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心理批评实例
当代我国社会中的病态心理现象及其消解
当代我国社会中的病态心理现象及其消解【摘要】当代我国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态心理现象,如社交焦虑症、自卑情绪、攀比心理、社会虚荣心理以及草根逆袭心态。
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心理调适机制,以及调整个体的自我认知。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帮助人们摆脱病态心理,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个体的心理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当代社会、病态心理现象、社交焦虑症、自卑情绪、攀比心理、社会虚荣心理、草根逆袭心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调适机制、个体自我认知、消解。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各种病态心理现象也日益凸显。
病态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在面对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容易对个体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病态心理现象不仅会影响到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发生。
对当代我国社会中的病态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索有效的消解方法,对保障人们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病态心理现象定义病态心理现象是指在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指个体在心理上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异常、不健康的表现。
这种心理现象往往表现为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过度强调,对社会的不健康追求以及对他人的高度攀比等。
这种现象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困扰,还会对其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病态心理现象在我国社会中呈现出愈发复杂和多样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当代社会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病态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索其根源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社会心理健康的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社交焦虑症社交焦虑症是当代我国社会中常见的病态心理现象之一。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分析(精选16篇)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分析高中心理教育案例分析篇1某学生王某,做在教室里看书时,总担心会有人坐在身后并干扰自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以致于只能做在角落或者靠墙而坐,否则无法安心看书;对同寝室一位同学放收音机的行为非常反感,有时简直难以忍受,尤其是中午睡午觉时总担心会有收音机的声音干扰自己,从而睡不着觉,经常休息不好。
但又不好意思跟其发生当面冲突,因为觉得为这样的小事发脾气,可能是自己的不对。
很长时间不能摆脱这种心理困境,很苦恼,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即将毕业,心中一片茫然,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时后也懒得去想这个问题,怕增添烦恼。
学习一般,在班上成绩中游,当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研究生,自己也想考,但是又不能集中精力学习。
自卑,缺乏自信,生活态度比较消极,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
家在农村,经济状况一般,认为自己有责任挑起家庭的重担,但又觉得力不从心。
专家分析在该案例中,该生实际上其心理困境主要是由各种压力源造成的。
首先,该生即将面临大学毕业,择业困难构成其压力源的核心。
择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困境,其实质是由来访者自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压力也就越大。
学习成绩一般,对自己缺乏信心,但家在农村,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必须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是与日俱增。
其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
行为发生学认为,当人受到刺激时就会做出某种特定的反应。
来访者面对压力,采取的是消极应对策略——回避。
虽然不去想它,但是问题和压力却仍然存在,尽管只是一种茫然状态;再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这一点在他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直接体现出来。
哪怕有一点动静,在教室看书或者在宿舍睡午觉就会受到干扰;严重时,即使没有任何干扰,来访者也会怀疑、担心和害怕受到干扰;第四,择业压力和敏感的心态极易使来访者面临人际性冲突问题,这是来访者采取回避和压抑等消极应对策略的必然结果。
