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其中考试试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中检测卷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中检测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 C A C D6-10: A B A B A11-15: C A C A B二、填空题1.上下、前后、左右2.3-5分钟3.保持4.视力5.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6.概念7.3-6岁三、名词解释1.关键期是个体对某些技能或行为模式发展有最大的敏感性或准备状态的时期。
2.记忆恢复或回涨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
3.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它和道德信念、道德判断密切相关。
因而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4.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认识)。
5.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
亲子交往概念的外延是广泛的,儿童与主要养育者之间,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以任何方式传递、任何内容的活动,都是亲子交往。
四、简答题1.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策略有哪些?(一)丰富知识经验(1)广泛地接触自然与社会(2)通过文学作品丰富想象(3)通过多种媒介间接地获得知识经验(二)开展游戏活动2.依恋有哪些主要类型?(1)安全——依恋型情绪健康稳定,自信友善,乐于探索。
(2)焦虑——回避型缺乏对爱的反应,很少表现出对分离的抗拒,甚至对养育者有意识地回避和忽视。
(3)焦虑——反抗型儿童情绪不稳定,他们希望和养护者保持接近,但对养护者的主动接近又表现出排斥,缺乏自信。
3.简述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内容(1)前道德阶段(2)他律道德阶段(3)自律道德阶段4.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有哪些?(1)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2)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逐渐发展(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5.言语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促进其社会化(二)言语的掌握与学前儿童的思维的提高过程同步(三)言语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有调节作用五、案例分析1.他偏于胆汁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中考试题

学前少儿发展心理学期中考试题一、名词解说(每题 4 分,共 16 分)1、学前少儿发展心理学:2、遗传:3、重生儿:4、条件反射:二、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28 分)1、()设计了双生子爬梯实验。
A 达尔文B 华生 C格赛尔 D 皮亚杰2、“ xx试验”的设计者是()A、维果斯基B、皮亚杰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3、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年纪阶段的学前少儿的心剪发展进行观察或实验,研究少儿心剪发展的规律和年纪特色的研究方式是()A 纵向研究B 横向研究C 交错研究D 差别研究4、精神剖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 桑代克B 皮亚杰C 弗洛伊德D 华生5、德国有名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办者是()A 达尔文B 福禄贝尔C普莱尔 D 洛克6、()习惯上我们称之为幼儿期。
A 0--1 岁B 1--3 岁C 3--6岁D 2--4 岁7、与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重要关系的是()A间脑 B脑桥 C小脑 D 延脑8、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表现为()两种对峙的过程。
A 激动和沉静B 喜悦和克制C 睡眠和觉悟D 喜悦和沉静 9、真实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是在()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 乳儿期B 幼儿期C 婴儿期D 学先期10、重生儿的体形特色为()A 头大、身长、四肢短B 头大、身短、四肢短C 头小、身长、四肢短D 头大、身短、四肢长11、运动和语言运动中枢在()视觉中枢在()A额叶 B 顶叶 C颞叶 D 枕叶12、以下能说明人脑第二信号系统的是()A 画饼充饥B 画饼充饥C 望洋兴叹D 望文生义13、神经元由胞体和()两部分构成。
A 崛起B 树突 C轴突 D髓鞘三、判断(每题 1 分,共 7 分)1、与人体其余器官和组织对比,运动系统的发育相对来说是比较早的。
()2、xx 提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3、洛克发布《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
()4、影响少儿心剪发展的要素是遗传和环境。
()5、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记。
学前心理学期中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期中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快速增长B. 缓慢发展C. 稳定发展D. 周期性波动答案:A2.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在哪个年龄段?A. 0-1岁B. 1-3岁C. 3-6岁D. 6-8岁答案:C3.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A. 身体自我B. 社会自我C. 心理自我D. 道德自我答案:C4. 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什么?A. 生理机制B. 社会互动C. 环境因素D. 遗传因素答案:B5.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家庭环境B. 同伴关系C. 教师指导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6.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是在哪个年龄段?A. 0-2岁B. 2-4岁C. 4-6岁D. 6-8岁答案:C7.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哪些?A. 前道德阶段B. 他律道德阶段C. 自律道德阶段D. 所有上述阶段答案:D8. 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想象力B. 探索性行为C. 问题解决能力D. 所有上述方面答案:D9.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家庭环境B. 社会文化C. 同伴关系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10.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价主要依据哪些标准?A. 发展里程碑B. 个体差异C. 社会期望D. 所有上述标准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不稳定到稳定等。
2. 描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阶段。
答案: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前语言阶段、单词阶段、双词阶段和简单句阶段。
3. 阐述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对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情感发展和未来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心理学期中考试答案

学前心理学期中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依据是()。
A. 生理发展B. 社会环境C. 认知发展D. 情感发展答案:C2. 儿童自我意识的初步形成是在()。
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前期D. 儿童期答案:B3.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是()。
A. 自我中心阶段B. 权威阶段C. 可逆性阶段D. 公正阶段答案:A4. 儿童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是()。
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前期D. 儿童期答案:C5. 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主要受到()的影响。
A. 遗传因素B. 家庭环境C. 社会文化D. 教育方式答案:B6.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与()有关。
A. 认知能力B. 社会经验C. 家庭背景D. 教育方式答案:A7. 儿童游戏的主要功能是()。
