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设计7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密机械设计介绍课件
![精密机械设计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51063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3.png)
航天器制造:精密机械设计在航天器制造中应用广泛, 如卫星、火箭、空间站等部件的设计和制造。
导航系统:精密机械设计在导航系统中应用广泛,如卫星 导航、惯性导航、无线电导航等系统的设计和制造。
航空发动机:精密机械设计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中应用广泛, 如涡轮叶片、燃烧室、传动系统等部件的设计和制造。
医疗设备领域
变速箱:精密机械 设计在变速箱制造 中应用广泛,如齿 轮、轴、轴承等部 件的设计和制造。
底盘:精密机械设 计在底盘制造中应 用广泛,如悬挂系 统、转向系统、制 动系统等部件的设
计和制造。
车身:精密机械设 计在车身制造中应 用广泛,如车门、 车窗、座椅等部件
的设计和制造。
精密机械设计的发 展趋势
智能化设计趋势
技术创新:精密机械设计可以实现技 0 3 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节能环保:精密机械设计可以降低能 0 4 耗,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密机械设计的特点
01
高精度:精密机 械设计要求产品 的尺寸、形状、 位置等参数具有 很高的精度。
02
高效率:精密机 械设计要求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具 有较高的生产效 率,以满足市场 需求。
精密机械设计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02
03
04
精密机械设计概述
精密机械设计的基 本原理
精密机械设计的应 用领域
精密机械设计的发 展趋势
精密机械设计概述
精密机械设计的定义
01 精密机械设计是指对机械系 统的设计、制造和装配过程 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性能、 可靠性和效率。
02 精密机械设计包括对机械系 统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 和装配工艺等方面的优化。
01
手术机器人: 用于微创手 术,提高手 术精度和成 功率
导航系统:精密机械设计在导航系统中应用广泛,如卫星 导航、惯性导航、无线电导航等系统的设计和制造。
航空发动机:精密机械设计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中应用广泛, 如涡轮叶片、燃烧室、传动系统等部件的设计和制造。
医疗设备领域
变速箱:精密机械 设计在变速箱制造 中应用广泛,如齿 轮、轴、轴承等部 件的设计和制造。
底盘:精密机械设 计在底盘制造中应 用广泛,如悬挂系 统、转向系统、制 动系统等部件的设
计和制造。
车身:精密机械设 计在车身制造中应 用广泛,如车门、 车窗、座椅等部件
的设计和制造。
精密机械设计的发 展趋势
智能化设计趋势
技术创新:精密机械设计可以实现技 0 3 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节能环保:精密机械设计可以降低能 0 4 耗,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密机械设计的特点
01
高精度:精密机 械设计要求产品 的尺寸、形状、 位置等参数具有 很高的精度。
02
高效率:精密机 械设计要求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具 有较高的生产效 率,以满足市场 需求。
精密机械设计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02
03
04
精密机械设计概述
精密机械设计的基 本原理
精密机械设计的应 用领域
精密机械设计的发 展趋势
精密机械设计概述
精密机械设计的定义
01 精密机械设计是指对机械系 统的设计、制造和装配过程 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性能、 可靠性和效率。
02 精密机械设计包括对机械系 统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 和装配工艺等方面的优化。
01
手术机器人: 用于微创手 术,提高手 术精度和成 功率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b35be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d.png)
人机交互优化
通过改进人机交互方式,提高机械操作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未来机械设计的创新点与突破
• 跨领域融合:将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理念融 入机械设计,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的产品。
未来机械设计的创新点与突破
新材料应用
探索和应用新型材料,提高机械 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先进制造技术
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如精密加工、 超精密加工等,提高机械制造的精 度和效率。
绿色设计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 和环境污染。
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集成化设计
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设计和优化。
个性化设计
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设计方案。
02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
传动零件
包括齿轮、带轮、链轮 等,用于传递动力和扭
矩。
轴系零件
连接零件
密封零件
机械制造工艺的优化与改进
工艺优化
通过对现有工艺的改进和优化,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
新技术应用
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等,推动机械制造工艺的 创新和发展。
智能化制造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 术,实现机械制造工艺的智能化 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果
完成齿轮减速器的三维模型设 计、二维工程图绘制及装配图
等。
案例二:轴承座的设计
设计背景
轴承座是支撑轴承并传递载荷的重要部件,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设计步骤
确定轴承类型、选择轴承座结构形式、计算 轴承座尺寸、校核轴承座强度等。
设计目标
实现支撑轴承、传递载荷、保证轴的旋转精 度等功能。
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精密机械课程设计..45页PPT
![精密机械课程设计..4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877ff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5c.png)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精密机械课程设计..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
谢谢!
