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统编)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完美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免费版教案全集
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
2、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并暗示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E、这两首词,对于读者理解宝玉的形象和性格,理解全书有关宝玉的情节设置和展开,有极大的作用。
三、我们学习《红楼梦》有利于了解封建社会。从本文,我们可以看到:
1、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贾府大富大路贵,穷奢极侈,令人惊讶眩目。他们自己不会创造财富,由大批奴仆和丫环为之服务;
2、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实行的是封建专制,家长统治,由贾母一人说了算数,由贾母一人支配一切;
(4)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这样一点:这个封建社会已经在开始动摇了,宝玉的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不迷信,并对这些封建秩序有所违拗,是反叛倾向的表现。
二、重点课文阅读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段课文。指出这里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和“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这是黛玉的行动准则。在整个小说中制约着黛玉的行动。当然,在本节选的课文中,同样也体现这一点。黛玉的悲剧,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2、下面我们先来阅读6至9自然段,研究一下王熙凤的性格特征。看看曹雪芹是如何刻划这个人物的典型性格的。是通过怎么样的描写方法来刻划这个人物的。
(1)王熙熙攘攘凤的感情变化线索是:先表恭维,后表同情,最后是表
关心。
(2)一见林黛玉,有这样几个动词,十分引人注目:携着、打谅、送至、
A、共用四组对偶句。
B、第一首刻划了贾宝玉狂放不羁,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对功名利禄的淡视,追求个性的我有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精品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精品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文学作品。
3.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散文创作和戏剧改编。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表演,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代散文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韵律分析、小说和戏剧人物形象分析。
2. 教学重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主题思想、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选取一篇古代散文、一首古代诗歌、一部小说和一部戏剧作品,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其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诗歌分析、小说和戏剧人物形象分析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作品中难点和重点,促进深入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古代散文:以《滕王阁序》为例,列出文章结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2. 古代诗歌:以《将进酒》为例,展示诗歌韵律、意象和情感。
3. 小说:以《红楼梦》为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
4. 戏剧:以《雷雨》为例,介绍戏剧基本要素、冲突和主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出师表》中重点句子。
(2)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意境和情感。
(3)以《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
(4)改写《茶馆》中一个片段,将其改编成现代戏剧。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作品,如《水浒传》、《儒林外史》等,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戏剧表演等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我需要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课程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兴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全册表格式教案
科目语文年级高一班级时量 2 课时课题蜀道难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3.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教材教法分析重难点:重点: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大家知道是哪位诗人吗?是的,他就是李白。
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歌,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床前明月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曾经有人认为,李白所做的诗歌都是在喝醉酒的情况下创作的,是酒引出了他的诗意。
真的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吗?还是另有玄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蜀道难》,对他进行一番彻底地了解。
二、解题《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
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唐朝,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
诗中强调“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
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孟《本事诗·高逸》载“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往访,见《蜀道难》:‘称欢者数四,号为谪仙。
’”《唐摭言》第七卷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另外,此诗曾收入殷璠所选《河岳英灵集》,其书据近人岑仲勉考证,编于天宝四年或十二年。
由此故知,《蜀道难》是安史之乱前的作品,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
三、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5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5篇)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听三国演义主题曲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的确,乱世出英豪。
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
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
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
(板书课题)二、背景简介1、提问:《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有谁能谈一谈有关《资治通鉴》的知识吗?(指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2、教师明确作家、作品三、一读——读通课文1、读准字音请一生明确读音,全班齐读。
2、请一生试着朗读课文。
3、听课文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4、全班齐读。
四、二读——读懂课文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己解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3、提出疑难字词,全班互助解决。
4、出示重点词句,指名翻译。
5、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五、三读——读出语气和感情1、孙权的谈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明确:语气肯定,语重心长,现身说教。
(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2、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明确:鲁肃:惊讶、赞叹。
