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知识点及公式
统计学原理公式
统计学原理公式第二章数据描述1、组距=上限―下限2、简单平均数: x=Σx/n3、加权平均数:x=Σxf/Σf4、全距: R=xmax-xmin5、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将各个变量值和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其计算公式:22未分组的计算公式:σ=Σ(x-x)/n22分组的计算公式:σ=Σ(x-x)f/Σf 样本标准差则是方差的平方根:21/2未分组的计算公式:s=[Σ(x-x)/(n-1)]2 1/2分组的计算公式:s=[Σ(x-x)f/(Σf-1)]1/2σ=[Σ(x-x)/n] 6、离散系数:总体数据的离散系数:Vσ=σ/x 样本数据的离散系数:Vs=s/x 10、标准分数:标准分数也称标准化值或Z分数,它是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用以测定某一个数据在该组数据的相对位置。
其计算公式为:Zi=(xi-x)/s标准分数的最大的用途是可以把两组数组中的两个不同均值、不同标准差的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它们在各组中的位置。
第三章参数估计1、统计量的标准误差:(样本误差)(1)在重复抽样时;样本标准误差:σx=σ/n 或σx=s/n 样本的比例误差可表示为:1/21/2σp=[π(1-π)/n] 或σp=[p(1-p)/n] (2)不重复抽样时: 22σx=σ/n×(N-n/N-1) 2σp=p(1-p)/n×(N-n/N-1)2、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的确定,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222n= Zσ/E3、估计总体比例时样本量的确定,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22n=Z×p(1-p)/E 4、(1)在大样本情况下,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因此采用正态分布的检验统计量,当总体方差已知时,总体均值检验统计量为:Z=(x-μ)/( σ/n)(2)当总体方差未知时,可以用样本方差来代替,此时总体均值检验的统计量为:Z=(x-μ)/( s/n) 5、小样本的检验:在小样本(n<30)情况下,检验时,首先假定总体均值服从正态分布。
统计学原理重要公式
一.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fxf x 或 ∑∑=ffxx加权调和平均数: ∑∑∑∑==fxf x m m x频数也称次数。
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再如在3.14159265358979324中,…9‟出现的频数是3,出现的频率是3/18=16.7% 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
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
而频率则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
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掷硬币实验:在10次掷硬币中,有4次正面朝上,我们说这10次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数是4例题:我们经常掷硬币,在掷了一百次后,硬币有40次正面朝上,那么,硬币反面朝上的频数为____.解答,掷了硬币100次,40次朝上,则有100-40=60(次)反面朝上,所以硬币反面朝上的频数为60.一.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fxf x 或 ∑∑=ffxxx 代表算术平均数;∑是总和符合;f 为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
比重也称为权重,数据的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的权重的确定与一定的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的比重有关。
依据各个数据的重要性系数(即权重)进行相乘后再相加求和,就是加权和。
加权和与所有权重之和的比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 各组(变量值 × 次数)之和 / 各组次数之和 = ∑xf / ∑f加权调和平均数: ∑∑∑∑==fxf xm m x加权算术平均数以各组单位数f 为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数以各组标志总量m 为权数但计算内容和结果都是相同的。
统计学公式大全
2° P(Ω) =1
3° 对于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 , ,…有
常称为可列(完全)可加性。
则称P(A)为事件 的概率。
(8)古典概型
1° ,
2° 。
设任一事件 ,它是由 组成的,则有
P(A)= =
(9)几何概型
若随机试验的结果为无限不可数并且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均匀,同时样本空间中的每一个基本事件可以使用一个有界区域来描述,则称此随机试验为几何概型。对任一事件A,
设 =(X,Y)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且事件{ = }的概率为pij,,称
为 =(X,Y)的分布律或称为X和Y的联合分布律。联合分布有时也用下面的概率分布表来表示:
Y
X
y1
y2
…
yj
…
x1
p11
p12
…
p1j
…
x2
p21
p22
…
p2j
…
xi
pi1
…
…
这里pij具有下面两个性质:
(1)pij≥0(i,j=1,2,…);
。
指数分布
,
0, ,
其中 ,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 的指数分布。
X的分布函数为
,
x<0。
记住积分公式:
正态分布
设随机变量 的密度函数为
, ,
其中 、 为常数,则称随机变量 服从参数为 、 的正态分布或高斯(Gauss)分布,记为 。
具有如下性质:
1° 的图形是关于 对称的;
2°当 时, 为最大值;
当x2>x1时,有F(x2,y)≥F(x1,y);当y2>y1时,有F(x,y2)≥F(x,y1);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组距=上限-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111平均指标 1.简单算术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或iii.变异指标1.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2.标准差: 简单σ=;加权σ= 3.标准差系数:第五章抽样估计1.平均误差: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2.抽样极限误差3.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4.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第七章相关分析 1.相关系数2.配合回归方程y=a+bx3.估计标准误:第八章指数分数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1)数量指标指数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2)质量指标指数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相对数变动分析:=×绝对值变动分析:-= (-)×(-)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①由时期数列计算②由时点数列计算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a.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
