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汉语专题作业题1
中央电大开放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专题试题(1)_0501
3 在“ . 非常可以充当状语” 这个句子中,非常” “ 作为副词却充当了主语, 这里使用的是其
7 0 5
4“ .钢笔、 铅笔、 圆规、 三角板” 等词语的上位词是_
。
造词 。
5 从造词法的角度看,理想、 . “ 电话、 钢铁、 武功” 都属于 _
6 语素的主要作用是充 当 .
的构成材料 , 不能直接充当句子成分 。
6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多重复句的结构层次关系。( 8分)
分析提示: 可以使用数字代表分句, 按照句子结构层次分析方式分析复句关系。也可以使
用划线法直接在复句中分析结构层次关系。 由于石油大幅度涨价 , 有些 国家出于解决经济衰退 、 工业生产萎缩、 失业率高等难题 和扶 助本国的工商业的需要, 只好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外国货物进 口, 于是贸易保护主义也就应运
“ 围嘴” 是支配式,嘴” 围” “ 是“ 涉及的对象 。
3 .错 误 。
无主句是不需要也不能补充出主语的句子, 例如“ 下雨 了、 来人了” 无法补出主语。根据 , 上下文省略了主语的句子是不完全主谓句, 不是无主句 。 4 .错误。 实词和虚词的本质区别在于语法功能不同 , 实词可 以充当核心的句法成分 , 虚词都不能充 任核心的句法成分。 5 .正确。 这三个韵母在运用时, 如果前面有辅音声母 , 要省略韵腹 , 分别写作 i,iu ; uu,n前面没有辅
表示特征 表示类别 ③迷茫 :神情) ( 迷离恍惚。
适用对象 性状特征 4 .纠正下列句子 中不符合规范的异体词( ( 4分) ①“ 雕零” 改为“ 凋零” 。 ②“ 鸿图” 改为“ 宏图” 。 ③“ 复辙” 改为“ 覆辙” 。 ④“ 装瑛” 改为“ 装演” 。 5 .分析下面句子的结构层次关系( ( 8分)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现代汉语专题》在线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pptx
答:第一,要认识到的是方言不是单只北方的方言,还要包括南方方言;其次,共同语就是普通话,是一种通用 语,它跟地方方言的关系就像是英语跟其他国家语言的关系一样。英语只是促进交流,减少民族隔阂的工具,普通话也 是;
第二,虽然说都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但是普通话跟方言之间没有什么十分必然的联系(除了北方方言外)。普 通话的历史很短连500年都不到,形成于清朝,是满族语碰撞汉语的结果,中国的方言少则1000年多则可以追溯到 上古时代,所以不能说普通话是中华民族语言的标准、典范,也不能说中国方言演变自普通话。
答:我对第六个专题最感兴趣。因为这个专题讲的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我们比较陌生但 又必须了解,才能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比如:"沙发"、"杯具"、"我爸是李刚"、"反正我是信了"……而此专题详细的 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其形成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学习后,总觉得受益匪浅。对第二个 专题最不感兴趣。因为这个专题讲的是通用语言一普通话,当中涉及到的一些实用性的知识很难在短期内掌握,我觉 得有点"复杂”。
B.北京话 C北方话 D∙普通话 [答案]D .下列各种说法只有(D)是正确的。 A.根据我国语言文字法的规定,方言一概不能使用 B根据我国语言文字法的规定,繁体字一概不能使用 C.根据我国语言文字法的规定,任何场所都要使用普通话 我国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是针对个人行为 [答案]D 33."红花”在下列句子(八)中是词不是短语。 B.红花比较鲜艳,可以强化装点气氛 C.山上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有红花、黄花、紫花 D.我喜欢红花艳丽夺目的色彩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现代汉语专题》 在线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1-6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1-6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共同语与方言是语言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共同语是指在国家范围内使用的标准语言,而方言则是指在某一地区或某一群体中使用的语言。
共同语和方言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
共同语的形成离不开方言的基础,而方言的发展也受到共同语的影响。
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既要尊重和保护方言的多样性,又要推广和使用共同语,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首先,方言不仅指北方方言,也包括南方方言。
其次,普通话是一种通用语,类似于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虽然普通话和方言都是中国语言,但它们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普通话的历史很短,不能被视为中华民族语言的标准或典范。
在研究普通话纠正方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发音状态、口腔打开程度和气息是否正确。
可以先一个一个字母地发音,比如“白”先发b,再单独练a,注意拖长音。
XXX大部分出现在韵母上,需要一个个发对了再连起来练。
声调也需要注意,特别是上声即三声要到位。
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 14.√D.词类是语言系统中的关系类别之一。
4.下列词语中,属于粘宾动词的是______。
A.看书B.喝水C.写字D.打电话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非自主动词的是______。
