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死循环与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次定律
一万次定律一万次定律,即在一个领域或技能上持续练习一万次,就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这个定律最早源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一、引言:谈谈一万次定律的起源和概念一万次定律,又称“一万小时定律”,是由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无论是在音乐、体育还是科技领域,那些顶级高手都是通过持续的练习达到的。
他将这个观点称为“一万小时定律”,即要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都需要付出至少一万小时的努力。
二、一万次定律在各领域的应用实例在各行各业中,许多成功人士都遵循了一万次定律。
比如,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安德烈·普列文,他在40岁时开始学习作曲,通过不断的练习,用了30年的时间才写出第一部交响乐。
又如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他在高中时期就开始每天早晨4点起床练习篮球,坚持了整整20年。
正是这种极致的自律和坚持,让科比成为了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三、如何运用一万次定律提升自己要想利用一万次定律提升自己,首先需要明确目标,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
然后,制定合理的计划,将目标分解为可实现的小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设定明确的时间表。
在实践过程中,要保持自律和毅力,确保每天都能投入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
同时,不要害怕失败,要把失败看作是成功的垫脚石,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方法,逐步提高。
四、一万次定律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一万次定律告诉我们,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
这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它让我们明白,成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其次,它鼓励我们要敢于追求梦想,勇敢地去尝试和挑战。
最后,它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价值,让我们明白,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走向卓越。
五、结论:总结一万次定律的价值和启示总之,一万次定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追求成功的路径,那就是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坚持,不断积累经验,最终达到卓越。
10000法则
10000法则
10000小时法则(The 10,OOO Hour Rule),简单地说,任何人要在任何领域出类拔萃,脱颖而出,都需要认真投入10000小时以上。
10000小时是一个突破的临界点。
以每天10个小时算,10000小时相当于三年。
也就是说,要做成功一件事情,你就要每天10小时投入,持续3年。
如果每天只有5小时,那么需要6年。
10000小时是成功的临界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存在一个练习最小临界量。
事实上,研究者们就练习时长给出一个神奇的临界量:10,000小时!
“研究发现,任何一个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一万小时的训练,”神经科学者丹尼尔·莱维汀写道,“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溜冰选手、钢琴师、棋手,甚至江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一万小时这个神奇数字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出现。
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从等量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位世界级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上的训练少于这个数字。
大脑好像必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消化理解,才能达到极其精通的水平。
”
你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吗?如果想,没有别的妙招。
或者,妙招非常简单,那就是认真投入10000小时吧!
10000小时法则类似于“10年法则”。
一万个小时定理
一万个小时定理一万个小时定理,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又超级有用的概念呢。
什么是一万个小时定理呢?简单来说呀,就是一个人如果想要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那大概需要花费一万个小时去练习。
这一万个小时就像是一场超级漫长的马拉松,可只要坚持跑下来,就能到达专业的彼岸。
你看那些厉害的音乐家,就像莫扎特。
他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弹琴、作曲上。
虽然他是个天才,但就算是天才,也得花很多很多时间在音乐这件事上。
如果把他练习的时间加起来,肯定也离一万个小时不远啦。
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得来的,那都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积累起来的。
再说说那些超级棒的运动员。
比如说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
他在训练场上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个小时。
他要练习投篮的姿势,要练习跑步的速度,要练习怎么和队友配合。
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进攻和防守,都是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才变得那么完美。
他肯定也是朝着那一万个小时的目标不断努力的,所以他才能在篮球场上创造那么多的奇迹。
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呢?这个一万个小时定理也非常有意义。
假如你想要学好画画。
你可不能就画个几天,觉得有点难就放弃了。
你得不停地画呀,从简单的线条开始,到复杂的人物和风景。
