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列式教案
2023年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精选9篇)
2023年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精选9篇)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篇1一,活动目标:1.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2.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难点: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三,活动准备:课件:背景图六幅(加法三幅、减法三幅)、磁性教具若干、数字卡、操作单四,活动过程:(一)学习6以内加法看图列式。
1.教师出示三幅背景图:(第一幅图,河里有4只青蛙;第二幅图,树上有6只猴子;第三幅图,草地上有8只兔子、9只小狗、9块蛋糕、河里游8只小鸭)请幼儿观察。
教师:河里有3只青蛙,又来了1只青蛙,河里一共来了几只青蛙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2.幼儿用实物进行操作。
教师:3只青蛙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1只青蛙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第三幅图草地上有几只兔子呢?用几个圆片表示?3.教师:谁来用三句话把这三幅图讲出来。
4.尝试用算式记录这三幅图。
(1)引导幼儿讨论:你能用算式记录这三幅图吗?(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算式,教师用数字和运算符号进行记录0.4+2=6帮助幼儿理解“+”、“=”以及数字在算式中的意义。
(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算总数用加法。
)教师出示:“4+2=6”,这道算式表示的是什么事情呢?数字4、2、6各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4只猴子,2表示2只猴子,6表示一共有6只猴子)“+、=”各表示什么意思?(加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等于号表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二)学习8以内的加法看图列式。
1,出示小老鼠买面包圈的三幅图,请幼儿观察。
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
学前班看图列算式教案
学前班看图列算式教案学前班看图列算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图形来列算式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和列算式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1. 图形卡片2. 笔、纸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向学生展示一组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呈现问题:老师将一组图形卡片放在黑板上,然后用一种口头的方式问:“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规律呢?”3. 学生思考:学生思考一会儿,老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
例如:“你们可以观察图形的边数、图形的形状等等。
”4. 学生发言:学生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发表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老师可以记录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
5. 归纳总结: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出规律,并写在黑板上。
例如:“我们发现每个图形的边数都比前一个图形的边数多1。
”6. 引入公式:老师可以问学生,如何用算式来表示两个相邻图形的边数之间的关系。
然后引导学生写出公式:n+1,其中n 表示前一个图形的边数。
7. 练习: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公式练习列算式。
例如:“如果有一个图形有4个边,那下一个图形应该有几个边呢?”8. 实际应用: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图形有7个边,那下一个图形应该有几个边呢?请你们通过列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9. 小结:老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列算式的重要性。
五、教学延伸:1.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其他图形列算式,如面积、体积等等。
2. 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图形来观察和列算式,并让他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规律和发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形列算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通过观察和总结规律来列算式的能力。
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和实际应用,学生加深了对图形和算式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看图列式》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看图列式》数学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看图列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按照看图列式的要求,正确列式解题;•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看图列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按照看图列式的要求,正确列式解题。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活动卡片、数学题目、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课堂本课是学习“看图列式”的课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这张图片。
请问它告诉我们什么?(展示图片:1个笛卡尔坐标系,并标注出了A、B、C三个点的坐标。
)2. 课堂讲解本节课我们学习“看图列式”。
什么是看图列式呢?看图列式就是通过观察图中给出的数据,写下式子来求解问题的一种方法。
看图列式既直观又实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也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接下来,我们结合例题来了解看图列式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点。
例题1小明每天都要从家走到学校,全程3.5千米。
第1天他走了1.5千米,第2天他走了0.8千米,请问小明走多少千米才能到学校?(展示图片:小明走路的示意图。
)这道题就是一个典型的看图列式的例子。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和题目中给出的数字,列出以下式子:3.5 - 1.5 - 0.8 = (答案)。
最后得出答案应该是1.2千米。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看图列式的几个特点:•通过观察图和题目中的数据,列出类似等式的算式;•通过计算,求得未知量的值。
那么这个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应用呢?请同学们好好思考一下。
例题2小红想让自己的书包变得更轻,于是她把书包里某些书籍的重量写了下来。
请你帮助小红算出她的书包里有多少本数学书、语文书和英语书。
(展示图片:小红记录书重的记录表格)通过观察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数学书的重量是2.5千克,语文书的重量是3千克,英语书的重量是2千克。
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看图列式:2.5 × 数学书 + 3 × 语文书 + 2 × 英语书 =(书包内所有书本的重量)。
幼儿园大班看图列算式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看图列算式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用算式表示出来。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能够用算式表示出来。
2. 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能够用算式表示出来。
