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合集下载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度改善
阅读课本P6— 案例1 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阅读课本P6—7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P6 完成活动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主要因素
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 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家政策、 家政策、自然环境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呢? 人口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呢? 总趋势: 总趋势:不断增长 近百年来速度最快
增长迅速 增长迅速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增多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少 增长缓慢
交通拥堵
资源问题
人口问题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2011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 2011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 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愚公移山》故事中“吾又有子,子又有孙, 《愚公移山》故事中“吾又有子,子又有孙,
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指某时期内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 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鼓励生 育,引 进外来 移民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政治上的独立, 人口增长 中国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 开始趋于 印度 的进步, 的进步,人口死 缓慢 巴基斯坦 亡率下降等

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影响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影响因素

必修二一、人口增长模式(一)、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影响因素:2011年10月31日,地球人口突破70亿影响人口增长的直接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社会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水准、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影响人口增长根本原因: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补充:1、发达国家地区之间也略有差异a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0.1%) 即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b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左右,也很低。

c北美(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4%到0.8%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a. 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大洋州其它国家和非洲国家——“过渡型”b 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过渡型”和“现代型”如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拉美的古巴、乌拉圭等是现代型。

中国:有些地区已经属于“现代型”,如上海3、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中国人口增长状况:因为政治制度、经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三)、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1、扩张性(年轻型):下宽上窄,真正的金字塔形青少年儿童比重大,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2、静止性(成年型):底部变窄,金字变瘦变长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持衡,出生率、死亡率差不多3、收缩型(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形青少年儿童比重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出生率长期下降,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趋势二、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某一地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1、人口容量:(极限人口)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1.1 人口的数量变化(1)- 自然增长

2.1.1  人口的数量变化(1)- 自然增长
2015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引发社会热议
第1课时
1. 理解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2. 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3. 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影响及对策。
阅读课本第2页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关系是怎样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
① 经济发展水平高 ②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③ 人们生育观念转变
影响
① ②
加大资源、环境、经济、 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 各方面压力; 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
① ② ③
劳动力不足 国防兵源不足 青壮年负担重
发 展 中 国 家 人 口 问 题
俄罗斯
人口逐年减少(负增长)

人口密度:8.4人/km2

外来移民增多弥补了德国本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多年 “负值”的现状。德国2013年新生人口为67.5万至69.5万, 死亡人口88.5万至90.5万。由于移民连年增长可能性不大, 专家预测,如果人口自然减少趋势持续,2060年,德国人 口或将不足7000万。
中国计划生育宣传画
全面二孩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 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 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 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 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 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 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 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 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105 104 103 102 10 距今/年
图1.2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人口数量 /人 1010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工业革命 明显加快
109
农业革命
科技进步,生产力水 平提高和医疗的改善

中考地理 第二部分专题分类攻略 专题二 地理计算 类型三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计算复习名

中考地理 第二部分专题分类攻略 专题二 地理计算 类型三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计算复习名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知识。图 中a~d四国中,a的自然增长率为1.0%-1.3%=-0.3%,同样 方法计算得b、c、d三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7%, 1.0%,-2.0%,其中d国人口增长率过低的原因可能是正 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率高,出生率低。
3. 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 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0个婴
★角度4. 人口密度的计算 解读:找到总人口数和土地总面积,直接套用公式计算 即可。
5. 2014年世界各国人口排行榜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 是中国、印度和美国。三国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C ) A. 中国 B. 印度 C. 美国 D. 无法比较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领土面积(万平方千米) 960 321 937
★角度3.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解读:用当年的出生率减去当年的死亡率。或用出生人 口减去死亡人口再除以总人口数,计算出人口自然增长 率。
1. 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国家 M
总人口 (万)
6398
人口出生 率(%)
0.76
人口死亡 率(%)
0.95
N
12687
0.94
0.82
A. N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比M国高 B. M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C. M国人口密度一定比N国小 D. N国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典例3 某地区有160 000人,当年出生并存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 )
A
A. 3‰、1.3‰、1.7‰ B. 3‰ 、1.7‰、1.3‰ C. 1.3‰、3‰、1.7‰ D. 1.7‰、1.3‰、3‰
【考查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解题思路】出生率等于出生人口除以总人口,480÷160 000=3‰;死亡率等于死亡人口除以总人口,208÷160 000=1.3‰;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3‰- 1.3‰=1.7‰。

