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DOC)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全文)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XX:一.引言。
随着GJ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矿山开采时所产生的环境破坏因素也越来越被重视。
矿山开采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科学进展的辅助支撑,在矿山开采中,对地质环境因素的破坏不仅仅影响了生态环境,更关系到采矿地区地质环境整体。
面对矿山开采后带来的环境破坏和影响,GJ政府部门也制订了很多方案,同时相关部门也进行改善监督。
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现状。
矿山采矿易诱发地质灾害、影响大气环境,造成酸雨等,使土地和水均遭到破坏,产生“三废”污染等。
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对矿山治理中,受到GJ的高度重视。
在GJ“十一五”建设中,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被列入重点工程之中。
近些年以来,国土资源治理部门通过对各省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摸底,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规划,开展矿山公园的建设工作,保护矿业的遗迹,同时也加大了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力度,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推动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规章制度建设。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问题。
2.1 矿山治理缺乏经验参考,缺乏技术指导。
我国开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对大型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则是在近些年来才得以重视。
我国矿山数量众多,由矿山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影响区域也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较严峻。
由此可以看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长期战役。
通过国土资源治理部门的规范和调控,在总体上看来,有所改善,但由于治理工作巨大,问题相对比较突出,这对矿山地质环境后期治理工作增加了压力。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治理中很难借鉴以往的经验,需要通过分析检讨,制定治理方案。
由于无治理经验可以借鉴,在对矿山环境治理中导致缺乏技术性指导,不利于治理工作的开展。
2.2传统矿山环境治理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建议

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建议摘要:从古至今,人们在地表和地表深处采掘出数量众多的围岩和矿石,因此破坏了岩石圈和地球表面的自然平衡,导致地质环境不断地发生恶化,给建设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了非常多的困扰和危害,也就是我们说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本文提出了当前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建议,为科学有效地进行矿山环境整治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矿山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政治建议1 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矿山中废水污染环境,目前,矿山进行大规模开发,矿区排放出的废水主要来自于建设矿山和生产中的矿坑排水,洗矿过程中会加入有机或者无机药剂,形成了尾矿水。
矿区中受污染的水,大部分没有经过处理,排放后直接或者间接地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甚至可能污染饮用水,周围的农田、土地也受到影响,间接的污染了农作物,部分有害元素经过挥发污染了空气。
矿山废水,大约每年排放总量有36亿吨,这些废水几乎都没有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大多数含有有害金属离子,固体悬浮物的浓度也远远超过标准。
我国北方每年都要排矿坑水约12亿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30%左右能够经过处理后使用,但剩下的70%都是自然排放。
还有江西的很多金属矿床排放酸性矿坑水,导致河水被污染,鱼虾绝迹,25公里的河道水不能饮用,土壤物理性质变酸性,使农田污染。
(2)矿山疏干排水导致灾害频繁发生,我国大部分水文地质和矿山地质条件复杂,采矿时需要对地下水进行疏干排水,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给矿山带来很多灾害。
①不断发生矿井突水事故。
我国很多矿床的上覆和下伏地层是含水丰富的石灰岩,这种矿床随着采掘的扩展,地下水进行深降强排后,形成了特别大的水头差,使煤层受到地下水高水压的威胁,在隔水层薄的地段发生突水事故,严重威胁了矿工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人们对矿山乱采乱挖,使地表水或者废弃矿山的积水灌入矿区,造成大矿淹井的事故。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义及对策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义及对策矿山作为重要的资源开发领域,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矿山开采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保护和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影响、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对策方面展开论述。
一、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影响1. 重要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矿山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矿山所产生的污染会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影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影响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的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大气环境的污染等方面。
矿山开采活动会导致土地裸露、植被破坏、土壤侵蚀等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矿山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矿石、渣渣等废弃物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导致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质的下降。
矿山开采活动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导致植被退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等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
矿山开采所产生的尘埃、废气等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加剧空气质量的恶化。