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直观地理解数量关系。
2. 游戏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算式卡片、数学游戏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3.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事物、进行简单计算的经验。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引起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2. 展示图片:向幼儿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3. 引导思考:引导幼儿思考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尝试用算式表示出来。
4. 讲解与示范: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示范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5. 实践练习:让幼儿自己尝试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6. 总结与评价: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正确表达。
七、作业设计:1. 布置一些类似的看图列算式的练习题,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记录数量关系,可以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八、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结果评价:检查幼儿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九、教学延伸:1. 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看图列算式的题目,与同伴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能够列出相应的算式。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看图列算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式。
2.帮助学生解决列式的问题。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形卡片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欣赏几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的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导入教材1.教师出示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图片。
2.询问学生看到了图片中什么内容,然后让学生同步翻开教材。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提问学生图片中出现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4.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引,一起完成看图学习。
在学习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式。
常见的列式包括:1.加法列式例如:有两个篮球,再加上三个,一共有多少个?答案:2 + 3 = 52.减法列式例如:小狗有8只脚,它腿上有4只毛毛虫,问小狗有几只腿?答案:8 - 4 = 43.乘法列式例如:有3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有4个角,问这些三角形共有几个角?答案:3 × 4 = 124.除法列式例如:班里有24个学生,他们的数学书共有8本,需要3个人一本书,那么可以分几组?答案:8 ÷ 3 ≈ 2.7(近似解为3),也就是可以分成3组。
分组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在教室里贴出不同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列出相应的算式,然后由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其他组进行点评。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对课下作业进行布置。
布置相应练习册的作业,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较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图列式(教案)
看图列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像和读懂题意,正确写出列式。
2. 掌握常见的列式模板,提高列式解题的准确率和速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列式的基本结构和写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列式在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1 创设情境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一副物品的图片,介绍这些物品的价格和数量,随后提出如下问题:“如果我们要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情况,该如何做?”1.2 共同探讨引导学生分析物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思考如何用整数和运算符号将价格和数量联系起来。
2. 课程重点表达2.1 列式基础知识介绍列式的基本结构和写法,以及列式在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详细介绍“看图列式”解题方法。
2.2 基础列式介绍常见的列式模板,如“速度=路程÷时间”、“总价=单价×数量”、“人工费=工程量×单价”等。
3. 教学过程展开3.1 案例分析老师向学生展示一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像和读懂题意,正确写出列式:【案例1】糖果小明有100颗糖果,他想分给5个朋友,每人20颗,请问他还能分给几个朋友?【案例2】香蕉小刚有300根香蕉,他希望卖出2/3,他最多能卖出多少根香蕉?3.2 练习训练根据不同难度和题型,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列式训练,提高他们的列式思维能力和解题水平。
4. 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列式解题方法的运用情况。
2. 通过课后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一篇小学数学,看图列式(教案)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们着重介绍了列式这一常见的数学工具,在课堂上以图像为切入点,通过讲解基本的列式结构和模板,引导学生掌握列式的应用方法。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强调了列式的实际意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到列式的巨大作用,并且本节课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针对不同的题目类型,来让学生对列式方法进行实践。
看图列式-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看图列式-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的本节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和列数的方法解决加减法问题,探究和巩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概念,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看图列式求和的方法;2.掌握“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概念。
教学难点:1.把图形和数值相结合,进行加减法运算;2.确立“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概念,理解并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课前铺垫课前教师可通过举例和引发学生思考等方式,启发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和数学思维的启发,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口算计算图中有多少个物体,以及如何快速减少或增加数量;•关联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图形和列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2.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通过展示具体图片,或口算练习,引入本节课程内容“看图列式”。
