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测量

合集下载

复合材料热导率测试与模拟

复合材料热导率测试与模拟

复合材料热导率测试与模拟1.引言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按一定比例复合而成的一种新材料。

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磨损、阻燃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常常成为其应用受限的因素之一。

因此,准确测定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并通过模拟研究其热传导性能,对于优化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热导率测试方法2.1 热导率测量原理热导率是材料中热量流动的指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材料单位截面积的热量。

热导率测试一般通过测量材料的温度分布和热流量来计算。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热板法、热流体法和瞬态热法等。

其中,热板法是一种常用且精确的方法,通过测量热源和冷端的温差以及流过的热流量,利用四热流平衡公式计算热导率。

2.2 热板法测试步骤热板法是一种静态测试方法,对于复合材料的测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其测试步骤如下:(1)将待测复合材料样品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并保证样品表面平整。

(2)在样品的一侧加热源,通电使其达到稳定温度。

(3)使用热电偶测量样品的表面温度,并记录冷端温度。

(4)根据热流量计测量通过样品的热流量。

(5)利用测试数据,计算热导率。

3.复合材料热传导模拟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不仅受到材料本身的热传导性能影响,还与其结构、填充物、纤维方向等因素有关。

因此,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热传导行为,对于深入理解其传热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3.1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对物理问题进行数值求解的方法。

在复合材料热传导模拟中,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网格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建立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模型,通过求解热传导方程得到温度分布和热流量等关键参数。

3.2 模拟结果分析通过对复合材料热传导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研究材料内部的温度分布、传热路径、热流量等信息。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指导,例如优化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改善其热传导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的轴向导热系数测试

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的轴向导热系数测试

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的轴向导热系数测试赵伟利;郭子学;冉波;谢庆【摘要】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为各向异性导热,其轴向导热系数是筒体温度场理论计算、成型工艺优化的重要参数.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由于较小的截面面积给筒体加热、热量有效传递带来了较大困难.本文以平板材料导热系数的稳态法测试国家标准为基础,基于傅里叶一维稳态导热原理,设计了一套用于薄壁圆筒轴向导热系数测试的装置,采用双试件对称加热、辐射换热防护及热对流环境控制等实现了热量沿筒体轴向的有效传导,利用该装置对导热系数已知的铝筒进行测试,验证了该装置设计的可行性,得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的轴向导热系数为(4.60±0.13)W/(m·K).【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年(卷),期】2019(053)003【总页数】5页(P499-503)【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轴向导热系数【作者】赵伟利;郭子学;冉波;谢庆【作者单位】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 300180;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300180;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 300180;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3001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124导热系数是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物理量,是产品设计及应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1-4]。

作为新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因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可设计性优良、抗疲劳性能好、阻尼减振性好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5-8]。

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由碳纤维与树脂基体复合缠绕而成,受碳纤维缠绕方向的影响,热量沿顺纤维方向和垂直纤维方向热阻不同,导致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径向和轴向导热系数存在较大差异。

圆筒径向导热系数的测试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测试规范,但对于直径较大、截面面积较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轴向导热系数测试没有相关的标准[9-12]。

稳态法作为导热系数测试的基准方法具备测试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的特点,本文基于傅里叶一维稳态导热原理,以平板材料导热系数测试的国家标准为基础,结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直径较大、横截面较小的特点设计专用的轴向导热系数测试装置。

导热系数检测内容及方法

导热系数检测内容及方法

导热系数检测内容及方法(1)防护热板法检测导热系数本方法适用于处于干燥状态下单一材料或者复合板材等中低温导热系数的测定。

依据标准:《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10294-88原理:在稳态条件下,防护热板装置的中心计量区域内,在具有平行表面的均匀板状试件中,建立类似于以两个平行匀温平板为界的无限大平板中存在的一维恒定热流。

为保证中心计量单元建立一维热流的准确测量热流密度,加热单元应分为在中心的计量单元和由隔缝分开的环绕计量单元的防护单元。

并且需有足够的边缘绝热或(和)外防护套,特别是在远高于或低于室温下运行的装置,必须设置外防护套。

通过测定稳定状态下流过计量单元的一维恒定热流量Q、计量单元的面积A、试件冷、热表面的温度差/T,可计算出试件的热阻R 或热导率CA(C1试验仪器:1.1平板导热仪(1)导热系数测定范围:(0∙020~L000)W∕(m∙K)(2)相对误差:±3%(3)重复性误差:±2%(4)热面温度范围:(0-80)℃(5)冷面温度范围:(5~60)℃1.2、钢直尺1.3、游标卡尺2、试件要求:1)尺寸试件测量范围:30OmmX30OnInIXI(10~38)mm试件的表面用适当方法加工平整,使试件与面板紧密接触,刚性试件表面应制作的与面板一样平整,并且整个表面的不平行度应在试件厚度的±2%。

