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教案
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 Word版含解析
《山羊兹拉特》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辛格其人其作2、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领会小说的内容和题旨2、鉴赏小说中人与羊之间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对人、动物、对社会充满爱心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外国小说的学习兴趣。
重点:1、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2、感受小说中人与羊之间的情感难点:1、引导学生对人、动物、对社会充满爱心;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A.导入设计:当关羽麦城被杀之后,赤兔马放弃生存之希望,绝食而死当项羽被困乌江之后,乌骓放弃逃生之机会,并肩而死;当《神话》中的蒙毅被敌追杀之际,被猛箭刺穿心脏的黑风依旧奋死奔驰,尽忠而死;这是动物对人感人肺腑的情意,情真真、意切切,有这么一头山羊在它身上也发生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只山羊,看看它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令我们感动的故事。
走进作者艾萨克·什维斯·辛格——辛格一生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十六本儿童故事集。
曾先后两次荣获美国图书奖,其中一次是奖给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的。
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故事往往以情感取胜。
1978年辛格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因为他有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B.文本研习思路一、整体感知1、根据小说情节运行的模式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开端(1—4):阿隆受命卖羊发展(5—10):途中遇暴风雪高潮(11—27):难中相依为命结局(28—33):回家不再卖羊这样设计是为课堂上学生在讲的时候思路更清晰,避免语言的啰嗦,同时又能更快的把握整体故事情节。
2.生讲完老师总结一下:勒文家准备卖掉山羊兹拉特,在卖羊路上遭遇了暴风雪,阿隆和山羊兹拉特相依为命,互相帮助,患难与共,他们战胜了暴风雪并安全回家,勒文家不再卖羊并把山羊兹拉特当作一个家庭成员。
二、设置问题,导引到情感是情节运行的推动力3、提问:山羊兹拉特为什么将被卖掉?学生答:第2自然段:①因为兹拉特“老了,挤的奶也很少”;②家里亟需钱过节(蜡烛、土豆、食油、孩子们的衣物及其他必要开支)4、提问:是什么改变了兹拉特被卖的命运?学生回答预设:可能会讲是暴风雪;可能会讲是暴风雪中他们两者互相救助,患难与共增加相方的情感。
《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教学设计
《山羊兹拉特》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第一课《山羊兹拉特》授课人单位及姓名:武汉市黄陂一中石清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深入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细节,在细节中感受情节的起伏,掌握人物形象与体会情感流动。
2、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与集体研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与动物之间温情可以超越物质困窘与贫穷,唤起学生对自然与生活中美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
二、教学重点:紧扣文本,感受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双向流动,情感变化。
抓住文本传达情感时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从童话体例的叙事中带领学生感受世间的温情;体会悲悯情怀的伟大,从而更好地对待这个世界,用善良与爱心。
(时代意义)四、教学过程A、导入:(四张图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海的女儿》、《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回忆,得出“不管情节如何曲折离奇,童话总是试图向我们传递温情与慰藉,总有一种温暖在身边”的结论,延伸到我们所要讲的儿童文学《山羊兹拉特》,一起去看看是否也是在传递温情。
B、文本解读1、概括情节一句话概括本文情节:卖羊——回家(不卖羊)(板书)2、评判(出示判断的内容,让学生回归课本,找情节)父亲:最无情母亲:对兹拉特感情一般妹妹们:不懂感情问:判断以上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为其中成员代言:我为某某代言)父亲:(文本第2段和第29段)经过长时间的犹豫之后;父亲坐在一边儿,一声不吭,脸色阴沉;家里一片欢腾。
(结论:父亲是无可奈何的,对兹拉特是不舍的。
表示理解)母亲:(文本第3段和第31段)母亲不禁泪流满面;每晚做薄饼,兹拉特也有一份。
(结论:母亲对兹拉特有深厚的情感,充满不舍与关爱。
)妹妹们:(文本第3段和第30段)妹妹们也哭了起来;妹妹们抱着兹拉特亲了又亲。
(结论:妹妹们虽年纪小,但懂得爱,对兹拉特有着深厚的情感。
)总结:每一个人都是善良的,对兹拉特是不舍的。
追问:(1)为何还要将兹拉特送往屠宰场?因为贫穷(板书)(2)为何不卖妹妹,要卖山羊换取钱财?羊,此时此刻还只是一个“物质载体”(板书)3、不卖羊,把羊带回家的转折点暴风雪(让学生找到暴风雪描写的句子,齐读,提炼特点)(板书)暴风雪——突然、猛烈、恐怖风雪中山羊兹拉特给予了阿隆肉体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慰藉,阿隆决定不再卖羊。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第13课《山羊兹拉特》教学设计与实录
《山羊兹拉特》教学设计安吉县高级中学李作媛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传递情感的方式,体会其作用。
2.学会赏析文本情感的蓄势待发与节制教学难点学会理解小说情感的“蓄势待发”与“节制”教具:PPT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呈现“善、养、祥、美”,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字是否有共同点。
这几个字的共同点是都有羊,且意思都是美好的。
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是祥瑞的意思。
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羊,成语中就有三羊开泰,广州甚至把城市命名为“羊城”。
那么,外国人对羊的印象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山羊兹拉特》,让我们一起看看辛格笔下的山羊兹拉特,是不是和我们中国人眼中的山羊一样,善良,温顺。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全文感知请同学们根据ppt的提示,完成课本情节的梳理。
PPT根据故事情节,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四字短语开端(1-4 ):阿隆_________发展(5-10):途中_________高潮(11-27):难中_________结局(28-33):回家__________请同学们思考,并且回答问题。
