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层均匀性和地基均匀性评价的理解和探讨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
03 . —0. 5三O 5 .
由于 《 岩土工程 勘察规 范 》和 《 筑地基 基础设计 规范 》中没有 明确 坡度lO 建 l。时 为不 均匀地基 ;
2、 压缩层深 度范 围 :对于 天然地基 浅基础 ,独立 基础或 条形基
l 1— — H2 00 b H l 5
式 中 :H1、H 2—— 相邻钻 孔 同一 T程 地质 单元 岩土层 厚度 ,
1 I T ;
础其压 缩层深度按 变形 比法确 定其评价 深度 : 3 、对于 桩基础 按等 效实体 深基 础 的底 面积 按应力 比确 定评 价深
科 学 技 术
CoNS TRUCTI ON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 匀性及稳 定性评价
沈 顶 宽
云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 队 文山 6 3 0 600
在进行 天然地 基浅基础设 计时 ,最核心 的问题是 由于地基变 形引 起 的节理 / 隙发育导 致岩 体极为 破碎( 裂 非风 化破碎 岩体) 为不均匀地 起 的建 筑物 的变 形( 沉降量 、沉降差 、倾斜及 局部倾 斜) 而当前在进 行 基 ;
建筑 物的变形设 计时多 采用正 常使 用极 限状态 的原则设计 ,即建筑 物
的变 形是否超过 变形允许 范 嗣值 ,而造成 地基变 形最 主要 的原 因之一
3 、场地 内有 大面积 的软弱 粘性 土和填 土分 布 ,经 人工处 理过 的
地 基均匀为不均匀 地基 :
就是地 基存在不 均匀 的问题 ,而勘 察报告 对地基 的均匀性进 行评价 时 的评判 标准可供 参考 ,往往仅一 笔带过或 者只停 留在定性 的评价 上 ,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论叙,并对在不均匀地基的基础设计中应采取的结构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基;地基均匀性;稳定性;基础设计;1.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在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时,设计人员最关心的是由于地基变形引起的建筑物的变形(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及局部倾斜) 而当前在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设计时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原则设计,即建筑物的变形是否超过变形允许范围值,而造成地基变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地基存在不均匀的问题;岩土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可供参考,往往仅一笔带过或者只停留在定性的评价上,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给岩土工程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范围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评价的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平面范围与抗震场地评价范围既有相似而又有较大的差异,抗震的建筑场地评价多以自然村或某一街区为单位进行考虑,而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范围为标准,也即通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但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评价具有明显不同的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概念,假若它的评价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的评价范围一致,则将造成过大的投资浪费,建筑抗震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是以地面至地层界面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岩土层顶面距离为准,而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3b(b为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底下1.5b,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5m;(2)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式中符号意义可参考“地基规范”(3)对大面积基础其评价深度范围按下式确定:?式中b:基础宽度。
关于地层均匀性和地基均匀性评价的理解和探讨
关于地层均匀性和地基均匀性评价的理解和探讨张晓玉,张丽丽(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武汉 430071)摘要:本文在对岩土工程勘察有关规范理解的基础上,对地层均匀性和地基均匀性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分析地基均匀性评价的重要性,细化了地基均匀性评价方法。
关键词:地层均匀性;地基均匀性;变形控制;当量模量0 引言我们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般很重视地基承载力、基础持力层和基础形式的分析评价,对地基均匀性的评价重视不够,前几年多数单位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甚至不予评价,在审图机构的要求下,现在的勘察报告基本上有这一节的内容,但评价方法五发八门,说法也很多,如不均匀、较均匀、均匀性较好、均匀性一般等,并多以地层均匀性代替地基均匀性,概念也不是很清晰,彼此理解出入较大,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想法。
1 规范对地层均匀性和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①《岩土工程勘察规范》4.1.11-3表述“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其条文说明4.1.11-2补充解释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工程经验表明,绝大多数与岩土工程有关的事故是变形问题,包括总沉降量、倾斜和局部倾斜;变形控制是地基设计的主要原则,故本条规定了应分析评价地基的均匀性,提供岩土变形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②《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4.3.3表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包括内容的第4款为“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③湖北省地区规范《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中6.0.10条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应包括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
