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阶段_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_鲁桐
中国企业境内国际化方式研究——以华菱管线联姻米塔尔为例
当前 中国特 定行 业 的 国际化 背景后 分析 了企业 选择 境 内 国际化 的动 因, 此基 础 上 对境 内 国际化 在 的 实现 方 式作 了归纳 , 结合 了中 国企 业 的 实践 用 案例进 行 了分析 . 并 关 键词 : 内国际化 ; 境 境外 国际化 ; 际化 方 式 国 中图分类 号 :l3 4 F 1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1 432 1 )2—00 —0 10 —2 4 (00 0 21 4
1 中 国企 业 境 内国 际 化 背 景 研 究
1 1 境 内国 际化理 论基 础 .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定义的国际化概念 : 国公 司在他们 的基地所在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生产或服务设 跨 施的活动. 著名的跨国公司专家邓宁(9 3认为 : 国的或者多 国企业 的概念就是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 19 ) 跨 并在
中国企 业 境 内国 际化 方 式研 究
— —
以华菱 管线 联 姻 米 塔 尔为 例
夏 玉娴
( 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 济与管理学 院 , 上海 20 3 ) 0 0 0
摘
要 : 文首 先就 q ̄ 学者 对 国际化 概念 作 了梳 理 , 而 对境 内国际化 进 行 了界 定 , 本 'l - 进 并在 讨论 了
外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 ; 成为一家外国企业的全资子公司. 从外向视角来看 , 企业国际化可以采取的模式有 : 出 口产品; 向国外企业颁发许可证; 在国外与外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 ; 在国外建立企业或收购兼并外 国企业. 综上所述 , 我们认为应当这样界定境 内国际化——特定行业内的企业为突破 自 国际化进程 中的瓶颈 , 身 在 保持 自己的发展 潜 力 和公 司特点 的基 础上 , 通过 特定 的股 权 安排 引 入 有特 殊 国际 经 营 资源 优 势 的战 略 投
企业国际化阶段_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_鲁桐
点 ; 由此而来的企业决策也处于试探阶段 ; 经过一 段时间的海外经营活动 ,企业家获得并积累了对 该市场的认识和经验 ; 海外经营活动反过来增加 了决策者的市场知识 ,成为决策者认识和把握海 外市场机会的新基础 ,从而推动企业把更多的资 源投向海外市场。
市场知识
投资决策
市场投入
经营活动
图 1 北欧学派企业国际化模型
资 料 来 源: Joha nso n, J. a nd V ahlne, J. - E. ( 1990): “ The M echa nism o f Inter na tio nalizatio n” ,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 w V ol. 7.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 ( Market know ledg e) 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特征。 市场知识由两部 分组成 ,一部分是一般的企业经营和技术 ,即可以 从教 育过程、书本中 学到的客观知识 ( Objectiv e know ledg e)。 另一部分关于具体市场的知识和经 验 , 或称经 验知 识 ( Ex periential know ledge ) , 只 能通过亲身的工作实践积累。 后者对于企业的海 外经营起着关键作用。 北欧的国际化模型跨国公 司 学、 从静 态 和 动态 两 个 角 度分 析 市 场知 识 对 海
动
力 开拓 海外 市
场
S( 2)前出口阶段: 企 业 寻求 信 息并 评 估潜 在 出口 市场
S( 2)开 始 对 出口感 兴趣
S( 2)通过海 S( 3)企 业积 极寻 求
外代理
出口市场
商出口
企业国际化中的心理距离界定、测量及化解对策
企业国际化中的心理距离界定、测量及化解对策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心理距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心理距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一个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基础上的心理距离评价模型。
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心理距离是影响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当从政府和企业层面采取相应措施以缩短心理距离,从而更好地助推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心理距离处理心理距离的基本界定心理距离(psychic distance)是北欧学者提出的用于解释和说明企业国际化行为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W.Beckermann于1956年发表在《经济和统计评论》杂志上的论文——“欧洲内部贸易的距离和形式”中使用的。
UPPASALA模型将心理距离定义为:阻止信息在市场和企业间传递的因素,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系、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等的总和。
北欧学者认为,当企业面临不同的国外市场时,选择海外市场的次序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到远的原则。
此后,心理距离这一概念开始在国际化文献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Hallen和wiedersheim-Paul(1984)指出心理距离是:买卖双方在供需上的感知差异。
Nordstrom Vanlne(1994)指出:心理距离是阻碍企业获得海外市场知识的因素。
Grady lane(1996)指出:心理距离是由于文化及其它困难影响而无法获得相关海外市场知识导致的企业不确定性程度。
综合上述学者关于心理距离的界定和论述,本文认为心理距离是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时,由于母国和东道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差异感受。
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环境差异越大,心理距离越远。
心理距离对企业的跨国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正如许多文献指出的那样,心理距离是决定企业国家市场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体讲,作为母国市场和海外市场感知差异结果的心理距离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第一,当企业面对不同的海外市场时,它们首先选择市场条件、文化背景与母国相同的国家,即企业的海外经营具有文化上的认同性。
6海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国际化经营
——理论、模式、案例
