:按照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空气调节系统可分为全空气空调系统、全水式空调系统、空气—水空调系统和冷剂系统四类。

全空气系统是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全部由经过处理的空气来承担的空调系统。

全水系统是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靠水作为冷热介质来承担的空调系统。

空气—水空调系统是由空气和水共同负担空调房间热湿负荷的空调系。

冷剂系统是将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放在空调房间来吸收余热余湿。

3. 答:按照所处理空气的来源,普通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可分为封闭式空调系统、直流式空调系统和新、回风混合式空调系统三类。

封闭式系统全部使用室内再循环空气,没有室外空气补充。

这种系统最节能,但卫生条件也最差。

直流式系统使用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经热湿处理后送入空调房间,吸收余热余湿后又全部排至室外。

这种系统耗能最多,但室内空气得到了百分之百的交换。

新、回风混合式空调系统采用室外空气与室内再循环空气相混合的系统,这样既节能又卫生。

4.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简图及夏季工况空气处理过程的h—d图如下图所示。

图7—1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夏季处理过程(a)系统图示(b)h—d图一次回风系统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状态为W的室外新风与状态为N 的室内回风混合为状态C,经喷水室(或表面式冷却器)冷却减湿到点L(点L称机器露点.它一般位于φ=90%一95%线上),再从L加热到送风状态点O,然后送人房间吸收房间的余热余湿后变为室内状态N,一部分空气被排到室外,另一部分返回到空调机组与新风混合。

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讲义 (11)

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讲义 (11)

三、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一)一般规定( 1 )本章适用的钢结构民用房屋的结构类型和最大高度应符合表 8-24 的规定。

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适用的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

( 2 )本章适用的钢结构民用房屋的最大高宽比不宜超过表 8-25 的规定。

注:塔形建筑的底部有大底盘时,高宽比可按大底盘以上计算。

( 3 )钢结构房屋应根据设防分类、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 8 一 26 采用。

( 4 )钢结构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缝宽不应小于相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 倍。

( 5 )一、二级的钢结构房屋,宜设置偏心支承、带竖缝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板、内藏钢支撑钢筋混凝土墙板、屈曲约束支撑等消能支撑及筒体。

采用框架结构时,甲、乙类建筑和高层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多层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 6 )采用框架支撑结构的钢结构房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撑框架在两个方向的布置均宜基本对称,支撑框架之间楼盖的长宽比不宜大于 3 ;2 )三、四级且高度不大于 50m 的钢结构宜采用中心支撑,也可采用偏心支撑、屈曲约束支撑等消能支撑;3 )中心支撑框架宜采用交叉支撑,也可采用人字支撑或单斜杆支撑,不宜采用 K 形支撑,支撑的轴线应交汇于梁柱构件轴线的交点,偏离交点时的偏心距不应超过支撑杆件宽度,并应计人由此产生的附加弯矩。

当中心支撑采用只能受拉的单斜杆体系时,应同时设置不同倾斜方向的两组斜杆,且每组中不同方向单斜杆的截面面积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醉之差不应大于10% ;4 )偏心支撑框架的每根支撑应至少有一端与框架梁连接,并在支撑与梁交点和柱之问或同一跨内另一支撑与梁交点之间形成消能梁段;5 )采用屈曲约束支撑时,宜采用人字支撑、成对布置的单斜杆支撑等形式,不应采用 K 形或 X 形,支撑与柱的夹角宜在 350一 550之间。

屈曲约束支撑受压时,其设计参数、性能检验和作为一种消能部件的计算方法可按相关要求设计。

如何识别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源及噪声控制措施分析

如何识别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源及噪声控制措施分析

如何识别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源及噪声控制措施分析【摘要】通风空调系统噪声通常是指空调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通风空调噪声产生原因很多,涉及的因素也很广,主要的原因是设计、安装产生,尤其是安装所产生的噪声不容忽视。