可能一开始你画得像小孩子涂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画的时间越来越接近一万个小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画变得超级厉害。
我有个朋友就特别想学摄影。
刚开始的时候,他拍出来的照片那叫一个普通,不是曝光不对就是构图奇奇怪怪。
可是他特别喜欢摄影,就一直拍。
出去旅游拍,在家门口拍,拍宠物,拍花草。
慢慢地,他的摄影技术就越来越好了。
他现在还没到一万个小时呢,但已经能拍出非常好看的照片,还参加了一些小的摄影展。
这就是坚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的结果。
不过呢,这一万个小时可不是让你机械地重复。
就像你每天都弹同一首曲子,弹一万个小时可能也没什么大进步。
而是要在这一万个小时里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挑战自己。
比如说你学做菜,不能每天就做那一道菜,要尝试不同的菜品,不同的烹饪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烹饪大师。
为什么你坚持了一万小时
为什么你坚持了一万小时,却依然成不了天才自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那些绝望的普通人心中的小火苗被再度点燃。
其实早在18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人工智能研究的开拓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和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等研究人员就提出了“十年法则”。
该法则认为,在任何领域要想获得世界级的专业能力,至少需要付出10年的练习时间。
这是不是意味着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天赋异禀,所谓的天才不过是时间这个匠人精心打磨的手工艺品?又或者成功只不过是时间的堆砌,任何人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还要从髓鞘质(myelin)说起。
神经元示意图我们的大脑由十亿条神经元线路组成,各个神经元之间由突触连接,而髓鞘质则是包裹在神经元轴突上的膜状物质。
它不仅具有“绝缘”功能,能够避免相邻轴突间信号传导的相互干扰,更能加快并调控其覆盖区域内的信号传导速度,确保相应的脉冲电流在最佳时刻到达突触。
对于需要精密控制的动作来说,比如球类运动和演奏乐器等,快一秒钟和慢一秒钟同样意味着失败。
而通过训练不断获得髓鞘质,则能有效提升技能回路的带宽和精准度。
髓鞘质理论颠覆了“肌肉记忆”的说法,认为肌肉和骨骼就像舞台上的提线木偶,不过是被髓鞘质这个幕后艺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既然技能的突破依赖于髓鞘质化这一生理过程,正确的努力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无法通过去除髓鞘质来改变错误的习惯,唯一的方法是重新开辟一条新回路。
可是面对新修好的高速公路,谁还愿意回过头在羊肠小路上奋力奔跑呢?值得庆幸的是,只要你不嫌晚,髓鞘质化随时都可以进行。
这大概也是励志典范摩西奶奶能够在76岁开始绘画,80岁在纽约举行个展的原因吧。
关于髓鞘质与学习技能和效率的关系虽未得到明确证实,但这一理念的提出无疑使虚无缥缈的成功学站住了脚跟。
一万小时的练习过程就是生成髓鞘质的过程,但也绝不仅仅是以量取胜那么简单。
贫穷的恶性循环摆脱贫困的关键
贫穷的恶性循环摆脱贫困的关键在我们的社会中,贫穷是一个严峻且复杂的问题,它常常陷入一种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
许多人在贫困的泥沼中苦苦挣扎,试图寻找出路,却发现自己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着。
什么是贫穷的恶性循环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使得贫困者难以摆脱贫困的状态,反而越来越深陷其中。
首先,贫困往往导致教育资源的匮乏。
贫困家庭无法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孩子们可能早早辍学,缺乏知识和技能,这使得他们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薄弱,只能从事低薪、体力型的工作。
而低薪工作又难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导致下一代依然面临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
其次,健康问题也是贫穷恶性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贫困家庭往往难以承担高质量的医疗保健费用,一旦家庭成员生病,不仅会失去劳动能力,还可能因为治疗而背负沉重的债务。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
而且,长期的贫困和营养不良还会影响身体健康,降低工作效率,进一步减少收入来源。
再者,贫困限制了人们的社交和人脉资源。
在现代社会,人脉和社交网络对于获取信息、寻找机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贫困者往往处于社会的边缘,他们的社交圈子狭窄,难以接触到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无法及时把握发展的机遇。
此外,心理因素也在贫穷的恶性循环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自卑、焦虑、绝望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可能影响个人的决策能力和行动积极性,使人缺乏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动力。
那么,摆脱贫困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呢?教育是打破贫穷恶性循环的重要突破口。
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改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时,贫困家庭自身也应当重视教育,让孩子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提升就业技能也是关键之一。
针对贫困人群开展职业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
例如,开展电工、焊工、厨师等实用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10000小时定律
10000小时法则10000小时法则10000小时法则(The 10,OOO Hour Rule),简单地说,任何人要在任何领域出类拔萃,脱颖而出,都需要认真投入10000小时以上。
10000小时是一个突破的临界点。
以每天10个小时算,10000小时相当于三年。
也就是说,要做成功一件事情,你就要每天10小时投入,持续3年。
如果每天只有5小时,那么需要6年。
10000小时是成功的临界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存在一个练习最小临界量。
