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中国经济增长需要解决的5个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与不稳定性
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与不稳定性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都让人叹为观止,自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8%以上的增长率,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也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不平衡性1.地域不平衡中国的地域不平衡现象非常明显,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贫富差距、资源分配上。
对比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地区的人均GDP远高于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投资和消费也更多,生活质量更高。
2.产业结构不平衡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制造业和出口,服务业占比率较低,这导致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同时也存在城乡之间和大中小企业之间的不平衡。
3.收入分配不平衡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平衡已成为社会矛盾之一。
城市和农村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缩小收入差距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不稳定性1. 外部环境风险中国经济的不稳定性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虽然一直保持着相对较快的增长,但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市场波动、国际投资流动变化、贸易摩擦等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2. 过度投资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过度投资。
当投资规模过大,而市场需求不足时,就可能出现生产过剩和库存压力等问题,从而引发经济风险。
3. 投资效率低下中国的投资效率极低,最近几年来,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
虽然这些项目有助于经济增长,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投资效益不升反降,严重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改善。
同时,还需要控制投资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国内外焦点,如何实现转型将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1、生产要素质量低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但这些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资源的缺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同时,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等地,以寻求更低的劳动力成本。
2、产业结构调整困难中国经济的发展中,重工业和制造业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而服务业、消费品制造业等领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小。
而这些领域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这些领域的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如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滞缓等问题。
3、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趋势,这使得许多人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
这种放缓趋势,可能是由于内部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致。
因此,必须加强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创新,才能更好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社会问题严重近年来,中国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收入分配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将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二、中国经济转型的解决方案1、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必须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创新驱动型产业等领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同时,应该加强教育和科技投入,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积极推动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除了加强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更是关键,通过创新,推动生产效率和品质的提高,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助力。
政府更应加强对创新的支持,支持科创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出,推动新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引擎一直轰鸣,保持了9%的持续增长势头。
然而,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过程中,资源的逐渐消耗,环境的不断恶化,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以及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世界局部地区的战争,这些无疑会对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势头产生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这些因素给中国经济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并且探讨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甚至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保证在将来的若干年中中国经济能像过去三十年那样又好又快发展。
1978年11月,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三十年来以9%的速度持续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全世界瞩目。
中国在经济领域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近期有可能超过德国。
中国如今持有的外汇储备达到了两万多亿美元,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的头衔已经非中国莫属,还有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抛锚过的中国经济快车,历经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前后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意大利被金融海啸波及的悲惨境遇下,中国经济却冲破了各种金融的惊涛骇浪,没有收到严重的冲击。
”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了世界的话题,它不仅成为了发达国家经济讨论和研究的焦点,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使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了另一种选择,即中国模式。
