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悲剧及原因论文
浅析_淑女画像_中伊沙贝尔的婚姻悲剧
37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尚的成份在内 。伊沙贝尔最终发现“这个世界上最 高尚的人”娶她只是为了她的钱 ,奥斯蒙德的贪婪庸 俗与她所追求的高尚的理想世界格格不入 。她幻想 自己的婚姻会将她带到一个充满幸福的理想之地 , 可是 ,她的婚姻生活却令她窒息 ,而且不断堕入世俗 的泥潭 。
詹姆斯笔下的伊沙贝尔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 物 。她有一套美国式的理想化看世界的方法 ,她要 求自己公正无私 ,道德完美 “, 她的生活应该与她给 大家的最佳印象相一致 。她应该表里一致 。有时她 想得很远 ,以致于希望有一天自己处于困境 ,这样她 就有机会面对困难表现出她的高尚与勇敢 ,并享受 由此带来的快乐”[1 ] (p. 46) 。当她的表兄拉尔夫祝愿 她心想事成时 ,她回答 “: 如果这里的人太世俗 ,我将 一事无成 。我可是没有一点世俗的观念”[1 ] (p. 51) 。 所以 ,拉尔夫认为他的表妹是一位女神 ,赛过任何一 件艺术珍品 。
亨利·詹姆斯笔下的拉尔夫几乎是一位理想的 的人物 。他早先就学哈佛 ,而后在牛津深造 ,知识渊 博 ,心地善良 ,品德高尚 。他和伊沙贝尔一样 ,渴望 自由完美的理想化生活 。拉尔夫长期生活在旧大 陆 ,所以 ,伊沙贝尔的到来像一股和煦的春风吹散了 他心头的阴郁 ,带给他无限的欢乐和希望 。
拉尔夫比不上伊沙贝尔的真正追求者 ,但是 ,他 对伊沙贝尔的爱最深切 、最纯洁 、也最高尚 。他从来 没有向伊沙贝尔表白过自己对她的爱 ,因为他知道 自己患了绝症 ,不愿牵连自己心爱的人 ,只有对她默 默的祝福和关爱 。他劝自己父亲将遗产的一半留给 伊沙贝尔 ,以便她不受物质生活的羁绊 ,自由地去追 求自己的理想 。他深知伊沙贝尔迫切需要的是欧洲 文化的滋养 ,所以 ,不遗余力地将欧洲历史名胜介绍 给她 ,充分激发她的智慧及想象力 。而对伊沙贝尔 的不幸婚姻 ,他比谁都痛苦 。直到拉尔夫临死时 ,伊 沙贝尔才恍然大悟 ,意识到他才是自己心中的理想 。 在与拉尔夫告别时 ,伊沙贝尔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不 幸 ,一种神圣的感觉油然而生 。她发现“拉尔夫面貌 安详 。当他睁开眼问候她时 ,伊沙贝尔觉得自己在 观察一个深不可测的宇宙”[1 ] (p. 463) 。到了夜晚 ,伊 沙贝尔感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将她带到拉尔夫的身
贵妇人的画像
《贵妇人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婚姻悲剧探因Probe into Isabel Archer's Tragic Marriage in the Portrait of a Lady摘要:亨利·詹姆斯的成名作<一位女士画像>中的伊莎贝尔聪明、美丽,追求独立,崇尚自由,不少读者为其自由探索的精神所吸引,却又为其悲剧命运唏嘘不已.本文将在性格、社会根源和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剖析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和必然性.关键词: 《贵妇人画像》, 性格缺陷, 社会根源, 婚姻失败, 伊莎贝尔追求自由独立自主道德规范矛盾性知识意识选择行为思想权威价值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
他的小说常写美国人和欧洲人之间交往的问题;成人的罪恶如何影响并摧残了纯洁、聪慧的儿童;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艺术家的孤独,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等:这表明作家对个人道德品质的浓厚兴趣。
这是深有文化教养的知识分子所怀有的人文主义倾向,而不是人们所熟悉的对贫苦大众的人道主义同情。
作者赞美优美而淳厚的品德,把个人品质高高置于物质利益甚至文化教养之上,个人品质和他人利益高于一切。
内容简介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一位年轻貌美的美国少女,父母双亡后,被她富有的姨母带出美国一个小城,到她梦魂萦绕的古老欧洲去见识大千世界。
她在伦敦郊外的“花园山庄”里暂住,先后拒绝了英国贵族沃伯顿和美国富商戈德伍德的求婚。
她的表兄拉尔夫也暗暗爱上她,但他知道自己患不治之症无法结婚,只是说服病危的父亲把一笔巨额遗产留给表妹。
伊莎贝尔又结识了高雅华贵、才艺超群的梅尔夫人,对这位已彻底欧洲化了的美国女人十分倾倒。
姨父故世后,伊莎贝尔得到遗产去意大利游历。
她在陶醉于佛罗伦萨和罗马的历史遗迹的同时,也渐渐进入梅尔夫人精心布下的圈套之中。
梅尔夫人介绍她认识了一位长期侨居意大利的美国“半吊子艺术家”奥斯蒙德,此人看来儒雅斯文,富有教养。
贵妇人的画像英语论文
The Analysis of Causes of Isabel’s Tragic Marriagein The Portrait of a Lady试析《贵妇人的画像》中伊莎贝尔悲剧婚姻的原因二○一三年四月十五日The Analysis of Causes of Isabel’s Tragic Marriagein The Portrait of a LadybyAcknowledgementsI am particularly indebted to my instructor Mrs. Wang for guiding me to finish my graduation paper. I would like to thank all her great concern and enthusiastic support. With the purpose of finishing the graduation paper in a professional way, Mrs. Wang instructs me with her profound knowledge and teaching experience.AbstractHenry Jame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writers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he enjoyed popularity all over the world. His early masterpiece The Portrait of a Lady was very popular after its publication. This novel mainly illustrates the heroine Isabel’s tragic transnational marriage and this marriage tragedy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traditional ones. It’s Isabel’s own choice that leads to her tragic fate. While studying the novel, we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 Henry James’ own values towards marriage and we can get to know the women’s living situa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Isabel’s tragedy from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auses. The objective causes are the women’s lower status, soci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love and money, new and old cultural shock and other roles’impacts. The subjective cause mainly analyzes the defects in Isabel’s own characte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subject, we can not only get to know Henry James’ values and his original intention of writing this novel well, but also understand the marriage of women in 19th centuryKey Words: The Portrait of a Lady; Tragic Marriage; Social Factors; Character Defects摘要亨利·詹姆斯是十九世纪一位知名的美国作家,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论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两次选择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金色的象征意义2 A Study of English Classroom Scene Set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3 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4 关于鲁宾逊的精神分析5 从文化角度探析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6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7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8 海明威战争小说人物悲剧色彩研究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0 