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远波《人因工程与设计》复习资料总结
《人因工程学》复习重点
1.人因工程学: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一门多学科交叉性应用学科。
①国际人类工效学会的定义: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②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学全书: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征,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
③总结: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人机系统总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工作环境及其改善,作业方法、作息制度及其改善,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3.微气候:工作或生活场所所处的局部气候条件。
①气温:空气的冷热程度。
②湿度:空气的干湿程度。
③绝对湿度:每立方米空气内所含的水汽质量。
④相对湿度:某气温、压力条件下空气的水汽压强与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饱和水汽压强的百分比为该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相对湿度。
⑤气流速度:空气的流动速度。
⑥热辐射:物体在绝对温度大于0K时的辐射能量。
4.高温作业环境的定义及其分类: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84kJ/(m·h)的环境称为高温作业环境。
高温作业环境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高温,强热幅射作业,其特点为气温高,热福射强度大,相对温度较低;二是高温、高湿作业,其特点为气温高、湿度大,如果通风不良就会形成湿热环境;三是夏季露天作业。
5.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对消化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人的水分和盐分大量丧失,高温及噪声联合作用损伤人的听力。
6.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①生产工艺和技术措施:合理设计生产工艺过程,屏蔽热源,降低湿度,增加气流速度。
②保健措施:合理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合理使用劳保用品,进行职工适应性检查。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 完整版详解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眩光: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人眼就会感到不快,使可见度降低,并引起视力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眩光。
(眩光可分为直射眩光和反射眩光)2.融合:给予人眼以适当频率的视觉闪烁信号,然后逐渐降低信号频率,当频率降低到一定值时人眼不再感到信号在闪烁,这种现象叫做融合。
3.百分位数:一个百分位数将群体或样本的全部观测值分为两个部分,有k%的等于和小于它,有(100-k)%的观测值大于它。
人体尺寸用百分位表示时,称为人体尺寸百分位数。
4.等响曲线:把具有相同响度级的声音对应点连成的线称为等响曲线。
(等响曲线是一组以声音强度和频率为坐标轴的曲线,在同一曲线上的不同点所对应的声音强度、频率组合所产生的主观感受相同即响度相同)5.视力:眼睛分辨物体细小部分形状的最大能力。
6.暗适应:指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刚开始看不清物体,而需经过一段适应的时间后,才能看清物体的适应过程。
7. 坐垫设计压力不均匀原则:坐垫上的压力应按照臀部和大腿不同部位承受不同压力的原则来设计,即在坐骨处压力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小,至大腿部位时压力降低至最低值。
8.人体功能尺寸:是指动态尺寸,包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
9.视觉显示编码:用不同的视觉机制(颜色、数字、字母)或刺激属性表示不同含义的方法称为视觉显示编码。
二.简答1.噪声对人体的生理、心理影响①耳朵生理机能被破坏的后果是永久性听力丧失;②神经系统的影响;③内分泌系统的影响;④心血管系统的影响;⑤消化系统的影响;⑥连续暴露的噪音还可能诱发其它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生理变化;⑦通常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对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如高度紧张、心电图不规则和头痛等现象。
2.噪声掩蔽效应基本规律1)当屏蔽声音的频率与被屏蔽声音很接近时影响最大;2)屏蔽声音强度越大,屏蔽的影响范围也就越广;3)低强度的屏蔽声音主要影响频率接近屏蔽声音的声音,高强度的屏蔽声音却对更高频率的声音也有影响;4)在宽波段的噪音屏蔽纯音时,主要是考虑在被屏蔽声音频率附近的屏蔽噪声的临界波段的强度。
人因工程 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2人因工程的起源:(1)萌芽时期,20世纪初,以泰勒,吉尔布雷斯为代表,以机器为中心(2)兴起阶段,一次大战初~二次大战前,霍桑实验,以机器为中心,增加培训和减轻疲劳强度(3)成长时期,二次大战~20世纪60年代,以人为中心机器的设计适应人(4)发展时期,60年代以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广■研究内容:(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主要研究方法:1调查法(访谈法,考察法,问卷法)2观测法3实验法4心里测量法(主观感受)5心理测验法(与常模比较)6图示模型法■机具的研究步骤:(1)确定目的及功能(2)人与机具的功能分配(3)模型描述(4)分析(5)模型的实验(6)机具的设计与改进■作业的研究步骤:(1)确定作业的目的和实现该目的的功能。
(2)确定作业中人员和机具的功能分配。
(3)用作业模型表示作业对象的顺序、数量、时间、使用的机具和材料等(4)对作业人员的特性进行计测、数据处理和分析,对作业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5)提出各种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作业研究和评价,以确定最佳的作业方案。
(6)对作业进行设计、改进和评价,并继续不断加以完善。
■环境的研究步骤:(1)确定目的,明确研究环境的重点因素(2)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分析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3)提出多种方案,在进行分析评价基础上,确定最佳方案,有时还需进行小规模实验。
(4)对环境进行设计、改进和评价,并不断进行完善。
第二章■人体活动供能系统:1磷酸原系统2乳酸能系统3有氧氧化系统■人体能量测定方法:1直接法2间接法3相关估计法■人的心里因素:性格,能力,动机(可调),情绪,意志■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与需求: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不平衡会暂时得到解除,当出现新的不平衡时,新的需要又会产生。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