设计意义: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对全文有一个把握,同时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人要从卖羊到最后与羊的和谐相处。
思考:我们从选择卖羊到最后与羊和谐相处,是因为什么呢?是经济缓解了么,还是因为其他因素?学生预设回答:因为爱,因为山羊救了阿隆,所以全家人感激兹拉特。
引导学生思考情感的蓄势待发。
三、深入文本,体会细节从卖羊到与羊和谐相处,是因为有一个暴风雪的契机,所以今天我们深入这场暴风雪,一起看看这里有什么细节能够打动你,请同学们用笔圈一圈画一画,同时交流讨论。
(同学们思考、探讨)学生的预设答案:(一).“一会儿下起了冰雹,一会儿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下得很大,来得很迅猛,第7段“整个大地顷刻被大雪覆盖”。
1.同学们齐声朗读。
2.老师点评,同时点拨阿隆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迷路了,他进退两难,手脚鼻子都冻麻了,而兹拉特呢,“再也走不动了”,在他们之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被活活冻死。
《山羊兹拉特》课教案
《山羊兹拉特》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山羊兹拉特》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艾登·钱伯斯及其作品风格。
2. 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及主要情节。
3. 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安排。
教学活动:1. 教师分享个人阅读《山羊兹拉特》的感悟,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艾登·钱伯斯及其作品。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及作品特点。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主人公山羊兹拉特的性格特点。
2. 探讨其他重要人物的塑造及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人物描写。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山羊兹拉特及其他人物的看法。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其作用。
第三章:情节梳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故事脉络。
2. 培养学生梳理情节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及发展线索。
2. 分析情节中的重要事件及其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情节发展。
2.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故事脉络。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重要事件的意义。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2. 培养学生探讨主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的主题及其表现。
2. 探讨小说主题的现实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主题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小说主题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激发学生对小说及相关作品的进一步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推荐相关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教学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山羊兹拉特》教案
《山羊兹拉特》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作用。
2.通过山羊与阿隆对话的语段分析,体会写作中语言的节制所具有的魅力。
【教学重点】从童话体例的叙述里发现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唤起学生对自然和生活中美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生命中无处不在的爱的感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出示课件1)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
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
-------《斑羚飞渡》老师:这是一篇我们在初中时学过的课文,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呼吁人类要珍爱生命。
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一篇有关于真、善、美的文章。
【板书】山羊兹拉特一.整体感知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已经让大家预习过课文了。
现在我们共同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多媒体出示课件2)1.硝皮匠为什么要卖掉山羊兹拉特?对于卖掉兹拉特,他们全家有什么反应?学生发言:①因为兹拉特“老了,挤的奶也很少”②家里亟需钱过节(蜡烛、土豆、食油、孩子们的衣物及其他必要开支)。
老师小结:物质贫困和兹拉特的年老是不得不卖掉它的原因。
师:这两个原因中,哪一个原因是关键?对,物质贫困是根本原因。
如果是一个富裕的家庭,不为生计奔波,不指望山羊补贴自己的生活,完全可以将山羊当宠物养起来。
【板书】物质贫困学生发言:(1)勒文“”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才决定卖掉兹拉特”(2)阿隆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3)安娜、米丽昂“也哭了起来”(4)阿隆“只得听从父亲的命令”,带兹拉特上路,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老师小结:不舍(板书)2.师:而此时的兹拉特对主人是怎样的感情呢?学生发言:(1)可兹拉特还是像往常一样,显得那么温驯那么可亲。
《山羊兹拉特》课教案
《山羊兹拉特》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山羊兹拉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和人物介绍。
2. 主题和象征意义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 对主题和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探讨。
四、教学难点:1. 对故事中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和探讨。
2.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介绍,分析主题和象征意义。
2.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山羊兹拉特》原著或相关教学材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分享学生的作品。
