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空气调节系统2

第3章空气调节系统2

第3章空气调节系统2

空气调节系统组成

空气调节系统组成 一个典型的空调系统应由空调冷源和热源; 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 空调的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这五大部分组成。 (1)空调冷热源和热源冷源是为空气处理设备提供冷量以冷却送风空气。常用的空调冷源是各类冷水机组,它们提供低温水(例如7℃)给空气冷却设备,以冷却空气。也有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来直接冷却空气的。热源是用来提供加热空气所需的热量。常用的空调热源有热泵型冷热水机组、各类锅炉、电加热器等。 (2)空气处理设备其作用是将送风空气处理到规定的送风状态。空气处理设备(也称空调机组)可以是集中于一处,为整幢建筑物服务(小型建筑物多采用)。也可以分散设置在建筑物各层面。常用的空气处理设备有空气过滤器、空气冷却器(也称表冷器)、空气加热器、空气加湿器和喷水室等。 (3)空调风系统它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送风系统的作用是将处理过的空气送到空调区,其基本组成部分是风机、风管系统和室内送风口装置。风机是使空气在管内流动的动力设备。排风系统的作用是将空气从室内排出,并将排风输送到规定地点。可将排风排放至室外,也可将部分排风送至空气处理设备与新风混合后作为送风。重复使用的这一部分排风称为回风。排风系统的基本组成是室内排风口装置、风管系统和风机。在小型空调系统中,有时送排风系统合用一个风机,排风靠室内正压,回风靠风机负压。 (4)空调水系统其作用是将冷媒水(简称冷水或冷冻水)或热媒水(简称热水)从冷源或热源输送至空气处理设备(也称空调机组)。空调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是水泵和水管系统。空调水系统分为冷(热)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冷凝水系统三大类。 (5)空调的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由于各种因素,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是多变的,这就要求空调系统的工作状况也要有变化。所以,空调系统应装备必要的控制和调节装置,借助它们可以(人工或自动)调节送风参数、送排风量、供水量和供水参数等,以维持所要求的室内空气状态 海南气候特点

空调原理及系统组成

空调原理及系统组成传热方式与热学定律 对流、传导、辐射 对流:通过流体流动把热量带走。 传导: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温差传。 辐射:物体通过发出红外线方式把热量散发出去。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可以传递的,能量的总量保持不。物质吸收了热量膨胀,对外界作功把一部份能量传给了外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 指出了在自然条件下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而不能由低温物体自动向高温物体转移,也就是说在自然条件下,这个转变过程是不可逆的。要使热传递方向倒转过来,只有靠消耗功来实现。 5?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 (25.41 KB) 如:压缩机---做功,将热量从低温热源传送到高温热源,使得低温热源始终保持较低温度,类似于水泵做功实现水从低处往高处流的原理。 一般空调构成及循环

5?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 (26.51 KB) 压缩机:“心脏”,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汽; 膨胀阀: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蒸发器:吸收热量(输出冷量)从而制冷; 冷凝器:输出热量。 5?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 (44.75 KB) 空调四大件 蒸发器工作的过程 室内的温度较高,空气流过蒸发器时冷媒蒸发带走空气中的热量,空气温度降低成为冷空气。 空气被冷却时,空气中会有凝水,通过排水器排走。 为了防止冷凝水流到机房内,需要挡板和排水管将其排到室外。 5?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 (25.14 KB) 空调的第二个部件冷凝器(这里所指是空冷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室外

机室外机的工作原理是冷媒向空气放热,由气态转化为液态,向空气排热。所以冷凝器的散热条件对空调制冷有较大影响,有一定的环境及距离要求,后文将会详细讲解。 5?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 (29.81 KB) 空调的第三个部件压缩机,压缩机起到的作用如下: 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冷媒气体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 冷媒向空气放热,由气态转化为液态,这一过程,实际需要做功,做功这一过程由压缩机来完成。 这一过程中压缩机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汽(工作过程),通过做功后冷凝器再将热量带到室外。 5?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 (38.94 KB) 空调的第四个部件膨胀阀 膨胀阀---对制冷剂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高温高压的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膨胀阀通过感应器感应蒸发器出口温度,如果出口过热度偏高,表示蒸发器热负荷偏大,则膨胀阀阀门调节开启变大,制冷剂流量按比例增加。反之,蒸发器出口温度偏低,膨胀阀会逆向关小减少制冷剂流向蒸发器的流量,从而实现减小制冷量。通过膨胀阀的控制,实现空调制冷的动态平衡。 5?天前上传

空气调节--(第四版)1-6章笔记

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 一、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1、湿空气包含干空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以看为理想气体) 则有气体状态方程式:P g V=m g RT----- P q V=m q RT ---- 1)密度: 总的密度: 其中,B-湿空气总的压力 ; 2)含湿量d: 1kg 干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称为含湿量 或者 3)相对湿度: 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压力的之比。 4)含湿量d 和相对湿度的关系: RT V m P q q = RT V m P g g =