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矿山企业的环保意识相对较弱,缺乏对矿山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矿山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存在环境污染排放量大、治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处罚机制,导致矿山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地方政府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矿山企业环保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为了有效保护和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1. 强化矿山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环境教育,培养矿山企业的环保文化,使企业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24年矿山生态建设情况总结(2篇)

2024年矿山生态建设情况总结2024年,矿山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投入,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保护。
以下是对2024年矿山生态建设情况的总结,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生态修复和治理在2024年,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投入力度,对于那些已经开发完毕或者废弃的矿山,进行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工作。
通过引入各种植物和树种,恢复了破坏的植被,改善了矿山周边的森林覆盖率和植物多样性。
此外,对于那些正在开采或者还没有开采的矿山,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对于破坏严重的矿山,采取了停产整顿的措施,在停产期间进行了环境治理工作,以恢复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
二、绿色矿山建设2024年,我国矿山行业推进了绿色矿山建设,将环境保护作为矿山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采用了先进的矿山开采技术和设备,减少了矿石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加强了对矿山排污、废弃物处理等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保护了周边的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
三、生态经济发展2024年,我国矿山行业的生态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通过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既解决了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提升了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品质。
许多矿山周边的生态旅游和农业发展起来,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2024年我国矿山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仍存在一部分矿山企业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治理不力,需要加大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强制力度。
其次,矿山生态建设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尤其是在矿山废弃物处理和矿山水处理方面。
最后,应加强对矿山生态建设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防止生态环境退化的反弹。
为了进一步推进矿山生态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加大政府对矿山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作者:苗青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4期摘要:分别对采矿项目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从保护、预防、治理三个方面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介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工作中的建议,着重介绍了有关土地复垦和景观重建方面的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矿山;生态保护;复垦;景观重建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十五”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天然林保护、草原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一些生态破坏严重的采矿地区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
但总体上看,我国普遍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有的甚至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根本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在矿业活动中依然存在。
1 采矿活动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采矿活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相同的,较大的地面土方工程量,大面积的地表剥离、挖填方,大范围内地表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等等,对矿区的土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也因对生态环境面大量广的改变而对矿区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矿山对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1 矿山废水污染土地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矿坑排水,洗矿过程中加入有机和无机药剂而形成的尾矿水、露天矿、排矿堆、尾矿及矸石堆受雨水淋滤,渗透溶解矿物中可溶成分的废水,矿区其他工业和医疗、生活废水等,这些受污染的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排放后又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农田,并进一步污染了农作物。
从全国来看,我国的选矿废水,年排放总量大约为 36 亿吨,其中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极少,不少是含有许多有害金属离子和物质的污水,固体悬浮物的浓度也要远远超出国家固体(液体)废物的排放标准。
1.2 矿山疏干排水造成灾害频生,形成地面破坏许多矿山,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当复杂,采矿时必须对地下水进行疏干排水,甚至要深降强排,由此导致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如形成地面塌陷。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2006-3-17 11:04:57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1066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建国50年来,我国的矿业发展很快。
截至1997年底,国有矿山已达10838个,乡镇集体矿山154643个,个体采矿点96376个,独立核算矿业产值为4691.3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86%,矿产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已成为世界上的矿业大国之一。
随着矿业的发展,已新建成300多座矿业城市。
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已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诱发多种地质灾害,破坏了生态环境。