与身体器官有关的中英文习语对比研究11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12 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13 从心理分析角度分析《屋顶丽人》中汤姆的升华14 浅谈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5 浅谈《简爱》的女性意识16 军服相关英汉颜色词的分析17 《游泳者》中的象征意象分析18 An Interpretation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19 旅游广告资料翻译探讨20 希拉里退选演讲积极话语分析21 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 ocabulary22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艾米丽的性格分析23 中美价值观的比较--以《老友记》为例24 法律语言浅析25 xx大学影视英语教学调查26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27 亨利•詹姆斯的《金碗》中的婚姻观28 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29 英汉诗歌中动物意象比较研究30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标题研究31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探索32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若干信息处理手段33 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34 索尔贝娄的《银碟》中父子关系的分析35 《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36 从释意派理论看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37 针对基础与学习自觉性较低班级的课堂管理38 从反抗到妥协——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世界39 论叶芝的写作风格40 《潜鸟》女主人公——皮格特托纳尔悲剧的探析41 《玉石雕像》中的非言语交流4243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44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45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46 生态翻译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47 从语境视角浅析《生活大爆炸》中反语的幽默属性48 英汉颜色词“红”的对比研究49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解读《红字》中的清教主义50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51 浅论《汤姆琼斯》的现实主义特征52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53 商务交际中的模糊语言策略54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55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精灵鼠小弟》中的动物形象分析56 Are Indians Prisoners of Their Race?-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s and Rise of National Awareness57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58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59 《围城》中文化词的英译策略60 On the Diversity and Unity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Feminism61 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62 关于英汉动物习语区别的研究63 耶稣成为弥赛亚以及被民众接受之原因6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65 旅游与文化66 Purita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67 浅析菲利普从妥协走向庸常的原因—反刍毛姆《人性的枷锁》68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69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Gift-giving Customs70 浅谈文化差异对网络新词英译的影响71 完美女性与准则英雄—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72 从美学视觉浅析化妆品广告的英汉翻译73 论“迷惘的一代”告别“美国梦”——浅谈《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7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75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76 理智胜于情感77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78 英汉关于“愤怒”隐喻的分析79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80 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81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82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83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84 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董贝父子》中伊迪丝的堕落女性形象85 中西餐桌礼仪中的文化差异86 “师道尊严”对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87 谈电影片名汉译的不忠88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分析89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90 《高级英语》中某些修辞手法赏析91 中美肢体语言的差异92 海明威文学创作中主题的转折点——《乞力马扎罗的雪》93 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94 从《蝇王》中的象征看人性的恶95 从酒文化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96 浅谈商务英语广告的翻译97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98 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99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100 通往女性自由之旅--论约翰·罗伯特·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101 浅析《喜福会》中母女冲突的存在与消融102103 英汉“思考”类动词的语义成分与词汇化模式分析104 On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Te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10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06 The Symbols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s in The Scarlet Letter107 《老人与海》中的存在主义分析108 浅谈《基督山伯爵》的主要宗教思想109 论《睡谷传奇》中的幽默元素110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化”研究111 威廉布莱克的《经验之歌》中主题的多面性112 经典英语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态度113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商务合同的翻译114 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Singing115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116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117 解读《嘉莉妹妹》中几位男性对嘉莉妹妹的人生影响118 