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简介

合集下载

班固和《汉书》新版课件

班固和《汉书》新版课件
感谢观看
入探讨。
班固在历史编纂学上的贡献和影 响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学 者们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了
深入研究。
研究展望
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和研究的深入,班固与《汉书》的研究将更加全面和深入。
在研究方法上,将会有更多的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出现,为班固与《汉书》的研 究注入新的活力。
在研究领域上,将会更加注重班固与《汉书》与其他历史时期的比较研究,以揭示 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班固家族世代研究历史,其父班彪是 著名的历史学家,对《汉书》的创作 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书》的主要内容 01 02
《汉书》的历史地位
重要的历史文献 独特的学术价值
CATALOGUE
《汉书》新版特色
版本介 绍
版本类型
编纂团队
校勘注释
新版特点
图文并茂
新版《汉书》加入了大量珍贵的 历史图片,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
文学贡献
思想贡献
班固在思想上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注 重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其思想 观点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
班固的辞赋和散文作品在文学史上也 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作品风格独特, 文笔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ATALOGUE
《汉书》概述
《汉书》的创作背景
西汉时期的历史背景
班固家族的学术传统
CATALOGUE
《汉书》新版对学术界的影响
对历史学的影响
丰富了历史资料
1
提高了历史研究的准确性
2
推动了历史学研究的进步
3
对文学的影响
提供了文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促进了文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激发了文学创作的灵感
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汉书是谁写的

汉书是谁写的

汉书是谁写的
《汉书》是班固写的。

《汉书》的作者是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

简介
《汉书》内容极其丰富,以类目计,可分四类:第一类是“帝纪”共十二卷。

因为汉高祖刘邦是汉王朝开国之君,所以《高帝纪》置于诸“帝纪”之首。

此外,分记惠帝、高后、文帝、景帝、武帝等各为“帝纪”一卷;第二类是史“表”,共八卷。

分记诸侯王、异姓诸侯王、外戚、各朝显臣及百官公卿大事;第三类是“志”,共十卷,分记礼乐、刑法、社会经济、水利建设、重要文化以及天文、地理等情况;第四类是人物传记,共七十卷,反映西汉各种代表人物。

他们之中有战功赫赫的将军,有威武不屈的使节,有极力维护皇权的大臣,有权术圆通的野心家,有草菅人命的酷吏,有重义轻生的游侠,有皓首穷经的学者,有腰缠万贯的巨商,还有争宠的后妃,厚颜的佞幸等等。

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活动,可以了解西汉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汉书简介

汉书简介

汉书简介汉书又称前汉书,全书八十万字,为东汉班固撰,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汉书的史料十分丰富翔实。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

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

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动。

汉武帝以后部分,除吸收了班彪遗书和当时十几家读《史记》书的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诏令、奏议、诗赋、类似起居注的《汉著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耳闻”。

不少原始史料,他都是全文录入书中。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

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莫大方便。

至今,凡研究西汉历史的人,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

《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

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代史事的断代史。

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

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

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

《史通·六家》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

撰成一书。

言皆精炼,事甚该(赅)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

自古迄今,无改斯道。

”刘知几的这个评价,今天看来还是很公允的,它道出了班固及《汉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但是《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

《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

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汉书》的重要特点。

浅谈《史记》与《汉书》

浅谈《史记》与《汉书》

浅谈《史记》与《汉书》泗县职教中心赵贤超内容摘要:《史记》与《汉书》并称为中国古代文史大书的双壁,它们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研究《史记》与《汉书》,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认知和区别它们的成书经过、体例变化、语言特点、人物刻画和史学的思想性。

这对于初学文学青年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史记》是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而《汉书》则秉承《史记》的优长,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史书的先河。

研究《史记》与《汉书》,有助于我们认知它们的各自特点,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

本人是从如下四个方面来谈对《史记》与《汉书》的认知。

一、司马迁与《史记》1、作者简介司马迁(前145—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

后因李陵事件入狱,受宫刑。

出狱后发愤继续著书,于太始四年(前93)前后,完成《史记》这部历史巨著,历时十六年。

2、家境熏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当过太史令,这在中国古代,一个孩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是很幸运的,毕竟那时的孩子有学习条件和机会的人是很少的。

