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7.7动能和动能定理-传送带问题课件(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7-7动能和动能定理(共24张PPT)
1 2
m v2
0
定 一 切
F kmgs 1 mv2 0
2
代入数据得:F kmg m v 2 1.8 104 N
2s
制作人:王怀龙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7-7动能 和动能 定理(共 24张PP T)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7-7动能 和动能 定理(共 24张PP T)
高一物理备课组
3、单位:(焦耳J) 1J 1kg m2 / s2
定 一
切
4、动能是标量,与速度的方向无关,且均为正值
5、动能具有瞬时性,v 为瞬时速度,是状态量
6、动能具有相对性, 一般选地面为参考系
制作人:王怀龙
高一物理备课组
课堂训练
细 节
决
定
1、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
成 败 ,
造地球卫星,质量为173kg,运
制作人:王怀龙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7-7动能 和动能 定理(共 24张PP T)
高一物理备课组
二、动能定理
细
节
决
W
=
1 2
mv22
-
1 2
mv12
定 成 败 , 态 度
可写成 W = Ek 2 - Ek1
决 定 一 切
这个关系式表明:合外力在一个过程中
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的
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高一物理备课组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细
节
决
定
§7-7动能和
成 败 , 态
度
决
动能定理
定 一 切
制作人:王怀龙
高一物理备课组
寻找动能的表达式?
细
人教版必修二 7.7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件(77张)
【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有 1mv2=mgh
2
得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
v= 2gh 21m0/0s.8=4 m/s (2)根据动能定理得摩擦力做的功
WFf
0 1 mv2 2
WFf 8 J
(3)从A到C由动能定理得
mgh-μmgxBC=0 解得:μ= ≈4 0.27
15
答案:(1)4 m/s (2)-8 J
7.动能和动能定理
1.动能: 任务驱动 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时刻变化, 其动能是否变化? 提示:动能不变。
(1)定义:物体由于_运__动__而具有的能。 (2)表达式:Ek=__12_m_v_2_。 (3)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国际单位为_焦__耳__。 1 kg·m2/s2=1 _N_·__m_=1 J。
提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①
根据运动学公式:
v
2 2
=v122al
②
恒力F做功:W=Fl ③
由①②③得:
W=1
2
mv
2 2
1 2
mv12
2.由上面的推导可得出怎样的结论?并分析合外力做功
与动能变化有何关系?
提示:可推知“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 化”。即W=Ek2-Ek1=ΔEk。 当W>0时Ek2>Ek1,动能增加; 当W<0时Ek2<Ek1,动能减小; 当W=0时,Ek2=Ek1,动能不变。
提示:现象:质量相同,高度越高的小车把木块推得越远。 结论:质量相同,高度越高,小车滑至水平面的速度越大, 对木块做功越多,说明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大小 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如图所示,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相同 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会 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7-7动能和动能定理(共34张PPT)
(1)小球抛出点A距圆弧轨道B端的高度h.
(2)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FC (3)小球能否到达轨道最高点D?若能到达,试求对D点的压力FD
.若不能到达,试说明理由.
4. (12分)光滑曲面轨道置于高度为H=1.8m的平台上,其末端切线水 平;另有一长木板两端分别搁在轨道末端点和水平地面间,构成 倾角为 的斜面,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作质点的质量为m=1kg 的小球,从光滑曲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空气阻力,g取 10m/s2, )
(1)圆弧轨道的半径及轨道BC 所对圆心角(可用角度的三角函数 值表示)
(2)小球与斜面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图中ABCD是一条长轨道,其中AB段是倾角为θ的斜面 ,CD是水平的,BC是与AB和CD都相切的一小段圆弧,其 长度可以略去不计,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A点从静止状 态释放,沿轨道滑下,最后停在D点,A点和D点的位置如图 所示, ,现用一沿轨道方向的力推滑块,使它缓慢地由D点 推回到A点时停下,设滑块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为μ,则推 力做的功等于
4.(讨论)电动机通过一条绳子吊起质量为8kg的 物体。绳的拉力不能超过120N,电动机的功率不 能超过1 200W,要将此物体由静止起,用最快 的方式将பைடு நூலகம்体吊高90m(已知物体在被吊高90m 以前已开始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所需时间为 多少?(g取10 m/s2)
习题课
1.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
(B)距离OA大于OB;
(C)距离OA小于OB;
(D)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
3.一木块由A点自静止开始下滑,沿ACEB运动到 最高点B设动摩擦因数μ处处相同,转 角处撞击 不计机械能损失,测得A、B两点连线与水平方 向夹角为θ ,则木块与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μ为B (B)
(2)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FC (3)小球能否到达轨道最高点D?若能到达,试求对D点的压力FD
.若不能到达,试说明理由.