(2)梳理思路教师简单梳理“看图列式”的思路和方法,即把相同的物体集合起来,用符号表示,再列出计算式式子。
(3)学生练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来理解和掌握“看图列式”的求和方法,学生可以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进行练习和巩固。
(4)引入减法逆运算教师引入“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练习带领学生理解并掌握。
(5)学生练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练习,巩固和加深对“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3. 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言,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同时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逐一点评,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资源•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课件或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物品或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程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和列数的方法解决加减法等数学问题,探究和巩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概念,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和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检验。
看图列式计算的教案
看图列式计算的教案教案标题:通过看图列式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看图列式计算的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看图列式计算进行简单数学计算。
3. 学生能够应用看图列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个适合不同年级的数学问题,涉及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教师准备多个图示,展示不同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一张图示,上面有一道简单的加法问题,例如:3 + 2 =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示,询问学生如何利用图示解决这个问题。
讲解看图列式计算的概念和方法:1. 教师解释看图列式计算的概念,即通过观察图示中的物体数量来进行数学计算。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看图列式计算解决加法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指着图示中的3个苹果和2个橙子,让学生数一数总共有多少个水果。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看图列式计算的规律和特点,例如,加法问题中,学生需要将图示中的物体数量相加。
练习看图列式计算:1. 教师分发练习纸,上面有多道涉及不同数学运算的问题,每道问题都配有相应的图示。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利用看图列式计算的方法解决每个问题。
3. 教师巡视课堂,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应用看图列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学生利用看图列式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给出答案。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总结和评价: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看图列式计算的概念和方法。
2. 教师评价学生在练习和应用中的表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图示,编写对应的数学问题,与同学交换并解决对方设计的问题。
2. 学生可以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挑战自己的计算能力。
教学延伸:1.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调整问题的难度和图示的复杂程度。
2.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讨论,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列出算式的练习,培养幼儿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逻辑能力和数学操作技能;2.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3.通过课堂游戏和趣味互动,增强幼儿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课堂活动一:认识图形和数字1.在幼儿大班进行上课前,首先老师需要准备好一些简单而形态新颖的图形,如:三角形、圆形、方形、星形等;2.让幼儿分别认识这些图形,并且教他们怎样用数字对这些图形进行命名;3.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幼儿在图形和数字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
课堂活动二:看图列算式1.在课堂上,老师会向幼儿展示一个简单明了的图形,并且让他们用数字进行命名,假如是一个“三角形”,那么就把数字“3”写在黑板上,接着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个图形,想一下这个图形由几部分组成,学生指出由三条直线组成后,老师让学生通过数学符号来表示出这个算式;2.老师会指引学生进行操作,并且在黑板上标注出来;3.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操作,练习看图列算式,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能力。
课堂活动三:趣味互动游戏1.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会给每个学生一个图形卡片,然后让学生将这个图形展示给其他同学看,看出这个几何图形后,自己根据这个图形列出相应的数字算式,表达出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与其他同学分享;2.接下来,老师让学生阅读黑板上写的算式,自己也列出相应的几何图形,然后展示给别人看,让别人和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和交流,借此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1.采用“思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进行互动和探索;2.创设多种情境,让幼儿享受课堂乐趣,在众人中得到认可的同时,也能实现关注课堂、学习路上的成长;3.运用美化空间布局,制作彩色卡片,营造愉悦、舒适、美好的学习氛围;4.相信每个孩子的潜能,用呼之欲出的幼儿开度思维方式,让他们在课堂中寻找到自我、实现自我和理解世界的过程。
教学评估1.实时评估:老师可以在课堂进行实时评估,观察幼儿的课堂表现和反应;2.课后评估: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后练习情况,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式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式教案标题: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式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图像的比较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图像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1. 图片卡片或投影仪,包括不同形状、颜色和数量的图像。
2. 白板、彩色笔和橡皮擦。
3. 学生个人活动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形状和颜色知识,例如圆形、方形、红色、蓝色等。
2. 准备一些图片卡片,展示给学生看,并问学生关于图像的问题,例如:“你看到了什么形状?”、“你看到了几个红色的图像?”等。