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占矿山总数59.06%的乡镇集体矿山,环保工作差距较大;更为严重的是占总数36.80%的个体采矿点的环保工作几乎是空白。
(一)矿山生态环境现状我国的矿业活动主要指矿石采掘、选矿及冶炼三部分。
矿业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破坏的种类很多(表1)。
例如:开采活动对土地的直接破坏,如露天开采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尾矿,矸石等)需要大面积的堆置场地,从而导致对土地的过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矿石、废渣等固体废物中含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水体径流、大气飘尘,污染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其影响面将远远超过废弃物堆置场的地域和空间,污染影响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很难恢复到原有的水平。
1、矿业废气由于废气、粉尘及废渣的排放引起大气污染和酸雨,以硫化工和煤炭最严重。
如煤炭采矿行业中工业废气排放量达3954.3亿立方米/年,其中有害物排放量为73.13万吨/年,多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矿山地区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通常炼1吨硫磺需排放1万立方米有害气体,其含二氧化硫、硫化氢折1.8吨,并产生大量废水及汞、砷、镉等有害物质。
矿山矿区生态环境保护

社会参与度低
要点一
总结词
社会参与度低是矿山矿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矿山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责任,也需要 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然而,目前社会各界对矿区环境问 题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参与环保的意识和积极性较低。因 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同时,政府也应该鼓励和 支持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
法律法规不完善
总结词
法律法规是矿山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而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完善的问 题。
详细描述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矿山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仍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之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环保监管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 难以有效遏制矿区环境破坏行为。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环境监管
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系
严格执法
制定完善的环境监管制度,明确监管 责任和监管内容,确保各项环保措施 得到有效执行。
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 打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强化日常监管
加强对矿山矿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 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防止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感。
03
矿山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合理规划布局
规划先行
在矿山矿区开发建设前,应进行 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定合理 的规划布局,以减少对生态环境
的破坏。
优化采矿方案
根据矿山的资源条件、环境承载力 和开采技术,选择最优的采矿方案 ,降低采矿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
生态保护红线
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矿山开采活动日益频繁。
然而,矿山开采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制定科学合理的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矿山环境问题现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资源破坏露天开采直接剥离地表,导致大量土地被占用和破坏;地下开采可能引发地面塌陷,使土地失去原有的使用功能。
同时,废渣堆积也会占用大量土地。
2、水资源污染和破坏矿山开采中的废水排放,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悬浮物和化学药剂等污染物,严重污染了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此外,过度开采地下水还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3、大气污染矿山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4、生态破坏矿山开采破坏了地表植被和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甚至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规划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1)短期目标:在未来几年内,显著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恢复部分受损的生态环境。
(2)中期目标:通过持续努力,使矿山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长期目标:构建绿色矿山发展模式,实现矿山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2、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矿山开采前的环境影响评价,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环境破坏;同时,对已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
(2)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明确矿山企业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促使其在开采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并对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治理和恢复。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全国矿山分布和环境问题的特点,制定统筹规划,分阶段、分区域逐步推进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4)因地制宜,科学治理根据不同矿山的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和开采方式,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确保治理效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建议

04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存在问 题与挑战
Chapter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
我国很多矿山在早期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技 术手段,留下了很多环境问题,如土地复垦不足、生态修 复不彻底等。
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有助于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