然而,笼罩在中国经济上面的这些光鲜的外表就是中国经济的本来面目吗?中国经济的真正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出发,探讨中国经济的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道路。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虽然一再强调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中平均以9%的速度增长,但这是一个平均的数字,是过去三十年的平均水平,抛开这个平均研究中国经济,发现其在短时间也曾经出现过波动,这种波动呈现周期性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中国经济波动呈现振幅缩小、趋于稳定的态势。
稳增长与调结构面临的问题
民的消费规模 和水平 , 带动了重化工业生产能力 的过度扩张 , 抬高 了土地等资源性产 品的价格和制造 业 的生产 成
本 。如何 在降低 积累率 、 提高消费率的 同时 , 保持适 当的积 累率是宏观经济决策 和调控必须解决 的问题 。 按 照一般 经济规律 , 经济增长率等于积累率除 以投入产 出系数 。由于投资 的有机构 成 的提 高 , 中国投入产 出 系数从 2 0世纪 9 0年代 中期以前的 3 左 右上升到过去 1 0年平 均为 5 左 右。在积 累率 接近 5 0 % 的情 况下 , 中国经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7 6 3 6 ( 2 0 1 3 ) 0 l 一 0 0 0 5— 0 5
经过 3 0多年 的发展 ,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 出现 了新 的变 化 , G D P增 长率将从 1 0 %左右转 向 7 %~ 8 % 的 中速增 长, 工业增加值将从 1 6 %以上 的高速增 长转向 1 0 %左右的较快增长 。经济发展 条件 的变化决定 了今后继续保 持 过去 1 0年 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 的。企业 、 政府 以及 社会 的各个方 面都需 要调整 对未来 经济增长 的预期 , 解决 经 济发展过程 中的突出矛盾 , 探索在经济增 长速度趋缓 之后 的应对办法。
稳增长 与调结构 面临 的 问题
吕 政
内容提要 中国经济发展条 件 出现 了重要变化 , 经济增长趋势将从高速增长转 向中速增长 。要实现经 济稳定
增长 , 必须保 持适度 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扩 大国 内需求。结构调 整既要继 续发挥 比较 优势 , 更要增 强竞争优势 。 在积极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同时, 更 要立足 现有产业 , 瞄准 与工业发达 国家 的差距 , 在 技术 密集 型产业领域 缩小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济效益低下。尽管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 但综合要素贡献率比
较 低 . 位 资 源 的 产 出率 等 经 济 效 益 指 标 , 但 低 于 发 达 国 单 不 家 , 至低 于 一些 发 展 中国 家 , 就 有 可 能 出现 “ 增 长 无 发 甚 这 有
展” 矛盾 . 因此. 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 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西文经济学家肯 德里克 、 丹
意 味 着 生 产关 系能 够适 应 生产 力 发展 的要 求 。 十 四大 以 后 ,
么, 这些 因索 主要有 : 资源配置情况 、 劳动生 产率 的高低 、 经
济体 制 和 企 业组 织 结 构 、 技 的进 步及 应 用 程 度 等 。 科 在 以往 的 经 济发 展 过 程 中 。 们 采 用 资 源 的大 规模 投 入 我 的 方式 来 促 进 经 济 的增 长 , 随着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和 环境 问题 的 出现 , 源 相 对 缺乏 趋 势 日益显 露 出 来 , 而 影 响 了经 济 资 从 的 增 长 和持 续 展 。 国虽 然 资源 丰 富 。 是 。 源 利 用 率不 我 但 资
大 学 的罗 伯 特 ・ 桑斯 在 陈 述 了世 界各 国在 1 5 — 9 2年 之 卢 8 0 12
力量 的限制。 特别是政府的干预 , 由此造成重复建设严重 , 进 入市场 困难 , 形成垄 断的现象, 不利于资源的合理 流动 , 不管
间经济增长表现 的巨大差异后所说 :这些问题( “ 指经济增长)
维普资讯
农经 管 理
n J‘ anI ng‘ ngguan。 1 ng l i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郭 志峰
[ 摘 要] 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直为各 国所关注 , 速度的快慢 直接反应 出一 国经济发展 的 其
十个当今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及简要分析
十个当今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及简要分析十个当今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及简要分析1.教育问题教育是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
古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为国家民族培养具有崇高信仰的、道德高尚的、技艺精湛的、博学多才的有理想、有抱负、有纪律、有目标的人才,为国家、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乃至推动人类的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着极大问题。
最根本的在于教育制度问题,没有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体制僵化,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其次,在于教育理念,灌输式而不是引导式,且这种趋势正不断向高等教育发展,死板僵化,过于重视成绩,极具功利主义;再者,教育经费问题,从1993年到2012年教育支出4%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还有教育不公平问题,教育质量差问题,一系列问题昭示着我国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2.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关乎社会民生,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
这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精神与财产损失,而且也引发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食品出口、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反映出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甚至与之同流合污,以致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同时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更从侧面反映出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我国商品市场极度缺乏道德约束。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已不仅仅是食品问题了,更是牵系社会道德的社会问题。
3.土地问题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
土地问题始终与江山社稷和人民福祉息息相关。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土地问题始终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措施
完善保证和改善民生的制 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 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 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 民从发展中共享成果,实现社 会的公平正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变过度依赖出口和引进外资 的外需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实 现商品的出口和进口、引进外 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商品和资 本的进出并重的方式转变。
“五个坚持”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 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主攻方向;
中国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 的什么问题 是??