主体活动:1. 展示一张包含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片卡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像。
例如:“这个图像是什么形状?”、“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几张图片卡片。
要求学生根据图像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
3. 邀请一些小组分享他们的分类结果,并引导其他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以促进思维的多样性。
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分类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例如,他们可以根据形状、颜色或数量进行分类。
5.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要求他们运用图像进行计数和比较。
例如:“你看到了几个圆形?”、“你看到了比蓝色图像多的红色图像吗?”等。
总结活动: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观察和分析图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购物时比较商品的形状、颜色和数量。
扩展活动:1.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图像卡片,并与同学们分享。
2.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图像,要求他们进行更高级的分类和比较。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个人活动本中的分类和计数结果。
3. 提问学生一些相关的问题,评估他们对所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数学概念,例如大小比较、加法和减法运算等,结合图像进行教学。
幼儿园看图列算式教案
幼儿园看图列算式教案教案一:看图列算式活动目标:1、观看理解图片内容,尝试编题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幼儿会按照图片用三句话讲出图意,学习看图列应用题。
活动预备:课件、《幼儿画册》第3册第55页。
活动重难点:用三句话讲出题意,尝试用本来有几只、又来了几只、一共有几只完整讲解并描述。
活动过程:1、碰球嬉戏,复习6、8的分解组成。
师:小伴侣们,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8的组成。
老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嘿嘿,你的1球碰7球。
)……2、引导幼儿看图说出图意及数量关系。
出示图片一,提问:本来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又走来了几只小鸡?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鸡呢?老师分析:(结合图)这道题叫应用题,在这道应用题中,必需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条件,这两个条件是:本来草地上有2只小鸡以及又走来了4只小鸡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鸡呢?老师:“现在我们把三句话连在一起说一遍”老师:那怎么来列算式呢?请一个小伴侣来试一试。
(幼儿列算式,老师出示2+4=6)总结:我们一起说说这个加法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分离表示什么?(2表示本来草地上有2只小鸡,4表示又走来了4只小鸡,也就是2和4是已经知道的条件;6表示一共有6只小鸡;用算式:2+4=6)2+4=6这道算式还可以说哪些事呢(引导幼儿模仿图一的例句生活中其它关于4+2=6的事例)?3、出示图片二老师:“图上有什么?”(图上有1只蝴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老师:又怎么样?(又飞来了7只蝴蝶)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老师:谁能看着图再提个问题?(一共有几只蝴蝶?)老师:“现在我们把三句话连在一起说一遍”老师:谁来列算式?列出算式1+7=8。
4、老师点击课间出示图片三,引导幼儿观看老师:“池塘里有什么?”(池塘里有4只鸭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老师:又怎么样?(又游来2只鸭子)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幼儿园大班数学《看图列算式》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看图列算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看懂简单的图形,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2. 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算式的基本应用。
3. 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形象化教学,通过图片呈现数量关系,进行运算。
2. 看图列算式,介绍加减法的应用。
3. 生活实例,让幼儿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图像教学法,通过图片呈现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情境教学法,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具体实例中,让幼儿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幼儿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min)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图案,让学生数数,了解图案中的数量关系。
2. 新知引入(10min)出示一些图案或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物品数量列出相应的算式。
例如,出示三盆花,让学生列出相关算式:“3-2=1”或“2+1=3”3. 教学练习(30min)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看图列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出示一幅图,上面有四个苹果和两个橙子,让学生列出算式”4+2=6”或”6-4=2”等。
4. 生活实践(20min)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碗里放入一些小球,让学生数数,学生可以根据数的大小来进行排队,比较大小等等。
五、教学总结(10min)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采用图片表述的形式,更加直观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教师要加强课前准备,准备合适的素材,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3. 教师要善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幼儿在课堂上参与互动,共同学习,增强幼儿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看图列式幼儿园教案
看图列式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通过看图列式的形式,让幼儿学会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语言1.学习汉字“看”、“图”、“列”;2.通过看图片,感受形象,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3.通过看图列式的形式,让幼儿学会总结和归纳。
数学1.学习图表的排列和整齐;2.学习数字的数量、大小和比较的基本概念;3.通过看图列式的形式,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1. 游戏环节首先,教师会为幼儿们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接着,老师会让幼儿们玩一个游戏,将幼儿们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一名幼儿做鬼,其他幼儿则依次说“看鬼”、“图鬼”、“列鬼”,当某个组的幼儿搞错顺序时,该组的鬼就会跳出来耍宝。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们热身,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和合作意识。
2. 学习环节接着,老师会通过一幅图片,让幼儿们感受形象,然后一起找出画面中的重点,例如,人物、场景、物品等。
接下来,老师会问幼儿们这幅图片想要表达什么,幼儿们可以踊跃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随后,老师会引导幼儿们认识汉字“看”、“图”、“列”,例如,让幼儿大声朗读这些汉字,并请教幼儿知道这些汉字的意思和用法。
接下来,老师会让幼儿观看一组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
