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的杀菌技术与设备
罐头热力杀菌原理及杀菌公式的确定
![罐头热力杀菌原理及杀菌公式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9a52dcd3aa00b52acfc7cab7.png)
简单型加热曲线
转折型加热曲线
传热曲线
在冷却时,只须将半对数轴上最低线标为高于冷却水温度 1℃的温度数,再依次向上标出其他温度,这样就可按加 热(或冷却)时间测得的罐内冷点温度直接在坐标纸上点出, 並将各点連起来,但不得偏离各点0.56℃,这样就画出了 传热曲线一般都呈一条直线,其斜率用可 fh(加热杀菌时 的速率)值或fs(冷却速率 )表示,fh值或fs为加热曲线或冷却 曲线直线部分穿过一对数周期所需要的时间(分钟)。f2值 为转折型加热曲线中第二条直线的斜率。
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
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很多,如食品的种类,内 容物的多少、初菌数及其微生物的种类、杀菌 锅的结构、杀菌操作、杀菌强度等等,任何一 个环节忽视了,产品就达不到商业无菌的要求。 因此罐头杀菌规程(温度、时间)的确定是生产 中由于杀菌不足而造成消费者 健康的危害,所以科学、合理地制定杀菌规程 是每一个技术人员应考虑的问题。
在计算前先将有关符号的含意介绍一下: Z—它为热力杀菌对象菌真正的或内视性热力致死时 间曲线的斜率 ( 分钟 ) ,低酸食品罐头按 Z=10℃肉毒 杆菌计算,酸食品罐头在低于100℃的温度杀菌时按 Z=8℃计算。 fh —食品的传热速度,它是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加热 曲线中直线部分的斜率,是传热曲线穿过一对数周 期所对应的时间(分钟)。在转折型加热曲线中转折 点前,第一条加热曲线中直线部分的斜率也为fh。 f2—传热曲线中转折点后第二条直线的斜率(分钟)。
可用公式 D = 来表示 式中 a: 加热杀菌前的细菌数 b: 经过T时间加热后细菌残存数 t:加热时间(分) D值的大小和细菌耐热性的强度成正比,它不受 原细菌的影响,仅是菌种的耐热性,它是细菌死 亡速度K值的倒数,表示微生物的耐热能力。
罐头产品杀菌工艺操作规程
![罐头产品杀菌工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ec598f0242a8956aece43d.png)
杀菌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检查冷却水池,水泵、杀菌间蒸汽总压表(≥0.5MPa),空气压缩机、杀菌锅相接的道管、阀门、仪表等是否正常。
2、准备记录纸、记录簿、检查温度记录仪、记录纸。
3、清楚当天杀菌产品规格、型号、杀菌要求(杀菌规程)。
4、测定初温(15173#初温≥45℃),同一篮要求杀菌同日期、同机车、同品种、同罐型的罐头,如有不同,要有明显的隔离标志。
从封口第一罐到杀菌时间间隔1小时。
5、以上各项工作检查正常准备就序,情况清楚后方可开始杀菌。
二、杀菌操作1、关闭溢水阀、进水阀和空气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和泄汽阀。
2、打开蒸汽阀向锅内送气。
在开启一分钟后从锅底排水阀放出冷凝水,按规定时间逐渐排气升温,顶部排气阀在正常情况下全开,使锅内冷空气随蒸汽由顶部排气阀排出。
排气条件104℃/7′达到后,关闭顶部排气阀(泄气阀继续开放)并继续升温到规定时间。
3、当升温达到杀菌规定温度时,关小进汽阀,调整进汽量,小心使杀菌温度保持不变。
杀菌过程温度以MIG为准(每5分钟观察一次与TRC对照,但要使MIG与TRC同步)。
4、在完成杀菌时间之前数分钟要开动水泵和空压机,等杀菌时间一到立即关闭蒸汽进汽阀和泄气阀,紧接着打开压缩空气进气阀进行反压,同时也打开水泵进水阀进行冷却。
随之锅内压力增加,但不得超过规定的压力(例如清水竹笋罐头最高不得超过1.8kg/cm2)。
5、降温阶段是罐头是否产生突角或疮罐的关键时刻,要十分注意操作,严格控制进气、进水阀。
尤其是最初五分钟是危险的压力阶段,一定要按规定时间缓慢降压降温之后再打开泄气阀降压。
6、当锅内进水量达到水位计八分满时,即打开后部溢水阀和底部排水阀以免水压上升发生疮罐,在水温约40~45℃时抽测冷却水余氯(冷却水余氯要求0.5PPm以上)。
至罐头品温38~40℃时则可松开锅盖放完冷却水。
从降温到冷却结束,大罐型约30分钟,中小罐型约15-25分钟。
7、杀菌操作工作在推篮进锅与出锅时均要小心防止碰伤。
常见罐头灭菌法
![常见罐头灭菌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f1351b3169a4517723a3db.png)
常见罐头灭菌法(一)火焰灭菌法火焰灭菌法是通过火焰高温灼烧进行灭菌的方法耐热的接种环、接种铲、接种匙、接种针等,通过火焰灼烧,可彻底灭菌,试管口和玻璃瓶口,通过几次火焰,温度可达200℃以上,一切微生物和芽孢,可全部杀死,达到无菌程度。
罐头工业中的火焰杀菌是利用火焰直接加热罐头,是一种常压下的高温短时杀菌。
杀菌时罐头经预热后在高温火焰(温度达1300℃以上)上滚过,短时间内达到高温,维持一段较短时间后,经水喷淋冷却。
罐内食品可不需要汤汁作为对流传热的介质,内容物中固形物含量高。
由于灭菌时罐内压较高,一般只用于小型金属罐。
此法的杀菌温度较难控制(一般以加入后测定罐头辐射出的热量确定)。
(二)卧式杀菌锅杀菌锅工作原理卧式杀菌锅是利用压缩空气作压力的圆筒体杀菌设备,其锅盖锁紧型式是采用自锁楔块啮合方法,开闭起动方便,适应于罐头、饮料对马口铁罐和玻璃罐头的杀菌处理工作。
杀菌锅结构锅体---包括锅身、锅盖、安全连锁装置、转环、轨道、密封圈、滚轮、锁紧楔块、蒸汽、喷管、冷却水管及闸阀等。