吕蒙:自豪、自得。
(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3、教师顺势抛出问题: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吕蒙、鲁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点评、肯定。
4、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当场表演孙权与吕蒙、吕蒙与鲁肃的对话,再现当时情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套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它包含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套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套主要分为两大内容,分别是课堂教学教案和课外阅读教案。
首先是课堂教学教案。
这部分主要包括了对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要求的详细规划。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包括导入新课、讲解课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文本、学习文言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是课外阅读教案。
这部分主要包括了对每一课的课外阅读材料的教学设计和处理。
教师会根据每一课的主题和学生的阅读水平,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和学习的课外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扩展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通过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交流。
除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外,教案还会涉及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启发法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而教学评价则是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
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个人作业等,以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的来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套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教案和课外阅读教案的使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林黛玉进贾府》【学考目标】掌握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特别是古今异义词把握文章基本内容【自主复习】文学常识曹雪芹,名,字,号,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又名《》,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以四大家族的故事为背景,以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这篇文章选自《红楼梦》第回,原回目是。
给加点字注音人烟阜盛敕造台矶攒珠髻绾着豆绿宫绦翠幄厢庑游廊珠玑安箸抱厦厅懵懂轩峻壮丽忖度赤金盘螭两靥杜撰盥沐惫懒錾银黼黻解释下列词语阜盛一射之地敕造不经之谈黼黻惫懒乖张内帏纨绔与膏粱布让万几宸翰可怜辜负好韶光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文中的含义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身量苗条,体格风骚()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熟悉文章内容本文以为线索,围绕的中心事件,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为我们初步展示了贾府的并对进行了初步描述,构思巧妙。
【达标检测】1.下面加点字音、形有误的一项是()A.敕(chì)造放诞(dàn)忖(cǔn)度盘螭(chī)B.惫(bèi)懒便(biàn)宜錾(zàn)银两靥(yè)C.丝绦(tāo)(juàn)烟幺(yāo)儿轩(xuān)昂D.宸(chén)翰黼黻(fú)内纬(wěi)膏梁(liáng)2.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与现代汉语同义的是()A. 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1500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1500字尊敬的教师,以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全册的教案,目录如下:第一单元鲁迅与现代文学课文导读:1. 《狂人日记》 2. 《孔乙己》词语解释:鲁迅与现代文学诗歌鉴赏:孔融让梨结合实践,要求学生以鲁迅思想为指引,写一篇个人小论文。
第二单元名篇鉴赏课文导读:1. 《遗憾》 2. 《匆匆》词语解释:文意双解、结构分析、常见句式分析文学欣赏:名篇名句实践与探究: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古文阅读,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第三单元语言运用与修辞课文导读:1. 《智取威虎山》 2. 《黄帝内经》词语解释:运用实践与探究:以黄帝内经为篇目,分组进行学习,形成不同的学习心得。
第四单元文学细读课文导读:1. 《山海经》 2. 《蝴蝶》词语解释:细读实践与探究:以山海经为样本,准备一次班级展览,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第五单元古诗新和课文导读:1. 《桂花》 2. 《对晚会而不欢的事》词语解释:细读文学欣赏:唐代江南曲实践与探究:以唐代江南曲为样本,进行创作一个母亲节歌曲。
第六单元课外阅读课文导读:1. 《骆驼祥子》 2. 《葫芦娃》词语解释:课外阅读实践与探究:阅读骆驼祥子,进行一场班级阅读报告的展示活动。
第七单元口语运用课文导读:1. 《茶花女》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词语解释:口语运用文学鉴赏:中国经典名著实践与探究:以中国经典名著为样本,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口语表达。
第八单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课文导读:1. 《宁波古楼》 2. 《古琴》词语解释:文化遗产文学鉴赏:世界文化遗产实践与探究:策划一次班级文化讲座,讲述班级同学自己的家乡文化遗产。
第九单元读懂文本中的音乐课文导读:1. 《沁园春》 2. 《话剧与音乐欣赏》词语解释:音乐欣赏实践与探究:组织班级音乐会,要求同学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解读和分享。
第十单元语文课的社会化探究课文导读:1. 《国文课什么也教不了我》 2. 《国家语言安徽话》词语解释:社会化探究实践与探究:组织校内辩论,探讨语文课的社会化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全册教案1林黛玉进贾府一、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1、通过阅读分析,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2、赏析本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㈡过程和方法:1、通过边看课文边听录音了解课文大意;2、通过重点赏析了解人物性格,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把握文章主题;3、观看影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和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教学设计:㈠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2、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㈡教学用具:课件、录音带。
㈢教学课时:三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1、导入课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是号雪芹,清代卓越的小说家。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字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
巨大的变故使其对社会有了深刻认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
3、关于《红楼梦》:《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全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历史,揭示了封建社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4、看课文,听录音,了解大意。
5、重点字音。
翠幄Wò敕造Chì便宜biàn惫懒bèi放诞dàn伺候cì作揖yī嫡亲dí狡黠xiá杜撰zhuàn内帏wéi两靥yè忖度cǔn阜盛fù6、理清思路,分析情节链: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
