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及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25
自燃温度℃
463
爆炸极限%
下限1.0,上限7.0
危险特性
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
识
英文名
Xylene
分子式
C8H10
分子量
106.17
危险货物编号
33535
UN编号
1307
IMDG规则页码
3292
CAS号
95-47-6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熔点℃
-25.5
相对密度(空气=1)
3.66
沸点℃
144.4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美国STEL:ACGIH150ppm,651mg/m3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泪、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神志不清等,有时有癔病样发作。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临界温度℃
二甲苯安全数据表(MSDS)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o1364mg/kg(小鼠静脉)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DL o): 1500mg/m 3, 24小时(孕7〜14天用药),有胚胎毒性。
污染来源:二甲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合成、合成橡胶、油漆和染料、合成纤维、石油加工制药、纤维素等生产工厂的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设备不密封和车间通风换气,是环境中二甲苯的主要来源。
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翻车、泄漏,火灾也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
代谢和降解:在人和动物体内,吸入的二甲苯除3%〜6%被直接呼出外,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都有代谢为相应的苯甲酸(60%的邻-二甲苯、80%〜90%的间、对-二甲苯),然后这些酸与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起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与葡萄粮醛酸结合,而对-苯甲酸必乎完全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甲基马尿酸而排出体外。
与此同时,可能少量形成相应的二甲苯酚(酚类)与氢化2-甲基-3-羟基苯甲酸(2%以下)。
残留与蓄积:在职业性接触中,二甲苯主要经呼吸道进入身体。
对全部二甲苯的异构体而言,由肺吸收其蒸气的情况相同,总量达60%〜70%,在整个的接触时期中,这个吸收量比较恒定。
二甲苯溶液可经完整皮肤以平均吸收率为2.25卩g/(cmmin)(范围0.7〜4.3卩g/(cmmin))被吸收, 二甲苯蒸气的经皮吸收与直接接触液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二甲苯的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上面我们已经说过进入人体的二甲苯,可以在人体的NADP(转酶II)和NAD(转酶I)存在下生成甲基苯甲酸,然后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甲基马尿酸在18小时内几乎全部排出体外。
即使是吸入后残留在肺部的3%-6%的二甲苯,也在接触后的3小时内(半衰期为0.5〜1小时)全部被呼出体外。
评价接触二甲苯的残留试验,主要是测定尿内甲基马尿酸的含量,也有人建议测定咱出气体中或血液中二甲苯的含量,但后者的结果往往并不准确。
由于甲基马尿酸并不天然存在于尿中,又由于它几乎是全部滞留的二甲苯代谢物,因而测定它的存在是最好的二甲苯接触试验的确证。
二甲苯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二甲苯;混合二甲苯
英文名:Xylene;dimethyl benzene(mixture)
分子式:C8H10
分子量:106.17
UN编号:1307
危规号:33535
RTECS号:ZE2100000
CAS编号:1330-20-7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有气味似苯。
储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急性毒性:人经口LDLo: 50 mg/kg;吸入LCLo: 10000 ppm/6H。
大鼠经口LD50: 4300 mg/kg;吸入LC50: 5000 ppm/4H。小鼠经口LDLo:6 gm/kg。兔经皮LD50: >1700 mg/kg。
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较甲苯为强,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工业品中常含有苯、甲苯等杂质,可同时出现杂质的毒作用。吸收后分布在脂肪组织和肾上腺中为多。大部分在肝内氧化,主要生成甲基苯甲酸,主要与甘氨酸结合成为甲基马尿酸,少部分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后随尿排出。引起人眼刺激的浓度为200ppm。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症者有躁动、抽搐或昏迷;并伴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出现结膜及咽炎。
物质安全资料表-二甲苯
物质安全资料表(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物质安全资料表(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NO.: 版本修订:01/01 页码:2/2 作成日期: 作成者: 承认:
物质名称: 二甲苯
6、应急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7、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8、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2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一览表
2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一览表1. 概述2二甲苯(o-二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0。
它是三种二甲苯同分异构体之一,分子中有一个邻位相对的甲基基团。