④《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8.2.1-2表述天然地基分析评价应包括的基本内容的第2款为“地基均匀性”。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论叙,并对在不均匀地基的基础设计中应采取的结构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基;地基均匀性;稳定性;基础设计;1 .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在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时,设计人员最关心的是由于地基变形引起的建筑物的变形(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及局部倾斜) 而当前在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设计时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原则设计,即建筑物的变形是否超过变形允许范围值,而造成地基变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地基存在不均匀的问题;岩土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可供参考,往往仅一笔带过或者只停留在定性的评价上,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给岩土工程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1.1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范围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评价的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平面范围与抗震场地评价范围既有相似而又有较大的差异,抗震的建筑场地评价多以自然村或某一街区为单位进行考虑,而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范围为标准,也即通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但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评价具有明显不同的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概念,假若它的评价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的评价范围一致,则将造成过大的投资浪费,建筑抗震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是以地面至地层界面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岩土层顶面距离为准,而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3b(b为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底下1.5b,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5m;(2)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式中符号意义可参考“地基规范”(3)对大面积基础其评价深度范围按下式确定:式中b:基础宽度。
地基均匀性评价
地基均匀性评价地基均匀性评价1、地基均匀性评价是否可理解为对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均匀性评价,对土层的评价结论是否说土层为均匀或不均匀地基土,还是地基为均匀或不均匀地基?而且对场地土层是否应该全部进行评价?我曾经见过一份报告上对本应该在基础开挖将被挖除的填土层评价其均匀性,本人认为不合理,是否正确?2、地基均匀性评价的具体评价方法在高层勘察规范上才有,那低层和多层天然地基方案是否需要进行地基均匀性进行评价?若需要如何评价?根据高层规范第8.2.4条要求进行是否可行?3、如下剖面地质情况地基均匀性如何评价?a、第一种情况:建筑层高4层,无地下室,选择②粉质粘土做地基持力层,是否需要评价地基均匀性,若要评价该如何评价?这种情况层有人说粉质粘土为不均匀地基土,理由是层厚不均匀,则变形不均匀。
对此我认为不合理,层底坡度少于10%,按照高层勘察规范第8.2.4条规定可判为均匀地基,厚度不均匀,可将基础放置在粉质粘土同意水平面上即可解决该问题,不知对否?b、建筑为11层,框架,1层地下室,基地标高约在自然地面下3m,选择②粉质粘土做地基持力层,地基均匀性如何评价?4、如下剖面地质情况,按照层高3层和18层,其地基均匀性如何评价?高大钊:1. 评价地基的均匀性,是勘察报告的内容之一。
但勘察阶段能够评价的仅是地基的均匀性,如果是均匀的地基,说明建造体型不很复杂的建筑物应该是不会发生不均匀沉降的。
但是,如果楼层的高差很大,荷载的分布明显的不均匀,那么即使在均匀的地基上还是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
2. 有经验的工程师,稍有工程判断能力的工程师,根据场地土层厚度的分布和不同勘探孔的压缩性指标之间的比较,就可以判定这个地基是不是均匀的。
3. 对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关于地基均匀性评价的有关规定,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讨论:1)均匀性判断要求进行的,即使是采用分析软件方便快捷地进行的是“沉降、差异沉降、倾斜等特征分析评价”,并不是要求进行精确的定量计算。
工程地质知识:复杂地质工程分析评价方面的问题.doc
工程地质知识:复杂地质工程分析评价方面的问题
1、地基均匀性的评价
在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方面,我国的高层建筑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进行评价,一般建筑则是按照GB500212001进行评价。
但由于国家并未出台相应的评价细则,因此部分单位就参考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方法为一般建筑地基的均匀性做评价。
许多专家都认为此种方法缺乏合理性。
2、抗震性的检测
抗震性的检测对于重要的建筑场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部分勘察单位进行场地类别、覆盖层厚度的判定时,常采用所谓的地区经验,而没有进行专门的地层剪切波速测试,这给工程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并且在岩土工程的评价中,地基处理后场地的类别、地基土的类别、剪切波速是否改变等情况也很少被重视。
3、地基的承载力指标的确定
尽管GB50072002已经取消了查表确定地基承载力值的方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无法建立起适合自身的检测体系,很多地区仍然沿用此方法。
有些勘察单位各自为政,甚至故意打着所谓地区经验的旗号,以达到降低承载力指标的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分析文章主要以岩土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岩土工程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的评价分析进行详细探究。
首先,文章对岩土工程实行勘察的目的与意义进行相关阐述,分别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对现阶段地基的稳定性与均匀性进行合理分析。
其次,结合地基工程存在的不稳定与不均匀等问题,进一步提出对应的优化措施,旨在夯实岩土工程的质量安全。
最后,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对岩土工程勘察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进行总结与归纳,以供参考。
标签:岩土工程;地基;均匀性;稳定性;评价分析岩土工程实行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良地质因素,进一步对影响建筑物质量安全的具体因素进行探究。
基本上可以从施工场地的岩性、结构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或者根据施工场地地下埋水与其自身腐蚀性特性的相关情况作出科学性评价。