A.发烧B.摔跤C.生病D.跑步6.下列词语中,既可以充当形容词又可以充当副词的是______。
A.快乐B.高兴C.认真D.慢慢7.下列句子中,属于省略主语的非主谓句是______。
A.我喜欢看电影B.出太阳了C.这本书很好看D.他在教室里8.下列句子中,宾语是受事宾语的是______。
A.我喜欢吃水果B.他看见了一只小猫C.我听到了他的声音D.他给我买了一本书9.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多重复句的是______。
中央电大开放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专题试题(1)_1007
) ) )
6. 动 词 和 形 容 词 的 主 要 区 别 是 动 词 可 以 充 当 谓 语 。 (
7. 汉 字 和 音 节 是 对 应 的 , 普 通 话 一 个 音 节 只 用 一 个 汉 字 记 录 。 (
576
8. 汉 字 是 记 录 汉 语 的 法 定 文 字 , 所 以 汉 字 中 不 能 夹 杂 非 汉 字 符 号 。 (
3. "重要"和"主要"是不是同一词类?二者在功能上有哪些不同?
4. 举 例 说 明 什 么 是 简 化 字 ? 是 不 是 笔 画 少 的 字 就 是 简 化 字 ? 5. 网 络 语 言 要 不 要 规 范 ? 请谈谈你 的 看 法 。
578
试卷代号 : 1 0 8 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0 9 2010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 开 放 本 科 " 期 末 考 试 ( 开 卷 )
的汉字。例如"属"繁体字,简化后的"马"就是简化字。简化字有特定的内涵,不是笔画少的汉
字就是简化字,例如"上、下、一"这些字不是简化字。
5. 这 个 问 题 学 生 可 以 肯 定 或 否 定 回 答 , 只 要 言 之成 理 , 同 样 给 分 。
肯定回答一点:网络语言需要规范。第一,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需要规范统一,便于信息传
递,但是网络语言个性太强,变异性突出,不便于交际使用;第二,对现实语言形成了冲击,破坏
了语言的纯洁统一,有必要进行规范。
否定回答要点:网络语言没有必要规范。第一,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只是用于网络
环境,交际双方都懂,不影响交际;第二,网络语言的特点主要是体现在词语方面,对现实语言 不会产生影响;第三网络语言的独特性产生了很多新词,可以丰富发展现实语言,促进语言发
电大现代汉语专题试卷答案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汉语专题1)[推荐]
电大现代汉语专题试卷答案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汉语专题1)[推荐]第一篇:电大现代汉语专题试卷答案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汉语专题1)[推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1)试题一、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普通话是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
()2.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因此方言不应该被消灭,而应该保留。
()3.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鼻辅音都可以出现在音节的末尾。
()4.普通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只有i和u两个。
()5.非定位语素一般都是成词语素,二者互相对应。
()6.“我们一起学习”中的“学习”,此处虽然没有带宾语,但仍然是及物动词。
()7.“饭桶”指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人,这是语素义的比喻用法。
()8.基础部件就是能构成很多汉字的部件,例如“木、目、月”等。
()9.网络词语是语言的社会变体,是一种社会方言。
()10.为了汉语的纯洁性,应该禁止使用网络语言。
()二、举例解释下列术语(每词5分,共10分)11.调值12.兼类词三、综合分析应用题(共40分)13.分别写出下列音节的声母和韵母。
(10分)(Dyang: ②qiu:③xuan: @chun: ⑤weng: 14.辨析下列同义词的主要差别。
(10分)①时间——时刻:②生日——寿辰:③再婚——续弦:④秘密——绝密:⑤果断——武断:15.分析下列词组的结构层次关系。
(10分)①清洗大楼的玻璃窗②清洗大楼的临时工 16.从不同角度纠正下面句子中存在的问题。
(10分)解题提示:下面的句子,可能在语汇、语法、汉字书写方面有错误,注意纠正。
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即可,不需要说明纠正的原因。
①你有什么话可以直接了当地说,不用拐弯抹角。
②一些年轻人的拙作,我们实在是不敢恭维。
③他去年还欠款三万元,看来今后会好一些。
④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偶尔了,让人始料未及。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普通话是指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是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音素。
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
4.韵母是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在汉语中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填空(10分,每两个空1分)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在于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和n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可以分为三类,韵母iao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语拼音是yuan,这个音节的韵母是üan。