杀菌锅操作说明一般罐头食品厂对罐头作常压水煮加热杀菌处理时都采用本形式的卧式杀菌锅,本设备通过引入压缩空气可实现反压杀菌。
如冷却需在锅内进行,须用水泵打入锅顶部的喷水管(或采用水循环系统)。
在杀菌时,由于加热使罐头温度升高,罐头内压力会超过罐外(在锅内)的压力。
因此,为了避免杀菌时玻璃瓶罐内增压而跳盖,对马口铁罐两端面凸出,必须施加反压力,特别是对需要较高杀菌温度的肉类罐头更就如此。
使用反压力杀菌,即是用压缩空气通入锅内增加压力,防止罐头凸罐和跳盖,其操作情况分述如下:由于压缩空气是不良导热体,况蒸汽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杀菌时升温过程中,不放进压缩空气,而只在达到杀菌温度后处于保温时,才开放压缩空气入锅内,使锅内增加0.5 ~0.8 个大气压。
特经过杀菌后,降温冷却时,停止供应蒸汽,将冷却水压入喷水管。
由于锅内温度下降,蒸汽冷凝,而使锅内力降低采用压缩空气的压力来补偿。
罐头杀菌的原理
![罐头杀菌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1227e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b.png)
罐头杀菌的原理
罐头杀菌的原理是通过高温来杀灭病菌和微生物,确保食品的安全和保质期。
在罐头生产过程中,首先将食材放入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和调味料。
然后,将罐头密封,并放入高压锅或蒸汽锅中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的温度和时间是杀菌的关键因素。
通常,罐头需要在高温下加热一段时间,以确保食材内的病菌完全被消灭。
这样的高温环境可以破坏病菌和微生物的DNA和蛋白质,使其无法生
存和繁殖。
在加热过程中,罐中的温度逐渐上升,直至达到杀菌的温度。
接下来,罐头会在保持一定温度一段时间后冷却,以确保所有的病菌都被杀灭。
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要保持密封,避免外界的污染。
罐头杀菌的原理是通过高温杀菌,去除食品中的病菌和微生物,从而保证食品在长时间内的储存和食用安全。
这种方式简单有效,并且可以保持食品的味道和质地。
因此,罐头食品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一种食品形式。
罐头杀菌工艺流程
![罐头杀菌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127e7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b.png)
罐头杀菌工艺流程
一、杀菌前的准备。
1.1 原材料的选择。
这可是关键的第一步!咱得挑新鲜、无病害的食材,就像选千里马一样,得有双慧眼。
好的原材料就像盖房子的基石,基础打牢了,后面的事儿才好办。
1.2 容器的处理。
罐头的容器也不能马虎,得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这就好比给新娘子准备新房,得整洁漂亮,不能有一点儿瑕疵。
二、杀菌方式的选择。
2.1 高温杀菌。
这是常见的一招,高温就像个厉害的卫士,能把那些捣乱的细菌统统消灭。
但温度和时间得把握好,不然食材的口感和营养可能就受损啦,这叫“过犹不及”。
2.2 化学杀菌。
用化学药剂来杀菌,这可得小心谨慎,剂量多了少了都不行,得像走钢丝一样精准。
2.3 辐照杀菌。
这可是高科技手段,就像给细菌来了一场“核打击”,效果不错,但也得严格按照规定来操作。
三、杀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1 控制温度和时间。
温度高了,食材可能煮烂;温度低了,细菌杀不死。
时间短了,效果不佳;时间长了,影响品质。
这就需要经验和技巧,得做到“恰到好处”。
3.2 均匀受热。
让罐头里的每一处都能受到同样的“待遇”,不能有的地方热,有的地方凉,要“一视同仁”。
罐头杀菌这事儿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
每一个环节都得精心对待,容不得半点马虎。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做出安全、美味的罐头,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水果罐头常见的灭菌方法
![水果罐头常见的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da7fc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9.png)
水果罐头常见的灭菌方法前言:水果罐头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方式,可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期,并且方便携带与储存。
然而,由于水果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的污染,为保证水果罐头的安全性和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灭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果罐头常见的灭菌方法。
一、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灭菌方法。