通风空调在家庭制冷和采暖系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带来舒适冷暖生活享受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通风空调设备噪音问题,处理不好其运转发出的噪音会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本文从设计、制度、技术方面,对通风空调系统噪声的控制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

【关键词】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源;控制措施;优化随着房产经济发展日趋昌盛,建筑高层化遍及大城小镇,通风空调系统的普遍应用大力改善室内微气候舒适性。

通风与空调系统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起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空调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除了调节冷暖,人们对空调有了更多的要求。

令人厌烦的噪声或不符合声学要求的声音会影响空调系统的使用效果,甚至导致部分或全部不能正常运行。

如何控制好空调系统的噪声,给人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1 分析通风空调系统主要噪声源产生的原因1.1 系统自身的噪声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1.1 空调器及风机盘管等设备运转及设备振动产生的机械噪声。

1.1.2 冷冻动水在冷冻水管内流动产生水流声及水管振动产生的噪声。

1.1.3 空气在风管内流动摩擦振动产生的噪声。

1.1.4 空气从送风口喷出形成风声。

1.1.5 外界其他噪声源与上述噪声源可能产生的共鸣声。

1.2 设备噪声对环境及使用房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如何对设备进行消声、隔离、减震,从而使得建筑周边及使用房间噪声达到规范规定要求空调通风系统主要噪声源:需要控制噪声的设备主要为空调系统设备、平时通风设备。