2020最新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三全册优质教学设计目录2020最新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三全册优质教学设计 (1)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3)2、祝福.教案 (16)3、老人与海.教案 (46)4、蜀道难.教案 (54)5、杜甫诗三首.教案 (59)秋兴八首(其一) (59)咏怀古迹(其三) (64)登高 (72)6、琵琶行并序.教案 (82)7、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教案 (86)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99)9、劝学.教案 (117)10、过秦论.教案 (125)11、师说.教案 (142)12、动物游戏之谜 (156)13、宇宙的边疆.教案 (162)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 (166)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174)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178)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183)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188)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199)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2、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初步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一、导入课文谈话要点: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错时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府北,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教案(12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教学设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江志鹏1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2、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初步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一、导入课文谈话要点: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错时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府北,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3、《红楼梦》人物众多,为了使用权我们了解众多的人物关系,我们印发了下表,供同学们参考。
宁府宁国公贾演——贾代化——堂舅父贾敬——堂表兄贾珍四表妹贾惜春荣府荣国公贾源——外祖父贾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贾母)——大舅父贾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贾链、表嫂王熙凤二姐贾迎春二舅父贾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贾珠表嫂李纨大表姐贾元春表兄贾宝玉三表妹贾探春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林黛玉4、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她父亲决定让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讲的故事。
二、学习班小说,我们仍然要抓住小说的情节链。
让学生装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点拨:本文的情节链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_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集1.林黛玉进贾府一、教学目标: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贾府环境和人物出场的描写艺术。
2、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讨论分析法、点拨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单元阅读导言。
2.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2、简介作者(略)3、介绍《红楼梦》(见P99-103《红楼梦》导读)4、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略)5、背景介绍: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
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
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林黛玉。
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
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
(二)质疑讨论整体感知,把握情节结构:开端(初进荣府)——发展(拜见贾母及众人,初见凤姐,拜见两位舅父(未见),陪贾母晚餐)——高潮(宝黛会面)——结局(安排起居)(三)反馈矫正通读全文后思考:林黛玉的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她是从哪些方面看到、感受到与别家的不同呢?讨论后明确:贾府的“与别家不同”作者是通过黛玉进府的行踪为线索,用她的视线来描写的。
首先,在贾府门前黛玉看到了宁、荣二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着“敕造”的匾额,门上有“华冠丽服”的仆役。
这既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气派,也显示了贾府与众不同的威严和显赫。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案全集《诗经》三首教学指要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诗经》《离骚》至汉魏晋诗歌的语言形式各不一样,本单元以语言的节奏作为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诸种语言节奏的划分方法,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了解古代诗歌从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的形式方面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一变化过程也是诗歌容量逐渐加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逐渐复杂的过程。
《诗经》《楚辞》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最有思想艺术价值的国风,它们大多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言志抒情诗,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教读《〈诗经〉三首》,应引导学生了解《诗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写实精神;理解《诗经》的“六义”、重章迭句等特点。
《离骚》是文学史上的名篇,由于时隔久远,会给鉴赏造成一定困难。
理解字词固然重要,但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感受屈原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上,放在品赏诗作的艺术手法艺术价值上。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及学习《无衣》《静女》,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2、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3、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2、背诵课文。
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德育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无衣》《静女》中的重要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500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重点课文及知识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强化古诗文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一、第一单元1.课文:《林黛玉进荣府》、《宝玉挨打》、《香菱学诗》2.知识点:了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第二单元1.课文:《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2.知识点: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第三单元1.课文:《子路、曾皙、颜渊侍坐》、《孟子见梁惠王》2.知识点: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四、第四单元1.课文:《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2.知识点:学习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感受作者的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第五单元1.课文:《阿房宫赋》、《六国论》2.知识点: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重点课文和知识点。