事实上,研究者们就练习时长给出一个神奇的临界量:10,000小时!“研究发现,任何一个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一万小时的训练,”神经科学者丹尼尔·莱维汀写道,“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溜冰选手、钢琴师、棋手,甚至江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一万小时这个神奇数字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出现。
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从等量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位世界级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上的训练少于这个数字。
大脑好像必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消化理解,才能达到极其精通的水平。
”你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吗?如果想,没有别的妙招。
或者,妙招非常简单,那就是认真投入10000小时吧!10000小时法则类似于“10年法则”10年法则:理学家西蒙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心理学法则,意思是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大约10年的艰苦努力。
西蒙的10年法则告诉人们:成就大师,要有远大的奋斗理想,高目标都有大成就;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任何朝三暮四终将是一事无成;要有一个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从弱小走向成功。
以下内容节选自Malcolm Gladwell新作《Outliers——The story of success》(《超常之辈——成功的故事》)“在汉堡,我们每天必须演足八小时。
”1. Sun公司的天才创始人1971年密歇根州立大学安娜堡分校的新计算机中心成立了。
“贫困的死循环”丨一直低头拉磨的驴走多远都看不到星辰大海
“贫困的死循环”丨一直低头拉磨的驴走多远都看不到星辰大海稻盛和夫说过这样一段话:“知道你为什么活得那么累吗?因为你一直低头赶路,忘记抬头看天,导致你看不到正确方向,只是盲目前进,却一直没有收获。
”埋头赶路时,也抬头看看天,偶尔停下来,看看如今脚下的这条路要通往何处。
别让“瞎忙”,毁掉了你的人生。
为什么我走了这么长时间听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家磨坊里,驴子被主人蒙上双眼,每天在磨坊里拉磨。
有一天,主人从外地买回来一匹马。
马和驴子聊天时,说自己曾经去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也跟随主人去过很多风景秀丽的地方,听过高山流水的声音……这时,在墙头上栖息的老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每天在天空翱翔,见过星辰大海,俯瞰过四季不同的美景。
听了马和老鹰的话,驴子震惊了,因为它每天也在行走,听到的只有磨盘发出的声音。
驴子不禁问:为什么我走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听到、见到?我们中的很多人就像故事里拉磨的驴子,工作中一刻不停歇地忙碌、努力。
以为自己是一直在往前走,但事实上却在原地打转。
陷入“贫困的死循环”让你越努力越糟糕社会学家谢宇宁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家生产手表的电子厂,工人们的主要任务是给手表装配零件。
他们早晨六点半就要起床,开始一整天的工作,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回宿舍。
很多人为了拿加班费,还会主动延长工作时间。
结束一整天的工作,工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简单洗漱一下,就躺上床沉沉地睡去了。
第二天早晨六点半准时被闹钟叫醒,如此周而复始。
但有一个年轻人永远都是准时下班。
回到宿舍,他就坐在电脑前开始鼓捣,很多人都以为他不务正业。
果不其然,后来工厂引进大量机械手,很多人都失业了!这个年轻人因为会操作电脑,被晋升了车间主任。
经济学上有个“贫困的死循环”:有的人越努力越糟糕。
原因就是,有些人陷入了一种无意义的忙碌中。
所以,你要尽可能地去选择那些价值感高的,不会轻易被人代替的事情去努力。
只有这样,你的忙碌才会有价值,有意义。
一个人深度思考的能力才真正决定了他能走多远《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为什么我们总是越穷越忙,越忙越穷
为什么我们总是越穷越忙,越忙越穷作者:胡雯雯来源:《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2年第06期有句话说:要让一件事完成得很好,需要两个条件:稍微超出能力的要求+不太够的时间。
每个到截止时间才赶完功课的同学,相信都对此有深刻体会。
在塞德希尔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莎菲尔合著的《稀缺》一书中,对这种现象做了大范围的研究。
而他俩在分析大量案例后得出的结论是:穷人永远缺钱,忙人永远缺时间。
这种死循环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又该怎么破?美国一家医院的案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圣约翰医疗中心是一家提供急诊服务的医院。
每年,这里的32间手术室要进行多达3万台手术,因此所有手术室永远被排得满满当当。
一旦出现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医院就只能将之前安排好的手术推后,医生有时凌晨两点依然在做手术,员工也被长时间加班折磨得筋疲力尽,他们还经常为一台两小时的手术等待数小时。
由此带来的压力和医疗事故,自然相应增加。
后来,医院管理层请来了一位顾问,他提出的解决方案让人大吃一惊:将原有手术室的其中一间留出来,专门处理紧急手术。
一位医生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反应:“我觉得这个人简直疯了!我们原有的手术室都不够用,他还要拿走一间!”但顾问的账不是这样算的:手术分“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
如果后者强行插队,前者的效率就会大幅降低,由此带来更多的加班成本、等待成本和医疗失误。
每台计划内手术,都被迫为计划外的手术“还债”。
而计划外的手术是可以預测的,所以当它们都被归集到专门的手术室后,其他手术反而规律了。
结果证实了这个办法有效:实行两年后,圣约翰医院的加班率下降了45%,接诊率上升了11%,收入也实现了增长。
贫穷不但会限制我的想象,还会限制我的智商?抛开时间稀缺,还有一样估计是多数人都缺的——金钱。
美国研究者达瑞尔·柯林斯等人在《Portfolios of the Poor》一书中,对南非、印度等地的穷人做过研究和分析。
10000个小时定律
10000个小时定律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通过多年研究,得出一个定律——10000小时定律。