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1.下列各种说法只有口语在书面语基础上产生是正确的。
2.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构成的。
3.北方话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点的。
4.条件语句中不是北方话成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理由是同行地域广。
5.汉语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
6.语音的三大属性不包括自然属性。
7.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是ü。
注:文章中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同时对一些语言表述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8.选择题答案:A9.选择题答案:B10.选择题答案:B四、综合分析应用题1.元音发音特点:①i:舌面靠前,口腔高度较高,不圆唇元音。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期末考试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期末考试《汉语专题》(1)试题20XX年9月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10分)1.舌尖韵母2.言语义3.双宾动词4.虚词5.社会方言名词解释标准答案(每词2分,共10分)1.舌尖韵母就是由舌尖元音构成的韵母,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有两个舌尖元音韵母,一个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一个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2.言语义就是词在运用中获得的不固定的、临时具有的意义。
例如“咱们去喝二两”,其中的“二两”代指酒,属于借代用法,就是言语义。
3.双宾动词就是可以同时带上两个宾语的动词,例如“给”可以构成“给你一本书”,其中的“你”、“一本书”都是宾语,“给”就是双宾动词。
4.虚词是没有实在的意义、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不能充任核心句法成分的词,例如“关于”、“非常”、“和”都是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
5.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它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口音、措词、谈吐风格方面。
例如北京女中学生的“女国音”就属于社会方言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中国第一套由政府公布的音素制拉丁化拼音方案是。
2.汉语拼音方案中表示辅音的四个双字母是。
3.固定语可以分为两类,“掩耳盗铃”、“穿小鞋”、“瑞雪兆丰年”都是______。
4. 层次关系词群可以分四类,例如“班长”和“排长”属于______。
5.有的词综合了几种造词方式,“刀山”是句法学造词和造词方式的综合。
6.副词是只能充当的词。
7.虚词“或者”和“还是”都表示选择,区别在于“或者”不能用于句。
8.“可爱、大型、崭新、雪白、洁白”等词中,是区别词。
9.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______。
10.赣方言区西接湘方言,南接方言。
填空题标准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国语罗马字2.zh、ch、sh、ng(此题回答不完整不给分)3.熟语4.等级关系词群5.修辞学6.状语7.疑问句8.大型9.官话方言(北方话)10.客家方言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说明: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钩,错误的在括号内打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aixiezuoye1)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现代汉语作业1(参考答案:daixiezuoye1)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普通话:就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因素叫声母。
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
4.韵母: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和n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可以分三类,韵母iao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字拼音是yuan,这个音节的韵母是(üan)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1.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C )正确。
A.口语在书面语基础上产生。
B.书面语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口语的发展。
C.口语是书面语产生的源泉、发展的动力。
D.口语对书面语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
2.普通话是以( A )为基础构成的。
A.北方话B.北京话C.东北话D.河南话3.北方话是以( A )为代表点的。
A.北京话B.天津话C.河南话D.山西话4.下列条件( C )不是北方话成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理由。