试件的尺寸应该完全覆盖加热单元的表面,由于热膨胀和板的压力,试件的厚度可能变化,在装置中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

热敏感材料不应暴露在会改变试件性质的温度下,当试件在实验室空气中吸收水分显著(如硅酸盐制品),在干燥结束后尽快将试件放入装置中以避免吸收水分。

3、试件加工试验前,将试件加工成30OnlnI(长)×300mm(宽)的正方形,并且保证冷热两个传热面的平行度,特别是硬质材料的试件,如果冷热两个测试面不平行,这种情况下必须将试件磨平后才能做实验。

炭炭复合材料_热导率_测定_概述及解释说明

炭炭复合材料_热导率_测定_概述及解释说明

炭炭复合材料热导率测定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炭炭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在热导率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热导率是指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它在许多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电子器件散热、节能建筑等。

因此,了解炭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及其测定方法对于进一步探索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炭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将介绍炭炭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组成成分、微观结构及物理性质等方面。

其次,我们将详细探讨制备方法,包括碳化工艺、压制工艺等,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接着, 将介绍该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并阐述其优势和潜在问题。

然后,我们将给出关于测定方法的概述,包括测量原理、实验装置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概述和解释炭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及其测定方法,以促进人们对该特殊材料性能的深入了解。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特性以及应用领域,并掌握相关测定方法。

此外,我们也希望能够为未来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展望。

以上便是文章“1. 引言”部分内容撰写完毕。

2. 炭炭复合材料2.1 定义和特点炭炭复合材料是由炭素和石墨颗粒等碳质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导电性、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2 制备方法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浸渍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压力过滤法等。

其中,浸渍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首先制备出具有良好孔隙结构的碳棉基体,然后通过浸渍方式将聚合物树脂或沥青渗透到碳棉中,最后经过高温热解处理得到了炭炭复合材料。

2.3 应用领域由于其导电性能好且能耐受高温环境,在航空航天、电子器件、汽车工业以及能源领域等都有广泛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炭炭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导电件和隔热部件;在电子器件中,它可以用作散热材料,提高器件的散热效果;在汽车工业中,炭炭复合材料被应用于制动系统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温高压环境下的部件;而在能源领域,炭炭复合材料可用于核电站中的导热管道和隔热元件。

基于COMSOL三维仿真测定复合材料导热系数

基于COMSOL三维仿真测定复合材料导热系数

Determ ination of therm al conductivity cCoOeftfit]cient 0fI com posi●t· e m at· ch● aI ’ s D ● aSec1 0n 3 D sim ulation of COn SOL
DING Yang , ,ZHOU Shuang.xi ,HUANG Shen.en ,W ANG Zhong—ping ,W EI Yong.qi (1.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e,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2.School of M 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804,China)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s; thermal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formula; three—
dimensional heat conduction:COM SOL sim ulation
1 12
^ 0 ,
传感器与微 系统 (Transducer and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2018年 第 37卷 第 9期
计 一 ~
DOI:10。13873/J.1000-9787(2018)09-0112-02



基 于 COMSOL 三 维 仿 真 测 定 复 合 材 料 导 热 系 数
丁 杨 ,周双 喜 ,黄神 恩 ,王 中平 ,魏永起

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热系数

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热系数

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简介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

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就是导热系数,它对于材料在热传导过程中的表现起着关键作用。

导热系数的定义和意义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温度梯度单位长度所传递的热量。

它反映了材料在温度差条件下传递热量的能力,通常用符号λ表示。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决定了其在高温条件下的应用性能。

较低的导热系数意味着该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热量传递,从而保护其他部件免受高温损伤。

而较高的导热系数则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快速传递热量,使其在散热和导电方面具有优势。

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纤维类型和取向碳纤维是碳元素的一种高强度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

不同类型的碳纤维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

常见的碳纤维类型包括PAN(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高模量(HM)基碳纤维等。

此外,纤维取向也会对导热系数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与传热方向平行的取向会导致较高的导热系数。

树脂基体树脂基体是碳纤维复合材料中起到粘结作用的部分。

不同种类的树脂基体具有不同的导热性能。

一些树脂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可以减少传递到复合材料中的热量;而另一些树脂则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可以加快传递到复合材料中的热量。