公式为:b.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公式为:(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基本公式为:式中:代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代表分子数列的序时平均数;代表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二. 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个数逐期增长量的个数(1)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为:(2)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00%)。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公式整理
数。
)如:产量指数、销售量指数、生产指数、人数指数、运输量指数。
说明复杂现象总体的质量指标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说明总体内涵数量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例:价格指数、成本指数、工资水平指数、股票价格指数。
:平均数指数总体:即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总体单位:即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
标志:即指表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用属性表示(如:性别、民族、籍贯、工种) 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用数值表示。
(如:年龄、工资额)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统计上称为标志值(或变量值)指标(亦称统计指标):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数量指标如:人口数、工业增加值、货运量等。
用绝对数表示。
质量指标如:人口的性别比例、单位产品成本、劳动生产率等。
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
标志(指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而指标(指数量指标)一定要经过汇总才能取得。
∑∑=pqpqK q1∑∑=111qpqpKpqkk kV qqσ=pkk kV ppσ=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明时间、地点、范围。
变异:标志在各总体单位具体表现的差异 —— 一般意义上的变异。
严格地说,变异仅指品质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
如:性别为男或女。
变量: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即变量值。
按取值是否连续分—— 只能取整数的变量。
(如:人数,企业数,机器台数)—— 在整数之间可插入小数的变量。
(如:身高、体重、总产值、资金、利润等)例如:搜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生产情况的资料时,每一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当搜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高精尖设备的使用情况的资料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每一台高精尖设备是调查单位,而填报单位是每一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1.样本均值公式:样本均值是用来估计总体均值的一种方法,公式为:\bar{x} = \frac{{\sum_{i=1}^n x_i}}{n}\]其中,\(\bar{x}\) 是样本均值,\(x_i\) 是第 \(i\) 个观察值,\(n\) 是样本容量。
2.样本方差公式:样本方差是用来估计总体方差的一种方法,公式为:s^2 = \frac{{\sum_{i=1}^n (x_i - \bar{x})^2}}{n-1}\]其中,\(s^2\) 是样本方差,\(x_i\) 是第 \(i\) 个观察值,\(\bar{x}\) 是样本均值,\(n\) 是样本容量。
计算样本方差时使用的是无偏估计公式。
3.标准差公式:标准差是样本方差的平方根,公式为:s = \sqrt{s^2}\]其中,\(s\)是样本标准差。
4.离差平方和公式:离差平方和是指每个观察值与均值之差的平方的总和,公式为:\sum_{i=1}^n (x_i - \bar{x})^2\]5.切比雪夫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给出了随机变量与其均值之间的关系,公式为:P(,X-\mu,\geq k\sigma) \leq \frac{1}{k^2}\]其中,\(X\) 是随机变量,\(\mu\) 是均值,\(\sigma\) 是标准差,\(k\) 是大于零的常数。
6.二项分布的期望值和方差公式:二项分布用于描述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成功的次数的概率分布。
其期望值和方差分别为:E(X) = np\]Var(X) = np(1-p)\]其中,\(X\)是二项分布随机变量,\(n\)是试验次数,\(p\)是单次试验成功的概率。
7.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公式:正态分布描述了大部分自然现象中的连续性随机变量的分布。
f(x) = \frac{1}{{\sqrt{2\pi}\sigma}}e^{-\frac{(x-\mu)^2}{2\sigma^2}}\]F(x) = \frac{1}{2}\left[1 + \text{erf}\left(\frac{x -\mu}{\sqrt{2}\sigma}\right)\right]\]其中,\(x\) 是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mu\) 是均值,\(\sigma\) 是标准差,\(\text{erf}\) 是误差函数。
统计学原理公式
统计学原理公式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统计学中,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规律,进行数据分析和推断。
本文将介绍一些统计学原理中常用的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样本均值公式。
样本均值是统计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表示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bar{x} = \frac{1}{n} \sum_{i=1}^{n} x_i \]其中,\( \bar{x} \) 表示样本均值,\( n \) 表示样本容量,\( x_i \) 表示第 \( i \) 个观测值。
通过样本均值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从而对数据的集中趋势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样本方差公式。