由于 所以 5)湿空气的焓h: 二、焓湿图 1、首先做出热湿比线 2、找出初始状态点N 3、将热湿比线平移到初始状态点N 4、在热湿图上找出已知条件中终参数任意一个参数和热湿比线交点即为终状态点。 三、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湿球温度:定压绝热(等焓)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湿球温度,此时的热湿比(准确作图用) 其中=; 露点温度: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四、湿空气的混合即可确定混合状态点

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和送风量的确定 一、室内设计参数和室外设计参数 1、人体PMV和PPD (国标) PMV:预测热环境下人体的反应 PPD: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的百分数 2、室内空气参数 二、室外逐时计算温度 三、室外综合温度(包括太阳辐射温度和空气温度) 其中,垂直表面指墙壁,水平表面 指的是屋顶 I?,查(附录2-4)可得各个表面辐射强度。 四、围护结构得热量

其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F----围护结构面积; ---室外设计平均温度; —室内设计温度; 五、房间的冷负荷 1、对流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2、辐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包括稳定辐射冷负荷和不稳定冷负荷 1)稳定辐射冷负荷:经过表面的吸收,形成对流冷负荷 2)不稳定辐射冷负荷:

中央空调系统组成各部分介绍

中央空调系统组成各部分介绍 中央空调分为冷媒系统、水系统和风系统,其中风系统中央空调使用很少,冷媒系统和水系统较多,下面将重点介绍冷媒系统和水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并对中央空调系统组成的各部分进行简单的说明。 冷媒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主机+冷媒管道+分歧管+冷凝排水管道+内机;水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主机+膨胀水箱(闭式膨胀罐)+循环水泵+冷冻水管(阀门)+水过滤器+内机+冷凝水排水管道。这两种中央空调系统组成部分设备一样。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主机 主机部分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及冷媒(制冷剂)等组成,主机也是中央空调系统组成最重要的部分,主机集成了中央空调的核心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冷媒管道 冷媒管道主要是指内机和外机的连接管、用来走冷媒的、所以叫冷媒管也叫连接管,冷媒管道是中央空调系统组成的流体,如:水\氟利昂\氨\等。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分歧管 分歧管是小型中央空调组机与组机、组机与室内各风口单元的连接部分,把整个空调系统连接成树型结构。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内机 内机也是中央空调系统组成重要部分,属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尾部设备,一般一套中央空调系统由多台内机组成,内机分为风管机、天井机、壁挂机、落地机。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膨胀水箱 膨胀水箱是中央空调水路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收容和补偿系统中水的胀缩量。,一般都将膨胀水箱设在系统的最高点,通常都接在循环水泵(中央空调冷冻水循环水泵)吸水口附近的回水干管上。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循环水泵 循环水主要是向汽轮机凝汽器供给冷却水,用以冷却凝气轮机排汽,循环水泵还要向冷油器,冷风器,锅炉冲灰水等提供水源。每台泵对应有两台旋转滤网和一个外围水闸对泵吸入口处的水源进行垃圾清理。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水过滤器 水过滤器由简体、不锈钢滤网、排污部分、传动装置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过滤机工作时,待过滤的水由水口时入,流经滤网,通过出口进入用户所须的管道进行工艺循环,水中的颗粒杂技被截留在滤网内部。 以上是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中央空调除了以上系统设备外,还有很多辅材辅料,它们也是构成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组成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空气调节系统

空气调节系统系统,是包含温度、湿度、空气清净度以及空气循环的控制系统,被称为HVAC(英语:Heating, 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and Cooling)。 空气调节系统/空调供应冷气、暖气或除湿的作用原理均类似,利用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发生蒸发或凝结,从而引发周遭空气的蒸发或凝结,以达到改变温、湿度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暖气机”是一个罕见的、热效率大于1的优良设备(若不考虑‘温室效应’)。这使得其对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意义,远不如对于地处温带的地区来得有建设性。 目录 [隐藏] ? 1 历史 ? 2 空气调节系统的应用 o 2.1 效率评估 (SEER) ? 3 空气调节系统的种类 o 3.1 冷冻循环 ? 3.1.1 湿度 ? 3.1.2 制冷剂(冷媒) o 3.2 蒸发冷冻机 o 3.3 吸收式冷冻机 ? 4 功率 ? 5 隔热 ? 6 特殊场所所需空调设备设计 o 6.1 图书馆空调设备 ?7 各国的家居空气调节系统系统 ?8 健康影响 ?9 参看 ?10 品牌 ?11 外部链接 o11.1 空气调节系统技术 o11.2 消费指南 o11.3 维修资料 o11.4 能源效益 ?12 参考