据说,司马迁十岁就开始学习古文,后来又跟汉代大儒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又跟古文家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

这为司马迁来后来写《史记》打下坚实的基础。

3、漫游与侍驾由于司马迁受父亲的指点和家境文化的熏陶,所以司马迁对于知识的渴望和需求是很强烈的。

因此司马迁在加冠礼之年,决然出游,进行实地考察中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记录有关的历史传说。

后来他官至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出巡。

其中一次西巡,曾到过巴蜀。

随驾出巡更开阔了司马迁的视野,丰富了他的阅历。

这些都给司马迁后来的撰写《史记》,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4、受宫刑著史书司马谈病逝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司马迁开始接触皇家藏书,整理选录历史典籍,为写史书作准备。

《汉书·艺文志》、《伤寒论》序

《汉书·艺文志》、《伤寒论》序

[原文]
• 右房中八家,八十六卷。 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 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 日:“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 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 以生疾而陨性命。
[重点字词]
• 55.容成:相传为黄帝的大臣,最早发 明历法。 阴道:古代房中术。 56.天老:相传为黄帝的辅臣。 • 杂子:养生。 57.天一:即天乙。成汤之名。 58.极:极点;顶点。 59.际:会合。
• (14)失理:违反医理。 • (15)愈:轻症。 • (16)剧:重病。
【原文】
《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 《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四十卷山 《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 《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 《妇人婴儿方》十九卷 《神农黄帝食禁》七卷
【原文】
• 《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 《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 《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 《金疮疭瘛方》三十卷 《汤液经法》三十二卷
21.建:公布。 22.策:古代帝王发布教令的文书。 23.秘府:古代宫廷内部收藏秘籍之处。 24.成帝: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前7年 在位。 25.谒者:秦汉宫名。主管接待宾客事宜。
26.诏:皇帝下令。 27.光禄大夫:秦汉官名。 担任顾问应对等事。 28.经传:指经书和诠释 经书的书籍。
光禄大夫刘向
【重点字词】
• 3.本:根据;依据。
• 4.假:凭借。
• 5.滋:汁液。此指药物的作用。
• 6.因气感之宜:根据气候感应的适宜情 况。谓用药要考虑气候变化的情况,如 天热要慎用热药,天寒要慎用寒药等。 因,依据,根据。
[重点字词]
• • • • • 7.辩:通“辨”。 8.五苦六辛:指药物的各种性味。 9.致:得到;获得。 10.水火之齐:寒凉与温热的药剂。 11.反之于平:使身体恢复正常。 反,同“返”,使……恢复,使动义。 平,正常。

班固《汉书》苏武传

班固《汉书》苏武传
小标题 缑王谋反,虞常访胜
汉朝使团 苏武
(中郎将)
张胜
(副中郎将)
常惠
(假吏)
匈奴方面

且缑昆於鞮邪靬侯王王王( ( ((单 匈单匈于于 奴奴弟)王王,),曾曾降降汉汉))中 人 物 关 系
浞野侯(汉将,降匈奴)
虞 常(汉校尉,降匈奴)
卫 律(投降匈奴,丁灵王)
李 陵(汉将,降匈奴)
第三段 1、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动手 2、其一人夜亡 逃跑
第一段译文2
汉武帝很高兴,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 份出使,持节旄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 者回国,并趁此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 回报他的好意。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 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的士 卒侦察兵一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 奴后,置办了一些财物送给单于,单于 更加倨傲了,并不是像汉朝所期望的 (那样)。
班固简介
汉和帝永元初年, 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 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 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 中。《汉书》中的八“表” 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 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家庭--- 父亲:
弟弟: 妹妹:
班彪 班超(投笔从戎) 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 史书:
辞赋: 诗:
《汉书》 《两都赋》 《咏史诗》
第五段
逐渐 痊愈

使者
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使动,使知道
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定罪