样本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它表示了数据点与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s^2 = \frac{1}{n-1} \sum_{i=1}^{n} (x_i \bar{x})^2 \]其中,\( s^2 \) 表示样本方差,\( n \) 表示样本容量,\( x_i \) 表示第 \( i \) 个观测值,\( \bar{x} \) 表示样本均值。
样本方差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对数据的分布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 样本标准差公式。
样本标准差是样本方差的平方根,它也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重要指标。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s = \sqrt{\frac{1}{n-1} \sum_{i=1}^{n} (x_i \bar{x})^2} \]其中,\( s \) 表示样本标准差,其他符号的含义与样本方差公式相同。
样本标准差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它是许多统计推断和假设检验的基础。
4.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正态分布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概率分布之一,它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统计知识点公式总结
统计知识点公式总结一、总体与样本1. 总体:总体是指我们想要研究的全部个体或者事物的总体。
通常情况下,总体是非常大的,难以直接观察和研究。
比如全国人口、某一批产品的质量等等。
2. 样本: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是总体的一部分。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有说服力的。
3. 样本量:样本量是指研究中所使用的样本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样本量越大,研究的结果越可靠。
但是,样本量过大也会增加研究的成本,因此需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样本量。
二、描述统计1. 中心趋势指标:中心趋势指标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主要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 均值(Mean):均值是指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均值的计算公式为:μ = ΣXi/ n,其中,μ为均值,Xi为第i个数据,n为数据的总个数。
- 中位数(Median):中位数是指将数据集中的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处于中间位置的值。
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位置的值;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偶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值的平均值。
- 众数(Mode):众数是指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有时候,一个数据集可以有多个众数。
2. 离散程度指标:离散程度指标是用来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的指标,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 极差(Range):极差是指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异。
极差的计算公式为:Range = Max - Min,其中,Range为极差,Max为数据的最大值,Min为数据的最小值。
- 方差(Variance):方差是描述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它是每个数据与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
方差的计算公式为:σ^2 = Σ(Xi - μ)^2 / n,其中,σ^2为方差,Xi为第i个数据,μ为均值,n为数据的总个数。
-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的计算公式为:σ = √σ^2,其中,σ为标准差,σ^2为方差。
统计学原理重要公式
一.加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调与平均数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或加权调与平均数:频数也称次数。
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得测量值中,当按一定得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得测量值得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得数据个数。
再如在3.149324中,‘9’出现得频数就是3,出现得频率就是3/18=16。
7%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得数据个数为该组得频数,频数与总数得比为频率、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得个数、而频率则每个小组得频数与数据总数得比值。
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得作用程度。
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得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得作用越小。
掷硬币实验:在10次掷硬币中,有4次正面朝上,我们说这10次试验中‘正面朝上’得频数就是4例题:我们经常掷硬币,在掷了一百次后,硬币有40次正面朝上,那么,硬币反面朝上得频数为____、解答,掷了硬币100次,40次朝上,则有100-40=60(次)反面朝上,所以硬币反面朝上得频数为60。
一。
加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调与平均数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或代表算术平均数;∑就是总与符合;f为标志值出现得次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就是具有不同比重得数据(或平均数)得算术平均数。
比重也称为权重,数据得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得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得权重得确定与一定得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得比重有关。
依据各个数据得重要性系数(即权重)进行相乘后再相加求与,就就是加权与、加权与与所有权重之与得比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各组(变量值 ×次数)之与 / 各组次数之与=∑xf /∑f加权调与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以各组单位数f为权数,加权调与平均数以各组标志总量m为权数但计算内容与结果都就是相同得。