45
机械设计制造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ppt课件
![机械设计制造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f354b0be1e650e53ea99e4.png)
第二节 特种加工
电解加工
第二节 特种加工
电解加工
特点:
〔1〕加工范围广,加工不受资料本身力学性能的限 制;
〔2〕加工过程中无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作用,工件不 产生内应力和变形;
〔3〕加工后的零件外表无毛刺和剩余应力;
〔4〕在加工中,工具阴极只发生氢气和沉淀而无溶 解作用;
第二节 特种加工
电解加工
运用:
第一节 精细加工 第二节 特种加工
精细加工是指在一定的开展时期,加工精 度和外表质量到达较高程度的加工工艺。
第一节 精细加工
精细加工范畴:微细加工、光整加工、精整加工等 精细加工方法:研磨、珩摩、超级光磨、抛光等
第一节 精细加工
研磨
原理:在研具与工件之间置以研磨剂,对工件外表 进展精细加工的方法。 研磨时,研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与工件外表之间 作复杂的相对运动,使每颗磨粒几乎都不会在工件 外表上反复本人的轨迹,并经过研磨剂的机械与化 学作用,从工件外表上切除很薄的一层资料,从而 到达很高的尺寸精度和很小的外表粗糙度。
珩磨
利用珩磨工具对工件外表 施加一定压力,珩磨工具 同时作相对旋转和直线往 复运动,切除工件上极小 余量的光整加工方法。
第一节 精细加工
珩磨 特点:
〔1〕多个磨条同时任务,并且经常延续变化切削方 向,能较长时间坚持磨粒锋利,所以消费效率较高; 〔2〕可提高孔的外表质量、尺寸和外形精度,但不 能提高空的位置精度; 〔3〕已加工外表有交叉网纹,利于油膜构成,光滑 性能好,所以外表耐磨损; 〔4〕珩磨头构造较复杂。
第一节 精细加工
特种加工是采用电能、化学能、光能、声能、 热能等能源进展加工的非传统加工方法。
第二节 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与传统切削加工的本质区别: 传统切削加工是利用机械能经过道具切除工 件上的多余资料以获得合格零件,刀具与工 件之间必需施加一定的机械力才干实现切削 加工,而且刀具资料的硬度必需高于加工资 料的硬度; 特种加工是利用物理能量、化学能量或其组
电解加工
第二节 特种加工
电解加工
特点:
〔1〕加工范围广,加工不受资料本身力学性能的限 制;
〔2〕加工过程中无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作用,工件不 产生内应力和变形;
〔3〕加工后的零件外表无毛刺和剩余应力;
〔4〕在加工中,工具阴极只发生氢气和沉淀而无溶 解作用;
第二节 特种加工
电解加工
运用:
第一节 精细加工 第二节 特种加工
精细加工是指在一定的开展时期,加工精 度和外表质量到达较高程度的加工工艺。
第一节 精细加工
精细加工范畴:微细加工、光整加工、精整加工等 精细加工方法:研磨、珩摩、超级光磨、抛光等
第一节 精细加工
研磨
原理:在研具与工件之间置以研磨剂,对工件外表 进展精细加工的方法。 研磨时,研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与工件外表之间 作复杂的相对运动,使每颗磨粒几乎都不会在工件 外表上反复本人的轨迹,并经过研磨剂的机械与化 学作用,从工件外表上切除很薄的一层资料,从而 到达很高的尺寸精度和很小的外表粗糙度。
珩磨
利用珩磨工具对工件外表 施加一定压力,珩磨工具 同时作相对旋转和直线往 复运动,切除工件上极小 余量的光整加工方法。
第一节 精细加工
珩磨 特点:
〔1〕多个磨条同时任务,并且经常延续变化切削方 向,能较长时间坚持磨粒锋利,所以消费效率较高; 〔2〕可提高孔的外表质量、尺寸和外形精度,但不 能提高空的位置精度; 〔3〕已加工外表有交叉网纹,利于油膜构成,光滑 性能好,所以外表耐磨损; 〔4〕珩磨头构造较复杂。
第一节 精细加工