A. 娱乐B. 学习C. 社交D. 情绪表达答案:B8. 儿童对颜色的识别能力通常在()岁之前形成。
A. 1B. 2C. 3D. 4答案:C9. 儿童对形状的识别能力通常在()岁之前形成。
A. 1B. 2C. 3D. 4答案:B10. 儿童对数字的初步认识通常在()岁之前形成。
A. 1B. 2C. 3D. 4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
A. 快速发展B. 稳定性C. 可塑性D. 阶段性答案:ACD2.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
A. 生物因素B. 家庭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D. 教育因素答案:ABCD3.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包括()。
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ABCD4. 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包括()。
A. 亲子关系B. 同伴关系C. 师生关系D. 社会适应答案:ABCD5. 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包括()。
A. 情绪表达的直接性B. 情绪调节的困难性C. 情绪体验的多样性D. 情绪理解的复杂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
学前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A. 抽象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逻辑思维D. 直觉思维答案:B2. 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在: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3.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于: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学龄期答案:B4.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 语言能力B. 游戏能力C. 同伴关系D. 认知能力答案:C5.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 以自我为中心B. 以他人为中心C. 以规则为中心D. 以情感为中心答案:A6. 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 情绪表达B. 情绪理解C. 情绪控制D. 情绪识别答案:C7.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埃里克森D. 维果茨基答案:A8. 学前儿童的依恋类型主要包括:A. 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B. 安全型、反抗型、回避型C. 安全型、焦虑型、反抗型D. 安全型、反抗型、回避型答案:B9. 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 环境刺激B. 认知能力C. 社会支持D. 情绪状态答案:A10. 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主要通过:A. 观察学习B. 模仿学习C. 社会互动D. 自我反思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具体到抽象C. 从被动到主动D. 从不稳定到稳定答案:ABC2.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A. 家庭环境B. 同伴关系C. 教师态度D. 社会文化答案:ABCD3.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包括:A. 情绪表达的直接性B. 情绪体验的短暂性C. 情绪调节的困难性D. 情绪理解的复杂性答案:ABC4.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包括: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AB5. 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A. 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B. 鼓励自主探索C. 限制规则和框架D. 增强社会支持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学前心理学试题10套附答案(详细版)

学前心理学试题(1)一、单选题(共10题,20分)1、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A、劳动B、生活C、学习D、游戏正确答案:D2、幼儿主要以()思维为主。
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觉行动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具体直观思维正确答案:A3、学前儿童主要使用的是()A、复合句B、简单句C、单词句D、多词句正确答案:B4、幼儿正在组织游戏,突然外面下起大雪,幼儿的注意转移到雪上,这是()注意。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正确答案:A5、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兴趣选择活动B、排除无关刺激C、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交互使用D、连续进行单调活动正确答案:D6、以下关于幼儿时间知觉说法不正确的是()A、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B、时间知觉与幼儿生活经验呈正相关C、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由远及近的发展趋势D、理解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与年龄呈正相关正确答案:C7、刚入园的幼儿存在“分离焦虑”,一个孩子哭了,其他孩子也跟着哭起来。
说明情绪具有()作用A、动机作用B、认知作用C、人际交往作用D、感染的作用正确答案:D8、儿童的性别认同出现在()岁A、2岁B、3岁C、4岁D、6岁正确答案:B9、自我意识中的意志成分是指()A、自我控制B、自尊C、自我评价D、自我监督正确答案:A10、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是()岁A、2-3B、3-6C、7岁以后D、4-5岁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共7题,18分)1、表象的主要特征是()和()正确答案:第1空:直观性第2空:概括性2、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不同,可以分为()()()。
正确答案:第1空:心境第2空:激情第3空:应激3、儿童个性的形成是在()岁正确答案:第1空:5-64、按照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想象可以分为()()。
正确答案:第1空:再造想象第2空:创造想象5、幼儿自制的两种形式是()和()正确答案:第1空:抗拒诱惑第2空:延迟满足6、对幼儿来说,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外表和()正确答案:第1空:性格7、情境性言语和连贯性言语主要区别是()正确答案:第1空: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做支柱三、判断题(共6题,12分)1、想象和情绪没有必然关系。
幼儿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

幼儿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幼儿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
幼儿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规律,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下是一份幼儿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 幼儿的发展任务是指:A. 立足于个体评估幼儿的优势和不足B. 根据幼儿在某一阶段的特点,营造适应性环境与条件,帮助发展C. 培养幼儿健康发展的方法和策略D. 评估幼儿发展水平及其成就2. 幼儿阶段,个体差异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A.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B. 谨言慎行的父母C. 优秀的教师和良好的学习环境D. 上下求索的学习态度3. 幼儿早期发展的特点是:A. 生理上依赖性高,活动范围受限制B. 情绪变化较为丰富,易受环境影响C. 语言能力逐渐增强,思维开始运用符号D. 个体差异开始明显,人际交往能力增强4. 幼儿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A. 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逐渐增强B. 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的能力增强C. 理解和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增强D. 掌握并运用书写、计算等技能5. 幼儿的情绪发展主要表现为:A. 情绪稳定性增强,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增强B. 发生冲突时能够采取合适的解决办法C. 与人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D.