第一部分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基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研究探 讨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具有特殊意义。从事国际 化经营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生存 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国际商务领 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主要包括一个国内企 业怎样发展为一个跨国企业。具体的研究重点包 括: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基础;企业国际化经 营的发展过程(阶段);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测评;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道路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企 业国际化经营的内外环境条件;企业国际化经营 的竞争优势及其决定因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 略选择(微观企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选 择(宏观)。
北欧学派关于企业国际化的阶段理论可以用下列 图示来说明:
市场知识 投资决策
市场投入
经营活动
当企业经营者缺乏对市场的信息和了解 时,减少风险的本能使其国际化经营决策 处于试探阶段,并把海外市场投入降到最 低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海外经营活动,企业家 获得并积累了对该市场的认识和经验;海 外经营活动反过来增加了决策者的市场知 识,成为决策者认识和把握海外市场机会 的新基础,从而推动企业把更多的资源投 向海外市场。
第三,国际经营阶段。当某个企业的出口业务达 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时,其原有的出口部在公司中 的地位随之不断上升,直至达到与国内其它事业部 门或职能部门同等的地位,成为直接由企业高层领 导指挥的经营国外一切业务的国际部。在此阶段, 有时企业也以参股的形式组建合资企业或成立子公 司,或与其他公司结成联盟。这时国内的公司总部 或母公司对国际部或国外子公司仍实施绝对的控制, 重大的决策都由公司总部或母公司做出,其决策方 式是单向型的。这类企业被称作“国际企业”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
企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中国学者鲁桐在 《 中 国企业跨 国经营 战略》 中
总 结 了 中 国制 造 型 企 业 的 内 向 型 国 际 化 和外 向 型
【 作 者 简介 】王娇 , 中车工 业研 究院 有 限公 司 经济研 究部 , 研 究方 向: 企 业管理 ; 田钢 , 中车 工 业研 究院有 限公 司经 济研 究部 , 研 究方 向:
企 业管 理 。
国 际化 发 展 在 方 式 和 功 能 方 面 的 差 异 ( 见表 2 ) 。
表1 外 向和 内 向国际 化 的形式
技 术 、管 理 等 方 面 的基 础 之 上 。而 获 得 这 些 能 力 ,
必 须 经 过 不 断 积 累 和 积 极 引进 学 习 的过 程 ; 企 业 进 必须 在“ 引进来 ” 的基 础 之 上 , 才能 实现“ 走 出去 ” 。
二、 国 际 化 理 论
( 一) 企 业 国 际化 定 义 企 业 国际化 ( E n t e r p r i s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 的 概
念 至 今 未 形 成 一 个 统 一 的认 识 , 不 同 的 研 究 者 对 企
际 化 动 因理 论 、 发 展 中 国家 企 业 国际 化 动 因 理 论 和
【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2 — 2 7
作 企业 、 设 立海外 子公 司和分公 司等 1 。内 向国际 化 的形 式主要 有进 口、购买专 利技术 、三来一 补
( 加工 ) 、 建 立 国内合 资 / 合作 企业 、 成 为 外 国企 业 的 子公 司 或 分 公 司等 【 3 J 。外 向 国际 化 和 内 向 国 际 化 是 相互联 系 、 相互 促进 的 , 内 向 国 际 化 往 往 是 外 向 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 , 而 外 向 国际 化 是 内 向 国 际化 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和 结 果 ( 见表 1 ) 。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问题与对策
、
企 业 国 际化 概念 及 其 内涵
业 国 际 化 首 先 是 一 种 过 程 。 过 这 个 过 程 , 业 投 资 与经 营 通 企 活 动 实现 由 国 内 向 国 际 的转 化 。因 此 , 者 认 为 将 国 际 化 理 笔 解为一种过程较为准确。
究 竟 什 么是 国际 化 ?政 府 部 门 、 业 界 、 济理 论 界 的说 法 不 企 经 尽 相 同 。 略 微浏 览 一 下 国 内这 方 面 的 文 献 。 致 有 以 下 三 种 大 不 同的 说 法 : 一 种 将 企 业 国 际 化 解 释 为 “ 业 积极 参 与 国 第 企 际分 工 , 国 内经 营 向全 球 经 营 发 展 的过 程 ” 鲁 桐 ,9 8I 由 ( 19 )l l ;
进 程 来 看 ,走 出 去 ” 核 心 内容 , 然 在 于企 业 跨 国投 资 与 “ 的 显
跨 国经 营 。虽 然 对 外 贸 易 可 能 最 终导 致 企 业 “ 出 去 ”但 由 走 , 于 只涉 及 产 品 的外 销 。 不能 视 为 企 业 走 出去 或 国 际 化 。 事 还
20 0 8年 1 2月
江西 科 技 师 范 学 院学 报
J un lo aI】 ce c o ra fJ I 【S in e& T c n lg r l iest i gi e h oo yNoma Unv ri y
第 6期
Hale Waihona Puke De . 0 8 c。 0 2 No6 .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 题与对策
对 外 投 资 , 国外 设 立 机 构 , 泛 利 用 国 外 资 源 , 全 球 战 略 在 广 从
出发 . 行 综 合 运 筹 。 一 个 或 若 干 个 经 济 领 域 进行 经 营 活 进 在 动 ”或 者 “ 企 业 在 两 国 、 国 、 际 甚 至 全 球 范 围内 , 事 , 是 多 洲 从
华为公司国际化探析
华为公司国际化探析作者:刘伟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20期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华为公司作为中国通信制造企业国际化的代表,其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国际化程度与绩效的把握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华为公司的国际化,对于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华为公司;国际化;进入方式;绩效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083-01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为华为)成立于1988年,总部在深圳,是一家专门从事通信设备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也是我国通信市场主要设备供应商,并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成为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
从华为确定国际化战略开始,经过不懈的努力,华为在海外市场连续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步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华为业务。
据统计,华为公司2008年销售额为1252.17亿元,海外销售额达到939.13亿元,占销售额的比重为75%。