特种加工是采用电能、化学能、光能、声能、 热能等能源进展加工的非传统加工方法。
第二节 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与传统切削加工的本质区别: 传统切削加工是利用机械能经过道具切除工 件上的多余资料以获得合格零件,刀具与工 件之间必需施加一定的机械力才干实现切削 加工,而且刀具资料的硬度必需高于加工资 料的硬度; 特种加工是利用物理能量、化学能量或其组
机械精度设计PPT课件
![机械精度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7296aa9e31433239689365.png)
R5的公比: q5≈1.60;
R10的公比: q10≈1.25;
R20的分比: q20≈1.12;
R40的公比: q40≈1.06;
R80的公比: q80≈1.03。
13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特点
优先数系的五个系列中任一个项值均为优先数。按公比计算得到 的优先数的理论值,除10的整数幂外,都是无理数,工程技术上 不能直接应用。实际应用的都是经过圆整后的近似值。根据圆整 的精确程度,可分为: (1)计算值:取五位有效数字,供精确计算用。 (2)常用值:即经常使用的通常所称的优先数,取三位有效数字。
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数系分档合理,疏密均匀,有广泛的适用性, 简单易记,便于使用。常见的量值,如长度、直径、转速及功率 等分级,基本上都是按一定的优先数系进行的。本课程所涉及的 有关标准里,诸如尺寸分段、公差分级及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系列 等,基本上采用优先数系。(见书中P5表1-1)
14
几何量的检测
为使产品的参数选择能遵守统一的规律,使参数选择 一开始就纳入标准化轨道,必须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 值作出统一规定。《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国家标准 (GB321—80)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准,要求工 业产品技术参数尽可能采用它。
12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GB321—80中规定以十进制等比数列为优先数系,并 规定了五个系列,它们分别用系列符号R5、 R10、 R20、 R40和R80表示,其中前四个系列作为基本系列, R80为补充系列,仅用于分级很细的特殊场合。各系列 的公比为;
完工后的零件是否满足公差要求,要通过检测加以判断。检测包 含检验与测量。
检验是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并作出合 格性判断,而不必得出被测量的具体数值;
第四章-精密机械系统的设计PPT课件
![第四章-精密机械系统的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aa3cf6a5e9856a57126063.png)
以粱的弯曲变形模型试验中相似判据的确定方法为例,来说明微分方程 法在相似判据确定中的应用。
1.梁的弯曲变形方程为
d 2 M
dl 2
EI
式中 为沿弯曲挠度方向的坐标;l为沿梁长度方向的坐标;E为材料的弹
性模量;I为梁的截面惯性矩;M为弯矩. 。
5
以下标1代表实物, 下标2代表模型. 则有
d 21 M1
2.设计要求
㈠有足够的刚度,力变形要小
㈡稳定性好,内应力变形小
a.自然时效处理
b.人工时效处理
㈢热变形要小
举例说明:对于一个长度为L、高度为H的矩形基座.当其上表面温
度高于下底而时会产生上凸下凹的形变.
.
2
热变形造成的误差
最大凹凸量可由下式求得:
tan 推出 L L
4
L 2
42 8
L 2 L 1 H L t
.
