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伯牙善鼓琴》原文及译文
伯牙善鼓琴九年级原文
初中《伯牙善鼓琴》原文选自《列子》,为战国郑国人列御寇所著。
讲述了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由于鼓琴听琴而产生的交情。
《伯牙善鼓琴》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伯牙善鼓琴》翻译
伯牙弹琴,他的朋友钟子期欣赏音乐。
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
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泰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钟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
不仅弹琴是这样,有才能的人也是这样。
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路径)来尽忠呢。
良马不是自己变成千里马的,而是等待伯牙然后变成千里马。
注释
鼓:弹奏
志:意念,心情
方:正当;在......时候,正在善:好
而:来,用来
巍巍:山高大的样子
少选:不久,过了一会儿
汤汤:水大的样子
破:摔破
绝:剪断
复:再
以为:认为
若:好像
贤者:有才能的人。
初中语文文言文列子《伯牙善鼓琴》原文及译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列子《伯牙善鼓琴》原文
及译文
XXX是一位擅长弹琴的人,而钟子期则是一位善于倾听的人。
当XXX弹琴时,他的意念总是在登高山,而XXX听了之后便赞叹道:“好啊,像泰山一样高!”XXX还弹奏了流动的水的琴曲,XXX听了之后又赞叹道:“好啊,像江河一样壮观!”XXX所想象的情景,钟子期总能够领会到他的琴意。
有一次,XXX游历到泰山的北面时,突然下起了暴雨,他只好停留在岩石下面,心里很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起初,他弹奏的是雨的琴曲,后来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
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总能够完全领会到XXX的情趣。
XXX停止弹琴后感慨道:“好啊,好啊,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声音呢?”
这篇文章通过XXX弹琴所传达出的情感意境,以及钟子期能够领悟XXX的情感意趣,展现了两人高超的音乐造诣,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阐述了知音难觅的道理。
XXX善于倾听,而XXX则是一位琴技纯熟的
人。
文章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无形的情感转化为有形的琴音,同时通过描写人物形象的方式,让人们更好地了解XXX和钟子期。
整篇文章以“XXX鼓琴,XXX听”为总领,紧凑自然,让人读来一气呵成。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伯牙鼓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伯牙鼓琴体裁:文言文题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作者:名字:佚名年代:先秦描述:翻译: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
原文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译文: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
”原文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译文: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原文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
在古籍中,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伯牙鼓琴的民间故事。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赏析二:思想内容“伯牙绝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友谊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也是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赏析三:艺术特色《伯牙绝弦》的全部精神都在文中一“志”上。
志者,志向也。
“志在高山”者,“高山之志”也;“志在流水”者,“流水之志”也。
志者,藏之于心的怀抱也。
伯牙以琴声写志,子期呢,则以诗言度志。
《伯牙鼓琴》原文及译文
《伯牙鼓琴》原文及译文《伯牙鼓琴》原文及译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伯牙鼓琴》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伯牙鼓琴》原文:佚名〔先秦〕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
”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鼓琴》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
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
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
”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
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
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
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
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
伯牙善鼓琴
俞伯牙和钟子期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
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
”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
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
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
”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
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
伯牙大笑。
道:“你真是我知音啊!”于是两人便结为兄弟。
一起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俞伯牙与钟子期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
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
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
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
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
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背后的故事:当时伯牙是朝廷中人,而钟子期不过是个樵夫。
两人生活环境迥然。
却仅仅因为一首琴曲而相知相交,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伯牙鼓琴的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的原文及翻译伯牙鼓琴的原文及翻译伯牙鼓琴选自《列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伯牙鼓琴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伯牙鼓琴的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④声哉?”——选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的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注释:①得:体会。