⼈因⼯程复习资料第⼀章⼀、⼈因⼯程的命名1. ⼈因⼯程学是研究⼈—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门边缘性应⽤科学2. 国内外命名情况美国:⼈的因素⼯程学或⼈类⼯程学西欧:⼈类⼯效学⽇本:⼈间⼯学我国:⼈机⼯程学、⼈体⼯程学、⼯程⼼理学、3. 国际⼈类⼯效学学会将该学科定义为研究⼈在某种⼯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理学和⼼理学等⽅⾯的因素;研究⼈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研究在⼯作中、⽣活中和休假时怎样同意考虑⼯作效率、⼈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起源与发展四个时期:萌芽时期、兴起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了解)三、研究内容P71.研究⼈的胜利与⼼理特性2.研究⼈机系统总体设计3.研究⼈机界⾯设计4.研究⼯作场所设计和改善5.研究⼯作环境及其改善6.研究作业⽅法及其改善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应⽤领域表1—1四、研究⽅法P101.调查法2.观测法3.实验法4.⼼理测量法5.⼼理测试法6.图⽰模型发五、效度与信度含义P14效度: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真实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信度:信度是指研究⽅法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的结果保持⼀致性的程度第⼆章(理解)⼀、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感觉系统(⼀)视觉优点:可在短时间内获取⼤量信息;可利⽤颜⾊和形状传递性质不同的信息;对信息敏感,反应速度快;感觉范围⼴,分辨率⾼;不容易残留以前刺激的影响缺点:容易发⽣措施、错觉和容易疲劳(⼆)听觉(三)平衡觉(四)味觉四原味:酸、甜、苦、咸(五)嗅觉嗅觉感受器嗅粘膜(六)肤觉P291.触觉两点辨别阈:⼈能辨别出⾥两点受触、压的最⼩距离2.两点辨别阈越⼩,⽪肤感觉分辨⼒越⾼3.触压觉和痛觉的适应现象显著,连续刺激会减弱或失去知觉三、⾻骼系统⼈体内有206块⾻四、⼈体活动能源P321.直接能源三磷酸腺苷(ATP)2.功能系统(1)磷酸原(ATP—CP)系统(2)乳酸能系统(3)有氧化系统P33 表2—1五、⼈的⼼理因素性格、能⼒、动机、情绪、意志第三章⼀、微⽓候的含义微⽓候是指⼯作(或⽣活)场所所处的局部⽓候条件,主要包括空⽓⽓温、空⽓湿度、⽓流速度(风速)以及热辐射条件等四个参数1.空⽓温度摄⽒度和华⽒度及两者转换⽅法P442.空⽓湿度绝对湿度是指每⽴⽅⽶空⽓内所含的⽔汽克数相对湿度相同温度、压⼒条件下,⽔⽓压强与饱和⽔⽓压强的百分⽐3. ⽓流速度(风速)4. 热辐射定义:物体在绝对温度⼤于0K是的辐射能量要求:认识各要素的测量仪器P45.46图⼆、微⽓候环境的综合评价P501.不舒适指数2.有效温度(P52图)3.三球温度指数(WBGT)4.卡他度三、⾼温环境、低温环境对⼈、⼯作效率的影响与改善措施⾼温:(1)对消化系统具有抑制作⽤。
人因工程复习要点讲解学习
人因工程复习要点1,人因工程学定义及研究范围?定义:人因工程学是基于对人、机器、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工具、机器、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研究范围:产品和工具设计及改进、作业的设计和改进、环境的设计和改进。
2,神经细胞组成、神经元的主要功能及工作原理、神经胶质细胞作用?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
主要功能:具有感受体内外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信息的功能。
工作原理:神经元的树突接受由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经细胞体的整合后再由轴突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机细胞和腺细胞,从而在整个机体内形成传递信息的神经链。
作用:分布在神经元周围,对神经元起支持、绝缘、营养、防御等作用。
3,反射弧的构成?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4,人体测量及百分位的应用?人体测量:通过对人体的整体和局部进行测量、探讨人体的类型、特征、变异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其作用是,进化研究、体制变异研究,生长发育研究和工效学。
百分位的应用:人体的测量数据常以百分为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百分位数、第50百分位数、第95百分位数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5,能量代谢的直接、间接测量法?间接:其基本原理是,能量代谢可通过人体的氧耗量反应出来,因此,首先测得单位时间内糖、脂肪等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氧耗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求得两者之比,由此再推算某一时间或某项作业所消耗的能量。
6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指标,中国体力劳动轻度指数计算考虑了哪些因素?评价指标:以能量消耗或相对代谢率作为指标制定的劳动强度分级,只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
中国标准:以劳动时间率和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为标准制定的,能比较全面地反应作业时人体负荷的大小。
其计算公式如下,I=3T+7M,I---劳动强度指数;T----劳动时间率;3---劳动时间率计算系数;7---能量代谢率计算系数。
人因工程要点复习
• 研究心理修正量的常用方法是:设置场景,记录被 试者的主观评价,综合统计分析后得出数据。
• 尺寸修正量有正负值,总修正量是各修 正量的代数和:
• 尺寸修正量=功能修正量+心理 修正量(穿着修正量+姿势修正
量+操作修正量)+心理修正量
二、座椅的设计原则
1、要把人的坐姿与座椅的样式和尺寸联系起来;
• 视觉适应中的暗适应约需45分钟以上;明适应 约需1-2分钟;听觉适应约需15分钟;味觉和轻 适应分别适应约需30S和2S。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 觉 的 整 体 性
知 觉 的 理 解 性
知 觉 的 选 择 性
知 觉 的 恒 常 性
三、视觉和本体感觉
(一)概述:
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大约有80%-90%的 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因此,视觉系统是人 与外界相联系的最主要途径。 物体依赖于光的反射映入眼睛,所以,光、对象物、 眼睛是构成视觉现象的三个要素。但视觉系统并不只是 眼睛,从生理学角度看,它包括眼睛和脑;从心理学角 度看,它不仅包括当前的视觉,还包括以往的知识经验。 换句话说,视觉捕捉到的信息,不只是人体自然作用的 结果,而且也是人的观察与过去经历的反映。
垂 直 面 的 色 觉 视 野
80 ° 95 ° 45 °
130°
40 °
视觉的适应:视觉适应是人眼随视觉环境中光量
变化而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
• 视觉适应的种类:暗适应和明适应 • 暗适应:人由明亮的环境转入暗环境,在暗环 境中视网膜上的1.2亿个视杆细胞感受光的刺 激,使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称为暗适应。 • 暗适应过程的时间较长,最初5分钟,适应的 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减慢。获得80%的暗适应 约需25分钟,完全适应则需1小时。人在暗环 境中可以看到大的物体、运动物体,但不能看 清细节,也不能辨别颜色
人因工程复习重点
