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

合集下载

浅谈绿城蓝庭项目景观工程前期管控要点

浅谈绿城蓝庭项目景观工程前期管控要点

浅谈绿城蓝庭项目景观工程前期管控要点绿城·蓝庭位于杭州临平星河路,一期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绿地率35%,整体建筑为地中海风格,一期景观施工面积4万余平方米,景观营造时前期采用景观设计师交底、施工样板先行优化设计等方法控制施工过程,从而达到最佳景观效果。

标签:景观;营造;准备一、前期准备阶段(一)图纸阅读。

蓝庭景观图纸的阅读是景观工程管理的开始,图纸的阅读与其它专业略有差别。

读图应该分为几个环节:1、方案阅读是必须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能读懂设计的思路对现场变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深读图纸的基础上,结合地块实际情况,与设计师共同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图纸优化方案。

3、扩初图和施工图的阅读是对方案阅读的深化,要注意硬质的工艺工法、苗木的规格、习性和空间的关系等。

(二)景观各设计阶段评审要点1、景观方案阶段(1)方案设计阶段评审要点,主要是理解对项目方景观的要求和期望,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要达到的效果。

(2)参与方案的评审,了解方案的来龙去脉。

对照方案去现场核实周界关系,想象小区出入口完成后的效果。

对照单元出入口和主要景观节点分析流线。

(3)找到与蓝庭相应的场景去感受空间。

对照效果图、意向图片、焦点景观去寻找相象的实景,来完善我们对方案的理解。

2、景观扩初设计阶段扩初设计阶段的评审要点,即在方案的基础上对具体的空间、构筑物尺度的合理性,风格的统一性进行深度的理解。

(1)对景观扩初平面图与建筑的采光井、通风井、人防等构筑的关系,消防道路、等高面的关系进行梳理;立面图、剖面图及涉及竖向标高与建筑底层标高进行校对,出入口回填土的深度等要特别关注,对排水坡度和流向进行优化。

(2)软景的概念和照明方案进行深刻解读、充分理解。

在评审时,向设计师提供苗木表(科学性适地适树)及苗木照片,供设计师进行施工图设计。

(3)天际线:即整个园区建筑轮廓线,园区的大乔木与建筑关系是否协调稳定。

(4)在苗木评审前,应根据设计师的景观空间布局要求,功能布局要求及美学要求,蓝庭采用三维分析组织透景线和空间划分。

园林景观设计管控要点

园林景观设计管控要点

园林景观设计管控要点1.规划设计阶段的管控: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规划和设计标准,满足项目的需求和目标。

同时,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条件。

2.施工阶段的管控:在园林景观设计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实施。

要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查,确保施工单位有充足的经验和技术能力进行工程施工。

同时,要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

3.质量管控: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项目质量的管控,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按照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景观效果。

要对设计方案进行细致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控制等。

同时,要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项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4.安全管控: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项目安全的管控,确保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评估,确定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5.成本管控: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项目成本的管控,确保设计方案在预算范围内实施。

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成本估算和预算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超支的问题。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成本,节约材料和资源,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6.进度管控: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项目进度的管控,确保设计方案按照计划进行实施。

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进度计划和控制,确定项目的工期和里程碑节点,并制定相应的进度监督和管理措施。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进度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进度延误的问题,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以上就是园林景观设计管控的一些要点,通过对这些要点的有效管控,可以确保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实施,满足项目的需求和目标。

园林景观设计施工控制点

园林景观设计施工控制点

园林景观设计施工控制点1.设计准备控制点:-确定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明确园林景观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景观风格、功能需求、材料和植物选择等。

-进行场地勘测:对设计场地进行详细的勘测和测量,获取准确的场地信息,包括地形、土壤质地、水源情况等。

-编制设计方案:根据场地情况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景观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布局、硬质和软质景观元素的选择、植物配置等。

2.施工前期控制点:-确定施工组织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序列和施工组织方案,包括工程分期、施工顺序、人员调配等。

