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接报登记表
事故直报系统报送登记表及填报说明

附件1:(一)生产安全事故登记表2.本表内容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送,30日内逐步补充完善,并对所填内容进行核实更新。
3.受伤指事故造成从业者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受到伤害,需歇工3个工作日及以上(下同)。
(二)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人员登记表填报说明:1.本报表由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报告。
2.本报表在事故发生后7日内报送,30日内发生变化的应及时续报。
3.文化程度:按(1)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中专;(5)大专;(6)大学;(7)硕士以上(三)填表说明1.表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与原行业领域分类对应情况A 农林牧渔业:农用机械(01农业);渔业船舶(04渔业);其他。
B 采矿业:煤矿(06煤炭采选业);金属非金属矿山(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0非金属矿采选业,11其他采矿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C、F、H商贸制造业:化工(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不含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27医药制造业,28化学纤维制造业);烟花爆竹(烟花爆竹制造);轻工(13农副食品加工,14食品制造业,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1家具制造业,22造纸和纸制品业,2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烟草(16烟草制造业);纺织(17纺织业,18纺织服务,服饰业);建材(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冶金(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机械(33金属制品业,34通用设备制造业,35专用设备制造业,36汽车制造业,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8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仪器仪表制造业,4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F 批发和零售业;H住宿和餐饮业;其他。
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相关工作程序暂行规定2011

关于印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相关工作程序暂行规定》的通知鲁安监发〔2011〕155号各处室、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相关工作程序暂行规定》已经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九日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相关工作程序暂行规定为了贯彻落实《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省政府第236号令,以下简称《办法》),规范我局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相关工作程序,提高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事故报告较大以上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的报告,按照《办法》第二章和《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专报办法》(鲁安监发〔2011〕98号)的规定执行。
1.事故的接报。
(1)接到较大以上事故或较大涉险事故报告后,接报人员(日常工作时间由有关业务处室负责,晚间和节假日时间由值班室值班人员负责)要认真询问、核实、记录事故相关情况,对非工矿商贸事故应与省直有关部门联系确认核准。
基本情况摸清后,要立即向有关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业务分管局领导报告事故概况。
(2)对造成5人以上死亡的工矿商贸事故,或10人以上死亡的非工矿商贸事故,或经局分管领导认为确有必要的较大涉险事故,要立即向局主要领导电话报告,其他较大以上事故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向局主要领导报告。
(3)接报人员随后要填写《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登记表》。
2.事故的上报。
(1)事故上报范围为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死亡5人以上事故)、较大涉险事故和事故性质暂时不清的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2)接报人员负责起草《生产安全事故信息专报》,按《生产安全事故信息专报登记簿》中的顺序确定编号,送局领导签发后上报。
其中,较大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经有关业务分管局领导签发,重大以上事故经局主要领导签发。
应急预案规范化格式文本

事故发经过
调查人: 年月日 讲诉人: 年月日
现场证据
调查人: 年月日
事故原因分析
分析人员: 年月日
采取的纠正措施
批准人: 实施人:
对责任人的处理结果
、规范化格式文本
安全生产事故接报登记表
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时间
事故发生地点
事故详情
报告人
报告人联系方式
接报后处理情况
备注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登记表
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时间
事故主要原因
事故主要经过
事故责任分析及整改防范措施
人员伤亡及处理情况
部门处理意见
安环部处理意见
公司处理意见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
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时间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各岗位工作人员年度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轻微伤、轻伤偏轻的,由安全主管对所在部门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部门负责人作书面事故分析总结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
、各岗位工作人员年度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轻伤偏重的,扣发所在部门负责人、安全主管当月全部奖金。
总经理对安全主管进行诫勉谈话,部门负责人作书面事故分析总结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
扣发总经理、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人半年或者全年奖金并作书面检讨。
总经理责成安全主管成立调查组调查事故,调查完毕作出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各岗位工作人员年度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按国家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各岗位工作人员年度内累计发生轻微伤、轻伤偏轻生产事故次的,按轻伤偏重生产事故处理。
北京市长阳工业公司 2022 年 7月 14 日第二篇: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即将直接向部门领导报告,部门领导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公司主管领导。
、公司主管领导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即将赶——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o赴事故现场,领导研究采取进一步措施。
重大死亡事故,公司主管部门应当即将按系统逐级上报。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 )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 )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操纵情况;( 5 )事故报告单位。
重大死亡事故的公司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轻伤、重伤事故,由各部门领导负责人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死亡事故,由公司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
、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经公司主管领导允许后,由发生事故的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登记表

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登记表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登记表是企业和组织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全面记录和统计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情况,为企业和组织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信息参考,有助于发现问题和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本文将从定义、内容、填写方法等方面对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登记表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一、定义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登记表是指企业和组织为了管理和监控安全生产工作而制定的一种记录和统计表格,用于记录和统计安全生产管理和生产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统计、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岗位培训等内容。