人因工程特别鸣谢:牛哥初稿拟定、胜哥重点勾画题型:填空20分(20个)、单选10分(5个)、分析判断10分(5个)简答30分(5个)、计算20分(2个)、论述10分第一章1、人因工程学定义P2:课本定义:人因工程学是基于对人和机器、技术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于工具、机器、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安全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PPT定义:人因工程是研究人因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科目,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
2、人因工程发展的四个阶段:①萌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特点:以机器为主,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适应机器。
②兴起时期: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选拔、培训兵员或生产工人,使人适应机器。
B、一战后、二战前----霍桑实验,工作条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以提高效率的途径。
实验结论:工效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影响,而且还受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影响。
③成长时期: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注重新式武器功能研究,忽视了人的能力限度。
失败的教训:要通过设计使机器适应人。
B、二战结束后----由军事领域向工业领域发展。
C、1960年正式成立国际工效学会(IEA),标志着该学科已经发展成熟。
④发展时期:A、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B、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3、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人因工程学是人体科学和环境科学不断向工程科学渗透和交叉的产物。
A、与人体科学的关系:人体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解剖学、生物力学、医学等,是人因工程的重要基础学科。
其中心理学、人体测量学、生理学与人因工程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医学与生理学的作用是明显的,许多人因问题若要深入研究其机制与原理,就需要从人体解剖特点和人体生理过程进行分析。
心理学与人因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存在许多共通性。
人体测量学和生物力学,与人因有直接关系。
人因工程复习重点
人因工程学: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目的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2人机系统性总体设计○3人机界面设计○4工作场所设计及其改善○5工作环境及其改善○6作业方法及其改善○7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组织与管理的效率主要研究方法:调查法,观测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心理测验法,图示模型法研究步骤:(机具)确定目的及功能;人与极具的功能分配;模型描述;分析;模型实验;机具的设计与改进人的心理因素:性格,能力,动机,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心境,激情,应激),意志微气候:工作场所所处的局部气候条件,主要包括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热辐射条件高温作业环境改善:○1生产工艺和技术措施:合理设计生产工艺过程,屏蔽热源,降低温度,增加气流速度○2保健措施:合理提供饮料和补充营养,合理使用劳保用品,进行职工适应性检查○3生产组织措施:作业速度或者增加休息次数,合理安排休息场所,职业适应低作业环境改善:做好采暖和保暖工作,提高作业负荷,个体保护,采用热辐射取暖暗适应:人丛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黑暗环境的过程明适应:人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的时候,刚开始人眼不能辨别物体,要经过几十秒的时间才能看清物体的过程照明对作业的影响:(优点)改善工作环境的照明,可以改善视觉条件,节省工作时间;提高作业质量,减少废品;保护视力,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避免或减少事故,有助于提高工作兴趣,改善工作环境照明方式:一般照明:也叫全面照明,指不考虑特殊的据不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局部照明:为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综合照明:工作面上照度由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共同构成的照明炫光:当视野内出现过高的亮度或过大的亮度对比时,人们会感觉到刺眼,影响视度,这种刺眼的光线叫做炫光防止措施:限制光源亮度,合理分布光源,光线转化为散射,避免反射炫光,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小亮度对比色彩调节的目的:提高作业者作业愿望和作业效率;改善作业环境,减轻或延缓作业疲劳;提高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率噪声的控制:1声源控制:降低机械噪声:选择发声小的材料,改变传动方式,改进设备机械结构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降低气流速度,减小压力脉冲,减少涡流2控制噪声的传播:对工厂各区域合理布局,调整声源指向,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采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措施,采用隔振与减振措施3操作者听力保护:使用个人防声用具:如耳塞,耳罩,防噪声帽振动控制:1减少和消除振源:隔离振源;改进生产工艺;增加设备的阻尼,采用隔振,吸振,阻尼等措施;采用减振器;降低设备减振系统的共振频率2个体防护3限制接触振动时间生产车间空气污染防治:制定法规和严格管理;降低燃料对空气的污染;加强对生产车间空气的监测与控制;室内:常开窗,通风换气;减少在室内吸烟或不吸烟;合理使用空调,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选择适当的装修,装饰材料及装修方式粉尘的防治:控制尘源,采用湿法作业,密闭产尘设备与地点,缩小扬尘口面积,并辅以抽风除尘,减少车间气流干扰或设备震动;除尘,采用新型高效吸尘,除尘装置,实现密闭化,自动化遥控作业;个人防护,使用防尘口罩,面具,防尘衣;改善劳动管理,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缩短工作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确定恰当的作业位置和作业姿势体力工作负荷:人体单位时间内承受的体力工作量的大小劳动强度: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及紧张程度降低影响信息处理能力的内部因素:觉醒水平,工作任务,学习疲劳和动力反应时:将外界刺激出现到操作者根据刺激信息完成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脑力负荷的影响因素:工作内容,人的能力,人的业绩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或者每当系统偏离最佳状况而操作者又无法或不能轻易地校正这种偏离时,操作者呈现的状态产生原因:系统偏离最佳状态,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不匹配,动机因素单调作业:短暂而高度重复的作业避免单调的措施:操作再设计;操作变换;突出工作的目的性;动态报告作业完成的情况;推行弹性工作法;利用音乐消除单调感觉作业空间设计:按照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以及作业姿势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因素对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工具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给人,物等确定最佳的流通路线和占有区域,提高系统总体可靠性和经济性作业场所布局原则:重要性原则;使用频率原则;功能原则;使用顺序原则人机功能分配:在人机系统中,为了充分发挥人与机器各自的特长,互补所短,恰当地分配人机任务,以达到人机系统整体的最佳效能与总体功能考虑问题:人与机械的性能,负荷能力,潜力及局限性;人进行规定操作所需要的训练时间和精力限度;对异常情况的适应性和反应能能力的人机对比;人的个体差异的统计;机械代替人的效果与成本人机功能分配原则:人机之间彼此协调,相互补充。