教师的态度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119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120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121 汤婷婷《女勇士》中的女性主义分析122 李白对庞德和他的作品的影响123 论杰克•伦敦的个人经历和信仰对《野性的呼唤》主人公巴克命运的影响124 Principl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125 美国俚语中所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126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唐诗英译意境美研究127 嘉莉悲剧的原因探析128 从《红楼梦》两个译本比较谈习语翻译的文化处理129 从《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的性格发展看维吉妮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130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浪漫主义情节分析131 析《瑞普•凡•温克尔》三个译本的翻译策略132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实施情况研究133 法语给英语带来的影响134 阿瑟·黑利小说《讹诈》中的前景化现象探析135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苔丝》136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137 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与培养——以天河中学学生为例138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39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140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性格分析141 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融合应用——评《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142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最漫长的旅程》的主题研究143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144 从USP理论角度论苹果公司的广告策略145 用合作原则分析小说《艰难时世》中的会话含义146 从“礼貌原则”看中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please”为例147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148 从《刮痧》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149 英语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探究150 论中西方交际方式的差异151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152 数字口译及其训练策略153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154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155 逆成构词的分类及其认知机制和规律156 On Morality in Sha kespeare’s Macbeth157 中国后与美国迷惘一代的比较158 The Analysis of the Double Character of Wuthering Heights’ Hero——Heathcliff 159 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诺桑觉寺》160 An Analysis of the Random and the Determined in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161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162 通过苔丝透析托马斯•哈代的现代女性意识163 流行语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164 浅析张培基的散文翻译风格165 浅析《格列佛游记》的讽喻特色166 谭恩美《喜福会》中人物对话含义及其功能分析167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168 商务英语中的颜色词浅析169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170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171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翻译172 英汉隐喻中谚语的对比分析173 《那个读伏尔泰的人》英译汉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174 幸福婚姻中爱情与金钱并重——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175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研究综述176 简•奥斯丁的女权主义在《理智与情感》中的体现177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78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17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80 从《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181 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182 从叶芝的诗歌看象征主义的发展183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184 英文电影欣赏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xx学院案例185 探究斯蒂芬•克莱恩诗集中的三类意象——以《黑骑者》为例186 中美穿越剧中文化构架差异研究——以《步步惊心》和《回到未来》为例187 “欧亨利风格”在其短篇小说中的分析188 大学生上网调查189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主要作品190 On Virginia Woolf’s Feminism in A Room of One’s Own191 《海的女儿》中安徒生的悲剧情结分析192 论《永别了,武器》的写作风格193 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194 课外作业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195 Heathcliff’s Pilgrim’s Passage196 《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及其现实意义197 中国奢侈品的营销之道198 On the Absurdity in Waiting for Godot199 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分析中美价值观200 《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
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美国小说《贵妇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性格
上 战胜 了奥 斯蒙 德 。这样 的结 局也 是 符 合 一 个 深 受传 统 文 化 熏 陶 表 达 的客观 必须 借 用虚 构等 艺术 手法 ,虚 构不 损 害现 实主义 。 的1 9世 纪上 层女 子 的性格 发展 逻辑 的 。 现 实 主义是 文 学 艺术 的基 本 创 作 方 法 之 一 ,其 实 际 运 用 时 间 2 .2 介 绍作 者 亨利 ・ 詹姆 斯
现 实主 义经 过 泰纳 、恩格 斯 、别 林 斯基 直 至 2 O世 纪 卢卡 契 等 的学 校教 育 ,但 迅 速 掌握 了法 语 ,并 开始 阅读 法 国文 学 作 品 ,完 理论 家 的发 展 ,及 巴 尔 扎 克 、福 楼 拜 、托 尔 斯 泰 等 伟 大 作 家 的文 全接 受 了欧洲 旧的环 境 的熏 陶 。 学 实践 而达 到 高潮 。第 一 ,真 实 客 观 地再 现社 会 现 实 ,这 是 现 实 3 从现 实主 义角 度分 析 贵妇 的画 像 中伊莎 贝尔 的性 格 主 义术语 的最根 本 的意 义。这 强调 的是 文学 最 现 实 的 忠诚 和 责 任 。 第 二 ,广为 人知 的 典 型 理论 。典 型论 构 成 现 实 主义 理 论 的 一 项 核 3 .1 自信 勇敢 现 实主 义作 品 主 张客 观 的 真 实 的 展 现人 物 的性 格 和形 象 ,在 心 内容 ,概 括而 言 ,典 型 论 欲 求 解决 的既 是 文 学 人 物 的 特 殊 与 一 《 一个 贵妇 的画像 》 中詹 姆斯 充分 刻 画 了伊 莎贝 尔 的性 格 ,她 的 勇 般 的关 系问 题 。第 三 ,历史 性 的要 求 。简单地 说 ,现 实 主义 的历史 敢也 给读 者 留下 了深 刻 的 印 象 。她 勇 于 追 求 自己 的梦 想 ,先后 拒