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世界60亿人口日 一名男婴在波黑降 生,联合国秘书长 安南(右一)专程 来到医院看望母子 二人。 1999年10月12日0时2分
2005年1月6日0时2分 中国的第13亿公民 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
讨论: 就一个地区而言,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可能有哪些?
两级台阶
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什么变量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 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 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明显加快 加速 缓慢
2050年人口预测
16 14 12 10 8 6 4 2 0
15.29
14.77
3.49
3.35
3.11
印度
中国
美国 巴基斯坦 印尼
现在世界人口 增长的一半来 自印度、中国、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和孟加 拉。欧盟所有 25个成员国在 整个2003年增 加的人口是印 度在同年5天内 的人口增加数。 印度到2050年 将会增加额外 的5亿人口。
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迅猛增长
历史时 农业革 农业革命 工业革命 20世纪50年 期 命前 时期 时期 代以来 人口数 持续增加 少 较多 庞大 量情况 人口增 缓慢 加速 明显加快 迅猛增长 长情况 人口变 人们获取 生产力 生产力水平 人类对自然环境 化原因 食物能力 水平提 开发利用和改造 高,食 大大提高, 的范围不断扩大 低,抵御 物供应 人们获得充 ,对灾害和疾病 疾病和灾 稳定可 足的食物, 防御能力不断提 害水平差 靠,死 完善的医疗 高,人类对自然 ,人口死 服务,死亡 环境的利用与适 亡率下 亡率高 应性不断增强 率很低 降

人口的数量变化-自然增长

人口的数量变化-自然增长
(1) 读图名 (2) 读图例,辨别柱子的颜色、长短表示的含义
(3) 比较同一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间柱子的长短, 确定其含义。
41.66 7.3214.11 5.48
10.33 2.24
0.13 0.33
1.723.51
5.88 1.68
读图回答: 1. 按人口图增1.长4 1率95,0~各201大0年洲各和大洲地和区地增区人长口速数度量的由增快长到慢依次是: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缓__慢__。人口负增长的有俄__、__德__、__日___等 • 发展中国家:二战后,人口增长_很__快__。
原因:_政__治__上__的__独__立___、民族经济的发展、医_疗__卫__生__事__业_____ 的进步,人口_死__亡__率__下降。
读甲、乙、丙三国某年人口状况表,完成以下问题。
2017年12月01日09:1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1日电,据外媒报道,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 茨11月29日宣布,俄政府将在未来三年投入5000亿卢布,以 鼓励民众生育更多孩子。俄财长指出,这笔钱将来自政府储 备金,无须调整预算。
俄政府提出的政策包括:从明年1月开始,为生育第一 个孩子的贫困家庭发放津贴,共持续18个月。在未来三年, 该项目将耗资1440亿卢布。此外,政府为生育第二、三或以 上孩子的妈妈,提供45.3万卢布一次性津贴的政策原本应在 明年到期,如今则延长至2021年。
阅读课本第2~4页,回答下列问题。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_出__生__率__和死__亡__率___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的增长 (1)时间分布
总趋势:不__断__增__长___。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__速___时期 根本原因:生产工具和_社__会__生__产__方__式___等方面的进步 (2)地区差异 特点:地区上是_不__平__衡__的。 表现: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采集狩猎 高出生率 原始人口 原始社会 经济,生 高死亡率 极为缓慢 产力水平 极低的自 增长模式 极为低 然增长率 下。 奴隶社会 手工劳动 高出生率 传统人口 封建社会 农业经济,高死亡率 较慢 增长模式 资本主义 生产力水 较低的自 平有了提 发展初期 高。 然增长率
三、“高—低—高”模 式 1、出现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后 2、原因:产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水 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3、分布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产业革命后出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终结。 (2)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 起至今。
看图回答该国: 人口增长最快: ② 人口增长最慢: ④ 人口总量最大: ③ 人口总量最小: ⑤
探究: 2、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与人 口自然增长率相关外,还与什么因素 有关?
3、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1)生物学规律、 (2)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 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 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 (3)自然灾害等。
(1)“高—高—低”模式:出生率和死 亡率一般都在3%以上,并比较接近 (2)“高—低—高”模式:主要表现为 死亡率明显下降 (3)“低—低—低”模式:出生率在1.5 %以下,自然增长率在1%左右及其以下
知识拓展
2、人口增长示意图
· d · c · a · b · p
abcd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哪个 国家?哪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 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
1、判断依据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
(原始型和传统型) “高—高—低”模 (过渡型) 式 (现代型) “高—低—高”模 式 (基本特点、出现时间、影响因素、分布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1000‰年平均人口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番”与“倍”增加一倍,就是增加100%; 翻一番,也是增加100%。