孙远波《人因工程与设计》复习资料总结
? 欧洲国家称之为Ergonomics(工效学);(人? 美国称作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和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因工程);? 日本称为¨D人间工学¡¬;)的名称;? 心理学家喜欢使用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我国:人因工程,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工程心理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人的因素2.定义(含目标、方法、内容)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 研究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人们的价值需要。
? 研究内容:着重于研究人类以及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产品、设备、设施、程序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研究方法:对人的能力、行为、限制和特点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研究,并将之应用于产品、操作程序及使用环境的设计和制造中本书定义:人因工程是基于对人、机器、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于工具(用具)、机器(设施)、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包括日常生活中人的活动)的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3.IEA,1960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人机工程协会(IEA)? 欧洲国家称之为Ergonomics(工效学);(人? 美国称作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和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因工程);? 日本称为¨D人间工学¡¬;)的名称;? 心理学家喜欢使用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我国:人因工程,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工程心理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人的因素2.定义(含目标、方法、内容)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 研究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人们的价值需要。
人因工程学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人因工程学是基于对人和机器、技术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于工具,机器,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安全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2.人因工程的研究目标、性质(了解,不考)两个主要研究目标:1.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如简化操作,增加作业准确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等;2.满足人们的价值需要,如提高安全性、减少疲劳和压力、增加舒适感、获得用户认可、增加工作满意度和改善生活质量。
3.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步骤、和其他学科关系(了解)研究方法:对人的能力、限制、特点、行动和动机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研究,并将之用于产品、操作程序及使用环境的设计。
从人因工程的发展史可知,他与系统工程,劳动科学,心理学等有密切关系,从工程角度看,人因工程必定要在系统工程思想指导下,利用各种工程技术手段实现人机系统的最佳配置,同时还要利用心理学,劳动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追求提供最适宜的劳动条件,实现获得最高劳动效率和创造最舒适的工作环境等目标。
4.人机系统(理解)人机系统是指一个或多个人员、实体设备所构成,向系统输入给定的数据,就会产生期望的输出。
1.人工系统2机械化系统/半自动化系统3.自动化系统第二章人的因素1.生物钟、节奏(理解、不用背)2.心理因素,主要掌握人的能力(哪些能力,每个能力具有哪些特点,影响能力的因素)、动机(理解工作,生活,学习之间的关系,从三方面解释)、情绪(了解即可)能力:指哪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序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分类如下(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感觉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一般能力和认识活动密切联系就形成了通常所说的智力。
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特殊活动范围内发生作用的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如操作能力、节奏感、对空间比例的识别力、对颜色的鉴别力等。
孙远波:解读人因工程与设计
孙远波:解读人因工程与设计孙远波,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业设计系主任,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因工程、产品交互设计和设计程序,2011年由其所编著的人因工程与设计一书已成功纳入北京高等教育的金品教材,而由其所翻译的作品:《移情设计--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也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好评。
日前,孙教授做客《非常设计》,作为人因工程与交互设计领域的带头人,孙教授一直致力于人的因素对设计方面的影响研究工作,且于2008年策划成立了人因工程与交互设计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已可以做一些诸如座椅的人因工程研究、硬件软件产品的可用性测试等基础性工作,在接受《非常设计》的专访时,孙教授结合他对人因工程的理解,为我们精彩地描绘出了一个有关于他心目中的人和设计交互碰撞的绚烂世界。
何为人因工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字:人,因为人因工程就是研究人的因素对我们设计的一些影响,交互设计它的核心还是人机交互,所以也是在研究人,设计文化也就是人化,实际上也是在研究人,为人设计,人性化设计。
