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通风、排烟系统检查表
通风系统安全检查表
![通风系统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bafa355f960590c69fc376bf.png)
通风系统安全检查表
① 通风机外观是否整洁,机体油漆是否完好,机内有无外来物或积水,铭牌是否清晰
② 通风机安装是否牢固可靠,地脚螺丝及各部联接螺丝是否齐整、紧固
③ 外壳和针轮有无摩擦,运转时是否有异常响声和震动,轴的审动量和振幅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④ 润滑冷却系统是否畅通,润滑油(脂)选用是否合格.轴承温度是否正常(滚动轴承65℃,滑动轴承60℃)
⑤ 联轴器联接同心度是否符合要求
⑥ 风叶固定是否牢固,角度是否一致,叶轮是否平衡,间隙是否均匀
⑦ 转子晃动量和各部配合磨损极限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⑧ 压力计、真空计等附件是否齐全好用?
⑨ 进出口阀门、风管、柔性短管等安装是否正确、牢固、严密,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有明显标志,导静电连接是否良好
⑩ 通风机工作参数(输入功率、吸入和排出压力、流量等)是否正常?通风机及配线是否符合防爆要求,防爆面有无损伤,进线密封是否良好、牢固
① 通风管道外观是否整洁,油漆有无脱落,管道有无锈蚀、变形
② 通风管道联接是否牢固、严密.密封垫片是否完好
③ 通风管道设置是否合理,跨接是否完好
④ 罐室通道里侧及测量孔附近是否设置有通风口
⑤ 换气次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能否保证最远点处通风
⑥ 各罐室之间是否设置有风道切换装置,各通风口是否有闸板
⑦ 通风管道在洞口是否设置有隔离蝶阀
⑧ 洞外排气口距洞口距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0m)
① 是否制定有通风系统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② 是否有专人负责管理,检修运行记录是否完整
③ 是否建立有专门的技术档案资料。
防排烟安全检查表
![防排烟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c197906005087632311212ca.png)
防排烟安全检查表39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表4.2.4的规定,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8倍。
注:1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的走道宽度不大于2.5m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不应大于60m。
2 当空间净高大于9m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
3 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的相关规定。
GB51251-2017第4.2.4条(三)自然排烟设施40采用自然排烟系统的场所应设置自然排烟窗(口)。
GB51251-2017 第4.3.1条41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
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其水平距离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2.8倍;当公共建筑空间净高大于或等于6m,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7.5m。
GB51251-2017第4.3.2条42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设置在外墙上时,自然排烟窗(口)应在储烟仓以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的自然排烟窗(口)可设置在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2 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形式应有利于火灾烟气的排出;3 当房间面积不大于200m2时,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方向可不限;4 自然排烟窗(口)宜分散均匀布置,且每组的长度不宜大于3.0m;5 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
GB51251-2017第4.3.3条43厂房、仓库的自然排烟窗(口)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设置在外墙时,自然排烟窗(口)应沿建筑物的两条对边均匀设置;2 当设置在屋顶时,自然排烟窗(口)应在屋面均匀设置且宜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开启;当屋面斜度小于或等于12°时,每200m2的建筑面积应设置相应的自然排烟窗(口);当屋面斜度大于12°时,每400m2的建筑面积应设置相应的自然排烟窗(口)。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细则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495ffd0b9f3f90f76c61b9f.png)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的程序、内容等基本要求,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编制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验收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本标准未被引用的相关标准应视之有效。
GB 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GB 50299--19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AQ 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AQ 8003--2007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3术语3.1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城市轨道交通是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自动导向、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
3.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验收评价safety evaluation on project comple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试运行正常后,检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设施、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要求的复合性情况,从整体上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3.3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BAS)对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物的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乘客导向、自动扶梯及电梯、屏蔽门/安全门、防淹门等建筑设备和系统进行监视、控制、管理的系统。