冷冻循环示意图:1) 凝结盘管,2) 扩张阀,3) 蒸发盘管,4) 压缩机

(1)推进HCFC的替代研究工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95年12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7次《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议书》缔约国会议,规定了发达国家对HCFC于 2020年停止使用,用于维修的必需量保留至2030年;对于发展中国家于2016年冻结在2015年的消费水平上,2040年全部停止使用。由于空调系统大量使用HCFC22,所以应加快替代工质和采用新工质的压缩机、热交换器、冷冻油和制冷系统的研究开发,为工程应用做好技术基础准备。明天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昨天,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等联合举办“保护臭氧层,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公众宣传活动。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温武瑞表示,我国正在研究使用新型环保的碳氢作为制冷剂,现有空调将逐步淘汰。 温武瑞表示,我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最主要的任务是“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即HCFC)”,到2030年停止HCFC的使用。HCFC是目前剩余量最大的一组消耗臭氧层物质,主要用于制冷剂、清洗剂等,目前我国正在研究使用碳氢制冷剂替换HCFC,碳氢制冷剂不损害臭氧层,无温室效应,完全环保。现在一些空调生产企业正在进行示范项目的生产线改造。 “预计最快明年,生产线的改造将会在全行业实施。”温武瑞说,届时,新生产出的空调将使用新型环保的碳氢作为制冷剂,现有的空调将逐步淘汰。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广东消费者习惯称之为雪种),用英文(Refrigcrant)的首字母“R“表示,是一种在制冷循环过程中利用液体气化吸收热量,又在外功的的作用下,把气体液化

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 它主要由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冷却塔组成。 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如下: 制冷机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将冷冻水制冷,冷冻泵将冷冻水送到各风机风口的冷却盘管中,由风机吹送达到降温的目的。经蒸发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出热量成气态,冷却泵将冷却水送到冷却塔上由水塔风机对其进行喷淋冷却,与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 图1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 注:T为环境温度,即室外温度,四季不同,夏天可达35℃。 中央空调工作原理 户式中央空调--工作原理一户式中央空调的分类 ☆风管机 一台定频室外机,一台定频室内机,通过风管把冷热风送至每个房间,可方便将室外新风引入;对空气进行加湿等集中处理也较容易,是廉价的机器,设计合理每个房间的噪声仅增加1~3分贝,卧室不必吊顶,每个房间在可高于主温控器设定的温度以上,对温度进行控制;可以有一定比例的能量转移,达到节能及加快空调冷热速度的效果。 室内机局部噪声较大,根据现场不同的安装条件,实测在42~52分贝之间,对设计及安装

要求很专业。 ☆一拖多机组 (1)定频多联机 把分体空调集中到一个室外机中,最多一拖三里面有三台压缩机,冷媒系统各自独立;把明装壁挂室内机改变成暗藏式;引进新风困难,是分体空调的一种变形,卧室内风机噪音由低到高要增加7~14分贝,最高达50分贝。每个卧室需增加长1.2m以上,宽0.6m,高0.3 m的吊顶,另需设检修孔;每个内机都需有冷凝水排放的管路。 冷媒系统独立,但电路部分的有共用点;如发生外风机,外机温度探头、压力保护或电器局部短路等故障时,整套机器将无法运行。 (2)定、变频一拖多 其中有1~2台变频压缩机或另加1台定频压缩机,电路上有射频干扰,对电脑有影响。检修孔新风引入吊顶与冷凝水与多联机相同;对氟管的分支器要求设计合理;对上,下层共用1台机器,管路要求更高;较易在全开启时出现末端内机效果太差的情况。 ☆冷热水机 定频冷热水机或变频冷热水机 大型中央空调的缩小,冷凝器由水冷变成风冷;用水泵将冷热水送至风机盘管。引入新风、检修孔、吊顶冷凝水排放、噪声指标与多联机相同。但又增加了冷热水管;由于温度差很大,密封问题突出,出现漏水对装潢的破坏较大。另外大型中央空调蒸发器都定时清理和酸洗;家用冷热水机对此还无良策,长期使用冷热交换器的效率将大打折扣。如能与中央水处理系统相结合,可克服上述难点。 单独房间使用空调,其它房间风机盘管有冷热水管流过,也会产生能耗;现较流行采用电磁水阀来关闭水路;除去造价上的因素外;还会使局部水流速过高,产生噪声的问题。 二. 户式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 1.冷(热)水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是:室外的制冷机组对冷(热)媒水进行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然后由水泵将降温后的冷媒(热)水输送到安装在室内的风机盘管机组中,由风机盘管机组采取就地回风的方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处理的目的。

空气调节思考题

绪论 2.空气调节与全面通风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空气调节由哪些环节组成?答:全面通风往往达不到人们所要求的空气状态及精度。空气调节是调节空气的状态来满足人类的需求。两者同样是改变了人体所处环境的空气状态,但是空气调节包括了通风、供暖和制冷等过程。空气调节包括:空气处理、空气运输、空气末端分配以及气流组织。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 1.为什么湿空气的组成成份中,对空气调节来说水蒸汽是重要的一部分?答: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干空气的成分比较稳定,其中的水蒸气虽然含量较少但是其决定了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3.饱和与不饱和水蒸汽分压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 答: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的饱和程度代表了对应压力下的不饱和湿空气可吸收水蒸气的最大值。饱和水蒸汽分压由湿空气温度唯一决定,而不饱和水蒸汽分压与大气压力有关,由实际的大气压决定。 4.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象冬天那样雾气腾腾?答:夏天的气温高于冬季,浴室的水蒸气的露点温度一定,夏季空气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而冬季空气的露点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 5.冬季人在室外呼气时,为什么看得见是白色的?冬季室内供暖时,为什么 常常感觉干燥?答:人呼出的空气的露点温度一定,而冬季空气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冬季墙体的温度低,可能会使得空气结露,使得空气的含湿量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也会降低。 6.两种温度不同,而相对湿度数值一样的空气环境,从吸湿能力上看,是否 是同样干燥?为什么?答:不一定。因为温度不同,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不同,两者的吸湿能力相同,但吸湿总量不同。 7.影响湿球温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保证测量湿球温度的准确性?答:湿球温度受风速及测量条件的影响。风速大于4m/s的情况下,工程应用是完全可以允许的,速度越大热湿交换越充分,误差越小。 8.为什么含湿量相同、温度不同的各种状态空气都有相同的露点温度?答:露点温度只与水蒸气分压力和含湿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空气含湿量不变,露点温度不变。 9.为什么雾出现在早晚?为什么太阳出来雾消散?答:早晚的空气温度较低,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而太阳出来之后空气的温度较高,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使得空气的相对含湿量提高,可以吸收雾水。 10.有些房屋外墙内壁面象玻璃一样,冬季也会出现凝水,有什么防止办法?