该方法利用高温杀灭细菌、酵母和霉菌等微生物,以保证水果罐头的微生物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将水果切块或切片,并保持新鲜;净化罐子;将罐子放入热水中煮沸,以消毒。
2. 加热杀菌:将切好的水果放入已消毒的罐子中,加入适量的糖浆或果汁,然后封罐。
3. 加热处理:将密封好的罐子放入高温的水中,常见的温度为100℃,保持一段时间(通常为10-20分钟)。
这样可以确保水果罐头内部的温度达到适宜的灭菌温度,从而杀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4. 冷却处理:将罐子从高温的水中取出,放置在自然环境下冷却即可。
冷却后的水果罐头就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而不会变质。
二、蒸汽灭菌法蒸汽灭菌法是一种高效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灭菌方法。
与热处理法类似,该方法也是利用高温杀灭微生物,但更加节能和环保。
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同样需要净化罐子,将罐子放入热水中煮沸。
2. 加热处理:将切好的水果放入已消毒的罐子中,封好罐子。
然后将其放入蒸锅内,启动蒸汽锅炉,待罐内温度达到100℃后,蒸汽灭菌开始。
3. 灭菌时间:根据不同的水果种类和罐头容量,灭菌时间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灭菌时间为20至40分钟。
这段时间足够杀死罐内的微生物,确保水果罐头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冷却处理:待灭菌时间结束后,关闭蒸汽锅炉,让罐子自然冷却。
冷却完成后,将罐头转移到干燥的环境中,即可储存和销售。
三、酸性处理法酸性处理法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适用于水果罐头中添加了柠檬酸或其他酸性物质的情况。
酸性处理法的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除净化罐子外,还需要准备足够的酸性物质,如柠檬酸或酸橙汁。
罐头热力杀菌原理及杀菌公式的确定
![罐头热力杀菌原理及杀菌公式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da04f309f111f18583d05af9.png)
影响传热速度的因素
罐头食品的传热方式由食品的性质决定,影响罐头 食品传热速度的因素很多,如食品的形状、大小、 密度、粘稠度、内容物固液之比、食品的初温、容 器的材料(或热阻)的导热系数,容器的几何形状及 大小、罐内顶隙、罐内真空度、杀菌设备的型式(回 转式肯定比静目式传热效果好)、罐头在杀菌锅内的 位置,杀菌操作等等。
曲线时参考。测温时要记录初温,至少一分钟记录 一次罐内温度。
3、传热曲线
传热曲线是以测得的罐内冷点温度变化的数据画在半对数坐 标纸上所作的曲线,即以实际温度与加热或冷却温度之差的 对数值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为了避免在坐标轴上用温 差来表示,可将用于标出加热曲线的坐标纸上下倒转180度, 而对数坐标上最高线标出的温度应比加热温度低1℃,第一 个对数周期坐标为每格1℃,第二个对数周期为每格10℃, 这样依次标出其余温度值,这样对数轴就直接可作为所测温 度的标度,不用再标成杀菌温度和食品温度的差值,这样就 可按加热时间测得的罐内冷点温度直接在坐标纸上点出,将 各点連起来,但不得偏离各点0.56℃,这就画出了传热曲线 一般都呈一条直线。
罐头食品热力杀菌原理 及 杀菌工艺条件的确定
一、热力杀菌的原理
所谓热力杀菌就是把罐头食品加热到一定温度 并保持一段时间,使罐内不含有致病的微生物, 在正常室温条件下,贮藏和销售过程中,罐内 也不含有能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即达到商 业无菌要求,并尽可能地保持食品内容物原有 的风味、色泽、组织形态及营养成分。
1、传热方式:
(1)、传导:内容物在罐内处于不流动状态时,加热 和冷却过程中,由于受热的程度不同,在分子间相 互碰撞下,热量从高能量分子向邻近的低能量分子 依次传递的方式称作传导。简单地说加热时热量由 罐壁四周向罐中心传递,罐头中心是温度变化最缓 慢之点,即其冷点在几何中心,冷却则相反。罐内 食品呈固态、粘度或稠度高的食品如午餐肉罐头、 豆沙、枣泥、八宝饭罐头等均属于这一类。
罐头食品加热杀菌的方法
![罐头食品加热杀菌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cfe0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1.png)
罐头食品加热杀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以下是常用的罐头食品加热杀菌的方法:
1. 高温短时间法(HTST法):这种方法是将罐头食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通常在121摄氏度)并保持一定时间(通常在2-3分钟),然后迅速冷却。
高温短时间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温杀菌的效果,同时减少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2. 低温长时间法(LTLT法):这种方法是将罐头食品加热到相对较低的温度(通常在70-90摄氏度)并保持一定时间(通常在10-30分钟),然后冷却。