------民生问题
1982--2012
中国GDP长期保持在两位 数以上的增长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低廉的劳动力; 引进外资、管理和技术; 依靠投资; 依靠出口。
GDP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人民居住的生态环境因工业污染日益恶化; 掠夺性的开发使得自然资源更加枯竭; 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贫富差距扩大; 失地农民和下岗工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无法
改变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驱动 的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 依靠管理创新这样一种创新驱 动的发展模式来提升我们企业 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变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 代价,向低碳、绿色、集约的 方式发展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变过度依赖投资主导型的经 济发展模式,实现消费、投资 和出口协调发展,以消费作为 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 支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冲破了几十年的僵化经济体制,成绩斐然㊂国家实力显著增强,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强大,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逐渐协调,市场供应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㊂但是,经济上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多年来的 高投入㊁低产出㊁高速度㊁低效益 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变㊂这里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人员素质低下,特别是中高级经济决策人员㊁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缺乏一批既懂现代经济又懂先进技术的经济发展战略学家,缺乏一批会经营㊁善管理的企业家㊁实干家,更缺乏数以千万计的各类工程师㊁技师㊁经济师㊁会计师等专门人才㊂因此,在 一个中心㊁两个基本点 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应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㊁多条途径根治经济发展的根基 全力提高人员素质㊂下面我们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就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及其深层根源 人员素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㊂一㊀关于发展速度问题不能再片面强调 速度 了,要真正把提高 效益 ㊁ 效率 ㊁ 质量 摆在各项经济活动的首位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过高㊁效益过低的局面仍十分突出㊂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速度看,中国1981 1988年年均增长率为10 1%,1981 1986年,美国为3 0%,日本为3 7%,联邦德国为1 4%,英国为2 0%,法国为1 6%,加拿大为2 9%,印度为5 4%,南朝鲜为8 3%,新加坡为5 3%,中国是最高的㊂至于这种高速增长是否正常,在我国是有争论的㊂我认为这种超高速增长是不正常的,是导致我国电力㊁交通运输㊁原材料紧张的383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483创新与思考根源㊂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我国经济的增长,就很容易发现:产值的增长中主要是由于 量的扩大 ,而主要不是由于 效率 的提高㊁ 质量 的提高,如每万元国民收入消耗的能源1983年为14 4吨,1984年为13 6吨,1985年为13 1吨,1986年为12 6吨,1987年为13 5吨,不仅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比 一五 时期的7 8吨高出61 5% 84 6%;在产值增长中严重存在着 该增长的没有能增长,不该增长的反而增长 的现象,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各部门㊁各省市地区重复生产㊁盲目建设带来的 虚增长 ,这种增长中有的是没有 土壤 的增长,既没有原材料的保证,也没有交通㊁能源的保证,这些盲目发展起来的加工业所带来的增长 显然是有害无利的㊂由于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主要是由于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大生产规模㊂依靠增加资金与劳力的投入,以及生产结构向粗放型㊁简单加工型转化,所以,必然带来经济效益低下㊂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83 1987年平均增长率为5 5%,比第一个五年计划低2 2个百分点;百元资金利税率1986年全国平均只为20 43元,1987年又降至19 95元,比1952年低5 5元,比1957年低14 8元,比1965年低9 8元,比1978年低4 2元;每百元工业总产值中,物质消耗比重却由1982年的66 8%上升至1988年的70 5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外,物质消耗仍呈上升趋势 不难看出,在我国现有资源配置的情况下,若按当前的这种趋势发展,只能是电力㊁交通运输㊁原材料越来越短缺,因此,这种 增长 是浪费资源型的增长㊂我们的经济体制㊁经济政策中缺乏一种激励效益提高的内在机制,旧体制多年来那种片面追求速度㊁以速度高低评功绩的恶习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刺激了追求规模㊁扩大外延的势头,这种状况令经济学家十分担忧;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被中高级决策人员充分认识㊂我们知道,经济效益一般是指经济成果与消耗的资源总量之比,或 产出与投入 之比,即确定经济效益大小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经济成果的大小,另一个是资源消耗的多少,只有将二者联系起来综合考察才是经济效益的科学概念㊂而产值只是一种经济成果,是构成经济效益的因素,因而产值的多少不等于经济效益的好坏㊂速度又是另一个经济概念,它是用产值增长率表明经济成果(产值)的年度增减情况,并不表明资源的消。
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一年,成就是惊人的.在世界舞台上,没有那个国家通过非掠夺的方式取得过如此成就.在这点上华夏儿女有自信和骄傲的资本!但是发展三十年也使中国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那么有哪些问题可能会制约中国龙继续腾飞呢?有哪些我们需要正视和解决呢?个人浅见如下.1,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发展三十年,财富早已翻了N倍,但是大量财富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这种差距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元化.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乡村内部无不表现的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中国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多年是以牺牲农业利益来发展工业的.可以说,当时农业基本完全服务于工业的发展的.现在我们需要也应该反哺农业,也就是农民兄弟.东西部的差距目前来看,很难发生更本改变的.但是我认为,对于一些需要廉价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向西部拓展.随着东部经济的迅猛发展,很多劳动密集型工种的劳动力成本在大幅提升.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个人认为在发展西部资源经济的同时,应该加大发达地区的产业调整,增强科技性,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同时将密集型产业西迁.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会给社会治安和稳定带来很大压力.个人认为政府必须加快调节这类问题. 城乡内部差距的扩大会是人们心理产生极大落差,而心理上的阴影是可怕而难以控制的,这会给社会造成许多不安定因素.可能是政治上,可能是经济上,更可能是治安上的.2,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一直在谈,一直说重视,可是一直没有停止过破坏!记得小学时的课本上就说不能走西方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子,但事实上各地政府为了数字GDP和自身政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向环境要经济利益的行为,而且在全国许多地方任在继续.看看北京市内的这些臭河沟吧!西坝河,立水桥,臭气熏天!恶心之极!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个趋势将更加难以控制,更加放纵!环境问题很严峻啊!3,贪污腐败,官商勾结.这个问题几乎贯穿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长河。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挑战