3.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fire alarm system (FAS)包含城市轨道交通火灾报警、消防控制等监视城市轨道交通火灾灾情及联动控制消防设备,为城市轨道交通防火救灾工作进行自动化管理的系统。
防排烟风管系统安装检查记录表
![防排烟风管系统安装检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4e5f2c12eff9aef8941e0679.png)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表 C.2.5-3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净化空调系统)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与编号
分包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专业工长
主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1通风机的安装(第7.2.1条)
2通风机安全措施(第7.2.2条)
控
3空调机组的安装(第7.2.3条)
4 净化空调设备的安装(第7.2.6条)
5 高效过滤器的安装(第7.2.5条)
项
6静电空气过滤器安装(第7.2.7条)
7电加热器的安装(第7.2.8条)
8干蒸汽加湿器的安装(第7.2.9条)
目
一般项目 1通风机的安装(第7.3.1条) 2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的安装(第7.3.2条) 3净化室设备安装(第7.3.8条) 4装配室洁净室的安装(第7.3.9条) 5 洁净室层流罩的安装(第7.3.10条) 6风机过滤单元安装(第7.3.11条) 7粗、中效空气过滤器的安装(第7.3.14条) 8高效过滤器安装(第7.3.12条) 9消声器的安装(第7.3.13条) 10蒸汽加湿器安装(第7.3.18条)
2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第6.2.2条)
控
3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第6.2.2-3条)
4高于80℃风管系统(第6.2.3条)
5风阀的安装(第6.2.4条)
项
6手动密闭阀的安装(第6.2.9条)
7风管严密性检验(第6.2.8条)
分包项目 经理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目
一般项目 1风管系统的安装(第6.3.1条) 2无法兰风管系统的安装(第6.3.2条) 3风管安装水平、垂直质量(第6.3.3条) 4风管的支、吊架(第6.3.4条) 5铝板、不锈钢板风管安装(第6.3.1-8条) 6非金属风管的安装(第6.3.5条) 7风阀的安装(第6.3.8条) 8风帽的安装(第6.3.9条) 9吸、排风罩的安装(第6.3.10条) 10风口的安装(第6.3.11条)
通风专业菜单式检查表(回采地区)
![通风专业菜单式检查表(回采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f716d66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d.png)
4、严格执行“三保险”、“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道均要站岗,并按要求设置正规的警戒牌和拉线绳,拉线绳必须统一使用长度不小于4米防倒绳。并有安全措施。警戒牌面貌清洁,无损坏现象。起爆点必须在溜子道。
6. 保护好责任区域内设隔爆设施,如有人为损坏由责任区队负责。
7、按规定安设隔爆设施并符合要求,现场有管理牌板,每周检查一次。
爆破管理
1、严禁一次装药分次放炮,严禁打浅眼放小炮,放明炮、糊炮,短母线放炮,严禁反向装药放炮;封泥符合要求。
2、装配引药在安全地点,质量符合要求。发爆器及钥匙合格,母线无破皮。火药领退、运送、存放符合要求。水针用卡子固定牢固。
通风专业检查表(回采地区)
检查人员: 检查地点及路线: 检查时间:
项目
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
通风系统
1、必须实现独立通风,串联通风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断电范围符合要求。
2、每10天至少进行1次全面测风,无微风、风量不足的情形。
3、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巷道存放的物料等杂物不得超过巷道断面积的1/3。
3.采煤机内外喷雾装置使用正常;液压支架和工作面的放煤口安设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者放煤时同步喷雾,喷雾压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4.采用湿式钻孔或者孔口除尘措施,爆破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冲洗煤壁巷帮。
5.巷道中无连续长5m、厚度超过2mm的煤尘堆积运煤(矸)转载点设有喷雾装置,且雾化效果良好,正常使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至少设置2道风流净化水幕,且雾化效果良好,正常使用,能覆盖巷道全断面。
4.设施统一编号,每道设施有规格统一的施工说明及检查维护记录牌,每周检查一次,记录及时填写。
送排风、烟道系统安全检查表
![送排风、烟道系统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545bf7f26edb6f1afe001f4c.png)
电除尘器收尘极或者喷嘴状态
32
电除尘器绝缘子和绝缘子室的状态
33
电除尘器供电部分的状态
34
电除尘器电源装置的状态
35
湿式除尘器分离部分状态
36
湿式除尘器泵的状态
37
湿式除尘器清洗液管道状态
38
湿式除尘器水封部分状态
39
湿式除尘器废液部分状态
以上检查依据《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相关条款要求。记录为手写。
检查结果:
存在主要问题
整改措施
被检查单位:
被检查单位签名:
年 月 日
检查单位:
检查单位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10
通风机叶轮受腐蚀、磨损的情况
11
通风机噪音及振动情况
12
通风机皮带的状态
13
通风机轴承的状态
14
通风机电动机的状态
15
通风机配电盘的状态
16
通风机配线的状态
17
通风机接地线的状态
18
通风机变频器的状态
19
除尘器外壳的状态
20
除尘器连接管内粉尘堆积状态
21
除尘器检查孔状态
22
除尘器灰斗、卸灰阀等部位的状态
23
除尘器按照设计说明书,检查安全阀、防火阀、联锁装置等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24
滤袋的状态
25
滤袋的安装状态
26
检查空气压缩机计量仪表是否存在异常,并检查压缩空气的压力
27
检查空气压缩机接水盘冷凝水积存状态。
28
电除尘器安全装置的状态
29
电除尘器放电极、集尘极、整流板及其安装部分的状态
30
地铁轨道工程安全系统检查表
![地铁轨道工程安全系统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27113a373b3567ec102d8ac2.png)
实用文档
地铁轨道工程安全检查评分汇总表
说明:1、汇总表满分100分;
2、在汇总表中各检查项目实得分数=在汇总表中该项应得满分分值×在检查评分表中该项合计实得分/100;
3、遇有缺项时汇总表总得分=实查项目实得分数之和/实查项目应得满分分值之和×100;
表1 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
2.每项扣减份数不得超过该项标准分数;
3.检查评分表中合计实得分计入汇总表时需进行换算。
表2 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
2.每项扣减份数不得超过该项标准分数;
3.检查评分表中合计实得分计入汇总表时需进行换算。
表3 消防安全检查评分表
2.每项扣减份数不得超过该项标准分数;
3.检查评分表中合计实得分计入汇总表时需进行换算。
表4 施工用电安全检查评分表