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具体的评价分析结果,采取对应的优化措施解决现阶段建筑工程存在的隐患问题。
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地质勘察工作在岩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1、岩土工程实行勘察作业的主要目的与意义1.1主要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十分突显,是各分项工程的建设前提。
倘若施工人员并没有对岩土实行勘察工作,就无法完成后续的工程设计工作,建设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实行岩土勘察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与地貌条件,对施工场地的实际环境进行合理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环节、施工环节夯实基础。
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行岩土勘察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场地的各项地质参数,便于施工人员运用合理的勘察技术对工程场地进行拟建、研究。
并在一系列的分析过程中,判断出修建该工程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确定当前环境条件会对施工环节造成的具体影响等。
此时,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影响,制定对应的优化措施予以解决。
1.2实行意义岩土工程勘察通过运用岩土工程技术原理等方法,分析与评价拟建工程场地的实际特征,如地貌特征、岩土特性等。
地基均匀性评价
地基均匀性评价1、地基均匀性评价是否可理解为对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均匀性评价,对土层的评价结论是否说土层为均匀或不均匀地基土,还是地基为均匀或不均匀地基?而且对场地土层是否应该全部进行评价?我曾经见过一份报告上对本应该在基础开挖将被挖除的填土层评价其均匀性,本人认为不合理,是否正确?2、地基均匀性评价的具体评价方法在高层勘察规范上才有,那低层和多层天然地基方案是否需要进行地基均匀性进行评价?若需要如何评价?根据高层规范第8.2.4条要求进行是否可行?3、如下剖面地质情况地基均匀性如何评价?a、第一种情况:建筑层高4层,无地下室,选择②粉质粘土做地基持力层,是否需要评价地基均匀性,若要评价该如何评价?这种情况层有人说粉质粘土为不均匀地基土,理由是层厚不均匀,则变形不均匀。
对此我认为不合理,层底坡度少于10%,按照高层勘察规范第8.2.4条规定可判为均匀地基,厚度不均匀,可将基础放置在粉质粘土同意水平面上即可解决该问题,不知对否?b、建筑为11层,框架,1层地下室,基地标高约在自然地面下3m,选择②粉质粘土做地基持力层,地基均匀性如何评价?4、如下剖面地质情况,按照层高3层和18层,其地基均匀性如何评价?高大钊:1. 评价地基的均匀性,是勘察报告的内容之一。
但勘察阶段能够评价的仅是地基的均匀性,如果是均匀的地基,说明建造体型不很复杂的建筑物应该是不会发生不均匀沉降的。
但是,如果楼层的高差很大,荷载的分布明显的不均匀,那么即使在均匀的地基上还是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
2. 有经验的工程师,稍有工程判断能力的工程师,根据场地土层厚度的分布和不同勘探孔的压缩性指标之间的比较,就可以判定这个地基是不是均匀的。
3. 对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关于地基均匀性评价的有关规定,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讨论:1) 均匀性判断要求进行的,即使是采用分析软件方便快捷地进行的是“沉降、差异沉降、倾斜等特征分析评价”,并不是要求进行精确的定量计算。
地基均匀性评价的相关问题研究
地基均匀性评价的相关问题研究作者:尤苏南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35期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中,对地基均匀性进行评价是规范强制性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部分工程师只是三言两语、有的干脆不谈。
文章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理解、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不均匀地基的处理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能提高地基均匀评价的针对性,可供同行参考。
Abstract: For the results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it is the mandatory requirement involved in relevant code to evaluate the uniformity of foundation, but some engineers simply evaluate the uniformity of foundation or even not to do so. This article probe into some questions such as understand for the evaluation of foundation uniformity, scope of evaluation, content of evaluation, method of evaluation, treatment for the bad uniformity foundat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aim for the evaluation of foundation uniformit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lleague.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均匀性评价;针对性Key words: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uniformity of foundation;evaluation of uniformity;aim中图分类号:TU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44-020 引言地基均匀性的判断是按变形控制进行地基设计的基础,而地基变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地基存在不均匀问题,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筑工程地基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
浅析建筑工程地基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摘要:地基在建筑里的作用不可以替代,隐藏地基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是建筑物岩土工程勘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文章就地基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对建筑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均匀性;稳定性;评价方法;措施tu4331.地基均匀性评价范围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范围是一个立体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应包括2个方面:平面范围与深度范围。