2009年-2011年,公司销售收入由1466.07亿元增长到2039.7亿元,海外销售额则从876.07亿元增加到1348亿元。
201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20,1.98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海外销售额为1466亿元。
可以看出,海外销售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
截至2012年底,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固定网络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Top50运营商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路由器进入并服务于20多家欧洲主流运营商,保持市场领先优势。
华为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分支机构达到100多个,在美国、印度、瑞典及俄罗斯等地设立了16个研究所,其研究侧重点及方向均不同。
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采用国际化的同步研发体系,进行产品的研发。
1 华为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电子信息业是高科技产业,研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程度(DOI)=FSTS+FATA+OSTS+TMIE+PDIO
(2)威尔什和罗斯坦瑞尼的六要素模型
该模型从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海外生产经营方法、目标 市场的选择、组织结构、融资方法和人员素质六个方面考察企业的跨 国经营。
(3)定性评价方法(日本小林规威等学者1980年发表)
国内有学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调查,提出了“国际 化蛛网模型”(鲁桐,2000),该模型从6个方面:即跨国经营方式、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组织结构、人事管理和跨国化指数考察企业的 国际化程度,它们构成了企业国际化的蛛网图形。 还有学者开发出了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企业经营 管理与国际化进展程度之间的联系,他们的测评指标选取国际化战略、 组织结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服务)管理、市场营销、研究 开发、当地化及经济指标等9个尺度来综合评价企业的国际化指数(沈 娜、赵国杰,2001),并用这一方法对被认为是代表我国企业国际化 程度最高的海尔集团进行了测评。
实现商业成功。
华为国际化战略实现方式 市场的国际化
对于任何想实现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的道路并 不是其产品或服务进入国际市场那么简单,也不是国 际市场销售额比重上升所可以衡量的。华为需要提升 业务收入的质量,而不光是停留在海外合同销售额的 提高。 可以说,华为过去是建立在利润运营模式基础 之上的,而随着国际销售收入成为未来增长的主流, 华为的运营模式需要进行转变才能适应华为新的国际 化战略。
二、国际化战略种类
跨国战略
在全球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形成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 效益和区位效益,转移企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多国战略
在统一的经营原则和目标的指导下,按照各东道国当 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生产和经营。
上市公司国际化程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论层面或国际化的某个侧 面进行研究 ,如 中国企业
2 上海会计 20 . 08 4
维普资讯
名 论 苑
性考虑 ,可 以采用海外 长期股权投 资 占总净资产 基于数据可得性和真实性的考虑 ,本文计划从 百分 比 fE T ) F I E 和海外长期股权投资 占总资产百分 我国 A股上市公 司中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较多的 比 fE T ) F I A 两个指标来进行衡量 。股权投资代表了 行业 ,并从 中选取样本进行研究。根据统计公报来 投资者 在被投资单 位 中所有权 的份 额 ,因而采 用 看 ,在境内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中,制造业所 占的
F I E这一 指标 能够 衡 量企业 的股东 权益 在海 外 的 ET 比例最 大 为 5 .%,而 制造 业 中又 以通讯 设 备 、计 34
度 ,无 法 说 明衡 量 的效 度 ,容 易 导 致 实 证 结 果 的 实效 ,故 而 出现 了多重 指标 衡 量 体 系 方 面 的研 究 。 Slvn19) ul a(9 4 将过 去学 者所 使用 的国 际化衡 量指 标 i
虽然大部 分学者对 企业 国际化 的定义 并非完
全 相 同 ,但 都 认 同 国 际 化 是 企 业 的各 种 营 运 活 动
维普资讯
名l l l
l l 苑
上市公 司国际化程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福胜 王虹妹
经济全球化使每个企业都必然要面对国际化问 题 ,因而 国际化 战略 已成 为 企业 战 略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中 国企 业 的国 际化进 程 是伴 随 中 国改革 开 放 逐 国际化 的发 展模 式 、国际 化发 展 的决定 因素 、企 业 国际化 发展 能力 或 者针 对 中 国某一 行业 或 某一 企 业 进行 研 究 。而我 国学者 鲁 桐提 出的 “ 国际化 蜘蛛 网
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评估及案例分析
第0 7 0 1 2 1 誊第2 期 0 年 6 月
J R A F Z O 中原工学院学报 F T C N L GY OU N L O H NG U N I T T T O E H O O Y A NS I U E
V 1 1 N . 0. 7 o
际化 程度.
美 国学者苏 利 义 ( ne S lv n 19 ) 曾尝 试 Da il ul a ,9 4 i 用五种 经 济指标 衡 量 企业 的 国 际化 程 度 : 国销 售 占 外 总销 售 的 比 重 ( S F TS) 外 国 资 产 占 总 资 产 的 比 承 、 (A F TA)海 外 子 公 司 占全 部 子公 司 的 比例 ()TS 、 、 (S )
摘
要 : 在考 察 企 业 国 际 化 含义 的基 础上 , 析 了测 量 企 业 国 际 化 程 度 的模 型 , 从 跨 国 经 营 方 式 、 务 管 理 、 场 营 分 并 财 市
销 、 事 管 理 、 织 结 构 、 国化 指 数 和研 发 国 际化 等 7 方 耐对 海 尔集 团 的 国 际 化 进 行 了 评 估 , 出 海 尔 集 团 的 跨 国 经 人 组 跨 个 指
世纪 7 O年代 中期 以后 , 国际 商务研 究领域 的重 要研 究
课题 之一 . 于企 、 际化 的定 义与 内涵 , 归纳 为 5 关 国 可 种 观点 : 一 , 第 国际 化是企 业 的一种 在外 国市场 的投 资 模式 , 以用 理性 的 内部化 、 有权 和区位 优势 的经 济 可 所
国际化 程 度 评 估 模 型
对 企业 国 际化 程度 及 经 营 业绩 的 评估 和考 核是进 行 国际化 经 营战 略选 择 的标 准 和 前提 , 同时 也 反 映 丁 企业 国 际化经 营 中 的总 体 战 略 曰标 . 个 企 业 进行 国 一 际化 发展 是通 过什 么指 标来 衡 量 自己 罔际化 的发 展程 度 ?是通 过一个 指 标还 是几 个 指标综 合 考虑 ?这 是一 个 比较具 有挑 战性 的问 题 , 文 将 简 评 衡 量 企 本 I 化 的模 型 , 并从 中选择 一种 作 为本文 的 分析工 具 .