低温长时间法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达到杀菌效果,但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影响较小。
3. 压力杀菌法:这种方法是将罐头食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通常在115-130摄氏度),并在高压下保持一定时间(通常在20-60分钟)。
压力杀菌法可以更好地保留食品的质地和口感,但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食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加热杀菌方法和参数,具体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应根据食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确定。
此外,加热杀菌后的罐头食品应进行密封和消毒,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红烧肉罐头的封罐与灭菌技术解析
![红烧肉罐头的封罐与灭菌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cb05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a.png)
红烧肉罐头的封罐与灭菌技术解析在食品罐头制作过程中,封罐与灭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红烧肉罐头的制作也不例外。
封罐和灭菌技术的正确应用能够保证罐头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红烧肉罐头的封罐和灭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红烧肉罐头的封罐技术红烧肉罐头的封罐过程主要包括杀菌准备、装罐与封口以及杀菌密封等环节。
首先,杀菌准备环节对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制作红烧肉罐头之前,罐头和相关设备需要经过充分的清洗和消毒,以确保无菌环境。
同时,食材的处理也要注意卫生和保鲜,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
这样能有效降低罐头生产过程中的细菌和病毒污染风险。
其次,在装罐和封口环节需要注意技术操作,确保罐头内部真空密封,防止外界微生物感染。
首先是装罐工序,选用清洁的罐头,将红烧肉填充到罐头内,并确保填充均匀,不留空隙。
再进行封口工序,采用先进的封口设备,使罐头封口牢固、密封性好。
这样可有效防止食品与外界细菌接触,降低可能的污染风险。
最后,在杀菌密封环节需要对装罐的红烧肉进行杀菌处理,以确保罐头的安全性和耐储存性。
常用的杀菌方式包括高温灭菌和压力杀菌两种。
高温灭菌是将装有红烧肉的罐头放置在高温蒸汽或高压水中,进行一定时间的杀菌处理。
而压力杀菌则是通过将罐头放入高压釜中进行加热灭菌,以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这些杀菌技术能有效消除罐头内的微生物,保证红烧肉罐头的安全性和品质。
二、红烧肉罐头的灭菌技术红烧肉罐头的灭菌技术与封罐技术密不可分,二者共同保障了罐头产品的安全性和耐储存性。
罐头灭菌一般使用高温高压灭菌或热处理灭菌两种方式。
高温高压灭菌是指将装罐的红烧肉罐头放入高温蒸汽环境中,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高温高压灭菌的优点是能够彻底杀灭罐头内的细菌孢子,达到长时间储存的要求,同时也不会对食品的质地和口感产生明显影响。
热处理灭菌主要是将装罐的红烧肉罐头放入已加热的水槽中,通过温度和时间控制,将罐头内的细菌杀灭。
与高温高压灭菌相比,热处理灭菌的温度和压力要稍低,处理时间也要更长一些。
肉类罐头杀菌
![肉类罐头杀菌](https://img.taocdn.com/s3/m/4564b0f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a.png)
肉类罐头杀菌
肉类罐头一般指以畜禽肉、鱼肉等肉类为主要原料,加入调味料和香辛料,经过加工制成的罐头产品。
以软包装作为包装容器的肉类罐头食品,由于具有食用方便、常温贮存等特点,现在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般来说低酸性食品,如易开盖肉类罐头和易开盖水产类罐头食品,必须采用100℃以上的高压蒸汽杀菌。
下面由专业易开盖工厂为你讲解易开盖肉类罐头有哪些杀菌方法:
1、将装好易开盖罐头的杀菌篮放入杀菌锅内,关闭杀菌锅的门或盖,并检查其密封性。
2、关掉进水阀和排水阀,开足排气阀和泄气阀。
检查所有的仪表、调节器和控制装置。
3、开大蒸汽阀使高压蒸汽迅速进入锅内,快速而充分地排出锅内的全部空气,同时使锅内升温。
4、在充分排气之后,将排水阀打开,排出锅内的冷凝水。
待冷凝水排出之后,关掉排水阀,随后再关掉排气阀,而泄气阀仍然开着,以调节锅内压力。
5、通过调节进气阀和泄气阀来保持锅内恒定温度,直至杀菌结束。
6、恒温杀菌延续到预定的杀菌时间后,关掉进气阀,杀菌结束。
罐头食品杀菌工艺
![罐头食品杀菌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6ab37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4.png)
罐头食品杀菌工艺罐头食品是一种便捷且耐久的食品,其长期保存的关键在于杀菌工艺。
罐头食品杀菌工艺是指将食品加热或者用其他方法杀灭细菌、病毒、酵母菌等微生物以降低食品的微生物负荷,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罐头食品杀菌工艺有高温杀菌、高压杀菌、化学杀菌和辐射杀菌等。