关于批评的案例
关于批评的案例关于批评的案例作者:未知教育来源:温一小关于批评的案例一、案例:语文课上,我正津津有味地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同学们都被邱少云那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正在这时,我发现班里的程阳把头偏向同位,像在嘀咕着什么。
我看了他一眼,他接触到我的目光,马上低下了头。
没过一分钟,我发现他又嘀咕着跟同位说什么,还不时地撇撇嘴。
我提高声音:“程阳,请你认真听讲,别捣乱!”“老师,我没捣乱”“你还顶嘴,怪不得成绩那么差,我看你下次非考个倒数第一不可“一顿狂轰滥炸似的批评,把他还没说完的话给顶了回去。
我本想他这回该老实了,不料,他瞪了我一眼,歪着头,满脸的不高兴,嘴里还在嘀咕着什么。
我的火腾地上来了,“怎么?还不服气,你到前面坐着听。
”可是他把书一摔,坐在位子上无动于衷。
这节课是没法上了,我扔下粉笔,气呼呼地来到走廊上,教师里静得出奇。
接下来的几天,程阳的语文作业总是完不成,语文课上也无精打采,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看到他这样,我既生气又焦急,不禁反思起自己教育的失误。
二、问题分析及诊断: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对某一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行为是否重复。
可见,作为一种负强化手段的批评,既可以督促当事人改正错误行为,又可以教育周围的对象,使他们不至于犯类似的错误。
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批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往往忽视了批评对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
心理学家在调查中发现,批评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批评有时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乃至加剧学生的不良行为。
2、特别是对于一些表现欲强的孩子来说,过分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大大损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3、不适当的批评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甚至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敌意。
有的学生受到批评后往往不是寻找自己错误的原因,而是采取消极的自我保护措施,即对老师敬而远之。
由此可见,程阳在受到批评后表现出的不服气、摔书,对老师的讲课漠不关心等行为就是教师过分又不适时的批评造成的。
几种常见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1一.案例介绍毛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
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
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
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反社会人格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表现为无视他人权益、缺乏同理心、对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无视等。
下面将介绍一个真实的反社会人格案例。
某市发生了一起持刀抢劫案件。
犯罪嫌疑人李某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没有固定职业,经常游手好闲。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此案件是李某反复斟酌多日后精心策划的。
据李某的供述,他发现当地某银行网点每天下午四点左右有现金配送。
于是,他决定趁机实施抢劫。
李某事先预谋了逃跑路线,并购买了一把冷兵器作为武器。
在作案当天,他冷静地等待现金送货车抵达,并趁送钱的人员不备时,突然出现并使用武器威胁,成功抢劫了数万元现金。
警方通过对案发地周围监控视频的回放和现场勘查,锁定了嫌疑人李某。
经过一段时间的搜捕,警方最终在李某朋友家中将其抓获。
李某案件经过审讯时,他毫不后悔地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他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只想通过抢劫来获取金钱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与他人接触时,他总是表现出冷漠和轻蔑,对别人的困境从不同情。
这种冷酷无情的行为让李某的家人和朋友都感到震惊。
在经济方面,李某从不努力工作,他相信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金钱是最快捷的方式。
尽管他曾有一些合法工作机会,但他总是消极应对或者表现出不配合的态度,最终使得这些机会消失殆尽。
李某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心理专家评估了李某的心理状态,确认他具有反社会人格特征。
这种特征使得李某对于别人的感受和社会规范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导致他可以无视他人权益和法律调整。
这个真实案例展现了一个反社会人格的典型特点,包括冷漠无情、利己主义、不遵守法律规范等。
这样的人在社会中对他人构成了威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反社会人格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此类案件。
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具体实例,分析原因及对策