4. (12分)光滑曲面轨道置于高度为H=1.8m的平台上,其末端切线水 平;另有一长木板两端分别搁在轨道末端点和水平地面间,构成 倾角为 的斜面,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作质点的质量为m=1kg 的小球,从光滑曲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空气阻力,g取 10m/s2, )
(1)圆弧轨道的半径及轨道BC 所对圆心角(可用角度的三角函数 值表示)
(2)小球与斜面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图中ABCD是一条长轨道,其中AB段是倾角为θ的斜面 ,CD是水平的,BC是与AB和CD都相切的一小段圆弧,其 长度可以略去不计,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A点从静止状 态释放,沿轨道滑下,最后停在D点,A点和D点的位置如图 所示, ,现用一沿轨道方向的力推滑块,使它缓慢地由D点 推回到A点时停下,设滑块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为μ,则推 力做的功等于
4.(讨论)电动机通过一条绳子吊起质量为8kg的 物体。绳的拉力不能超过120N,电动机的功率不 能超过1 200W,要将此物体由静止起,用最快 的方式将பைடு நூலகம்体吊高90m(已知物体在被吊高90m 以前已开始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所需时间为 多少?(g取10 m/s2)
习题课
1.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
(B)距离OA大于OB;
(C)距离OA小于OB;
(D)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
3.一木块由A点自静止开始下滑,沿ACEB运动到 最高点B设动摩擦因数μ处处相同,转 角处撞击 不计机械能损失,测得A、B两点连线与水平方 向夹角为θ ,则木块与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μ为B (B)
【最新】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七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ppt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也大。 (2)某物体的速度加倍,它的动能也加倍。 (3)合外力做功不等于零,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4)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合外力做功一定不等于零。 (5)物体的动能增加,合外力做正功。
(× ) ( ×) (√ ) (×) (√)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卫星的运动过程中,其速
值,没有负值。
二、 动能定理 1.推导:如图 7-7-1 所示,物体的质量为 m,在与运动方向 相同的恒力 F 的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 l,速度由 v1 增加到 v2,此 过程力 F 做的功为 W。
图 7-7-1
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 个过程中 动能的变化 。
3.表达式:W= Ek2-Ek1 。 4.适用范围: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 变力做功 ;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 曲线运动 。
2.(多选)一质量为 0.1 kg 的小球,以 5 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
上匀速运动,与竖直墙壁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若以弹回的速
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碰墙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和动能变化分
别是
()
A.Δv=10 m/s B.Δv=0 C.ΔEk=1 J D.ΔEk=0
解析:选 AD 小球速度变化 Δv=v2-v1=5 m/s-(-5 m/s)
4.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 做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一、动能 1.大小:Ek=__12_m_v_2_。 2.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为_焦__耳__,1 J=1_N_·_m_=1_k_g_·_m__2/_s2_。 3.标矢性:动能是_标__量__,只有_大__小__,没有方向,只有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七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件(共16张PPT)(完美版下载)
练习巩固
质量是2g的子弹,以3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 厚度是5cm的木板,射穿后的速度是100m/s。 子弹在射穿木板的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是多大?
解:由动能定理得:-Fs= 12mv22 12m1v2 由此得:F= —(12m2v212m1v2)/s
代入数值得:F=4000N
四、课堂小结
• 7.4 动能和动能定理
结论: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物体质量越大, 速度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三、新课教学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的 关系呢?