其中,高温杀菌是最常用的工艺之一。
高温杀菌是通过将食品置于高温环境中进行杀菌的方法。
常见的高温杀菌方法有水浴杀菌和蒸汽杀菌两种。
水浴杀菌是将装有食品的罐头放入预先加热好的水浴中,水温通常在85℃至121℃之间,杀菌时间根据食品的种类和大小而定。
蒸汽杀菌则是将装有食品的罐头放入蒸汽加热室中,让罐头在高温蒸汽中杀菌。
高压杀菌是利用高压力加热食品,达到杀菌的效果。
高压杀菌具有杀菌彻底、保留食品营养成分较好的特点。
高压杀菌能够在低温下完成杀菌过程,从而避免食品受到高温加热的影响。
然而,高压杀菌设备较为昂贵,且操作相对复杂,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业中的普及。
化学杀菌是利用化学物质来杀灭微生物,常用的化学杀菌剂包括二氧化硫、酒精、食盐和食醋等。
化学杀菌常用于一些不适合高温加热或高压处理的食品,如果酱、果脯等。
然而,化学杀菌剂对于食品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谨慎使用。
辐射杀菌是利用放射线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常用的辐射包括紫外线辐射和离子辐射。
紫外线辐射常用于表面杀菌,而离子辐射则可用于深层杀菌。
辐射杀菌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无污染等优点,但其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
除了上述常见的杀菌工艺外,现代科技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杀菌方法。
例如,超高压处理是一种新兴的食品杀菌技术,它利用高压让食品中的细菌及其产生的芽孢失活,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罐头食品杀菌工艺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食品种类和要求来决定。
选择适当的杀菌工艺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品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杀菌工艺不能完全杀灭食品中的所有微生物,只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在购买罐头食品时,应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并经过充分杀菌处理。
罐头杀菌装置及操作要领
![罐头杀菌装置及操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1587d31958fafab068dc0215.png)
罐头杀菌装置及操作要领罐头(热)杀菌技术罐头加热杀菌的方法很多,根据其原料品种的不同,包装容器的不同等采用不同的杀菌方法。
罐头的杀菌可以在装罐前进行,也可以在装罐密封后进行。
装罐前进行杀菌,即所谓的无菌装罐,需先将待装罐的食品和容器均进行杀菌处理,然后在无菌的环境下装罐,密封。
我国各罐头厂普遍采用的是装罐密封后杀菌。
罐头的杀菌根据各种食品对温度的要求分为常压杀菌(杀菌温度不超过100℃)、高温高压杀菌(杀菌温度高于100℃而低于125℃)和超高温杀菌(杀菌温度在125℃以上)三大类,依具体条件确定杀菌工艺,选用杀菌设备,第一节杀菌装置(锅)一、静止间歇式杀菌静止批量式杀菌技术与设备因杀菌压力的不同而分为静止高压杀菌和静止常压杀菌两种。
图2-6-4立式高压蒸汽杀菌锅1蒸汽管 2水管 3排水管 4溢流管 5排气阀6安全阀 7压缩空气管 8温度计9压力表 10温度记录控制仪1 静止高压杀菌静止高压杀菌是肉禽、水产及部分蔬菜等低酸性罐头食品所采用的杀菌方法,根据其热源的不同又分为高压蒸汽杀菌和高压水浴杀菌。
(1)高压蒸汽杀菌大多数低酸性金属罐头常采用高压蒸汽杀菌。
其主要杀菌设备为静止高压杀菌锅,通常是批量式操作,并以不搅动的立式或卧式密闭高压容器进行。
这种高压容器一般用厚度为6.5mm以上的钢板制成,其耐压程度至少能达到0.196MPa。
合理的杀菌装置是保证杀菌操作完善的必要条件。
对于高压蒸汽杀菌来说,蒸汽供应量应足以使杀菌锅在—定的时间内加热到杀菌温度,并使锅内热分布均匀;空气的排放量应该保证在杀菌锅加热到杀菌温度时能将锅内的空气全部排放干净;在杀菌锅内冷却罐头时,冷却水的供应量应足以使罐头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均匀而又充分的冷却。
图2-6-4和图2-6-5分别为常用的立式和卧式高压蒸汽杀菌锅的装置图。
(2)高压水浴杀菌高压水浴杀菌就是将罐头投入水中进行加压杀菌。
一般低酸性大直径罐、扁形罐和玻璃罐常采用此法杀菌,因为用此法较易平衡罐内外压力。
罐头热力杀菌原理及杀菌公式的确定
![罐头热力杀菌原理及杀菌公式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da04f309f111f18583d05af9.png)
冷却曲线
四、罐头杀菌值(F0)和杀菌时间的计算(鲍尔公式法)
杀菌时间的计算有比奇洛的基本推算法、鲍尔公式 计算法、列线图计算法等,而鲍尔公式计算法是 FDA认可的杀菌时间及F值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它 根据罐头在杀菌过程中罐头内容物温度的变化,在 半对数坐标纸上画出的加热曲线和冷却的曲线,进 行推算杀菌时间和F值,它的优点是可以在杀菌温度 变更时计算出杀菌时间,但其缺点是计算较繁,费 时间。公式法计算基本步骤如下:
(5)、Z值 Z倍值变表化示时加相热对致应死的时加间热或温致度死(℃率)(的D值变)化按,照如110将某或一10
细菌芽孢的D值的对数为纵坐标,加热温度为横坐 标,画出的曲线(耐热曲线)上的斜率的负倒数就是Z
值,其定义就是热力致死时间和仿热力致死时间曲
线上横过一个对数循环时所需要的温度(℃)。Z值越
1、绘制加热曲线
由实测罐内冷点位置温度变化数据在半对数坐 标纸上绘制,并求得传热速率fh值和滞后因子j 值。如其传热曲线呈一条直线为简单型加热曲 线,如呈二条直线则为转折型加热曲线,除求 得fh值和j值外,还需求得fz、x和fc,为了进行 公式法计算,还必须有fi值表和f/u:log g图
杀菌F0值和杀菌时间计算
F值与D值的关系
F值与D值的关系可用F= nD 来表示,n数是不固定的, 随工厂卫生条件、食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及程度而变化, 一般用6D值来表示杀死嗜热性芽孢杆菌,用12D值杀死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以保证食品卫生性。F值与Z值
T 121
的关系可用F =t×10 Z 来表示。 式中t:在恒定致死温度T下的加热时间。
1、传热方式:
(1)、传导:内容物在罐内处于不流动状态时,加热 和冷却过程中,由于受热的程度不同,在分子间相 互碰撞下,热量从高能量分子向邻近的低能量分子 依次传递的方式称作传导。简单地说加热时热量由 罐壁四周向罐中心传递,罐头中心是温度变化最缓 慢之点,即其冷点在几何中心,冷却则相反。罐内 食品呈固态、粘度或稠度高的食品如午餐肉罐头、 豆沙、枣泥、八宝饭罐头等均属于这一类。
水产罐头杀菌技术与设备考核试卷
![水产罐头杀菌技术与设备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8e7b6a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2.png)
3.低温长时间杀菌通常需要维持温度在____℃左右,持续时间为____小时。
4.在水产罐头生产中,____设备用于实现罐头内容物的真空封口。
5.罐头杀菌后,需要进行____分钟的冷却,以确保罐头内温度降至安全储存水平。
6.水产罐头杀菌过程中,____是衡量杀菌效果的重要指标。
A.脱水
B.装罐
C.预热
D.冷却
11.以下哪种设备通常用于罐头杀菌后的冷却?()
A.冷冻干燥机
B.冷却塔
C.真空泵
D.灌装机
12.关于水产罐头杀菌,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杀菌过程可以保证罐头内的微生物安全
B.杀菌过程会影响罐头内食品的口感
C.杀菌过程可以提高罐头的保质期
D.杀菌过程可以完全消除罐头内的微生物
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水产罐头杀菌效果?()
A.温度
B.压力
C.时间
D.罐头内容物的种类
2.以下哪些设备属于水产罐头杀菌设备?()
A.杀菌釜
B.真空泵
C.冷冻干燥机
D.高压锅
3.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水产罐头的杀菌?()
A.高温高压杀菌
B.低温长时间杀菌
C.超高压杀菌
D.辐照杀菌
4.在水产罐头杀菌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需要控制?()
B.低温长时间杀菌
C.化学杀菌
D.超声波杀菌
2.水产罐头生产中最常用的杀菌方法是?()
A.间歇式高温杀菌
B.连续式高温杀菌
C.低温杀菌
D.超高压杀菌
3.在高温高压杀菌过程中,以下哪项因素不会影响杀菌效果?()
A.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罐头的杀菌技术与设备[摘要] 杀菌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许多微生物能够导致罐头食品的败坏,罐头食品如杀菌不够,残存在罐头内的微生物当条件转变到适于其生长活动时,或由于密封不严而造成微生物重新侵入时,就能造成罐头食品的败坏。
通过杀菌,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不受病虫害及霉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的危害,并破坏食品中的酶,使食品贮藏两年以上而不变质。
传统的食品杀菌工艺,是采用蒸、煮、加热的方法,利用传导和对流换热,热源从食品的外表向内部传递进行加热,在一定的温度作用下,使食品中的微生物达到热力致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各种食品的总体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食品不破坏或少破坏营养成分,保持原有的风味。
这就对罐头的杀菌工艺及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开发出了一系列食品杀菌的新技术。
这些技术与传统的巴斯德食品杀菌方法相比,不仅避免使用高温而使食品质量受损害,而且还增强了杀菌效果,提高了食品的质量。
我国目前常用的杀菌技术分为热杀菌和冷杀菌。
[关键词] 罐头杀菌热杀菌技术冷杀菌技术杀菌设备1.热杀菌技术1.1超高温瞬时杀菌众所周知,杀菌时间过长,必然导致食品的品质下降,特别是对食品的颜色及风味影响较大,而缩短杀菌时间的措施之一是提高杀菌温度。
据介绍,杀菌温度增加10℃,取得同样杀菌效果的时间仅为原杀菌时间的1/10。
还有研究表明,在杀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超高温瞬时杀菌与低温长时间杀菌相比,不仅细菌致死时间显著缩短,而且食品成分的保存率也显著提高。