电大汉语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汉语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汉语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共10分,每词2分)1.普通话: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3.声调:声调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4.音节: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的音段,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是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
5.复韵母: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
只包含一个元音的,叫单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叫复韵母。
二、填空(共20分,每空1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方言)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我国20世纪初的(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海岸)和(海鸥)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其中字母(v)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y)和(w)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iou)、(uei)、(uen)。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共20 分,每小题2 分)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
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在全国的传播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学名著的传播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广北方话的作用。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 (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现代汉语专题试题一、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北方话词汇系统中所有的词,普通话都要吸收。
( )2.人口的流动将对语言和方言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 )3.根据音节拼写规则,在实际运用中,u行韵母中的u-律要换成w。
( )4.短语的结构类别和功能类别是对应的,例如定中短语就是名词性短语。
( )5.普通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只有i和u两个。
( )6.现代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为主。
( )7.成字部件就是合成部件,只不过划分的角度不同。
( )8.汉字字数繁多的根本原因是汉字结构复杂。
( )9.输入文字快捷简便的要求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重要原因。
( )10. -些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会进入现实语言交际领域。
( )1534二、举例解释下列术语(每词2分,共10分)11.韵尾12.合成词13.体宾动词14.焦点15.声符三、综合分析应用题(共40分)16.用汉语拼音写出下列汉字所代表的音节,并从结构角度给韵母分类。
(10分)解题要求:写出基本音节即可,不要求标注声调。
①光:②辉:③照:④耀:⑤你:17.把下面句子中的语素划分出来,然后从语音角度进行分类。
(10分)蜘蛛在葡萄藤上。
18.下面的短语是不是有歧义,请用层次分析法简要说明(10分)发现了敌人的哨兵19.从不同角度纠正下面句子中存在的问题(10分)解题提示:下面的句子,可能在语汇、语法、汉字书写方面有错误,注意纠正。
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即可,不需要说明纠正的原因。
①中学毕业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惦记着你令尊呢。
②象他那样死心踏地的人,还真是少见。
③这只能算是偶尔事件,不可预知。
④我们提出了解决帐篷短缺的对策。
⑤他夺得冠军的消息不径而走,传遍了四面八方。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0.普通话要以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说法对不对?为什么?21.从构词法角度分析下面一组词的构成方式。
中央电大开放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专题试题(1)_0307
A. 一个汉字使用频率越低, 效用越高 B 一个汉字使用频率越高, . 效用越低 C 一个汉字使用频率越高, . 效用越高 D 一个汉字的使用频率同效用没有必然关系 .
4 下列说法只有_ .
最准确。
B 传统的汉字偏旁相当于音符 . D 传统的汉字偏旁相当于记号 .
③动辄得咎 阿谈奉承 惩前毙后
④出类拔萃 趋之若鹜 鹏蚌相争 越姐代鹿 ⑤休戚相关 遐迩闻名 万马齐暗 默守陈规(
1 3 01
得
分
评卷人
五、 问答题 ( 4 共 0分)
1 为什么说汉字是语素文字?( 分) . 4 2 汉字与汉语基本相适应, . 人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分) 8 3 .为什么要适当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 分) 5
4 .什么是文字的理据?现代汉字 的三类字符构成的六种结构, 理据性如何?简要分析说 明( 分) 8
5《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等辞书往往附有部首和汉语拼音等多种检字法, 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情况?( 7分)
6 汉字要不要改成拼音文字?为什么?( 分) . 8
1 4 01
三、 选择题( 每小题 2 共 1 分) 分, 0
1 . A 2 D . 3 C , 4 C . 5 B .