-澄清施工合同:与施工方签订合同前,明确合同条款、工程量清单、质量要求等,并进行合同评审和签订。

-确定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确定所需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计划,及时采购和调配。

3.施工过程控制点:-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工序和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土方开挖、基础建设、道路铺设、植物栽种等。

-进度管控:及时跟进施工进度,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监督施工方按计划进行施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如垃圾分类、水源保护等。

4.施工后期控制点:-竣工验收:对园林景观工程进行验收,确认工程质量和完成度,并与设计方和施工方共同办理竣工手续。

-质保维护:施工完成后,对园林景观进行一定的质保维护,包括植物养护、景观设施维修等,确保项目质量长期稳定。

-后期验收:在质保期满后,进行项目的最终验收,确保设计要求的实现和客户满意度的达到。

以上是园林景观设计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控制点,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进行数据追踪和问题处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

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

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一.公共区域景观公共区域主要为别墅围墙外的公共道路部分、几户相邻的入户空间,以及围绕月潭的一部分小公园。

因访客来往时直面公共区域,公共区域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别墅组团的门面,故此区域的设计尤其重要组团外公共界面处理:大面白墙+漏窗的形式比较单调,建议采用围墙局部变化及主题性植物加以柔化、美化。

1. 公共道路景观考虑到此处主要为车行人行的通过性空间,故在设计上既注意序列变化,又注意在小尺度上的质感、颜色等细节变化。

道路两侧景观基本上做到了序列变化,但形式相对单薄,尤其在靠近月潭部分。

在植栽品种的选择上,应适当采用色叶树种,同时植栽的质地和形状相互形成对比。

道路两侧景观不仅要考虑车行景观效果,更需要考虑人行景观感受,重视近人尺度的质感、颜色等细节变化。

建议在路边采用一定的四季花境设计。

注意中层植物的规格,形成起伏变化,有序列感。

茂密的植栽有效缓减道路两侧中式别墅与欧式别墅的风格差异。

道路两侧植栽形式相对简单,缺乏色彩变化。

尤其靠近中式别墅一侧,主要采用“竹子+大面积地被”的形式,显得单调。

在植栽品种的选择上,建议适当增加色叶树种,同时植栽的质地和形状相互形成对比。

下层种植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花境做法。

靠近别墅入口处植栽处理比较到位,尤其中层植物的选择比较丰富,同时有一定的色彩变化。

但高大乔木相对规格不够,尤其与道路左侧的原生树相比较,不能很好地界定竖向空间。

建议适当增加一两棵高大乔木在图示位置。

下层种植相对薄弱,需要增加种植量(种植范围如图所示)。

此处公共道路景观的攀缘种植过密,应适当留白。

在竖向上缺乏高大乔木来界定空间关系,在种植空间能够满足的情况下建议加种高大乔木。

下层种植避免出现较窄的草坪带,直接用书黛草勾边。

下层种植可适当丰富种植种类,以形成近人尺度的细节变化,同时有中式特征。

下层种植处理比较到位,不应出现较窄的草坪带,应用中式风格植物。

下层种植可适当丰富种植种类,以形成近人尺度的细节变化。

绿城集团景观产品设计管理管理规范制度

绿城集团景观产品设计管理管理规范制度

绿城集团景观产品设计管理管理规范制度1. 介绍本文档包含了绿城集团景观产品设计管理的规范制度,涵盖了该过程中的各方面操作、流程和规范。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绿城集团景观产品设计管理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同时保证设计结果符合客户和公司的期望和需求。

2. 绿城集团景观产品设计管理的目标绿城集团景观产品设计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计结果充分满足客户和公司的期望和需求。

•保证设计的质量、效率和准确性。

•减少错误和返工,并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提高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推动技术创新,不断完善设计流程和方法。

3. 设计管理流程3.1 客户需求评估在开始设计项目之前,团队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对设计的要求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计的目标和目的。