一、引言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被定义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及面对这些挑战的策略。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1.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增长速度已经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这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
2. 经济结构优化:中国经济正在从依靠低成本优势的制造业,转向以科技、信息、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
3. 创新驱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需要依靠创新来推动发展,这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新常态下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市场将面临供不应求的压力,需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 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需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环境问题。
3. 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存在,需要加大扶贫力度,推动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四、结论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面对新常态,我们需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也需要解决人口老龄化、环境压力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摘要:本文对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分化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措施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30年来实现了年平均8%左右的持续增长,在人类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差距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是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四个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资源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资料和人们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扩大,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
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污染。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并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巨大2005年我国能源和矿产品产量快速上升,原煤产量达到21.9亿吨、原油1.81亿吨、铁矿石4.21亿吨、粗钢3.52亿吨、10种有色金属1635万吨、磷矿石3044万吨、原盐4454 万吨、水泥10.60亿吨。
大宗短缺矿产品的进口量持续增加,2005年我国矿产品贸易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进口原油12682万吨、铁矿石27523万吨、锰矿石458万吨、铬铁矿302万吨、铜矿石406万吨、钾肥917万吨。
“十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从2001年13.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2亿吨标准煤,增长了64.4%。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6.5%,用水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5.4%,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分别高达70%、60%和90%,而国际上公认的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低于40%,否则将危害河流健康和流域安全。
政治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挑战
政治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挑战1. 结构调整中国经济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是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增长,但这种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在消费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2. 城乡差距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城乡差距。
虽然城市地区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并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高质量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中国需要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机会。
尽管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但许多岗位仍然非常低技能和低薪酬。
政府应该鼓励创业创新,促进科技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提供更好的教育培训机会,以培养多样化的技能人才。
4.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和土壤退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政府需要加大环保投入,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并推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5. 金融风险管控金融风险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战。
过去几年中,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着风险暴露、杠杆率过高和影子银行等问题。
政府应该加强金融监管力度,稳定金融市场,并推动改革开放,增强市场活力和韧性。
总而言之,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面临诸多挑战。
但只要政府在各个领域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应对这些挑战,相信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并朝着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尽管经济在复苏,但现在的问题可能制约着中国未来更长时间复苏和进入下一轮稳定增长的状态。
从周期上看下一轮增长,应该是2012年到2013年,调整期必须要完成他的任务。
第一,我们过去的繁荣建立在出口高增长和投资高增长之上。
这个高增长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的高增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能,特别是制造业,很多与房地产相关的制造业,产能非常大。
这一次保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把这些落后的产能淘汰,而有时候反而是逆调整,就是技术水平不高的钢材卖不出高价,需求量不大,技术含量高的钢材卖不到好价,没有需求,这就是一个逆调整。
保增长已经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第一个效应就是我们还是继续过度依赖于投资,投资依然带来产能的扩张,产能扩张就会带来麻烦。
国家现在重视了,对六个行业进行了结构调整。
我认为产能过剩问题,不是明年会显现,而是后年,未来好多年中国最大的一个压迫经济的力量是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问题过去有两个方法解决:一个是出口,一个是投资来消化产品。
担心出口这架马车歇下来之后,中国投资增加产能,以后就会很麻烦,就会形成产能过剩危机。
所以现在一定要通过调整结构,通过让投资适当的放慢,来减少产能过剩的压力。
第二,资产泡沫问题。
2009年的GDP总量增长大概是1.6万亿,我们2009年的信贷增长是10万亿。
这就意味着我们信贷扩张的产出效应是很低的,但产生另外一个效应很高,就是资产泡沫,预计中国的房地产价格稳定了之后还是会拉高的。
过去的八年,2001-2008年,中国信贷总投放量新增的是20.1万亿,同期GDP增长是20.4万亿,有多少信贷创了造多少GDP。
2009年我们还是按照多少信贷创造多少GDP,GDP应该增长35%,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增长只有8%。