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

而且数字越大,差距越大。

如增加两倍,就指增加200%;翻两番,就是400%(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所以说翻两番就是增加了300%,翻三番就是增加了700%。

“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计算翻番公式为:n=[lg(报告期数÷基数)]÷lg2n表示翻番数lg是常用对数符号统计与估计摘自国家统计局信息办有些人不了解统计,甚至轻视统计,认为统计就是估计:估计就是随意计量。

社会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计差一分,急得头发昏;统计差一万,还在街上转”,认为统计可有可无。

这些想法和观点是对统计的轻视,对估计的误解。

统计不是估计,估计也不是随意计量,统计需要科学的估计,我们应正确理解统计和估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统计是一种计量活动,估计是一种计量方法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调查研究,主要从数量方面来描述社会经济现象。

统计的涵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个方面。

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通过统计人员的辛勤工作,收集整理出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方面的数据资料,为党和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和参考意见。

统计工作是一种生产活动,而且是一种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计量活动。

而估计是根据已知数字,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推算未知数字。

显然,估计是一种计量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估计的方法,用已知数字来推算出我们想了解的未知数字。

虽然统计和估计都离不开数字,具有数量性,但统计不是估计,统计的数字绝大多数是通过统计调查收集、整理得到,而不是靠估计推算取得的。

1.1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1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三、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政策
(一)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时间(年) 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970 1999 2002 3.34 1.52 0.76 2.58 0.88 0.65
0.64 0.64
1.29
“高-低-高”型 过渡
“低-低-低”型
(二)中国人口政策 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 口素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自主学习
1.怎样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人口增 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什么? 3.人口增长模式有哪三类?各类人口增 长模式的时期、特点、形成原因、分布 地区分别是什么?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怎样的?
一、人口增长
读下图,思考: 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呈现出怎样的 趋势?
想一想:人口增长的快慢与什么 有关?
出生率=———— ×100%
总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死亡率=————×100%
出生人口数
总人口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000年)
1.85
0.12
1.请计算两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2.从计算结果可看出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一些?
3.2000年,埃及和日本自然增长的人口各是多少?谁自然 增长的人口多些? 118.36万 15.22万
人口增长影响因素:
生物学规律的制约
经济发达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婚姻生育观 上 宗教信仰 层 风俗习惯 建 人口政策 筑 战争 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 经 济 基 础
经济基础 及上层建 筑领域
归根结底 取决于生 产力的发 展水平。
二、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传统型 “高—高—低” 模式 :过渡型 “高—低—高” 模式 :现代型 “低—低—低” 模式

1.1 人口增长模式

1.1 人口增长模式

原因
分布
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三).“低-低-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类型 时间 特点
现代性 现代(后工业化时期)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 原因 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的生育观 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分布
现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识别常见的有关人口的图例
1.人口结构“金字塔” 图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人口迅速增长 发展中国家
人口稳定
人口数量减少
发达国家
地区 发展中 国家
问题人口增长过 快 少儿比源自 过大解决措施实行计划 生育政策
发达国 家
人口增长缓慢 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 接纳海外 移民
2.三角形坐标轴图
判断a、b、c 三国人口的 组成结构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 历史上人口增长曲线呈“ J ”形曲线,且有快有慢, 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一、人口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死亡人口 死亡率=————×100% 总人口 出生人口 出生率=———— ×100% 总人口
一、人口增长
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经济基础 到 生物学规律的制约,也受到从_________ 上层建筑 _________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 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 低的自然增长率
原因
分布
采集,狩猎经济为主, 手工劳动为主,粮食供应 生产力水平极低 和生存条件有一定的改善 现在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环 境 人 口 容 量 的 概 念 :
产生背景: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近几千年 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 断加快。 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在 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 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 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 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简单地说,环 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在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 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认为: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值为 16亿左右。我国目前尚未达到此值,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我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已十分突出,表现为: (1)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三分之一,随 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人均可耕地还将继续减少 。 (2)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由于缺水,工农业生产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 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 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 地区。
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流动。
从流动方向上看: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 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其目的主 要是务工和经商。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 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在这一时期变化较大 的还有一点: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 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市。
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增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 速度的加快;客观上人类比以往具备了更大的改 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主观上形成了对自然环境有 更大改造的要求。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加,人 口数量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是其对环境产生的 最基本影响。 2、人口数量增加、人口分布集中以及人均消费上 升,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 3、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 而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