”孙远波教授解释说:“人因工程学在引进国内的时候不同专业的科研人员还有一些从不同国家导入的资料它的名称都不一样,叫法很混乱,但我们基本上把它归纳为人因,因为所有这些名称都离不开人,那就是人的因素研究,人在设计学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那实际上就是它的目的,就是为人设计。
”关于人因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随着生活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基本需求已经不能停留在有与没有的供给关系上了,更多的是要解决好与不好的问题,就工业方面,在入关和西方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这种复制化的前进模式,相反却越来越需要有自己的原创设计,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高速的迈进。
“我们原来说人,实际上还是一个人群,未来应该是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以前的工业设计被定义为经济、实用、美观;也就是物美价廉,而我所认为的工业设计却是一个三好产品:好看、好用、好玩;它和普通的仅仅功能需求是不一样的,它更注重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作为设计师,都必须来考虑这些问题的,它除了物美价廉,美观大方外还得能让人们更便捷高效的生活在其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而人因工程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作用。
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一、人因工程的定义人因工程是一门综合了工程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人类学知识的学科,旨在设计出更适合人类使用的产品和系统。
它涉及到人的生理过程、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人因工程旨在保证产品和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和效率,并使其符合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二、人因工程的历史人因工程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人与工作环境的关系。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工作系统中人类参与的角色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人因工程的研究和实践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20世纪50年代,人因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开始崭露头角。
从此以后,人因工程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了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为不同领域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人因工程的原则人因工程的设计原则是体现了人们对于人类能力、需求和行为的理解,是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
人因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机适配性:设计出更适合人类使用的产品和系统;2. 人的认知特征:充分考虑人的感知、认知和决策过程;3. 人机界面:设计出直观、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4. 人的适应性:考虑人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5. 人的工作负荷:避免人的工作负荷过重;6. 任务分析:充分理解人的工作任务和需求。
以上原则是人因工程设计的基本准则,也是人因工程在实际设计中的重要指导。
四、人因工程的方法人因工程包括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技术,旨在理解人的需求、能力和行为,并将这些理解应用于产品和系统的设计,以提高其可用性、安全性和效率。
人因工程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用户需求分析:通过对用户群体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他们在使用产品和系统时的需求和偏好;2. 人机界面设计:设计出合理、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以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和准确性;3. 人体测量与建模:对人体进行测量和建模,以确定合适的人体工程尺寸和参数;4. 人因分析:分析人的工作任务和需求,以确定合适的产品和系统设计;5. 实验研究:进行实验和测试,以评估产品和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人因工程复习重点
(1)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是由包括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所组成;人的一切心理、意识和行为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的。
视角的计算式:α=2arctgD/2Lα—视角(度);D—视看对象两点间距离;L—眼至视看对象的距离。
人类极限最小视角为1’-1.5’,大致相当于25厘米处看一张纸厚度的物体。
我们通常所说的视力即人类在一定距离处(如5m)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
(2)视野与视力范围是指当头部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人在水平面内的视野范围是:双眼的最大视区在左右60°以内的区域,良好区域为0~30°。
最敏锐视力则是左右15°。
在垂直面内人的视野是:以视线水平时为0°基准,人的最大视区为视平线以上50°和视平线以下70°。
良好区域为水平线上20°~水平线下40°。
(也就是说,人的垂直视野中心为水平面以下10°)当头部和眼球都动时,左右及最大视野均可达220°;但观察时头部转动角度,左右不宜超过45°,上下也不宜超过30°。
颜色对眼睛的刺激视野: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黄和蓝,再次为红色,而绿色的视野最小不同的工种对视距的要求也不同,工作精度越高,所需视距就越小;在正常作业中,通常采用38~76cm的视距范围目以56cm处最为适宜,小于38cm时会发生目眩,大于76cm时,细节看不清。
视网膜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弱光敏感产生“夜盲症”;视锥细胞强光和色光敏感,现色盲明适应(1分钟), 暗适应(25到30分钟)对比度亮度对比(1:100); 颜色对比:蓝—白;黑—黄;绿—白;黑—白;绿红;红—黄;红—白;橙—黑;黑—绛;橙—白。
视觉运动规律: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为快;对水平方向的尺寸估计也更准确;许多机器设计成长方形,就是根据此原理。
视线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运动,沿顺时针方向迅速。
人因工程知识点汇总
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用测量方法研究人体的体格特征的科学。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导系统,全身各器官、系统均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控制和调节下互相影响、互相协调,以保证人体的统一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掩蔽效应:一个较弱的声音听觉感受被另一个声音影响的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效应。