二、内容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登记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事故统计: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影响、原因和责任人等信息,帮助企业和组织了解事故发生的频次和严重程度,及时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隐患排查:记录对企业和组织进行的隐患排查的时间、地点、排查结果和整改情况等信息,帮助企业和组织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防范事故的发生。
3. 应急演练:记录进行应急演练的时间、地点、演练内容和反馈情况等信息,帮助企业和组织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漏洞并加以改进,提高应急能力和应对能力。
4. 岗位培训:记录对岗位人员进行的安全培训的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等信息,帮助企业和组织了解培训的覆盖面和效果,及时发现培训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填写方法填写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登记表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准确:填写不应拖延,要在事故、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岗位培训等活动结束后第一时间进行登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完整详细:记录时要尽量详细和全面,包括时间、地点、人员、原因、处理措施等必要信息,以便于后续统计分析和决策。
3. 分门别类:按照事故统计、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岗位培训等不同内容分别记录,做到有序、清晰。
四、建议与注意事项1. 建议将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登记表电子化,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和分析,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整合性。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样本(2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样本为建立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使发生的事故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正确的处理,降低事故产生的影响,根据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承建标段范围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
一、术语和定义1、职工因工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区域内发生的与生产或工作有关的伤亡事故,包括:(1)职工因从事生产或工作发生的伤亡事故。
(2)在生产时间、生产区域内,职工虽未从事生产或工作,但由于企业的设备、设施、劳动条件、工作环境不良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3)与企业的生产、工作有关,在生产区域内,因车辆伤害造成的伤亡事故。
(4)企业发生各种灾害或者险情时,职工因抢险救灾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5)区、县劳动保护监察机关或企业主管部门报市劳动保护监察机关认定的职工因工伤亡事故。
2、职业病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导致的疾病。
3、轻伤事故指受伤后歇工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的事故。
4、重伤事故指造成肢体残缺、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
依据原劳动部颁发《重伤事故范围》或经医师诊察后认为受伤较重,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会同工会做出研究提出初步意见,由地方劳动部门审查确定为重伤的事故。
5、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____人的事故。
6、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____人以上(含____人)的事故。
7、未遂事件指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8、五不放过指事故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责任不明不放过,责任人员得不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二、事故的报告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员,迅速逐级上报。
2、发生轻伤事故,由指挥部填写《工伤事故登记表》,在事故发生当月随职工伤亡事故情况月报表一同报送上一级安全主管部门。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样本(五篇)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样本关于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报告、调查及处理制度一、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为确保生产安全,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积累生产经验,并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安全知识培训及设备维护等措施,预防因员工安全知识缺乏、设备缺陷、施工违规、项目未经验收擅自使用、安全技术措施项目不按期实施等因素导致的事故。
二、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1. 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负伤者或事故现场相关人员应立即向电站领导报告,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护事故现场。
2. 电站领导在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同时向当地乡(镇)政府、县安监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研究并采取进一步措施。
3. 事故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
三、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1. 重大事故必须按照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向上级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一般事故则由安全科组提出书面报告,报上级公司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2. 事故分析应由技术负责人主持,相关人员参与,主要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损伤情况及提出现场改进意见和处理方法。
3.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有关部门和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
四、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1. 对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2. 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电站负责人应负责落实。
对于电站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经电站负责人同意后,由电站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负责处理。
3. 对于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生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或者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相应领导人或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4年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模版(五篇)

2024年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模版一、事故报告程序1. 事故发生之际,当事人或目击者应立即向班组长、项目安全负责人或工地(项目)负责人报告。
项目安全员或项目负责人需在8小时内,将事故详情上报至分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及公司领导。
若事故涉及火灾且性质严重,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