四、 分析题(0分) 2 1 .指 出下列汉字的一级部件。( 每小题 1分 , 5分) 共 ①群 : 羊 君、 ②膜 : 宾 月、 ③要 : 女 沙、 ④糙 : 造 米、 ⑤晦 : 海 口、
5 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 . 得到的基本单位是_
6 .汉字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表明
。
是汉字发展的主流。
. 汉字“ 的四 烙” 角号码是_
。
1 1 0 1
.目前汉字进人计算机的主要途径是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题目1.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简要介绍。
本课程的六个专题,你对哪个专题最感兴趣?对哪个专题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答案】:答:我对第二章很感兴趣,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常用语的读音不准确的现象,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不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又怎能教好学生的正确读音呢?尽管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是也有很多读音我们需要再次去更正。
再有,我还对第三章词汇和第四章的语法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觉得这不仅是我们学习中要经常用到的,也是我们语言的基础,平时生活中每天都要说很多的话,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都不清楚,连话都说不明白,又如何写文章,如何与人交流呢?所以我认为这两章是学习中重点的重点!我对第六章网络语言不太感兴趣。
因为我个人不太喜欢什么东西都依靠网络,这样会让人对电脑有很强的依赖性,人就会变得越来越懒,人懒了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我只是希望对这章有所了解就可以了。
题目2.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什么样的意义?【答案】:答: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意义大致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这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规定了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通过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这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增强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电大现代汉语作业1参考复习资料
01任务文山丘北吴老师一、简答题(共 2 道试题, 共10 分。
本课程入门学习要求)1. 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简要介绍。
《现代汉语专题》是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升本科)“现代汉语专题”课程编写的主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大学现代汉语课程教师的参考教材,语言爱好者、自考现代汉语谍程亦可参考。
《现代汉语专题》在专科现代汉语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提升,结合现代汉语自身的发展,介绍国家语言文字新政策、当前语言研究的热点以及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力图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同时注意描写语言运用的规律,主要是辨识异同、区别正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
《现代汉语专题》内容表现形式新颖,将教学内容与导学内容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的成人教育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
内容编排为:第一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第一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介绍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二、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意义第二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关问题一、同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二、现代汉语方言三、《汉语拼音方案》第二章语音第一节普通话语音系统一、普通话语音系统简介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三、语音与文化的关系第二节方音辨正一、声母辨正二、韵母辨正三、声调辨正四、方音辨正巾的误区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政策依据二、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三、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难点第三章语汇第一节语素问题研究一、语素的性质二、语素和词的区别与联系三、语素的识别四、语素的分类第二节合成词研究一、单纯词和合成词二、合成词发展的原因三、合成词和短语的区别四、合成词的构词法类型五、合成词的造词法类型六、合成词的理据分析第三节汉语语汇与汉文化一、汉语语汇与汉文化的关系二、称谓语三、敬辞和谦辞四、象征词语五、地名第四节语汇的运用一、语汇的规范二、新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的运用三、同义词的运用四、熟语的运用五、词语的活用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词类一、划分词类的标准二、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三、实词及其运用四、虚词及其运用五、词的兼类和活用第二节短语一、短语的性质二、短语的结构类别三、短语的层次分析四、短语的外部功能第三节句子和句子的类别一、什么是句子二、句类和句型三、动词性谓语句四、复句及其分析第四节句子的意义一、句子的表意凶素二、句子成分的语义指向三、陈述句的表达重点四、疑问句的焦点第五节常见的语病一、词性误用二、搭配不当三、主语或谓语残缺四、语序安排不当五、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六、句子的歧义第五章文字第一节汉字的结构一、现行汉字的形体结构单位二、现行汉字的形体结构方式三、现行汉字的构字方式第二节汉字的现代化一、汉字的简化二、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三节汉字文化一、汉字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二、以汉字为本体产生的文化现象第六章网络语言第一节网络语言及其形成原因一、什么是网络语言二、网络语言形成的原因第二节网络语言的特点一、网络词语的特点二、网络语言的语体特点第三节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一、网络词语使用范围的变化二、语言自调节功能在促进网络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三、网络语言的规范满分: 5 分2. 本课程的六个专题, 你对哪个专题最感兴趣?对哪个专题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1-6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1-6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本课程入门学习要求(40分)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简要介绍。