二、第一单元教学1.导入《红楼梦》,介绍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分析《林黛玉进荣府》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3.课堂讨论:《宝玉挨打》中的人物关系及情感变化。
4.课堂练习:分析《香菱学诗》中的诗歌技巧。
三、第二单元教学1.导入现代诗歌单元,介绍诗歌的基本知识。
2.课堂讲解:《沁园春·长沙》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3.课堂讨论:《雨巷》和《再别康桥》的情感表达。
4.课堂练习: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四、第三单元教学1.导入文言文单元,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2.课堂讲解:《子路、曾皙、颜渊侍坐》的人物形象及主旨。
3.课堂讨论:《孟子见梁惠王》的论证技巧。
4.课堂练习:翻译文言文,分析文章结构。
五、第四单元教学1.导入叙事散文单元,介绍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必修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个单元,涉及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2. 必修四:散文、小说、戏剧、诗词四个单元,精选历代文学名篇。
3. 必修五:散文、小说、戏剧、诗词四个单元,涵盖多种文学体裁。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各种文学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重点:培养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作者、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3.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和主题思想。
4.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举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作者。
2. 知识点:课文主题、艺术手法、重点词汇等。
3. 结构:清晰展示课文结构,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摘抄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并说明其艺术特色。
b. 分析课文的艺术手法,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c.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2. 答案:a. 精彩句子及艺术特色略。
b. 艺术手法分析及实例略。
c. 读后感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b. 组织文学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c. 开展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章节和课文分析。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案1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
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
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
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
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
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
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通用3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篇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
高考导航: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
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PPT展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1)“树叶”与“木叶”【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教案标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教材内容和学习要求;2. 设计适合高中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课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导言部分1. 导入:通过引入一则相关的新闻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导言部分的兴趣。
2. 介绍导言部分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导言的重要性和作者的意图。
3. 分组阅读导言部分,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导言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导言部分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学生进行个人写作,写一篇读后感,包括对导言的理解和个人感受。
第二课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兴趣。
2. 学生进行预习,了解第一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3. 教师讲解第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对课文进行理解和解读。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演讲,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课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相关的图片或文学作品,引起学生对第二单元的兴趣。
2. 学生进行预习,了解第二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3. 教师讲解第二单元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对课文进行理解和解读。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课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第三单元的兴趣。
2. 学生进行预习,了解第三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3. 教师讲解第三单元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024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必修三中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的基本内容、文学手法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分析文本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和创作,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语文知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合作与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圈点勾画、做笔记等,提高阅读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激发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文学手法的识别与运用,如象征、隐喻、对比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文学作品深层含义的挖掘和理解。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和表达。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利用相关背景知识或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新课呈现:通过朗读、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表层和深层含义。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艺术特色,如修辞手法、叙事结构、人物形象等。