②卒:通“猝”,突然。
③操:琴曲。
④逃:隐藏。
⑤志:志趣,心意。
⑥伯牙善鼓琴,善:擅长。
⑦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⑧峨峨:高耸的样子。
⑨洋洋:宽广的样子。
⑩鼓:弹奏。
阅读答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⑴伯牙善鼓琴()⑵伯牙游于泰山之阴()⑶更造崩山之音()⑷志想象犹吾心也()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
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B。
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 />C。
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
D。
钟子期必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3、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与钟子期-列子原文
伯牙与钟子期|列子原文《伯牙与钟子期》原文及列子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注释鼓:弹.志:心意.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峨峨:高.兮:语气词,相当于\ 啊\ .洋洋:广大善:语气助词,相当于好念:心里所想的得之:知道阴:北面。
又,《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东流;其阴,济水东流。
卒:同猝,猝然,突然操:曲调造:奏辄:就逃:逃避穷其趣:彻底理解他的志趣夫:语气助词,无义。
吾于何逃声:大意是我演奏的内容怎么也逃不过他听觉。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
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
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
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
开始弹连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
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
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
伯牙善鼓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最新6篇
伯牙善鼓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最新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伯牙善鼓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最新6篇在我们的学习时代,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伯牙善鼓琴原文注音版 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善鼓琴原文注音版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古时候人们有结拜成为异姓兄弟的习俗,最著名的是刘关张,“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所以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在之后的人们结拜,都说是“八拜之交”,这八拜指的是“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其中知音之交指的是伯牙和钟子期。
这篇《伯牙绝弦》讲的就是伯牙和钟子期之间交往的故事。
先看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善鼓琴”,伯牙善于弹琴。
我们经常说俞伯牙,其实人家本来就叫伯牙,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编撰《警世通言》时,把“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误听为“子期俞伯牙,千古传知音”而得“俞伯牙”,在此之前的《列子》《荀子》《琴操》等书中均为“伯牙”。
多说几句古人名中的“伯”字,如果名字中带有“伯”字,甭问,准是家里的老大,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刘邦字“季”,一般来说,是按照伯仲叔季来排,也有说是按照伯仲季来排的,有句成语叫做“难分伯仲”,就是指差的不多,很难区分出来。
古人中间比较有名的比如说,孙策孙伯符,弟弟孙权叫孙仲谋。
司马懿叫司马仲达,所以司马懿是家里的老二,他们家一共八个兄弟,都叫什么达,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孚,字叔达;司马馗,字季达。
还有最著名的“孔老二“,为什么叫孔老二,因为孔子字仲尼。
高中上化学课的时候,老师讲“伯仲叔季碳原子”,还举了个例子,琼瑶阿姨的小说《婉君》里面的三兄弟,“伯健,仲康,叔豪”。
“琴”,指的是古琴,古代有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不知道伯牙弹的是哪一把名琴。
我们通常说“琴瑟和谐”,琴是有七根弦,瑟是有五十根弦,琴瑟都是古代重要的乐器,《陋室铭》中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李商隐的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初中文言文: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列子》考情搜索:近14年未考【原文与译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被困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塌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点明他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列子》,《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或神话传说。
其中有我们较为熟悉的有“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歧路亡羊”、“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等。
2.《列子》相传为战国列御寇所著。
列御寇,后人敬称为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3.伯牙:春秋时楚国上大夫琴师。
钟子期:相传与伯牙同时代的人,晋人,樵夫,极能欣赏音乐。
4.洋洋兮若江河: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5.泰山之阴:山南水北谓之阴,山北水南谓之阳。
【重点词义】1.通假字卒.逢暴雨:同“猝”,突然。
2.古今异义霖雨之操.:琴曲的一种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伯牙善鼓.琴:弹奏(2)形容词作动词钟子期辄穷.其趣:穷尽4.一词多义(1)善伯牙善.鼓琴:擅长善.哉:好4.其他重点实词(1)峨峨..兮若泰山:高耸的样子(2)伯牙所念.:想到的(3)钟子期必得.之:领会(4)洋洋..兮若江河:宽广的样子(5)止.于岩下:困(6)乃援.琴而鼓之:拿,拿过来(7)初.为霖雨之操:起先(8)更造.崩山之音:创作,这里是弹奏的意思。
《伯牙鼓琴》原文注音及翻译
伯b ó牙y á鼓ɡǔ琴q ín【原文】伯b ó牙y á鼓ɡǔ琴q ín ,锺zh ōn ɡ子z ǐ期q ī听t īn ɡ之zh ī。
方f ān ɡ鼓ɡǔ琴q ín 而ér 志zh ì在z ài 太t ài 山sh ān ,锺zh ōn ɡ子z ǐ期q ī曰yu ē:“善sh àn 哉z āi 乎h ū鼓ɡǔ琴q ín ,巍w ēi 巍w ēi 乎h ū若ru ò太t ài 山sh ān 。
”少sh ǎo 选xu ǎn 之zh ī间ji ān 而ér 志zh ì在z ài 流li ú水shu ǐ,锺zh ōn ɡ子z ǐ期q ī又y òu 曰yu ē:“善sh àn 哉z āi 乎h ū鼓ɡǔ琴q ín ,汤sh ān ɡ汤sh ān ɡ乎h ū若ru ò流li ú水shu ǐ。
”锺zh ōn ɡ子z ǐ期q ī死s ǐ,伯b ó牙y á破p ò琴q ín 绝ju é弦xi án ,终zh ōn ɡ身sh ēn 不b ú复f ù鼓ɡǔ琴q ín ,以y ǐ为w éi 世sh ì无w ú足z ú复f ù为w èi 鼓ɡǔ琴q ín 者zh ě。
【翻译】伯牙弹琴,钟子期在一旁欣赏。
