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练习题 2(自考华夏网学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练习题 2(自考华夏网学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练习题 2(自考华夏网学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

1.单选题

1.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 进行社会调查

B 分析实际情况

C 理论付诸实践

D 总结经验教训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C

A 劳动是人的本质

B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 人之初,性本善

D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3社会革命是()的必然产物。D

A 改革

B 阶级斗争

C 革命

D 社会基本矛盾

1.4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A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 产品分配形式

D 生产工具

1.5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含义是()C

A 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

B 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

C 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

D 从个人的愿望和要求出发

1.6任何真理都是()B

A 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B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 一元与多元的统一

D 正确和错误的统一

1.7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跋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D

A 真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B 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世界观的差异性

C 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实践目的

D 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

1.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B

A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理性认识的形式是()C

A 感觉、知觉、表象

B 感觉、分析、综合

C 概念、判断、推理

D 识记、联想、判断

1.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B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厚德、包容、求是、创新

1.11下列各项中,不能够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D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B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1.12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是()B

A 地理环境

B 物质生产

C 风俗习惯

D 人伦道德

1.13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 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

1.1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B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1.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B

A 真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B 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 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

D 可以独立并存的两种真理

1.1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C

A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17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B

A 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

B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C 教育的普及与提高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1.18认识的本质是()A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1.19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B

A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 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C 某些不可知论也承认的观点

D 某些唯心主义也承认的观点

1.20一切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是()D

A 客观的物质世界

B 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 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1.21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B

A 道德关系

B 经济关系

C 政治关系

D 思想关系

1.22下列各项不能正确说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B

A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 相对真理通过绝对真理表现出来

C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 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1.23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D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1.24阶级()D

A 既是一个思想范畴又是一个哲学范畴

B 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思想范畴

C既是一个政治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D 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1.25真理是指()B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 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C 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 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1.26认识的主体是指()D

A 一切有生命的人

B 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 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1.2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党思想路线的()B

A 具体化

B 理论基础

C 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D 理论形式

1.28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D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 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29下列不属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是()A

A 动物的依赖性社会

B 人的依赖性社会

C 物的依赖性社会

D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1.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产力的实体性因素()D

A 劳动者

B 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科学技术

1.31 下列不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的是()C

A 政治思想

B 法律思想

C 自然科学

D 艺术

1.32感性认识的形式是()A

A 感觉、知觉、表象

B 感觉、分析、综合

C 概念、判断、推理

D 识记、联想、判断

1.33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D

A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 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34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C

A 原始社会

B 封建社会

C 工业社会

D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1.3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A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相决定

D 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

1.36“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这说明了()C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空间具有三维性

C 时间具有一维性

D 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

1.37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3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

A 精读马列原著

B 熟记基本原理

C 理论联系实际

D 深入调查研究

1.3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B

A 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1.4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 联系的

B 精神的

C 发展的

D 实践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