中国知名体育运动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中国知名体育运动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学位类型:同等学力论文作者:黄梅芳培养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包歌副教授2018年2月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famous sportsgoods brands摘要中国体育用品品牌虽历经十余年海外发展,但绝大部分仍处于国际化拓展阶段,尚未能进入全面国际化经营阶段,如何提升国际化经营程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品牌国际化程度评价理论作为指导,构建蛛网模型分析框架分析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国际化程度。
选取安踏、李宁、匹克、鸿星尔克4个典型的中国知名体育用品牌,通过蛛网模型法从国际销售渠道、国际形象、销售规模、国际组织架构、国际化实施期间、国际人才战略、品牌价值及品牌输出八个方面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将指标构建在一个多维坐标系形成蛛网模型。
通过蛛网模型分析、研究国际化程度,进而发现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国际化在产品能力、品牌定位、营销策略、国际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产品策略提升竞争力、商标策略促进品牌落实、渠道策略开拓市场、文化策略丰富内涵、广告策略提升形象的国际化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的国际化提供战略指导。
关键词:体育用品,品牌国际化,国际化战略AbstractAlthough Chinese sporting goods brands have developed the abroad market for more than ten years,most of them are still in the stage of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have not yet been able to reach the stage of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s an urgent problem need to be solved.Based on the evaluation theory of the brand internationalization,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bweb model analysis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sporting goods brands.This paper chooses four Chinese typical sports brands,including Anta,Li Ning,Peak and Erke,and analyzes from eight indictors through the cobweb model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sales channel, international image,sales scal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ternationalization implementation,the international talent strategy,brand value and output.These indictors analyze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coordinate system.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bweb model and the study of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it finds out the Chinese sports brands hav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duct capabilities, brand positioning,the marketing strategies,and international talents etc..Finally,accord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the paper proposes to make use of the products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trademark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br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hannel strategy to develop the markets,cultural strategy to rich the brand connotation,advertising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brand international image.And provide strategic guidance for Chinese sports brands internationalization.Key words:sports goods,brand internat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目录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1.2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2.1国外对国际化评价的理论研究 (2)1.2.2国内对国际化评价的理论研究 (3)1.2.3国内对体育用品品牌国际化的研究 (5)1.3研究模型与方法 (5)1.3.1模型选择与样本选择 (6)1.3.2文献资料收集方法 (6)1.3.3数据统计方法 (6)1.3.4逻辑分析方法 (7)第2章体育运动品牌国际化方式与现状分析 (7)2.1品牌国际化的目标市场选择 (7)2.1.1目标国际市场选择的决策因素 (7)2.1.2目标市场选择的顺序模式 (8)2.2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与海外机构的设立 (9)2.2.1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 (9)2.2.2国际市场海外机构的设立 (10)2.3全球体育运动品牌国际化现状分析 (11)2.3.1全球体育运动品牌发展现状 (11)2.3.2全球体育运动品牌重大并购案例分析 (11)2.4中国体育运动品牌国际化现状 (12)2.4.1中国体育运动品牌发展现状 (12)2.4.2中国体育运动品牌进出口现状 (13)第3章中国体育运动品牌国际化评价蛛网模型构建 (14)3.1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国际化蛛网模型 (14)3.2品牌国际化评价的八大指标及评分标准 (15)3.3品牌国际化评价的综合分值 (17)第4章典型样本品牌国际化蛛网模型评价 (18)4.1典型样本品牌概况 (18)4.1.1典型样本品牌概况 (18)4.1.2样本品牌的国际化市场选择 (20)4.1.3样本品牌的国际化并购 (21)4.2安踏品牌国际化分析 (21)4.2.1安踏品牌国际化概况 (21)4.2.2安踏品牌国际化指标分析 (22)4.2.3安踏品牌国际化蛛网模型 (23)4.3李宁品牌国际化现状分析 (24)4.3.1李宁品牌国际化概况 (24)4.3.2李宁品牌国际化指标分析 (24)4.3.3李宁品牌国际化蛛网模型 (26)4.4匹克品牌国际化分析 (27)4.4.1匹克品牌国际化概况 (27)4.4.2匹克品牌国际化指标分析 (28)4.4.3匹克品牌国际化蛛网模型 (29)4.5鸿星尔克品牌国际化分析 (30)4.5.1鸿星尔克品牌国际化概况 (30)4.5.2鸿星尔克品牌国际化指标分析 (30)4.5.3鸿星尔克官品牌国际化蛛网模型 (32)4.6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国际化小结 (33)第5章中国体育用品品牌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33)5.1产品能力不足 (33)5.1.1缺乏主打产品 (33)5.1.2自主创新能力低 (34)5.2品牌定位不够明确 (34)5.2.1市场定位的不明确 (34)5.2.2品牌定位不精准且变换频繁 (34)5.3品牌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35)5.3.1销售渠道存在的问题 (35)5.3.2赞助赛事存在的问题 (35)5.4对国际人才的运用缺乏 (35)第6章中国体育运动品牌国际化策略 (35)6.1应用产品策略改善企业国际竞争力 (36)6.1.1产品科技国际化 (36)6.1.2产品设计的国际化 (36)6.1.3产品市场定位的国际化 (36)6.2应用商标策略促进品牌国际化落实 (37)6.2.1商标的国际化 (37)6.2.2标识抽象及简单化 (37)6.2.3品牌标识国际市场通行性 (37)6.2.4商标海外国家注册 (38)6.3应用渠道策略开拓国际市场 (38)6.3.1特许经营方式 (39)6.3.2国外销售代理方式 (39)6.3.3自创品牌直营店 (39)6.3.4海外品牌收购拓展海外渠道 (40)6.4应用广告策略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40)6.4.1参加海外产品展会和海外时装展 (41)6.4.2赞助国际赛事 (41)6.4.3海外上市 (42)6.5应用文化策略丰富品牌内涵 (42)6.5.1融文化于生活的国际化方式 (42)6.5.2融文化于产品风格的国际化方式 (43)6.6品牌国际化的战略实行 (43)6.6.1国际化战略实行的全局性 (43)6.6.2品牌国际化战略不同阶段实行的侧重点 (43)参考文献 (45)附录 (46)致谢 (52)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2)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目的、意义1.1.1研究背景伴随着中国经济告诉发展,我国体育用品销售在近十年期间也持续增长。
企业国际化能力测评体系构建
国外销售额/ 总销售 额 +国外雇 员数/ 雇员 总数 ) 3×10 ; ÷ 0% 我国学者鲁桐 (o o 2 o )采用 “ 蛛网模型评价 法” 对反映企业 国际化的六个方面进行 了五级量化分析 。
2 2 测 评 理 论 述 评 .