纤维体积分数纤维体积分数是指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占比。

较高的纤维体积分数通常意味着更多的碳纤维,从而导致较高的导热系数。

界面碳纤维和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也会对导热系数产生影响。

一个良好的界面能够提高导热性能,而一个较差的界面则可能导致传热阻力增加,降低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测量方法测量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常用方法包括稳态法和非稳态法。

稳态法稳态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两侧温度差来计算导热系数。

该方法需要将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持稳定状态,然后测量样品两侧温度差,并根据传热方程计算导热系数。

瞬态热线法测量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

瞬态热线法测量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
瞬态 热线 法 是 近来 发 展 的 一种 用 于 测 量 流 体
作者简介 :杨红伟 (1974一 ),河北沧州人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性 能研究 ,电子 邮箱 :llyhw@126.com。
胁 一 h Fiber a 铆 f 咖n
2o18 第 2期
高科技 纤维与应用
I屯装备i Process E mem
表 1 材 料 导 热 系数 测试 方 法 的 比 较
对 于非 平 面式 的 薄 片状 纤 维 增 强 树 脂 基 复 合 材 料试 样 ,激 光 闪射 法 、平 面 热 源 法 和 保 护 平 板 法 均不 能满 足 试 样 的测 试 要 求 ,但 是 瞬态 热线 法 可 以不 受复 合 材 料 试 样 的形 式 限制 ,故 此 选 择 瞬 态热 线 法测 量 其导 热 系数 。
Key words:transient hot—wire method; composite materials; therm al conductivity; test
0 引 言
复合 材 料 具 有 比强 度 、 比模 量 高 , 良好 的 耐 烧 蚀性 、热物 理性 能 等 , 已成 功 应 用 于导 弹 的 再 人头锥 、固体火箭发 动机喷管喉衬 、航天 飞机结
2 瞬态热线法测量原理
【 + a _2 _Lt+ ]+生 c: 9t
(1)
eP
构件 、飞机刹 车 盘 等 。作 为 一 种 高 温 结 构 材 料 或 摩擦制动材 料 ,对 复 合 材料 的导 热性 能研 究很 多 ¨ J。材 料 的 导 热 系 数 测 量 已形 成 很 多 标 准 , 女口GB10294—88、GB10295—88、GB10294—88、 GB/T3139—2005、ASTM E1461等 。

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测定方法

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测定方法

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测定方法郑素萍;张霞;王从科;赵付宝;凡丽梅【摘要】为了提高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导热性,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研究了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测定方法.将聚酰亚胺模塑粉、胶体石墨和炭纤维作为原料,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搭建复杂环境下导热系数测试实验平台,通过稳态法对理论上单一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计算.把填料转换成体积含量,研究热塑性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发现填充石墨和炭纤维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导热性能有很大的不同,需研究一种通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测定方法.生成等效结构,在此基础上,依据常物性、无内热源与稳态热传导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进行测定,利用从底向上的计算方式求出等效导热系数.通过实验测试平台测量炭纤维填充热塑性复合材料和石墨填充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所提测定结果基本分布于实测数据周围.通过人为添加满足正态分布的实验误差当成实验测量值对等效导热系数进行测定,所提方法可在测量误差情况下给出准确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系数测定结果.可见所提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9(019)011【总页数】6页(P130-135)【关键词】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测定【作者】郑素萍;张霞;王从科;赵付宝;凡丽梅【作者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济南250031;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济南250031;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济南250031;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济南250031;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济南2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122当前复合物材料性能逐渐增强,替代了传统材料被广泛作为结构部件[1,2],能够与金属材料比较。

复合材料耐腐蚀性高,然而在导热性方面性能不理想。

通过高导热性填料对复合材料进行填充为制备高导热性复合材料的主要方式[3,4]。

石墨与炭纤维是高碳含量材料,耐高温性和导热性很强,是常用的填料。

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测量

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测量

导热系数测试案例
多层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
导热系数是针对纯质或者均匀材料而言的,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遇到多种材料形成的多层复合材料,此时称为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或者表观导热系数。

根据传热学,对于多层复合材料,当各层之间的导热系数相差不大时,可以用热阻串联公式表示,比如对于两层复合材料可以表示为:
其中,λ1、λ2分别表示两层材料的导热系数,δ1、δ2表示两层材料的厚度,λ和δ分别表示复合材料的整体平均导热系数和整体厚度;
上述公式的前提是,各层材料之间的导热系数差异不大(ISO8302中给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差异不能超过2倍),否则材料本身较大的各向异性将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基于瞬态热线法的TC3000系列导热系数仪在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过程中,对样品要求较低,加热功率很小,几秒钟内获得数据,不会破坏试验样品的基本状态,除获得多层样品整体平均导热系数外,还可以对某些双层样品分别获得各自的导热系数,具有明显的测量研究优势。