3. 复印件:用于分发给学生。
4. 彩色笔、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有关山羊兹拉特的图片或者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故事,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和人物性格。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如友情、勇气等,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写作或思考题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故事的主题。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写作和思考题目的回答。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考深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冲突。
2. 邀请作者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故事背景和主题的了解。
人教版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 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教案
《山羊兹拉特》教案Ⅰ、教材分析《山羊兹拉特》是第七单元情感专题的第一篇课文,小说通过全家人卖羊的一个经历来为我们揭示小说的的一个情感主旨,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不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境中的人,更是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的山羊。
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精炼概述。
本文也旨在通过品读山羊兹拉特的情感,引起学生在关心动物上情感的共鸣。
Ⅱ、学情分析经过四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小说的基本阅读能力,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同学能读懂小说故事,但是还是很难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很正确地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出来,所以在这堂课上,本人会通过展示图片,联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予以提点和肯定,以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Ⅲ、教学目标通过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了解艾萨克·什维斯·辛格及其作品,并用小蒂皮的故事引起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在深入领会作品的内容,熟悉文中所讲述的故事,理解并分析小说作品中的情感流向,注意文中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用爱心去保护动物,爱护动物。
Ⅳ、教学重难点:1、解读文本获得信息2、从小说的阅读中发掘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唤起同学对动物的正确情感感知Ⅴ、教学流程一、导入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要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PPT展示),这是个法国小女孩和野生动物之间最真实,最亲密的接触。
法国小女孩蒂皮,1990年出生于非洲纳米比亚。
她从小跟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丛林长大,与野象相亲,变色龙、豹子、狮子、狒狒……一个个给她带来奇趣、欢乐、惊险、幻想,以至皮肉之苦,最终都成为她最好的朋友。
我们虽然不能够像蒂皮一样和动物做那么亲密的接触,但是我们思考一下,我们度过的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有没有什么动物或者说有没有养过什么宠物?它有没有在你的生命中留下痕迹?(学生发言,教师予以肯定),那么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去听听最会讲故事的人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教案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山羊兹拉特》教学目标和《山羊兹拉特》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山羊兹拉特》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山羊兹拉特》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突出《山羊兹拉特》重点,强调《山羊兹拉特》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山羊兹拉特》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山羊兹拉特》知识的掌握情况。
a. 将教室内的桌椅摆放成小组讨论区,以便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b. 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个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成果,如作文、绘画等。
c. 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与本节课相关的名言警句、文学鉴赏技巧等,以提醒学生们关注和学习这些内容。
d. 在教室内设置一个图书角,摆放一些与外国文学、小说欣赏相关的书籍,方便学生们在课后进行阅读和拓展学习。
情感升华:
结合《山羊兹拉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山羊兹拉特》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山羊兹拉特》内容,强调《山羊兹拉特》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6. 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预习和课堂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能够独立地获取和理解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山羊兹拉特》教案
《山羊兹拉特》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山羊兹拉特》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故事简介简要介绍《山羊兹拉特》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讨论故事背景下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第二章:文学分析2.1 作者背景研究作者的个人背景和创作背景。
分析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文学特点。
2.2 小说主题探讨小说的主要主题,如友谊、家庭、成长等。
通过例子和情节分析,阐述主题在故事中的体现。