他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
一个人想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就需要练习10000个小时,即每天3小时,练习10年.只有受到如此多的训练,才能达到精通的程度.无意中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个定律,我的心灵为之一震,并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10000小时定律,对“天才”作出了的诠释,对天才的奥秘作了深刻的揭示。
即所谓“天才”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取得的,而后天的学习、训练必须是一个自觉的、刻苦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10000小时以上的时间。
古往今来,人们对那些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总认为他们是天才。
比如,有人说著述《周经》的周文王姬昌是天才;有人说文学巨匠鲁迅是天才;更多的人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天才……世界上果真有“天才”吗?我们说,所谓“天才”就是指天资聪明、智商较高、成就卓著的人.近代科学家们研究一些试题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们进行测试,从测试的结果看,的确,有人智商低些,有人智商高些,但绝大部分人都相差不大.那么,是不是智商高的人就能成为天才呢?未必。
现实中,同样智商的人,学业上、事业上的成绩天壤之别,智商高的人不见得就成才,相反智商低的人成大器者,比比皆是。
因此,智商的高低,不是一个人能不能成才、成功的决定因素,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在后天得到过良好的刻苦的训练,有没有达到10000小时.周文王之所以能演绎《周易》,是因为他被诬得罪了殷纣王,被关押在羑里这座监狱里7年之久.7年间他专注伏羲创造的八卦图,推演出64卦384爻,并研究创作出卦爻辞,以探索人生、宇宙和社会变化的规律,为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进化和今天的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很有益的借鉴和重要启迪。
周文王下的功夫恐怕大大超过10000小时吧。
被毛泽东主席称之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一生写作1000多万字.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个人从28岁开始写作,平均每天写1000字,28年才能写到1000万字.我们知道,鲁迅一生担任过很多工作,与很多友人交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作千余万字,又岂止是10000小时才能完成的?有人说鲁迅是天才,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一万小时定律作文范文
一万小时定律作文范文
人们常说"熟能生巧"。
要想在某个领域精通并取得卓越成就,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
这个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安德斯·艾瑞克森提出,指出要想在某个领域达到专家水平,需要在这个领域投入约一万小时的有意识的练习。
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如果我们分解开来就不难理解了。
一万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小时,坚持10年。
或者如果每天花费4小时,则需8年时间。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掌握同样技能所需的时间也会有差异。
但关键是,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比尔·盖茨在《21世纪生存技能》一书中也提及了一万小时定律。
他说:"很多人试图找到一种奇迹般的生存技能。
但实际上,要精通任何一个行当或一项技能,最好的办法就是付出一万小时这样漫长的时间。
"意味着坚持、努力和汗水总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
诚然,一万小时的时间并不短促,需要高度的决心和毅力。
但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只要保持专注和恒心,终会取得理想成果。
正如古语所说:"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一万小时定律启示我们,唯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去努力,才能在某个领域内获得出众的成就。
10000个小时定律教学文稿
10000个小时定律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通过多年研究,得出一个定律——10000小时定律。
他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
一个人想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就需要练习10000个小时,即每天3小时,练习10年。
只有受到如此多的训练,才能达到精通的程度。
无意中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个定律,我的心灵为之一震,并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10000小时定律,对“天才”作出了的诠释,对天才的奥秘作了深刻的揭示。
即所谓“天才”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取得的,而后天的学习、训练必须是一个自觉的、刻苦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10000小时以上的时间。
古往今来,人们对那些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总认为他们是天才。
比如,有人说著述《周经》的周文王姬昌是天才;有人说文学巨匠鲁迅是天才;更多的人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天才……世界上果真有“天才”吗?我们说,所谓“天才”就是指天资聪明、智商较高、成就卓著的人。
近代科学家们研究一些试题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们进行测试,从测试的结果看,的确,有人智商低些,有人智商高些,但绝大部分人都相差不大。
那么,是不是智商高的人就能成为天才呢?未必。
现实中,同样智商的人,学业上、事业上的成绩天壤之别,智商高的人不见得就成才,相反智商低的人成大器者,比比皆是。
因此,智商的高低,不是一个人能不能成才、成功的决定因素,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在后天得到过良好的刻苦的训练,有没有达到10000小时。