其平面范围与抗震场地评价范围虽然有所相似但是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评价具有明显不同的含义,这需要有确切的定性概念,假若其评价范围和抗震覆盖层厚度的评价范围相同,这就会造成企业成本浪费,建筑抗震覆盖层的厚度是以地面至地层界面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岩土层顶面距离为标准,而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应遵循如下几方面的原则:(1)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3b(b为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底下1.5b,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5m;(2)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δ 0.025σδ(1)式中符号意义可参考/ 地基规范0。
(3)对大面积基础其评价深度范围按下式确定:zn=b(2.5-0.4lnb)(2)式中: b--基础宽度。
对于大面积基础其评价范围应不小于1倍基础宽度范围。
(4)对于桩基础按等效实体深基础的底面积按应力比确定评价深度zn,即zn处的附加应力?z与土的自重应力?c应符合下式要求:?z=0.2?c (3)?z=σα1po (4)式中:α1--附加应力系数,查有关规范确定;po--等效实体基础底面的平均附加应力。
2.地基均匀性判定地基均匀性判定方法可分为2种,一种是定性判别;令一种是:定量判定。
定性判别是指通过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岩土分布等的不均匀特征来判断辨别。
岩土工程中地基的均匀性分析及处置措施探讨
RESOURCES/WESTERN RESOURCES2020年第二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1.地基均匀性的重要性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所有的构筑物的地基都是建立在稳定的地层上的,构筑物上部的荷载通过墙柱连接最终都作用于下伏稳定地层中,在稳定地层与构筑物连接部位的结构及地层,我们称之为地基与基础,地基与基础的稳定性及均匀性是整个构筑物安全和满足使用要求的关键之一[1]。
在当今的中国由于城镇化建设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需要,中国在近十年内基本实现了人口城市化的增速发展,但中国一直以来实行严格的土地管控制度,从而造成城市人口集中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国的城市人口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在未来必然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迁移至城市。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30多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历史性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房地产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空前的繁荣及建设规模,据2014年底不完全统计结果,中国的房地产住宅库存规模上升了6.2亿平方米。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然造成城市中适宜建设中高层住宅的天然地基逐渐减少,从而使越来越多的项目不得不将构筑物建造在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之上。
由于场地及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不均匀地基,不稳定地基等)与构筑物复杂程度(高度、体量)的提高,从而使简单的基础形式再也无法满足构筑物结构安全性、稳定性和适用性的需求,因此造成地基的均匀性及处置措施对构筑物的安全尤为重要。
2.地基沉降不均匀产生的原因在实际工程中地基沉降不均匀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比较容易发现,并且是可以在构筑物施工过程中解决规避的,比如相邻荷载对基础的影响、填土地基等;有些是比较隐蔽的,且不易解决的,比如地质条件复杂,软硬地基,建筑结构形体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等。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的勘察评价_0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的勘察评价摘要:地基的均匀性与稳定性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地质依据,对建筑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岩土工程中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的勘察评价工作,具有现实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岩土工程;均匀性;稳定性;地基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相关规范,没有给出地基均匀性与稳定性评价的具体标准。
本文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天然性地基的均匀性勘察评价1.1均匀性勘察评价的范围评价天然性地基的均匀性时,应当明确评价的深度范围与平面范围。
评价地基均匀性的平面范围和评价抗震覆盖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通常以某一街区或自然村为单位,评价抗震的建筑场地;而将建筑物的水平投影面积作为标准范围,评价地基的均匀性。
评价地基均匀性的深度范围不同于评价抗震覆盖层厚度。
因此,在进行评价时,应当确定定性概念,如果抗震覆盖层厚度和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范围相同,就会导致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一般来说,评价地基均匀性的深度范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地基受力层的情况。
独立基础是基底下1.5倍基础底面宽度,条形基础则是基底下3倍基础底面宽度,并且评价深度都应当大于5m。
其次,压缩层的深度。
按照变形比法确定天然地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的评价深度。
第三,大面积基础的深度评价范围应当大于或等于1b(b 是基础宽度)。
天然地基大面积基础的深度评价范围,应当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确定。
zn=b(2.5-0.4lnb)。
1.2均匀性勘察评价的内容构成岩土工程评价与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地基均匀性评价。
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核时,如果发现报告中没有涉及地基均匀性评价的内容,或者地基均匀性评价空洞无物,就应当及时地责令有关单位改正、补充。
否则,将会导致在设计基础时,难以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考虑,使得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
按照基础设计经验与相关规范可知,评价地基均匀性等于分析、解决地基土不均匀问题。
岩土工程中地基的均匀性分析及处置措施探讨张宁