促进可持续发展
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生 态文明建设。
02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政策与 法规
Chapter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政策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修复
总结词
采取工程、生物和化学等方法, 改善和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针对矿山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 问题,采取工程、生物和化学等 方法进行治理和修复,如土地复 垦、植被恢复、水体治理等。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预警
总结词
实时监测矿山地质环境变化,及时预警和预防矿山环境问题。
详细描述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逐步建立
为了更好地掌握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将逐步建立 和完善,为矿山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矿山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将不断得到创新和改进,为矿山环境保护 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展望
环境污染
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 污染。
2024年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4篇)

2024年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一、简介矿山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领域,但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制造者。
为了实现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成为重要任务。
2024年,为了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我国将推出一系列政策,并注重技术创新与应用。
二、主要政策与措施1. 推广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 加强矿区生态修复与复垦3. 提升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率4. 强化矿山环境监测与预警5. 提高矿山污染治理技术水平6. 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科研力度三、政策解读1. 推广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确定矿山项目环境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的重要手段。
2024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评估标准和方法,推动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
同时,将鼓励矿山企业与有关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矿山环境评估与管理研究工作。
2. 加强矿区生态修复与复垦矿区生态修复与复垦是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2024年,我国将加大对矿区生态修复与复垦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矿山企业对已开采的矿区进行生态修复与复垦工作。
同时,还将组织专家编制相关技术规范,提高矿区生态修复与复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提升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矿山废弃物是矿山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年,我国将制定废弃物综合利用政策,鼓励矿山企业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利用。
同时,将加强矿山废弃物管理和监督,推动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4. 强化矿山环境监测与预警矿山环境监测与预警是及时发现矿山环境问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2024年,我国将加大对矿山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升矿山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将建立健全矿山环境事故应急预警机制,提高矿山环境安全管理水平。
5. 提高矿山污染治理技术水平矿山污染治理技术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关键。
2024年,我国将加大对矿山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推动矿山企业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减少矿山环境污染。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矿山开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长期以来,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目前,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水体修复和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在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方面,常用的技术包括土地平整、改良和重建等。
通过地表或废弃矿石的填埋、平整、覆盖等手段,使土地表面恢复成原有的或接近原有的平整状态。
同时,针对土壤质量较差的情况,可以进行土壤改良和肥力的调整,以促进植被的生长和恢复。
植被恢复是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手段,通过种植草本植物、灌木和树木等,恢复植被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水体修复和污水处理是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另一重要方面。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酸性排放物会导致水体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为此,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水体净化和污水处理两个方面。
水体净化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来去除污染物,如吸附、离子交换和沉淀等。
污水处理则侧重于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如活性污泥法、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矿山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废弃物的堆积和排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造成水源和土壤的污染。
通过废弃物处理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常见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和回收等。
填埋是目前运用较多的处理方式,但存在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风险。
焚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体积,并通过能源回收实现资源利用,但也会带来大气污染问题。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