2. 外地项目部需在事故发生当日,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采用《事故快报》模板)向分公司安全科提交报告。
3. 对于需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项目部需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将事故的时间、地点、经过、后果、初步原因分析、已采取措施等信息,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以《事故快报》形式)报至公司安全部门及主管经理。
公司安全部门随后需在24小时内,以相同方式及内容上报至市(区)安全监督局、市(区)安监站及派出所。
外地项目部在向公司报告的同时,亦需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
4. 当出现事故先兆或重大未遂事件时,项目部安全部门应及时向公司安全部门报告。
二、事故现场处置措施1. 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应立即报告事故并迅速组织应急管理措施的实施,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及时撤离,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负责对现场进行保护。
2. 若事故导致人员伤亡,项目经理在撤离人员及实施应急措施的同时,应迅速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
3. 事故现场需得到有效保护,以便后续调查。
三、事故调查要求项目部应全力配合事故调查组的调查与取证工作,提供一切必要协助。
任何拒绝调查或拒绝提供相关资料的行为均将受到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通报批评与罚款,并需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四、事故处理原则与程序1. 事故处理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员工未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2. 在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项目部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的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并经公司安全部门审批后严格执行。
措施实施后,由公司安全部门负责验证其有效性。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为建立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使发生的事故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正确的处理,降低事故产生的影响,根据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承建标段范围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
一、术语和定义1、职工因工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区域内发生的与生产或工作有关的伤亡事故,包括:(1)职工因从事生产或工作发生的伤亡事故。
(2)在生产时间、生产区域内,职工虽未从事生产或工作,但由于企业的设备、设施、劳动条件、工作环境不良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3)与企业的生产、工作有关,在生产区域内,因车辆伤害造成的伤亡事故。
(4)企业发生各种灾害或者险情时,职工因抢险救灾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5)区、县劳动保护监察机关或企业主管部门报市劳动保护监察机关认定的职工因工伤亡事故。
2、职业病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导致的疾病。
3、轻伤事故指受伤后歇工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的事故。
4、重伤事故指造成肢体残缺、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
依据原劳动部颁发《重伤事故范围》或经医师诊察后认为受伤较重,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会同工会做出研究提出初步意见,由地方劳动部门审查确定为重伤的事故。
5、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____人的事故。
6、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____人以上(含____人)的事故。
7、未遂事件指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8、五不放过指事故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责任不明不放过,责任人员得不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二、事故的报告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员,迅速逐级上报。
2、发生轻伤事故,由指挥部填写《工伤事故登记表》,在事故发生当月随职工伤亡事故情况月报表一同报送上一级安全主管部门。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3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为建立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使发生的事故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正确的处理,降低事故产生的影响,根据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承建标段范围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
一、术语和定义1、职工因工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区域内发生的与生产或工作有关的伤亡事故,包括:(1)职工因从事生产或工作发生的伤亡事故。
(2)在生产时间、生产区域内,职工虽未从事生产或工作,但由于企业的设备、设施、劳动条件、工作环境不良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3)与企业的生产、工作有关,在生产区域内,因车辆伤害造成的伤亡事故。
(4)企业发生各种灾害或者险情时,职工因抢险救灾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5)区、县劳动保护监察机关或企业主管部门报市劳动保护监察机关认定的职工因工伤亡事故。
2、职业病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导致的疾病。
3、轻伤事故指受伤后歇工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的事故。
4、重伤事故指造成肢体残缺、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
依据原劳动部颁发《重伤事故范围》或经医师诊察后认为受伤较重,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会同工会做出研究提出初步意见,由地方劳动部门审查确定为重伤的事故。
5、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____人的事故。
6、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____人以上(含____人)的事故。
7、未遂事件指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8、五不放过指事故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责任不明不放过,责任人员得不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二、事故的报告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员,迅速逐级上报。
2、发生轻伤事故,由指挥部填写《工伤事故登记表》,在事故发生当月随职工伤亡事故情况月报表一同报送上一级安全主管部门。
安全生产管理登记表范本

安全生产管理登记表范本
一、企业基本信息
- 企业名称:
- 注册地址:
- 企业性质:
- 法定代表人:
- 联系
二、安全生产责任人信息
- 安全生产责任人姓名:
- 职务:
- 联系
- 安全生产经历:
- 受教育情况:
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信息
-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姓名:
- 职务:
- 联系
四、安全生产控制措施
- 相关管理制度:
- 安全生产标准及流程:
- 基础设施:
- 人员培训与教育:
- 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估:
五、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 近三年内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
六、重大危险源及防控措施
- 重大危险源名称:
- 防控措施:
七、安全生产目标与计划
-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 安全生产计划:
- 安全生产投入:
八、应急管理与处理
- 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
- 事故应急处置:
- 应急装备与设施:
九、其他安全生产相关信息
- 安全生产业绩:
- 安全生产奖励与荣誉:
- 安全生产改进措施:
以上信息仅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登记表范本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020年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GB最新)