伯牙开始用琴声抒发自己志在泰山的情怀,钟子期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弹得太好了,高昂激越,如登巍巍高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表达了自己志在流水的意向,钟子期又禁不住说:“弹得太好了,回旋跌宕,如临滔滔江河。
”后来,钟子期不幸死去,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断,终生不再弹琴,认为失去知音,世上便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与钟子期》原文及翻译
《伯牙与钟子期》原文及翻译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注释鼓:弹.志:心意.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峨峨:高.兮:语气词,相当于\"啊\".洋洋:广大善:语气助词,相当于“好”念:心里所想的得之:知道阴:北面。
又,《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东流;其阴,济水东流。
”卒:同“猝”,猝然,突然操:曲调造:奏辄:就逃:逃避穷其趣:彻底理解他的志趣夫:语气助词,无义。
吾于何逃声:大意是我演奏的内容怎么也逃不过他听觉。
译文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
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
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
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
开始弹连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
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
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
列子二则的原文及翻译新版
列子二则的原文及翻译新版《列子》成语故事诵读篇一初二语文·《列子》成语故事诵读(一)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哉?‛【译文】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
当伯牙弹唱高山之声时,钟子期说:“妙啊!巍峨的样子好像泰山一样(好像看到巍峨的泰山一样)。
” 当伯牙奏起流水之音时,钟子期说:“妙啊!流动奔涌的样子好像江河(好像江河在眼前流动奔涌)。
”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一定都能理解。
伯牙在泰山南部游玩,突然遇到暴雨,停在山崖下,心里感到悲伤,于是取出琴鼓起来。
开始是演奏‘小雨’的声音,后来则是‘山崩’之音。
乐曲每次奏起来,钟子期都能理解他的意思、意趣。
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道:“奇妙啊,奇妙啊,你听我演奏!是用如我一样的心(思)在想像。
我往哪里逃呢?”【含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二)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自身失去依存的地方,(于是)不吃不睡的了。
又有一个担心他因为那担心而出问题的人,因此就去劝他,说:“天啊,是聚集在一起的气体,气往哪里崩溃呢。
你身体曲伸和呼吸,一直在天中进行,干吗要担心它崩溃吗?”那个人说:“天确实是聚集的气体,太阳、月亮、星星呢,它们就不会掉下来吗?”劝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星星,也是气体中发光的气体,就算它们掉下来,也不可能伤到谁。
高山流水原文及翻译
高山流水原文及翻译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
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
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
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
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高山流水翻译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
伯牙弹琴
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
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
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
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
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
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
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
开始弹绵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
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
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
不掉你的听力!”。
《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原文及译文
《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原文及译文赏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参考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内心想着高山。
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心想流水。
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
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
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
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
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译文二: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字译1、善:擅长,善于。
2、志:志趣,心意。
3、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4、峨峨:高耸的样子5、若:好像6、洋洋:盛大的样子7、所念:心中想到的8、必:一定9、得:领会,听得出10、之:代词或是结构助词"的“11、阴:山的北面12、卒(cù):通“猝”,突然。
《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附译文
《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附译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情意。
②峨峨:挺拔的模样。
③洋洋:宽阔的模样。
④卒:通猝,骤然。
⑤操:琴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意。
(2分)(1)伯牙善鼓琴善:(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2. 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处所用/标出来。
(2分)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可谓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译文参考: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聆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模样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模样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定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旅游,骤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因而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情意啊。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答案参考:1.(1)善于(2)好(2分。