岩土工程中地基的均匀性分析及处置措施探讨张宁摘要: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在国际中的地位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航天科技、深海下潜、军事实力等方面我国已经处在领先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我国国民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国民是国家的基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众所周知我国的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在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国家为带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建设而修建了无数条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建设正是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实际利益,这也因此让我国在世界上有了“基建狂魔”的称号。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辽阔,但是地形复杂,山川河流纵横交错,地质构造也较为复杂。
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建设中的难题,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想建造高楼大厦就必须要打好地基。
现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也正向着高度、强度、奇特等方面发展,例如:位于上海的东方明珠、迪拜的哈利法塔。
建筑的高度取决于地基的好坏,如果地基打的牢固,就可以建造高耸入云的建筑,这就充分体现出基础的重要性。
在基础建设项目中,我国的水平处在世界前列,很多国家的基础建设都有我国的直接参与或者间接帮助,这也说明我国在对各种地形,各种地貌的建筑方面有了较为领先的技术。
不断的帮助其他国家修路、建桥,这正是提升我国影响力的关键,使国家地位在世界中举足轻重。
关键词:地基;地形;均匀性;建筑的安全性引言:在建造工程时,有很多因素会成为建造的阻碍。
其中地基问题是最为重要的建造因素,如果地基修造的不合格,就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地基的建设也就成为了建设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表面事物通常是可以直接观测到的,解决方式也相对于比较简单,而地下岩层构造十分复杂,采取处理措施也较为困难。
在建设施工前,就要求勘测机构要对施工地区的地下岩层构造进行针对性测量,要精确的勘测出地下结构的组成,并进行严谨的分析,给出处理方案,最后才能决定是否可以正常修建。
精确的测量,严谨的分析,合理的处理是地基建设必须要的步骤,我国的地形构造相当的复杂,但是国家却可以迎难而上,创造了许多建筑史上的奇迹,国外不能完成的建筑,我国可以修建,这就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地基土均匀性及稳定性评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1 .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在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时,设计人员最关心的是由于地基变形引起的建筑物的变形(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及局部倾斜) 而当前在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设计时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原则设计,即建筑物的变形是否超过变形允许范围值,而造成地基变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地基存在不均匀的问题;岩土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可供参考,往往仅一笔带过或者只停留在定性的评价上,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给岩土工程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1.1 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范围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评价的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平面范围与抗震场地评价范围既有相似而又有较大的差异,抗震的建筑场地评价多以自然村或某一街区为单位进行考虑,而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范围为标准,也即通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但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评价具有明显不同的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概念,假若它的评价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的评价范围一致,则将造成过大的投资浪费,建筑抗震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是以地面至地层界面剪切波速大于 500m/s的岩土层顶面距离为准,而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 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 3b(b为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底下 1.5b,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 5m;(2) 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式中符号意义可参考“地基规范”(3)对大面积基础其评价深度范围按下式确定:式中b:基础宽度。
且对于大面积基础其评价范围应不小于 1倍基础宽度范围。
(4)对于桩基础按等效实体深基础的底面积按应力比确定评价深度 zn,即z 处的附加应力oz与土的自重应力 oc 应符合下式要求:2 地基均匀性的评价内容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审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发现大部份岩土工程师对该部份的评价显得空洞无物,或者根本就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使得基础设计时对地基土的均匀性难以进行考虑,给建筑物的安全带来隐患,根据有关规范和基础设计经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其实就是地基土的压缩性不均匀问题,结合场地特征,应首先确场地所在的工程地质单元,进而根据建筑物的荷载特征估算地基压缩层深度范围。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的均匀性与稳定性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的均匀性与稳定性评价开发岩土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岩土工程的勘探中,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研究。
本文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所遇到的问题,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出一些见解,为今后岩土工程地基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具有发展战略意义。
标签:岩土工程均匀性稳定性0引言岩土勘察是地基设计的基础内容,提供合理的岩土设计参数关系到地基的设计是否能够满足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可行性的标准。