( )指标 的选取 。选取 的指标 可谓林 林总 总 ,如外 国销 1
企业国际化能 力测评体 系构建
周 霞 ,李 飞 飞
( 南理工大 学工商 管理 学院 ,广 东广州 5 0 4 ) 华 16 0
摘 要 : 随 着我 国企 业 国 际化 实践 和 理 论 研 究 的不 断深 入 ,企 业 国 际化 能 力 的 测评 正成 为 实 践 的 需要 、研 究 的 热 点。 目前 ,已有相 关理论几乎仅从 国际化业务 占企业总业务比重的角度来考察企业 国际化能力 ,本研 究认为 已 有考察 角度较 为狭隘,具有一定局 限性 。基 于此 ,首先对企业国际化能力进行概 念界 定 ,然后 对部 分 国内外较
1 企业 国际化 能力
企业国际化成 长是企业边界在世界 范围内的扩展 和延 伸 , 是企业 以国际市场 为导 向 , 在世 界范 围 内利 用生 产要 素 、积
贸易 和发 展会 议 ( N T D) 出 版 的 ( o o世 界投 资 报 告 U CA 20 跨 国并购 与发展》 提 出,跨 国公 司国际化程 度的衡量标 准是三个 比率 的平均数 ,跨 国化 指数 =( 国外资产/ 总资产 +
企 业 总 业 务 中 所 占 比重 ,反 映 了 国 际 业 务 的 战 略 度 。 ( ) 3
企业 国际化 能力 体现 为其 资源在 国 际间 的配 置 效率 ,最终
知识资产与企业国际化的相关性
摘 要: 知识 资产 已取代传统的资产成为了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文章 以知识开发和知识利用为国际化战略 目标 .
从知识获取、 知识外溢成本和知识传递成本三个方面 出发 , 通过定量分析 的方 法来探 索在 国际化不 同阶段 国际化进 入模式的选择 问题 , 论证知识资产与 国际化之 间的相 关性 , 并指 出国际化路径选择对知识资产的依赖性及 国际化进
此, 从知 识 资产视 角来探 究企 业 国际化 进入 模 式具有 现实 意义 。
关 于企业 国 际化进入 模式 的研 究 , 最早 起源 于交 知识资产 已取代传统的资产成为 了企业最重要 假设 企业 生 产成 本 与市场 的资产 。随着世界 市场 的形成 和企业 国际化 的开展 , 易成 本理 论 。在该 理论 中 , 生产 成本 一样 , 而得 出企业是 否采 用 内部 化进 入模 从 知识资产在国际化路径选择中的作用 日 益突出, 成为 式取决于内部交易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的比较。 由于 了进入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但是我国企业对此 市场交易存在知识外溢成本 , 出于降低机会主义威胁 却认识不足 , 在国际化路径选择 中往往忽略知识资产 的考虑 ,企业应该采取控制程度高的内部化进入模 的作用 。 式。 噌 先 , 这个 理论忽 略 了企业 生产 成本 不 只取 决 鲁桐 ( 0 6 曾对 5 20 ) 0家 中国行 业 领先企 业 的海外 于技术因素 , 还受到组织因素的影响, 随着现代技术 经 营状 况 进行 了统计 研究 ,结 果表 明 :8 4 %的 中 国领 传播 速度 的加 快 , 业之 间 的差 距更 多地 体 现在 组织 企 先 企业 国际化 时主要 采 取新建 的进 入 方式 ,9 3%采用 因素的差异上 。 由于各企业的组织能力不同 , 从而使 战略联盟 方式 ,3 用收购兼 并方式 。所 以 , 1%采 中国企 得 企业 自身组 织 生 产 的成 本 与 利 用 市 场 ( 即其 他 企 业 海外拓 展 的方式 以新建 为主 。同时 , 一些 学者 在对 业 ) 织生 产 的成本存 在 差异 。这里 所涉 及 到 的组 织 组 温州民营企业的调查 中发现,0 9 %以上的企业选择以 因素就是企业知识资产的载体之一。其次 , 该理论忽 贸易方式 进入 海外 目标 市场 。由此可 以看 出 , 国企 略 了国 际化 的 目的不 仅在 于对 现有 知识 的转 移利 用 , 我 业 进行 国际 化 的一个 显 著 特点 是 ,要 么 不进 行 国际 还在 于对 知识 的开发 。进 入新 的市 场对企 业 而言 , 也 化 , 限于 国内市场 ; 么一涉足 国际市场 , 局 要 就采 取控 意味着 对原 有知 识结 构进行 检验 改进 , 新原 有知 识 更 制程度高 、 投入较大的进入方式。然而常常因为这种 资产 , 造 新 的知 识 资 产 , 创 这是 企 业 建构 未 来 优势 的 冒进行为, 企业遭遇了失败, 造成资金流动障碍 , 轻则 重要基础 , 也是企业能够拓展现有资源平 台路径依赖 对 国际化 失去 信 心 , 守 国 内市场 ; 退 重则 对其 发 展构 的重要 方 式 。因此 , 国公司投 资通 常是 出于开 发和 跨 成 障碍 , 一蹶 不振 。前 两年 ,C T L等企 业 的国际化就遭 利用知 识两 种战 略。 遇 了这样 的困境 。Ⅲ Ma h k 1 9 ) d o (9 7 的组 织 能 力理 论 突 破 了 内部 化 的 为什 么我 国企业倾 向于采用 控制 程度 高 、 资大 局 限 , 投 研究 了企 业在合 作进 入 和内部 化两 者 之间选 择 的冒进 国际化进 入模 式 呢?原 因之一 在于 , 国企业 的 问题 。Mahk认 为企业 是 一系 列静 态 资源 和可 转 我 do 忽略了知识资产对企业 国际化进入模式的影响 , 忽略 移资源 的集合体 , 并且这些资源在个人和组织的相互 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不 了知 识 资产 与 国 际化 进 入模 式 之 间 的关 系 。有鉴 于 作用的动态过程 中转化为能力 ,
跨国公司经营理论回顾
跨国公司理论的回顾与评论(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跨国公司理论1977年, 英国里丁大学邓宁(J·H·Dunning)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 折衷理论探索》, 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981年, 他又在《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进一步对折衷理论进行论述。