公式推导:
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 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由Vl增大 到V2,如图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 式,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解:由动能定理可得:
F1skmgs12mv2
由此得:
F1
mv2 2s
kmg
代入数值得: F1=1.8X104N。
N
f
F1
G
总结提高
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确定物理过 程。 2.确定过程中合外力做功的代 数和。 3.确定物理过程的初末状态, 以及初、末状态物体的动能。 4.根据动能定理列等式,统一 单位,代入数据,求解。
2、质量m=500g的物体,原来的速度 v=2m/s,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 F=4N的作用,发生的位移s=2m,物体的 末动能是多大?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把命运寄托在自己身上,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心思。为此努力,拼搏,不舍 满了魔鬼,学会控制他。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 气,免百日之忧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还有一种坚实的力量可以依靠,那就 想未来是妄想,最好把握当下时刻。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计较少。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 要看他有谁相伴。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2块钱,五星饭店里60块,很多的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 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10、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会成功!成功者往往有个计划,而失败者往往有个托辞。成功者会说:“我 者说:那不是我的事。成功三个条件:机会;自己渴望改变并非常努力;贵人相助亿万财富买不到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观念却能让你赚到亿万财富。一个讯息从地球 0.05秒,而一个观念从脑外传到脑里却需要一年,三年甚至十年。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鸟无翅膀不能飞,人无志气不成功。 一个人不成功是因为两个字——恐惧。一个会向别人学习的人就是一个要成功的人。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 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对时间的慷慨,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 困约,而败于奢靡。企业家收获着梦想,又在播种着希望;原来一切辉煌只代表过去,未来永远空白。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 翼,为何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蝼蚁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世上那有什么成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代名词罢了。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 去的人。微笑不用本钱,但能创造财富。赞美不用花钱,但能产生气力。分享不用过度,但能倍增快乐。微笑向阳,无畏悲伤。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并不等于没发生, 表不存在。我们渴望成功,首先要志在成功。我要让未来的自己为现在的自己感动。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因为世界虚伪,你也变得虚伪了。小鸟眷恋春天,因 价值。笑对人生,能穿透迷雾;笑对人生,能坚持到底;笑对人生,能化解危机;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一 切成就都缘于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永远不要嘲笑你的教师无知或者单调,因为有一天当你发现你用瞌睡来嘲弄教师实际上很愚蠢时,你在社会上已经碰了很 话少胜过多言;坦率胜过伪装,自然胜过狡辩;心静何来多梦,苦索不如随缘。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 还比你更努力。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昨天如影——记住你昨天的挫折和失败的教训;今天如画快乐 去描绘;明天如梦——珍惜今天,选择好自己的目标,努力地为自己的明天去寻求和拼搏。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 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该是你的终会得到。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 成功者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每天精力充沛的努力工作,不虚掷光阴。从未跌倒算不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战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脆弱的心灵创伤太多,追求才是 挫折经历的太少,所以总是把一些琐碎的小事看得很重。当你知道你不在是你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你!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人生多一份感 的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成功六机握机当你握着两手沙子时,一定就拿不到地上那颗珍珠了。快乐在满足中求,烦恼多从欲中来。人若有志,万事可 方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在茫茫沙漠,唯有前进时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 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上任何奇迹的产生都是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七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件(共15张PPT)
某一过程(始末状态) 状态量的变化量
W合 Ek 2 Ek1
合外力的总功 末状态动能 初状态动能
力(合外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 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例1.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103 kg,当起飞过 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位移为l=5.3×102m时,达到 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 力是飞机重量的k倍(k=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 力。
FN
f
F
G
①动能定理法
②常规方法
v2 2al
a v2 2l
F kmg ma
F kmg mv2 度为v0的汽车,关闭发动机 后在水平地面滑行了距离l后停下来,试求汽车 受到的阻力。 提示:比较本题与上一题的区别?
总结: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和时间,而只与物体的初末状态有关, 因此用它 处理问题有时比较方便。
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及所研究的物理过程。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各力所做的 功,求出这些力的功的代数和。
(3)确定始、末状态的动能(未知量用符号表示), 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W总=Ek2—Ek1。
(4)求解方程、分析结果。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Ek
=
1 2
mv2
2.动能定理:
W合
=
1 2
mv22
-
1 2
mv12
W合 =Ek 2 -Ek1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推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v22 - v12 = 2al
l = v22 - v12 2a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七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件(共17张PPT)
4、单位:焦耳J 5、标量
一、动能
例1:对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可能为负。 B、质量一定的物体,速度变化时动能一定变。
√C、质量一定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 √D、若某物体加速度为0,则动能不变。
一、动能
【学以致用】如何提高投石机的杀伤力?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 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做功?
mgh+Wf
1 mv2 0 2
Wf 9.5J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二、动能定理
【学以致用】如何求解乒乓球通过的总路程?