伊莎贝尔的自由悲剧_解读亨利_詹姆斯的_贵妇人画像_
[收稿日期]2005-01-22 [作者简介]吴 玲,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第26卷 第9期2005年9月 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 L OF H AR BI N UNI VERSITY V ol.26 N o.9Sep.2005 [文章编号]1004—5856(2005)09—0060—04伊莎贝尔的自由悲剧———解读亨利・詹姆斯的《贵妇人画像》吴 玲(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摘 要]亨利・詹姆斯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三大倡导者之一。
他的《贵妇人画像》被称作是一部经得住用各种方法阅读的佳作。
这部小说不仅突出了詹姆斯一举成名原因之“国际题材”,而且展现了詹姆斯对伊莎贝尔细腻、生动的心理剖析,为他后来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作家埋下了伏笔。
文章从存在主义,尤其是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角度,试图阐释伊莎贝尔的婚姻悲剧事实上是她自由的悲剧。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贵妇人画像》;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伊莎贝尔的自由悲剧[中图分类号]I306:I054 [文献标识码]A 亨利・詹姆斯与威廉・豪威尔斯、马克・吐温并驾齐驱,被誉为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三大倡导者。
亨利・詹姆斯以其创作的22部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及评论,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贵妇人画像》则是他早期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的主人翁是一个天真无邪、独立自主的美国女孩。
她满怀希望地来到欧洲追求自由生活,但是却因为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而始终摆脱不了被欧洲“常规和习俗的磨盘所碾轧”的命运;她在婚姻问题上的错误选择最终导致了她自困于婚姻囚笼的悲剧。
这部小说的确可称得上是一部“经得起用各种方法阅读的佳作”。
它不仅突出了詹姆斯一举成名原因之“国际题材”,而且展现了詹姆斯对女主人翁伊莎贝尔细腻、生动的心理剖析,为他以后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作家埋下了伏笔。
如今重读《贵妇人画像》后,又不禁发现,伊莎贝尔的婚姻悲剧,从存在主义,尤其是萨特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是她自由的悲剧。
从《贵妇画像》中爱情纠葛看欧美文化的碰撞
从《贵妇画像》中爱情纠葛看欧美文化的碰撞-社会科学论文从《贵妇画像》中爱情纠葛看欧美文化的碰撞周宏摘要: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作品《贵妇画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长期以来,文学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另辟蹊径,尝试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她的四个追求者以及从他们与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中,展示文化冲突与融合对于性格塑造的影响,从而警醒现代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顺应潮流,有意识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四位追求者;情感纠葛;欧美文化冲突亨利·詹姆斯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
“国际主题”一直是他小说的主旋律,他的小说人物不断地在欧美大陆穿梭,生动地反映出了欧美文化各自的特点以及差异性,因此他被评论界誉为“沟通欧美大陆的文化使者”。
亨利·詹姆斯1843 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富裕家庭。
青少年时期,他曾经多次游历欧洲,在其父亲安排下他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接受教育,随后又进入哈佛法学院学习。
1876 年,亨利·詹姆斯决定定居伦敦;1915年加入英国国籍;1916年去世。
亨利·詹姆斯横跨两大洲的生活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他跨越两大洲的生活体验让他意识到两地文化等方面悬殊的差异,因而在他的作品中,他不断地探索欧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他的主题多涉及欧美两地的文化碰撞,他的主要作品《贵妇画像》便是其中一部重要的代表。
该书描述了一位优秀的美国姑娘伊莎贝尔跟随姨妈到欧洲生活的经历,与此同时,四位追求者闯入了她的生活。
本文尝试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她的四个追求者以及从他们与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中,展示文化冲突与融合对于性格塑造的影响,从而警醒现代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顺应潮流,有意识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一、伊莎贝尔的表哥拉尔夫·托切特:一位隐形的追求者伊莎贝尔的表哥拉尔夫家境富裕,在其父亲的安排下,拉尔夫接受了美国和欧洲两种不同文化的熏陶,他的性格深受这两种文化的影响。
论《贵妇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成长
论《贵妇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成长作者:钱晓娟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14期内容摘要:《贵妇的画像》描述了伊莎贝尔从一名无忧无虑、天真、勇于追求自我和自由的少女成长为一个为了承担家庭责任而回归痛苦婚姻家庭生活的女性的故事,女主人公最终的选择与其少女时代的志向大相径庭,这究竟是作者所塑造的这一美丽善良的新新女性褪去了其青春的锋芒和活力还是展示了众多女性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残酷事实?本论文将从伊莎贝尔的成长这一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
关键词:《贵妇的画像》伊莎贝尔分析亨利·詹姆斯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从美国内战末期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作品传承着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及超验主义文学的特征,因此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作为一名旅居欧洲的美国作家,其作品擅长以“国际性题材”来展示新、旧大陆之间的文化冲突。
他也被认为是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之一,是二十世纪意识流派创作的先驱。
作为其代表作,《贵妇的画像》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重视。
作为詹姆斯的第一部比较成熟的代表作品,《贵妇的画像》描述了伊莎贝尔从一名无忧无虑、天真、勇于追求自我和自由的少女成长为一个为了承担家庭责任而回归痛苦婚姻家庭生活的女性的故事,女主人公最终的选择与其少女时代的志向大相径庭,这究竟是作者所塑造的这一美丽善良的新新女性褪去了其青春的锋芒和活力还是展示了众多女性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残酷事实?本论文将从伊莎贝尔的成长这一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
1.伊莎贝尔对自由的追求少女时代的伊莎贝尔在母亲和父亲都去世后一个人居住在位于美国奥尔巴尼的祖母的老宅里,整日与书本作伴。
其社会生活颇为简单,只有两个已经结婚的姐姐,并且其家庭经济状况颇为窘迫,因为那个老宅正在售卖,所得收入是留给她和姐姐们的唯一遗产。
此时的伊莎贝尔未曾接受生活的磨难和洗礼,仍然可以无忧无虑地沉浸于书本的世界而不用担心其生活来源,而姨妈杜歇夫人将其带到英国后她的人生就彻底发生了改变。
论《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悲剧婚姻
论《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悲剧婚姻学号:题目论《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悲剧婚姻学生指导教师年级专业系别学院xxxxxxxxxx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论《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悲剧婚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级专业年月说明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说明课题的来源(自拟题目或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课题来源:导师指导下自拟题目。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的:《贵妇画像》是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代表作,也是他的杰作之一。