尽管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义及对策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义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矿山开采的规模也日益扩大。
长期以来矿山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害。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1.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大量的土壤被破坏,这些都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生态平衡将被打破,甚至引发生态灾害,加剧气候变化。
2. 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矿山开采过程中,会破坏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很多珍稀濒危物种也会因此失去生存的机会。
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3. 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生态系统矿山开采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还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破坏当地的水生态系统。
由此可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水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
4. 保护空气质量,维护大气环境矿山开采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气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
这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还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
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1. 加强监管和管理政府应加大对矿山开采的监管和管理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对于那些环保意识淡薄、违法违规的企业,要依法予以严惩,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2. 科学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在矿山的选址和规划过程中,要科学合理规划,坚持矿山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先原则,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矿山的规划和设计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推行绿色开采技术推行绿色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环保设备和工艺,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加快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尽快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4. 加强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和生态破坏情况进行监督和曝光。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 规
第五章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 度和措施
矿产资源法:规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矿山生态环境 治理与保护的相关要求
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 保护的相关要求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与保护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03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04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 05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06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未来展望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第二章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土地破坏:采矿活动导致土地 塌陷、地表沉降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复垦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
第四章
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植被恢复:种 植适应当地气 候和土壤条件 的植物,恢复
植被覆盖
矿山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植被恢复:种植适宜的植被,恢复植被覆盖率
土壤修复: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水环境治理:改善水质,保护水源
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珍稀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矿山废弃物处理:合理处理矿山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监测与评估:建立生态监测体系,定期评估生态恢复效果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的维护
矿山生态补偿机制
补偿对象:矿山企业、地方政府、社区居民等
补偿方式:资金补偿、技术支持、政策优惠等
补偿标准:根据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修复难度等因素确定
补偿效果:促进矿山企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矿山生态环境质量
矿山生态保护实践案例
国内外矿山生态保护实践
澳大利亚:矿山生态修复基金,如澳大利亚矿山土地复垦基金等
生态平衡的定义: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状态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保障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如过度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等
生态平衡的维护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等
矿山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03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04
矿山生态保护措施
05
矿山生态保护实践案例
添加章节标题
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土地破坏:采矿活动导致土地破坏,影响植被生长和土壤质量
水污染: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对水体造成污染
空气污染: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矿山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现状及措施研究

矿山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现状及措施研究摘要:矿山资源开发是解决我国能源需求的一大重要措施。