•要完成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设计的约束和条件。

•时间和资源预算。

•工程执行方案。

评估完客户需求后,设计团队需要使客户满意并达成一致意见。

在达成一致意见之后,设计团队需要开始进行更为深入的角色和职责明确和分配。

3.2 角色和职责明确和分配在整个设计项目中,设计团队需要明确每个角色的职责和任务。

团队成员要确保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能够准确地贯彻公司的设计理念,并且与其他成员的任务相互配合,以确保整个项目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以下是设计团队中各角色的职责和任务:•项目经理:管理项目,担任与客户和团队互动的中心角色。

他/她负责项目的计划、进度和预算,保证设计可交付的质量和时间表。

•策划师:负责确定项目的设计战略和目标。

他/她需要与项目经理、设计师和客户沟通,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贯彻公司的设计理念。

•设计师:实际负责创意,负责开发设计方案和技术标准。

他/她需要与策划师、项目经理和客户沟通,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客户需求和公司标准。

•工程师:实际负责项目的实施,负责评估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并根据客户需求和团队的设计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

3.3 设计管理工具和流程为了确保设计项目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设计团队需要使用一些技术和流程工具。

绿城集团项目设计品质控制要点

绿城集团项目设计品质控制要点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三)建筑设计
2、住宅户型设计
· 户型配比是否合理 · 面积应形成明显区间 · 基本户型尽量精简 · 避免同质竞争 · 注意户型与规划和景观的关系 · 明确户型详细设计要求 · 内部使用功能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五)室内设计
4、样板房
· 展示样板房 捕捉目标客户群的诉求,造“梦”
· 交付标准样板房 注重生活实际需求,物超所值
创造城市的美丽
(六)其他专业设计
灯光、标识、幕墙设计等…… 服从于建筑、景观与室内三大主要专业设计, 形成有机整体,提升项目品质。
创造城市的美丽
项目设计品质控制要点
创造城市的美丽
GREENTOWN GROUP TO MAKE OUR CITY MORE BEAUTIFUL
设计品质控制的目标
为使用者提供理想、和谐的整体居住环 境,并作为使用者的代表在项目开发的全过 程中检查核对设计成果是否符合预期。
创造城市的美丽
设计品质控制的三个阶段
产品策划阶段 设计阶段 建造阶段
规划定案之前介入,进行规划评估与优化 建筑扩初设计完成之前,完成方案设计 建筑施工图完成之前,完成扩初设计
创造城市的美丽
(四)景观设计
3、规划优化
· 路网结构与交通 · 组团形态 · 社区及组团周界规划 · 回家路线、休闲路线与礼仪空间梳理 · 标高关系评估
创造城市的美丽
创造城市的美丽
(四)景观设计

绿城20年,总结出设计阶段『26项112个成本优化点』,绝对干货

绿城20年,总结出设计阶段『26项112个成本优化点』,绝对干货

绿城20年,总结出设计阶段『26项112个成本优化点』,绝对干货1绿城路网规划优化绿城路网优化点❶:路网布置优化原理或经验:道路(包括基层和面层)造价远高于同等面积软景造价,在满足规范与交通组织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道路面积代之以软景可以节约大量的道路开支成本优化原则:减少路网的不合理曲线和弯折重要性等级:★★★绿城路网优化点❷:出入口布置优化原理或经验:每设置一个道路出入口就意味着需增加管理人员及相应设备费用,并且此类费用将长期发生,同时也会带来一定安全隐患问题。

成本优化原则:满足消防、交通流向疏导等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出入口。

既可节省出入口的建造成本,又可减少出入口长期的人员管理费用。

重要性等级:★★绿城路网优化点❸:道路宽度优化原理或经验:道路宽度与道路长度一样,减少道路宽度同样起到减少道路面积、增加建设用地、节约成本开支的作用。

成本优化原则:在满足消防与交通流量的前提下,适当地减少道路宽度,以节约建设用地。

1、注意双车行道设置与单车行道设置,单车行道较车行道节约占地;2、通过设置单车行道会车区,可以有效地满足消防验收需要。

重要性等级:★★★2停车规划优化绿城停车优化点❶:停车场提地利用优化原理或经验:在项目停车位规划要求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地下停车位与地面停车位是一个此消彼涨的关系,而地下车位的建造成本远高于地面车位。