第三章:情节分析3.1 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和情节发展。
识别故事的冲突和高潮点。
3.2 人物关系研究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分析人物动机和情感变化。
第四章:象征意义4.1 象征元素识别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山羊兹拉特、沙漠等。
解释象征元素在故事中的意义和作用。
4.2 象征分析分析象征元素如何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讨论象征元素对于主题和情节的重要性。
第五章:阅读理解5.1 文本解读练习阅读和解读小说中的重要段落和对话。
培养对文本细节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5.2 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评价小说的观点和态度。
提出问题并从文本中寻找证据支持回答。
第六章:人物分析6.1 主要人物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和心理变化。
通过具体事件和对话,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6.2 次要人物识别故事中的次要人物,并分析他们对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影响。
讨论次要人物在揭示主题和情感层次方面的作用。
第七章:语言与风格7.1 语言特点分析小说中的语言风格,包括词汇选择、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表达人物情感和主题思想。
7.2 风格分析研究小说的叙述风格和视角,如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
分析不同的叙述风格如何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对故事的理解。
第八章:文化背景8.1 文化元素探索故事中的文化元素,包括宗教、传统和社会习俗。
讨论文化背景如何影响人物行为和故事情节。
《山羊兹拉特》课-教案
《山羊兹拉特》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小说《山羊兹拉特》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小说《山羊兹拉特》的背景和作者艾芜。
2. 分享小说的引人入胜的开头段落。
3. 讨论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山羊兹拉特》的初步了解。
2. 让学生阅读小说的开头段落,并讨论他们对这段文字的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作业】1. 让学生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
2. 写一篇关于小说主题和情感的短文。
第二章:人物关系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2. 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2. 让学生观察人物的行为和对话,推测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3.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人物关系的理解。
【作业】1. 让学生绘制人物关系图。
2. 写一篇关于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的短文。
第三章:情节发展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分析情节线索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线索。
2. 探讨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追踪小说的情节发展线索。
2. 让学生识别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3.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情节发展的理解。
【作业】1. 让学生绘制情节发展图。
2. 写一篇关于小说情节发展和冲突解决的短文。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2. 培养学生探讨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的主题元素。
2. 探讨小说的主题意义和深度。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元素。
2. 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主题意义的观点。
《山羊兹拉特》教案
《山羊兹拉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山羊兹拉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3)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
(3)运用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的美德。
(2)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山羊兹拉特》是一部描绘人与动物之间深厚感情的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阿米尔与他的山羊兹拉特之间发生的种种趣事,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
2. 重点人物:(1)阿米尔: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善良、勇敢、富有爱心的小男孩。
(2)兹拉特:阿米尔的宠物山羊,聪明、可爱,与阿米尔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感悟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山羊兹拉特》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与分析:(1)分组讨论,分析阿米尔和兹拉特的性格特点。
(2)对比讨论,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美好情感,如友谊、亲情等。
五、课后作业:1. 概述《山羊兹拉特》的故事情节。
2. 谈谈你对阿米尔和兹拉特性格特点的认识。
3. 结合故事内容,阐述你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
4. 推荐一部你喜欢的名著,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5. 以“我眼中的兹拉特”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1.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如友谊、亲情等。
《山羊兹拉特》公开课教案案