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和水土保持问题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从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了相关的治理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矿山;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现状;措施1矿山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现状矿山企业缺乏科学的矿山建设规划,对开采引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认识不足。
矿山建设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采用露天开采的矿山因对边坡设计不规范,开采边坡过高过陡,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
采矿权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重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轻环境效益和发展质量[1]。
从我国法律体系的现状来看,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已经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制度进行了完善,但是相关法律条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使用范围狭窄的问题,也让这些措施难以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了促进我国矿产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矿山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2.1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工作进展较快,已制定了基本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制度,比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三同时”制度、污染物集中处置制度和污染防治制度。
但部分环节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法律制度仍较薄弱,例如,还未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机制,矿区环境保护中仍缺乏有力度的法律制度,矿区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条款缺乏联系等[2]。
矿山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是全方位和面源性的,而相关法律制度是针对某种或某几种资源要素来立法,这种点源性的环境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较狭窄,无法全面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
2.2环境治理成本较高,成效不显著部分矿山企业过于注重近期复绿效果而不考虑矿山的立地条件和废弃矿区将来的用途,盲目采用复绿见效快但治理成本较高的喷播工艺,很少采用一些简单、实用又廉价的治理技术,例如,种植适宜的乡土植物和攀缘植物等,进而极易陷入环境治理成本高但成效不显著的尴尬局面。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和解决方法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和解决方法周佑平,杨 晶摘要:矿山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土壤质量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实现矿山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题。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进行概述,并基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解决方法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矿山开采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面临着严峻的现状和诸多挑战,只有不断加大矿山治理力度,强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的环评制度,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才能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实现矿山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并为未来的治理计划提供经验和教训。
1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概述(1)定义。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是指针对矿山开采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以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
(2)生态环境恢复任务。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任务涉及土壤恢复、植被恢复、水质管理、废弃区域治理、空气质量管理和监测评估等方面。
旨在保护和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减少矿山开采活动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矿山区域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到可持续利用的状态。
(3)生态环境恢复时序。
生态环境恢复时序包括前期调查与评估、治理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监测评估和长期管理。
通过调查评估确定治理方案,实施土壤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治理等工程,监测评估治理效果,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恢复。
只有通过系统的治理和持续管理,才能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4)生态环境恢复内容。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性工程。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一、引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与此同时,矿山开采活动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二、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矿山开采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
露天开采直接剥离地表植被和土壤,导致土地失去原有功能;地下开采则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影响土地的稳定性和利用价值。
水资源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矿井水的排放可能含有重金属、悬浮物等污染物,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同时,开采活动可能改变地下水流场,导致水资源的短缺和破坏。
大气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矿石运输、破碎、筛分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以及爆破作业产生的废气,对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矿山开采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在矿山开发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环境破坏的可能性。
同时,对已经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恢复生态功能。
(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明确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在开采过程中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对造成的破坏进行治理和修复。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避免过度开采和集中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压力。