12
二、导轨部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导向精度(精度指标) 动导轨运动轨迹的准确性。
对于直线运动导轨,导向精度指导轨沿给定方向做直线运 动的准确程度。
直线度是重要的精度指标,取决于导轨面的几何精度 及其他因素,其大小可以用线值或角度值表示。 (1)导轨的几何精度:包括导轨在垂直平面内与水平面内的
性是延长仪器寿命的重要途径。采取的措施: 1.降低导轨面的比压(滑动摩擦导轨)
比压:导轨接触面部分单位面积上承受载荷的大小。
ps W/SW/Bl 2.良好的防护与润滑 3.合理选择导轨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固定导轨与运动导轨的硬度不同 4.合理选择加工方法
.
21
三、导轨设计应遵守的原理和准则
导向导轨是保证导向精度的重要环节,设计时按两个原理一个准 则设计
精密机械设计精密机械设计概论PPT课件
![精密机械设计精密机械设计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e1d9f6daef5ef7ba0d3c72.png)
1.碳素钢
低碳钢 (≤0.25 %) σs、σB较低,塑性高, 良好的焊接性
中碳钢 (0.25%~0.60%) 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高碳钢 (>0.60%)
高强度和弹性
普通碳素钢 优质碳素钢
Q235 、Q275
20 、 45
2.合金钢
合金钢
低合金钢 (合金含量<5%) 中合金钢 (合金含量5%-10%) 高合金钢 (合金含量>10%)
四. 机械零件传统设计方法
1. 理论设计
强度条件(或刚度) 设计计算 尺寸 校核计算 强度条件(或刚度)
2.类比设计 3.经验设计: 4.模型实验设计:
§8-2 机械零件的强度
强度——抵抗断裂和残余变形的能力
•计算准则 :
, lim
S
, lim
S
•载荷的类型:动静载载荷荷
120º金刚石锥体,载荷分别为150kgf,、100kgf 、60kgf
维氏硬度 (HV)
136 º金刚石四角锥体,载荷小,5-30kgf
硬度单位之比较: HRC(洛氏)×10 ≈ HBS
(四)、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作用而不破坏的
能力
弹性能↑,材料的韧性越好。
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其力学性能受多种 因素影响:
化学成份及热处理 铸钢:含C→(0.15~0.6)%→易成型 3 有色金属合金:有特殊性能,价昂→少用 铝合金、铜合金(黄铜、青铜)、轴承合金 4 非金属材料: 工程塑料、橡胶、烧结材料、复合材料…
(一)、 铸铁: 含碳量>2%的铁碳合金,并含有较多
P、S、Mn等杂质。
(二)、 钢:含碳量<2%的铁碳合金。
min
S
塑性材料σS 脆性材料σ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降速传动比大。螺杆(或螺母)转动一转,螺母(或螺 杆)移动一个螺距。螺距一般很小,所以在转角很大 的情况下,能获得很小的直线位移。
2)具有增力作用。只要给主动件一个较小的转矩,从动 件即能获得较大的轴向力。
3)能自锁。 4)效率低,磨损快,不适于高速和大功率传动。
二、滑动螺旋传动的型式及应用
1)螺母固定,螺杆旋转并移动(测微目镜)。 2)螺母轴向固定但旋转,螺杆轴向移动。 3)螺杆轴向固定但旋转,螺母移动(测量显微镜)。 4)螺杆固定,螺母旋转并移动。
测量显微镜纵向测微螺旋
比较:螺杆移动,轴向空间=2倍工作行程+螺母厚度。 螺母移动,轴向空间=工作行程+螺母厚度。
5)其它 差动螺旋。
1
Ph1
2
Ph2
设螺杆3左、右两段螺纹 P1
3
P2
的旋向相同,且导程分别为
Ph1和Ph2。当螺杆转动角 时,可动螺母2移动距离为:
l 2Ph1Ph2
若螺杆3左、右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则有:
螺距( P )——相邻牙在中径圆柱母线上对应点的轴向距离。
导程( Ph )——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牙在中径圆柱母线 上对应点间的轴向距离。
升角( )——在中径圆柱上,螺旋线切线与垂至于螺纹
轴线的平面间夹角。
例:三头螺纹(图中仅画出两条)
tg Ph d2
第二节 滑动螺旋传动
一、滑动螺旋传动的特点
螺杆在转矩作用下,相应一个螺距长度产生转角为
TP
GI P 因而引起每一螺距的变化量为
当T逆螺旋方向作用 时上式取“+” , 顺螺旋方向作用时取
“-”
PT2P 2 P2T G P 2pI
式中, T——转矩; G——螺杆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 P ——螺距; Ip——螺杆极惯性矩;
在梯形螺纹刚度计算中,按螺纹中径计算较为合理
在梯形螺纹稳定性验算中,按螺纹中径计算
因此
Ia d24 64
Fac
2 EI a
mL 2
Fa c
2E d24
mL2 64
令
m
3E 64 m 2
式中,m —— 螺杆支承系数。
Fac
m
d
4 2
L2
支承系数m见表9-3。 为了保证螺杆不失稳,必须使
Fac Fa m ax
SF
式中,Famax —— 最大轴向载荷; SF —— 安全系数,SF=2.5~4。
1、耐磨性计算 因为磨损的速度与螺纹工作表面的压强,使其小于
或等于许用压强,即
p FaP p
d2h H
式中, Fa——轴向载荷; d2——螺纹中径; h——螺纹工作高度;
P ——螺距; 关系 H——螺母高度;
梯形螺纹和矩形螺纹h=0.5P;
三角形螺纹h=0.5413P;
令H=xd2,则
p FaP p
按摩擦性质分为 1) 滑动螺旋传动 2) 滚动螺旋传动 3) 静压螺旋传动
螺纹基本参数:
中径(d2)——和螺纹同轴的假想圆柱体,该圆柱的母线 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
大径(d )——与内螺纹牙底或外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象圆 柱的直径,代表螺纹公称直径。
小径(d1)——与内螺纹牙顶或外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象 圆柱的直径。
第九章 螺旋传动
第一节 概 述
螺旋传动: 利用螺杆和螺母组成的螺旋副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
运动的传动方式。
运动关系为:
l Ph 2
式中, l ——螺杆(或螺母)的位移; Ph ——导程;
——螺杆和螺母间的相对转角。
分类: 按螺旋传动在精密机械中的作用分为
1) 示数螺旋,进给传动。精度高,空回小; 2) 传力螺旋传动。强度高; 3) 一般螺旋传动。仅传递运动,无特殊要求。
2、刚度计算 螺杆在轴向载荷Fa和转矩T 作用下将产生变形,引起
螺距变化,从而影响螺旋传动精度。 因此,设计时应进行刚度计算,以便把螺距的变化
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螺杆在轴向载荷作用下,一个螺距产生的变化量为
P F
Fa P EA
螺杆受拉时上式 取“+”,受压
时取“-”
式中, Fa——轴向载荷;E——螺杆材料的弹性模量; P ——螺距; A——螺杆螺纹段截面面积;
d2h H
d2
Fa P
x hP
x值可根据螺母形式确定:对于整体式螺母,x= 1.2~2.5;剖分式螺母,x=2.5~3.5。
算出的d2应根据标准圆整,并选取相应的标准公称 直径d及螺距P 。
考虑到螺纹间载荷实际分布不均匀,螺母螺纹的扣 数n(n=H/P)应小于10,若n>10时,可考虑更换螺母 材料或增大螺纹直径。
(2) 螺纹强度计算 螺纹强度计算包括螺杆螺纹及螺母螺纹强度计算。
但由于螺杆材料强度一般比螺母材料强度高,因此只需 验算螺母螺纹强度。
设轴向载荷Fa作用于螺纹中径d2,并且忽略螺杆与 螺母之间的径向间隙,则螺母螺纹强度可按下式验算
l 2Ph1Ph2