《山羊兹拉特》公开课教案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山羊兹拉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帮助学生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和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作品中的道德、伦理和社会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山羊兹拉特》全文2. 人物分析:兹拉特、阿訇、村民等3. 主题探讨:友情、牺牲、勇气、信仰等4. 象征意义:山羊兹拉特、月亮、太阳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点、提问回答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道德问题4. 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四、教学准备:1. 教材:《山羊兹拉特》小说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3. 教学PPT:包含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等4. 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分组讨论的话题和问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山羊兹拉特》的作者和作品背景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人物分析:分析兹拉特、阿訇、村民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4. 主题探讨:分组讨论,探讨作品中的友情、牺牲、勇气、信仰等主题5. 象征意义:分析山羊兹拉特、月亮、太阳等象征意义的含义和作用6. 案例分析:讨论小说中的道德、伦理和社会问题,如兹拉特的牺牲是否值得等9. 课堂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10.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回答等方面的积极性。
2. 学生作业质量:评估学生读后感或论文的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观点明确性、论述逻辑性等。
3. 学生阅读理解: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讨论深度:评价学生在主题探讨和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批判性思维。
《山羊兹拉特》课-教案
《山羊兹拉特》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山羊兹拉特》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阿摩司·奥兹。
2. 简介作品背景:以色列社会现实与民族矛盾。
3. 分析作品特点:现实主义风格、关注人性、揭示社会问题。
【教学步骤】1. 展示作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
2. 介绍作者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对作者产生兴趣。
3. 简介作品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4. 分析作品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艺术价值。
5. 提出思考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认识作品中主要人物,了解其性格特点。
2. 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作品的主题思想。
【教学内容】1. 人物形象:山羊兹拉特、艾萨克、萨拉等。
2. 人物关系:亲情、友情、爱情等。
3. 主题思想:人性、信仰、民族矛盾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
2. 通过人物关系,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主题思想。
3. 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
第三章:情节梳理【教学目标】1. 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理解情节发展的逻辑。
2. 分析情节中蕴含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1. 作品情节:山羊兹拉特与艾萨克的相识、相知、相爱。
2. 情节寓意: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人性与信仰的挣扎。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梳理作品情节,理解情节发展的逻辑。
2. 分析情节中蕴含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现实意义。
3. 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对情节和寓意的理解。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作品主题,探讨其现实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主题:人性、信仰、民族矛盾等。
2. 现实意义: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主题,深入分析作品主题。
2. 组织学生讨论,探讨作品主题的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山羊兹拉特》
《山羊兹拉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作品写什么、如何写、为何写三个维度,全面理解小说的形式与内容。
2学习小说处理情感的方法。
3把握小说主旨,体会作品所包含的爱与信仰的情感内蕴。
教学重难点:1学习小说处理情感的方法。
2把握小说主旨,体会作品所包含的爱与信仰的情感内蕴。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说《山羊兹拉特》,选自《外国儿童文学名作导读本·小说卷2》。
这是一个童话,获得了1966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银奖。
这个年龄的你们,再读童话,又能收获什么呢?二、概述故事情节1 “硝皮匠”硝皮匠也即制皮匠,将皮毛处理成皮革,所以削皮匠在什么季节,收入比较好——冬季。
小说中的削皮匠指阿隆的父亲,勒文。
2在预习基础上,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概述故事内容PPT 开端节前决定卖羊请发展卖羊途中遇暴风雪高潮风雪中相互救助(发现了干草堆)结局安全回家不再卖羊阿隆一家决定卖羊(开端),要将兹拉特舍弃,用羊换钱(板书:弃)。
阿隆在卖羊途中遭遇暴风雪(发展),阿隆发现干草垛,在草垛中阿隆与山羊互相救助(高潮),最终安全回家不再卖羊(结局)(板书:归)。
从抛弃开始,到回归为结,一人一羊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呢?三、阅读初感比较(一)请生谈阅读初感,读出了什么?PPT 爱人爱羊羊爱人人爱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17岁的你们(二)分享五岁幼儿的阅读初感老师:有个人和大家的阅读感受英雄所见略同,那就是我的儿子,今年读幼儿园中班,5岁。
妈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呀?孩子:爱妈妈:哪里看到爱了呢?孩子:他们没有卖掉羊。
(人对羊的爱)妈妈:为什么不卖掉羊呢?孩子:因为羊救了他的大儿子。
(人对人的爱)妈妈:那羊爱不爱阿隆呢,就是那个儿子呢?孩子:有啊,它给他奶喝了。
(羊对人的爱)妈妈:那故事读了之后,如果你有一只像兹拉特这样的羊,你会对它怎样呢?孩子:我给他吃土豆,我也一起吃,因为我也喜欢吃土豆。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幼儿园中班 5岁孩童十七岁的你们还能读些什么呢?除了写什么之外,作者是如何写的,为什么写?这是孩子读不出的,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思考,试着将它们读出来。