每空1分)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每错、加、漏一处就扣1分,扣完为止)3.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2分。
意思对便可)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情投意合,情意相通的人。
伯牙与钟子期原文及翻译译文
伯牙与钟子期原文及翻译译文1、《伯牙与钟子期》原文及翻译译文《伯牙与钟子期》原文及翻译列子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注释鼓:弹.志:心意.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峨峨:高.兮:语气词,相当于"啊".洋洋:广大善:语气助词,相当于“好”念:心里所想的得之:知道阴:北面。
又,《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东流;其阴,济水东流。
”卒:同“猝”,猝然,突然操:曲调造:奏辄:就逃:逃避穷其趣:彻底理解他的志趣夫:语气助词,无义。
吾于何逃声:大意是我演奏的内容怎么也逃不过他听觉。
译文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
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
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
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
开始弹连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
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
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伯牙与钟子期》2、韩愈《与李翱书》原文及翻译译文韩愈《与李翱书》原文及翻译韩愈原文: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
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
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以子之待我之意,使我望于时人也。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原文及翻译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原文及翻译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长江,黄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长江黄河在我面前流动!”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出自:《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扩展资料:思想感情: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相关解释:于丹把"伯牙"说成"俞伯牙"确实有误?记者就此采访了有武汉"活历史"之称的皮明庥老人,他曾对知音文化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撰写了一系列相关文章。
皮老表示,在这个问题上,于丹的确犯错了。
皮老称,早在先秦时期,《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等五部书里都记载了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故事。
司马迁、李白、杜甫、毛泽东等历史名人也都在作品中提到了伯牙与子期结为知音的一段佳话。
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都表明,伯牙姓伯,名牙。
皮老还指出,"伯"在上古时期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誓不食周粟的伯夷,尽人皆知的秦穆公时的相马专家伯乐,都姓"伯"。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一、伯牙鼓琴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遇之。
相与问曰:“子何以知琴?”钟子期曰:“吾有故人,览复盛德,然后与吾交,所贵乎道。
”伯牙鼓琴曰:“吾不闻人以琴知人,非也。
”钟子期曰:“夫子为短人也,宜谙此理。
”伯牙曰:“然,夫易知之,善莫大焉!不若鼓琴。
鼓琴者先定八音,深阅一律,是为古律,古律深者,竟豪德矣,至於深,必有至焉者。
竟豪德者,民敬之;至焉者,道大焉。
”钟子期曰:“吾不悦于古,欣于今,未知乐何如?”伯牙曰:“夫易知之,善莫大焉!”钟子期曰:“请教之。
”伯牙曰:“知之可也。
”二人遂相携,往弹钟子期之所,在夏口之上。
钟子期曰:“今子鼓琴者尚难得,若子之徒能得闻之矣,我何如吾故哉?”伯牙曰:“夫上智之人谓其瑰宝焉,其次智者谓其弓旗、子母焉,其次智者谓之礼乐焉,下智者谓之功名。
”钟子期曰:“若子之徒有言,则此言可谓是矣,亦不云乎?”伯牙曰:“夫易知之,善莫大焉!子之言易知也。
”钟子期曰:“若被善人之言,则愿教我以琴也。
”伯牙曰:“知子之心者知逆同,是也。
”钟子期曰:“然,而子何以知之?”伯牙曰:“夫易知之,善莫大焉!夫人之志,我易知也。
”二、伯牙鼓琴翻译伯牙鼓琴,钟子期遇见了他。
他们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琴的?”钟子期回答说:“我有一个老友,德行广泛,然后我们成为了朋友,我看重的是他的道德修养。
”伯牙鼓琴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通过琴来了解一个人,这不对。
”钟子期说:“先生较为浅薄,还需深入了解此理。
”伯牙说:“是的,先生易于了解,善莫大焉!不妨鼓琴。
鼓琴的人首先要确定八个音,深入研究一种音律,这就是古律,深入研究古律的人,必定有德行高尚,德行高尚的人,德行得到人们的尊敬;深入研究古律的人,必定有至高之处,至高之处即是道的伟大之所在。
”钟子期说:“我对古代并不感兴趣,对现在感到快乐,还不知道乐趣在哪?”伯牙说:“是的,先生易于了解,善莫大焉!”钟子期说:“请您指点。
”伯牙说:“了解很容易。
”于是两人一起去了钟子期的家,在夏口山上弹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子《伯牙善鼓琴》原文及译文
六、伯牙善鼓琴《列子》原文呈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②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③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参考译文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情景,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山高呀像泰山!”伯牙弹琴时,意念(出现)流动的水,钟子期赞叹道:“好啊,水势盛大呀像江河。
”①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够领会琴意。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突然遇见大雨,停留在岩石下面,心里悲伤,就拿过琴来弹奏。
开始弹奏大雨的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②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完全点明他的情趣。
伯牙停止弹琴叹息说:“好啊,好啊,③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声音呢?”【中心概括】本文通过伯牙寄情怀于琴音,而钟子期能领悟琴音传达出的情感意趣,表现了两人高超的音乐造诣,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阐述了知音难觅的道理。
【人物形象】钟子期:有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善听)。
伯牙:炉火纯青的琴技(善鼓琴)。
【写作特色】(1)运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
(2)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3)本文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领全文,再通过具体的情景围绕“善”字一一铺陈,结构自然紧凑,让人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