2.每项扣减份数不得超过该项标准分数;
3.检查评分表中合计实得分计入汇总表时需进行换算。
表5 安全防护检查评分表
2.每项扣减份数不得超过该项标准分数;
3.检查评分表中合计实得分计入汇总表时需进行换算。
表6 龙门吊安全检查评分表
2.每项扣减份数不得超过该项标准分数;
3.检查评分表中合计实得分计入汇总表时需进行换算。
表7 起重吊装安全检查评分表
2.每项扣减份数不得超过该项标准分数;
3.检查评分表中合计实得分计入汇总表时需进行换算。
2.每项扣减份数不得超过该项标准分数;
3.检查评分表中合计实得分计入汇总表时需进行换算。
2.每项扣减份数不得超过该项标准分数;
3.检查评分表中合计实得分计入汇总表时需进行换算。
防排烟及通风系统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
![防排烟及通风系统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85bc30b2ba0d4a7302763a9d.png)
防排烟及通风系统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填表说明1. 本表为子分部工程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系统防排烟及通风系统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本检测内容为主控项目。
2. 防排烟及通风系统分项工程的检测包括:机械防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等。
需增加检测项目时,可在表中检测项目一栏中增加项目。
3. 表中第2栏为每个被检防排烟及通风系统填写一张表,在检测部位填被检设备编号、安装位置(包括楼层及部位),多个设备的表格以附加编号区别,即表B.0.1-0708-XX,其中XX为被检设备的排列序号。
4. 防排烟及通风系统各项检测的技术要求详见第七章第九节9.4 技术要求部分。
5. 表中各项要填写准确完整,检测部位可填写具体位置,例如楼层、部位、园区等。
6. 表格中各检测记录栏目填写可正常/不正常、正确/不正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7. 以上各项均为合格(或正常、符合设计要求)时,系统检测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手机震动,来一条微信消息,他说:“我开好房间了,等你!他们都说你技术好,我想试试真假。
真的,我平时对你也不错吧,你可不能让我干等着呀。
”她回:“那好吧,你先等我,我在家里,先洗个澡,换身衣服吧。
”半个小时后,她问:“你在哪里开房?”“欢乐斗地主,电信一区,12号房间,不见不散哦。
”“给老娘滚!”当然,以上是个笑话。
不过,近日成都一家燃气公司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董事长在微信里发了一个六十块钱的红包,三名员工一时手痒,按耐不住诱惑,结果伸手一抢纷纷中招:工作时间玩手机,罚款五百!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董事长表示:“我为了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所以加入了员工的微信群里。
”贵董事长显然忘记了,微信是一款私人社交APP,主要用于朋友间的情感交流,如果谈工作,我们有OA或IMO等专门的办公协作软件。
如果公司实在不成气候,一时没有使用这样的专业应用程序,也应当提前与员工约定,公司把QQ或者微信当做办公交流的专用软件。
地铁试运营安全评价检查表
![地铁试运营安全评价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5379ec8e2bd960591c677c4.png)
6各系统安全设备设施评价6.1车辆系统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6.2供电系统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表6.3-1消防系统安全检查表6.4线路及轨道系统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6.5机电设备系统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表6.5-1机电设备系统安全检查表6.6通信系统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6.7信号系统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6.8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6.9自动售票系统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表6.9-1自动售票系统安全检查表6.10 土建工程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7常规安全防护设施评价7.1安全标志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表7.2-1防护栏杆安全检查表7.3机械伤害防护设施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表7.3-1机械伤害防护设施安全检查表7.4高处坠落防护设施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7.5钢直梯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8防火防爆措施评价8.1建筑防火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8.2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8.3蓄电池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8.4电缆防火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8.5气瓶间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表8.5-1气瓶间安全检查表9特种设备评价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10冷热滑及试运行安全评价10.1冷热滑安全评价10.1.1冷滑试验准备基本条件安全检查表评价评价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 8007-2013)。
烟风道检查记录(新)
![烟风道检查记录(新)](https://img.taocdn.com/s3/m/208b1241fd0a79563d1e7246.png)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3、第一次检查不合格记录(×),复查合格后在(×)后面记录(√).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3、第一次检查不合格记录(×),复查合格后在(×)后面记录(√)。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3、第一次检查不合格记录(×),复查合格后在(×)后面记录(√)。
2、检查合格记(√),不合格记(×)。
3、第一次检查不合格记录(×),复查合格后在(×)后面记录(√).。
防排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