本课程的六个专题,你对哪个专题最感兴趣?对哪个专题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参考答案:第一章为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主要介绍了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第二章是语音,主要介绍了一些实用性的知识,如普通话的达标测试等;第三章为词汇,主要介绍了语素问题,合成词,汉语语汇与汉文化的关系和词汇的运用;第四章为语法,介绍了词类。
短语,句子和句子的分类、意义,还有常见的语病;第五章为汉字,主要介绍了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现代化,和汉字的文化;第六章是网络语言,详细的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其形成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
我对第六个专题最感兴趣。
因为这个专题讲的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我们比较陌生但又必须了解:才能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比如:“沙发”、“杯具”、“我爸是李刚”、“反正我是信了”……而此专题详细的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其形成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
学习后,总觉得爱益匪浅。
对第二个专题最不感兴趣。
因为这个专题讲的是通用语言——普通话,当中涉及到的一些实用性的知识很难在短期内掌握,我觉得有点“复杂”。
二、问答题(60分,每小题20分)1.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什么样的意义?参考答案:第一,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第三,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而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促进民族间交往、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语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正式步入法制化的轨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电大汉语专题作业题第一次作业一、简答题(共2 道试题,共10 分。
本课程入门学习要求)1. 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简要介绍。
答:第一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主要介绍了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第二章是语音,主要介绍了一些实用性的知识,如普通话的达标测试等;第三章为词汇,主要介绍了语素问题,合成词,汉语语汇与汉文化的关系和词汇的运用;第四章为语法,介绍了词类,短语,句子和句子的分类、意义,还有常见的语病;第五章为汉字,主要介绍了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现代化,和汉字的文化;第六章是网络语言,详细的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其形成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
2. 本课程的六个专题,你对哪个专题最感兴趣?对哪个专题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答:我对第六个专题最感兴趣。
因为这个专题讲的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我们比较陌生但又必须了解,才能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比如:“沙发”、“杯具”、“我爸是李刚”、“反正我是信了”……而此专题详细的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其形成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
学习后,总觉得受益匪浅。
对第二个专题最不感兴趣。
因为这个专题讲的是通用语言—普通话,当中涉及到的一些实用性的知识很难在短期内掌握,我觉得有点“复杂”。
二、简答题(共5 道试题,共30 分。
问答题)1、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什么样的意义?第一,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第三,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而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促进民族间交往、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语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正式步入法制化的轨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我国北方各省方言,虽有不同,但都可听懂,言语意思表达方式也比较接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开展,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规范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根据语言表达方式语音语调难易程度,以北京话为基础而产生出标准的普通话。
大力推进普通话的学习,有助于团结我国各民族凝聚力,可以更多的去学习理解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信仰。
也可以使得原本是一奶同胞的港澳地区、台湾地区,感受到语言的重要性与政治性。
3、“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因为普通话的概念中就是这样规定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应当促进现代汉语按照其内部发展规律健康地发展,它应当肯定并推行现代汉语中那些正确的、有生命力的,能促使现代汉语更加精密化、准确化、更富有表现力。
促使使用汉语的人们能够交际得很好。
因此语法标准就是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但是这个句子里面的问题是漏掉了一个“现代”。
而白话文有古代的白话文和现代的白话文,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也是白话文,当然不能用来作为标准。
4、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有哪些差异?简要分析。
答: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不同,它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地域方言在汉语中俗称“话”,如“江浙话”“福建话”“广东话”通常指的就是吴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汉语不同方言的词语,用汉字写下来,差别不算大,各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看得懂,如果念出来,语音差别很大,相互之间就难以听懂了。
“方言”是一个总的概念,在它下面还可以分出各种“次方言”,在“次方言”下面又可以分出各种“土语”。
究竟多大的差别才算不同的方言,这没有统一的标准,要看各种语言的具体情况而定。
研究方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和对应规律,不但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意义,对在方言区工作的外地人掌握方言,密切与当地群众的联系也有重要意义。
方言材料也为研究语言的历史提供可靠的宝贵资料。
方言是古代的同一种语言分化的结果,古语里的成分在各种方言里的变化有快有慢,有时又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向,因而把各种方言里的有关成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往往可以找出语言发展的线索。
例如,有些方言保留浊声母和入声,在这些方面显然比北京话“古老”,把有关的现象加以比较,可以看出语音发展的痕迹。
“收秋”(河北)、“割禾”(江西)、“食饭”(广东),反映了“秋、禾、食”的古义。
所以地域方言的研究在语言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如何认识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第一,要认识到的是方言不是单只北方的方言,还要包括南方方言;其次,共同语就是普通话,是一种通用语,它跟地方方言的关系就像是英语跟其他国家语言的关系一样。