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批准页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审人员名单一、综合应急预案二、专项应急预案(一)防台防汛专项应急预案(二)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三)机械伤害人身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四)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五)氯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六)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七)放射源(辐射)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八)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三、现场处置方案(一)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处置方案(二)火灾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三)氯气泄露事故处置方案(四)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五)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六)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七)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八)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九)有限空间内作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十)锅炉大面积结焦现场处置方案(十一)锅炉承压部件爆漏现场处置方案(十二)起重机械故障事故处置方案四、附件附件1:胸外心脏挤压法附件2:人工呼吸法(心肺复苏术)附件3:应急救援疏散图附件4: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附件5:各应急小组成员联系方式附件6:重要物资装备名录或清单附件7:安全生产事故接报登记表附件8: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登记表附件9: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登记表附件10: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附件11: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附件11: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附件12: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附件13: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附件1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附件1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批准页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及其他相关法规的要求,保护企业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特编制《XX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用于规范、指导本公司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安全生产事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登记表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登记表一、事故基本情况1. 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2. 事故地点:3. 事故单位(部门):4. 事故通联人及通联方式:二、事故现场情况1. 事故发生的环境及设施情况:2. 事故发生时的作业情况:3. 事故发生时的人员情况:4. 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三、事故经过1. 事故发生原因分析:2. 造成的直接损失:3. 可能带来的后果:四、事故处理和应对措施1. 事故处理措施:2. 事故应对和后续措施:3. 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意见:五、事故处理进展情况1. 事故处理的进展情况及处理结果:2. 后续工作计划及措施:六、相关责任人意见及签字1. 主管领导意见及签字:2. 安全负责人意见及签字:3. 相关责任人意见及签字:七、监督审批1. 填表人签字:2. 监督审批人签字:结语以上内容是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登记表的详细内容,经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应提交相关部门备查,并督促相关责任人按照处理意见和后续工作计划及措施的要求,积极开展事故处理工作,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理和善后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加强事故的预防工作,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填写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登记表时,需要严格按照事故发生时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要求填写人员要认真负责,确保填写真实可靠。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还需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做好信息的及时汇总和汇报工作,确保相关领导和部门能够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
还要加强对事故责任人的监督和督促工作,确保相关责任人按照处理意见和后续工作计划及措施的要求,积极开展事故处理工作,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理和善后工作的有效开展。
希望各单位能够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完善事故处理机制和预防措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对于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登记表,其填写内容及审批流程的要求在上文中已经详细介绍。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仅仅填写和审批登记表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制定更为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以便有效预防和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四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一、目的:为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发现和及时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制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和程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三、报告机构:1.对于一般性的安全生产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负责报告。
2.对于重大事故或重大突发事件,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四、报告内容:1.事故基本信息,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事故类型、事故规模等。
2.事故原因分析,包括事故发生及扩大的原因。
3.事故影响扩大的情况。
4.事故处理情况,包括现场救援措施、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
五、报告流程:1.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救援和防范扩大事故。
2.及时将事故信息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3.按照相关规定,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4.制定事故调查报告,明确事故原因和责任,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六、调查处理:1.确定调查组成员,包括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技术专家和法律顾问等。
2.开展调查工作,收集相关证据,进行现场勘查和讯问相关人员。
3.分析事故原因,确定责任,并提出相应的处罚或处理措施。
4.制定整改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七、责任追究:1.对于事故责任人,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2.对于事故发生单位,要求其进行整改,并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3.对于相关部门或人员存在监管不力等情况,追究相应责任。
八、改进措施:1.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加强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的建设。
3.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紧急应急预案。
4.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二)为建立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使发生的事故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正确的处理,降低事故产生的影响,根据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承建标段范围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