邓宁认为, 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 是建立在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基础上的, 这些理论虽然对某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跨国公司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但是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基本上可分为四种流派:1.完全市场C.P. Kindleberger: American Business Abroad, 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t, New Haven, Ya le University Press, 1969的假设前提出发,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分析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优势的来源, 其代表是海默和金德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该理论认为, 垄断优势来自四种市场不完全形态: (1)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2)产品市场的不完全;(3)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的不完全;(4)由政府课税、关税等措施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前3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能够拥有垄断优势, 第4种的市场不完全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实现价值增值。
12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在20世纪60年代初所提出的垄断优势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知识资产, 如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资金的便利条件、管理技能等;(2)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 如品牌、商标、差异性产品、营销技巧、价格操纵;(3)跨国公司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海默等为代表的垄断优势论与新古典贸易和投资理论的最大区别是将跨国公司看作国际生产的主体, 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国际交换的主体, 从而将跨国公司的研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之中。
第四章 企业国际化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企业的国际化是企
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商业网络关系 的过程。所谓“商业网络”(Business Network)是指企业与其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 按照国际化企业在商业网络中的地位,可以 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企业: (1)早行动企业:主要依赖代理商进入国际 市场,国际化程度较低; (2)孤独的国际化企业:主要依赖自身的资 源和能力开拓市场,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较低;
以及结合职能、产品、地区主线的矩阵结构, 在此基础上将国际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划分为 职能性结构、产品型结构、地区型结构、混 合型结构和网络型结构五个层次,分别赋值1, 2,3,4,5。 (5)人事管理:海外派遣管理人员的选拔培 训对国际化企业至关重要,设置“海外派遣 管理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和“当地录用管理 人员的培养与管理”两个指标,将人事管理 分为五个层次并分别赋值。
⑤可以集中生产,实现规模经济。 缺点:①对市场缺乏控制,国际市场信息反 馈不灵敏,不能获得国际经营的直接经验; ②贸易环节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导致 利润较低。 适用企业:小企业或认为目标市场潜力有限 但风险较大的大企业。前者将间接出口方式 作为国际化的主要进入方式,对于后者间接 出口只是其诸多进入方式之一。 主要形式:①出口管理公司。按照地域或行业
日本模式的特征: (1)综合商社是先导和主体; (2)综合商社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 (3)综合商社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独特物; (4)综合商社是一种独特的跨国公司。 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 共同点: (1)规模经济; (2)强大的产业组织和管理能力;
(3)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 (4)政府的支持、鼓励和保护政策。 不同点: (1)跨国经营的主体不同; (2)对外投资区域不同; (3)对外投资的方式不同; (4)经营的侧重点不同。 需要指出的是两种模式并非截然对立,只不 过前者以制造业促进贸易,后者则相反。
中国3PL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研究
输和装卸 等 流通环 节 , 缺 少必要 的 行业 标 都 准和行业规 范. 导致物流 效率普遍 不 高, 以 难
与 国际规 格 接 轨 。 ( 国 际 物 流 运 力 不 足 。 3) 我国国际物 流基 础设施 初具 规模 , 总体规 但
张 庆威
步阶段 。 面时经济全球化 、 国际物 流公 司抢滩 中国的状况 . 中国物流 企业 将如 何 应时?如 何走 出国门谋 求外 向国际化的发展 ?文章从 企业性质 出发。 究物流 企业核 心竞争力 , 研 运 用S oT法对物流 企业战 略环 境进行 分析 . w 为 中国 3 L基于核心竞争力 的外向国际化发 P
模偏 小。作 为我 国 国际贸 易主要运 输方式 的 海运。 总体 速 力的增 长远 远跟 不上 国际 贸 易 发展 的速度 。井且港 口不足 、 布局 不合理 , 影 响进 出 口货 物 厦 时 的 流 进 流 出。 ( ) 际 物 4国 流专业人 才匮乏。我 国国 际物 流 起步 晚 , 现 有从 业人 员素质远 远跟 不上物流 国际化发展
适应性技 术优 势。拉奥 ( n y I的研 究 j ahI a ) 表明。 第三世 界跨 国公 司的技 术特 征 形成 包 含着企业 内在的创 新活动。 当我国物 流企业
遵 循 地理 区 位理 论 向 周 边 发 展 中 国 家厦 地 区 发展 国 际 物 流 , 要 比 发 达 国 家 更 具 适 应 性 则 优势。 ‘
关键 词 : 三方 物 流 第 外 向 国 际化 S T战略 分析 核心竞 争力 WO 中圈分类 号: 7 . I 67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4 1 (0 7 0 — 5 10 94 2 0 )3 0 6—
国际化战略.