使…投降
3、当死 判处;死罪
4、单于募降者赦罪 单于招募投降的人
5、副有罪,当连坐 判处;
6、本无谋 没有参加谋划
07、幸蒙大恩 幸而,表敬词 08、马畜弥山 满 09、空以身膏草野 使动,使…肥沃、滋润 10、君因我降 通过 11、今不听吾计 连词,假使,如果 12、畔主背亲 通“叛”

史记汉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信息

史记汉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信息

史记汉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信息
《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由司马迁撰写,共分为十二本,包括纪传体和论语体两种形式。

其中,纪传体主要记载了从夏朝到西汉初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而论语体则包括了司马迁自己的历史观点和见解。

《汉书》是《史记》的后续,由班固撰写,主要记载了西汉的历史,内容包括了西汉自刘邦建立汉朝到王莽篡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两部著作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记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司马迁和班固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的著作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思想遗产。

《史记汉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古代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例如黄帝、尧舜、商纣王、周文王、孔子、秦始皇、刘邦等等。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史记汉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的珍贵宝藏,它们记录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思想精华,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班固写汉书的故事简介

班固写汉书的故事简介

班固写汉书的故事简介班固(32年-92年),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官员。

其最为著名的作品便是《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汉书》自问世以来,历经了两千余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影响深远。

而班固写作《汉书》的故事正是凭着他为功名或享乐而写作的动力,以及辛劳的创作过程,通过这件事情让人们了解到这一伟大作品为中国历史遗留下的珍贵财富。

班固的父亲班彪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而班固也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由于家境优越,班固在年轻时就受到了政治生涯的启迪。

西汉末年,中国内部出现了许多的政治思想争议,外加董卓入主中原,战乱不断。

尽管班固曾一度有意选择不涉入政治,但在他20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决意投身于陆逊招募的“蜀侯向助”之中,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要为家族流失的钱财以及对好友的冤屈寻找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班固并非从一开始就是“蜀侯向助”的铁杆支持者,但经过考虑后,他最终还是跟随陆逊的招募文书,成为了一名官员。

在班固进入仕途之后,他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班固历史学功底扎实,而且有着出色的文学才华,因此,他在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上都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才华。

不久之后,班固成为名闻遐迩的官员,他曾经任职于丹阳尉和琅邪郡太守等重要职务,可以说班固的职位涵盖了汉朝当时最重要的地区。

然而班固最伟大的作品,也就是《汉书》的创作却非常不容易。

事实上,班固花费了整整27年时间去完成《汉书》的撰写,并且他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为了进行撰写,《汉书》班固四处奔波、调查采访了三百余年。

他在起草《汉书》的过程中,一度退休,也曾被磨难所挫败;他被免职后不得不离开都市以及政治事务,前往南方隐居,以便更好地写作。

人们常常说,一位作家若要写出一部真正的传世之作,必须为此卖著所有的家当,而班固恰恰是做到了这一点。

他洒尽心血并作出巨大的努力才得以完成这部绝世之作。

他伟大的贡献被人们广泛认同和钦佩,班固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而《汉书》成为中国古代史学领域的里程碑。