空调原理及系统组成

空调原理及系统组成 传热方式与热学定律 对流、传导、辐射 对流:通过流体流动把热量带走。 传导: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温差传。 辐射:物体通过发出红外线方式把热量散发出去。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可以传递的,能量的总量保持不。物质吸收了热量膨胀,对外界作功把一部份能量传给了外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 指出了在自然条件下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而不能由低温物体自动向高温物体转移,也就是说在自然条件下,这个转变过程是不可逆的。要使热传递方向倒转过来,只有靠消耗功来实现。 5 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25.41 KB) 如:压缩机---做功,将热量从低温热源传送到高温热源,使得低温热源始终保持较低温度,类似于水泵做功实现水从低处往高处流的原理。 一般空调构成及循环

5 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26.51 KB) 压缩机:“心脏”,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汽; 膨胀阀: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蒸发器:吸收热量(输出冷量)从而制冷; 冷凝器:输出热量。

5 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44.75 KB) 空调四大件 蒸发器工作的过程 室内的温度较高,空气流过蒸发器时冷媒蒸发带走空气中的热量,空气温度降低成为冷空气。空气被冷却时,空气中会有凝水,通过排水器排走。 为了防止冷凝水流到机房内,需要挡板和排水管将其排到室外。

5 天前上传 下载附件(25.14 KB) 空调的第二个部件冷凝器(这里所指是空冷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室外机室外机的工作原理是冷媒向空气放热,由气态转化为液态,向空气排热。所以冷凝器的散热条件对空调制冷有较大影响,有一定的环境及距离要求,后文将会详细讲解。 5 天前上传

空调系统的分类

空调系统的分类 空调系统的分类 一幢建筑的空调系统通常包括以下设备及其附件: 冷、热源设备——提供空调用冷、热源; 冷、热介质输送设备及管道——把冷、热介质输送到使用场所; 空气处理设备及输送设备及管道——对空气进行处理并运送至需空气调节的房间; 温、湿度等参数的控制设备及元器件。 根据以上设备的情况,可对空调系统进行一系列的分类。 一、按照处理空气所采用的冷、热介质来分类 ㈠中央空调系统 通过冷、热源设备提供满足要求的冷、热水并由水泵输送至各个空气处理设备中与空气进行交换后,把处理后的空气送至空气调节房间。简单的说,中央空调系统就是冷热源集中处理空调调节系统。 ㈡分散式系统 实际上已经不是空调设计中“系统”的概念,它是把冷热源设备、空气处理及起输送设备组合一体,直接设于空气调节房间内。其典型的例子就是直接蒸发式空调机组,如分体式空调机。㈢其他空调系统 既有中央空调的某些特点,又有分散式空调的某些特点,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等。 二、按冷、热介质的到达位置来分类 这里所提到的冷、热源介质,是指为空气处理所提供的冷、热源的种类而不包括被处理的空气本身。 ㈠全空气系统 冷、热介质不进入被空调房间而只进入空调机房,被空气调节房间的冷、热量全部由经过处理的冷、热空气负担,被空气调节房间内只有风道存在。 典型的例子是目前所常见的确一、二次回风空调系统。 ㈡气-水系统 空气与作为冷、热介质的水同时送进被空气调节房间,空气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或提供满足房间最小卫生要求的新风量,水则通过房间内的小型空气处理设备而承担房间的冷、热量及湿负荷。 ㈢直接蒸发式系统 利用冷媒直接与空气进行一次热交换,将使得在输送同样冷(热)量至同一地点时所用的能耗更少一些。其作用范围比中央空调系统小的多。 5.1 中央空调概念 空气调节,简称空调,就是把经过一定处理后的空气,以一定的方式送入室内,使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流动速度等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满足生活舒适和生产工艺需要的一种专门技术。中央空调系统是由一台主机(或一套制冷系统或供风系统)通过风道送风或冷热水源带动多个未端的方式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的目的的空调系统。 5.2空调系统分类 空调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5.2.1 按输送工作介质分类 5.2.1.1 全空气式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的组成与方式