因此,在规划阶段科学而又尽可能的利用好土地,合理安排地面停车,可大幅的节约成本。

成本优化原则:(1)地面露天车位最大化;(2)地面停车按照最大边线原则布置;重要性等级:★★★绿城停车优化点❷:停车方式优化原理或经验:同样一块停车面积内,科学地规划停车方式与不合理的停车方式设计所能得到的有效车位数量是有很大差别。

同样,从地面到地下各种停车位的建造成本有也巨大的差别。

成本优化原则:(1)车位平面布置最优化:限定面积内停放量最大;(2)车位建造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地面露天车位→首层架空车位→地上独立车库→半地下车位→地下车位,具体停车方式要结合容积率情况综合考虑重要性等级:★★★绿城停车优化点❸:停车位体型控制优化原理或经验:建筑高度越高成本越高,因此对停车位高度应有所关注。

绿城集团精品住宅景观标准

绿城集团精品住宅景观标准

1
5mm。
10
饰面材料嵌缝应密实、平直、宽度和深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嵌缝材料色泽应一致;
63
材料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设计 特殊要求除外),无裂痕和缺损;面层与
景墙、台阶、小品等交接处细部构造合
理,过渡自然。
硬质景观 (30)
花坛铺装(3)
景墙铺装(2) 台阶(1)
压顶厚度一致,拼接平整,分缝合理,无
1
水系驳岸(2)
驳岸立面效果符合设计要求,石块组合层 70 次丰富,有一定开合关系组合,与植栽结 2
合形成良好的视线关系。
71
构筑物整体效果符合设计要,与周边环境 相互协调。
1
11
构筑物(2)
构件无变形、无扭曲、无裂痕,细部、细
72
节装修到位,工艺精良,符合相关国标GB 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
栏等防护措施符合国家规范。
游泳池(1)
泳池装饰面材选择合理,工艺到位,坡度 67 符合规范要求,台阶设置合理,高差提示 1
明显。
儿童活动器械选择符合项目及空间特征,
儿童活动场地(1)
68
造型美观,有一定安全缓冲空间,无明显 安全隐患。活动场地采用塑胶地垫或砂
1
池,排水设置合理。
挡土墙(1)
69
挡土墙设置能考虑到立面景观效果,并有 一定中下层种植进行遮挡。
3
与周边市政道、水资 源的协调(4.5)
若高下道路能协调改造,设计统一考虑铺 装与种植等元素,使之成为小区外部形象 的有机组成部分;若不能协调改造,则在 设计中对空间上有所界定,但又能与市政 界面产生整体协调感。
6 若能协调河道/湖/江等退界范围改造,设 计统一考虑铺装与种植等元素,使之成为 小区景观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若不能协 调改造,则在设计中对空间与元素上有所 衔接过渡,使之成为小区借景的有机组成 部分,争取可赏可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非常详细)绿城景观设计细节把控要点一.公共区域景观公共区域主要为别墅围墙外的公共道路部分、几户相邻的入户空间,以及围绕月潭的一部分小公园。

因访客来往时直面公共区域,公共区域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别墅组团的门面,故此区域的设计尤其重要组团外公共界面处理:大面白墙+漏窗的形式比较单调,建议采用围墙局部变化及主题性植物加以柔化、美化。