《山羊兹拉特》课教案
《山羊兹拉特》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山羊兹拉特》这部作品。
引发学生对山羊兹拉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2 教学内容介绍《山羊兹拉特》的作者、背景和特点。
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山羊兹拉特的魅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山羊兹拉特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山羊兹拉特的看法。
第二章:山羊兹拉特的历史与文化背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羊兹拉特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帮助学生理解山羊兹拉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2 教学内容介绍山羊兹拉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探讨山羊兹拉特在各个文化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引导学生了解山羊兹拉特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山羊兹拉特在不同文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山羊兹拉特的形态与特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羊兹拉特的形态与特征。
帮助学生观察和欣赏山羊兹拉特的独特之处。
3.2 教学内容介绍山羊兹拉特的形态特征,如体型、毛色、角型等。
探讨山羊兹拉特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
3.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山羊兹拉特的图片或视频,总结其形态与特征。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第四章:山羊兹拉特的养殖与繁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羊兹拉特的养殖与繁殖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养殖山羊兹拉特的注意事项。
4.2 教学内容介绍山羊兹拉特的饲养要求、饲料选择和养殖环境。
探讨山羊兹拉特的繁殖特点和繁殖技术。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引导学生了解山羊兹拉特的养殖与繁殖知识。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养殖山羊兹拉特的看法和建议。
第五章:山羊兹拉特的利用与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羊兹拉特的利用与保护情况。
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山羊兹拉特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介绍山羊兹拉特的利用价值,如提供羊肉、毛皮等。
探讨山羊兹拉特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意义。
《山羊兹拉特》课教案
《山羊兹拉特》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山羊兹拉特》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热情。
1.2 教学内容介绍《山羊兹拉特》的作者阿兰·spiegelman及其作品特点。
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及故事梗概。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作者及作品特点。
学生分享对小说的初步印象及阅读期待。
讨论问题:你认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特点?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学目标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动机。
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冲突。
2.2 教学内容分析主人公山羊兹拉特的性格特点、动机及其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通过具体情节,探讨山羊兹拉特的内心世界。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特点。
小组讨论: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冲突。
第三章:情节分析3.1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
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
通过具体情节,探讨情节发展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情节结构及作用。
学生分享对情节的分析与理解。
小组讨论:情节发展如何影响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主题。
4.2 教学内容分析《山羊兹拉特》的主题思想,如友情、成长、自由等。
从不同角度,探讨主题思想的体现和表达。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主题思想。
小组讨论:你认为《山羊兹拉特》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期待。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人物分析、情节分析和主题探讨。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小说。
5.3 教学活动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布置课后作业,如: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
《山羊兹拉特》课教案
《山羊兹拉特》优质课-教案章节一:课程引入目标:让学生对小说《山羊兹拉特》产生兴趣,并了解其背景。
方法:通过展示小说封面、介绍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步骤:1. 展示小说封面,询问学生对封面的第一印象。
2. 介绍作者阿兰·莫格姆及其作品风格。
3. 简述小说的背景,即19世纪末的苏格兰农村生活。
章节二:人物分析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方法:通过阅读相关章节,分析人物的性格、动机和关系。
步骤:1. 阅读小说中关于山羊兹拉特的描述。
2. 分析山羊兹拉特的性格特点,如勇敢、聪明、善良等。
3. 探讨山羊兹拉特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如与主人公的互动。
章节三:情节梳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方法:通过阅读相关章节,梳理故事的主要事件和转折点。
步骤:1. 阅读小说中关于山羊兹拉特的重要情节。
2. 梳理故事的发展,包括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3. 分析转折点对故事的影响,如山羊兹拉特的决策改变。