古代文学第三章《汉书》与其他史传散文

古代文学第三章《汉书》与其他史传散文

班固和《汉书》
3 文章风格上具有三方面的不同: (1)取材不同。《史记》是雅俗并收,其文 章更多带有生活气息,带有独创性。《汉书》 却重于尔雅之文,多收录各种经术文章和辞赋。 (2)语言不同。《史记》多以当时之语释古 时文字,兼取口语,行文多用散体。而《汉书》 好用古字,崇尚藻饰,倾向排偶骈俪。后汉范 晔说“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正反 映了这种差别。
《吴越春秋》简介
一、《吴越春秋》的作者与成书 《 吴越春秋》 的作者赵晔,字长君,会稽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东汉明帝、章帝时的学者。年轻时曾为 县吏,后止于厮役。当时盛行今文经学的“韩诗学”, 赵晔一心向学,并从习《韩诗》的名师杜抚在资中学习。 除撰写《吴越春秋》之外,还著过《诗细历神渊》等, 东汉文学家蔡邕读到《诗细》时“以为长于《论 衡》” 。 赵晔写作《吴越春秋》有以下有利条件:一是东汉 距春秋的时期不过500年,资料的散佚有限;二是他的 家乡在越国国都所在地,口头传说、遗文逸事等容易收 集;三是他个人才学很高,是儒家学说的真实奉行者。 四是家庭经济上与精神上的支持,使他能在资中读书 20年,并且一生从事著述。
《吴越春秋》简介
四、《吴越春秋》的版本情况 现存的最早刊本是元大德十年丙午(1303 年),会稽徐天祜音注本,万历十四年丙戊 ( 1586年) 冯念祖的刊本及之后的多种刊本, 均是元大德刊本的翻刻本。《四部丛刊》、 《四部备要》、《汉魏丛书》 等均收有本书, 说明颇受历代重视。
《吴越春秋》简介
五、《吴越春秋》的艺术特点 1《吴越春秋》的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书中许 多故事在正史中有记 载,但作者把它们写入本书时不是 原封不动地袭用,而是依据传说或发挥想象, 增加了许 多生动的细节。比如,对于伍子胥奔亡过程中的渡江、乞 食二事,《史 记·伍子胥列传》总共用了一百余字加以叙 述,其中乞食一事尤为简略。史记·伍子胥列传第六》曰: “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这是记载伍子胥的 家人皆为楚王所诛,伍子胥由楚国逃至吴国途中所发生的 事。由于疾病严重,他只能中途而止半道而废,以讨饭为 生。

汉书简介

汉书简介

汉书简介本文是关于汉书简介,感谢您的阅读!汉书简介汉书又称前汉书,全书八十万字,为东汉班固撰,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汉书的史料十分丰富翔实。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

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

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动。

汉武帝以后部分,除吸收了班彪遗书和当时十几家读《史记》书的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诏令、奏议、诗赋、类似起居注的《汉著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耳闻”。

不少原始史料,他都是全文录入书中。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

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莫大方便。

至今,凡研究西汉历史的人,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

《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

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代史事的断代史。

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

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

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

《史通·六家》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

撰成一书。

言皆精炼,事甚该(赅)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

自古迄今,无改斯道。

”刘知几的这个评价,今天看来还是很公允的,它道出了班固及《汉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但是《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

《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

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汉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汉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汉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纪传体断代史。

纪传体断代史先河《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先河《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先河《汉书》
作者介绍 《汉书》的成书及其体例
作品内容及特点
成就及地位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班固(32——92),字孟坚。年少有才学,九岁能文,
博览经籍,建武三十年(54)其父班彪病逝,感父手稿“所续前史未 详”,自永平初年(58)着手编撰《汉书》。班固“专笃志于儒学,以 著述为业”,先后历经二十余年完成《汉书》大部,“当世甚重其书, 学者莫不讽诵焉”。曾作《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 之论”。

内容介绍
西汉士人宦海沉浮的艺术再现
家族兴衰史的展示
正史体例及目录学的开创 谨严细密的风格 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 丰富历史文献资料的保存
时代背景:


相对和平,战争较少。司马迁所处的那个时代较为动乱,他 描写的也多是秦与西汉政权交替时从乡间成长起来的英雄, 也即草莽英雄。而班固所处的是东汉相对和平的环境中。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经学发展,社会建设需要。儒家 正统思想的确立,东观等学术机构的设立都推动了学术思想 的发展。此时儒家正统思想确立,就为经学之士提供了良好 的机会。统治者关注的是社会的建设,更多的人关注于社会 制度。
武帝以后的历史:班彪续《史记》六十五篇
成《后传》,班固移用 班彪死后,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未完成, 汉和帝命其妹班昭补作,同郡的马续协助班 昭完成《天文志》 故其书先后四人历三四十年完成。
体例
《汉书》纪事起自汉高祖六年(前20பைடு நூலகம்)止于王莽 地黄四年(23)载西汉230年的历史 因袭《史记》体裁,而又有所创新。其共十二纪, 八书,十志,七十传,一百篇文,今人析为一百二 十篇。 班固将“世家”并入“列传”,改“书”为“志”, 虽实质未变,内容有较大补充。《刑法志》《地理 志》《艺文志》《五行志》为首创,补立了《惠帝 纪》,增加《王陵传》《吴芮传》《剻通传》《伍 被传》《贾山传》等;