4. 其他管理问题:一个主要顾虑是国际市场的高度竞争性;当地
国家政府和跨国公司的关系。
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汇率风险,表现为: 1.交易风险:
① ② ③ ④ 依据商业信用购买或销售商品或服务,合同金额以外币计算; 借入或贷出外国货币资金; 成为还未交割的远期外汇合约的一方; 其他获得外币资产或带来外币债务的交易活动。 来实际的损失,但折算风险有时会影响到跨国公司的股价。
实现商业成功。
华为国际化战略实现方式 市场的国际化
对于任何想实现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的道路并 不是其产品或服务进入国际市场那么简单,也不是国 际市场销售额比重上升所可以衡量的。华为需要提升 业务收入的质量,而不光是停留在海外合同销售额的 提高。 可以说,华为过去是建立在利润运营模式基础 之上的,而随着国际销售收入成为未来增长的主流, 华为的运营模式需要进行转变才能适应华为新的国际 化战略。
五、国际化经营的风险
国际环境中的风险
1. 政治风险:国家政府的不稳定和国际国内的战争 2. 经济风险:不同货币汇率的差异和波动;同时不同货币的价值
有时会极大地影响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因为它们会影响到不 同国家制造的产品价格
3. 国际扩张的限制—管理问题:地理位置在不同国家的分
散性增加了不同部门之间协调成本和产品分销的成本;贸易壁垒、 物流成本、文化差异和不同国家及其他差异(如原材料和不同劳动 技能的取得)增加了实施国际多元化政策的复杂性。总体来讲,有 效地实施、管理和控制公司国际化运作是很困难的。
获取资源
在商品市场的所在国生产和推销产品的根本原因:降低成本、获 得更高利润;到具有潜力的国家投资办企业的另一个目的是:绕过贸 易壁垒,避免国际商务纠纷,更好地挤占他国市场。
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评析——基于32家中央企业的统计数据
2012年第9期山东社会科学No.9总第205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5收稿日期:2012-04-29作者简介:徐传谌,男,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德海,男,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助理。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大学“985工程”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杨大楷:《国际投资学》(第三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②Dunning ,J.H.,1993,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评析———基于32家中央企业的统计数据徐传谌孔德海(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中央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国际化经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通过对中国32家特大型中央企业统计数据的分析,并在10个重要的国际化测度范围内,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以及中央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运营现状和总体实力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央企业持续提升跨国经营能力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关键词]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统计分析[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9-0143-04加入WTO 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央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国际化经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按照政府的管理权限划分,中国的国有企业可以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
本文基于权威机构的真实调研数据,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中央企业的属性特点,尝试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指标进行设计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ndvik Alt ascopco Faci t
公司
公司
公司
V olve 公司
总计
海外销售分部 的设立顺序
N→ S
2
3
0
2
7
A→ S
18
14
14
10
56
海外生产分公司 的设立顺序
N→ P
0
0
0
0
0
A→ P
2
3
2
2
9
S→ P
13
9
3
3
28
说明: N: 表示企业在该国无正 常出口业务 ; A: 表示企业在该 国通过中间商出口 ; S: 表示企业在 该国设有海外 销售分部 ; P: 表 示企业在该国设有海外 分部 ; N→ S: 表示企业在 该国设立分部以 前 ,在该国无经常出口业务 ; S→ P: 表示企业在该国设立海外生产 分部之前已经设有销售分部 ,其余类推。
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
鲁 桐*
内容提要 本文在考察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测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方法 ,并 对首钢集团的国际化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 键 词 企业国际化 测量
企业国际化 ,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由 国内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①的过程。 在世界经济 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 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国际竞争。 综观世界著名 跨国公司 ,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国内市场向国际 市场发展的过程。一般而言 ,当企业经营活动与国 际经济发生某种联系时 ,企业国际化进程就开始 了。 这种联系既可以是生产要素方面的 ,如资金、 技术、人力资本等 ; 也可以是商品和服务的中间产 品和最终产品的交换 ; 还应该包括各种海外生产 经营活动。 从广义上说 ,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 , 包 括外 向国际 化 ( Outw ard) 和 内向 国际 化 ( Inw ard)两个方面。 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直接 或 间 接出 口 、技 术 转 让、 国外 各 种 合同 安 排、 国 外 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 ; 内向国际化活动 主 要 包括 进 口、 购 买 技术 专 利、 三 来一 补 、国 内 合 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本文将 着重讨论企业国际化的测量问题 ,并以案例研究 分析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特征。
当企业经营者缺乏对市场的信息和了解时 , 减少风险的本能使其把海外市场投入 降到最低
点 ; 由此而来的企业决策也处于试探阶段 ; 经过一 段时间的海外经营活动 ,企业家获得并积累了对 该市场的认识和经验 ; 海外经营活动反过来增加 了决策者的市场知识 ,成为决策者认识和把握海 外市场机会的新基础 ,从而推动企业把更多的资 源投向海外市场。
(三 )小林规威 ( 1998)的“海外经营五阶段说” 日本义塾大学商贸学院教授小林规威及其领 导的研究小组经过 7年的研究 ,对日本 100多家 跨国公司和美国、欧洲的几十家跨国公司③ 进行 了实证研究 ,提出了海外经营五阶段说。 它们是: 第 1阶段: 以总公司经营为中心的国际化—— 在 这个阶段 ,海外事业主要以出口活动为主 ; 第 2阶 段: 重视出口市场的国际经营—— 开始进行进口 替代产品的当地生产 ; 第 3阶段: 意识到与出口国 之外的第三国市场的结合 ,即在地域关联的基础 上 ,重视在出口国的经营活动 ,并开始从事海外生 产 ; 第 4阶段: 以全球战略进行跨国经营 ; 第 5阶 段: 全球战略经营的深化。 在上述五个阶段的基础上 ,小林规威又分别 从 管 理、 企业 组 织 结 构、 人员 培 训、 生 产职 能 等 方 面对每个阶段的国际化程度进行评价。 小林规威 的研究旨在通过与美欧跨国公司的比较研究 ,分 析日本企业跨国经营的特点 ,并进一步找出形成 日本跨国企业特点的原因: 是经济发展程度的差 别造成的 ,还是文化差异的结果。小林规威等人的 研究显然接受了北欧学派企业国际化阶段论的分 析方法 ,并且对日本、美国、欧洲的跨国公司进行 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为“阶段论”提供了新的依据。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在以下几点上是值得关 注的。第一 ,强调了经营者的经验知识与海外经营 活动的辩证关系。 该理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 道理 ,如果一个经营决策者缺乏对海外市场的了 解和认识 ,那么 ,该企业的国际经营活动就要受到 极大的约束。 而了解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是去经
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识
投资决策
市场投入
经营活动
图 1 北欧学派企业国际化模型
资 料 来 源: Joha nso n, J. a nd V ahlne, J. - E. ( 1990): “ The M echa nism o f Inter na tio nalizatio n” ,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 w V ol. 7.