1 空调系统的组成与方式 1.1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 1.2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与比较 1.2.1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 1.2.2典型空调系统的比较 1.2.3空调系统选择的原则 1.3 全空气空调系统(AAA) 1.3.1 全空气空调过程 1.3.2 回风方式的选定 1.3.3 风量平衡 1.3.4 系统的划分 1.3.5 分区处理 1.3.6 双风道系统 1.4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 1.4.1 采用变风量的原因 1.4.2 定风量与变风量的区别 1.4.3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形式 1.5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 1.5.1 风机盘管的构造、类型和基本参数 1.5.2 系统的新风供给方式 1.5.3 系统中的新风终状态的处理方式 1.5.4 风机盘管的水系统与调节 1.6商用、户式中央空调、变流量系统 1.6.1 商用中央空调 1.6.2 户用中央空调 1.6.3 变流量系统(VRV) 1.1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制冷制热设备或装置(压缩机、压缩冷凝机组、冷水机组、空调箱、锅炉、喷水室等)、管路(制冷剂管路、冷媒管路、载冷剂管路等)、室内末端设备(室内风管水管、散流器、风机盘管、空调室内机等)、室外设备(室外风管、冷却塔、风冷式冷凝器等)、水泵、控制装置及附属设备等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参见图1-1和图1-2,多房间的单风道全空气空调系统参见图1-3。

图1-1 中央空调系统组成示意图1 图1-2 中央空调系统组成示意图2 (多房间的单风道全空气空调系统动画演示)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及举例参见表1-1。 组成举例 空气分布、输送系统送、回风管道、散流器等空气处理设备空调箱、风机盘管 冷媒输送系统冷冻水泵、冷冻水管路及附件 冷热源冷水机组、锅炉等 热媒输送系统热水泵、热水管路及附件 散热系统冷却风系统或冷却水系统

第四章 空气调节系统 思考题

第四章空气调节系统 思考题 1.在设计工况下,一次回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相比较有什么优点?利用热平衡方法推导一次回风系统耗能量和回风之间的关系。 2.利用喷水室处理空气的一次回流系统,冬季需设置预热器时,采用先混合后加热与采取先加热后混合其所需的预热量为多少?其所需热量是否相等?证明之采用哪一些方案更好些? 3.一次回风系统冬季设置预热的条件是什么? 4.二次回风系统在什么条件下使用?二次回风系统与一次回风系统相比较,在夏季计算工况下其节能量为多少?用热平衡法证明之。 5.二次回风系统与一次回风系统相比较,冬季是否节省能量?证明之。 6.二次回风系统,夏季采用二次回风,冬季采用一次回风方案,这样做是否有好处? 7.在那些情况下,采用二次回风系统并不有利? 8.一次回风系统、二次回风系统所需冷量与室内热负荷有什么关系? 9.集中式及局部空调系统各有哪些优缺点? 10.在集中处理室设集中再热器和在送风分支管上设局部再热器的方案各有什么优缺点?什么情况下最好是采用既有集中再热器又有局部加热器这一方案? 11.利用风机盘管系统与一般集中式系统相比较是否多费冷量? 12.如何用实际使用工况来校正空调机组的额定冷量? 习题 4-1 试为上海某厂一个空调系统确定空气调节过程草并计算所需设备容量。已知条件如下: 车间内设计参数冬、夏均为t=20士1℃,?=50土5%。夏季余热量为34.9KW,冬 季为-11.6KW。冬、夏余湿量均为2Okg/h,夏季送风湿差采用6℃,不许用回风。 4-2 已知条件同题4-1,但要求用一次回风,新风百分比为20%,重新进行计算。 4-3 试为北京某厂一个有二次回风的空调系统确定空气调节过程。并计算所需设备容量。已知条件如下: 车间内设计参数冬、夏均为t=20士1℃, ?=50士5%。夏季余热量为34.9KW, 余湿量为1Okg/h。冬季余热量为-11.6KW,余湿量为15kg/h。夏季送风温差采用6℃,最小新风百分比为10%。

空调系统是由四个主要部件组成

空调系统是由四个主要 部件组成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空调系统是由四个主要部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和蒸发器,这四大部件是构成空调系统最关键,最基本的部件。 1、压缩机 压缩机是空调的主机。压缩机是把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为高压高温气体,排向冷凝器,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液化。由此可知,压缩机的作用是不断从蒸发器吸入制冷剂气体,又不断将制冷剂蒸汽压缩后送入冷凝器,同时维持吸气端和排气端的压力差,和其他部件来完成它的相态变化。 2、冷凝器 冷凝器是热交换器的一种,这种热交换器常采用水或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正常运行时,压缩机排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若为风冷式冷凝器则和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整蒸汽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或空气,从而使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汽冷凝成一定压力下的液体。所以说,冷凝器是使制冷剂有气态转变为液态的关键性部件。 3、节流器 节流器是通过突然缩小通道截面,使制冷剂节流降压和适当调节制冷剂流量的设备。节流器通常布置在向蒸发器、中冷器等设备的供液管上。常用的有节流阀、浮球阀、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及节流孔板及毛细管等。当制冷剂液体由冷凝器(或储液器)流出,经过节流阀时,由于节流作用,压力和温度都降低。由冷凝压力降至蒸发压力,