英语只是促进交流,减少民族隔阂的工具,普通话也是;第二,虽然说都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但是普通话跟方言之间没有什么十分必然的联系(除了北方方言外)。
普通话的历史很短连500年都不到,形成于清朝,是满族语碰撞汉语的结果,中国的方言少则1000年多则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所以不能说普通话是中华民族语言的标准、典范,也不能说中国方言演变自普通话。
三、简答题(共3 道试题,共30 分。
社会实践题)1. 结合汉语拼音知识到所在市镇街头观察了解汉语拼音的运用规范情况。
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之后,各地运用汉语拼音的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
但到市镇街头观察,我还是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如:1、地名中的数词一般用拼音书写,“五指山”的拼音应该是“Wǔzhǐ Shān”;而地名中的代码和街巷名称中的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二环路”的拼音应该是“2 Huánlù”。
可是二者往往混淆。
2、凡以B、o、e开头的非第一音节,在B、o、e前用隔音符号" ' "隔开,并且地名拼写按普通话语音标调,特殊情况可不标调。
3、能够区分专、通名的,专名与通名分写。
修饰、限定单音节通名的成分与其通名连写。
由此可见,规范汉语拼音,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宣传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熟悉相关标准,强化语言文化意识,增强使用和传播民族语言文化的自信心。
第二,在涉及中国人名、地名的翻译和拼写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汉语拼音。
第三,了解《汉语拼音方案》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法规,从而促进汉语拼音的正确运用。
2. 到市镇街头、单位、学校,了解当地使用普通话的情况。
答: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经过到街头、单位、学校的深入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现在城市各单位在开会等庄重场所,领导讲话都在使用普通话;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上课、集会,教师和学校领导都在使用普通话;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一般都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总的情况是:城里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农村好;学校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其他单位好;在单位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市镇街头好;年青一代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老一代好。
3. 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有很多不同,请你搜集当地方言中反映植物、动物、服饰、亲属称谓、身体、地理环境、熟语(俗语)的独特方言词,每种不少于三个。
植物:青红豆(四季豆)、洋芋(土豆)、包谷(玉米)动物:小猪儿(乳猪)、猫儿(猫)、耗子(老鼠)服饰:衣服(外套)、马褂(马甲)、hai子(鞋子)亲属称谓:公公(外公),老丈妈母(岳母),姑爹(姑父)身体:屁股(臀部)、脑壳(脑袋)、刻几头(膝盖)地理环境:墙跟脚(墙角)、阴沟(下水道)、该子(街道)熟语(俗语):你是什么玩意儿?(你是什么东西?)、你不要吹壳子(你不要吹牛)、你算啥子东西?(你不算什么、你没多大本事。
)四、简答题(共1 道试题,共20 分。
小组作品题)每五个人一个小组,综合社会实践题中的调研并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写一篇有关语言规范的文字,不低于300字,同时发布到中央电大汉语专题(1)课程论坛首页“语文规范大家谈”帖子中交流。
(此题成果小组成员共享)中央电大剑阁分校2011汉本学员周林和高居相戚松山唐小蓉梁小菊语言规范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应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
语言规范化指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某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通过语言研究的著作如语法书、词典、语言学著作等明文规定下来,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使人们共同遵守语言规范而进行有效的交际,使语言循着一条统一的正确道路向前发展。
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语言交际随之扩大和频繁,语文生活日渐丰富和活跃,语言文字应用中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
尤其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后,各地在语言规范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做好语言规范方面的工作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汉语言本科学员的高度重视。
我们应该成为推广规范语言的基层勇士,应该成为语言专家研究语言规范的得力助手。
在老师的指导,我们5人组成一个小组,对各自所在区域的语言规范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然后进行情况汇总。
我们发现昭通语言在标准语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方言渗入,其他语言影响,语言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规律的分歧和混乱现象,直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不合规范的现象。
1、表现在语音上,与汉语普通话相比,读音分歧很多,如:角jiao—guo,街jie—gai等。
2、不合规范现象也常常出现在词汇方面。
如“塞子saizi”说成“柱柱zhuzhu”;“四季豆”说成“青红豆”;“乳猪”说成“猪儿”;“ 卷心菜”说成“莲花白”;“岳母”说成“老丈母”;“姑父”说成“姑爹”……3、不规范现象也表现在文字上。
个别单位的墙报和板报上仍然在使用繁体字和生造简化字。
4、不合规范现象还表现在语言方面。
如:熟语(俗语):“你不要吹牛”说成“你不要说大话”;“ 你是什么东西”说成“你是什么玩意”;“你没多大本事”说成“你算啥子东西?”等。
5、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经过到街头、单位、学校的深入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现在城市各单位在开会等庄重场所,领导讲话都在使用普通话;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上课、集会,教师和学校领导都在使用普通话;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一般都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总的情况是:城里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农村好;学校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其他单位好;在单位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市镇街头好;年青一代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老一代好。
尤其欣喜的是:教师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评职称等,都要求至少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对小学教师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