请举出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具体实例,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逆反心理表现:为思想绝对化,过分自以为是,但常常“眼高手低”;爱唱反调,对老师、长辈没有礼貌;对父母的意愿服从性降低,经常与父母顶撞,有时会用离家出走的形式来对抗父母;喜欢作弄别人,有时有破坏行为等。
对策:1、采用温暖方式。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就错了,往往会适得其反。
试着换到孩子的角度去想想,教育孩子,处理突发事件,父母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孩子一时半会想不通,要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
2、很多情况下,孩子的对抗和叛逆心理和家长溺爱有关,孩子没有受到约束的教育,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会使他们缺乏约束,不懂礼貌,在长辈面前我行我素,而父母又未能及时纠正其这种行为,就容易产生不满情绪。
孩子认为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批评,这种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不明是非,对于这样的孩子,虽然物质要求一再被满足,但欲望提高得更快。
等到孩子的坏习惯已经形成,要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所以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溺爱。
3、当孩子出现叛逆心理的时候,作为父母和教师应及时和孩子沟通,帮他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不要对他的行为泼冷水,也不要采取强制的手段,要多给孩子一份爱心和宽容。
4、多鼓励孩子,少指责他们。
孩子的问题是错的,但他没意识到,父母或教师批评孩子,要讲究一个策略方法,指出他们的问题实质,要鼓励他们去改正和改变,不能用大人的腔调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5、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
调查表明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合理是造成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应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厚薄。
如若对优生偏爱姑息、对差生粗暴严厉,会使学生心理失衡,表现为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对立情绪,造成心理抵触,从而出现教育效果的“零效应”,甚至是“负效应”。
心理咨询伦理投诉案例
心理咨询伦理投诉案例心理咨询伦理投诉案例:1. 案例一:患者隐私被泄露某心理咨询师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讨论了一名患者的案例,未经患者同意就泄露了其个人信息和隐私。
这种行为违反了保密原则,侵犯了患者的权利,导致患者感到痛苦和困扰。
2. 案例二:过度依赖咨询师一名心理咨询师与患者建立了过于亲密的关系,导致患者对咨询师产生了过度依赖。
咨询师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帮助患者建立独立性,反而加剧了患者的情感依赖,并延长了咨询的时间。
3. 案例三:咨询师利用职权进行性骚扰一名心理咨询师利用其职权地位对患者进行性骚扰。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对患者造成了伤害和困扰。
咨询师应该提供安全和受尊重的环境,而不是滥用职权。
4. 案例四:咨询师未能识别并处理自己的偏见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未能识别自己的偏见和歧视,导致对某一群体的患者提供了不公正的待遇。
这种行为违背了咨询师的专业责任和伦理原则,对患者造成了伤害和不公平待遇。
5. 案例五:咨询师超越了自己的专业边界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超越了自己的专业边界,提供了法律、医疗或其他非咨询领域的建议和指导。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患者得到不正确或不适当的建议,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风险。
6. 案例六:咨询师未能及时揭示利益冲突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未能及时揭示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如与某个产品或服务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患者对咨询师的建议和决策产生疑虑,并对咨询过程的公正性产生质疑。
7. 案例七:咨询师未能提供适当的辅导一名心理咨询师未能提供适当的辅导,未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咨询师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或者在咨询师未能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关系的情况下。
8. 案例八:咨询师未能设定适当的边界一位心理咨询师未能设定适当的边界,与患者建立了过于亲密或不恰当的关系。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患者对咨询师的专业性和道德性产生质疑,并对咨询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表示担忧。
心理问题导致的真实案例
心理问题导致的真实案例人类的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话题。
不幸的是,许多人在他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心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生活态度、行为和健康。