我们实体经济,整个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并没有10万亿,但我们投放了10万亿。
实际可能要6万亿,我们多出了4万亿,多出的4万亿最终的结果不是选择通货膨胀,就是选择资产泡沫,所以资产泡沫对未来发展是很危险的。
中国经济均衡发展需要解决的若干特殊问题
中国经济均衡发展需要解决的若干特殊问题题目:1. 投资结构不均衡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3. 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4. 资源约束制约经济增长5. 金融体系不完善论文报告1. 投资结构不均衡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投资结构不均衡的问题是一个显著的障碍。
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产业和领域,特别是在房地产和基建领域。
这导致资源过度配置和浪费,同时也使得其他领域的发展受到限制。
解决投资结构的失衡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实施更加全面和均衡的投资,并推进技术创新,在发展更广泛和更具有潜力的领域上开展投资。
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中国,随着发展的进展,经济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也更加明显。
在发展区域之间的差距和城乡之间的差距上,这一问题都表现出来。
新一轮的发展战略需要更加明确地关注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来适应不同的地区和城市的需求。
如发展中西部地区和一二线城市互补发展,以减轻发展不平衡的压力,同时也需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3. 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经济联系的增加,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其中,国际贸易的波动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的变化都会对中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产生影响。
由此,中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减轻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例如扩大国际合作,在外部经济关系和贸易方面追求多元化,并加强社会稳定和风险管理能力。
4. 资源约束制约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的约束问题,这会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质量产生影响。
资源不可持续性和环境问题都是资源约束的重要展现。
因此,中国需要在发展中更加强调环境友好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性的产品和服务。
采取措施来减少污染排放和降低能耗,鼓励创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金融体系缺失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
金融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反映了国家实力和极影了经济状况,同时也体现在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广泛性和质量上面。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浅析及政策建议摘要:改革开放30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但我国经济的诸多特点和顽疾严重影响到了占据经济格局有利地位的进程,经济结构的落后不合理,科技水平的相对低下,人才的缺乏,教育的滞后,等等,都是值得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尖键词:经济现状;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发展改革;政策建议一. 弓1肓改革开放30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超越日本升至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世界经济格局风云突变,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金融危机影响余波未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经济各方面竞争中来。
但是,我国经济的诸多特点和顽疾严重影响到了占据经济格局有利地位的进程 > 经济结构的落后不合理,科技水平的相对低下,人才的缺乏,教育的滞后,等等,都是值得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现状分析1.区域发展不平衡1)地区经济水平差异。
在历史中由于自然、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
可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实行东部优先发展,然后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方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和社会因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区域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
这样,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就显现出来,并且不断扩大。
2)地区经济结构差异。
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中主要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为主,长期以来扮演着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而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和经济优势。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致使中西部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区域内的工业化程度偏低。
中国经济面临九大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九大问题与挑战随着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将面临如下九方面问题与挑战: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通胀长期化带来挑战,经济泡沫累积带来挑战,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带来挑战,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带来挑战,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恶化带来挑战,改革阻力增加带来挑战。
问题与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在哪里。
认清了问题和挑战之后,我们完全可能应对好挑战,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前行。
⊙李佐军随着持续三十多年高速增长阶段的结束,随着中国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首先,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一个事实和趋势。
2012年二季度GDP增速已降到了7.6%。
这不是暂时现象,而是反映了一种趋势。
根据国研中心的研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很可能下降到7-8%左右,到2020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可能接近美国,开始进入到“高收入国家”门槛。
据国际经验,到这个阶段后,即2020-2030年期间,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降到5-6%左右。
到2030年中国有可能提前20年实现小平同志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后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降到2-4%左右。
总之,过去三十多年来持续保持10%左右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年份达到10%以上。
其次,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速会逐步下滑?一是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了。
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各种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能够支持的最优增长率。
过去由于资源环境约束不是太大,加上制度变革释放的生产率较多,故可以保持那么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但现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制度变革释放生产率的空间也相对缩小了,因此潜在经济增长率也下降了。