冷凝(或过冷)温度降至蒸发温度。由此可知节流阀在制冷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于节流降压。 4、蒸发器 蒸发器也是一种热交换装置。只是它的作用与冷凝器相反。制冷剂液体在其中气化时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的热量,使被冷却物体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应该指出“四大部件”中的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重要作用,它们在密封的循环系统中,按一定的位置和顺序排列,在由管道连接起来,各尽其则,实现制冷制热的目的。 分享 顶

空调系统分类及原理

空调系统分类及原理 一幢建筑的空调系统通常包括以下设备及其附件: 冷、热源设备——提供空调用冷、热源;冷、热介质输送设备及管道——把冷、热介质输送到使用场所;空气处理设备及输送设备及管道——对空气进行处理并运送至需空气调节的房间;温、湿度等参数的控制设备及元器件。根据以上设备的情况,可对空调系统进行一系列的分类。 一、按照处理空气所采用的冷、热介质来分类 ㈠央空调系统 通过冷、热源设备提供满足要求的冷、热水并由水泵输送至各个空气处理设备中与空气进行交换后,把处理后的空气送至空气调节房间。简单的说,中央空调系统就是冷热源集中处理空调调节系统。 ㈡散式系统 实际上已经不是空调设计中“系统”的概念,它是把冷热源设备、空气处理及起输送设备组合一体,直接设于空气调节房间。其典型的例子就是直接蒸发式空调机组,如分体式空调机。 ㈢他空调系统 既有中央空调的某些特点,又有分散式空调的某些特点,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等。 二、按冷、热介质的到达位置来分类 这里所提到的冷、热源介质,是指为空气处理所提供的冷、热源的种类而不包括被处理的空气本身。 ㈠全空气系统

冷、热介质不进入被空调房间而只进入空调机房,被空气调节房间的冷、热量全部由经过处理的冷、热空气负担,被空气调节房间只有风道存在。典型的例子是目前所常见的确一、二次回风空调系统。 ㈡气-水系统 空气与作为冷、热介质的水同时送进被空气调节房间,空气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或提供满足房间最小卫生要求的新风量,水则通过房间的小型空气处理设备而承担房间的冷、热量及湿负荷。 (三)接蒸发式系统 利用冷媒直接与空气进行一次热交换,将使得在输送同样冷(热)量至同一地点时所用的能耗更少一些。其作用围比中央空调系统小的多。 空调系统分类 一.中央空调概念 空气调节,简称空调,就是把经过一定处理后的空气,以一定的方式送入室,使室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流动速度等控制在适当的围以满足生活舒适和生产工艺需要的一种专门技术。中央空调系统是由一台主机(或一套制冷系统或供风系统)通过风道送风或冷热水源带动多个未端的方式来达到室空气调节的目的的空调系统。 二.空调系统分类 空调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按输送工作介质分类 1.全空气式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

HVAC系统介绍
Air Conditioning Clinic TRG-TRC018-EN

HVAC系统介绍
period one 第一部分
Dissecting HVAC Systems HVAC系统组成
Air Conditioning Clinic TRG-TRC018-EN

Comfort Requirements 舒适的必要条件
? ? ? ? ? ? ? ?
Temperature温度 Humidity湿度 Air movement气流运动 Fresh air新鲜空气 Clean air洁净空气 Noise levels噪音等级 Lighting灯光 Furniture and work surfaces 和工作面
设备
3
Insert Footer

The Five System Loops 五个系统回路
Airside空气侧 Chilled water冷水侧 Refrigeration制冷
Heat rejection放热 Controls控制
4
Insert Footer

Airside Loop空气侧回路
supply air送风 return air回风
sensible heat显热 Moisture湿气 (latent heat潜热)
5 Insert Footer
conditioned space空调区域

空气调节 (第四版)1~6章笔记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 一、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1、湿空气包含干空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以看为理想气体) 则有气体状态方程式:P g V=m g P q V=m q 1)密度: 总的密度: 其中,B-湿空气总的压力; 2)含湿量d: 1kg干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称为含湿量 或者 3)相对湿度: 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压力的之比。 4)含湿量d和相对湿度的关系:

由于 所以 5)湿空气的焓h: 二、焓湿图 1、首先做出热湿比线 2、找出初始状态点N 3、将热湿比线平移到初始状态点N 4、在热湿图上找出已知条件中终参数任意一个参数和热湿比线交点即为终状态点。 三、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湿球温度:定压绝热(等焓)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湿球温度,此时的热湿比(准确作图用) 其中=; 露点温度: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四、湿空气的混合即可确定混合状态点

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和送风量的确定 一、室内设计参数和室外设计参数 1、人体PMV和PPD (国标) PMV:预测热环境下人体的反应 PPD: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的百分数 2、室内空气参数 二、室外逐时计算温度 三、室外综合温度(包括太阳辐射温度和空气温度) 其中,垂直表面指墙壁,水平表面 指的是屋顶 I?,查(附录2-4)可得各个表面辐射强度。 四、围护结构得热量

其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F----围护结构面积; ---室外设计平均温度; —室内设计温度; 五、房间的冷负荷 1、对流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2、辐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包括稳定辐射冷负荷和不稳定冷负荷 1)稳定辐射冷负荷:经过表面的吸收,形成对流冷负荷 2)不稳定辐射冷负荷:

《空气调节》(第四版-赵荣义)复习提纲

《空调工程》复习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1、空气调节的主要任务: ?在所处自然环境下,使被调节空间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流动速度以及洁净度、新鲜度。 2、湿空气: (1)概念: ?大气由一定量的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我们称其为湿空气。?干空气可看作一个稳定的混合物; ?水蒸气含量较少,但其变化对湿空气的干燥及潮湿程度产生重要影响,是空调中的重要调节对象; ?常温常压下干空气、水蒸气均可近似看作理想气体。 (2)状态参数:

3、焓湿图: 确定湿空气的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方法:公式计算;查表;查焓湿图。

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 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1)空调室内温湿度指标: (2)人体热平衡:S=M-W-E-R-C (3)人体冷热感的影响因素(6个):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平均辐射温度; ?风速; ?衣服热阻; ?人体活动量。 (4)新有效温度ET*: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对人体冷热感影响的一个综合指标。 (5)舒适区:人体感到热舒适的一个空气参数区域,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区域可能不同。 (6)PMV-PPD指标:综合考虑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衣服热阻、人体活动量等6个因素对人体冷热感影响的综合指标 ?PMV(预期平均投票):由人体热平衡原理推出,代表同一环境中绝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 ?PPD(预期不满意百分率):表示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百分数,通过概率分析方法得到PPD与PMV的关系。 ?我国采暖和空调热舒适性指标宜为:-1≤PMV≤1,PPD=26%. (7)室内空气温湿度计算参数:分两个热舒适等级,参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空气调节课后思考题答案

1、热泵循环的供热系数与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有何区别,二者有无联系? 由于热泵能将低温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是回收低温余热、利用环境介质(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室外空气等)中储存的能量的重要途径。 制冷循环是通过制冷工质(也称制冷剂)将热量从低温物体(如冷库等)移向高温物体(如大气环境)的循环过程,从而将物体冷却到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此低温,这一过程是利用制冷装置来实现的。 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原理是差不多的,制冷循环是将热量从低温物体移向高温物体;热泵循环是将低温热源吸热送往高温热源,是逆卡诺循环的。 供热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放出的热量。 制冷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 供热系数=制冷系数+1,因此供热系数永远大于1,而制冷系数可以大于、等于、小于1,一般情况下也大于1。像一般市场空调的制冷系数都在2.5~5左右,它反映了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也就是cop。 2、分析说明提高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性能系数的方法和途径。 COP=h1-h4/(h2-h1) 提高蒸发温度:蒸发温度主要取决于制冷对象的温度要求,不能随意变动,但在制冷对象允许情况下,取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一般温度比冷库温度低5~~10摄氏度,以保证传热温差需要。 增加过冷度:过冷度越大,制冷系数增加越多。制冷剂离开冷凝器的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过冷度一般很小。 降低冷凝温度:冷凝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不能随意变动。但在允许选择冷却介质的温度时,比如,冰箱、冰柜从提高制冷出发,应放置在房间温度较低的地方。一般冷凝温度要高于介质温度低5~~7摄氏度,以保证传热温差需要。 调整适当的冷媒量、增大蒸发面积、 3、制冷剂的命名方法 (1)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简写符号规定为R7(), 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字是该无机物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2)卤代烃和烷烃类: 烷烃类化合物的分子通式为CmH2m+2; 卤代烃的分子通式为CmHnFxClyBrz(2m+2 = n+x+y+z) ,它们的简写符号规定为R(m-1)(n+1)(x)B(z)。 (3)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简写符号为R4(), 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字为该制冷剂命名的先后顺序号,从00开始。 (4)共沸混合制冷剂: 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简写符号为R5(), 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字为该制冷剂命名的先后顺序号,从00开始。 (5)环烷烃、链烯烃以及它们的卤代物: 写符号规定:环烷烃及环烷烃的卤代物用字母“RC”开头,链烯烃及链烯烃的卤代物用字母“R1”开头。 (6)有机制冷剂则在600序列任意编号。 4、液氨是工业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制冷剂。它的优点是:沸点低,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节流损失小,溶解水,泄露易被发现,价格低廉。 液氨的缺点:有毒,有刺激味,当与水接触时对铜及其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性,与空气混合能发生爆炸,高温下易挥发分解。 氟利昂是饱和烃类的卤族衍生物,他们的分子通式为:CmHnFxIyBrz,且有2m +2=n+xo+y+z 的关系。氟利昂制冷剂大多数是无毒的且无味。在制冷系统温度下不燃烧,无爆炸危险,且热稳定性能好。氟利昂的分子量大对金属的润湿性好。