![防排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9e4c8fe17cd184254a35354e.png)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2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3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4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5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6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风管壁厚测试记录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送风口、排烟口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防火阀、排烟防火阀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机械加压送风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机械排烟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1工程验收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2工程验收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3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4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5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7工程验收记录。
地铁车站通风系统简介
![地铁车站通风系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709184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0.png)
地铁车站通风系统简介地铁车站通风及排烟系统简介1.地铁站概况地铁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乘客的出行提供服务的场所。
地铁车站的站位选择、车站规模、布置方式等对运营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地铁车站一般由站厅、站台、管理及设备用房、换乘通道、地面出入口、风亭、风道等部分组成。
地铁站台是乘客在地铁站上下车的站台。
根据运营功能的要求,地铁站台主要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和混合式站台。
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路线之间,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岛式站台。
如图2.1所示。
岛式车站站台面积利用率高,客流调节灵活,旅客使用方便。
因此,一般用于客流较大的车站。
(2)侧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路线的两侧,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侧式站台。
如图2.2所示。
侧站台也是一种常用的车站类型。
边站站台面积利用率和客流调整率均低于海岛站。
因此,侧站主要用于客流较小的车站或高架车站。
(3)岛、侧混合式站台:岛、侧混合式站台是将岛式站台及侧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内,可同时在两侧的站台上、下车,也可适应列车中途折返的要求,但投资较大。
如图2.3所示。
2.地铁通风排烟系统组成地铁通风系统是多系统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各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维持地铁内舒适的环境。
在有屏蔽门的地铁车站中通风系统主要包括车站通风系统和隧道通风系统。
车站通风系统包括公共区通风系统和设备管理房通风系统;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隧道通风系统。
各系统同时兼作防排烟系统。
如下图2.4所示:图2.4地铁通风排烟系统组成2.1车站公共区排烟系统地铁站公共区域由站厅层公共区域和站台层公共区域组成。
防排烟系统一般与正常通风空调系统一起设置。
发生火灾时,将正常通风系统改为排烟系统:关闭空调风机,开启相应的排烟风机进行排烟。
(1)站厅层防排烟系统站厅层的公共区域是地铁换乘站,是连接地面和站台的枢纽,也是乘客上下车的唯一场所。
它的安全对整个电站的安全至关重要。
最新资料防排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
![最新资料防排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5fc3991189eb172dec63b7c5.png)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2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3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4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5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6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风管壁厚测试记录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16送风口、排烟口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防火阀、排烟防火阀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机械加压送风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机械排烟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1工程验收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2工程验收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3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4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5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7工程验收记录。
轨道交通检查表模板
![轨道交通检查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0c16a6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d.png)
土方开挖方式、步序符合方案及设计要求
34
土方开挖、运输设备施工运行符合规范要求
(十四)
坑边荷载
35
基坑周边堆载、临时荷载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及防水工程
(十五)
钢筋工程
36
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加工制作符合设计、规范,变更时需有设计变更手续
(十六)
混凝土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
(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 工程名称: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评价
不涉及
符合
不符合
(一)
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人员
1
设置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2
明确应急管理部门及人员
(二)
质量安全责任制
3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质量安全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制定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