1. 公共道路景观考虑到此处主要为车行人行的通过性空间,故在设计上既注意序列变化,又注意在小尺度上的质感、颜色等细节变化。

道路两侧景观基本上做到了序列变化,但形式相对单薄,尤其在靠近月潭部分。

在植栽品种的选择上,应适当采用色叶树种,同时植栽的质地和形状相互形成对比。

道路两侧景观不仅要考虑车行景观效果,更需要考虑人行景观感受,重视近人尺度的质感、颜色等细节变化。

建议在路边采用一定的四季花境设计。

注意中层植物的规格,形成起伏变化,有序列感。

茂密的植栽有效缓减道路两侧中式别墅与欧式别墅的风格差异。

道路两侧植栽形式相对简单,缺乏色彩变化。

尤其靠近中式别墅一侧,主要采用“竹子+大面积地被”的形式,显得单调。

在植栽品种的选择上,建议适当增加色叶树种,同时植栽的质地和形状相互形成对比。

下层种植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花境做法。

靠近别墅入口处植栽处理比较到位,尤其中层植物的选择比较丰富,同时有一定的色彩变化。

但高大乔木相对规格不够,尤其与道路左侧的原生树相比较,不能很好地界定竖向空间。

建议适当增加一两棵高大乔木在图示位置。

下层种植相对薄弱,需要增加种植量(种植范围如图所示)。

此处公共道路景观的攀缘种植过密,应适当留白。

在竖向上缺乏高大乔木来界定空间关系,在种植空间能够满足的情况下建议加种高大乔木。

下层种植避免出现较窄的草坪带,直接用书黛草勾边。

下层种植可适当丰富种植种类,以形成近人尺度的细节变化,同时有中式特征。

下层种植处理比较到位,不应出现较窄的草坪带,应用中式风格植物。

下层种植可适当丰富种植种类,以形成近人尺度的细节变化。

2. 邻里交流空间相邻的两户别墅之间,设计应考虑邻里空间的交流需求,设置一两处停留、游憩空间,同时保证交流空间的私密性,不受住户及访客车辆来往的干扰。

1#、2#间邻里空间处理手法较好:共用车行道路尽端对景处理。

形成视线焦点。

同时洞门形式增加景深,形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心理感受。

同时洞门另一侧既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提供邻里交流空间,又通过墙角植栽处理、虚实对比,丰富了景观空间。

然此处绿植过密,应适当留白。

1#、2#间邻里空间处理(另一侧):同时洞门另一侧既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提供邻里交流空间,又通过墙角植栽处理、虚实对比,丰富了景观空间。

墙角位置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邻里空间处理手法相对比较平淡,缺乏邻里交流空间。