已知:从离地面h高处落下一只质量为m的乒乓 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 恒为f,而小球与地面相碰后,能以相同大小 的速率反弹。则小球从释放开始,直至停止弹 跳,通过的总路程为多少?
v 2gh 10m / s
二、动能定理
【拓展训练】
H
(1)若物体沿高5m的光滑斜面从顶端由静止下滑,结果
如何?
mgh 1 mv2 0 v 2gh 10m / s 2
(2)若为光滑曲面,结果又如何? 仍为v 2gh 10m / s
(3)若为粗糙曲面,到达底端速度为9m/s,求摩擦力
动能去哪儿了?
二、动能定理
总结: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单过程,也适用于 多过程。 (2)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受力分析,判断合力做功
确定过程的始末状态
根据动能定理列式
二、动能定理
例3、质量为1kg的物体从高5m处自由下落, 求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二课件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共15张PPT)
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加到了v2。
v1 m
F
s
v2 m
恒力 F 对物体 M 做了多少功: W = F s
。
请大家把这个功的表达式,用上学期学过的动力学、运动学公 式展开、整理、化简………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
WFs1 2m22v1 2m12v
恒力F做的功 等于 1 mv 2 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2
动能
W 合 E k2E k1 E k
合外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这就是动能定理
一架喷气式飞机, 质量 m , 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在跑道上
滑跑的路程为 s 时,达到起飞速度 v . 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
均阻力是 f , 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F 。
N
v
m
v0=0
牵引力F
f
跑道上滑行的位移 s
G 1 确定研究对象:
2 对飞机受力分析:
3 分析各力的做功情况:
重力、支持力不做功;牵引力F 做正功;阻力 f 做负功
4 考查初、末状态的动能:
一开始飞机静止,初动能为0 ;加速到能起飞时,末动能为 1 mv 2
5 应用动能定理建立方程: Fsfs1mv20
2
2
一架喷气式飞机, 质量 m , 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在跑道上 滑跑的路程为 s 时,达到起飞速度 v . 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 均阻力是 f , 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即:
fs 0 1 mv2
2
fs=01m(2v)2 2
s=4s
2、平直公路上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功率行驶,设
它受到的阻力是一定的,在车速从v0达到最大值vm的 过程中经时间为t,通过的路程为s,则汽车在此过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七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件(共15张PPT)
三、动能定理的讨论: W合 =△Ek = Ek末 - Ek初
动能定理说明外力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其外力可 以是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 若W>0,Ek2-Ek1>0,即Ek2>Ek1,说明外力为动力,在动力 作用下物体作加速运动:即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它的值等于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反之表示外力作负功,它的值等于物体 动能的减小量。 若W=0,即Ek2=Ek1,表示外力对物体不作功,物体的动能 是守恒的。 动能定理只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各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及 物体初末两状态的动能;而不考虑运动过程中的各细节情况, 如a,t等。因此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比较方便。尤其是物体在 变力 情况下。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学习目标:
1、知道动能定义,掌握动能表达式 Ek= 2 mv2. 2、理解动能定理,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 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 3、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 4、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题,知道用动能定理 解题的步骤。
1
一、动能
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研究课本7—10实验。想一想: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的质量与它的速度平方乘积的一 半定义为物体的动能,用Ek表示,即: 定义式: 3、性质: 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单位:“焦耳” (J ) 1 Ek= 2 mv2
例3、如图所示,轨道的对称轴是过0、E点的竖直线。轨道 BEC是120°的光滑圆弧,半径R=2m,O为圆心。AB和CD 两斜面于圆弧分别交于B点和C点,,一物体从高h=3m处以 初速度4m/s沿斜面运动,物体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 求物体在斜面AB和CD上(不包括圆弧部分)通过的总路程。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7.7动能和动能定理(公开课)(共18张PPT)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知识回顾
动能
动能定理
LOGO
知识回顾
❖1.运动学知识
(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 v v0at
位移公式:
x
v0t
1 2
at2
速度与位移公式:
v2 v02 2ax
❖2.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
Company Logo
知识回顾
3.物体能量的变化跟力做功息息相关。 (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Company Logo
二、动能
❖2.于是我们说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运
动时的动能为Ek
❖
Ek
1 2
mv2
❖ 总结:
❖ (1)概念: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
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 (2)动能的标矢性:标量,没有正负.