我国对于岩土勘探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尚不成熟,由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掌握不熟练以及对于勘探规范理解不透,造成勘探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
其中地基均匀性和稳定性分析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地基均匀性和稳定性是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岩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直接决定了地基的合理与否,因此,大力研究岩土勘探中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逐渐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1]。
1岩土勘察过程中的相关问题1.1现场资料收集存在的问题1.1.1勘探深度和勘探间距岩土地层工程的地质性质不相同,勘探的深度也不尽相同。
例如,埋藏较浅,土壤性质较好的基岩地区勘探孔的深度相应的打的较浅,而地质土壤性质较差并且淤泥大量存在分散存在的地區勘探孔深度就要相应的打的很深,只有这样才能勘探出就好的土壤层。
这就要求勘探部门在勘探前,要对勘探地区的地质性质进行充分的探索。
根据地基复杂程度的不同,勘探点之间的距离也不同,地基复杂的情况,应该将勘探孔打的密集一些,要能够根据土质的具体性质和状况,随时变更勘探方案,不能一层不变,而变更方案势必会加大资金的花费,所以在经济较为落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地区,勘探方案问题较为严重。
1.1.2划分野外地层室内资料的整理的关键因素是野外地层的划分。
由于岩土勘探多采用多台钻机并联同时作业的工作方式,没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标准,技术人员各自为政,导致最后的勘探资料无法合理汇总,造成资料汇总混乱。
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地基均匀性评价问题论文
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地基均匀性评价问题探析【摘要】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审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发现大部份岩土工程师对该部份的评价显得空洞无物,或者根本就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使得基础设计时对地基土的均匀性难以进行考虑,给建筑物的安全带来隐患,根据有关规范和基础设计经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其实就是地基土的压缩性不均匀问题,结合场地特征,应首先确场地所在的工程地质单元,进而根据建筑物的荷载特征估算地基压缩层深度范围。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地质;地基均匀性;场地特种;压缩层深度;安全隐患0 引言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且《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以下简称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范)对地基的均匀性有明确的规定,但两规范均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准则,岩土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时也显得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处着手,作者多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审查,试图从定性及定量角度对地基的均匀性提出一些方法。
1 评价范围及评价内容1.1 评价范围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评价的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平面范围与抗震场地评价范围既有相似而又有较大的差异,抗震的建筑场地评价多以自然村或某一街区为单位进行考虑,而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范围为标准,也即通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但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评价具有明显不同的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概念,假若它的评价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的评价范围一致,则将造成过大的投资浪费,建筑抗震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是以地面至地层界面剪切波速大于500/的岩土层顶面距离为准,而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3b(b为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底下1.5b,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5m;(2)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1.2 基本方面(1)当地基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 10%时,可视为不均匀地基。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以及意义,分别从定量以及定性两方面对地基的稳定性以及均匀性进行了分析,针对地基工程的不稳定以及不均匀等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希望本文的提出能为相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稳定性评价分析0 引言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查明建筑施工现场及其附近是否存在对建筑物产生影响的不良地质因素,勘察的内容包括明确施工场地的底层时代、结构、岩性以及具体分布情况,此外,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下埋水条件以及其腐蚀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在明确地质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地基应对措施来保证建筑物质量要求。
现场勘察工作本身必须遵循相关抗震以及勘察设计要求,通过结合建筑物的各项性质,采取多种方法如井探、钻探等进行综合勘察与评价,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及意义1.1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各项工程建设前提,没有对岩土进行勘察,就不能进行接下来的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环节。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情况,经过对地质进行分析,从而为接下来的工程设计、施工环节提供场地的各项地质参数,并通过运用一些勘察测试手段及方法,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判断出修建某种工程所需要的地质条件要求,并确定此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除此之外,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地基在施工过程中不至于产生过大的沉降变形。