如在120℃以下杀菌,细菌芽孢致死时间是4分钟以上,食品成分的保存率为73%以下,当杀菌温度上升到130℃,细菌芽孢的致死时间下降到30秒,成分保存率上升到92%,温度到达150℃,芽孢的致死时间为0.6秒,成分保存率上升到99%,证明了超高温瞬时杀菌的优越性。
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于1949年随着斯托克装置的出现问世,其后国际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超高温杀菌装置。
超高温处理可分为间接加热和直接加热两大类型。
它是使料液迅速升温至130℃以上,然后保持几秒种,从而实现对料液瞬间的杀菌。
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达到或接近灭菌的要求,而且杀菌时间短,物料中营养物质破坏少,营养成分保存率达92%以上。
1.2微波杀菌传统的热力杀菌是通过传导、对流等传热方法将热量传递给食品,使之温度升高,达到预定杀菌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杀菌时间,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热量是由表层逐步往中心传递,由于食品的传热性能较差,食品的中心达到杀菌温度所需时间较长。
另外,由于加热装置本身的热容量引起能量损失而能耗高,同时高温也会影响食品品质。
微波技术是一种理想的杀菌途径,相对热力杀菌来说,微波杀菌具有加热时间短、升温速度快、杀菌均匀、食品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破坏和损失少等特点。
与化学方法杀菌相比,微波杀菌无化学物质残留而使安全性提高。
因此,食品的微波杀菌保鲜技术已被食品厂家所采用。
在相同条件下,微波杀菌致死温度比传统加热杀菌低,它不仅具有因生物体吸收微波能量而转换的热效应,而且还存在一种非热效应。
热效应是指生物体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后,体温升高,从而发生各种生物功能变化。
微波作用于食品,食品表面和中心同时吸收微波能,温度升高。
食品中的微生物在微波场作用下,温度也升高,温度的快速升高,使其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生物活性,使菌体死亡严重干扰而无法繁殖。
非热效应是在电磁波的作用下,生物体内不产生明显的升温,却可以产生强烈的生物响应,使生物体内发生各种生理、生化和功能的变化。
微波的作用会使微生物在其生命化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电子、离子和其它带电粒子的生物性排列组合状态和运动规律发生变化。
同时,电场也会使细胞膜附近的电荷分布改变,导致膜功能障碍,使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受到干扰破坏,使微生物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停止生长或使之死亡。
微波还能使微生物细胞赖以生存的水分活度降低,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Desell等在食品中接种细菌,然后用2450MHZ 微波杀菌,结果表明所需时间仅为传统加热方法的1/9至1/12。
微波混合室系统由附有相应电源设备的微波发生器、波导管连接器及处理室三部分组成。
该杀菌处理系统能够以食品内极其微小的温度差异,对在连续流动的食品进行快速的加热处理,在处理室内,微波的能量可以均匀地分布于被处理的食品上,加热到72~85℃菌温度时间保持1~8分钟,而后送入隧道至冷却室,在贮藏之前将温度降至15℃以下。
采用微波杀菌可以在包装前进行,也可以在包蝶好边料锡膜或复合薄膜以后进行。
1.3电阻加热杀菌它是利用连续流动的导电液体的电阻热效应来进行加热,以达到杀菌目的。
是酸性和低酸性的粘性食品和颗粒食品进行连续杀菌的一种新技术。
电阻加热杀菌要求交流电的频率在50~60HZ之间,因为此时它的电化学稳定,交流电的转换率最高,并且操作安全,电阻加热的适用根据食品物料的导电率来决定。
大多数能用泵输送的、含有溶解离子盐类且含水量在30%以上的食品都可用电阻加热来杀菌,且效果很好,而一些像脂肪、糖、油来添加盐的自来水等非离子化的食品则不适于用该技术。
英国APV食品加工中心的试验表明,电阻加热已成功地用于各种包含大颗粒的食品和片状食品的杀菌,如马铃薯、胡萝卜、蘑菇、牛肉、鸡肉、片状苹果、菠萝、桃等。
电阻加热受电压的控制,电压不会因为温度的增高而减小,相反,加热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因为温度升高,导电率增加,电流加大,加热效率必然提高。
电阻加热与微波加热相比,更具有优越性。
因为它是在连续流动的液体中加热,所以不需要高温热交换,各种营养成分损失很少,而且能量转化率也高于微波加热,达90%以上;还因为它是对物料进行整体加热,所以热渗透性也远远高于微波加热,是带颗粒食品实现瞬时无菌加工的首选工艺。
1.4低温高压灭菌日本科技人员经过数年的时间,研究出一种不需要加热而杀灭大肠杆菌和醋酸的低温高压灭菌技术,这种技术过去只是一种引人注目的设想。
日本日冷公司利用其冷冻食品的技术与神户制钢公司的高压技术相结合,终于解决了冷冻品灭菌的技术难题,研制出了实用的低成本冷冻灭菌技术。
经研究表明,在低温下加高压比在常温下更容易杀灭细菌。
在20℃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要加3000个以上的大气压才能被杀灭,而在—20℃时只需2000个大气压就可达到目的。