《史记》与《汉书》的史学价值教学课件

《史记》与《汉书》的史学价值教学课件
班固认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 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 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 羞贱贫,此其所蔽也。”
②社会风气盛行“尊古卑今”
俗儒迷信古代到了是非颠倒的地步: “俗好高古而称所闻,前人之业,菜 果甘甜;后人新造,蜜酪辛苦。”而 造成这种社会风气的原因是因为儒生 们自生下来读的就是记述和颂扬三代 的书:“朝夕讲习,不见汉书,谓汉 劣不若。”——王充《论衡》
郑樵:“使百代之下,史官不能易
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 之后唯有此作。”
赵翼:“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
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梁启超:“诸体虽非迁自创,
而迁实集其大成,兼综诸体而 调和之,使互相补充而各尽其 用,此足证组织力之强,而文章 技术之妙也。”
• 2.《史记》的材料收集和取舍为 后世树立了典范
• 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 实的实地调查,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 知识和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 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 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 苏辙:“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 山大川,与燕赵豪杰交游,故其文疏 宕颇有奇气。”
• 司马迁《史记》 “草创未就”之时, 突然飞来横祸,天汉三年(前98),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受宫刑,司马迁 经受着生死煎熬,发愤著述。他的不 幸,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强 烈地表达他的是非观点和爱恨感情。 终于完成了《史记》的写作。
演变。古和今代表司马迁要囊括的全 部的历史,也说明今天是由历史演进
而来,不能割断历史的联系;变是强
调历史长河中治乱盛衰的局面不断变
化;通则是把历史的变化贯通起来考
察,总结出发展变化的道理。
• 古今之变:
• 一是时势之变。 • 二是兴亡之变,朝代国家的兴亡变化 • 三是成败之变,由胜而败,反败为胜 • 四是穷达之变,由穷而达,由达而穷 • 只有变革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变化

历史名著《汉书》的作者及主要内容介绍

历史名著《汉书》的作者及主要内容介绍

重要事件
包括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文景之治 、汉武帝开疆拓土、王莽篡位等重大 历史事件。
选读价值
通过选读重要事件和人物传记,可以 深入了解西汉历史的发展脉络和人物 风貌,领略古代历史的魅力。
人物传记
包括萧何、曹参、陈平、周勃等开国 功臣,以及韩信、彭越等军事将领的 传记,还有董仲舒、司迁等文化名 人的传记。
06
评价与争议:如何看待《汉书》的 价值和地位
学术界对《汉书》评价观点梳理
肯定《汉书》的史学价值
学术界普遍认为,《汉书》是中国古代正史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它详细记载了西 汉一代的历史,为后人研究西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赞扬班固的治史态度和方法
许多学者对班固的治史态度和方法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班固在撰写《汉书》时,注重史料的搜 集和整理,力求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事实。同时,他还采用了纪传体的编写方式,使得《汉书》在 体例上具有创新性。
02
《汉书》主要作者班固简介
班固生平事迹
01
02
03
家庭背景
班固出生于儒学世家,父 亲班彪是当时著名的学者 。
仕途经历
班固曾任兰台令史,负责 编撰史书,后升为玄武司 马。
著述生涯
班固致力于史学研究,历 经二十余年编成《汉书》 。
学术成就与贡献
史学思想
班固继承并发展了司马迁 的史学思想,强调历史变 迁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地位
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汉书》在 中国历史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献 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生平及创作历程
作者
班固,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创作历程
班固在父亲班彪所著《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历经二十余 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此后,班固继续对《汉书》进行补充和完善,直至其 去世。

《汉书》简介

《汉书》简介

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汉年的史事。

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一、写作动机班固鉴于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止于武帝太初时间,太初以后便阙而不录。

后扬雄、刘歆等虽为缀续,但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继《史记》,班彪乃发愤继续前史,终作成“后传”(列传)六十五篇。

同时班固以班彪所续前史未详,因“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究,欲就其业”,遂本其父所作,潜精研究,续成其书,踵继先人之业。