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二、解答题1. 请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指幼儿在认知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幼儿认知的特点包括: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逐渐增强;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的能力增强;理解和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增强;掌握并运用书写、计算等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教育材料,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概念;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归纳能力;鼓励幼儿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发现,锻炼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心理学期中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幼儿心理学期中考试试卷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闭卷)班级__ ____姓名_ ___学号__ __ 得分___ 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来说是指岁的儿童,狭义来说是指岁的儿童。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和。
3、人的个性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个性心理特征、。
4、法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5、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中,同婴幼儿关系最为密切的,也是范围最小的系统被称为系统。
6、型教养方式能够兼具控制和关爱,父母会向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也会向孩子解释原因,并征求孩子的意见,以合理、民主的方式控制孩子。
7、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人格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自我、超我。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学前教育中的“学”字是指哪一阶段的学校?A.大学B.中学C.高中D.小学2.我们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是因为儿童在阶段的生长发育是最为旺盛的。
A.学前B.小学C.青春期D.成年期3.心理学家华生在进行儿童恐惧的产生实验研究时,以巨大的声响恐吓儿童,造成了该名儿童终生的心理阴影,这违背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哪项原则?A.科学性B.客观性C.教育性D.特殊性4.对出生以来的婴儿每天进行观察记录,形成了婴儿的观察日记,这类长期的观察属于观察类型中的哪一种?A.全面观察B.长期观察C.重点观察D.定期观察5.点红实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婴儿的额头上点一个红点,让它面对镜子,观察婴儿是否能意识到镜子中是自己的实验设计。
这一实验属于实验类型中的哪一种?A.自然实验B.实验室实验C.准实验D.真实验6.研究者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题目作为研究工具,按照一定的程序,测量儿童的某一心理特征,然后将测得的数据与平均水平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别差异。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谈话法C.测验法D.实验法7.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能够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如明朗的颜色通常体现愉快的心情,灰暗的颜色通常体现低沉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心理学其中试卷
一、名词解释(5*5=25)
1.具体形象思维:
2.记忆策略:
3.依恋:
4.观察学习:
5.知觉:
二、填空(每空2分,总共2*9=18)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
2.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3.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有重要联系。
4.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及的发展等方面。
三、简答(4*11=44)
1.简述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
2.简述电视对儿童发展有何影响?
3.试论述思维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4.试论述皮亚杰理论在儿童教育实际中有什么价值。
四.案例分析(13)
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
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
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
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答案:
一.1. 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2. 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
3. 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4. 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词汇)、(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
5.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二.1. 社会条件;2. 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3. 气质;4. 语音,语法,词汇,口语表达能力,语用技能
三.1.简述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
气质有类型差异无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积极和消极的地方;成人和教师应有的态度。
2.简述电视对儿童发展有何影响?
占用了儿童大量的时间、电视中不健康的内容可以影响孩子的上进心、电视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给儿童提供娱乐,提供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孩子学习及掌握大量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对儿童的反应能力及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好处;对儿童看电视加以正确地引导,家长采用一些灵活的限制措施,如限定看电视的时间及所看的内容,电视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是有益无害的。
3.试论述思维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对认知发展的作用:体现在感知、记忆方面; ///对情感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儿童的情绪理解、情绪调控方面; ///对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儿童的语言发展、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社会行为方面。
4.试论述皮亚杰理论在儿童教育实际中有什么价值。
皮亚杰的主要成就是发现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着自己的阶段,其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教育必须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及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教育既要适应儿童的智慧结构,又要促进这个结构的不断发展。
四.答、这是一种明显的依恋行为的表现,倩倩将小毯子看成是获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
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
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情感、认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
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多的关爱,包括生体上的触抚和语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