这部作品内涵丰富,结构严谨,在小说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这个中心人物贯穿始终,牵动全局。
作者在该书序言中说,他完全是从“一个特定的、引人入胜的少女的性格和形象”着手来构思整部小说的,所有的情节、场景、其他人物等,都是根据表现中心人物的需要来安排的。
本文主要从作者亨利?詹姆斯家庭、伊莎贝尔性格及其社会原因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伊莎贝尔悲剧婚姻的根源。
意义:本篇论文主要探讨了亨利?詹姆斯的著名小说《贵妇画像》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悲剧婚姻的缘由。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了解《贵妇画像》这部作品,而且能更深刻地认识亨利?詹姆斯的写作手法及其对婚姻所持的悲观态度,同时我们能更深入地分析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
因此,对此课题的研究有很深远的社会意义。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外: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专家学者已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女主人伊莎贝尔?阿切尔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英国作家罗?路?斯蒂文森曾经说过:《贵妇画像》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性格缺陷预示了她的悲剧命运,使她沦为无爱婚姻的牺牲者。
传统势力辗磨,现实社会的束缚以及詹姆斯矛盾的婚姻观决定了伊莎贝尔最终的回归。
此外,屠格涅夫也曾对《贵妇人的画像》作过这样的评论,它的确是一部经得住用各种方法阅读的佳作。
自我囹圄——从《贵妇画像》浅谈女性“反解放”思潮
自我囹圄——从《贵妇画像》浅谈女性“反解放”思潮李堃山东大学翻译学院摘要:《贵妇画像》由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与20世纪初所作。
本部作品一面世便广受好评,引起学界各个角度的诸多评论。
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女性“反解放”思潮的角度剖析女主公伊莎贝尔·阿切尔对自我婚姻抉择的深层原因,并讨论其社会意义,以此启示面对婚恋和自我价值塑造的新时代女性。
关键词:女性解放;自由;束缚;自我价值自现代以来,女性解放这一话题始终处于风口浪尖,为大众及学界求索千万遍却不得其解。
对女性解放的不同解读一部分是由于这个话题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代具有独特性。
然而,在笔者看来,女性解放存在不变的共性——女性解放若要真正在女性心中扎根,在社会扎根,一切社会运动究其本质不过是用以推动思想进步的噱头罢了,真正让女性捍卫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洗礼其思想,奔涌于其血脉的是女性心中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而自我认同犹如破茧,必须亲手打破束缚自我的茧丝,才会重获新生。
一、何为女性“反解放”本文中女性“反解放”的定义为:1.在女性解放过程中,即使其以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及权利,女性内心对于自我价值的否定,或自我价值的界定需要赖以他人,尤其是男性;2.女性群体内部的矛盾冲突,以至于女性解放的倒退;3.女性特定人群心智尚未成熟,或其存在的性格缺陷,使得其作出的决定于其追求背道而驰。
上述三点,皆在女性解放大潮中成逆流之势,阻碍女性解放的发展与壮大。
它的隐蔽性使得诸多分析者忽略了它的存在,却妥实为棘手之源。
二、《贵妇画像》中女性“反解放”思潮的体现(一)自我价值的否定女主人公伊利莎尔作为美国追求自由的新时代女性,她美丽,有才华而且富有,看似凡事有自己的决断,很有主见,但其内心却是极其渴望他人认同,尤其是其心仪对象的认同。
在遇到奥斯蒙德之前,她如同一位所向披靡,誓与压迫不共戴天的女战士。
众多男子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之下,她却不予一瞥,不屑一顾。
试析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悲剧命运
外国文学试析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悲剧命运李飞飞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基础部摘要:在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加强中西文化交流,是中西双方加强全方位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崛起的一个良好契机。
充分利用5000年文化底蕴,并吸收优良的西方文化精髓,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将更为繁荣。
文学作为我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中华民族的艺术与智慧,也必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因此,本文在对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研究的基础上,对伊莎贝尔•阿切尔命运的悲剧性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伊莎贝尔•阿切尔;悲剧命运《贵妇画像》是十九世纪亨利•詹姆斯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亨利•詹姆斯作品中常常突出西方社会在价值观和文化等方面的冲突。
在《贵妇画像》中,通过伊莎贝尔•阿切尔展示了一个勇于追求自由的女子,最后被婚姻、被命运紧紧束缚的故事。
这部作品是欧美文学史中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其从伊莎贝尔•阿切尔身上体现出来的对自由追求、以及对生命体验的向往成为最触动人们情感的重要部分。
因此,文章从《贵妇画像》的内容开始介绍,并对伊莎贝尔•阿切尔的悲剧命运进行了分析。
一、关于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的内容介绍《贵妇画像》的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一位美国人,在父母去世之后,跟随姨母特切特夫人来到欧洲生活。
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一个富有幻想、自由,以及独立意识的女性,她漂亮、聪慧,并且在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一份丰厚的遗产,成为富有的女性。
因此,她在欧洲的生活中,受到了许多追求者的仰慕。
拥有极高社会地位和庞大财产的沃伯顿曾向伊莎贝尔•阿切尔求婚,但是伊莎贝尔•阿切尔认为沃伯顿所生活的社会规则、制度以及体系会影响到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拒绝了成为沃伯顿妻子的机会。
而对于另外一位追求者戈德伍德,一个具有强大意志的美国企业家,伊莎贝尔•阿切尔则认为戈德伍德对于任何事情有着绝对的掌控权,这对希望通过自己做出选择、自己掌握命运的伊莎贝尔•阿切尔来说是不能够接受的。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女性形象解读-精选文档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女性形象解读作为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亨利?詹姆斯,女性主题几乎占据了他的大部分作品。
无论是其早期代表作《黛西?米勒》《一位女士的画像》还是后来的《波士顿人》,其作品中都无形地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因此他被誉为“伟大的女性小说家”。
詹姆斯的女性主题创作风格深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
他出身于一个有钱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个哲学家、神学家却为人专横野蛮,其童年过得也非常之不快,他是在对哥哥的畏惧中成长起来的。
童年的阴影使他生性敏感,而跟他关系亲密的姐姐和表妹也过早去世,他悲痛欲绝,因此他在《黛西?米勒》《一位女士的画像》等作品中塑造出丰富的女性形象来缅怀他的亲人,而《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阿切尔就是以其表妹的性格和形象为原型的。
一、《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女性形象解读(一)独立自主、富有个性、崇尚自由伊莎贝尔是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詹姆斯用最多的笔墨对其形象加以描绘。
她聪明、漂亮,出身于一个民主的美国家庭,父母去世后跟随富有的姨妈远赴欧洲见识大千世界。
她朝气蓬勃、聪明勇敢、有着自己一系列的“理论”和丰富的想象力,崇尚美国式的自由和独立,在父权主义主导的社会里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个性。