二.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得计算方法标准差:σ=公式标准差也被称为标准偏差,或者实验标准差,公式如图、简单来说,标准差就是一组数据平均值分散程度得一种度量。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及计算题目分析
精品文档《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及计算题目分析第一部分常用公式第三章统计整理a)组距=上限-下限b)组中值=(上限+下限)÷2c)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d)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第四章综合指标i.相对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2.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3.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4.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数/计划数=实际完成程度(%)/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ii.平均指标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简单算术平均数:1.2.加权算术平均数或iii.变异指标1.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 : 简单σ加权= ;σ2.标准差 :3.标准差系数抽样估计第五章1.平均误差: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抽样极限误差2.3.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4.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第七章相关分析相关系数1.y=a+bx配合回归方程2.3.估计标准误:第八章指数分数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数量指标指数(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质量指标指数(2)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3) 相对数变动分析:×= 绝对值变动分析: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1)①由时期数列计算②由时点数列计算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 a.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
统计学原理重要公式
统计学原理重要公式1.样本均值公式:样本均值是样本数据的总和除以样本的大小。
它的公式是:$$ \bar{x} = \frac{1}{n} \sum_{i=1}^{n} x_i $$其中,n是样本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2.总体均值公式:总体均值是从总体中取得的全部样本数据的总和除以总体的大小。
它的公式是:$$ \mu = \frac{1}{N} \sum_{i=1}^{N} x_i $$其中,N是总体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3.样本方差公式:样本方差是样本数据与样本均值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
它的公式是:$$ s^2 = \frac{1}{n-1} \sum_{i=1}^{n} (x_i - \bar{x})^2 $$其中,n是样本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bar{x} $是样本均值。
4.总体方差公式:总体方差是总体数据与总体均值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
它的公式是:$$ \sigma^2 = \frac{1}{N} \sum_{i=1}^{N} (x_i - \mu)^2 $$其中,N是总体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mu $是总体均值。
5.样本标准差公式:样本标准差是样本方差的平方根。
它的公式是:$$ s = \sqrt{\frac{1}{n-1} \sum_{i=1}^{n} (x_i - \bar{x})^2} $$其中,n是样本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bar{x} $是样本均值。
6.总体标准差公式:总体标准差是总体方差的平方根。
它的公式是:$$ \sigma = \sqrt{\frac{1}{N} \sum_{i=1}^{N} (x_i - \mu)^2} $$其中,N是总体的大小,xi是第i个观测值,$ \mu $是总体均值。
7.样本比例公式:样本比例是样本中具有一些特征的观测值的比例。
$$ p = \frac{x}{n} $$其中,n是样本的大小,x是具有特征的观测值的数量。
统计学原理重要公式大全
一.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fxf x 或 ∑∑=f f x x加权调和平均数: ∑∑∑∑==f xf xm m x频数也称次数。
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再如在3.14159265358979324中,…9‟出现的频数是3,出现的频率是3/18=16.7% 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
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
而频率则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
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掷硬币实验:在10次掷硬币中,有4次正面朝上,我们说这10次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数是4例题:我们经常掷硬币,在掷了一百次后,硬币有40次正面朝上,那么,硬币反面朝上的频数为____.解答,掷了硬币100次,40次朝上,则有100-40=60(次)反面朝上,所以硬币反面朝上的频数为60.一.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f xf x 或 ∑∑=f f x xx 代表算术平均数;∑是总和符合;f 为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
比重也称为权重,数据的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的权重的确定与一定的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的比重有关。
依据各个数据的重要性系数(即权重)进行相乘后再相加求和,就是加权和。
加权和与所有权重之和的比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 各组(变量值 × 次数)之和 / 各组次数之和 = ∑xf / ∑f加权调和平均数: ∑∑∑∑==fxf xmm x加权算术平均数以各组单位数f 为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数以各组标志总量m 为权数但计算内容和结果都是相同的。
《统计学原理》公式