讲解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课堂讨论与探究:组织学生围绕文学作品的某个主题或问题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发表个人见解。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培养批判性思维。
汇总讨论结果,对观点进行点评和补充,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巩固练习与拓展: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阅读理解、文本分析等,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全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概括中心思想;(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4)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文学作品的情感;(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本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古代诗歌;第二单元:现代诗歌;第三单元:散文;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戏剧;第六单元:文言文。
2.课文目录:第一单元:《雨霖铃·寒蝉凄切》、《长恨歌》、《登高》、《江城子·密州出猎》;第二单元:《再别康桥》、《雨巷》、《致橡树》、《乡愁》;第三单元:《荷塘月色》、《我的叔叔于勒》、《故都的秋》、《我的叔叔于勒》;第四单元:《祝福》、《边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雷雨》;第五单元:《茶馆》(第一幕)、《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第六单元:《劝学》、《师说》、《六国论》、《赤壁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概括中心思想;(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4)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2)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3)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古代诗歌(1)导入: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4)写作训练:以诗歌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2.第二单元:现代诗歌(1)导入:介绍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4)写作训练:以现代诗歌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3.第三单元:散文(1)导入:介绍散文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分类;(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散文内容,体会散文情感;(4)写作训练:以散文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4.第四单元:小说(1)导入:介绍小说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分类;(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小说内容,分析小说情节;(4)写作训练:以小说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5.第五单元:戏剧(1)导入:介绍戏剧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戏剧的分类;(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戏剧内容,分析戏剧情节;(4)写作训练:以戏剧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6.第六单元:文言文(1)导入: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言文内容,分析文言文结构;(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生字词和重点词语学习: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凄切’这个词吗?它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解释:“‘凄切’形容的是一种悲伤而深切的感情,大家可以在哪些诗句中感受到这种情感呢?”(2)课文内容理解与中心思想概括:教师引导:“请大家阅读《长恨歌》的第一段,然后告诉我,这段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3)文学作品欣赏与文学常识: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苏轼是谁吗?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豪放洒脱,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表现出强烈的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全册《林黛玉进贾府》【学考目标】掌握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特别是古今异义词把握文章基本内容【自主复习】文学常识曹雪芹,名,字,号,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又名《》,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以四大家族的故事为背景,以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这篇文章选自《红楼梦》第回,原回目是。
给加点字注音人烟阜盛敕造台矶攒珠髻绾着豆绿宫绦翠幄厢庑游廊珠玑安箸抱厦厅懵懂轩峻壮丽忖度赤金盘螭两靥杜撰盥沐惫懒錾银黼黻解释下列词语阜盛一射之地敕造不经之谈黼黻惫懒乖张内帏纨绔与膏粱布让万几宸翰可怜辜负好韶光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文中的含义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身量苗条,体格风骚()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熟悉文章内容本文以为线索,围绕的中心事件,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为我们初步展示了贾府的并对进行了初步描述,构思巧妙。
【达标检测】1.下面加点字音、形有误的一项是()A.敕(chì)造放诞(dàn)忖(cǔn)度盘螭(chī)B.惫(bèi)懒便(biàn)宜錾(zàn)银两靥(yè)C.丝绦(tāo)(juàn)烟幺(yāo)儿轩(xuān)昂D.宸(chén)翰黼黻(fú)内纬(wěi)膏梁(liáng)2.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与现代汉语同义的是()A. 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B.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C. 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
D. 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
3. 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是()A. 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放纵B. 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懒惰C. 疯疯颠颠,说了些不经之谈不合常理的话D. 只恐又是你的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4. 从对人物性格刻画角度看,对划线词解释不妥的分别是(1)请姑娘们来。
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了。
()A. 此话正反映贾母在府中无上威严的地位。
B. 此话反映出“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贾母的指导思想。
C. 这话表明贾母对黛玉的疼爱之情,怕她寂寞就叫姐妹们来陪她。
D. 这是贾母看不起学校的具体证明。
(2)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
()A. 王熙凤这里告诉黛玉自己在贾府显赫的地位。
B. 这反映了王熙凤在贾府目空一切。
C. 王熙凤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对黛玉的关切之情。
D. 王熙凤表面上对黛玉关怀备至,实际上是显示自己权力。
(3)(贾赦)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A. “只管说得”反映贾赦没实权,说话语气不硬。
B. “只管说得”正体现了舅舅贾赦对黛玉的关怀。
C. 黛玉特来拜见舅舅,舅舅却找借口不见,这对黛玉不正是委屈?可见贾赦“只管说得”的虚假。
D. 表面上看,贾赦对外甥女很为关心,但对照其行为可见其虚伪。
5.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从下文看,对加点词语理解不妥的是()A. “与别家不同”是一句总提,下面写贾府的环境和场面紧紧围绕这句话展开。