一个强纯音会掩蔽在其附近同时发声的弱纯音,这种特性称为频域掩蔽。
人对自身姿势和空间位置变化的感觉称为平衡觉。
基础代谢量是人在绝对安静下(平卧状态)维持生命必须消耗的能量。
安静代谢量指机体为了保持各部位的平衡及某种姿势所消耗的能量。
能量代谢量:人体进行作业或运动时所消耗的总能量,叫能量代谢量。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
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状态是指在一定的生活事件影响下,一段时间内各种情绪体验的一般特征表现。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感官的这种对信号刺激能量范围要求称为该感官的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别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对最小差别量的感受能力。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记忆是一个人所经历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功能的表现。
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的联系。
人因工程学复习要点
人因工程学复习要点1.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EA)将该学科定义为: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息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诞生日期可认为是1949年7月12日。
3.唯物辩证法是所有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根据方法论基础及人因工程学科自身特点,在研究中要特别注意客观性和系统性。
客观性是指研究者在工作中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根据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去揭示事物内在的规律性,不能以个人主观臆断来解释客观事实。
系统性是指把研究对象放到系统中加以研究和认识。
4.干扰变量按其来源可分为个体差异、环境条件干扰及实验污染三个因素。
5.内部效度是指研究中各变量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6.信度是指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的结果保持一致的程度。
7.模型描述一般分为语言(逻辑)模型描述、图示模型描述和数学模型描述等,他们可单独或组合使用8.人因工程学的形成吸取了“人体科学”、“技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思想、原理、准则、数据和方法。
9.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构成,二者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上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成分。
10.神经胶质是神经元的辅助成分。
主要由胶质细胞组成,他们从各个方面包绕神经细胞体及其突起,神经元之间的空间除突触接触以外,都为胶质细胞所占领。
神经胶质构成网状支架,对神经元起支起、绝缘、营养、防御等作用。
11.突触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处称为突触。
它是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别的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处的地方。
12.人类的可听频率范围在20~20000Hz之间,在高频区域,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逐渐下降。
13.平衡觉:人对自身姿势和空间位置变化的感觉称为平衡觉。
14.人体能引起振动觉的频率为15~1000Hz,而对200Hz左右的振动最为敏感。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劳动强度: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及紧张程度。
2、反应时间:一般说来,将外界刺激出现到操作者作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反应时。
3、人机系统: 人机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人和机两个系统构成的,且能完成指定目标的一个整体系统。
4、作业空间:人、机器设备,工装以及被加工物所占的空间为作业空间。
按包括范围可分为近身作业空间、个体作业空间和总体作业空间。
5、人体测量: 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个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体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6、人因工程学:研究人、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
7、色彩调节: 色彩调节是指巧妙的利用颜色,合理选择色彩,使工作场所构成一个良好的颜色环境。
8、人机系统: 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人和机器两个系统构成、且能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个系统。
9、人为失误: 指对系统已设定的目标及系统的构造、模式运行发生影响,使之逆转运行或遭受破坏的人的因素造成的各种活动。
10、作业能力:在从事各种活动时,人体一般总是从事一定的体力]二作量。
将人体单位时间内承受的工作量用体力负荷来描述,即作业者作业能力。
11、微气候:是指工作场所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风速)和热辐射。
这四个要素对人体的热平衡都会产生影响,而且各要素对机体的影响是综合的。
12、人机界面:人和机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面”,所有的人机信息交流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
简答题:1、微气候评价的主要方法1)有效温度(感觉温度):它是对作业场所温度、湿度、风速的综合评价。
2)不适指数:DI=(t d+t w)×0.72+40.6,对温度、湿度两个指标进行评价。
3)三球温度指数(WBGT):是用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黑球温度综合计量的,实际评价4个指标,即温度,湿度,风速,热辐射。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以机械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注>:萌芽时期——兴起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2、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
3、持续时间长、强度小的各种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有氧氧化系统提供。
4、劳动之初和极短时间内的极强体力劳动的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ATP-CP 系统提供。
5、短时间内强度大的体力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乳酸能系统提供。