接着,老师会让幼儿们观察这组数据,并通过看图列式的形式,让幼儿们学会总结和归纳。
例如,老师可以问幼儿们这组数据有什么规律、有什么特点等等。
3. 操作环节最后,老师会让幼儿们参与一个互动环节。
例如,老师会用幼儿看图列式的方法,让幼儿们一起解决某个问题,例如,计算一组数字的平均数、比较两组数字的大小等等。
效果及评估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幼儿们在看图列式的形式中,学会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度、表现和口语表达能力等,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掌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使用“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运算。
2、能够根据已有信息,自主构建数学表达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够利用数学符号和图表达数学概念,并且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能够在观察图表的同时,锻炼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归纳能力,并进一步拓展思维。
二、教学重点:1、理解、学习“加、减”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2、以图表形式呈现数学符号,进一步拓展思维。
三、教学难点:1、在理解“加、减”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自主构建数学表达式的计算。
2、将数学符号与图表相结合进行实际问题解决。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讲解:通过讲解将“加、减”法的概念讲解清楚,使学生能够知道如何进行简单的运算。
2、比较法:通过使用“比较法”,使学生能够对概念性的知识得到深入理解。
3、演示法: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核心及其相关应用。
4、活动法:通过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能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复习加减法的概念。
(2)准备黑板、彩笔、练习纸等教学用品。
2、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观察一组图,然后描述图片中所包含的信息,例如图中有几根火柴棒、火柴棒做成的是什么样子等。
(2)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解题思路在各个小组的桌子上摆放一些图片,并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到解题思路。
例如,图片中有几个方块,每个方块有多少颗火柴棒等。
(3)讲解加减法模型在黑板上讲解加减法模型,全面介绍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应用。
(4)引导学生构建算式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中包含的信息,构建相应的算式。
例如,图片中有三个方块,每个方块有五颗火柴棒,学生可以构建如下算式:3x5=15。
(5)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放数道通向食堂的茶叶蛋,让学生进行口算,根据所得结果的大小,选择相应的茶叶蛋。
(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计算速度最快并且结果最准确。
看图列式专项教案
看图列式专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掌握看图列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能够通过看图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看图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看图列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通过看图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内容,引出看图列式的概念。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幅图中有哪些信息?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幅图呢?”2. 概念讲解介绍看图列式的概念和基本形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看图列式的基本知识。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通过观察图中的信息,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看图列式进行解答。
4. 深化通过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看图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复杂一些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看图列式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旅行等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看图列式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看图列式解决问题。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看图列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但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不够灵活,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可以通过设计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实践,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进一步了解看图列式的知识和应用。
六、教学反馈通过作业和课堂练习,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看图列式的知识和方法。
幼儿看图列式教案
幼儿看图列式教案教案标题:幼儿看图列式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图像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像。
3.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小组活动促进他们的互动交流。
教学准备:1. 多张有趣的图片,包括动物、水果、交通工具等幼儿熟悉的主题。
2.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3. 幼儿绘画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展示一张有趣的图片,鼓励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例如:“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东西?你们喜欢这张图片吗?”2. 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进行简单的描述,例如:“这是一只什么动物?它是什么颜色的?它在做什么?”3.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对图片的观察和理解。
主体活动: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张图片。
2. 要求小组成员合作观察图片,然后列出图片中所包含的物品或场景。
3.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前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图片,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4. 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对展示的图片的描述。
5.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各个图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例如颜色、形状、数量等。
结尾活动: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幼儿在观察图片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2. 鼓励幼儿在回家的路上观察周围的环境,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事物。