利用TC3010对某玻璃钢复合样品的导热系数进行研究,该样品由玻璃钢基体和保护涂层组成,如下图示意;
图1玻璃钢基体多层复合材料
对玻璃钢、保护涂层、整体的导热系数分别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同时,根据两层的测量结果和上式对整体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根据公式和各层的直接测量结果计算得到的整体复合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为0.2839W/(m·K);可以看到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偏差为0.39%,说明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表1. 玻璃钢复合样品的各层及整体平均导热系数
更多关于瞬态热线法和仪器设备的介绍,详见固体导热系数仪。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测量与分析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测量与分析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测量与分析钼铜多层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电子器件、热管理和能源转换等。

其中,热导率是评估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对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进行测量与分析。

首先,热导率是描述材料传导热量能力的物理量,通常用热传导方程来描述。

热导率的测量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首先是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结构。

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由多层钼和铜片交替叠放而成,通过热压或冷压工艺将钼层和铜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构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和较高的强度。

其次是热导率的测量方法。

目前常用的热导率测量方法有热盖法、热容法、横向传导法和纵向传导法等。

对于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通常采用热盖法进行热导率测量。

热盖法通过在样品上加热,测量样品上下表面温度差,然后根据热传导方程计算得到热导率。

在进行热导率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样品和实验设备。

首先,我们需要制备高品质的钼铜多层复合材料样品。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冷压或热压工艺将钼层和铜层叠放在一起,然后进行切割和打磨得到所需形状的样品。

其次,我们需要准备热源、热盖和温度传感器等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要保证稳定可靠。

在实验测量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

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因素会对热导率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消除这些干扰因素。

其次,保持样品的均匀温度分布。

不均匀温度分布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因此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样品温度均匀。

最后,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由于实验误差的存在,不同测量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降低误差影响,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完成热导率测量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应计算出样品的热导率数值。

热导率的单位通常为W/(m·K),表示单位面积上单位温度梯度下的传热能力。

基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热导率实验测量

基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热导率实验测量

基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热导率实验测量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领域对于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

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物理性质的二维材料,自发现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它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热导率等特点。

将石墨烯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进一步优化材料的性能,使其在电子、能源、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在这些应用中,材料的热导率是一个关键的性能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材料在散热、热管理等方面的表现。

因此,对基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热导率进行准确的实验测量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意义。

二、石墨烯的基本性质与复合材料的制备1. 石墨烯的基本性质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

它的原子层厚度仅为单层时约0.335nm,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

其独特的二维结构赋予了它许多优异的物理性质。

在电学方面,石墨烯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电子在其中能够快速移动,这使得它在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力学性能上,石墨烯的强度非常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而不发生破坏。

而在热学性质方面,石墨烯具有极高的热导率,其热导率在室温下理论值可高达5000W/(m·K)左右,这一数值远远高于传统的金属材料如铜(约400W/(m·K))和铝(约200W/(m·K))。

2.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制备基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溶液混合法溶液混合法是将石墨烯或其衍生物(如氧化石墨烯)与基体材料的溶液进行混合。

例如,对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以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聚合物的有机溶剂溶液中,通过搅拌、超声等手段使其均匀分散,然后通过蒸发溶剂或其他固化方法得到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可以较好地控制石墨烯在基体中的分散程度,但缺点是可能会引入杂质,并且对于一些难溶性的基体材料可能不太适用。

(2)原位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是在石墨烯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基体材料的聚合反应。

各种材料的热导率实验测量方法与结果分析

各种材料的热导率实验测量方法与结果分析

各种材料的热导率实验测量方法与结果分析热导率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它描述了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了解材料的热导率对于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各种材料的热导率实验测量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一、常用的热导率测量方法1. 热传导法热传导法是最常用的测量材料热导率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热量在材料中传导的原理,通过测量材料上下表面的温差和传热定律,计算材料的热导率。

实验中,可以使用热电阻或热电偶来测量温差,并通过测量时间和距离来计算热导率。

2. 热对流法热对流法适用于气体和液体等流体材料的热导率测量。

该方法通过将流体材料置于一个加热器和一个冷却器之间,通过测量加热器和冷却器之间的温差和流体的流动状况,来计算热导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热对流法进行测量时,需要保证流动状态的稳定性,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热辐射法热辐射法适用于材料的热导率测量,尤其是固体材料。