6、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三磷酸腺苷(ATP)。
<注>:(1)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2)磷酸原系统:(3)乳酸能系统:(4)有氧氧化系统:7、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人体吸入的氧量测定出来。
<注>:人体能量消耗测定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和相关估算法。
直接法:利用各种热量计,测定在绝热室内流过人体周围的冷却水升温情况,直接测量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散发的热量。
间接法:通过测定人体耗氧量(L/min),再乘以氧热价(KJ/L)来计算能量消耗的方法。
相关估算法:有某些容易测定的生理指数来估计人体的能耗,如心率。
8、计算相对能量代谢率RMR ,222O O O RMR -=作业时的消耗量安静时时的消耗量基础代谢时的消耗量。
9、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 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 有关。
10、人体的热平衡方程式:Qs =Qm -W ±Qc ±Qr -Qe ±Qk<注>:人体单位时间向外散发的热量,取决于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四种热交换方式,即辐射热交换、对流热交换、蒸发热交换和传导热交换。
Qs 为人体的热积蓄或热债变化率; (J/m 2·h )Qm 为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率;W 为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及肌肉活动所做的功;Qc 为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率;Qr 为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传导换热率;Qe 为人体汗液蒸发和呼出水蒸气的蒸发热传递率;Qk 为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辐射热传递率;“+”表示人体得热,“—”表示人体散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远波《人因工程与设计》复习资料总结孙远波,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业设计系主任,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因工程、产品交互设计和设计程序,2011年由其所编著的人因工程与设计一书已成功纳入北京高等教育的金品教材,而由其所翻译的作品:《移情设计--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也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好评。
日前,孙教授做客《非常设计》,作为人因工程与交互设计领域的带头人,孙教授一直致力于人的因素对设计方面的影响研究工作,且于2008年策划成立了人因工程与交互设计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已可以做一些诸如座椅的人因工程研究、硬件软件产品的可用性测试等基础性工作,在接受《非常设计》的专访时,孙教授结合他对人因工程的理解,为我们精彩地描绘出了一个有关于他心目中的人和设计交互碰撞的绚烂世界。
何为人因工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字:人,因为人因工程就是研究人的因素对我们设计的一些影响,交互设计它的核心还是人机交互,所以也是在研究人,设计文化也就是人化,实际上也是在研究人,为人设计,人性化设计。
”孙远波教授解释说:“人因工程学在引进国内的时候不同专业的科研人员还有一些从不同国家导入的资料它的名称都不一样,叫法很混乱,但我们基本上把它归纳为人因,因为所有这些名称都离不开人,那就是人的因素研究,人在设计学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那实际上就是它的目的,就是为人设计。
”关于人因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随着生活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基本需求已经不能停留在有与没有的供给关系上了,更多的是要解决好与不好的问题,就工业方面,在入关和西方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这种复制化的前进模式,相反却越来越需要有自己的原创设计,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高速的迈进。
“我们原来说人,实际上还是一个人群,未来应该是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以前的工业设计被定义为经济、实用、美观;也就是物美价廉,而我所认为的工业设计却是一个三好产品:好看、好用、好玩;它和普通的仅仅功能需求是不一样的,它更注重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作为设计师,都必须来考虑这些问题的,它除了物美价廉,美观大方外还得能让人们更便捷高效的生活在其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而人因工程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作用。
”设计的山寨烦恼,灰太狼的喜羊羊在哪里?为什么中国没有像苹果那样的公司?我们的技术壁垒超越了,到底还有什么,是我们一直无法跨越的砍?访谈中,孙远波教授为我们阐述道:“以前讲的是技术竞争,之后是管理竞争、设计竞争,而现在比的是整体综合性的实力竞争,对于我们国内的企业来说,如何调动设计师的积极性,如何把各个方面的人的能力综合到一起这很重要”目前国内设计行业还存在很多弊端,产品大同小异,抄袭、山寨问题严重,对于这些‘灰太狼’的侵袭,‘小羊们’要怎么保护自己的家园,孙教授以练毛笔字为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都知道练毛笔字是从描红先开始,然后再一点点的摆脱别人的影子,当然这个规则在设计行业中同样也适用,首先我们也是先要学习一些别人的小路子,看别人是怎么做,别人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但终归这只是一些皮毛性问题,就像我们国内的一些设计风格总是想向中国风上靠拢,但自己却又只是顺着古人已创造出来的智慧去制造一些东西,这样恰恰就又变成了山古人,其实设计,并不只是一种元素,一种行为模式的传递,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最重要的是你设计的东西得有它自己的故事,得有精神内涵。
”谈规划,谈梦想“我完全是按照当年的规划在行进,只是时间稍晚了些。
”“不要忘记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时候的梦想,不要因为就业环境有诸多变化就放弃梦想,要坚持梦想。
”第1章人因工程概述1.学科的各种命名➢欧洲国家称之为Ergonomics(工效学);➢美国称作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和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因工程);➢日本称为“人间工学”;➢心理学家喜欢使用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的名称;➢我国:人因工程,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工程心理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人的因素2.定义(含目标、方法、内容)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研究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人们的价值需要。