资 料 来 源: Joh an son, J. and Wi edersh eim-paul, F. ( 1975 ): “ Th e In ternationali zati on of th e Fi rm-Four Sw edi sh Cas es” , Jour nal of Mana gement Stu dies , V ol. 12, N o. 3, O ct ober.
国际化阶段论提出以后 ,引起了国际企业研 究界的广泛注意。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 检验的结果看 ,支持和反对者兼而有之。一些学者 证明在中小规模的出口企业经营活动中表现明显
的阶段性。 Carlso n( 1975)对瑞典企业出口行为的 研 究 ; Bi lkey 和 T esar ( 1977)对美国威斯康 星中 小企业出口行为的考察 ,以及 Johanson和 Nonaka对日本企业出口战略的研究等等 ,都从经验上 支持了“阶段理论”。
S( 4)获 得 出 口经验
S( 3)建立海 S( 5)成 为有 经验 的
外销售
出口商
机构
S( 4)积极 从事 出口 活 动: 以 直 接 出口 方式 向其
S( 5)有 经 验 的小出 口商
他国 家出 口更
多的商品
S( 6)努力开拓
S( 5)开始 从事 各种 S( 6)有 经 验
其他出口市场
直接投资活动
世界经济* 2000年第 3期 · 9·
企 业国际 化阶 段、 测量 方法 及案 例研究
种资源投入量的多寡。 企业海外经营活动从第一 阶段向第四阶段的演进说明其资源投 入量的增
加 ,同时也表明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控制能力的 变化。 显然 ,在偶然出口阶段 ,企业对出口市场不 需或极少投入资源 ,在掌握市场信息方面也是零 散和不规则的。在代理出口阶段 ,企业有了固定的 海外市场信息渠道 ,同时也为出口市场投入一部 分资源。当企业开始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时 ,需要 在投资的种类和数量上有相当增加 ,同时 ,企业可 以直接掌握市场信息并获得该市场的 知识和经 验。 最后 ,当企业在海外建立直接的生产基地时 , 表明该企业更深地卷入了海外市场。
② “心理距 离” 这一概念最早由 W . Beckermann于 1956年 发表的论文《欧洲内部贸易的距离 和形式》中使用。 载于《经济和 统计评论》 1956年第 28卷。
鲁 桐
周围国家—— 丹麦、挪威、芬兰作为海外经营的首 选目标。理由是 ,企业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经营的 成功率要比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高得多。
动
力 开拓 海外 市
场
S( 2)前出口阶段: 企 业 寻求 信 息并 评 估潜 在 出口 市场
S( 2)开 始 对 出口感 兴趣
S( 2)通过海 S( 3)企 业积 极寻 求
外代理
出口市场
商出口
S( 3)获得出口经验: 企 业开 始 向临 近国家出口
S( 3)开 拓 出 口市场
S( 4)开 始向 临近 国 家出口
( 1975)
出口发展模型比较
Bikey和 T esa r
Cavsg ll
( 1977)
( 1980)
Czin k ota ( 1982)
S( 1)企 业对 出口 毫 S( 1)产品国内销售 无兴趣
S( 1)企 业 对 出口无 兴趣
S( 1)偶尔的 S( 2)企 业接 受海 外
出口活
定 单 ,但不 努
70年代中期 ,一批北欧学者如瑞典的 Johanson, Vahlne, Wiedershei m-paul 等人以企业 行为 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 ,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 论。 他们对瑞典 4家有代表性的制造业公司进行 了深入的案例研究。 在对企业的海外经营过程进 行比较研究时他们发现 ,这些企业在海外经营战 略步骤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即: 最初的外国市场 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 ;随着出口 活动的增加 ,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 和联系渠道 ,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而稳 定下来 ;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 大 ,母公司决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 司 ; 最后 ,当市场条件成熟以后 ,母公司开始进行 海外直接投资 ,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 表 1是 4家瑞典公司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化顺序。 北欧学者区分了企业海外经营的 4个不同发 展阶段: 1. 不规则的出口活动 ; 2. 通过代理商出 口 ; 3. 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 ; 4. 从事海外生产和 制造。
Johanson等人认为上述 4个阶段是一个“连 续”、“渐进”的过程。 它们分别表示一个企业在海 外市场的卷入程度或由浅入深的国际化程度。 这 种卷入程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 一是企业海外 投资的种类 ,如人力、物力、财力、技术 ; 二是每一
* 鲁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 与政治研究所 副研究员 北 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 5号 100732。 ①跨国公司是指以母国为基地 ,在 一个以上国家从事生产或销售 活动 ,并对其海外经营业务直接施加有效控制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