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含义?
答: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含义是:任何真理中都含着不依赖于人
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社会实践。
30.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答;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扩展。
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类似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深化。
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主要表现在: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的同步性;
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社会意识对社会具有反作用。
10.33.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24.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答:1、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关系。
2、主体和客体之间是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3、主体和客体互相作为,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种能动性又受和客体制约。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答: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收起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31.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答: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既有具体劳动,也有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的特定性质、目的和性质的运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26.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答:1、二者表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度,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雇拥工人的剥削程度。
2、二者的数量不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3、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价值率则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41.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答案:一般而言,平均利润率是贷款利率的最高界限。利率随着利润率的变化成正比;资金的供
求关系,当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反之则上升;国家的经济政策,当政府为实现刺激就业增加与经济增长时,通常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利率,而当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时,通常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利率;物价水平,利率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而提高,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而降低;国际利率水平,主要由于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使得国内利率必然随着国际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19.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答:(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2)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3)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
(4)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各部门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5)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全部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一定量的资本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答: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资本主义国家在私人企业外部起作用,以实现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6.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实践是1、认识的基础来源,2、是认识的发展动力,3、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8。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或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运动是在无条件下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世界上的事物都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特点?
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却是表面的,不深刻的。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它比感性认识深刻。
11.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
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2.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这一划分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2分)它说明剩余价值不是
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这一划分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22.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不变资本是指那些基础设备等所花费的资金.可变资本是一种花费在工人们的工资.
(1)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阐明了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是由他垫支的全部资本创造的,更不是由其中的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劳动力创造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2)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既然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此在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当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更不应同不变资本相比,而是应当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又叫资本主义剥削率,能准确地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3)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正是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再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的分割理论,这些对于研究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4.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在这些国家发展生产力,赶超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2)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
程。
(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严峻挑战。
(4)这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15.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的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一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
1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是占第一位的决定因素;
(2)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3)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
(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信息量日益膨胀,更新速度加快,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