宅间种植带宽度较窄,绿量略微单薄。

建议增加垂直绿化,可采用扶芳藤、爬山虎等。

局部增加花灌木。

道路尽端直对白墙,略微压抑。

建议在尽端尽可能采用类似1#、2#之间的处理手法,留有个不容易被打扰的私密交流空间。

邻里空间处理手法相对比较平淡,缺乏邻里交流空间。

住宅入户对景只简单种了一排竹子,假山石和绿量不足。

下层种植设计避免出现沿路边留出一条窄草坪带,不易修剪。

建议将地被种植做的偏中式并丰富些。

邻里空间处理手法相对比较平淡,缺乏邻里交流空间。

住宅入户对景只简单种了一排竹子,绿量不足。

下层种植设计避免出现沿路边留出一条窄草坪带。

建议将地被种植偏中式并丰富些。

3. 临近月潭及小区边缘河道范围靠近月潭部分设置一处小公园,主要为别墅组团内的业主游玩、休憩用。

因小公园与几幢别墅距离较近,尤其湖畔绿地与庭院泳池形成对视。

考虑业主的私密性,尽量用局部绿植加以遮挡。

应在小公园中设置观赏停留的空间,如石座椅等,停留空间的设置以保证别墅业主与游憩停留业主互不干扰为原则。

此处岸线堆石种植太单薄,尤其考虑泳池区域的设置需要保证私密性。

故在下层种植设计时要保证绿量,对游人视线加以遮挡。

驳岸处理偏简陋,建议用堆石加迎春花类植物加以柔化、美化。

植物加桃树柳树类。

考虑到业主的游憩需求,应在临湖区设置游步道或是停留观赏空间。

应打开部分岸段设置赏荷花的场所,否则此公共景湖全无意义,本是点睛之笔变为败笔。

在几家住户视线相对的位置,为保证私密性,建议在建筑前面增加中层植物,采用局部密植的形式。

在公共路段,景观以开畅为主,而在几家住户视线相对的位置以隔挡为主,以保证私密性,建议在局部增加中层植物,采用局部密植的形式。

假山及景观亭处理:黄石假山显生硬,建议多用攀缘性植物加以柔化。

与假山相比较,亭子偏轻巧,尤其柱子过于纤细。

建议在西锦园设计中避免。

此处种植单薄,缺乏中层变化,空间感觉比较空。

靠近河道部分因河道景观不佳,建议用中层密植的形式加以遮蔽,局部露出以形成虚实对比,增加景深。

靠近围墙部分种植比较呆板,建议增加中层植物,同时在规格上有一定的区分,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靠近围墙部分种植比较呆板。

高大乔木缺乏,无法形成天际线变化。

中层植物数量不够,建议增加。

此处种植空间足够,可以考虑将下层种植适当丰富。

同时可以借鉴1#、2#院墙的处理,增加假山石,爬山虎等攀援植物做垂直绿化。

此处高大乔木数量较少,且在规格上与中层出现脱节。

建议加种几棵在图示中层与大乔木之间规格的乔木。

道路两侧种植形式比较呆板,建议植栽种植三五成群为宜,但需适当留白。

增加下层中式种植。

此处空间围合感不强烈,建议增加植物品种(如芭蕉松竹梅花等),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私密的游憩空间。

尤其在墙角位置,多用绿化加以柔化。

且石桌椅的表面比较粗糙,使用不舒适。

小品的设置应多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感。

此处空间围合感不强烈,建议加大种植密度,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私密的游憩空间。

尤其在墙角位置,多用绿化加以柔化。

且石桌椅的表面比较粗糙,使用不舒适。

小品的设置应多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感。

考虑别墅入口的对景效果,建议在图示位置采用石峰配松蕉的形式,适当增加中层与下层种植,使之既形成很好的对景关系,又在邻近河道的整个区域内形成协调统一的景观关系。

景观解读——庭院景观一.入户空间处理——入户门入户空间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1,入户门与车库门分开。

2,入户门与车库门共用一个入户大门。

第一种处理方式,在入户门部分通常采用砖雕门楼的方式来烘托入户氛围,营造家园的归属感。

而在车库门部分采用简单的门楼处理方式。

在第二种处理方式相对简陋,入户门与车库门共同采用门楼,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后不再使用此类形式。

入户空间处理(入户门与车库门相分离形式)入户空间处置:住宅入户多用入户门与车库相区分。

入户门多采用雕花门楼形式,精致而富古韵。

种植空间设计,在门楼两侧对称种植两棵罗汉松,营造入户氛围。

如增加一些色叶树种以及开花植物,入户轻松活泼的居住氛围更强烈。

砖雕门楼处理:雕花门楼精致而富古韵。

但顶部细节较多,而底部处理相对简单,容易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

建议在底部增加图案装饰细节及抱鼓石,入户台阶加宽,增加砖雕等。

车库入口处置:因建筑与景观交接处理未到位导致的实际效果与图示效果不一致。

如图所示,图纸上设计车库入户门净高为2.6米,因建筑地平与车行道路存在高差,导致放坡过来后车库入户门净高仅2.3米,给今后业主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入户门与车库在同一门入户:在入户空间的处理上,门楼的形式相对简单,与车库进门形式、高度相近,不足以形成入户氛围。