章节四:主题探讨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探讨小说的主题。
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如勇气、友谊、自由等。
2. 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主题的理解和观点。
3.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小说主题的思考和感受。
章节五:总结与拓展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提供拓展阅读建议。
方法:通过提问和分享,引导学生总结小说的重要内容。
步骤:1. 提问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总结所学内容。
2. 分享一些拓展阅读的建议,如其他作品阿兰·莫格姆,或类似主题的小说。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思考,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章节六:文学手法分析目标:培养学生对小说中文学手法的识别和理解。
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比喻等手法。
步骤:1. 选取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分析其中的象征意义。
2. 讨论小说中的比喻手法,如对山羊兹拉特的描述。
《山羊兹拉特》课教案
《山羊兹拉特》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山羊兹拉特》,让学生了解印度文化,特别是印度的婚礼习俗。
2. 提高学生对小说中人物性格、动机和情感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4.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本,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山羊兹拉特》2. 重点人物:阿兹拉特、纳赛姆、艾哈迈德3. 重点情节:印度婚礼、兹拉特的转变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印度文化,引发学生对印度婚礼的好奇心。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山羊兹拉特》,了解故事情节。
3. 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动机和情感。
4. 分享: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批判性思维训练:针对分享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文本。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根据学生的读后感,评价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印度婚礼的过程,增加对印度文化的了解。
2. 邀请印度文化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印度文化。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多元文化下的交流与融合。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关注,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教师需要对印度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山羊兹拉特》2. 参考资料:关于印度文化的书籍、文章、视频等。
3. 网络资源:有关印度婚礼、印度文化的网页、博客等。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印度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说中人物性格、动机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羊字兹拉特》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以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一张儿子与小兔子的图片作为导入。
)
同学们,观察图片,你能感到什么?(爱)对,体现了人和动物之间那种纯洁、美好的爱,今天让我们带着一颗温暖的心去体会山羊兹拉特与主人之间深深的爱。
二、教学目标
1、速读全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2、精读文本,体会人与羊之间的情感。
(重点)
3、了解小说中情感处理的手法。
(难点)
4、探究小说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一、情节
1、根据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梳理脉络。
(采用小标题形式)
(先展示3-4份学生作业,简要评价;提取各情节的关键词,展示参考答案)
开端(1-4 )生活窘迫欲卖山羊
发展(5-10 )卖羊途中遭遇风雪
高潮(11-28)雪冷风狂相濡以沫
结局(29-33)安全回家人羊同乐
二、情感
2、改变山羊兹拉特命运的因素有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
预设:暴风雪论、草堆论、父亲论、情感论等。
(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准确地把握,对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有更深地体会。
最后将所有的因素都归结在情感上。
)
3、在遭遇暴风雪前后,人对山羊的情感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变化的?
暴风雪前:
他犹豫了好久,终于决定卖掉山羊兹拉特
阿隆知道把山羊交给屠夫费夫尔准没好事,但是他又不敢违抗父命。
阿隆的母亲听说要卖掉山羊,伤心得哭了。
阿隆的妹妹安娜和密丽安也放声大哭。
家里人和山羊依依不舍地告别。
(板书:人对羊是不舍)
暴风雪后:
阿隆的妹妹们又是亲兹拉特,又是拥抱兹拉特,还用剁碎的胡萝卜和土豆皮款待兹拉特,兹拉特狼吞虎咽,美餐一顿。
从那以后,再没有人提起要卖兹拉特了。
阿隆的母亲每晚都做薄煎饼,兹拉特也得到一份。
晚上,阿隆、密丽安和安娜玩陀螺,山羊坐在炉旁,或瞧孩子们玩,或对着光明节蜡烛的火苗出神。
(板书:人对羊是亲人之情)
情感由人对动物的情感上升到了人和人的情感。
这个情感的变化是有个过程的,即暴风雪中的三天三夜。
作者运用了一种手法——————蓄势待发
小说中的情感表现应有一个酝酿的过程,类似我国古代形容射箭的那句话:“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它不是像瀑布狂泻,而须像由一场一场由细雨而涨漫的春潮,在经过精心地酝酿与铺垫之后,具备爆发与溃决的势头。
小说中的情感应保持一种蓄势待发的态势,它饱满有力,却停留在将要漫溢而未漫溢的状态。
三、鉴赏“咩”
将兹拉特的5个“咩”声拟写成人类语言,体会原文的妙处。
引入手法:节制胜于放纵
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
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
——莱辛
四、探究主旨
通过情感在主人与山羊之间的双向流动,不露痕迹地传达出人与动物之间彼此的深情厚意,描绘出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亲情状态。
这种情感与状态可以超越可以超越任何时代的贫困与窘迫,成为物质匮乏的时代里人与动物之间温情的慰藉。
五、布置作业
根据画面,含蓄地表现小男孩与动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