❖ (3)动能的单位:焦(J).
Company Logo
二、动能
❖3.练习题
F
a m
v2 Fm a
L
Company Logo
二、动能
❖ 推导结果:W12m2v212m1v2
❖ 结论: 1 m是v 2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
2
❖ (1) 它包含了影响动能的两个因素:m和v ❖ (2) 这个过程末状态与初状态的差,正好等于力对物
体做的功 ❖ (3) 它涵盖了我们前面探究得到的结论W∝V2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2021/8/282021/8/282021/8/2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82021/8/28August 2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
知识回顾
动能
动能定理
LOGO
知识回顾
❖1.运动学知识
(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 v v0at
位移公式:
x
v0t
1 2
at2
速度与位移公式:
v2 v02 2ax
❖2.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
Company Logo
知识回顾
3.物体能量的变化跟力做功息息相关。 (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Company Logo
二、动能
❖2.于是我们说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运
动时的动能为Ek
❖
Ek
1 2
mv2
❖ 总结:
❖ (1)概念: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
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 (2)动能的标矢性:标量,没有正负.
❖ (3)动能的单位:焦(J).
Company Logo
二、动能
❖3.练习题
F
a m
v2 Fm a
L
Company Logo
二、动能
❖ 推导结果:W12m2v212m1v2
❖ 结论: 1 m是v 2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
2
❖ (1) 它包含了影响动能的两个因素:m和v ❖ (2) 这个过程末状态与初状态的差,正好等于力对物
体做的功 ❖ (3) 它涵盖了我们前面探究得到的结论W∝V2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2021/8/282021/8/282021/8/2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82021/8/28August 2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
【最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物理第七章同步教学课件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共31张PPT)
在该力作用下运动了2 m,速度从0变为2 m/s。
③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大小为F=7 N、方向平行于斜面的拉力 作用下,沿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向上运动了2 m,速度从0变为 2 m/s。
情
景
拉力
摩擦力(或
做的
功
重力)做的
功
合力做的功 物体动能的变化
① ② ③
(2)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动能如何变化?做负功 时动能又如何变化?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为零吗?
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3)动能是______,
5.动能定理: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
动能的变化 个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外力做正功,物体的动 增加 能就__________, 外力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就 _____________; 动能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力做功和直线运 减少 曲线运动 情况。 变力 做功和___________ 动情况,也适用于_______
合外力做的功为零,但合外力做功为零时物体受到的合外
力却不一定为零。
主题3:动能定理的应用 问题:(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2)比较应用动能定理与牛顿定律解题方法的异同,并完成下
列表格。
牛顿定律
动能定理
相同点
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适用条件 只能研究在恒力作用下物 体的运动
运动 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 而具有的能。
2.动能表达式Ek=__________。
3.动能的单位是___________, 与功的单位相同。 焦耳 4.动能的特点 状态量 (1)动能具有瞬时性,是_____________ 。 (2)动能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动能一般不 地面的 。 同,说到物体的动能,一般是指相对于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共30张PPT)
《动能和动能定理》
复习
W合-v2图
复习 入手 合力做功来研究动能及其变化规律。
W合-v2图
请你动动手:
设质量为m的某物体,在与运动方向总
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
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试寻求这个过程 中力F做的功与v1、v2的关系?
F v1
F v2
l
v1
v2
请你动动手: F m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2021/3/182021/3/182021/3/18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82021/3/18March 18, 2021
你能用哪些方法求解?
【例1】一架喷气 式飞机,质量m= 5.0×103Kg,起飞过程 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 位移达到l=5.0×102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 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平均阻力是 飞机重量的0.02倍. 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复习
W合-v2图
复习 入手 合力做功来研究动能及其变化规律。
W合-v2图
请你动动手:
设质量为m的某物体,在与运动方向总
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
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试寻求这个过程 中力F做的功与v1、v2的关系?
F v1
F v2
l
v1
v2
请你动动手: F m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2021/3/182021/3/182021/3/18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82021/3/18March 18, 2021
你能用哪些方法求解?