周文王之所以能演绎《周易》,是因为他被诬得罪了殷纣王,被关押在羑里这座监狱里7年之久。
7年间他专注伏羲创造的八卦图,推演出64卦384爻,并研究创作出卦爻辞,以探索人生、宇宙和社会变化的规律,为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进化和今天的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很有益的借鉴和重要启迪。
周文王下的功夫恐怕大大超过10000小时吧。
被毛泽东主席称之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一生写作1000多万字。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个人从28岁开始写作,平均每天写1000字,28年才能写到1000万字。
“一万小时”的成功定律_哲理故事
“一万小时”的成功定律“一万小时”的成功定律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德维尔一直致力于成功心理学研究,他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理论——一个人在任何领域取得的成功都跟天分无关,只跟“练习”时间长短有关,一般说来,一个人如想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他就必须“练习”一万小时以上。
打个比方,如果你爱好打乒乓球,并想成为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你就必须苦练一万小时以上。
假如每天练球4个小时,一周练5天,那么成为一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至少需要10年时间,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成功定律。
中国有句流传甚广的话:10年磨一剑,似乎与此理论不谋而合。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德国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大约都是从5岁开始练习,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
神经系统科学家丹尼尔·列维京在更多的领域做过类似研究,他说:“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充分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那些顶尖级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等,都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美国游泳好手麦克·菲尔普斯,除了手脚长的天赋外,他每天练习8小时,全年无休,这样持续五六年,方能缔造一人独得8枚金牌的奥运奇迹。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国际象棋,让3个女儿去学习。
结果他和妻子愣是把自己的3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级大师,她们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
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老二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现在还不成功,请不要抱怨命运、生活或社会的不公,那一定是你“练习”的还不够!。
一万小时定律是什么意思
一万小时定律是什么意思
一万小时定律,即在任何领域中,你只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大约需要一万个小时(大概十年)就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也有人称之为“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或“一万小时定律”。
据说,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自己: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想来,这话用在巴菲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吧!他靠着“复利投资法则”积累起亿万财富;同时他又懂得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管理与投资当中去,取得了惊人的收益。
而我们平常人呢?
《一万个小时定律》是一本讲述关于天才的书籍,对于普通人来说,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全力以赴、持续努力,最终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我认为,读完这本书之后,还要记住两句名言:一是: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二是:每个人在人生中都有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挺过去,你就会发现,那段日子已经过去了。
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开始,而是开始之后怎样才能继续。
- 1 -。
请相信一万小时定律:不是你没天分-而是你努力不到位
请相信一万小时定律:不是你没天分,而是你努力不到位近几年“一万小时定律”被广泛传开,意思是说,要想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一万小时是起步标准。
它的来源是《异类》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提出了这个观点:“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作者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事实上,我第一次听说“一万小时定律”不是从《异类》这本书上,而是我最初做销售的时候,我的师傅告诉我的,我的师傅可以说是一位很成功的商人,但是因为身在北京,我没有任何人脉,所以师傅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陌生销售,才可以快速赚到钱。
当时师傅用了“百日筑基”四个字,就是陌生销售100天,每天不低于8小时,100天不间断。
每天出门销售,陌生拜访,扫街扫楼做市场调查,每天开口人数不能低于300人,每天8小时,锻炼胆量和勇气,连续100天打下销售基本功。
这100天是难熬的100天,有很多人中途放弃了。
当我坚持完100天的时候,我跑去问师傅,为什么要100天不间断,师傅说:100天是为了保持努力的那种状态,熬过了一百天也就突破了第一关,但是,想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专家,一万小时才是入门标准。
那些学习艺术的,当兵的,还有那些体育生,都要经过多年长久的刻意练习。
02 一万小时定律在各领域的体现体育界的刘翔,大家看到的是他在赛场上的风驰电掣,健步如飞,却不知道他背后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无数汗水。