2二甲苯常用于溶剂,也用于制造染料、香水和其他化学品。
在使用2二甲苯时,需要了解它的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以保证人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2. 理化性质2.1 物理性质•外观:无色液体•沸点:215℃•熔点:-25℃•密度:0.867 g/cm³•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2.2 化学性质•2二甲苯是一种疏水性化合物,主要通过烷基自由基反应进行反应。
•可被氧化剂如氧气和氯气氧化,生成苯甲醛、苯甲酸等产物。
•经Fenton过程氧化后可生成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等产物。
3. 危害特性3.1 健康危害•吸入2二甲苯蒸气会引起头痛、头晕、嗜睡等症状。
•长期接触2二甲苯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手、脚的麻木、无力及全身乏力,还可能诱发白血病等病症。
•皮肤接触2二甲苯可引起皮肤炎症等不适。
3.2 环境危害•2二甲苯对水生生物有毒性,对经过生物降解的水体影响较小。
•在大气中,2二甲苯与氮氧化物反应,会生成臭氧等有害物质。
3.3 火灾爆炸危害•2二甲苯易燃,遇火源或高温易发生燃爆事故。
•遇火源可产生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苯、二甲苯等。
4. 防护措施•在使用2二甲苯时,必须戴防护手套、安全镜、面罩等防护用具,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
•2二甲苯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房间中,远离火源和高温。
•不可将2二甲苯混合储存于氧化剂、酸、碱等物质中,以免产生反应。
•在生产和使用2二甲苯时,应使用被动式防护措施,如通风装置、防护服等。
5. 总结2二甲苯是一种有机溶剂,在溶解性和疏水性等性质上,有着独特的用途。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了解其理化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使用合适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二甲苯理化性质表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
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
甲
闪点(℃):
25
自燃温度(℃):
525
爆炸下限(V%):
1.1
爆炸上限(V%):
7.0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防
护
措
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毒
性
危
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100mg/m3苏联MAC:50mg/m3美国TWA:OSHA 100ppm,434mg/m3;ACGIH 100ppm,434mg/m3美国STEL:ACGIH 150ppm,651mg/m3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属低毒类LD50:5000mg/kg(大鼠经口) LC50:4550ppm 4小时(大鼠吸入)
作为合成聚酯纤维、树脂、涂料、染料和农药等的原料。
熔点:
13.3
沸点:
138.4
二甲苯安全数据表(MSDS)
二甲苯MSDS安全数据表)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1364mg/kg(小鼠静脉)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DL o): 1500mg/m,24小时(孕7〜14天用药),有胚胎毒性。
污染来源:二甲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合成、合成橡胶、油漆和染料、合成纤维、石油加工、制药、纤维素等生产工厂的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设备不密封和车间通风换气,是环境中二甲苯的主要来源。
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翻车、泄漏,火灾也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
代谢和降解:在人和动物体内,吸入的二甲苯除3%〜6%被直接呼出外,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都有代谢为相应的苯甲酸(60%的邻-二甲苯、80%〜90%勺间、对-二甲苯),然后这些酸与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起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与葡萄粮醛酸结合,而对-苯甲酸必乎完全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甲基马尿酸而排出体外。
与此同时,可能少量形成相应的二甲苯酚(酚类)与氢化2-甲基-3-羟基苯甲酸(2%以下)。
残留与蓄积:在职业性接触中,二甲苯主要经呼吸道进入身体。
对全部二甲苯的异构体而言,由肺吸收其蒸气的情况相同,总量达60%-70%在整个的接触时期中,这个吸收量比较恒定。
二甲苯溶液可经完整皮肤以平均吸收率为2.25卩g/(cm • min)(范围0.7〜4.3卩g/(cm • min))被吸收, 二甲苯蒸气的经皮吸收与直接接触液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二甲苯 安全技术说明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及电话
企业应急救援电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AC(mg/m3): 300
急救:120消防:119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眼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等症状;重症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分子式、CN码、UN码及CAS码
危险性标志
易燃
有毒
甲苯C7H8
CN码:32052 UN码:1294
CAS码:108-88-3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94.9
沸点(℃):110.6
相对密度(水=1):0.87
爆炸极限[%(V/V)]:1.2~7.0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苯-甲苯-二甲苯性质
苯1 、名称23概述:高度易燃,可致癌。
毒性:通过长时间的吸入、皮肤接触以及吞食对身体产生严重危害。
诱变剂。