《统计学原理》公式大全一、统计整理1.组距=上限 - 下限 2.组中值(1)闭口组2下限上限组中值+= (2)开口组组中值①2相邻组组距上限值缺下限的开口组的组中-= ②2相邻组组距下限值缺上限的开口组的组中+= 二、综合指标1.计划完成相对数 =计划任务数实际完成数2.计划执行进度 =计划期计划任务累计数数一时间的实际完成累计自计划执行之日起至某3.结构相对数 =总体总量总体中某部分数值4.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比例相对数=5.值另一总体的同类指标数某总体的某指标数值比较相对数=6.的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性质不同但有联系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强度相对数=7.基期指标数值报告期指标数值动态相对数=8.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算术平均数=9.简单算术平均数 x —=nxn x x x n ∑=+++ 21 10.加权算术平均数 x —=∑∑=∑+++f xf f f x f x f x n n 2211 11.简单调和平均数 ∑=-xN x H 112.加权调和平均数 ∑∑=-mxmx H 113.极差(R )= 最大标志值 — 最小标志值14.简单平均差 D A ⋅=nx x∑-—15.加权平均差 D A ⋅=∑-fx x —16.简单标准差 nx x ∑-=)(—2σ17.加权标准差 ∑∑-=ffx x )(—2σ三、抽样推断1.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nx σμ2=2.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nP P p )1(-=μ 3.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1(2N nn x -=σμ4.抽样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1()1(Nnn P P p --=μ 5.抽样平均数的抽样极限误差 =∆xμ-⋅x t 6.抽样成数的抽样极限误差=∆pμp t ⋅7.概率度 t =μxx ∆ t = μpp ∆8.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x __±∆x9.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p ±∆P四、统计指数1.个体价格指数 p pk p 01=2.个体产量指数 q q k q 01=3.个体成本指数 z z k z 01=4.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p q p q k q 00015.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p q p q k p 0111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p q p q k k q q 0007.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p q k p q k pp 111118.可变构成指数 ∑∑∑∑⋅⋅==)()(00011101_________f x f f x x x k 可变9.固定构成指数 ∑∑∑∑⋅⋅=)()(110111___f f x f x k 固定10.结构影响指数 ∑∑∑∑⋅⋅=)()(00110___f x f f x k 结构11.指数体系相对数形式 k k k p q qp ⨯= 即∑∑⨯∑∑=∑∑p q p q p q p q p q p q 011100010011 绝对数形式:)()(011100010011∑∑-+∑∑-∑∑=-p q p q p q p q p q p q五、动态数列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n a na a a a n ∑=+++=21—2.根据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n a na a a a n ∑=+++=21—3.根据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ffa a —4.根据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1221222132113221—-++++=-++++++=--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n nn5.根据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f f f f aa f a a f a a a n n n n 12111232121—222---+++++++++= 6.根据相对数动态数列或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ba c ———=7.增长量 = 报告期水平 一 基期水平 8.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一前一期水平,用符号表示为:a a ,,a a ,a a ,a a n n 1231201----- 9.累计增长量 = 报告期水平一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用符号表示为:a a ,,a a ,a a ,a a n 0030201---- 10.各期的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最后一个时期的累计增长量,用公式表示为: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01231201)()()()(-=-++-+-+--11.相邻两个时期的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用公式表示为: a a a a a a n n n n 1010)()(---=---12.年距增长量 = 本期发展水平 - 去年同期发展水平 13.1-==时间数列的项数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个数逐期增长量之和平均增长量14.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发展速度=15.前一期水平报告期水平环比发展速度=用符号表示为:a a a a a a a a n n 1231201,,,,- 16.某一固定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用符号表示为:a a a a a a a a no o 03201,,,,17.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的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用符号可表示为:a a a a a a a a n n 1231201-⨯⨯⨯⨯ =aa n 018.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用符号可表示为:a a a a a a n nn n 1010--=÷19.去年同期发展水平本期发展水平年距发展速度=20.11-=-=-==发展速度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增长量增长速度21.1-=-==环比发展速度前一期水平前一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 22.1-=-==定基发展速度某一固定基期水平某一固定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累计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23.()1-==年距发展速度月或季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年距增长量年距增长速度24.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为:ninnx x x x x x ∏=⋅⋅⋅⋅= 321—由于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定基发展速度,因此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可写成:non a a x =—25.平均增长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一1 26.100100100%1前一期水平前一期水平期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逐期增长量的绝对值增长=⨯=⨯=。