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人口出生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平均每千人口中出生的婴儿数量。

死亡率则表示在同一时间段内,每千人口中死亡的人数。

自然增长率是人口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后的差值,也可以理解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

在人口学领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被广泛应用于人口预测、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

这些指标的变化不仅仅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增长与减少,还可以揭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状况以及教育水平等方面的信息。

首先,人口出生率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较高的人口出生率意味着该地区的生育水平相对较高,反之则表示该地区的生育水平相对较低。

人口出生率的变化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观念和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比如,发达国家普遍晚婚、晚育,导致人口出生率较低。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教育程度低、贫困等原因,人口出生率较高。

人口出生率的变化也会对社会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即使是一个小幅度的人口出生率下降,也可能带来巨大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变革。

其次,死亡率也是人口数量变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较高的死亡率通常与该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生环境的逐步改善,死亡率普遍呈下降趋势。

然而,仍有一些地区存在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

通过关注死亡率的变化,可以帮助政府和国际组织制定相关政策,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保障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最后,自然增长率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动趋势。

如果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就会为正值,即人口数量增加。

反之,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表示人口数量减少。

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既受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也与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迁移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反映了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总的来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只要七年级地理单元测试练习题是有益的话,就要认真做。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和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某地区有人口2 000人,土地面积为100平方千米,那么人口密度为( )A.20人/平方千米B.100人/平方千米C.10人/平方千米D.2 000人/平方千米【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

由公式:人口密度=某地总人口数/该地总面积计算可得,该地区人口密度为20人/平方千米。

某国家2013年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

据此回答2~4题。

2.该国2013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0.1‰B.-0.7‰C.0.7‰D.9.7‰3.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B.人口老龄化严重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D.劳动力过剩4.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南亚地区B.非洲南部C.欧洲西部D.南美洲【解析】2选B,3选B,4选C。

本题组考查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及人口问题。

第2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该年内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应该为负值。

第3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过慢,出现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和人口老龄化严重等。

第4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四选项中欧洲西部发展水平最高。

5.下图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

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区,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等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七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

七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

人口老龄化
三、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面积(人/千米2)
计算:依据图C中的国家和陆地面积数据,算一算这
五个国家的人口密度。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度尼西亚 巴西
人口密度(人/千米2) 135 339 30
110
20
2、人口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
东部 西部
面积
57% 43%
人口
94% 6%
1、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中国每十万人中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
大专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1990年
1422
8039
23344 37057
2000年
3611
11146 33961 35701
2、具体要求: 晚婚、晚化问 题”,了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2、人口增长快
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经遇到哪些因 人口过多所造成的麻烦?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3、人口问题
住房条件就差业压力增大
生活垃圾成堆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居世界的位次(2000年)
总量居世界位次 人均量居世界位次
耕地 4 67
森林 6
121
水资源 6
110
矿产 3 80
二、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黑河
人口地理界线
腾冲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12.95亿 居世界第一位。 2、人口增长快 3、人口问题
二、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1、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人口分布

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点

人口的自然增长知识点
(1)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
(2)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尚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3)全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4)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属于现代型
三、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
当今世界上存在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
问题
影响
解决措施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历史时期
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农业革命以前
数量少,增长速度极其缓慢
生产力水平低下,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医疗条件得到改善,死亡率有所降低
工业革命以后
数量持续增加,人口增长迅速
(2)低死亡率:生产力水平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发展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分布地区
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度
欧日美等发达地区和少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结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生率的下降最终促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实现。
(4)问题:①引起劳动力不足;②增加政府财政和社会福利负担;③导致兵源奇缺
(5)措施:①移民或加强国际劳务进口;
②进行贸易移民,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制度。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2、人口老龄化:
(1)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教案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教案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4.年均人数
是年初,年底人口数的平均数,也可以用年中人口数代替。
它是人口自然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研究人口变动的重要依据。
出生率是以每千人每年出生的婴儿数来表示的。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差别很大。出生率可分为五等。即:>50‰、40~49‰、30~39‰、20~29‰及<20‰。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填写示例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即借位又退位的计算。
难点教学方法
填写示例
1.通过XX直观演示算理XX
2.XX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来表示。
2019年1月21日,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2018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0.94‰,较2017年的12.43‰下降1.49个千分点。
2.出生人数
是指活产,即指脱离母体时(不管怀孕月数),有过呼吸或其他生命现象的活婴儿综合。
3.出生率计算公式
公式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总人口数)×1000‰
根据实际教学设计需要增行
小结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地理
年级/册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难点名称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填写示例