班固亦有歌颂汉朝功德之意。

《汉书叙传》中,班固曾述其撰书之旨谓:“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故知班固撰《汉书》以颂汉朝之功德。

二、基本信息《汉书》的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古字古词,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中国纪史的方式自《汉书》以后,历代都仿照它的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成书于汉和帝时期,前后历时近四十年。

班固世代为望族,家多藏书,父班彪为当世儒学大家,“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

班固承继父志,“亨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撰成《汉书》。

其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则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

注疏《汉书》者主要有唐朝的颜师古(注)、清朝的王先谦(补注)。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

史学家章学诚曾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桃之宗焉。

”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史风汉”、史班或班马并称,两书各有所长,同为中华史学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史籍。

汉朝的历史书籍(一)

汉朝的历史书籍(一)

汉朝的历史书籍(一)汉朝的历史书籍推荐1.《史记》 - 司马迁•书籍简介:《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文献史上的一部宏篇巨著。

它全面而系统地记述了自上古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其中包括了丰富的汉朝历史资料。

作为一本始终被广泛引用和研究的史书,《史记》以其犀利的笔触和独特的叙事方式深入人心。

2.《汉书》 - 班固•书籍简介:《汉书》是一部以纪传体写成的历史著作,涵盖了西汉和新朝的历史。

由东汉末年的班彪所撰,是后来史家继承发扬《史记》学风的代表作品之一。

《汉书》以其详实的记述和平实的风格,成为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3.《后汉书》 - 范晔•书籍简介:《后汉书》是班彪之子班固的《汉书》的续篇,记述了东汉末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到光武帝刘秀的孙子光宅帝即位的历史。

《后汉书》在记述上更加详细和系统,对于汉朝末年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广泛的涉及。

4.《汉武大帝》 - 吕思勉•书籍简介:《汉武大帝》是对西汉武帝刘彻一生的全面研究和描述。

武帝被誉为汉朝的杰出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统治者之一。

吕思勉通过深入的考证和生动的叙述,将汉武帝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对文化的关注进行了细致分析,展现了汉武大帝这一伟大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

5.《东汉演义》 - 吴承恩•书籍简介:《东汉演义》是以东汉末年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生动的笔触和丰满的想象力,描绘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社会风貌。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虽然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但通过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汉朝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社会风貌。

以上是我对于汉朝历史相关书籍的推荐,其中包括了正史、续书和小说等不同类型的作品。

无论你是对汉朝历史感兴趣还是想对汉朝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些书籍都可以为你提供丰富的资料和视角。

无论你是希望深入研究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还是想享受历史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塑造,这些书籍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汉书简介

汉书简介

五、《汉书》的文学特点 1、《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 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 2、《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 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 都要特别加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3、《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 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 之。
因祸得福,由私修到公撰
• 当扶风郡守将在班固家中查抄的书稿送于明帝, 明帝读书稿后,对班固才能大加赞许,敕令释放, 授班固“兰台令史”,入皇家校书,继续完成其 父遗愿 • 利用宫中藏书,开始了艰苦的著史工作。 • 从永平元年(公元58年)--建初七年(公元83 年),历25个春秋,基本上撰成《汉书》。 • 上起汉高祖,下到莽新政权,功记230年的历史, 12篇帝纪,8篇表,10篇志,70篇列传,共记100 篇。 • 班昭续史:八表及《天文志》 • 马续收尾:前后历经80年完成,著史之难。
• 班固、王充争锋相对 认为出现这种认识的原因是 汉代的功业没有得到宣传,需要出现一部巨著加 以描写和宣扬。 “汉德盛如日月”
二、密信鬼神、图谶盛行的社会现状 • 谶纬盛行(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 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迷信的一类书) • 方士作崇 • 淫祀沿袭 时代呼唤理性思想的出现:
班固《汉书》”轻天命而重人事“,在结尾处表 明了历史演进的主要原因是杰出人物的政治活动 与人心向背,而不是被奉如神明的谶纬。

