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辨析题简答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商品的价值就是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错)(教材P35)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劳动,前者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后者创造出商品的价值。(错)(教材P36-37)

有一定目的,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特定的实用价值的不同质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被称为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两种劳动。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它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7.商品经济其实就是市场经济。(错)(教材P33-34)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经济范畴。它们的区别表现在它们的内涵不同。它们的联系表现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程度。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适应了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经济。

8.在信息经济社会中,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来和实现的。(错)(教材P53-5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在当代信息经济社会里,知识实际上是一种抽象劳动,所以归根结底,加之的增长还是要通过劳动来实现。

10.“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有两个源泉。(错)(教材P37)

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其中一个源泉,而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一个源泉。

二、问答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

1.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有什么关系?(教材P34-38)

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不是唯一的源泉,抽象劳动时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

3.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教材P42-48)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最直接地体现在其职能上面。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及世界货币5个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教材P50)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叫做货币流通规律。

6.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作用。(教材P51-53)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

主要作用:1、资源配置的作用2、促进效率的作用3、优胜劣汰的作用

4.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错)(教材P59

资本流通总公式,从公式上看,它与价值规律相矛盾.一方面,货币资本流通的过程中发生

价值增值;另一方面,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买卖过程中实行等价交换原则,不会增值.这是它的矛盾.

7.垄断利润的源泉是垄断价格。(错)(教材P82)

.从本质上看,垄断利润是工人阶级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其来源包括:扣除的一部分劳动力的价值;高价售出&低价购买;不等价的对外贸易.

9.垄断的出现消除了竞争。(错)(教材P83-85)

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存在这对竞争的限制,首先,由于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的变化以及企业规模的扩大,形成了对中小资本进入特定行业障碍,使中小企业与垄断资本之间难于具备平等的竞争条件.但却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因为:竞争实商品经济的必然规律;垄断形成之后,并不存在绝对的或纯粹的垄断;同时,在垄断时期下竞争有了心得特点,更加激烈,形式更多样,影响更大了.

10.生产价格的出现使价值规律发生了根本变化。(错)(教材P71-72)

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再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这样,价值规律的实现方式就发生变化.但这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本身,价值规律只不过是通过生产价格的形式发生作用,原因在于:1,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商品生产价格是从商品的价值转化而来的,是在商品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是由于其中的剩余价值依照各资本量的大小在各部门重新分配而发生的一种转型.2,从量的规定性来看,虽然个别生产部门的利润与剩余价值不一致,生产价值与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利润总额与价值总额是一致的,生产价格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3,从生产价格的变动原因来看,归根到底是由商品价值的变动引起的,是以商品的价值变动为基础的.

11.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没有任何区别和联系的。(错)教材66-67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的社会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而绝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使剩余劳动相对延长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以增加劳动日来增加剩余时间从而实现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必要劳动时间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价值.两者是剩余价值的表示方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技术的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绝对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对剩余价值成为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二、问答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

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生产价格的形成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教材P69-72)

平均剩余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竞争的主要方式是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即把基本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较高的部门,或者把新的资本投向利润较高的部门。这样,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基本大量流入、生产规模扩大和产品供给增加,导致商品价格降低和利润率下降;而利润率较低的部门则会由于资本大量流出,生产规模缩小和产品供给减少,导致价格上升和利润率提高。资本在利润率高低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转移的现象,一直持续到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致相等,即形成平均利润率时止。可见,部门之间竞争,会导致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一、辨析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