古琴界的巫娜老师,更是9岁开始学习古琴,每天八小时坐在琴桌前,安定地习琴,如今巫娜先生还创立了“缦学堂”,她的学生遍布全国,她也成为当今中国古琴界的中流砥柱。
新媒体行业高人粥左罗,3年写了300万字,电脑键盘上的漆都磨掉了,如今的粥老师依然坚持每天写作,运营着@粥左罗个人成长为主题的知名公众号,「粥左罗和他的朋友们」近九千人社群,同时已经运营六期21天写作训练营,正在运营高阶写作变现营,并且获得普遍的好口碑。
一万小时定律对职场的帮助
一万小时定律对职场的帮助职场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人们都渴望在这里取得成功。
然而,成功并非是靠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书《异类:不平凡之人的力量》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即要成为一个领域的顶尖人才,需要投入一万小时的训练。
这个定律同样适用于职场,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一万小时定律对职场的帮助。
一万小时定律让我们明白了成功并非只靠天赋,更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在职场上,有些人可能天生具备某些特质或技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轻松取得成功。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锻炼,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在职场上脱颖而出。
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领导能力,都需要通过反复实践和不断提升来达到熟练的程度。
只有在不断地修炼和积累中,我们才能够获得职业上的成功。
一万小时定律提醒我们要对自己有清晰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在职场中,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设立明确的目标。
然后,制定详细的计划,将时间和任务合理地分配,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和训练。
只有有目标并制定计划,我们才能够更加高效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被琐碎的事物所困扰,从而更快地取得职业上的进步。
一万小时定律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和追求进步。
职场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
通过投入一万小时的时间,我们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寻找学习的机会,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方法。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够在职场上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取得成功。
一万小时定律提醒我们要有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职场中,成功往往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就一定能够战胜这些困难,迈向成功的道路。
一万小时的训练需要我们长期坚持,而不是片刻的努力。
只有具备了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才能够在职场上获得长期的发展和成就。
一万小时定律:为什么你的努力,常常没有价值?
一万小时定律:为什么你的努力,常常没有价值?主播|牛蛙《异类》共读第二天亲爱的小伙伴们,昨天我们一起阅读了第一部分,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环境和机遇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就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还没有到拼天赋的时候。
”努力不能决定一切,但却可以实打实地给我们带来机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今天我们一起阅读第二部分,建议阅读原书第二章与第三章。
01我们可能都听过一个观点,叫“一万小时定律”。
这个定律说,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我们至少需要付出10000个小时的努力。
如果按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计算,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5年。
哪怕是那些被看做天才的人,也逃不过这个定律。
举个例子,在音乐领域,莫扎特是公认的神童,据说他4岁就开始学习钢琴作曲,6岁就开始随父亲到世界各地演出。
在他短短的35年人生里,一共创作了将近600部作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成了后世经典。
但是,有人仔细研究了莫扎特的生平,发现所谓的“神童”其实并不是天赋异禀,而是经过了大量刻苦的训练。
早在莫扎特4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全职教他音乐了,每天训练的强度非常大。
在他6岁生日以前,他已经练习了3000多个小时。
所以,我们看到的天才背后,其实是辛苦汗水的付出。
不过,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们也一直上学、接受训练,可是却没有被训练成天才呢?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上学的时间累计起来,早就超过了1万小时,那为什么最终能成为像莫扎特那样行业顶尖的人,依然还是凤毛麟角呢?02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听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正在学习钢琴,他练习得很刻苦,每天都要弹上几个小时。
但是每次测试的时候,他的成绩都不及格,没有一点起色。
老师很疑惑,就问他,“你每天都是怎么练的?”学生回答说,不知道,他只是按照谱子一直弹。
其实,很多人的学习过程都和这位练习钢琴的孩子很相似。
他们一直做题、一直跑步、一直下棋,可是既没有成为学霸和运动健将,也没有成为象棋高手。
一万小时定律
你听说过“1万小时定律”吗?任何成功的人在其获得成功的领域都必须有至少1万小时的积累。
1万小时定律格拉德韦尔的新书《超常之辈:成功的故事》写的是与众不同的人:聪明人、有钱人、成功的人,在最边远的地方开展活动的人,包括罗伯特·奥本海默、比尔·盖茨、“披头士”等人。
《时代》周刊说,他的目标是调整我们对成功道路的理解,成功过程不是天才儿童通过英勇奋斗在精英体制内变成成功的成年人,变得有钱、出名或实现人生目标。
《超常之辈》讲的是成功需要的背景——家庭、文化、友谊、童年、出生、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条件。