自然增长率怎么算

自然增长率怎么算

自然增长率怎么算
1、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往往幼年个体数多于老年个体数,该种群为增长型。

种群统计参数包括初级种群统计参数和次级种群统计参数。

初级种群统计参数,即影响种群大小的4个种群基本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迁入和出生使得种群数量增加,迁出和死亡使得种群数量减少。

次级种群统计参数,由初级种群统计参数导出。

如年龄分布、种群增长率、分布型等。

2、人口自然增长率=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

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

3、计划生育工作是人类控制自身增长的一种主观努力。

生育政策(Fertility Policy)指由国家制定或在国家指导下制定的规范育龄夫妇生育行为(包括生育数量和质量)的准则。

均衡生育,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最为可行也最为公平的选择;在发达国家实现代际均衡的生育率为2.17胎,在发展中国家实现代际均衡的生育率为2.3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理想的生育率是2.3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7
Ø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q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逐个计数 q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 估算(取样调查)
Ø估算方法: ü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 样方法 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1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2
种群的概念
A 西湖中所有的鱼 B 一个村庄中所有的男人 C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蝌蚪 D 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蒲公英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概念要点:
1、一定区域
空间分布
2、同种生物
遗传特性
3、全部个体
数量特征
3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 ,而是一个有机单元,种群具有区别于 单独生物个体的特征。
常用的取样方法: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五点取样法
Ø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 等距取样法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注意:方框内+相邻两边(左、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例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很多,某同学采用样方
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
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
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 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22
中国人口(2007年)
1、总人口:1,321,290,000人
2、人口密度 138人/ Km2
(面积--959.70万Km2
3、出生率:12.10‰ 4、死亡率:6.93‰ 5、人口增长率:0.517%
印度人口(2007年)
1、总人口 1,147,995,898人
2、人口密度 333人/ Km2 (面积--328.76万Km2)
3 、出生率: 22.22‰ 4、死亡率: 6.4‰ 5、人口增长率: 1.578%
联合国人口司05年公布了《世界人口展望》的报告。报告预测 在2025年,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
的数目是
D
A. 5个 B.7个 C.11个 D.8个
例2、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 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 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 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 (单位:只/hm2)?
N=(4+6+8+8+9)/5=7只/hm2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年龄组成
25
稳定型:特点是各年 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 老年 中。在一定时期内出 成年 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 老死亡的个体数。种 幼年 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 稳定型年龄组成 对稳定。
26Biblioteka 老年 成年 幼年衰退型年龄组成
衰退型:特点是老年 个体较多而幼年个体 较少。新出生的个体 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 个体数。种群密度越 来越小。
➢样方法:在被调查的种群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
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密 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估计值。
※步骤:随机取样
计数
求平均值
※样方大小:一般1m2的正方形 ※使用范围:常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抽
样调查(如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 的密度等)
19
2007年部分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单位:‰)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影出响生出率生>率和死死亡亡率率:的种内群部密和度外界增因长素
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20
与社会的联系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1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目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N:39=30:15 得到N=78
18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 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 3.举例说明:例如2007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 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
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 本原因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空间特征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二、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1 种群密度 2 出生率和死亡率 3 迁入率和迁出率 4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 数就是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如何调查一片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在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 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 再重捕,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 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使用方法:捕捉
标记 放回
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 不能过分醒目 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③. 年龄组成的意义:可以
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27
中国人口(2007年) 年龄结构
印度人口(2007年) 年龄结构:
0-14岁:19.4% 15-59岁:69% 60岁或以上:11.6% (65岁或以上:8.1%)
0-14 岁: 31.5% 15-64 岁: 63.3% 65 岁以上: 5.2%
专家预测今后20年人口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3

年龄组成
①. 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 目比例。
一般分为: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和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②. 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24
增长型:特点是幼年 个体很多,老年个体 很少,出生的多、死 亡的少,种群的个体 数越来越多。
年龄金字塔
生殖后期
生殖期
生殖前期
28
思考与讨论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能保持稳 定吗?
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 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 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 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 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 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 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重捕
计算
一段时期,标志 个体与非标志 个体混合
※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总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计算方法: 根据原则: 总数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 标记比例相等 即N∶M=n∶m
N(某种群个体总数) =M(总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志数)
17
算一算: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一公 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 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是15只。请估算这 个种群的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