三、滑动螺旋传动的计算
(一) 滑动螺旋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螺纹磨损、螺杆变形、螺杆或螺纹牙断裂。
(二) 滑动螺旋传动的计算内容
耐磨性计算——限制螺纹间的压强。 刚度计算 ——限制螺纹变形。 稳定性计算——限制螺杆轴向压力下的侧弯。 强度计算 ——限制螺杆的许用正应力。
——限制螺母螺纹断裂。 驱动力矩、效率和自锁c
m
d
4 2
L2
4、强度计算 (1) 螺杆的强度计算
4Fa
d12
2
30.2 Td13
2
式中,[]—— 螺杆材料的许用应力; [ ]=s /(3~5) (s 为材料的屈服极限);
d1 —— 螺杆螺纹小径; Fa—— 轴向载荷; T —— 转矩。
Ad2 4 2
Ip d24 32
螺杆在轴向载荷和转矩作用下,一个螺距的变化量 为
PPF PT
为可靠起见,PF、PT以绝对值代入,有
P F EaPA2T G P2p I10(3 mm)
在长度为1m的螺纹上有1000mm/P个螺距(P的单位为
mm),因此1m长的螺纹上螺距累计变化量为
1P 00p 0 4 dF 2 2a E12G T 62 4 P d 16 0
3、稳定性验算 受轴向压力的螺杆,当轴向压力较大,且螺杆长度
与直径的比值较大时,螺杆可能失去稳定而产生侧向弯 曲,因此,应对螺杆进行稳定性验算。
根据工程力学,螺杆失稳时的临界轴向载荷为
Fac
2 EI a
mL 2
式中,L— 螺杆最大工作长度,一般为螺杆支承的距离; Ia —螺杆截面的截面惯性矩;
m —长度系数,与螺杆的支撑情况有关。
2)具有增力作用。只要给主动件一个较小的转矩,从动 件即能获得较大的轴向力。
3)能自锁。 4)效率低,磨损快,不适于高速和大功率传动。
二、滑动螺旋传动的型式及应用
1)螺母固定,螺杆旋转并移动(测微目镜)。 2)螺母轴向固定但旋转,螺杆轴向移动。 3)螺杆轴向固定但旋转,螺母移动(测量显微镜)。 4)螺杆固定,螺母旋转并移动。
测量显微镜纵向测微螺旋
比较:螺杆移动,轴向空间=2倍工作行程+螺母厚度。 螺母移动,轴向空间=工作行程+螺母厚度。
5)其它 差动螺旋。
1
Ph1
2
Ph2
设螺杆3左、右两段螺纹 P1
3
P2
的旋向相同,且导程分别为
Ph1和Ph2。当螺杆转动角 时,可动螺母2移动距离为:
l 2Ph1Ph2
若螺杆3左、右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则有:
螺距( P )——相邻牙在中径圆柱母线上对应点的轴向距离。
导程( Ph )——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牙在中径圆柱母线 上对应点间的轴向距离。
升角( )——在中径圆柱上,螺旋线切线与垂至于螺纹
轴线的平面间夹角。
例:三头螺纹(图中仅画出两条)
tg Ph d2
第二节 滑动螺旋传动
一、滑动螺旋传动的特点
螺杆在转矩作用下,相应一个螺距长度产生转角为
TP
GI P 因而引起每一螺距的变化量为
当T逆螺旋方向作用 时上式取“+” , 顺螺旋方向作用时取
“-”
PT2P 2 P2T G P 2pI
式中, T——转矩; G——螺杆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 P ——螺距; Ip——螺杆极惯性矩;
在梯形螺纹刚度计算中,按螺纹中径计算较为合理
在梯形螺纹稳定性验算中,按螺纹中径计算
因此
Ia d24 64
Fac
2 EI a
mL 2
Fa c
2E d24
mL2 64
令
m
3E 64 m 2
式中,m —— 螺杆支承系数。
Fac
m
d
4 2
L2
支承系数m见表9-3。 为了保证螺杆不失稳,必须使
Fac Fa m ax
SF
式中,Famax —— 最大轴向载荷; SF —— 安全系数,SF=2.5~4。
1、耐磨性计算 因为磨损的速度与螺纹工作表面的压强,使其小于
或等于许用压强,即
p FaP p
d2h H
式中, Fa——轴向载荷; d2——螺纹中径; h——螺纹工作高度;
P ——螺距; 关系 H——螺母高度;
梯形螺纹和矩形螺纹h=0.5P;
三角形螺纹h=0.5413P;