“只问成功人士是什么样子的是不够的,只要问他们来自何方,我们就能破解成功与否背后的逻辑。
”这本书被认为是对美国人白手起家的神话的正面攻击。
格拉德韦尔一直致力于把心理学实验、社会学研究、法学论文,对飞机失事和古典音乐家、冰球运动员的统计调查改造成流畅、好懂的文字。
比如他总结出了一个1万小时定律,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
好像大脑需要这么长时间,以吸收达到精通所需要知道的东西。
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90年代初在柏林音乐学院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都大约从5岁开始练习,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
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列维京说:“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反复出现。
”1万小时当然是相当多的时间,要有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不需去做兼职,但有机会的话还是可能的。
强调先天因素不只是近来科学上的趋势。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它不是一种能按照任何法则来学习的才能。
‘天才’这个词可以推测是Genius(拉丁文)引申而来的,是一个特异的、在一个人诞生时赋予他守护和指导的神灵。
让穷人更穷的定律
让穷人更穷的定律
在现代社会中,有一个非常悲哀却受到广泛关注的定律,那就是“让穷人更穷的定律”。
这个定律的主要思路是:富人越来越富,而穷人却越来越贫穷。
这种情况在全球范围内都可见一斑,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
穷人中的某些社群由于没有孩子教育、健康保险和养老机会等等基本福利,而陷入了欠债困境。
他们往往是这些贷款的受益者,但是只能承担利息和广告费等高额开销,使其在穷困中艰难维持生活。
他们无法负担高额医疗费用或停工,从而让这些贫困地区不断被“让穷人更穷的定律”笼罩。
此外,由于少数人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财富和资源,大量的贫困人口无法脱离贫困状态。
这些人的家庭生活中缺乏经济收入来源,教育和社会资源无法降低他们脱离危险的机会。
他们缺乏培训和技能的机会,缺乏人力资源和金融贷款,被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竞争所淘汰。
“让穷人更穷的定律”是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缓解此情况。
政府可以采取更多的福利政策和劳动力培训,企业可以推行社会责任计划和就业机会平等政策。
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改善社会环境和资源分配,定律的阴霾将会消散。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1953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在供给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小;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稀缺,从而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
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
在需求方面,资本形成也有一个恶性循环。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
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纳克斯总结成一句话:“一国穷是因为它穷”( “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或者翻译为“穷就是因为它穷”。
要打破这种贫困恶性循环,必须进行大规模、全面的投资,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
通过同时在许多工业部门之间相互提供投资引诱,使各部门的投资有利可图,资本形成就能实现,恶性循环就能摆脱。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不足1、它混同了储蓄水平和储蓄率,经济增长的启动力量来自储蓄比率而非储蓄水平。
2、认为穷国缺乏储蓄能力的观点不符合事实。
3、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不高,不能只归咎于收入水平,还应当考虑到社会、政治以及其它制度方面的因素妨碍了对储蓄的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穷的死循环与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算。
那么也就是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
但在另外一本书《贫穷的本质》,看到的是另外一种景象。
这个世界很多人,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只要企业不倒闭,他们不会换工作。
可是“一万小时定律”在他们身上,并不起作用。
恰恰相反,他们越忙越穷。
“一万小时定律”不仅没让他们成为专家,成为赢家,反而捆死他们。
我称之为“一万小时死亡定律”。
美国一学者,名校博士毕业后,没有去华尔街当金融高管,也没有去大公司拿高薪,去了贫民窟。
她研究的课题是:为什么陷入贫困状态的人很难脱贫。
很多人觉得,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够勤奋,不愿意思考。
这个世界大把挣钱的机会,如果他们足够努力,懂得抓住机会,怎么会一直陷在贫困状态中?
女学者隐瞒她名校博士的身份,潜入贫民窟,像他们一样生活工作。
她详细记录了每天的生活,大同小异:
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要起床,由于时间紧,早餐只能匆匆吃点面包。
工厂制度严格,不允许员工随便离开岗位。
因为是流水线式操作,所以连上厕所必须申报上司请假批准才能去。
时薪很低,必须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才能拿到保证基本温饱的工资,如果想要体面一点,需要工作更长时间。
一天24小时,一大半都在固定的工位上度过。
午饭和晚饭都是吃快餐,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
终于下班了,累,精力早已经消磨殆尽。
睡觉之前会有几个小时的娱乐时间,为了纾解一
天的困乏,酒吧、夜总会、歌舞厅、都挤满了人。
大概会在11点到12点之间喝得醉醺醺地回来,睡觉。
持续循环这样的日子。
这就是贫民窟生活着的穷人日常的生活,以最廉价的劳动力获取报酬,每天工作超10个小时,下班后的娱乐活动往往也是简单的感官刺激。
经济学家将这种生活状态称之为“贫穷的死循环”。
其实,贫穷的本质是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陷入死胡同,无论如何努力,都只能在死胡同里打转,而无法脱离这种生活状态。
贫穷的死循环:单位时间值决定了你的未来。
一,什么叫“贫穷的死循环”?