统计学原理公式及应用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及计算题目分析第一部分常用公式第三章统计整理a)组距=上限-下限b)组中值=(上限+下限)÷2c)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d)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第四章综合指标i.相对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2.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3.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4.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数/计划数=实际完成程度(%)/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ii.平均指标1.简单算术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或iii.变异指标1.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2.标准差: 简单σ= ;加权σ=3.标准差系数:第五章抽样估计1.平均误差: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2.抽样极限误差3.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4.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第七章相关分析1.相关系数2.配合回归方程y=a+bx3.估计标准误:第八章指数分数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1)数量指标指数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2)质量指标指数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相对数变动分析:= ×绝对值变动分析:-= (-)×(-)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①由时期数列计算②由时点数列计算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a.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
统计学概念及公式汇总
常用统计学概念及公式第一章一、总体和总体单位总体是指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例如:——(我们的班级、一所学校、某一地区、某一部门等)总体按其单位数是否有限,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二、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有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之别。
品质标志表示事物质的特性,是用文字表示的。
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性,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如人的年龄、身高、体重,企业的产值、利润等。
标志表现是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内容。
三、变异和变量在一个总体中,各单位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的标志表现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别都称为变异。
在统计中,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数值表现称为变量值。
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离散性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离散性变量的各变量值之间都是以整位数断开的,连续性变量的数值是相邻两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
综上所述,把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等概念联系起来,可以概括出统计总体的三个基本特征:1、同质性。
即总体所有单位都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
2、大量性。
即总体应包括全部总体单位或足够多数的总体单位3、差异性。
即所有的总体单位必须在某一方面同质,但在其他方面又必须存在差异。
四、统计指标(一)统计指标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1、统计指标是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自然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等。
按照这种理解,统计指标包括三个构成要素:(1)指标名称,(2)计量单位,(3)计算方法。
2、统计指标是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例如: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79395.7亿元,比上年增长7.8%;1998年末,我国总人口数为124810万人,这些都是统计指标。
按照这种理解,统计指标除包括上述三个要素外,还包括(1)时间限制,(2)空间限制,(3)指标数值三个要素。
以上两种理解方法都是成立的,合理的。
统计学原理