令H=xd2,则
p FaP p
按摩擦性质分为 1) 滑动螺旋传动 2) 滚动螺旋传动 3) 静压螺旋传动
螺纹基本参数:
中径(d2)——和螺纹同轴的假想圆柱体,该圆柱的母线 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
大径(d )——与内螺纹牙底或外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象圆 柱的直径,代表螺纹公称直径。
小径(d1)——与内螺纹牙顶或外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象 圆柱的直径。
第九章 螺旋传动
第一节 概 述
螺旋传动: 利用螺杆和螺母组成的螺旋副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
运动的传动方式。
运动关系为:
l Ph 2
式中, l ——螺杆(或螺母)的位移; Ph ——导程;
——螺杆和螺母间的相对转角。
分类: 按螺旋传动在精密机械中的作用分为
1) 示数螺旋,进给传动。精度高,空回小; 2) 传力螺旋传动。强度高; 3) 一般螺旋传动。仅传递运动,无特殊要求。
2、刚度计算 螺杆在轴向载荷Fa和转矩T 作用下将产生变形,引起
螺距变化,从而影响螺旋传动精度。 因此,设计时应进行刚度计算,以便把螺距的变化
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螺杆在轴向载荷作用下,一个螺距产生的变化量为
P F
Fa P EA
螺杆受拉时上式 取“+”,受压
时取“-”
式中, Fa——轴向载荷;E——螺杆材料的弹性模量; P ——螺距; A——螺杆螺纹段截面面积;
d2h H
d2
Fa P
x hP
x值可根据螺母形式确定:对于整体式螺母,x= 1.2~2.5;剖分式螺母,x=2.5~3.5。
算出的d2应根据标准圆整,并选取相应的标准公称 直径d及螺距P 。
考虑到螺纹间载荷实际分布不均匀,螺母螺纹的扣 数n(n=H/P)应小于10,若n>10时,可考虑更换螺母 材料或增大螺纹直径。
(2) 螺纹强度计算 螺纹强度计算包括螺杆螺纹及螺母螺纹强度计算。
但由于螺杆材料强度一般比螺母材料强度高,因此只需 验算螺母螺纹强度。
设轴向载荷Fa作用于螺纹中径d2,并且忽略螺杆与 螺母之间的径向间隙,则螺母螺纹强度可按下式验算
l 2Ph1Ph2
三、滑动螺旋传动的计算
(一) 滑动螺旋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螺纹磨损、螺杆变形、螺杆或螺纹牙断裂。
(二) 滑动螺旋传动的计算内容
耐磨性计算——限制螺纹间的压强。 刚度计算 ——限制螺纹变形。 稳定性计算——限制螺杆轴向压力下的侧弯。 强度计算 ——限制螺杆的许用正应力。
——限制螺母螺纹断裂。 驱动力矩、效率和自锁c
m
d
4 2
L2
4、强度计算 (1) 螺杆的强度计算
4Fa
d12
2
30.2 Td13
2
式中,[]—— 螺杆材料的许用应力; [ ]=s /(3~5) (s 为材料的屈服极限);
d1 —— 螺杆螺纹小径; Fa—— 轴向载荷; T —— 转矩。
Ad2 4 2
Ip d24 32
螺杆在轴向载荷和转矩作用下,一个螺距的变化量 为
PPF PT
为可靠起见,PF、PT以绝对值代入,有
P F EaPA2T G P2p I10(3 mm)
在长度为1m的螺纹上有1000mm/P个螺距(P的单位为
mm),因此1m长的螺纹上螺距累计变化量为
1P 00p 0 4 dF 2 2a E12G T 62 4 P d 16 0
3、稳定性验算 受轴向压力的螺杆,当轴向压力较大,且螺杆长度
与直径的比值较大时,螺杆可能失去稳定而产生侧向弯 曲,因此,应对螺杆进行稳定性验算。
根据工程力学,螺杆失稳时的临界轴向载荷为
Fac
2 EI a
mL 2
式中,L— 螺杆最大工作长度,一般为螺杆支承的距离; Ia —螺杆截面的截面惯性矩;
m —长度系数,与螺杆的支撑情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