该方法基于热能的辐射传输原理,通过测量材料的辐射率和温度来计算热导率。

实验中,可以使用红外辐射热计或红外辐射测温仪来测量材料的辐射率,并结合温度变化来计算热导率。

二、实验结果分析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这是由于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较好。

实验测量结果中,金属材料的热导率通常较高且稳定。

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的热导率差异较大,比如铜的热导率要高于铝。

2.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热导率,这是由于绝缘材料的导电性较差。

实验测量结果中,绝缘材料的热导率通常较低且稳定。

不同绝缘材料之间的热导率差异较小。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其热导率的测量较为复杂。

实验测量中,需要考虑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热导率和比例。

往往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复合材料的整体热导率。

4. 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性,其热导率与粒径、晶格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实验测量中,需要考虑纳米材料的表面积效应和晶格尺寸效应对热导率的影响。

多层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测定方法的研究 2000

多层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测定方法的研究 2000
Wang Jiaofang , Yue Xianjun Song Shuzhen Sun Ping
4 讨论
11 式 (2) 、(4) 、(5) 是利用稳态法在不同情况下 测定某种材料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式 (2) 对多 层复合材料的样品同样适用 ,只是所测出的是复合 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 。
21 式 (5) 、(6) 、(7) 给出了实际应用中不同情况 下等效导热系数的估算 ,这些公式可应用于生产实 际 。例如 :
数 κ为 :
κ=
(10/
0.
24
+
(10 + 2. 0 + 120 + 120 + 300) 2. 0/ 0. 172 + 120/ 60 + 120/ 60
×1023 + 300/ 0. 077)
×1023
= 0. 127W/ m·K
〔参考文献〕
〔1〕 扬世铭 传热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年 1 〔2〕 钟声玉 ,王克克 1 流体力学和热工理论基础〔M〕1 北京 :机械
某恒温箱的隔热壁由两层金属板中间充以隔热 材料组成 。金属板内 、外壁分别厚 115mm ,金属板 导热系数为 52W/ m·K ,中间隔热材料厚 40mm ,导 热系数为 0115W/ m·K。由公式 (5) 可求其等效导 热系数 κ′为 :
(Depart ment of mat hematics and Physics SIBM Shandong Jinan 250022)
块在竖直方向处于稳态导热时 ,如果上 、下表面的温 度仍为 T1 、T2 ( T1 > T2) , 那么 , 由于试块内部无热 源 ,所以试块自上而下传递的总热量ΔQ 是中间部 分(图 3 (a) ) 传递的热量ΔQ中 与四周保护层 (图 3 (b) ) 传递的热量ΔQ侧 之和 (侧面绝热) 。 即ΔQ =ΔQ中 +ΔQ侧 ,设中间部分的等效导热系数 为 κ′,结合傅立叶方程可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热系数测试案例
多层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
导热系数是针对纯质或者均匀材料而言的,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遇到多种材料形成的多层复合材料,此时称为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或者表观导热系数。

根据传热学,对于多层复合材料,当各层之间的导热系数相差不大时,可以用热阻串联公式表示,比如对于两层复合材料可以表示为:
其中,λ1、λ2分别表示两层材料的导热系数,δ1、δ2表示两层材料的厚度,λ和δ分别表示复合材料的整体平均导热系数和整体厚度;
上述公式的前提是,各层材料之间的导热系数差异不大(ISO8302中给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差异不能超过2倍),否则材料本身较大的各向异性将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基于瞬态热线法的TC3000系列导热系数仪在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过程中,对样品要求较低,加热功率很小,几秒钟内获得数据,不会破坏试验样品的基本状态,除获得多层样品整体平均导热系数外,还可以对某些双层样品分别获得各自的导热系数,具有明显的测量研究优势。

利用TC3010对某玻璃钢复合样品的导热系数进行研究,该样品由玻璃钢基体和保护涂层组成,如下图示意;
图1玻璃钢基体多层复合材料
对玻璃钢、保护涂层、整体的导热系数分别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同时,根据两层的测量结果和上式对整体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根据公式和各层的直接测量结果计算得到的整体复合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为0.2839W/(m·K);可以看到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偏差为0.39%,说明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表1. 玻璃钢复合样品的各层及整体平均导热系数
更多关于瞬态热线法和仪器设备的介绍,详见固体导热系数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