1.2.1 平时通风:排风机、送风机。

1.2.2 空调系统:制冷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组)。

暖通空调课本1

暖通空调课本1
建筑节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管路附件
集管也称分水器和集水器,一般是为了便于连接通向各个环路的许多 并联管道而设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均压作用。 空调水系统中所有有可能积聚空气的“气囊”顶点,均应设置自动放 空气器。在连接放空气器时,应将局部管道的直径加大。
在空调水系统中的孔板、水泵、换热器等设备的入口管道上,均应安
设过滤器,以防止杂质进入,污染或堵塞这些设备。常用的是Y形过滤器, 它具有外形尺寸小、安装清洗方便的特点。
11.6.2 冷却水系统
图11-47 循环式冷却水系统 a)冷却水系统 b)冷却塔结构
11.6.3 管道及其附件
1.管道 2.管路附件
1.管道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 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予以排走。沿水流方向,冷凝水 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冷 凝水管道宜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或镀锌钢管,不宜采用焊接钢 管。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结露,应采取必要的保温和隔汽 措施。
3.两管制、三管制和四管制系统
图11-44 空调系统两管制与四管制 a)两管制系统 b)四管制系统
4.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
定流量系统中的循环水量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可通过供回 水支管上的三通调节阀调节供回水量混合比,从而调节供水温 度。系统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自控设备,缺点是输 送能耗始终为设计最大值。变流量系统中供回水温度保持定值, 供水流量随着系统负荷的改变而变化。变流量系统的输送能耗 随负荷减少而降低,水泵容量和电耗小,但系统需配备自控装 置。
在水系统中,安装平衡阀不仅可以调节或截断流量,还可以通过排污
口,排除管段中的存水。平衡阀的主要用途是解决分支管路间的流量分配, 保证各环路的流量符合设计要求,所以各个分支管路上应同时安装。
11.7 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11.7.1 电制冷装置 11.7.2 吸收式制冷 11.7.3 热泵机组 11.7.4 蓄冷 11.7.5 空调热源
2.顶送风
图11-40 孔板送风气流分布
3.下送风
图11-41 下送风气流流形 a)地板送风 b)下部侧送(置换通风)
11.6 空调水系统
11.6.1 冷冻水系统
11.6.2 冷却水系统 11.6.3 管道及其附件
1.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a)闭式系统
b)开式系统
2.异程式系统和同程式系统
图11-43 同程式系统与异程式系统 a)异程式系统 b)同程式系统
11.7.4 蓄冷
图11-54 蓄冰空调系统三种运行模式
11.7.5 空调热源
1.锅炉供热
2.热交换站供热 3.热泵、直燃机供热
1.锅炉供热
锅炉是最传统同时又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热源装置。 供热用锅炉分为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在空调热水系统中,由 于空调机组及整个水系统要随建筑的使用要求进行调节与控制, 因此采用热水锅炉直接供应空调系统热水的方式不是十分合适, 通常需要设置中间换热器。而蒸汽锅炉适用范围广,既可以直 接使用,又可以通过热交换使用其热量;同时,也为冬季空调 加湿提供了条件。
2.热交换站供热
热交换站的一次热媒通常来自自备锅炉房或城市热网。 采用热交换器的主要优点是一次热媒的热源系统与空调供热的 水系统完全分开,使空调热水系统的设计不受一次热媒的影响。 其主要缺点是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存在热损失,因此,换热器的 性能是设计中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பைடு நூலகம்
2.地源热泵
图11-52 地源热泵示意图
11.7.4 蓄冷
图11-53 盘管式蓄冰系统
11.7.4 蓄冷
(1)先经蒸发器后经蓄冰槽 如图11-54a所示。 (2)先经蓄冰槽后经蒸发器 如图11-54b所示,其运行效果与先经 蒸发器后经蓄冰槽模式相反。 (3)蒸发器与蓄冰槽并用 如图11-54c所示。
11.7.2 吸收式制冷
图11-51 吸收式制冷系统
11.7.3 热泵机组
1.空气源热泵
2.地源热泵
1.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以室外空气作为冷热源,在冬季供热时,室 外空气作为提供热量的热源;而夏季供冷时,室外空气则作为 释放热量的热源。由于空气无处不在,因此空气源热泵是居住 建筑和商业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热泵机组,如家用空调、商用 单元式热泵空调机组和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它的优点是安装 方便,使用简单;主要缺点是室外空气温度愈低时,室内热量 需求量愈大,而机组供热量反而减少,效率愈低。此外,在寒 冷的冬季,空气源热泵的室外盘管(蒸发器)会结霜,并影响制 热效果,这时需要采用除霜循环加以消除。
(2)螺杆式冷水机组 螺杆式冷水机组已有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历史,
但在我国则是近二十年才逐渐有所发展的。 (3)离心式冷水机组 离心式冷水机组是目前大中型商业建筑空调
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机组,常采用的制冷剂是R22、R123和
R134a。
2.冷风机组
在这一类机组中,蒸发器为直接膨胀式盘管,制冷剂在盘 管中吸热蒸发,直接对空气进行冷却,因此称为冷风机组。冷 风机组中的压缩机通常为活塞式、螺杆式和转子式。这类机组 的容量较小,常见的有房间空调器和单元式空调机组。
11.7.1 电制冷装置
1.冷水机组 2.冷风机组
11.7.1 电制冷装置
图11-48 单级理想蒸气压缩制冷工作过程
1.冷水机组
(1)活塞式冷水机组 活塞式冷水机组是民用建筑空调制冷中采用
时间最长,使用数量最多的一种机组,它具有制造简单、价格低
廉、运行可靠、使用灵活等优点,在民用建筑空调中占有重要地 位。
第11章 空气调节系统
11.5.3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形式
1.侧送风 2.顶送风 3.下送风
1.侧送风
图11-36 上侧送风气流分布
1.侧送风
图11-37 喷口送风气流分布
1.侧送风
图11-38 中部送风气流分布 a)下回风 b)上下回风
2.顶送风
图11-39 散流器送风气流分布 a)下送风 b)平送风
11.7.2 吸收式制冷
(1)吸收式冷水机组 由于吸收式冷水机组是利用热能进行制冷,
与压缩制冷相比,能够节省压缩制冷机的耗电,通常用在电力紧
张的地方,但需要提供蒸汽或高温热水。 (2)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冷水机组 又称非电空调主机,由于自带热
源,可以实现一机既可供冷又可供热的效果,是使用最多的一种
吸收式冷水机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