危险等级(GB6944-86):3.2(处于中级闪点组的可燃液体)潜在的健康危害眼睛:对眼睛产生严重的刺激。
可造成轻度短暂性伤害。
皮肤:产生中度皮肤刺激。
可通过皮肤吸收有害数量的苯。
与液态苯直接接触可产生红斑和气泡。
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可导致干性鳞状皮炎或引起二次感染。
摄入:吸取危害。
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起初以兴奋为特征,随后产生头痛,头晕目眩,昏昏欲睡以及恶心。
进一步可以导致虚脱,失去意识,昏迷甚至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
可导致类似呼吸苯蒸汽产生的后果。
吸入到肺中的苯可产生化学性肺炎,这种肺炎可能是致命的。
吸入:产生呼吸道刺激。
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后果,包括头疼、惊厥、直至死亡。
可产生昏睡、丧失意识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压抑。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包括:混淆、运动失调、眩晕、耳鸣、虚弱、迷惑、嗜眠症、最终昏迷。
在苯环境中可导致骨髓的不可逆伤害,还可导致再生障碍。
苯可以吸入肺部。
慢性:实验室动物实验证实苯可能导致癌症。
长时间或反复暴露在苯环境中会导致不利的可重复出现的后果。
可引起骨髓畸形,影响造血功能。
还可引起贫血及其它血细胞奇异。
慢性吸入与较高的白血病和骨髓瘤的发生率有关。
据报道,苯具有免疫抑制剂的作用。
动物研究表明苯还会引起胎儿生长发育延缓或畸形。
4 、急救措施眼睛:立即用大量的水至少冲洗15分钟,不时提升上下眼皮,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皮肤: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马上采用大量的肥皂水至少冲洗15分钟,脱去脏的衣服和鞋,洗后再穿。
摄入:不要诱发呕吐。
如果受害者意识清醒,让其喝下2~4杯牛奶和水。
绝不要让意识不清醒的人口服任何东西,因为可能导致呼吸危险。
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吸入: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迅速将受害者从苯氛围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如果呼吸发生困难,可让其吸氧。
不可采用嘴对嘴的复苏方式。
如果呼吸已停止,宜采用适当的机械装置如氧气袋、面罩等进行人工呼吸。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一览表
标
识
品名
1,2-二甲苯
别名
邻二甲苯
CAS号
95-47-6
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
1,3-二甲苯
间二甲苯
108-38-3
1,4-二甲苯
对二甲苯
106-42-3
英文名
Xylene
UN编号
1307
名录序号
355
危
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100mg/m3
苏联MAC:50mg/m3
美国TWA:OSHA 100ppm,434mg/m3;ACGIH 100ppm,434mg/m3
美国STEL:ACGIH 150ppm,651mg/m3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泪、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神志不清等,有时有癔病样发作。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25
自燃温度℃
463
爆炸极限%
下限,上限
危险特性
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燃烧分解产物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LD50:3306mg/kg(大鼠经口);LC50:48mg/kg(小鼠经皮);人吸入64g/m3×5~10分钟,头昏、呕吐、昏迷、抽搐、呼吸麻痹而死亡;人吸入24g/m3×0.5~1小时,危及生命
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中文名称
粗苯
危规号
32051
英文名
crude benzene
危险性类别
中闪点易燃液体
分子式
混合物
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
闪点
<23℃
相对密度
(水=1)0.88~7.45%
爆炸性气体分类
ⅡA级、T1组
主要成分
纯苯62.0%;甲苯14.0%;二甲苯4.0%;C9芳烃3%;茚及同系物4%;其它约13%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经分馏得初馏份、苯、甲苯、二甲苯、动力苯和溶剂油等,可用作农药原料或溶剂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
用水灭火无效,可使用泡沫、干粉型灭火剂,小型火灾迅速用砂土掩埋。一旦较小容器失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较大容器或固定式储罐失火,应迅速启动泡沫灭火系统或使用推车灭火器,并喷水冷却容器,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火场人员必须马上撤离
健康危害
吸入、食入或经皮吸收对人体产生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可引起慢性中毒。也是人类的致癌物质
甲苯安全周知卡
甲苯安全周知卡
化学名称:甲苯危险货物编号:32052
通用名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二甲苯安全周知卡
化学名称:二甲苯危险货物编号:33535
通用名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乙酸丁酯安全周知卡
化学名称:乙酸丁酯危险货物编号:32130
通用名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异丙醇安全周知卡
化学名称:2-丙醇危险货物编号:32064
通用名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化学名称:乙醇危险货物编号:32061
通用名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化学名称:甲醇危险货物编号:32058
通用名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乙酸乙酯安全周知卡
化学名称:乙酸乙酯危险货物编号:32127
通用名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丙酮安全周知卡
化学名称:丙酮危险货物编号:31025
通用名称: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丁酮安全周知卡