1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2简单几何平均数(对数平均数)3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关系4标志变异指标全距计算优点:计算简便;缺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5平均差(A.D )6简单标准差 7增长量;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增长—基期水平 8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最初水平 9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最初水平 11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12增长1%的绝对值;增长1%的绝对值=增长量/增长速度*1%=基期水平/100 13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个数=(an-a0)/n14平均发展水平(绝对数)根据间隔不等 的间断性时点数列计算的平均发展水平 15间隔不等的间断性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 16(相对数)ab 是两个时期数列 17ab 分别是时期时点数列18平均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9平均发展速度 右手边20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21动态趋势分析,模式,乘法模式;加法模式,右手 21第五章统计指数,个体指数,(产量,价格,单位成本)总体指数数量/质量指标 22可变构成指数;反应平均指标变动程度;反应平均指标变动绝对额 23固定构成指数;反映由于各组平均水平变动 使平均指标变动的绝对额;反映由于各组平均水 平变动使平均指标变动的程度; 24结构影响指数;反映由于结构变动使平均指标变动 112233n nxfx f x f x f x fx f f +++⋅⋅⋅+==∑∑∑112233n n xfx f x f x f x f x f f +++⋅⋅⋅+==∑∑∑max min R X X =-L 56+60++89+90x ==7225∑x -xA.D =n56-72+60-72++89-72+90-72=25=7.76L nx x ∑-=2)(σL ∑2(x -x)σ=n2222(56-72)+(60-72)++(89-72)+(90-72)25=9.30231121212222211n n nn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L L 23112121222n n n a a a a a a f f f a f --++++++=∑L a a a n c b b b n ===∑∑∑∑121221mm a a nc b b b b b m -==++++-∑L L 120110n n nn n a a a a x a a a a -=⨯⨯⨯=L 123n n x x x x x =L n x R=ˆ()y T yS C I =⨯⨯⨯ˆ()y T yS C I =+++01q q k q =01p p k p =01z z k z =q I p I z I 111111100x f f x f f x I fx f x x ff===∑∑∑∑∑∑∑∑可变111x f x f f f-∑∑∑∑111111101011x f f x f f I x f x f f ==∑∑∑∑∑∑∑∑固定110111x f x f f f -∑∑∑∑0111100x f f x f f I f x f x ff==∑∑∑∑∑∑∑∑结构01001x f x f ff-∑∑∑∑的程度;反映由于结构变动使平均指标变动的绝对额数量指标公式质量指数公式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计算公式加权调和平均式指数计算公式25(1)两因素综合指数体系;总成本指数=产量指数×单位成本指数 (2)多因素综合指数体系26平均指标对比指数体系 27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相结合的指数体系 总成本指数=产量指数×单位成本指数=产量指数×单位成本的固定构成指数 ×单位成本的结构影响指数 28第六章;抽样平均误差计算29抽样极限误差;样本指标围绕总体指标左右两侧波动形成的一定范围——允许(极限)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及公式第一章统计总论•1.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4.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5.国家统计兼有的职能第二章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2.统计调查的种类•3.统计调查方案的构成内容•4.统计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5.调查误差的种类第三章统计整理•1.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方法•2.统计分组的概念、种类•3.统计分组的关键•4.统计分组的方法:品质分组方法、变量分组的方法•5.分配数列的概念、构成及编制方法变量数列的编制基本步骤为: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第二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分组)。
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
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组距= 全距÷组数全距= 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第四步:确定组限。
(第一组的下限要小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要大于最大变量值。
)第五步: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注意:不同方法确定的组限在汇总单位数时的区别),计算频率,并编制统计表。
间断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下限均包括在本组内”的原则汇总。
重叠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汇总。
因为有了“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实际工作中,对于离散型变量也经常采用重叠式确定组限的方法。
•6.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第四章综合指标•1.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计量单位•2.相对指标的概念、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
相对指标包括: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4.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第五章 抽样估计•1.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内容。
•2.有关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 样本容量、 样本个数•3.抽样误差的一般概念及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
教材P178●4.抽样平均误差的含义及计算抽样平均数平均误差 抽样成数平均误差•5.抽样极限误差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μt =∆•6.抽样误差概率度的含义及确定方法。
•7.总体参数优良估计的标准。
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8.总体参数区间估计的要素及估计方法。
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总体参数区间估计的方法:抽样推断中有关的内容最后都集中在根据具体资料对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区间估计(给定抽样误差范围,求概率保证程度;给定置信度要求,推算抽样极限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方法上。
在根据资料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首先要对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要清楚,然后是有关区间估计的概念、方法。