4
明确本(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并签订法定代表人授权书,签署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20
背后注浆及时
21
喷射混凝土厚度、强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22
初期支护拆除施工符合设计及方案要求
(九)
二次衬砌
23
二衬前进行净空测量或报监理验收,或测量断面选取符合规定
24
二衬厚度、限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5
预埋管安装、搭接符合设计、方案及规范要求
26
二衬施工段划分,或施工缝、变形缝设置和处理符合设计、方案及规范
28
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双方和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地铁通风空调检验批划分
![地铁通风空调检验批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ac521a7558fafab069dc0262.png)
通风与空பைடு நூலகம்工程系统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风管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送排风排烟系统)
排风系统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通风系统)
防腐与绝热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站台层公共区大系统 站厅层设备区A端大系统 站厅层设备区B端大系统 站台层设备区A端大系统 站台层设备区B端大系统 站厅层设备区A端小系统(12) 站厅层设备区B端小系统(12) 站台层设备区A端小系统(12) 站台层设备区B端小系统(12) 站厅层公共区大系统 站台层公共区大系统 站厅层设备区A端大系统 站厅层设备区B端大系统 站台层设备区A端大系统 站台层设备区B端大系统 站厅层设备区A端小系统(12) 站厅层设备区B端小系统(12) 站台层设备区A端小系统(12) 站台层设备区B端小系统(12) 站厅层公共区大系统 站台层公共区大系统 站厅层设备区A端大系统 站厅层设备区B端大系统 站台层设备区A端大系统 站台层设备区B端大系统 站厅层设备区A端小系统(12) 站厅层设备区B端小系统(12) 站台层设备区A端小系统(12) 站台层设备区B端小系统(12) 站厅层公共区大系统 站台层公共区大系统 站厅层设备区A端大系统 站厅层设备区B端大系统 站台层设备区A端大系统 站台层设备区B端大系统
冷凝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管道)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空调系统) 防腐与绝热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空调冷热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管道) 空调水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设备)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冷却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管道) 空调水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设备)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防腐与绝热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制冷设备运行调试记录
地铁采暖系统的安全检查表
![地铁采暖系统的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4782ea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3.png)
地铁采暖系统的安全检查表摘要:一、地铁采暖系统的重要性二、安全检查表的制定与应用三、安全检查表的具体内容与解析四、如何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五、结论与建议正文:地铁采暖系统的安全检查表一、地铁采暖系统的重要性地铁采暖系统是保障地铁沿线乘客舒适度、安全性和运行稳定的重要设施。
随着我国地铁线路的不断延长,采暖系统的安全运行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为确保地铁采暖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制定并实施一套合理的安全检查表至关重要。
二、安全检查表的制定与应用地铁采暖系统安全检查表是根据我国相关法规、标准及地铁采暖系统特点,结合实际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安全检查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运行状况、设备维护保养、安全防护措施、能源消耗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检查,确保地铁采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
三、安全检查表的具体内容与解析1.设备运行状况:检查采暖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有无异常声音、振动、泄漏等现象。
2.设备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如润滑油、冷却水、滤网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安全防护措施: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如防护罩、限位器、安全阀等。
4.能源消耗:监测采暖系统的能源消耗,分析是否存在能源浪费、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5.环境卫生:检查采暖系统周边环境卫生,防止垃圾、杂物等对设备造成损害。
6.应急预案:检查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应对突发情况。
四、如何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1.制定明确的检查周期,确保各项设备定期检查。
2.培训专业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检查质量。
3.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4.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记录检查过程及整改情况。
5.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结论与建议地铁采暖系统安全检查表是保障地铁沿线乘客舒适度、安全性和运行稳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检查表,可以确保地铁采暖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同时,加强对检查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维护保养,提高检查质量,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当排烟干管采用金属管道时,管道内的风速不应大于20m/s,采用非金属管道时不应大于15m/s。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9.1.45条