化学名称:2-丁酮危险货物编号:32073
通用名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环己酮安全周知卡
化学名称:环己酮危险货物编号:33590
通用名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1,3-二甲苯-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类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酸类、卤素等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食入:潄口,尽量饮水,不要催吐。就医。忌用肾上腺素,以免发生心室颤动。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27
爆炸上限(g/m3):
7.0
自燃温度(℃)
527
爆炸下限(g/m3):
1.1
危险特性
易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急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收容灭火产生的废水。耐火设备(条件)。与强氧化剂、强酸、食品和饲料分开存放。干燥。严格密封。储存在没有排水管或下水道的场所。运输: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要有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二甲苯、仲丁威等理化特性一览表
皮肤接触:
脱下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安置休息并保暖。就医。
食入:
误服者,先给其喝饮适量温盐水,催吐,并反复灌盐水,直至吐出的液体变为透明为止。洗胃。就医。如呼吸困难,要边进行人工呼吸,边送医院急救。
注意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主要用途:
农用杀虫剂,主要防治水稻螟虫和果树、蔬菜多种害虫。
熔点:
179~181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汽压(kPa):
溶解性:
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醇,不溶于苯、氯仿。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
不燃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25
自燃温度℃
463
爆炸极限%
下限1.0,上限7.0
危险特性
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二甲苯表
身体防护:高浓度蒸气接触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
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不然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甲苯理化性质及危险有害因素表
标识
中文名:二甲苯
英文名:1,4-Xylene
分子式:C6H4(CH3)
危险货物编号:33535
UN编号:1307
分子量:106.2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形状:无色透a):1333
沸点(℃):138.4
蒸气密度:3.66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眼睛防护:高浓度蒸气接触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气化碳。
稳定性:不稳定
聚合危害: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接触限值:中国MAC:100mg/m3美国STEL:ACGIH 150ppm,651mg/m3
二甲苯理化特性参数表
二甲苯理化特性参数表国标编号33535CAS 号1307中文名称二甲苯英文名称Xylene;o-xylene分子式C8H10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分子量106.17 蒸汽压 1.33/32℃,沸点:139℃熔点-47.9℃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密度相对密度0.88 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5 高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和用于合成油漆涂料毒性危害属低毒类;LD505000mg/kg(大鼠经口);LC5019747mg/kg,4小时(大鼠吸入)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25℃自燃温度463℃爆炸下限(V%):1.0 爆炸上限(V%):7.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应急及毒性消除措施一、泄漏应急措施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高浓度蒸气接触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
识
英文名
Xylene
分子式
C8H10
分子量
106.17
危险货物编号
33535
UN编号
1307
IMDG规则页码
3292
CAS号
95-47-6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熔点℃
-25.5
相对密度(空气=1)
3.66
沸点℃
144.4
临界温度℃
357.2
相对密度(水=1)
0.88
临界压力MPa
3.70
饱和蒸汽压KPa
1.33(32℃)
燃烧热Kj/mol
4563.3
最小引燃能量mJ
——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剂。毒性与
危
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100mg/m3
苏联MAC:50mg/m3
美国TWA:OSHA 100ppm,434mg/m3;ACGIH 100ppm,434mg/m3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25
自燃温度℃
463
爆炸极限%
下限1.0,上限7.0
危险特性
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美国STEL:ACGIH 150ppm,651mg/m3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泪、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神志不清等,有时有癔病样发作。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