本文将以类别划分,讲述一些导致心理问题的真实案例。
1.童年家暴在某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暴力治理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的虐待,这不仅会让孩子陷入沉默,而且会对他们的行为和个性造成深刻的影响。
Sarah是一个曾经遭受家暴的人,她的父亲不仅对她进行身体上的虐待,还会讽刺和嘲笑她的个性和能力。
慢慢地,她变得封闭和胆怯,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还产生了长期的焦虑和抑郁。
2.分手和离婚分手和离婚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事情。
但是,这种变故也可能导致人们心理上的创伤。
Anna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当她的长期男友决定与她分手时,她为此失落了很长时间。
她不再相信爱情,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并且变得愤世嫉俗。
叶天后来离婚了,当她看到她儿子因为离异而感到痛苦和焦虑时,她也开始感到非常难过和痛苦。
此外,她也被迫去面对新的挑战,需要重新思考并建立新的生活。
3.工作问题不良的工作环境或者经济上的不稳定会导致个人产生焦虑和抑郁。
Ed是一名在金融界工作的人,他工作的环境非常恶劣,并且需要不断地为利益冲突而进行斗争。
这使得他很难入睡,他的精神状态开始逐渐变得不稳定。
4.恐惧症对某些危险或压力的强烈害怕,可以称之为恐惧症..Jerry曾经遭受过一次车祸,自那以后他对开车产生了深刻的害怕,甚至在想到驾驶时就会感到恐惧。
这种害怕导致他生活变得困难,甚至让他宅在家里,无法自由出行。
总的来说,心理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出现,它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
心理治疗和咨询可能有助于人们远离心理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大学生心理扭曲的案例
大学生心理扭曲的案例案例1抑郁情绪张某,2007年8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省某高校。
她主动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学习认真刻苦,期望能在班级精选中当选班长并获得奖学金。
可事实让她很失望,班干部竞选没成功,学习成绩也很一般,未能取得奖学金。
她的情绪从此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
2008年11月她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检查,诊断结果她是患了抑郁症。
点评:在大学生中有抑郁现象的比较多,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对自己进行了一些否定。
一般这样的学生情绪都比较低落、不稳定,不爱搭理人,做事情没有兴趣,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负面情绪集聚,对学习、生活肯定会造成影响,严重的则会患上抑郁症。
如果没有找到正常渠道发泄,可能会沉迷于一些自己觉得是正确的事物上面,例如网络。
案例2感情波折刘某,2006年8月考入江苏省某高校,平时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从没有和那个女孩子特别亲近。
然而,不久前做了一个梦,梦中居然和别人发生了性关系。
梦醒后他愧疚不已,感到犯了乱伦的罪过,无颜面对他人。
后来又做了一个梦,梦中和班里的女团支书发生了关系。
潜意识中似乎在证明什么,他不相信自己道德如此败坏,竟这样下流无耻,担心团支书因此受到伤害,以至于不敢面对她,只要她在教室,他就看不下去书,如果单独与他不期而遇,一天都会心神不宁,强烈的罪恶感使他不能安心学习。
他担心自己会变成性犯罪分子,有时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病,为什么会如此不正常。
心理的负荷使他不敢入睡,生怕“旧梦重温”,讲又讲不出口,想也想不开,忘也忘不掉,万般苦闷中他走进咨询室。
点评:使这位大学生苦恼不已的梦叫做性梦。
这位大学生之所以不能自拔的原因是荒唐怪异的梦中带有乱伦性质和不存在的可能,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内疚心理,以至于怀疑自己,害怕睡觉。
人之所以会做性梦,是生理和心理综合活动的结果。
梦中的情景,都与梦者平时经验和思想活动有关。
基于心理危机干预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一个割腕女生的痛苦
基于心理危机干预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广州市花都区秀雅学校心理危机是指个人面临突然或重大困境而引起的心理失衡状态。
具体表现在应激性生活事件有:成绩退步、父母指责、老师批评、同学排挤、朋友误解等;事件带来的当时的感受:愤怒、绝望、伤心、羞耻、痛苦等;应对策略:调动身边所有资源和方法应对困境,当应对无效时,心理危机就会爆发。
老师放了两个青少年轻生的网络视频,它们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17岁的男生,都是在学校发生了一些事件,打架或玩扑克牌,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都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后,在通知家长来协助教育时,与家长发生冲突后,选择跳桥和跳楼,最终导致悲剧分发生。
其中提到青少年自伤行为,他们不以自杀为目的,而大多数是以情绪调节为目的,自伤的方式多为割伤、划伤、拳打等,而曾经有自伤的学生,其后自杀的风险也更高。
下面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探讨对心理抑郁的学生的辅导方法。
【案例】:一、基本情况:刘羽婷,女,12岁,初二学生,家里有奶奶,父亲,母亲和弟弟;性格孤僻内向,身高1.5米左右,偏胖,没有严重的躯体性疾病史,家庭也没有严重的精神性心理疾病史,最近大半年经常感到情绪低落、失眠,对什么都不感到兴趣,难以充分集中他的注意力去学习,课上经常打瞌睡。
因被同学告发带手机回校,经了解发现有割腕自残行为。