3.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记录在幼儿绘画纸上,并在下节课时分享给同伴。
教学延伸:1. 随着幼儿的发展,可以使用更复杂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2. 可以引入一些问题,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来解答,如“这只动物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3. 可以邀请幼儿带来自己喜欢的图片,并向全班展示并描述。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包括观察图片、合作交流和描述能力。
2. 教师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描述图片的准确性和语言流畅度。
3. 教师评估幼儿对图片中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对物品或场景的描述是否准确。
幼儿大班看图列式练习题教案
幼儿大班看图列式练习题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大班看图列式练习题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通过观察图片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分类和比较能力,通过对图片的对比和区分来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图片的描述和解释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幼儿大班的学生2. 图片资源,包括不同主题的图片,如动物、水果、交通工具等。
3. 白板或投影仪4. 彩色笔、橡皮擦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即通过观察图片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看图列式练习题”。
解释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
示范与讲解:1. 准备一张图片,例如动物的图片。
2. 将图片展示给幼儿,让他们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3. 引导幼儿注意图片中的细节,并提问一些问题,例如“这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等。
4. 将问题和幼儿的回答记录在白板上,以便后续的讨论。
练习与巩固:1. 给每位幼儿发放一份练习题,练习题上包含几张图片和相应的问题。
2. 让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程度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
3. 引导幼儿讨论和比较不同图片之间的特点和相似之处,培养他们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总结与评价: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回答一些总结性的问题,例如“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的词汇?”等。
2. 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让幼儿自己选择一张图片,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2.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创造一些新的练习题,并与同伴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帮助幼儿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对不同图片之间的比较和分类,培养了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不同程度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看图列式幼儿园教案
看图列式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观看图画的方法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3.学会使用看图列式,并能够完成简单的看图写句子练习教学准备•PPT/教具:幼儿可爱的图片•教学卡片:看图列式示例卡片•练习册:幼儿练习册教学过程导入教学•首先向幼儿们介绍本次的教学内容,告诉幼儿们他们将会学习看图写句子的方法。
•同时向幼儿们展示一些可爱的图片,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正式教学教学步骤:1.指导幼儿看图,发现图中要素。
2.由教师分享看图列式示例卡片给幼儿。
3.遵循看图列式示例卡片的提示,帮助幼儿们开始从图片中学习写句子。
4.引导幼儿们根据看图列式示例卡片写出一两个简单的句子,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成果。
活动细节:•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减少干扰。
•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幼儿们的错误,并指导他们改正。
•根据幼儿们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相应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拓展知识•让幼儿再次观看课程中的图片并想象自己在其中。
•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语言,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鼓励幼儿交换想法,分享自己的想象。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学会了如何观看图片,并能够自由组合简单的句子。
同时,通过本次教学,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这些能力是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小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名为“看图列式”的幼儿园教学方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技巧。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相信读者已经了解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步骤和细节,并能够应用其所学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本文提供了一个 Markdown 格式的教案,方便读者查阅和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列式》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看情境图,理解图意,能列出正确的算式。
2、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3、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能看懂图画意思,并根据图画列出数学算式。
课前准备:练习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看图列式。
二、复习
(一)在括号里面填数 8 +( ) = 13 ( ) + 5 = 12 7 + ( ) =14 ( ) + 9 = 16 16 - ( ) = 7 15 - ( ) =9
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及各部分的名称。
(一)看图写出加法算式
出示
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提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各部分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小结:求总数,我们就用加法来计算。
(二)看图写出减法算式
出示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提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各部分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知道总数,让我们求一部分的,就用减法来表示。
(三)大括号问题观察刚才做过的题目中的大括号,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大括号表示把左右两边的合起来,求总数,我们就用加法来计算。
总数告诉我们,求的是一部分,就用减法来计算。
归纳为:大括号和数字用减法,大括号和问号用加法。
(四)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后讲解,汇报答案。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