(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推动矿山企业采用绿色开采技术和工艺,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一)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对于被破坏的土地,采用土地复垦技术,通过回填、平整、改良土壤等措施,恢复土地的耕种或其他利用功能。
同时,运用生态修复技术,种植适宜的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推广矿井水的净化处理和回用技术,减少废水排放对水体的污染。
浅析矿山开采与环境资源保护现状

约1 7 6万公 顷, 这种 大规模 的 占地 和损伤 土地 , 势必 造成全 国 耕地面积的减少 , 加 剧我 国耕 地 紧张 的局 面 , 加剧 人地 矛盾 。
此外 , 矿业 活动 , 还会大量破坏 当地植被和 土体 , 造成 土地 沙化
或荒漠化 , 使农作物难 以正常生长 , 造成农业减 产或绝收 , 给我 国的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1 . 2 引发 地 质 灾 害
关键词 : 矿 山 开采 ; 现 状 ;环境 资 源 ; 保 护 措施
d o i :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0 0 6—8 5 5 4. 2 0 1 3 . 1 2 . 1 8 6
0 引 言
于受暴雨 的侵袭 , 导致沟 内汇 水携带 大量矿 渣形成 泥石 流 , 这 不仅严 重破坏 了当地 的道路及人们 的生产生活设施 , 而且在 这
循, 从 而 在 源 头 上 防 治 破 坏 矿 山 环境 和扭 转 矿 山 生 态 恶 化 的 趋
目前 , 随 着 矿 山 开采 业 规 模 的 扩 大 , 矿 业 开 发 占用 土 地 面 积增 大 、 损 毁 土 地程 度加 重 。据 有 关 部 门统 计 , 近几年来 , 全 国 矿业 开采 时 的尾 矿 堆 放 占 地 、 露 天 采 坑 占地 、 采 矿 塌 陷 占地 以 及 为 采 矿 服 务 的厂 房 、 矿 区、 交通设 施等 总共 占地和损 毁土地
1 我 国矿 山生 态 环 境 现 状
当前不合理 的矿 山开采 , 使 地下 水 均衡 系统 受到 严重 破 坏 。①有些煤 、 铁、 铜矿业在开采时导致部 分区域地下水 、 地表 水渗漏 , 地下 水位 下降 , 甚至有的地区地 下水位 降达数 1 0 m, 地 下水位下降使地表严重缺水 , 严重影响 了当地农作 物生长和人 们 的生产和生活 。②采矿 过程 中废渣 的堆放 和废气 的排放 也 会使 当地水环境发生 变异 , 甚至 恶化 , 如泉水 干枯 、 河水 断流 、 地表水 入渗或区域性 、 流域 性水体 污染 , 严重破 坏 了当地 的生 态环境。③ 矿业 活动 , 使昔 日的青 山绿水 变成荒 山秃 岭 , 使 原 本像屏障一样的森林 变成茫茫大漠 。因此 , 我们要采取强 有力 的措施来恢 复矿山环境 、 防治矿山环境的进一 步恶化 。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一、引言矿山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会带来土地破坏、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给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
制定科学合理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成为了当代矿山开采活动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现状评估1. 矿山生态环境状况矿山开采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广泛的。
矿区土地被大量开垦,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质量下降。
随着矿石开采,挖掘、爆破和运输工序会产生大量扬尘,导致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
矿山废水和尾矿也会直接排放入附近水体,对水质造成污染。
2.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现状目前,我国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在政策法规制定上尚不完善,管理层对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
另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一些矿山企业在治理上存在漏洞,对环境造成了进一步破坏。
迫切需要制定一套可行的治理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制定科学完善的政策法规,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纳入法律范畴,强化对矿山企业的监管与处罚力度。
采取措施鼓励环境友好型矿山开采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并设立相应的环境保护基金,用于矿山环境生态修复和治理。
2. 建立生态环境修复基金建立专项的生态环境修复基金,从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销售利润中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
这样可以确保矿山企业在盈利的也需履行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推进矿山生态复绿矿山生态复绿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
通过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修复开采后的矿区土地,恢复土壤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土壤肥力,达到保护和改善土壤、水保持、水源保护等效果。
推动矿山复绿的过程中,应注重培育当地的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建国50年来,我国的矿业发展很快。
截至1997年底,国有矿山已达10838个,乡镇集体矿山154643个,个体采矿点96376个,独立核算矿业产值为4691.3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86%,矿产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已成为世界上的矿业大国之一。
随着矿业的发展,已新建成300多座矿业城市。
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已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诱发多种地质灾害,破坏了生态环境。
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占矿山总数59.06%的乡镇集体矿山,环保工作差距较大;更为严重的是占总数36.80%的个体采矿点的环保工作几乎是空白。
(一)矿山生态环境现状我国的矿业活动主要指矿石采掘、选矿及冶炼三部分。
矿业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破坏的种类很多(表1)。
例如:开采活动对土地的直接破坏,如露天开采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尾矿,矸石等)需要大面积的堆置场地,从而导致对土地的过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矿石、废渣等固体废物中含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水体径流、大气飘尘,污染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其影响面将远远超过废弃物堆置场的地域和空间,污染影响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很难恢复到原有的水平。
表1 矿业活动与主要环境问题综合表1、矿业废气由于废气、粉尘及废渣的排放引起大气污染和酸雨,以硫化工和煤炭最严重。
如煤炭采矿行业中工业废气排放量达3954.3亿立方米/年,其中有害物排放量为73.13万吨/年,多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矿山地区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通常炼1吨硫磺需排放1万立方米有害气体,其含二氧化硫、硫化氢折1.8吨,并产生大量废水及汞、砷、镉等有害物质。