【例1】一架喷气 式飞机,质量m= 5.0×103Kg,起飞过程 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 位移达到l=5.0×102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 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平均阻力是 飞机重量的0.02倍. 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共36张PPT)
思路:看问题的两种方法
①力的观点看问题
②能量的观点看问题
F作为动力,使 物体的速度增加
F作为动力,使 物体的动能增加
①力的观点看问题
②能量的观点看问题
F作为动力,使 物体的速度增加
F作为动力,使 物体的动能增加
通过加速度F=ma
通过做功W=FL
两边都有F,想办法消去它,只留下m与v就好了。
把F=ma代入w=FL得: W=maL
动能增加,即能量增加。
同理:力F对物体做负功,这个 力是阻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 碍作用。则物体速度减少,物 体质量m不变,由½mv2可得, 动能减少,即能量减少。
2、合力做正功,即W合>0,Ek2>Ek1 ,动能增大。 3、合力做负功,即W合<0,Ek2<Ek1 ,动能减小。
本书中,动能定理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并 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当物体受变力作 用,或做曲线运动时,还能适用吗?
1 2
m (2v)2
4
1 2
mv2
1 mv2
1 2
m现v现2
1 (2m)v2 2
2
1 2
mv2
2
1 2
m现v现2
1 2
(1 2
m)(4v)2
8
1 2
mv2
1 2
m现v现2
1 2
(4m)(1 2
v)2
1 2
mv2
二、动能定理
WF
1 2
mv22
1 2
mv12
EK
1 mv2 2
合力做 的功
初动能
解:由动能定理
W
Ek 2
Ek1
1 2
mv 2 2
1 2
新人教物理必修二7.7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共15张PPT)
为L=500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m
/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
飞机重量的0.02倍(k=0.02),求飞机受
到的牵引
L
6m 0/s
解法一:运用动能定理求解
解能:飞2机 的12 m初v动2;能合力F做1的功,0末动
WFL
根据动能定理: W21 于是有: FL 1mv2 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 合力F为牵引力F牵与F阻之差:
FF牵-F阻
把已知条件代入上面的式子得:
F牵1.8104N
解法二:用牛顿运动定律和 运动学公式求解
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 移关系有:
由牛顿第二定2律-有:02 2aL
F牵F阻ma
根据题意中已知条件:
F阻0.0m 2 g10N 00
把已知代入上面的式子解得: F牵1.8104N
动能变化
和某一过程(始末状态)相对应。
W总21
外力的总功 末状态动能 初状态动能
“=”反映了动能的变化用合外力对物 体所做的功来量度。
1.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
何变化?
物体动能增加
/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
飞机重量的0.02倍(k=0.02),求飞机受
到的牵引
L
6m 0/s
解法一:运用动能定理求解
解能:飞2机 的12 m初v动2;能合力F做1的功,0末动
WFL
根据动能定理: W21 于是有: FL 1mv2 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 合力F为牵引力F牵与F阻之差:
FF牵-F阻
把已知条件代入上面的式子得:
F牵1.8104N
解法二:用牛顿运动定律和 运动学公式求解
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 移关系有:
由牛顿第二定2律-有:02 2aL
F牵F阻ma
根据题意中已知条件:
F阻0.0m 2 g10N 00
把已知代入上面的式子解得: F牵1.8104N
动能变化
和某一过程(始末状态)相对应。
W总21
外力的总功 末状态动能 初状态动能
“=”反映了动能的变化用合外力对物 体所做的功来量度。
1.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
何变化?
物体动能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立得a2=g(sinθ-μcosθ)=2m/s2.
设后一阶段物体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t2,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L
S
vt2
1 2
a2
t2 2
,解得t2=1s(t2=-11s舍去),
所以物体由A到B的时间t=t1+t2=2s.
小结
①传送带是否足够长
②传送带转动方向与物块初速度方向及大小 关系
③μ与tanθ大小关系
传送带问题分析
传送带分类:
1、水平传送带
关 键
①传送带是否足够长(判断) ②传送带转动方向与物块初速度方向及大小关系(确定f方向) ③ v物=v带时:摩擦力发生突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项目 情景1 情景2
情景3
图示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 再匀速 (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 再匀速
由于μ<tanθ,即μmgcosθ﹤mgsinθ,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继续 作加速运动.