1.2.成长经历:从小父母忙于生意,早出晚归,鲜少陪伴该女生。
该女生主要都是由奶奶带大的,该女生住述,自己在读幼儿园的时候,甚至不能记清父母的样子。
该女生与奶奶关系不错,直到弟弟的出生,感觉失宠了。
原因之一是在该女生5岁时,弟弟出生后,弟弟特别喜欢黏奶奶,还有时会撒娇和哄着别人,该女生明显地感受到了奶奶对弟弟的偏心,她自述在日常生活中每次跟弟弟之间都有过激的冲突时,不管谁对谁错,奶奶总是严厉地批评她,爸妈经常早出晚归,没有任何可以倾诉的朋友或亲人长此以往,她渐渐地变得越来越暴躁孤僻,不爱与别人交谈,动不动就会乱发脾气,经常跟家人打骂,跟父母几乎没有交流。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材料分析题【案例1】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
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
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
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
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
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
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
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案例2】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
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
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
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
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案例3】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社会心理学案例
1、日本人提意见——注意和注意的指向性P61这个故事,是一个到日本留过学的人讲的。
有一位日本老人,那些日子每天早晨都在他窗前的一块地上扫,反反复复地扫,认认真真地扫。
那块地方并没有杂物,实际上也很干净。
开始别人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应该说他的一位中国邻居并没有意识到什么。
老人每天扫的那块地方,只不过是每天晚上都停放着一辆小车。
小车是一位中国邻居的。
在日本,找一个泊车的车位是很贵的。
这位中国邻居为了节省这笔开支,便把自己的车泊在了这位日本老人的窗前。
老人显然感到不舒服,可日本人在处理邻里之间的小纠纷时,喜欢采取“暗”的方式交涉,表面上却永远是客客气气的。
老人就是通过反反复复地认认真真地清扫那块空地的方式,来提醒中国邻居注意,提醒他不再为了贪小便宜而把车停在他的窗前,给他带来某种不便或者说是某种不舒服。
这种中国邻居最终还是领悟到了老人的真正用意,他也就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那位日本老人,也终于露出了不易觉察的笑容。
2、林肯竞选——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P99;意识,通过意识调节个人注意的范围P52林肯竞选总统期间,道格拉斯是他的对手。
道格拉斯有钱有势,他租用了一辆豪华的列车供竞选之用,每到一站就鸣礼炮三十二响,然后乐队奏乐,十分排场。
此外,他还要乘一辆六马马车去市中心发表演说,前面有彪形大汉骑骏马开道,后面则有许多马车满载红男绿女,吆五喝六,不可一世。
道格拉斯叫嚷:“我要让林肯这个乡巴佬闻闻我的贵族气味。
”林肯没有专列,他买票乘火车,每到一站,他便坐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耕田用的马拉车。
但是林肯依靠他的演说,赢得了不少选票,当选了总统。
在演说中,他说道:“道格拉斯参议员是闻名世界的人,是一位大人物。
他有钱有势,有圆圆的、发福的脸,当过邮政官、土地官、内阁官、外交官等等。
有人写信给我.问我有多少财产,我只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
此外,还租有一间破旧的办公室,室内有桌子一张,价值二元伍角,椅子三把,价值一元。
心理疾病案例
心理疾病案例1,2010年3月23日早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门口发生特大凶杀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9人、4人受伤,伤亡人员均为南平实验小学学生。
国家级高级心理医师林一芳认为,郑民生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癔症性病态人格”。
2,一名有精神病史的男子在北京朝阳区青年路大悦城东侧持刀行凶,导致两人死亡;22日中午,北京西城区马连道家乐福超市又发生精神病患者持刀伤人事件;23日,广西东兴市一名男子手持砍刀冲进当地计生局办公楼行凶,酿成2死4伤……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史3,北京市公安局某分局指挥中心2001年8月5日8时47分的一份电话记录显示,该局某地区刑警队破获了一起杀人碎尸案。
犯罪嫌疑人李非到分局某地区刑警队投案自首。
其供认,因爱人每天唠唠叨叨,他产生反感,以致无法忍受,遂于8月2日7时许,在家中趁其妻熟睡时,用事先准备好的哑铃将她砸死,之后又肢解了尸体,后抛尸于海淀区温泉附近。
李非患有严重的精神抑郁症。
4,被告人张乐声,男,35岁,初中文化,原系安徽省当涂县血防站职工。
2000年3月14日晚9时许,被告人张乐声从其母亲住处回家,途经当涂县城关镇某洗头房时,看到该店女店主秦某某独自一人从店中走出,张见其年轻漂亮,顿生歹念,便尾随其后,直到秦某某进入租住的房子后才离开。
次日凌晨1时许,张再次来到秦的住处,用身份证将门锁捅开,见秦一人睡在床上,因害怕秦喊叫,遂在门外找到一块石头,并在院门口衣架上取下一块尿布包住石头后,进入秦的卧室,用石块朝秦的头部猛砸几下,至秦不动。
被告人张乐声为满足变态的窥视心理,又将秦的棉毛裤、三角裤褪至踝关节下,因心里紧张,只好匆匆用被子盖住秦,关好门逃离现场。