例如小说开始时,当她的表哥拉尔夫初次见到她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她收留了你”,这句话便刺伤了性格独立的伊莎贝尔。
她立刻反驳道:“是的,她喜欢当保护人,她也待我很好,但是我更重视自己的自由。
”她渴望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自由地体验生活,增长见识,向往能够陶醉于那种充满古老欧洲文化艺术的生活。
正因为如此,小说中,她先后拒绝了实业家古德伍德和沃伯顿勋爵的求婚。
她这样做并不是因其反对婚姻。
与其“理论”相悖的是受父权主义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婚姻价值观。
她不希望用婚姻来束缚自己,不希望生活中只有丈夫和子女,她认为生活中还要有别的事可做。
那种通过婚姻而挤入上流社会的做法更令她不屑一顾。
小说中的沃伯顿勋爵,无论地位、财富,还是个人气质都是在当时的社会里令人崇拜和向往的,并且伊莎贝尔也多次表明她并不是不喜欢沃伯顿勋爵。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贵妇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贵妇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张芬,冷海连(福州工商学院文法学院,福建福州350700)[摘 要]詹姆斯是一位才华卓越的小说家,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在小说创作上成就斐然,率先开创了心理小说和意识细致分析的写作手法。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詹姆斯的经典著作《贵妇的画像》中女主角伊莎贝尔独特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女性主义;《贵妇的画像》;伊莎贝尔[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9503(2021)02 0043 02 [收稿日期]2020-05-22 1947年波伏娃发表了她最重要的著作《第二性》。
这部女性《圣经》的核心思想是女性解放,把女性从女性本性———即社会、文化的本性中解放出来。
波伏娃说,女性的一些表现,和激素和大脑无关,而是由女性所处的社会处境造成的。
而这种女性的处境所指向的就是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这背后的文化意味,就是指男人作为一个事实,没有特殊性,而女人这个性别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女性主义从边缘理论发展为主流文化的学科,打破了人类文明仅仅由男性演绎的陈旧规则[1]。
女性主义的目标是打破男性话语权,要求女性平等的发话权,推崇女性人格魅力,如坚强、勇敢等等美好的品格。
在詹姆斯创作的那一个时期,以女性作为戏剧性中心人物的作品逐渐得到了读者及批评界的认可。
他视角独特、处理女性情感微妙细腻,对女性心理刻画方面尤其让女性读者有代入感。
在他虚构的女性世界里,女性形象鲜活成功,女人不再是万恶之源,而是新兴的美国文化与价值的象征。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詹姆斯的经典著作《贵妇的画像》中女主角伊莎贝尔独特的精神世界。
一、詹姆斯与《贵妇的画像》亨利·詹姆斯是一位才华卓越的小说家。
他还是个文体家,创作了小说理论《小说艺术》,作品数量众多,对西方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喜欢观察和辨析人物性格,并对人物性格进行细致描绘,率先开创了心理小说和意识细致分析的写作手法。
《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悲剧及原因论文
浅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悲剧及原因【摘要】《贵妇画像》是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最佳的一部早期作品。
文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是当时具有一定新思想的新型女性代表。
她有着逐渐觉醒的自我意识,并努力追求独立与自由。
然而最终还是受制于强大而顽固的旧观念,经历了一段悲剧的婚姻。
本文将从主人公自身性格、社会背景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分析伊莎贝尔的悲剧及其产生原因。
【关键词】伊莎贝尔自由悲剧性格社会制度1.前言《贵妇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经典作品之一。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多以描述美国人和欧洲人之间交往的问题为主。
《贵妇画像》也是如此。
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是美国人,而故事主要围绕伊莎贝拉在英国的生活展开。
作者通过描述伊莎贝拉的成长和多次选择将故事推进到了一个悲剧结局。
在这部作品中,作为当时追求自由的新时期女性的代表,伊莎贝拉起初酷爱自由,有着体验生活、增长见识的强烈愿望。
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她都渴望独立。
她不贪图沃伯顿勋爵的财产和地位,不爱慕古德伍德先生如海啸般滚滚而来的激情,试图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然而她对自由的崇尚和独立个性却最终被小人利用,使她的婚姻和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她追求自由,但最终却被婚姻束缚;她渴望独立,却无法违背奥斯蒙德的意志;她抛开金钱与地位这些世俗因素的影响,一心要和奥斯蒙德在一起,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然而最后发现自己步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奥斯蒙德爱的只是她的钱。
伊莎贝尔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2.伊莎贝尔悲剧的原因。
《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性格具有双面性,本身就具有矛盾性。
同时,她的独特个性与当时体制下的人们格格不入,必然会受到旧思想的制约和被外界所利用。
因此她的的悲剧主要是由她自身性格导致的。
2.1. 渴望自由和独立导致错误的选择。
美国是一个富有自由传统的国度,他们热爱和向往自由。
伊莎贝尔也是如此,她希望自己能有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受外力的阻碍。
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独立的梦想,包括心灵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行动的自由。
ThePortraitofaLadyHenryJames
The Portrait of a Lady--- Henry JamesThe Portrait of a Lady is a novelabout the failure fate of a Lady whosedream did not come true. It is aboutthe contrast between wish and failure,the hope and disillusion. The maincharacter Isabel Archer, a young,clever, quick , decent and charming American girl, across the Ocean of Atlantic escorted by her aunt who wanted to present Isabel a noble, classy and old English world. Her aunt thought she was the kind of clever girls who just need hope and opportunity.Isabel is that kind of girl full of imagination as well as longing for knowledge. Her intimate friend Miss Stackpole is a correspondence of the Interview, a modern type of woman, who had great influence on Isabel. No sooner Isabel came to England than an English noble man Lord Warburton and another rich American man Casper Goodwood who followed Isabel to England had both proposed to Isabel out of pure love, however, Isabel refused their proposes, she wanted to see more of her life. She wanted to surf in itherself. She was so charming that her cousin Ralph also fell in love with here, but he got a disease and his life was limited. He hided his secret love and wanted to make Isabel an independent girl, so that she could choose her own life free. He suggested his father to give a large