开创目录学。
保存重要的历史文献
• 现存《汉书》约80万字,卷帙比《史记》繁富。 它增载不少重要的诏令,主要集中在帝纪部分。 在许多人物传记中,《汉书》又收入大量有关政 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奏疏、对策、著述 和书信。在《汉书》的十志中,也有类似的重要 历史文献的收载,如《食货志》收入晁错的《论 贵粟疏》等。 • 《汉书》还增补《史记》对于国内外各民族史的 资料。

汉书 艺文志(1)

汉书  艺文志(1)

3.总序
•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 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 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 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 “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 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 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 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 《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 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 备篇辑。
1.何谓“艺文”
所谓“艺”,以《诗》、《书》、《礼》、 《乐》、《易》、《春秋》六者为六艺;
所谓“文”,指文学百家之说而言。 班氏自言,“今取其要,以备篇籍”。本志名
曰“艺文”。
2.“志” 《汉书》上有明确指出的“志”,《汉书》中的
“志”共分十篇,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由 于《汉书》已用“书”为大题,为免混淆,故改《史 记》中的“书”为“志”。并且《汉书》十“志”, 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 班固《汉书》改称“志”,成为通例。“书”的修 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三、主要内容
《汉书·艺文志》是汉代时期出版的图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目录学文献,中国最早的史志目录,《汉书》十志之一。东汉 班固在撰《汉书》时,为纪西汉一代藏书之盛,是作者根据刘 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 术、方技6略,共收书38种,596家,13269卷。另析“辑略”形 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西汉国家藏书目 录《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书籍已大多被毁或失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

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

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帝元年(前202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

《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

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汉书》为己任,经过二十余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

汉和帝永元元年(89),班固随从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

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

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东观藏书阁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

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历时四十多年。

汉书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补注。

班彪鉴于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止于武帝太初时间,太初以后便阙而不录。

后扬雄、刘歆等虽为缀续,但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继《史记》,班彪乃发愤继续前史,终作成“后传”(列传)六十五篇。

同时班固以班彪所续前史未详,因“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究,欲就其业”,遂本其父所作,潜精研究,续成其书,踵继先人之业。

班固亦有歌颂汉朝功德之意。

《汉书叙传》中,班固曾述其撰书之旨谓:“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故知班固撰《汉书》以颂汉朝之功德。

《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记载,上起刘邦被封为汉王元年(西元前206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西元23年),以西汉一朝为主,同时亦囊括了四年楚汉之争,十五年王莽改制,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

全书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共八十余万言。

至唐代颜师古以《汉书》卷帙繁重,便将篇幅较长者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为现行本《汉书》一百二十卷。

《汉书》中所载汉武帝以前之纪、传,多用《史记》旧文,武帝以后之史事,则为新撰。

汉书虽沿用史记旧文,却补充了大量新的资料,并非完全抄袭。

如纪,大量增补了当时的诏令等文献,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


《汉书》中的“纪”共十二篇,是从汉高帝至平帝的编年大事记。

虽写法与《史记》略同,但不称本纪,如《高帝纪》、《武帝纪》及《平帝纪》等。

由于《汉书》始记汉高祖立国元年,故将本在《史记》本纪中的人物如项羽等,改置入传中;又由东汉不承认王莽之政权,故将王莽置于传中,贬于传末。


《汉书》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记》旧表而新增汉武帝以后之沿革。

前六篇的记载包括汉初同姓诸侯之《诸侯王表》,异姓诸王之《异姓诸侯王表》,高祖至成帝之《功臣年表》等,藉记录统治阶层来达到尊汉的目的。

后二篇为《汉书》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其中《古今人表》一门,班固把历史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分为四类九等,表列出来;《百官公卿表》则详细介绍了秦汉之官制。


《汉书》中的“志”共分十篇,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兴废治革。

由于《汉书》已用“书”为大题,为免混淆,故改“书”为“志”。

《汉书》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并《史记》的“礼书”、“乐书”为“礼乐志”,“律书”、“历书”为“律历志”;改“天官书”为“天文志”,“封禅书”为“郊祀志”,“河渠书”为“沟洫志”,“平准书”为“食货志”。

又新增刑法、五行、艺文、地理四志。

其中如《地理志》详述战国、秦、汉之领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势风俗及高门大族与帝王之奢靡等。