案件在审理阶段,马鞍山中院根据辩护人的申请,委托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对被告人张乐声进行了司法精神病鉴定,证明其系性变态,但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据此,法院确认被告人张乐声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可以从轻处罚情形,并依法判处其死刑。
心理问题典型事例以及解决措施
心理问题典型事例以及解决措施心理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十分普遍,特别是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更加突出。
很多人被工作、生活中的压力所困扰,常常感到焦虑、失落和无助。
下面将以一些典型的心理问题为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典型事例一:焦虑症张小姐是一名年轻的职场女性,在公司担任重要职位。
尽管工作出色,但她总是感到焦虑和不安。
她经常会担心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同时也担心未来的发展和生活。
这种焦虑情绪开始影响了她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使她失眠、食欲不振。
解决措施:对于焦虑症,首先需要找到焦虑的原因。
张小姐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来寻求帮助。
在咨询过程中,她可以找到导致焦虑的根源,并学会一些放松和缓解焦虑的技巧。
另外,她也可以通过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适当减少工作压力。
在生活方面,她可以尝试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减轻焦虑情绪。
典型事例二:抑郁症王先生是一位中年男性,由于工作和家庭压力,他患上了抑郁症。
他感到无助、消极,对生活失去了兴趣。
他经常感到疲倦,睡眠不好,食欲下降。
在一段时间后,他甚至开始有了自杀的想法。
解决措施:对于抑郁症患者,首先需要及时求助专业心理医生,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王先生找到抑郁的根源,并逐渐调整他的思维方式。
此外,他也需要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锻炼,注意饮食和饮水习惯。
在家庭和社交方面,他需要找到可以倾诉和支持他的人,不要孤立自己。
典型事例三:焦虑抑郁综合症李女士是一个全职妈妈,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兼顾家庭和工作。
由于长时间的精神和体力消耗,她常常感到焦虑和抑郁。
她总是紧绷着神经,对孩子和家庭事务焦虑不安,又觉得自己没有实现自我价值,陷入了消极的情绪中。
解决措施:对于焦虑抑郁综合症,李女士需要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首先,她可以通过寻求家人或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合理分担家庭和工作的压力。
其次,她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放松的技巧,可以通过写日记、做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解析30例
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解析30例案例1: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
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
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
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案例3: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
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
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不动作,被老师发现了。
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
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
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
心理问题案例素材
心理问题案例素材
1. 患有强迫症的小李
小李是一名20岁的大学生,患有强迫症多年。
他总是担心不
停地检查自己的门窗是否关好、电器是否断电、书包里是否忘记了什么东西等等,这些行为让他的生活变得非常困扰和痛苦,对于学习和社交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小李的父母曾经试图让他接受治疗,但是他总是抵制并非常苦恼和抵触这些事情。
2.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小张
小张是一名25岁的行政助理,患有社交恐惧症。
她总是担心
别人的评价和看法,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她会变得非常紧张和害怕,甚至无法正常交流和表达自己。
这些行为对于她的工作和人际关系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阻碍。
虽然她已经努力尝试去面对这个问题,并且寻求专业帮助,但是她仍然觉得很沮丧和挫败。
3. 患有抑郁症的小王
小王是一名30岁的市场营销经理,患有抑郁症。
他总是感到
无助、悲伤和焦虑,没有动力和兴趣去做任何事情或者与别人交流,这给他的工作和个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尽管他很努力地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感到非常困惑和无助,无法摆脱这种情绪的束缚。
他同时也担心会影响到家庭和亲友的关系。
近三年全国热点心理案例