mount of surplus property to Isabel, thus, he made Isable, a rich woman. But to his disappoint, his selfless pure love of his cousin had brought a disaster to the inexperience innocent girl, she became a prey of a pair of greedy inscrutable fortune-hunters. Madame Merle, Isabel’s new friend, seeming charming and decentful, made the union of Isabel and Bilbert Osmond, who appeared charming and individual. In fact, Merle and Osmond had an illegal daughter pansy, then Isabel became the stepmother of pansy. Not long after her marrying, Isabel realized Osmond had no inner beauty at all, he lived in envious and prejudice. He was nothing but a narcissist. She had not supposed her own free choice is the worst. She lived in a world of darkness, a world of dumbness, a world of suffocation. It’s not in the end of the novel did Isabel know the secret of her inheriting money and the evil deeds ofMadam Merle and Osmond. Yet her life had changed greatly, though Lord Warburton and Casper Goodwood still loved her, she chose to went back to her husband out of her deep love for her stepdaughter Pansy .The fate of Isabel is so miserable in a desperate way, her cousin’s love had ruined her, which surely made Ralph feel regret and pain. Her wanting of seeing life had punished her.Perhaps we all want us or even the character in a novel can have a happy ending. We want to see the brightness of the world and life, so we are accustomed to see the hopeless destiny of Isabel, anyhow, at the end of the novel, we can assume another hope, Isabel’s rescuing of another pure, decent spirit.一位贵妇的画像《一位贵妇的画像》(1881)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代表作,也是他的杰作之一。
伊莎贝尔婚姻选择的心理分析——以《贵妇画像》为例
70伊莎贝尔婚姻选择的心理分析——以《贵妇画像》为例翁慧玲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摘要: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作品《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与吉尔伯特•奥斯蒙德的婚姻是一场悲剧,而且是由梅尔夫人和奥斯蒙德刻意安排的悲剧。
该部作品可称得上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揭示,在作品中,亨利•詹姆斯正是通过巧妙的语言结构来刻画了剧中人物形象复杂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女主人公伊莎贝尔。
关键词:伊莎贝尔;婚姻选择;《贵妇画像》;亨利•詹姆斯一、引言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贵妇画像》中女主人翁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婚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伊莎贝尔本人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她选择结婚对象时的心理分析、婚姻破裂的分析等多个层面。
从而得出伊莎贝尔与奥斯蒙德的性格特点是导致这场婚姻悲剧的根源。
二、对主人公伊莎贝尔人物性格的解析在《贵妇画像》小说作品故事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一位美貌年轻的美国人,她天真且富有幻想,由美国来到了欧洲,最后嫁给意大利的一位男子,在她追求所谓的婚姻自由、生活独立的过程中,无论从她的内心还是从现实生活,对于她而言到处充满着想象和希望。
在小说作品故事中,伊莎贝尔在来到英国之前,她喜欢一个人在房间中悠哉的看书,她不希望自己的这种生活被打扰,而在这个无人打扰的环境中内心渴望独立与自由。
她人生上的巨大转变来自于Touchette 夫人,当她意识到Touchette 夫人的拜访将会给她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时,在她的内心就已经决定规划并选择自己的人生了,她决定摆脱以前的生活,跟随着姨母踏上了去体验欧洲的新旅程。
除了那种天真与幻想之外,在伊莎贝尔身上我们还能够看到另一种性格,就是固执,关于主人公伊莎贝尔形象性格上的固执,作者亨利•詹姆斯对这一点进行了详细而又逼真的描述,而伊莎贝尔性格中的这种固执,实际上就是一种执着,主要还是表现在她追求个人自由、生活独立的这个方面,无论是从少女时代,还是到成年时代,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社会的限制,伊莎贝尔身上的那种执着与幻想的个性始终伴她左右,从没离开,直至她意识到婚姻被骗之后,她还是坚持着自己内心的那份执着。
《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天真时代的性格特征
《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天真时代的性格特征亨利·詹姆斯是一位重要的英国现代作家。
《贵妇画像》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以细腻的心理刻画闻名,自发表以来受到评论家的关注和读者的青睐。
在作品中,作者以细致的心理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女主人公伊莎贝尔从天真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复杂心理历程。
本论文试图将《贵妇画像》作为一部成长小说,来解读女主人公伊莎贝尔天真时代的性格特征。
标签: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成长小说;天真时代伊莎贝尔是一个漂亮的,精力充沛的,年轻的美国女孩儿,同时是一个孤儿。
被她称为“疯狂的姨母莉迪亚”陶契特夫人将其从奥尔巴尼带到英国。
到达“花园山庄”之后,伊莎贝尔就被此地的神秘与美丽所吸引。
伊莎贝尔称这个地方是一个类似于小说的地方,难怪在如此一个梦幻般的地方,这个女孩儿开始了她的逐梦之旅,并且对未来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期待。
由于伊莎贝尔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想象以及强烈的好奇心,伊莎贝尔在欧洲开始见识大千世界。
小说中,伊莎贝尔这一角色所呈现的性格特征是独立以及对未来充满了极强的好奇心。
接下来将从两方面研究伊莎贝尔在天真时代的性格特征。
伊莎贝尔对自由的憧憬独立是詹姆斯在刻画伊莎貝尔这一角色时非常注重的一个特点,并且这也是在伊莎贝尔在小说中出现之前读者对她的第一印象。
“自己去欧洲,非常的独立”是小说中其他角色对伊莎贝尔的评价,并且在花园山庄做自我介绍时也展现了她的独立。
在她的姨母没有向客人介绍她以及没有佣人为她领路的情况下,她自己出现在庄园的大门。
当拉尔夫将其来到欧洲称之为“被领养”时,其他人对她注目,她的脸腾的红了,但是她仍旧清醒地说“不是这样的,我的姨母没有领养我,因为我没有达到领养的标准”。
很明显,在这里,女主角伊莎贝尔被她的堂兄拉尔夫出言讽刺了,因为他使用了“领养”这一字眼,这完全违背了女主角对于自由和独立的憧憬。
此外,她在做事时总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当她的姨母允诺将其带入欧洲,但是她必须完全听从姨母的指挥。
论《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自由困境
外国文学研究5论5贵妇画像6中伊莎贝尔的自由困境徐华锋5贵妇画像6是19世纪美国杰出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代表作,也是他的杰作之一。
该小说自面世以来,一直备受评论界的推崇。
这部小说的女主角伊莎贝尔#阿切尔在父母双亡和两个姊妹都结婚后,被她富有的姨母杜歇夫人,带出美国一个小城,到她梦魂萦绕的古老欧洲去见识大千世界。
在自信的期待中,她觉得欧洲之旅应该是自我实现之旅,是无拘无束地满足自己活跃的想象力之旅。
正如小说中所表明的那样,追求自由是伊莎贝尔最重要的价值观。
而另外一方面,故事的结局却表明:因为陷入与吉尔伯特#奥斯蒙德不幸的婚姻,她的欧洲之行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是悲剧性的。