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一、总说明1二、报表目录5三、统计表式6(一)生产安全事故登记表(表A1)6(二)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人员登记表(表A2)7(三)生产安全事故按行业统计表(表B1)8(四)生产安全事故按地区统计表(表B2)9四、填表说明10五、主要指标解释14六、附录17一、总说明(一)统计目的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及时、全面掌握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深入分析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科学预测全国安全生产发展趋势,为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决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统计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依据本制度进行统计(不涉及事故报告和事故调查处理)。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事故报告、事故统计、事故调查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三)统计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单位的基本情况、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含急性工业中毒人数)、单位经济类型、事故类别等。
(四)组织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以上”包含本级,下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发生的每起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登记表(A1)、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人员登记表(A2),在规定时限内通过“安全生产综合统计信息直报系统”填报。
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除了应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时限,向上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外,应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24小时内通过“安全生产综合统计信息直报系统”填报事故统计信息;生产安全事故发生7日内,应及时补充完善相关信息,并纳入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每月7日前,完成上月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数据汇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火灾、道路运输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伤亡人员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伤亡人员变化情况。
事故统计报告、登记、调查处理制度范本

事故统计报告、登记、调查处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一)为了加强事故统计、报告、登记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掌握企业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我企业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领导干部、职工及其他与企业直接合作的人员。
二、报告要求及流程(一)对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人应立即组织抢救伤员,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随即报告企业领导。
(二)企业领导收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尽快进行事故分析和整理,编制事故统计报告。
(三)事故统计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原因、伤亡人数及经济损失等信息,调查组应认真、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为事故统计报告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
(四)事故统计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的72小时内报送企业领导,领导应在48小时内审核并下发。
三、登记统计要求(一)企业应设立事故登记台账,按照事故的时间顺序登记事故的发生情况。
(二)事故登记台账应包括事故的编号、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人数及经济损失等信息。
(三)每发生一起事故,责任人应及时填写事故登记表,并在24小时内提交事故登记台账管理人员。
(四)事故登记台账管理人员应认真核实事故登记表的信息,并及时录入登记台账。
四、事故调查处理要求(一)事故调查组应按照事故统计报告的要求进行调查,采集相关证据,收集相关资料。
(二)调查组应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讯问,从中了解事故的发生原因。
(三)调查组应就事故的原因、经过进行分析,寻找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四)根据调查结果,调查组应及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五、责任追究及处理(一)对于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调查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责任人对于事故的发生负有监管责任,应积极主动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失职、渎职的行为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二篇)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电话号码变更时,必须在指定____小时内向工作小组进行汇报。
三、务必加强物资、设备、设施、技术及人才资源的储备,以确保应急处置的经费与物资得到充足保障。
六、遵循《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倒查制度》及“四不放过”原则,组织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并以此为契机开展警示教育,切实落实事故防范措施与整改要求。
第五篇: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一、事故报告1. 伤亡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或现场相关人员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
2. 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接报后,需迅速抵达现场,指挥救援工作,同时迅速评估现场安全状况,采取最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 立即对受伤者伤情进行初步评估,并在现场进行紧急救治的同时,联系就近医疗机构,迅速转送伤者至专业医院救治。
同时,以最快速度且尽可能准确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部门则需立即向更高层级报告。
4. 对于重大事故,公司需及时报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5. 公司领导及部门在接到项目负责人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派遣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协助处理。
6. 事故报告内容需详尽,包括但不限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类别;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及初步原因判断;现场已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报告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特别地,死亡事故需在____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至指定机构。
7. 在总、分包关系下,分包单位发生事故时,必须严格按照上述程序向总承包单位及指定机构报告,严禁瞒报或不报。
二、事故调查与分析1. 事故调查工作应秉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
2. 轻伤事故由安全部门联合项目相关人员组织调查。
3. 重伤事故则由公司主管经理牵头,组织安全部门及相关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4. 四级以上事故需按国家规定,由公司安委会配合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5.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具备事故调查所需专长,且与事故无直接利害关系。
6. 事故调查组职责包括:查明事故原因、过程、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性质及责任主体;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填写并提交《伤亡事故登记表》及事故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