26
通风与空调系统下列部位风管应设置防火阀:
(1)穿越防火分区的防火墙及楼板处;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1.4条
2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机房应设置设备起吊和冲洗设施。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1.12条
3
地铁隧道正常通风应采用活塞通风,当活塞通风不能满足排除余热要求或布置活塞通风道有困难时,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1条
6
地下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排风宜直接排至地面;通风量按排除余热量计算。当余热量很大,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技术经济不合理时,可设置冷风系统。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25条
7
厕所应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宜直接排出地面。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26条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9.1.38条
23
区间隧道火灾的排烟量,按单洞区间隧道断面的排烟流速不小于2m/s计算,但排烟流速不得大于11m/s。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9.1.40条
24
列车阻塞在区间隧道时的送风量,按区间隧道断面风速不小于2m/s计算,并按控制列车顶部最不利点的隧道温度低于45℃校核确定,但风速不得大于11m/s。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45条
13
地铁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宜设就地控制、车站控制、中央控制的三级控制。
地下车站通风与空调系统宜设就地控制、车站控制、中央控制的三级控制。
地下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通风与空调系统宜设就地控制、车站控制的两级控制。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48~50条
4
地下车站的出人口通道和长通道连续长度大于60m时,应采取通风或其他降温措施。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23条
5
地下车站的各类用房应根据其使用要求设置通风系统,必要时可设置空调系统;进风应直接采自大气。排风宜直接排出地面。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24条
(2)每层水平干管与垂直总管的交接处;
(3)穿越变形缝且有隔墙处。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9.1.46条
5-4通风、排烟系统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内容和项目
检查依据
检查记录
检查
结果
1
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1)当列车在正常运行时,应保证地铁内部空气环境在规定标准范围内;
(2)当列车阻塞在区间隧道内时,应保证阻塞处的有效通风功能;
(3)当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具备防灾排烟、通风功能;
(4)当车站内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具备防灾排烟、通风功能。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3.8条
17
地下车站及区间隧道内必须设置防烟、排烟与事故通风系统。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铁的下列场所应设置机械防烟、排烟设施:
(1)地下车站的站厅和站台;
(2)地下区间隧道。
地铁的下列场所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9.1.36条
21
地下车站站厅、站台的防火分区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750m2,且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9.1.37条
22
防烟分区可采用挡烟垂壁等设施实现。挡烟垂壁等设施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5h。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42条
11
当进、排风亭合建时,排风口应比进风口高出5m,或风口错开方向布置,且进、排风口最小间距应大于5m。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43条
12
进风亭格栅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2m,当布置在绿地内时,高度允许降低,但不宜低于1m。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9.1.35条
20
防烟、排烟系统与事故通风应具有下列功能:
(1)当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应能背着乘客疏散方向排烟,迎着乘客疏散方向送新风;
(2)当地下车站的站厅、站台或设备及管理用房发生火灾时应具备防烟、排烟和通风功能;
(3)当列车阻塞在区间隧道时,应能对阻塞区间进行有效通风。
8
设置气体灭火的房间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所排除的气体必须直接排出地面。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27条
9
设在尽端线、折返线内的设备及管理用房,应设置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系统。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28条
10
地面进风风亭应设在空气洁净的地方,任何建筑物距进、排风事口部的直线距离应大干5m。
14
对于最冷月份室外平均温度低于-10℃的地区,车站的出入口宜设热风幕。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2.53条
15
地铁高架线和地面线车站的站厅和站台一般宜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站厅可设置机械通风或空调系统。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2.3.1条
16
站厅设置采暖系统时,站厅的出人口和站厅通向站台的楼梯口、扶梯口应设热风幕。
(1)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的地下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的总面积超过200m2,或面积超过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单个房间;
(2)最远点到地下车站公共区的直线距离超过20m的内走道;连续长度大于60m的地下通道和出入口通道。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9.1.34条
19
当防烟、排烟系统与事故通风和正常通风与空调系统合用时,通风与空调系统应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且应符合防烟、排烟系统的要求,并应具备事故工况下的快速转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