B. “与别家不同”是因贾府是奉皇命建造的,因而建筑别具一格,既豪华气派,又典雅精致。
C. “与别家不同”还表现在贾府是个“诗礼之家”,等级森严,礼节繁琐。
D. “与别家不同”只是表现在贾府仆妇成群,且吃穿用度不凡。
6. 对王夫人“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这话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作者这是为贾宝玉的正式出场敲响的锣鼓,对情节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B. 作者在宝玉出场之前,借王夫人之口揭示了他的叛逆性格。
C. 作者用先抑后扬手法给读者造成悬念,也使黛玉产生宝玉是“怎生个惫懒人物”的猜想。
D. 作者这是借王夫人之口表达自己对贾宝玉的看法。
7、阅读《西江月》二词完成1-5题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1)文中空缺处应填的一组词是()A事奈肖 B事奈孝 C世耐肖 D世耐孝(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A偏僻- -古怪,不和群 B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C皮囊—作皮袋,指人的躯壳 D辜负—本义是背负,对不起,这里有浪费的意思。
(3)选出与“寄言纨绔与膏粱”修辞相同的一项()A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4)对两首词中某些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纵然---草莽”一句中“草莽”指丛生的杂草,比喻没有学问,这里的学问当然是指借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
B“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正表现了他对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
C“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道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的表现。
D“哪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叛逆性格的赞扬。
(5)文中写道“《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恰字体现在该词所采用的手法上,其手法是A似贬实褒 B似褒实贬 C似褒似贬 D反面衬托()祝福【学考目标】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本文重点字词3.能说出本文的重点人物及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4.简要介绍本文情节【自主复习】文学常识《祝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他的另外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还有杂文集17本。
“四书”指《》、《》、《》、《》;“五经”指《》、《》、《》、《》、《》五部经典著作。
给加点的字注音寒暄朱拓悚然踌躇不更事谬种俨然雪褥尘芥堆荸荠桌帏讪讪咀嚼渣滓瞥见拗不过蹙缩门槛窈陷歆享牲醴蹒跚监生镯子陈抟老祖新正再一强炮烙呜咽间或3、解释下列词语子间或一轮踌躇不更事俨然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沸反盈天讪讪怨府怔怔淡然请把本文的人物分一下类封建礼教的代表、害死祥林嫂的罪魁:害死祥林嫂的帮凶:敏感、有良知,但软弱、圆滑世故的知识分子: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请用200字左右的文字讲讲祥林嫂的故事【达标检测】1.选出下列黑体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悚然(sǒng)负疚(jiù)窈陷(yāo)B新正(zhēng)倔强(jiàng)炮烙(lào)C草窠(kē)歆享(xīn)荸荠(qí)D踝骨(luǒ)谬种(miù)朱拓(tà)2.选出下列多音字读音一致的一项()A 中肯中意中伤中看B简称称职自称称道C巷道小巷巷战深巷D着陆着落着手附着3.对下列字的笔画说明正确的一项() A免录其亟,同为8画B堰筐象隽,同为12画C鬼垛尅俞,同为9画D养恭虎享,同为9画4.选出对黑体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寒暄(太阳的温暖)形骸(身体)收敛(收拢聚集)B蹙缩(紧迫)间或一轮(偶而)歆享(喜爱、羡慕)C沸反盈天(满)窈陷(幽远)安逸(安闲)D鄙薄(轻蔑)折罪(抵作)素不相识(向来)5.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A寻死觅活宽宏大量磨拳擦掌B百无聊赖瘦削不堪芒刺在背C 咀嚼赏鉴来龙去脉阴谋鬼计D相形见拙原形毕露毫不介意6、.选出对“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A无所依靠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看不见他了。
B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
C生活没有意思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D没有意思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7、指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A选入课本的鲁迅的几篇小说发表年代的先后顺序是:《一件小事》《孔乙己》《祝福》。
B《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得名于宋朝的朱熹。
C“牺牲”的古义是指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后来也泛指祭祀用的肉类。
D鲁迅的小说集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
8、《祝福》的主题是:()A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表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猛烈地鞭挞了封建主义和地主阶级,批判了封建社会买卖婚姻的制度。
B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摧残,指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C通过祥林嫂的悲剧表现了鲁四老爷仇视新党、仇视劳动人民,杀人不用刀的反动阶级本质,深刻揭露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阶级根源。
D通过这一悲剧,猛烈地抨击了黑暗的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封建礼教,讽刺了辛亥革命的软弱妥协性,指出只有推翻封建社会,劳动妇女才能翻身解放阅读思考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
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
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以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①)给用什么堵住了罢。
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
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②)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恶!然而……。
”四叔说。
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可恶!”四叔说。
“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
”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1.选段空白①、②处应填入的词语是(①②)①A仿佛B好像C大致D 大约②A真B像C确D怕2.对鲁四老爷的话“可恶!然而……”理解正确的是()A指卫老婆子光天化日之下结伙劫走祥林嫂可恶,然而祥林嫂也不该从家里逃出来。
B指祥林嫂被劫走损害了鲁四老爷家的体面还给他家生活添了麻烦,实在可恶,然而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也合理。
C指卫老婆子一伙人劫走祥林嫂太不人道,还给鲁四老爷家添了麻烦,然而祥林嫂也不该从家里跑出来。
D指祥林嫂光天化日之下被劫走竟无人敢阻拦实在可恶,然而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也合理。
3.对鲁四老爷一句“可恶”的正确理解是()A指卫老婆子不该自己荐他来,又合伙劫她去,大家看了不成样子。
B指卫老婆子合伙劫走了祥林嫂,给鲁四老爷家添了麻烦,还再上门来做什么?C指鲁四老爷对祥林嫂被劫走内心愤愤不平,卫老婆子一伙实在可恶。
D指卫老婆子合伙劫走了祥林嫂,还好意思再来鲁四老爷家,是什么意思?《老人与海》复习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沮丧jǔ撬走qiào 塞满sè豁出去huòB.榫头sǔn 报酬chóu 蹂躏lìn 攥起来cuánC.刹车shā脊鳍qí残骸hái 胳肢窝ɡēD.绰号chuò模样mú吞噬shì皮开肉绽dìnɡ2.下列各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苍皇晴朗温和狠毒无比残缺不全B.踪迹波涛汹涌奋不顾身慢不经心C.精采倒霉透顶蜂拥而至胡思乱想D.理睬目瞪口呆遍体鳞伤凶残嗜杀3.下列各句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组是()①我看着拖拉机爬上了坡,然后就__了,但仍能听到它的声音,可不一会连声音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