二是经济开始进入到大调整时期。
要进行持续若干年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需要在比较合理的增速下进行。
因此从经济调整来看,经济增速也存在下降的需要。
实际上“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增速目标只是7%左右,2012年确定的增速目标只有7.5%。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一、中国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人口不均衡与协同发展中国各地区人口数量和结构差异很大,这就带来了发展模式、增长动力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机构和资源比较富裕,有着较强的创新和支持服务能力。
而内部贫困地区由于资源和人员的短缺,发展经济依旧存在诸多的难题。
一些地区存在明显的“富裕效应”,抗风险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而内部贫困地区则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核心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入。
解决方式: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人口流动,保证交流平等、公平竞争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资源配置方式,聚集优质的资源,促进区域和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不同地区间的共赢。
2.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现代经济发展的大力推手就是科技进步,要实现良好的经济发展,必须发展科技创新,提高现代化水平,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
目前,我国的研发实力还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占GDP的研发投入比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研发要素的投入尚未达到理想水平。
并且在科技产业结构方面,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与基础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够,发展瓶颈突出,难以保持持续增长。
解决方式: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发挥国家投资的重要基础作用,建立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所和政府在内的全方位智力支持系统。
针对性地加大投入力度,构建产业融合体系,增强产业领导力,通过政策引导促进长期发展。
3.国际经济政策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如何在全球经济形势迅速变化,经济政策快速调整的背景下,合理地制订和执行国际经济合作政策,符合当时最新的国际贸易形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而我国当前的外贸政策没有与国际市场相适应,贸易环节中政策短期内被战略决策影响,市场的回顾和自由化程度低下,这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解决方式:制定外贸政策高度灵活的行业改革计划,积极适应全球新技术、新产业、新市场需求,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浅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_20150617_212315
一、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60个国家10~15年的监测发现,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国占8个。
垃圾围城。
全国垃圾历年堆存量60多亿吨。
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
666座城市中陷入垃圾包围的有200座。
水资源污染严重。
中国有82%的人饮用的浅井和江河水水质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细菌污染超过卫生标准的75%,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饮水人口约1.6亿。
由于污染,水质达不到饮用标准的城市占1/4。
80%以上的污水未经过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条受到污染。
2.腐败问题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从1997年10月到2002年5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79万余件,结案78万余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8万多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1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说,要警惕腐败与改革赛跑。
按照胡鞍钢的估计,腐败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在9875亿元到12570亿元之[摘要]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虽然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提出了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浅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胡海晨334《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月(中)总第449期间,相当于GDP的13.2%到16.8%,当真是触目惊心。
3.社会分配不公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问题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
据此看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财政部官员曾透露,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
这些都显示出中国贫富不均的严重程度。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2.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3.不同阶层的群体收入差距拉大4.国企与民企的资源分配问题,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不公平竞争问题。
5.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6.物价上升,通货膨胀,房价偏高,影响经济长期平稳发展。
7.经济与资源,人口,环境的矛盾突出。
8.过于偏重GDP的增长,不注重人民群众收入的提高,幸福感的提升,社会进步较迟缓。
9.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农业的比重较大,占用劳动力较多,生产效率较低。
10.城市化率低,人口城市化进度落后于城市面积的城市化。
对策:1. 切实执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原崛起,中部崛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成渝等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投资,缩小区域差距。
2. 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重点实现人口的城市化,不断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服务业转移。
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兴修现代化水利设施,提高劳动生产率。
3. 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法律引导,提高民众的现金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通过税收政策,二次分配,缩小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
限制国企等垄断性企业的收入。
4. 给予中外企业,国企民企同样的发展,竞争,融资等环境,公平竞争。
5. 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是发展现代教育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建设科技强国。
6. 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
切实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7. 转变发展观念,从单一重视GDP增长到注重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主。