当物体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时,传送带 给物体一沿平行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
N f
力.此时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
mg
X:mgsinθ-f=ma2 ⑤,
Y:N-mgcosθ=0 ⑥,
f=μN ⑦
A
B
V
解 由题意可知
t
L v
5s
所以工件在6s内先匀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故有x1=½vt1 ①, x2=vt2 ②
v
且t1+t2=t ③, x1+x2=L ④
联立求解得:t1=2s;v=at1,a=1m/s2 ⑤ o
t
若要工件最短时间传送到B处,工件加速度为a,工件一直加速到
B所用时间最短,
L
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 传送带给物体一沿平行传 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物体由静止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可知X:mgsinθ +f=ma1 ①
B
Y:N-mgcosθ =0 ②
f= mg
θ
联立得a1=g(sinθ +μ cosθ )=10m/s2 ④
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所需的时间v=a1t1 则t1=v/a1=1s.再由X=½ at12=½ ×10×12=5m,
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可能小或也可能 相等
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θ-μcosθ),若L足够大, 则以后将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C.若μ≥tanθ,则粮袋从A端到B端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 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端到B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且加速度a≥gsinθ
⑤
P接着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 减为0,设位移大小为x2,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T2,由牛 顿第二定律得
对P有T2-μmPg=mPa2
⑥
对Q有mQg-T2=mQa2
⑦
联立⑥⑦解得a2=8/3 m/s2
⑧
由运动学公式有-2a2x2=0-v2
⑨
联立⑧⑨解得x2=0.75 m
故P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x=x1+x2=2.25 m
开始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f=μ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
体的加速度
a=Ff /m=μg=0.2×10m/s2=2m/s2
设经时间t物体速度达到2m/s,由v=at得:
t1=1s 此时间内的位移为
x1=1m<11m。
x1
1 2
at 2
v 2
t
此后物体做匀速运动,所用时间:x-x1=vt2
t2=5s
例4.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 =370,从A到B长度L为16m,
传送带以v=10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 放一个质量为m=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0.5.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是多少.(sin370=0.6)
mA
v
Bθ
解答:物体放到传送带上后,开始阶段,由于传送带
故所求时间t=t1+t2=1s+5s=6s
拓展: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运动,传送
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m。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 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要用最短的时间把 工件从A处传送到B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
变换:求划痕长度
[解析] P先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 速度减为v1,设位移大小为x1,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T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P有 T1+μmPg=mPa1
①
对Q有 mQg-T1=mQa1
②
联立①②解得a1=4 m/s2
③
由运动学公式有 -2a1x1=v12-v22
④
联立③④解得x1=1.5 m
项目
图示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情景1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情景2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
例3:如右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两端间的距
离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 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端将
1 2
at 2 min
vmin atmin 2 5m / s
求划痕长度
x x带 - x物
x
vt
1 2
at
2
x vt 2
2、倾斜传送带
①传送带是否足够长
关 ②传送带转动方向与物块初速度方向及大小关系 键 ③μ与tanθ大小关系
④v物=v带时:摩擦力发生突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 (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 右端.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 返回时速度为v0
例1:水平传送带AB以v=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如图所示,A、 B相距x=11m,一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体与传 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物体从A沿传送带运动到B所需 的时间为多少?(g取10m/s2)
(2)P向左运动的速度减为0后,再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向 右做匀加速运动,直到从右端离开传送带,由运动学公
式有
2a2x=v2
解得 x 2 3m / s
作业:(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在传送带上某
位置轻轻放置一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小木块速度随时
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v0、t0已知,则 ( A)D
④v物=v带时:摩擦力发生突变,物体运动状态 发生变化
练习: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2 m/s匀速向左 运动,小物块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 连,mP=2 kg、mQ=1 kg,已知某时刻P在传送带右端 具有向左的速度v2=4 m/s,小物块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μ=0.1,P与定滑轮间的轻绳始终保持水 平.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小物块P与传送带之间的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传送带、轻绳足够长, 取g=10 m/s2,求: (1)小物块P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x; (2)小物块P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v.
A.传送带一定逆时针转动 B.μ=tanθ+
C.传送带的速度大于v0 D.t0后滑块的加速度为2gsin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