最后,岩土工程勘察能够为工程的基础设计以及施工提供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各种岩土工程资料。
1.2 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岩土工程勘察通过运用岩土工程的技术及方法,分析及评价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环境特点以及岩土工程条件。
岩土工程所涉及的专业很广,它综合了气象、水文、岩土力学、地质学、工程学、化学以及环境学等学科,从这个方面来讲,岩土工程是一门及其复杂的学科。
试论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
试论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
作者:孙敦国陈致同
来源:《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第04期
摘要:在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中,地基的基础可以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在建筑设计以及具体施工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地质依据,所以建筑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在制定方案之前,要对地基的均匀性以及其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评价。
基于此,对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基均匀性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U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010-02
岩土工程在对地质进行勘察时,需要勘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包括地基的均匀性以及其稳定性。
对此,在《岩土勘探具体规范》和《地基基础的规范化设计》里都有對地基的明确规定,不过都没有作出具体的一些评价准则,笔者按照相关的地基勘探规定,以及一些对地基基础的规划和设计等,在本文中论述了关于地基均匀性以及稳定性相关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地基均匀性评价问题探析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且《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以下简称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范)对地基的均匀性有明确的规定,但两规范均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准则,岩土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时也显得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处着手,作者多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审查,试图从定性及定量角度对地基的均匀性提出一些方法。
1评价范围及评价内容1.1评价范围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评价的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平面范围与抗震场地评价范围既有相似而又有较大的差异,抗震的建筑场地评价多以自然村或某一街区为单位进行考虑,而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范围为标准,也即通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但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评价具有明显不同的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概念,假若它的评价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的评价范围一致,则将造成过大的投资浪费,建筑抗震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是以地面至地层界面剪切波速大于500/的岩土层顶面距离为准,而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3b (b 为基础底面宽度),对于独立基础为基底下1.5b ,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5m;(2)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Δs n I=0.25∑Δs nI式中:符号意义可参考“地基规范”。
(3)对大面积基础其评价深度范围按下式确定:z n =b (2.5-0.4ln b )式中:b 为基础宽度且对于大面积基础其评价范围应不小于1倍基础宽度范围。
(4)对于桩基础按等效实体深基础的底面积按应力比确定评价深度z n 即z n 处的附加应力σz 与土的自重应力σc 应符合下式要求:σz =0.2σc ,σz =αIp 0式中:αI为附加应力系数,查有关规范确定;p 0为等效实体基础底面的平均附加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地层均匀性和地基均匀性评价的理解和探讨
张晓玉,张丽丽
(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武汉 430071)
摘要:本文在对岩土工程勘察有关规范理解的基础上,对地层均匀性和地基均匀性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分析地基均匀性评价的重要性,细化了地基均匀性评价方法。
关键词:地层均匀性;地基均匀性;变形控制;当量模量
0 引言
我们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般很重视地基承载力、基础持力层和基础形式的分析评价,对地基均匀性的评价重视不够,前几年多数单位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甚至不予评价,在审图机构的要求下,现在的勘察报告基本上有这一节的内容,但评价方法五发八门,说法也很多,如不均匀、较均匀、均匀性较好、均匀性一般等,并多以地层均匀性代替地基均匀性,概念也不是很清晰,彼此理解出入较大,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想法。
1 规范对地层均匀性和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
①《岩土工程勘察规范》4.1.11-3表述“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其条文说明4.1.11-2补充解释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工程经验表明,绝大多数与岩土工程有关的事故是变形问题,包括总沉降量、倾斜和局部倾斜;变形控制是地基设计的主要原则,故本条规定了应分析评价地基的均匀性,提供岩土变形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
②《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4.3.3表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包括内容的第4款为“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③湖北省地区规范《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中6.0.10条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应包括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