在经济学领域,有一个概念,“时间单位值”。
一个上班的白领月薪一万,每天8小时工作,周末双休。
一个摊煎饼的大妈,月薪2万。
将此两人对比,乍一看,摊煎饼的大妈比上班的白领挣得多多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
前段时间,北京煎饼大妈月薪三万火了,知乎上有人详细剖析了煎饼大妈的日常工作:
每天凌晨5点起床,准备原材料;无论风吹雨打,都要把煎饼车推到指定位置;买煎饼的人一般在早中晚上都有,为了能多挣点,必须要守到晚上9点,才能回家。
回家之后,不能立刻休息,还要收拾一下,锅碗瓢盆归置好,已经晚上十点半多了。
并且,摊煎饼没有休息日的概念,想多挣点,就得天天出活。
白领月薪一万,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日薪是454元;每天工作8小时,时薪是56元。
煎饼大妈月薪两万,一个月工作30天,每天日薪666元;每天工作17个小时,时薪是39元。
如果把工作环境考虑进来,白领不用被风吹日晒,空调能挡住酷暑,每年都有出游福利,每年都有年度体检。
煎饼大妈什么都没有。
财经作家玮玮说:“不要被高收入迷惑,很多人的高收入并不是由高价值劳动带来的。
他们高收入的背后,是高付出、高风险、高折旧,很多人是拿命在换钱。
”
“时间单位值”就是以尽可能小的单位衡量劳动价值。
真正的高收入人群,时间单位值都非常高。
曾经看到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尔盖茨走在街上,看到地上有一百美元,他应该会不屑于去捡。
为什么?因为划不来,捡钱需要耗时1秒,而在这一秒内,他的身价已经上涨了两百多美元。
伪高收入人群,时间单位值其实很低,是低价值劳动,依靠长时间积累而得收入。
“贫穷的死循环”就是这样一种时间单位值非常低的生活状态:
人们拿着非常低的时薪,为了基本温饱,为了过得还算体面,不得不加长工作时间,以至于全部的精力和意志力都放在工作上了。
到了休息时间,吃喝赌抽便是最佳娱乐方式。
因为所有的意志力和精力都耗费了,一旦得其自由,欲望就容易放纵。
这样的休息,不能算是休息,只能是很低级的感官刺激。
低时间单位劳动值——低营养值——低级的感官刺激娱乐方式——再回到低时间单位劳动值,就这样,
人们彻底陷入“贫穷的死循环”。
远离“贫穷的死循环”状态
如何打破这种“贫穷的死循环”?
几点建议,也许你未必处于贫困状态,但对你的人生依然有价值:
电视剧《相爱十年》中,刘元去一家日本企业工作,最开始,仅是一家底层的行政文员,每天的工作是倒垃圾、擦桌子、擦楼梯、端茶送水。
除了做体力活,还要忍受同僚的冷嘲热讽,每天都很累。
尽管如此,为了能在这家公司长远发展,刘元还是挤出时间去报了一个日语培训班,每天坚持学习。
一次偶然的机会,日企老大要去参加一次活动,需要刘元帮忙。
刘元很自然地直接用日语和他沟通。
日企老大非常惊讶:“刘元君,你日语很好呀。
”
刘元满面微笑,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此后,刘元在这家日企一路晋升,最终成为职位最高的中国员工。
所以,无论你处在什么时刻,一定不要让自己忙死,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意志力都耗费在无效重复之事上,也就是不要把所有精力都耗费在工作上。
每天留出时间,留出精力和意志力,给自己刻意训练,让自己时间增值。
良好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怎样的?
良好的,处于正循环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这样的:拥有一份单位时间产出值较高的工作,工作时间不会太长,不会经常加班,每天有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
休息不仅仅是放纵欲望,你的精力和意志力,除了花在工作上,还有剩余,还能推动自己去学习,打破舒适区,进入未知领域,学习新的技能。
其实,“一万小时定律”和“一万小时死亡定律”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你能否不断让自己的单位时间值增加。
这意味着你不能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工作。
你必须留出时间、精力和意志力成本,为自己的蜕变做准备。
那些一天到晚忙到死的人,注定拥有的是“一万小时死亡定律”。
那些拒绝忙死,给自己生活留白的人,才会拥有“一万小时定律”。
时光不负有心人,星光不负赶路人。
愿你有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