近三年全国热点心理案例近三年来,全国发生了许多令人震惊的心理案例,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下面列举了10个近三年全国热点心理案例。
1. 小学生焦虑案例: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例如,在一些竞争激烈的城市,一些小学生因为严重的学业压力和家庭期望而产生焦虑症状,甚至出现自杀事件。
2. 高考焦虑案例:高考作为中国学生的重要考试,导致许多学生产生严重的焦虑。
一些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过度努力,导致身心健康出现问题,甚至出现考试失利后的自杀事件。
3. 职场压力案例: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人在职场中面临巨大的压力。
一些职场人士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工作失常的情况。
4. 网络欺凌案例:近年来,网络欺凌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些受欺凌的人因为遭受到网络暴力的侮辱和攻击,导致心理创伤,甚至出现自杀事件。
5. 老年人孤独案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孤独和无助的境地。
一些老年人因为缺乏社交活动和情感支持,导致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6. 青少年网络成瘾案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日益严重。
一些青少年因为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紊乱等心理问题。
7. 恋爱心理问题案例:恋爱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也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一些人因为恋爱困扰、恋爱失利等原因,导致出现情感失调、自卑等心理问题。
8. 失恋心理问题案例:失恋是许多人都会经历的一种情感挫折,但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一些人因为失恋而出现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残的情况。
9. 婚姻困扰案例:婚姻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环,但也会出现一些困扰。
一些夫妻因为争吵、不和谐的婚姻关系而产生心理问题,导致家庭矛盾进一步加剧。
10. 社交焦虑案例: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许多人都会遭受到社交焦虑的困扰。
一些人因为害怕与他人交流、害怕面对陌生人等原因,导致社交功能受损,影响正常的社交生活。
心理情绪和行为表现事例
心理情绪和行为表现事例1.情绪心理与安全的实例实例一:情绪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不良的情绪状态是引发事故的基本原因。
一个青年工人,因家庭问题与兄嫂闹纠纷,被哥哥打了两耳光,他一气之下拿了根绳子欲寻短见,被老母苦苦劝阻。
没隔几天这个工人在一次作业中发生了事故而丧生。
实例二:济南某青年职工李××,父母双亡,工资很低,还要供养弟妹,本人又患肺病,27岁也未找到对象,生活的情绪非常低沉。
他常常对人说:“不如死了清心。
”上班经常迟到早退,违章作业不断发生。
企业工会经常派人找小李谈心,发给他困难补助,并送他到苏州疗养,病好后又帮他找到对象,李结婚时工会还帮他找了房子,小李万分感谢组织。
从此,他积极工作,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一年的工作中连续防止了两起重大事故,受到单位表扬和奖励。
上述两个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情绪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善于了解职工的精神状态,通常要注意如下心理问题。
低沉:或为家庭拖累所迫,或工作不如愿,或婚姻遇到阻力,或刚刚与同事、家人吵了架,情绪低沉不快,思想难以集中。
兴奋:朋友聚餐,新婚蜜月,或受到表扬奖励,或在工作中取得了某种进展,情绪兴奋,往往忘乎所以。
好奇:一些青年工人一是喜欢冒险,总想表现自己胆大、勇敢;二是猎奇,碰到什么新东西总想看一看、摸一摸,往往因为无知蛮干而出事。
紧张:或初次上阵,或刚刚发生过事故,或刚刚受到领导批评,或遇到某种意外惊吓,心情紧张多失误。
急躁:青年人干工作,往往有一种一鼓作气的冲劲。
当某一项工作临下班快接近尾声时,就想一口气干完它。
往往顾此失彼发生意外。
抵触:或是对某件事有看法,或是对某个领导不满,或是被人看成是“不可救药者”,他会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工作随便,干好干坏无所谓。
厌倦:青年工人喜新厌旧的心理也很强烈,比如开汽车愿开新的不愿开旧的。
又往往富于幻想,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不愿意干琐碎的、平凡的、单调重复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心理批评实例
吴俊发表于《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上的《当代西绪福斯神话》从作家心理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残疾作家史铁生致残以后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苦痛所形成的心理状态,从而发现了史铁生小说中潜藏着的自卑情结。
在史铁生的一些作品中,作家表现了对性爱和爱情的渴望,但在自卑情结的作用下,这种性爱和爱情崇高、庄严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于是,由此形成的性焦虑变态成为对异性的挑剔和故意冷漠。
吴俊还进一步揭示出.史铁生的小说中所表现的人物在爱情上的困境,往往是作者探寻人生真谛和命运归宿的一个特定侧面。
对这一分析,连史铁生本人都感到深得我心.他在致《文学评论》编辑部的信中说吴俊的分析“很像我,我看干脆就认为那是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