在常温下需4000个大气压才能灭的醋酸菌,在低温下只需2000量个大气压就可基本杀灭,其原因是在低温下细菌的细胞膜容易被破坏。
这种新技术可用于多种肉食和水产品的灭菌,不会破坏食品原有的成分结构和风味。
研究表明,在水产品中,贝类等无脊椎动物比脊椎动物的灭菌效果好。
不适于加热的各种食品,例如生鱼片等也可采用这种技术灭菌。
特别方便的是,可以食品冷冻和冷藏的过程中,将其放入高压仓内加以灭菌。
这种方式成本低廉且效率高。
日本制成的高压低温灭菌装置,在—20℃的低温条件下可稳定地保持高压状态,其压力可调至4000个大气压。
2.冷杀菌技术2.1超高压杀菌超高压处理食品保鲜技术具有诸如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色泽、营养成分、低能耗、对环境污染以及少用或不用化学添加剂等很多优点。
超高压杀菌的机理是由于静水压的作用而使蛋白质产生压力凝固,导致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基因、生理生化特性等多方面的变化,使其原有的功能发生不可逆变化从而导致死亡。
超高压处理不仅能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还可以抑制酶的活性。
研究表明,升高温度和降低食品的pH值有利于加强高压的效果;糖和盐的浓度提高会降低杀菌效果;微生物的营养体较易被杀灭。
利用100MPa以上压力加压食品时,温度基本不升高,也不会有共价结合的生成和断裂。
高压处理使食品有新鲜的风味,不会发生不利的共价结合变化,这些特点说明食品高压加工和热加工一样都有广阔的前途。
2.2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崇尚新鲜安全而又高营养食品的潮流使得研究者们不断探寻新型的食品非热灭技术,其中高压脉冲电场杀菌因其处理时间短,杀菌后温升小,副产物小,无污染,无辐射,耗能低等优点,最具有工业化前景。
高压脉冲电场用于罐头杀菌也显露出潜在的研究价值,能在5~10S的极短时间内即可完在杀菌过程。
高压脉冲电场的技术用于罐头杀菌的主要原理是基于细胞结构和液态食品体系间的电学特性的差异。
细胞壁特别是细胞内丰富的膜系统的电阻和电容量很大,且随交流电荷频率的不同发生显著的变化。
在低频情况下,细胞壁,尤其是生物膜系统的电容量显著增大,细胞内液中也有电流通过,此时电阻则明显减少,加之类脂膜中其结构物质几乎均为偶极子或带电分子,其分子运动主要以侧向流动为主,而穿膜转动极难实现,在伴随电场的转动而取向的阻力和速率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二者在松弛频率上的显著不同,使得高压脉冲电能在一定条件下蓄积于细胞壁(膜)系统而极少损耗于液态食品体系。
生物膜结构的不均匀性,特别是膜蛋白的类似半导体特性,使生物膜存在动态的“导通”,在高压脉冲电场中,这种“导通”可使膜上蓄积的能量以瞬时高强度方式释放,而击穿膜系统。
在这种高压脉冲放电时,由于气态等离子体剧烈膨胀、爆炸而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可摧毁各种亚细胞结构。
这些反应都发生在细胞内,因而对非细胞结构的液态食品体系中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基本无影响,可高质量地保存食品的天然特性。
邓元修直接尝试了脉冲高压对酵母和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结果表明了所需能耗低,即每吨液态食品灭菌能耗电大约为(0.5~2.0)kw/h,对试液的温升小于2℃,有效保存了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天然成分。
因此高压脉冲杀菌是较理想的灭菌方式,可望取代热灭菌方法成为21世纪加工方法。
2.3辐射杀菌辐射杀菌是运用χ射线、γ射线或电子高速射线照射食品,引起食品中的生物体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抑制或破坏其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甚至使细胞组织死亡,从而达到灭菌消毒,延长食品贮存销售时间的目的。
辐射杀菌几乎不产生热量,可保持食品在感官和品质方面的特性,并适合对冷冻状态的食品进行杀菌处理。
与传统的加热法相比更易于准确控制,且耗能低。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辐射法纳为安全有效的食品处理方法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部分技术项目已达到商业化推广应用的标模。
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Rittle在1802年发现的,但其应用一直未能得到开发。
直到本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才开始对它进行应用开发研究。
目前研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其中在罐头食品杀菌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是200~390nm。
由于微生物细胞中的核酸、碱基(嘌呤、嘧啶)及蛋白质对紫外线有特别强的吸引力,DNA和RNA的吸收峰在260nm处,蛋白质的吸收峰在280nm处。
紫外线杀死微生物主要对DNA作用,引起DNA链上两个邻近的胸腺嘧啶分子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致使DNA不可能复制,导致微生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