一般来说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大都遵循这样的步骤:p p pp p P p t p P t p ∆+≤≤∆-+≤≤-μμ%27.68)(=t F %45.95)(=t F %73.99)(=t F 1=t 2=t 3=t1.确定样本指标 样本指标有在题目资料里直接给出来,有的要通过自己计算。
尤其是样本成数,一般都是自己计算。
2.计算抽样误差 有两种抽样方法,重复和不重复,所以抽样平均误差有两个公式,还要分清是平均数还是成数。
3.根据给定的概率置信度找出概率度,如概率置信度为95。
45%,概率度T 为24.根据前面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和概率度计算抽样极限误差。
然后再利用样本指标求出要估计的总体指标的上、下限,5.根据给出的概率保证程度进行总体指标的区间估计。
根据教材上的例子,可以有两类方法:(一)根据给定的抽样误差范围,求概率保证程度 分析步骤:1、抽取样本,计算抽样指标。
2、根据给定的极限误差范围估计总体参数的上限和下限。
计算概率度。
查表求出概率F (t ),并对总体参数作出区间估计。
(二)根据给定的概率F (t ),推算抽样极限误差的可能范围 分 析 步 骤:抽取样本,计算样本指标。
2、根据给定的F (t )查表求得概率度 t 。
根据概率度和抽样平均误差计算极限误差。
计算被估计值的上、下限,对总体参数作出区间估计。
• 9.简单随机抽样下必要样本单位数的计算。
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222x t n ∆=σ 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22)1(pp p t n ∆-=第七章 相关分析•1.相关分析的一般概念、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概念和相关的种类。
•2.相关系数的作用、性质和计算方法。
计算相关系数的简化式:教材P276 [][]∑∑∑∑∑∑∑---=2222)()(y y n x xn yx xy n γ•3.回归分析的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方程参数a 、b 的含义。
回归直线方程bx a y c += ∑∑∑∑∑--=22)(x x n y x xy n b x b y a -=式中:y是y的估计值,a代表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又称为回归系数。
回归系数的涵义是,当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增加值。
当b的符号为正时,表示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当b的符号为负时,表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
a、b都是待定参数,可以用最小平方法求得。
•4.估计标准误指标的作用。
估计标准误差是衡量因变量的估计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平均误差大小的指标。
利用此指标可以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
第八章 指数分析•1.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指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2)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3)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
••2.总指数的作用及编制方法。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两种: 综合指数:数量指标综合指数=∑∑10qp q p∑∑010qp q p 表示数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情况。
∑∑-0010q p q p 表示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1011qp q p∑∑0111pq p q 表示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情况。
∑∑-1011q p q p 表示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平均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00p qp kq00p qp kq ∑∑-表示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11111pq k p q11111p q k p q ∑∑-表示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化引起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3.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111111pq p q p q p q pq p q分子减分母差额的绝对量关系是:∑∑∑∑∑∑-+-=-)()(011100010011p q p q p q p q p qp q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1.动态数列的概念及种类•2.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时期数列:na a ∑=间断时点数列条件下计算的两种情况: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
公式为: 12121121-++++=-n a a a a a n n Λ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公式为: ∑--++++++=f f a a f a a f a a a n n n 11232121222Λ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bac =•3.各种速度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速度指标包括:发展速度、增长量、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和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的形式表现的动态分析指标,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
说明的是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若干倍。
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123120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Λ 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之差。
公式为: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0123120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Λ逐期增长量之和 累积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增长速度是反映现象数量增长程度的动态相对指标,由增长量对比基期水平或发展速度减1(100%)而得。
n x x ∏=nna a n 0n x a a )(= ••4.影响动态数列变动的四个因素及其含义。
•5.测定直线趋势的数学模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