④《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8.2.1-2表述天然地基分析评价应包括的基本内容的第2款为“地基均匀性”。
其8.2.4条明确了地基均匀性判别方法。
从上述内容可见,岩土性质的均匀性及地基均匀性评价为强制性条文,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必须评价的内容。
2 目前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状况和必要性
因除《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外,《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工程》没有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具体方法和内容做出规定,且对规范的理解不同,均匀性评价也没有引起重视,勘察单位多以应付审查为主,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对规范进行深刻理解。
出现了均匀性评价的盲目性和无所适从,现评价内容多以地层均匀性评价作为地基均匀性评价或以为地层均匀性评价就是地基均匀性评价的现象,与规范的要求不符。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4.1.11-3的条文说明明确地基均匀性主要解决地基变形问题,变形控制是地基设计的主要原则,影响变形控制的最重要在因素是地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不均匀性。
地基明显不均匀将直接导致建筑物的倾斜,所以,均匀性评价的目的,是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是分析沉降和变形之
需,是拟选基础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
所以,国标将均匀性评价作为强制性条款。
,也是岩土工程勘察评价的主要方面。
3 对地层均匀性和地基均匀性评价的理解
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4.3.3条的“均匀性”理解,笔者认为是勘察报告对勘察场区地层的均匀性的描述,地层的均匀性是岩土工程的基本条件,也是岩土工程问题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
地层的均匀性评价主要是对场区地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层空间分布进行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4.1.11-3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8.2.1-2的“地基均匀性”理解是地基变形控制的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岩土工程问题评价部分的主要内容,地层均匀性是地基均匀性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地基均匀性评价主要是基础以下持力层的压缩层厚度变化(持力层及其下卧层水平方向上均匀性)和压缩层压缩性综合评价,在《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中定量分析时采用的是当量模量的概念。
4 天然地基地基均匀性评价
天然地基均匀性评价方法应采用《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8.2.4,首先进行定性判别,定性判别为不均匀地基的两种情况是:①地基持力层跨越不同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工程特性差异显著;
②地基持力层虽属同一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但属下列情况之一:1)中—高压缩性地基,持力层底面或相邻基底标高的坡度大于10%;2)中—高压缩性地基,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差值大于0.05b(b为基础宽度)。
定量判别为不均匀地基的情况是:同一高层建筑虽处于同一地貌单元或同一工程地质单元,但各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较大差异时,可在计算各钻孔地基变形技术深度范围内当量模量基础上,根据当量模量最大值E smax和E smin的比值判定地基均匀性。
当E smax/ E smin大于地基不均匀系数界限值K时,可按不均匀地基考虑。
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8.2.4天然地基均匀性评价方法理解,是将基底持力层以下的可压缩层地层水平向分布和各土层的压缩模量作为评价条件,强调持力层底面坡度及压缩层厚度变化。
现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所示的几种情况图示如下:
(1)地基持力层跨越不同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工程特性差异显著。
图1
(2)地基持力层虽属同一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1)中—高压缩性地基,持力层底面或相邻基底
标高的坡度大于10%。
(3)地基持力层虽属同一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2)中—高压缩性地基,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差值大于0.05b (b 为基础宽度)。
(4)同一高层建筑虽处于同一地貌单元或同一工程地质单元,但各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较大差异时需进行定量分析。
图
2
图
3
按下列公式计算当量模量:
∑∑∑Δ×−==n I Si i i n n n
I Si i n I
i s E Z Z E
A A E αα00/ 根据当量模量最大值E smax 和当量模量最小值E smin 的比值判定地基均匀性。
5 桩基工程地层均匀性与地基均匀性评价
桩基础持力层当为高强度低压缩性岩土层(E s >20MPa )或基岩(低压缩性地基)时,一般桩基变形量较小,可不考虑地基均匀性的影响,桩基的均匀性评价主要分析持力层顶面坡度的不均匀性,当桩端持力层顶面坡度大于10%时应考虑对工程的影响。
如应分析桩的稳定性(桩端是否会发生滑移),尤其是对预制桩持力层起伏不均匀时,而造成接桩和截桩,桩端坡度难以控制,并且当持力层起伏较大应在规定的钻孔间距内加密勘探点,复杂地基需一桩一孔布置勘探点,工程必要时可建议进行施工勘察。
对桩端持力层以下压缩层范围以内有中—高压缩性软弱夹层时(如图4)应评价桩基地基均匀性,并可参照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ata and foundation
uniformity
Zhang Xiaoyu ,Zhang Lili
Abstract :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to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code, the effect of strata and foundation uniformity and their interaction is explained in the paper, and the importance of uniformity foundation assessment is analyzed. The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foundation uniformity is thinned .
Keywords
: strata uniformity; foundation uniformity; deformation control; equivalent modu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