她在欧洲追求自由和独立却落入困境值得关注和反思。
一、自由的梦想与现实在分析伊莎贝尔自由困境时有必要先回顾美国的自由观念传统。
美国是一个富有自由传统的国度。
最早的定居者们来到北美大陆并逐步建立了脱离欧洲控制的殖民地,他们努力摆脱宗教迫害、王室或政府的控制和其他束缚他们的势力和传统。
美国建国之后,自由和独立仍然作为美国精神的核心和特质在延续和传播,它深远地影响到美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各个方面。
就个人而言,自由意味着有愿望和能力去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受外力的阻碍,或曰/作为表达个人意志的自决的权利和能力0[1]。
然而,对于女性来说,自由观念的接受和体现更为曲折。
虽然早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就有部分妇女开始了争取妇女政治权利的活动,但是并非所有的妇女都参加了这些活动,因为当时社会仍然是男性占统治地位,性别歧视观念既强大又顽固,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机会甚少。
即便如此,它在客观上还是促使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该小说写于1881年,正是/美国女性即将化茧为蝶的时期0[2]58,故事女主人公依莎贝尔就是一位不同于同时代的普通妇女、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她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自由精神的化身,尤其是当读者读到该小说的前半部分时这种感觉更为明显。
伊莎贝尔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独立的梦想,包括心灵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行动的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悲剧及原因
【摘要】《贵妇画像》是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最佳的一部早期作品。
文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是当时具有一定新思想的新型女性代表。
她有着逐渐觉醒的自我意识,并努力追求独立与自由。
然而最终还是受制于强大而顽固的旧观念,经历了一段悲剧的婚姻。
本文将从主人公自身性格、社会背景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分析伊莎贝尔的悲剧及其产生原因。
【关键词】伊莎贝尔自由悲剧性格社会制度
1.前言
《贵妇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经典作品之一。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多以描述美国人和欧洲人之间交往的问题为主。
《贵妇画像》也是如此。
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是美国人,而故事主要围绕伊莎贝拉在英国的生活展开。
作者通过描述伊莎贝拉的成长和多次选择将故事推进到了一个悲剧结局。
在这部作品中,作为当时追求自由的新时期女性的代表,伊莎贝拉起初酷爱自由,有着体验生活、增长见识的强烈愿望。
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她都渴望独立。
她不贪图沃伯顿勋爵的财产和地位,不爱慕古德伍德先生如海啸般滚滚而来的激情,试图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然而她对自由的崇尚和独立个性却最终被小人利用,使她的婚姻和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她追求自由,但最终却被婚姻束缚;她渴望独立,却无法违背奥斯蒙德的意志;她抛开金钱与地位这些世俗因素的影响,一心要和奥斯蒙德在一起,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然而最后发现自己步入了一个精
心设计的圈套之中,奥斯蒙德爱的只是她的钱。
伊莎贝尔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2.伊莎贝尔悲剧的原因。
《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性格具有双面性,本身就具有矛盾性。
同时,她的独特个性与当时体制下的人们格格不入,必然会受到旧思想的制约和被外界所利用。
因此她的的悲剧主要是由她自身性格导致的。
2.1. 渴望自由和独立导致错误的选择。
美国是一个富有自由传统的国度,他们热爱和向往自由。
伊莎贝尔也是如此,她希望自己能有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受外力的阻碍。
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独立的梦想,包括心灵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行动的自由。
因此她在花园山庄的时候并不贪图沃伯顿勋爵的财产和地位,也未被古德伍德先生如海啸般滚滚而来的激情所打动,一心想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虽然她时常暴露出单纯和不易察觉的脆弱,但这一切都不影响她对自由的渴望。
她希望拥有一种在美国未能找到的生活魅力与经历。
正是由于她这种向往个人自由的性格,使她对于婚姻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不愿意接受沃伯顿和古德伍德的追求。
她不愿意自己被权利与金钱束缚。
她觉得,经济上的依赖会使自己受别人的控制和摆布,而精神上的依靠则会使一个人丧失自我。
虽然她在父母去世及两个姐姐结婚后,成为一个没有多少钱的孤儿,但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英俊温和富有的沃伯顿,因为沃伯顿属于英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一份子,她认为他的贵族社会习俗规矩是一种让她难以接受
的精神枷锁。
对于古德伍德,虽然他很有钱也很成功,但伊莎贝尔还是几次三番的拒绝了他。
她说“我太喜欢自由了,如果世界上有一件我喜欢的事,那就是我的个人独立。
”古德伍德虽然爱她,但是她却不了解在她的内心,排在婚姻之前更多的是渴望自由和更多的去体验这个世界。
伊莎贝尔对上流社会精神枷锁的畏惧和古德伍德的不理解最终使得她在某种程度上一意孤行,从而导致她在婚姻方面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她选择了奥斯蒙德,这也是她悲剧生活的开始。
2.2. 软弱屈服的性格使悲剧升级。
伊莎贝尔虽然一名自我意识已经觉醒的女性,但始终不能拜托旧观念的束缚。
在当时,男性仍然在家庭里占主导地位,女性必须服从与他们的丈夫,应以家庭为重。
她认为“一个女孩子飞行的最高点就是结婚”。
由此可见伊莎贝尔开朗自信的性格里被深深的刻上了那个时代道德教育的烙印。
在她婚后的生活里,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
她在罗马过得很不开心,奥斯蒙德的专横不容许她有自己的想法,她事事都得按丈夫的意思去做,这让她感觉不到丝毫自由。
奥斯蒙德的“半吊子艺术家”品味她也不苟同,同时,她也清楚的意识到奥斯蒙德只是爱她的钱。
但是伊莎贝尔仍然选择留在罗马。
她因为要回去探望病危的拉尔夫和奥斯蒙德进行激烈的争执,奥斯蒙德还是不允许她离开。
并在之后不久从奥斯蒙德姐姐口中得知她自己活在一场由梅尔夫人和奥斯蒙德精心策划的骗局中。
她的情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在此时,她已经有足够的理由遵从自己的内心,离开罗马,结束这个
骗局,结束和奥斯蒙德的悲剧婚姻。
然而不管她的婚姻有多么痛苦和不幸,她是不会打破她那个时代的社会习俗和规范,不会为了自由而牺牲了婚姻,哪怕是形式上的婚姻。
她的理想是传统与自由的完美结合。
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她既不愿完全放弃自我,又不能放弃名存实亡的婚姻,并非完全自由的心灵使她无法摆脱女性头脑中深层传统意识的羁绊,她那种作为女性多年以来的软弱本性使得她处处以社会世俗的道德标准
来约束和衡量自己。
伊莎贝尔在拉尔夫去世后还是选择回到了罗马,她消极地选择了继续她的悲剧生活。
3.结语
贵妇画像》中,亨利. 詹姆斯细致地描写了伊莎贝尔的心理转变及自我认识的发展过程。
巧妙地将故事中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融合。
从各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伊莎贝尔的悲剧人生及原因。
伊莎贝尔自身渴望自由,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想要去更多地了解这个社会,而不是安于现状。
同时她的一意孤行和倔强独立的性格也为她失败的婚姻埋下伏笔。
因此,伊莎贝尔的悲剧在亨利.詹姆斯的笔下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james. henry. the portrait of a lad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2]亨利.詹姆斯著.项星耀译.贵妇画像[m]北京凡量文学出版社.1984
[3]李慧.不同层面的个性冲突与婚姻悲剧[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2):87-89
[4]丁璞.亨利詹姆斯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视角[j]..孝感学院学报,2011.
[5]蒋芳.遭遇悲剧婚姻的女性[j].宜春学院学报,2011(1):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