建议在高度上、规格上与纯车库进门相区分。

同时增加细节变化(如砖雕纹样、装饰图案等)。

形成强烈的入户门楼气势。

二.入户空间处理——前庭前庭作为访客首先感受到的庭院空间,相当于整个庭院的门面。

景观营造比较重要。

在强调家的归属感的同时,注重展示效果,以硬质工整为主,适当摆放盆景及异石,确立绿植主题,如栽种榉树喻示“举院”,栽种玉兰牡丹海棠喻示“玉堂富贵”等,同时减少绿植数量,使前院气氛简洁雅致,主题清晰。

考虑到前庭主要为通过性空间,故前庭的尺度不宜过大,不做停留空间来处理。

庭院处理宜精巧细致。

地面常采用卵石拼花,拼花的形式宜精致、美观。

前庭:前庭作为访客首先感受到的庭院空间,相当于整个庭院的门面。

考虑到从前庭到门厅,主要承担的是通过性的功能。

以硬质为主,植物为辅,不能过密。

故前庭以卵石拼花铺装为主。

在周边结合湖石做一圈种植池。

考虑前庭的尺度,湖石宜轻巧、精致。

植物配置以奇花异木为主。

适当摆放造型木桩盆景,营造出庭院的历史感、沧桑感。

前庭比较开阔,硬质铺装过多而四周种植空间太少,给人比较生硬的空间感受。

建议在大面积硬质铺装的周围留有适当的种植空间加以柔化、美化。

三.与建筑的呼应关系在中式庭院中,建筑与园林紧密结合。

中式庭院注重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采用漏窗、空窗等形式,利用借景、框景、漏景等造园手法,增加景深,丰富庭院空间变化。

在建筑的边角部位,通常采用植物造景加以柔化、美化。

建筑与景观互相因借,相互呼应。

窗:窗子起到很好的框景作用,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

故窗子的设置注意保证良好的景观面,使得有景可框,有景可观。

图示窗子做法欠妥,建议上下两扇窗合为一扇。

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窗:窗子起到很好的框景作用,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

故窗子的设置注意保证良好的景观面,使得有景可框,有景可观。

此处所对景物太多,缺乏主次。

窗:窗子起到很好的框景作用,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

故窗子的设置注意保证良好的景观面,使得有景可框,有景可观。

建筑边角处理在庭院中的小空间尤其是靠近建筑的小空间处理:通常采用简单的种植与白墙面形成强烈对比,如同丹青。

图示边角主次不明显,建议在小空间内应突出一种主景植物。

在靠近建筑的空间处理:浑厚的建筑需要绿植加以柔化美化。

此处建筑立面显得生硬,缺乏高大乔木加以柔化。

在垂直空间上缺乏变化,建议在图示位置增加一棵枫类植物。

建筑及围墙的边角处理:建筑及围墙边角空间相对较小,比较生硬。

通常采用植物造景的手法加以柔化。

此处围墙边角用湖石结合种植处理。

层次比较丰富。

但五针松与湖石的关系结合的不够紧密。

建议在种植设计上充分考虑形成一个比较紧密的种植组团。

建筑边角种植池处理:建筑边角种植池处理相对比较生硬,尤其种植池的收边比较呆板。

建议将种植池延长至图示位置,再用湖石结合绿植的方式加以收边。

湖石的体量不宜太大。

建筑通过性空间处理:建筑廊的宽度较窄,仅1米宽,影响人行流线,建议将空间加宽到1.3-1.5米。

四.园林建筑园林建筑偏重于苏州的做法,比较轻巧,体量上不很匹配。

建议园林建筑采用杭州的做法,厚重些,与建筑相协调。

建筑上的灰空间处理,如亭、廊、榭等,在形式上注意与建筑及园林建筑的体量相协调。

花架的形式比较生硬,与中式庭院风格不协调,且在雨天中不足以让人停留,观景。

建议改成亭或半亭的形式。

此处花架与墙的交接形式比较生硬,建议墙面背景配设砖石雕以加强构筑的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