《五行志》集有关五行灾异之说而编成。

但从另一角度看,却保存了大量的自然史资料。

《天文志》则保存上古至哀帝元寿年间大量有关星运、日月蚀等天文资料。

《刑法志》则概述上古至汉之刑法及点出文、景用刑之重,更指出武帝进用酷吏而导致之恶果。

《食货志》则详述上古至汉代之经济发展。

《沟洫志》则言上古至汉之水利工程,并言治河之策。

各志内容多贯通古今,而不专叙假述西汉一代事迹。


至于《汉书》中的“列传”共七十篇,仍依《史记》之法,以公卿将相为列传,亦以时代之顺序为主,先专传,次类传,再次为边疆各族传和外国传,最后以乱臣贼子王莽传居末,体统分明。

至于传的篇名,除诸侯王传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标题。

《汉书》列传于文学之士的传中,多载其人有关学术、政治的文字,如《贾谊传》载《治安策》;《公孙弘传》载《贤良策》等,此皆《史记》没有收录的。

而列传中的类传有《儒林》、《循吏》、《游侠》、《酷吏》等,此外又新增《外戚列传》、《皇后列传》、《宗室列传》,此亦为《史记》所没有的。

在四裔方面,有《匈奴》、《西南夷两粤朝鲜》、《西域》等三传。

“列传”最后一篇是《叙传》,述其写作动机、编纂、凡例等。

又“列传”各篇后均附以“赞”,说明作者对人或事的批评或见解。

“列传”以记载西汉一代为主。

“列传”各篇后均附以“赞”,即仿《史记》篇末“太史公曰”的体例。

此外,又仿“太史公自序”之意,作“叙传”,述其写作动机、编纂、凡例等。

《汉书》开创了断代为书的先河,体例亦为后世所本。

盖自秦汉以来,均为君主本位政体,本朝人往往不敢直评本朝政治,忌讳甚多,而断代史较合著者之心理,因前朝已亡,评述前朝政事,危疑较少,较易发挥。

故《汉书》一出,此后正史均以断代为史。

另外,《汉书》亦继承纪传体优点,此后正史均沿用纪传体之体例。

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虽然各自独立成篇,但彼此间又互有联系,因此全书可以合成一整体。

它既能扼要列举历史发展的大概,又可以详细记述有关的史事。

既便于查看个别人物活动的情况,又能顾及典章制度的历史沿革,其优点极多,使纪传体能为后世史家所采用。

此外,《汉书》亦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汉书》十“志”,《食货志》为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沟洫志》有系统地叙述了秦汉水利建设;《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后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学史的研究;《礼乐》、《郊祀》、《刑法》三志分别记载政治、军事、法律和有关的典章制度;《五行》、《天文》和《律历》三志,都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学的宝贵资料。

《艺文志》论述古代学术思想的源流派别及是非得失,是一部极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资料。

同时,班固也开创了目录学,《艺文志》采用了刘歆《七略》的分法,将古代的学术著作区分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加以论述,使人们对各学术流派的演变与发展,有更清楚的了
解。

加上,又保留了《七略》的大概面貌,成为人们研究上古至西汉末年旳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及学术文化史。

再言,《汉书》确立了书志体。

十“志”规模宏大,记事丰富,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有关汉化部分更为详细。

书志体始创于《史记》,《汉书》加以发展,后代正史的志,大抵以《汉书》十“志”为依归。

书志体也成为后世典章制度史的编著所模仿,如唐代杜佑《通典》。

另一方面,《汉书》也保存了珍贵的史料,西汉一代有价值的文章,《汉书》几乎搜罗殆尽。

它既袭用《史记》的资料,又新增了不少史料,在收录人物的同时,多引述其政治、经济策论,如《贾谊传》收入《治安策》、《晁错传》收入《言兵事书》等。

同时,也为史事拾遗补缺,如《萧何传》增补了“项羽负约,封沛公于巴蜀为汉王”的史事。

除此之外,《汉书》亦记载少数民族历史。

《汉书》继承《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的优良传统,运用新史料将《史记·大宛传》扩充为《西域传》,叙述了西域几十个地区和邻国的历史以补充,增补了大量汉武帝以后的史实。

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