8. 国家要实行宏观调控,强力控制物价,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一、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势必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答:突出问题:(1)发展方式粗放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发展是粗放的,缺少内涵、质量和效益,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主要停留在粗放经营方式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发展不协调,导致资源严重缺乏。
(2)贫富差距过大。
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分析,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达0.474,远远超过0.4的警戒线,是世界上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
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使社会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高收入阶层手中。
同时,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也都在扩大,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3)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
内需乏力仍是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顽疾。
(4)区域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梯度发展”政策,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
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指导下,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迅速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5)市场和资源环境有待改善。
市场环境的好坏关乎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稳定。
解决措施:(1)转变发展观念。
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的战略基点和根本出路。
要努力保持消费与投资的动态平衡,实现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拉动,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3)以调整经济结构为重点。
要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企业在竞争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落实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改善小微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富负效应 ”的滞后作用,房地产增长下降在时间上比股票 指数的下跌晚了一个月。 所以, 为了保持 #’’# 年我国经济 的良好发展, 也许有关部门还有必要注意一下股市的调控 艺术, 虽然我们也肯定当前政府挤压股市泡沫的大方向有 利于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长期发展, 但在具 体调控方式上还需要尽量保持市场稳定性, 改变前期导致 股市 “ 硬着陆 ” 的方式, 在促进股市规范化发展的同时, 尽 量减少由此而带来的阵痛, 保持行情的相对平缓。 如此, 不 仅对股票市场本身的发展有利, 同时对保持内需增长和国 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也有好处。 ! 收稿日期: "##$ —$" —#% 责任编辑: 赵磊 &
!""!# $
为外企的天下 , 二是现在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策略是, “ 先占领市场, 后谈利润 ” 。我国民营企业本来实力就不如 人, 如不先下手为强, 将来可能就无法从外资企业手中夺 回市场。 .* 吸引外资 “ 事件之后, 随着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市场的速 / ・"" ” 度减缓, 许多人认为大量资金将转移到中国, 个别人甚至 提出了 “ 的担心。我们认 #$$# 年我国是否会叫外资挤爆 ” 为,“ / ・"" ”事件对中国吸引外资确实会有好处,尤其是 在我国加入 ’() 后,国外劳动密集型企业必将加速向中 国转移,但是外资的流入速度可能并不会象一些人想象 得那么大, 原因在于国际资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金融资 本,活跃于股市、汇市和期市等金融市场;另一类是产业 资本, 投资于实业。由于对风险、 收益率和流通性的偏好 不同, 这两类资本通常不会相互转移。目前, 已经进入我 国境内的外资主要还是产业资本,而总规模更为庞大的 金融资本流入却还非常少,原因在于我们人民币资本项 目下不能自由兑换,汇市还被严格管制,无法进入,而期 市基本上就没有建立, 外资若想借此途径进入, 就更无从 谈起。现在国际金融资本唯一能进入我国的通道就是 0 股市场,但是由于其规模太小,水浅养不下大鱼,大型国 际基金根本就没法进入, 再加上受法制不健全、 信息不透 明、上市公司法人结构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影响,0 股市场 甚至在一段时期内几乎都失去了融资功能。从目前的趋 明年 势看, #$$# 年这一现状几乎不会有什么改变。所以, 我国所能够利用的外资主要也还是国际产业资本。然而, 产业资本决定是否进入一个市场都有一个至少为期 - — "$ 年的较为长远打算,绝对不会因为一个偶发事件而做 “ 出重大改变。事实上, 事件以后由于一些国际资 / ・"" ” 本实力被削弱,还不得不放慢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增 速。 统计表明, 我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 年前 "$ 个月, 数、 合同外资金额、 资金到位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比 前 / 个月下降了 $* 1 、 真 .* 1 、 2* 2 和 #* " 个百分点。所以, 要想更多地利用好外资,我们不妨在发展 0 股市场上多 做一些文章, 比如说, 改革其交易制度, 使之与国际接轨; 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实现优胜劣汰制度, 垃圾公司无条 件下市; 大量发行新股, 快速扩大 0 股市场容量。 2* 汽车和住房 从 #$$" 年以来的市场情况看, 以住宅、 汽车为主, 以 家居装饰、 高档消费品、 电子通讯产品及旅游为辅的新一 轮消费浪头正在逐步形成。应该说, 这一轮消费浪潮一旦 真正启动, 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推动力, 不管是从力度 看, 还是从时效看, 都将是前所未有的。以住房为例, 从发
经济学家
!""!# $
高教学费不能单靠市场调节
!
孙天华
升, 但因非平民的道德缺失会使高等教育走偏方向变得黯 然失色。所以, 高等教育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不是依照市场 经济中竞价的方式来实现的, 其均衡点要靠教育公平的至 高原则来调节。 "$ 提倡以德治校,把大学确定学费的标准问题提高 到学校道德标准和大学服务的方向来讨论。 抑制高等教育 需求曲线的变异, 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公平合理的招生规 则, 限制高额学费。 %$ 坚持高等教育平民化,应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倾向移至中等教育 & 初中、 高中教育 ’ 大众化, 这样更符 合我国的国情。 ($ 高等教育面向人民大众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降低学费标准, 增加财政投入, 并加 大各省区二流三流水平、且规模较小的院校的合并,从而 提高规模效益, 扩充隐形投入, 降低高校运行成本。 )$ 正确认识高校扩招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放慢高等 教育产业化的步伐,并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制 定合理的招生计划, 防止过量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本身的 伤害。 & 收稿日期: %**" —"" —*+ 责任编辑: 金元平 &
! "#$ !
经济学家
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看,在人均年收到达 " 万美元以前,住 宅业都将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势头, 而目前我国人均收入 还不到 " 千美元, 假设以后每年以 $% 的速度递增, 在住宅 政府显然 市场达到达饱和之前, 还有长达 &’ 多年的时间。 早已意识到了促进住房和汽车消费的重要性, 有关部门将 通过公积金和消费信贷等手段利用更优惠的条件来鼓励 其发展。 不过, 我们认为其成效可能不一定会很明显, 原因 在于在有能力贷款买车、买房的人之中大约 (’% 以上同 时也投资股市,而 #’’" 年的股市大跌也给他们对汽车和 住房消费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统计数据表明, #’’" 年 但到 , 月份就 ) 月份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还高达 *)+ *% , 降为了 #)+ )% 。应该说, 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国股市出现 的“ 财富负效应 ” 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当然, 由于股市 “ 财
保持中国经济增长需要解决的 # 个问题
!