空气调节

空气调节 1冷负荷:指为维持室温恒定,在某个时刻需向室内供应的冷量(或从室内排出的热量)。 2得热量:在某一时刻进入空调房间的热量总和。 3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相当于将室外空气温度tw提高了一个由太阳辐射引起的附加值,并非实际存在的空气温度。 4集中式空调系统:这种系统是将所有的空调处理设备以及通风机全都集中在空调机房布置。 5一次回风系统:在全空气系统中,仅利用一次回风进行能量回收的空调系统。 6二次回风系统:在全空气系统中,回风分别利用两次进行能量回收的空调系统。 7最小新风比:空调系统设计工况下的新风量与送风量的比值,用m%=GW/G表示。 8双风道系统:该系统有一根送冷风道,一根送热风道,两种状态空气在每个空调房间或每个区的双风道混合箱中混合后进入房间。 9变风量系统:依靠改变送风量的办法来维持空调房间参数的集中式空调系统。 10含湿量:湿空气中水蒸气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值。 11回风:从被调空间抽出后全部或部分返回空调机的空气。 12新风:由室外引入经空调机处理后进入空调房间的空气。 13热湿比:空气的焓值变化与含湿量变化之比值。 14换气次数:单位时间内流经房间的送风量(按体积计)与房间容积之比。 15舒适性空调:根据人体对温、湿度要求而确定空调诸参数的空调系统,又称民用空调。 16工艺性空调:根据工艺生产过程要求不同,同时兼顾人体卫生要求而确定空气诸参数的空调系统 17机器露点:相应于空调机中冷却盘管外表面平均温度的饱和空气状态,又指经过喷水室冷却处理后接近于饱和状态的空气温度。 18空调基数:指空调房间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基数指标。 19空调精度:指空调房间温,湿度允许偏离空调基数的指标。 20全空气系统: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由集中处理后的空气来承担的空调系统。 21空气---水系统:指空调房间的冷(热)、湿负荷由空气、水共同担负处理的空调系统。22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指除了有集中的中央空调机组外,在每个房间还分别有处理空气的末端装置(入风机盘管系统) 23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射线与受到辐射之处的地面所构成的角度。 24非等温射流:空调系统中,当送风射流出口温度与房间温度不同时,称为非等温射流。25送风温差:进入房间送风温度与房间的温度之差。 26冷射流:空调系统中,当送风射流出口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其射流称为冷射流。 27热射流:空调系统中,当送风射流出口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其射流称为热射流。 28流速当量直径:设定某一圆形风道中空气流速与矩形风道中流速相等,并且单位长度摩擦阻力也相等,则该圆形风道直径就称为此矩形风道的流速当量直径。 29流量当量直径:设定某一圆形风道中空气流量与矩形风道中流量相等,并且单位长度摩擦阻力也相等,则该圆形风道直径就称为此矩形风道的流量当量直径。 30水力半径:流体在通过管道(或风道)时,其过流断面与湿周之比。 31析湿系数:空气在通过表面式冷却器进行热湿交换过程中,全热量与显热量之比值。 32 喷水系数:通过喷水室的风量与总喷水量的比值。 33 接触系数:表示喷水室或表面式换热器在进行热交换过程中,实际过程与理想过程接近的程度的系数。 34 干式冷却:冷却介质的平均温度大于被冷却空气初始露点温度的冷却过程。又称等湿冷

空气调节系统工作原理

第一节 本节介绍了空气的组成成分和状态参数, 空气调节的任务和作用, 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等内容,通过学习应了解空调系统涉及的空气的基本性状指标,空气调节的任务和作用,掌握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一、空气的组成成分 空气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氮、氧、二氧化碳、尘粒和水蒸气等。没有经过处理的空气的成分依所在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局部空间内空气的成分与其周围散发性物质的成分密切相关。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对空调系统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空气夹带尘粒的能力与空气的流速有关;一般来说,流速越大,其夹带能力也越大。空气在同一连续段中流动时,往往在流速变慢或静止的区段中析出尘粒。因此,在空调系统中,灰尘经常积蓄在风机叶片的背面、进出风口和风管的转角位置、截面变化区段。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空调中新风量设计的一个技术指标,室内空气中氧的含量不足或者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都需要加大新风量,增加通风换气的流量和次数。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对人体的舒适感、产品质量、工艺过程和设备的维护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室外空气水蒸气的含量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室内空气水蒸气的含量可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行人工调节。 二、空气调节的任务和作用 (1)空气调节的任务 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在某一特定空间内,对空气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及空气流动速度)进行调节和控制,使其达到并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工艺过程和人体舒适的要求。舒适空调一般指夏季室内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40%~65%,空气平均流速小于0.3m/s;冬季室内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40%~60%,空气平均流速小于0.2m/s。洁净度是指在保证房间空气的温湿度符合要求的同时,对房间空气的压力,噪声,尘粒大小、数量也有严格要求。 (2)空气调节主要作用 ①创造合适的室内气候环境,以利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保证某些需要特定气候的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的进行。 ②创造舒适的“人工气候”,以利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休息。 ③改善火车、汽车及飞机等的内部气候条件,为人们提供合适的旅途环境,保证健康旅行。 ④提供适应于特殊医疗的气候条件,以利于病员的有效医治及手术、医疗过程的安全。 ⑤为珍贵物品、图书及字画等的收藏创造条件,以期长久保存。 ⑥为文娱活动、艺术表演及体育比赛等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1.空调系统的构成 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空气处理系统、能量输送分配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四个子系统组成。 ①冷热源系统属于空调系统的附属系统,它负责提供空气处理过程中所需的冷量和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