☐研究内容:着重于研究人类以及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产品、设备、设施、程序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方法:对人的能力、行为、限制和特点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研究,并将之应用于产品、操作程序及使用环境的设计和制造中本书定义:人因工程是基于对人、机器、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于工具(用具)、机器(设施)、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包括日常生活中人的活动)的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3.IEA,1960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人机工程协会(IEA)4.相关的学科第2章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与工具1.从研究手段看: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实验性和非实验性两大类,即实验法与非实验法➢实验法是基于人为控制某些因素,通过实验测试特定因素的影响;➢非实验法则是通过调查法、观测法(行为观测)、测试法(心理测试、感觉评判法;身体测量、生理指征测量)等方法开展研究的。
2.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二)观测法: 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景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
(三)调查法具体包括访谈法、考察法和问卷法。
(四)感觉评价法:运用人的主观感受对系统的质量、性质等进行评价和判定的一种方法,即人对事物客观量作出主观感觉评价。
(五)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是以心理学中有关个体差异理论为基础,将操作者个体在某种心理测验中的成绩与常模作比较,以分析被试心理素质特点。
(六)图示模型法:图示模型法是采用图形对系统进行描述,直观地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系统本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机具、作业与环境的设计和改进,特别适合于分析人机之间的关系。
第3章人体测量1.人体测量的基准面矢状面: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其平行的所有平面冠状面: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其平行的所有平面水平面:与矢状面和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眼耳平面:又称法兰克福平面。
有颅骨两侧的外耳门上缘点和左侧眶下缘点组成的一个平面2.测量数据的统计描述(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及数据处理, ● 平均值:测量值分布最集中区,反映测量值的本质与特征,用 表示。
● 标准差:表明一系列变量距平均值的分布状态或离散程度,用 S 表示。
● 百分位数:表示人体尺寸等级。
常用的有第5%,第50%,第95%三种百分位数3.主要尺寸的定义及用途4.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的使用标准(空间性标准、可达性标准)和原则(极端、可调、平均)空间性:一般采用男性工人的第95百分位值来设计∑==ni i x n x 11可达性:应采用女性工人的第5百分位值来设计➢极端设计原则极端设计原则是指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尽量做到满足所涉及的总体。
一般采用最大值和最小值➢可调范围设计原则设备或设施的特定性质设计为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调整。
通常使用相关总体特性(坐高,胳膊伸展范围等)的第5百分位的女性到第95百分位的男性作为可调整的范围。
➢平均设计原则极端设计原则和可调设计原则不太合适或现实时需要采用平均数值代表大多数情况。
第4章人体生理特征1.视觉及其特征(视野、视距、明适应、暗适应、颜色对比、视觉运动规律),视角☐视角指物体上两点间光线射入瞳孔在光心(节点)处交叉所形成的夹角☐视角的计算式:α=2arctg D/2Lα—视角(度);D—视看对象两点间距离;L—眼至视看对象的距离。
视野水平面内的视野范围:双眼的最大视区在左右60度的区域垂直面内的视野范围:以视线水平时为0°基准,人的最大视区为视平线以上50°和视平线以下70°。
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黄和蓝,再次为红,而绿色的视野最小。
视距☐视距是人在作业中正常的观察距离☐不同的工种对视距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工作精度越高,所需视距就越小☐在正常作业中,通常采用38~76cm的视距范围明适应和暗适应视杆细胞对弱光敏感,在微光下产生暗视觉。
视杆细胞有缺陷的人,产生“夜盲症”视锥细胞对强光和色光敏感,在强光下产生明视觉和色觉。
视锥细胞不完全的人,可呈现色盲。
☐明适应:人由暗处进入明处,最初不能辨认物体,感到很刺眼,经过约1分钟左右,视锥细胞恢复了功能,便能看清物体☐暗适应:人由明处进入暗处,最初感觉什么也看不见,但经过一定的时间后,逐渐看到黑暗中的物体的轮廓,约25到30分钟后,便充分达到适应的程度。
这时,视杆细胞发挥了功能,视锥细胞暂时失去了作用对比度☐亮度对比☐颜色对比工作对象和背景的颜色对比,对于分辨清晰度的效果十分重要。
据实验证明,下列颜色对比较好:蓝——白;黑——黄;绿——白;黑——白;绿——红;红——黄;红——白;橙——黑;黑——绛;橙——白。
视觉运动规律☐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为快。
即视物时往往先看见水平方向的东西,然后才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
☐视线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运动,看圆形仪表时,沿顺时针方向比沿逆时针方向看得迅速。
☐眼睛对水平方向的尺寸比对垂直方向估计得要准确。
☐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对左上象限的观察力优于右上象限,对右上的观察力却优于左下象限,右下象限最差。
☐两眼运动是协调的、同步的,不可能一只眼转动,另一只眼睛不动;也不可能一只眼睛看,另一只眼睛不看。
☐对直线轮廓比曲线轮廓视觉易于接受。
☐视觉快速转动时,不易引起视觉注意。
☐目标连续更换时,人的视觉有时会出现失真现象。
☐识别信息的细节,要靠视力中心。
视力边缘只能识别大致情况。
☐对于运动目标,只有当运动的角速度大于1’~2’/s时,才能辨别出它的运动状态。
2.听觉(频率范围,屏蔽)、听觉☐频率➢一般情况下,人耳可识别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强度0 -2 0 分贝很静2 0 -4 0 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4 0 -6 0 分贝一般室内谈话6 0 -7 0 分贝吵闹、有损神经。
7 0 -9 0 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9 0 -1 0 0 分贝吵闹加剧、听力受损。
1 0 0 -12 0 分贝难以忍受屏蔽☐屏蔽是指环境中的一种声音使得耳朵对另一种声音的敏感度降低的现象。
☐屏蔽影响的特点:当屏蔽声音的频率与被屏蔽声音很接近时影响最大;屏蔽声音强度越大,屏蔽的影响范围也就越广;低强度的屏蔽声音主要影响频率接近屏蔽声音的声音,高强度的屏蔽声音却对更高频率的声音都有影响3.触觉、☐触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等☐多数情况下,人都是利用手和指头作为信息的主要感受体☐用两点极限法来测量触觉的敏感程度,即测量感觉到压力是在两个点上时这两点间的最小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