高辉清
! 国家信息预测中心经济预测部 ’ 北京 ($$$"# &
我们在年初就曾经做出了一个结论: 世界经济在美国 经济的带动下要经历一次中长期调整。毫无疑问, 现在这 一观点已经成为主流的意见。受其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速 度也会相应地有所放慢,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激发中 国经济增长的潜能, 外部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 “ 影响就能降到最低, 逆风飞扬的中国经济 ” 就能够成为长 期存在的奇迹。 我们认为在中国经济中潜藏着 , 个发动机: 在供给方 面有一个, 即城市化建设; 在需求方面有四个, 分别为投资 需求中的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 以及消费需求中的汽车消 费和住房消费。 "$ 城市化建设
! 河南农业大学组织部, 河南 郑州 "#$$$% &
任何一所大学都没有用之不竭的钱财。任何一所大 学, 即使国家或其它渠道给注入雄厚的资金, 当它有条件、 有实力提高学费标准增大收益时, 它不会无端地放弃市场 奉送的收益。但大学是一个神圣的殿堂, 它选择学生所奉 行的标准只有一个, 即“ 公平合理的学业竞争 ” , 而不是奉 行双重标准 “ 学业的竞争 ” 和“ 学费的竞争 ” 。 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及高等教育主要是国家的功 能, 政府的职能, 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 并不等于可以把它 放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之中, 靠高等教育的供求状况决 定学费的价格水平。 市场经济的规则是按人的能力和机遇 分配社会财富的,经济体制内生的激烈的竞争,总会使财 富倾斜在部分人手中, 他们拥有惊人的财富, 以致浪费。 即 使比较先进的社会形态甚至也无法把高收入群体浪费掉 的财富调节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 同样也无法在完全遵循 市场经济规律的情况下, 把有限的高等教育的供给在低收 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中间调适平衡。 大学离不开经济的支 持,但大学的道德表现在凭借牺牲某些重大的经济利益, 调节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使其人 格平等的权利在神圣的殿堂里得到的实现, 从而贯彻大学 的理念, 保持高等教育神圣而清高的贞节。 否则, 类似于北 京大学、 清华大学这些名校招收学生不是 “ 以才取人 ” 而是 “ 以财取人 ” , 都将变成 “ 贵族学校 ” , 虽经济收入会大幅上
! ""# !
!"#$#%&(
“ 每年年初, 我国的政府经济报告中, 三农 ” 问题总是 放在首位, 而且每次都要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但实际情 “ 况却是, 三农 ” 问题越解决越多,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城 镇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致使农村消费与城市消费出现 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断档,导致了目前我国市场出现了严 重需求不足的问题。“ 三农 ” 问题如果不解决, 这一状况实 际上也就将长期存在下去。但 “ 三农 ” 问题如果放在农村 去解决, 就会成为一个 “ 无解的方程 ” , 原因在于: 人多地 少, 没法实现规模经营, 提高农民收入也无从谈起。解决 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在于城市化。城市化的最大作用在于 它提供有效的供给, 例如, 绝大多数服务业在农村都无法 %"& 生存, 但在城市里却可能如鱼得水。其它的好处还有: 带动房地产业、 汽车业两大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 并对其 他行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 & 使越来越多消费 能力较弱的农民转化为消费能力相对较强的城市居民, 只要有一半的农民变成了城镇居民,对我国经济的推动 作用将是不可想象的。与此同时, 加快城市化建设, 也是 应对 ’() 可能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冲击的最好方法。 #* 民间投资 这几年,我国经济学家们总谈论着启动民间投资问 题, 但民间投资却始终是启而不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正 是基于这一理由,将本应短期救急的国债投资行为开始 长期化了。但实际上, 对许许多多民营企业家来说, 非不 为也,是不能也 + 政府表面上说鼓励民间投资,脚底下却 给他栓绊儿, 你叫他如何去启动, 导致民间投资启动难的 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虽然他们总量很大, 但单一个体的 实力普遍偏小, 许多事情他们干不了; 二是许多领域政府 不让他们介入。政府要想认真解决这两个问题, 实际上并 不难: 首先, 可把银行贷款方面对民营企业栓的绊儿给摘 掉, 给它们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 鼓励各种机构为之提供 资金支持。为了进一步解决民间资本实力弱的问题, 国家 还应在资本市场上让民营企业获得 “ 国民待遇 ” ,甚至加 快推出创业板, 主要用于解决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其 次, 取消对民间投资竞争性行业的各种限制, 降低准入门 槛。最近, 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在 “ 自废武功 ” , 减少自己的 权限, 公布了一些放宽管制的举措, 对刺激民间资本的启 动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按 ’() 有关协 议,我国绝大多数领域都将在今后 - 年内陆续向外资开 放。从道理上讲, 在对外开放之前, 应先对内开放, 否则将 产生严重后果:一是国有企业总体上不敌外企,已有公 认, 如再不加紧发展民营企业, 若干年后中国市场岂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