如鄂、云、贵、川等省的土硫生产就是一种毁灭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已构成严重的社会公害。
此外废渣、尾矿对大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
如河南一些有色金属矿山的生活福利区,空气中粉尘含量超标十倍至几十倍。
2、矿业废水我国矿业活动产生的各种废水主要包括矿坑水,选矿、冶炼废水及尾矿池水等。
其中煤矿、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业的废水以酸性为主,并多含大量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元素(如铜、铅、锌、砷、镉、六价铬、汞、氰化物)以及COD、、悬浮物等;石油、石化业的废水中尚含挥发性酚、石油类、苯类、多环芳BOD5烃等物质。
众多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任意排放,甚至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中,使土壤或地表水体受到污染;此外,由于排出的废水入渗,也会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3)矿业废渣矿山废渣包括煤矸石、废石、尾矿等。
各矿业废渣累计堆存量及占地面积现状(1995~1997年)见表2。
表2 矿业及相关行业废渣堆存情况(1995~1997年)1997年我国废渣的累计贮存量已达64.72亿吨,占地面积为50650万平方米,矿业及相关行业的废渣为58.51亿吨,占地面积29160万平方米,1997年与1995年相比,已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应引起重视。
4、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矿业活动,特别是露天开采,大量破坏了植被和山坡土体,产生的废石、废渣等松散物质极易促使矿山地区水土流失。
如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神府东胜矿区,由于气候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已使该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土地沙化、荒漠化的面积已超过4.1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86%以上,。
据对全国1173家大中型矿山调查,产生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所破坏的面积1706.7公顷及743.5公顷,治理投资的费用已达2393.3万元。
5、岩溶塌陷及采空区塌陷岩溶塌陷是岩溶充水矿床疏排地下水所引起的。
塌陷不仅出现在煤炭矿山而且也出现在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及核工业矿山。
从地理分布看,几乎遍布南方各省,尤以湘、粤、鄂、桂、赣诸省居多。
采空区塌陷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在采矿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由地下开采造成的。
而我国的矿山开采中,以地下开采为主,据1173家国有大中型矿山调查,地下开采占68.89%,塌陷区占地面积为84201.4公顷,占矿山开发破坏土地面积的39.57%。
另外,采用水溶法开采岩盐所形成的地下溶腔,可导致地面沉陷。
在一些盐矿已有发生,如湖南湘澧盐矿、云南洱源县乔石盐矿和湖北应城盐矿水采基地。
6、侵占土地矿山开发占用并破坏了大量土地,其中占用土地指生产、生活设施及开发破坏影响的土地;其中破坏的土地指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及其它矿山地质灾害破坏的土地面积。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57-1990年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弃地、浪费与因灾损失的耕地达42.73万公顷,矿山占地达49.1%。
我国采矿业破坏的土地面积约有 1.4-2.0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200 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到2000年将达到每年340 平方公里。
造成矿山占地的原因住要是露天采场及各类矿渣、工业垃圾堆置所致。
据统计,一座大型矿山平均占地达18~20万平方米,小矿山也达几万平方米。
到1995年,1173家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中,占用土地面积729971.6公顷,其中仅露天开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和塌陷区占地面积为212817.4公顷,占矿山用地面积的29.15%,其他工业用地、行政生活用地等为5171.54公顷,占70.85%。
据推算,到1994年全国矿山开发占用耕地面积为98.6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4%,由此必然加剧了我国耕地紧张的局面。
推算全国矿山开发占用林地约105.9万公顷,我国森林面积为1.34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为此,矿山开发占用林地情况不容忽视。
据估算,全国矿山开发占用草地面积约26.3万公顷,而我国的草场已日益退化,退化率由70年代的16%上升到 37%,平均以67万公顷/年的速率递增,矿山开发引起的草场退化问题绝不能忽视。
表3 1994年各矿业开发占用及破坏土地情况7、土壤污染由于三废排放使矿区周围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8、矿震采矿所诱发的地震,出现在我国许多矿山,成为矿山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9、尾矿库溃坝据统计,全国有尾矿库约700座,江西、云南、安徽、湖北等省都发生过尾矿库溃坝事件。
10、破坏水均衡系统,并引起水体污染由于疏干排水及废水废渣的排放,使水环境发生变异甚至恶化。
如破坏了地表水、地下水均衡系统,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河水断流、地表水入渗或经塌陷灌入地下,影响了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
沿海地区的一些矿山因疏干漏斗不断发展,当其边界达到海水面时,易引起海水入侵现象。
矿山附近地表水体常作为废水、废渣的排放场所,由此遭受污染。
地下水的污染一般局限于矿山附近,为废水及废渣、尾矿堆经淋滤下渗或被污染的地表水下渗所致。
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金州石棉矿,近30年的开采,已达高程-400m水平,长期疏干排水引起海水入侵,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海水混入率不断升高。
11、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矿活动及堆放的废渣因受地形、气候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如矿山排放的废渣常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内,这些松散物质在暴雨诱发下,极易发生泥石流。
我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地之一河南秦岭西峪沟金矿,由于乱采滥挖,并将数万立方米的矿渣堆放在沟底,以致河道严重受阻。
1994年7月中旬,暴雨形成的泥石流沿沟下泄,使道路及生产、生活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并且有51人丧生,损失惨重。
(二)矿山环境问题的防治及保护现状矿山环境问题的防治主要包括:“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 )的防治、矿山土地复垦及采空区地面沉陷( 塌陷 )、泥石流、岩溶塌陷等灾害的防治等。
1、废气治理主要是对窑炉的烟尘治理、各种生产工艺废气中物料回收和污染的处理。
据1985年统计资料,矿业采选行业治理情况见表5。
其中采盐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处理率最高,高于40个行业的平均水平(44.06%),煤炭采选业处理率则最低,在40个行业中列倒数第三名。
整个采选行业处理率为17.24%,低于全国40个行业的平均处理率。
表4 各矿业采选行业废气治理统针表近年来,云南、贵州两省,由于加强了对土法炼硫的环境管理,坚决取缔土炉的同时,推广炼硫新技术,土法炼硫污染的防治工作已初见成效。
如云南省镇雄县已基本完成了土法炼硫的技术改造,使硫的回收率从80%提高到60%,,日平均浓度己达到国家GB3095-82三级标准(<炼硫厂区周围大气环境SO20.25mg/m3),炼硫厂现场绿色植物生长正常。
随着工业的发展,废气排放虽呈增长趋势(1993~1995年增长率为10.36~15.04%),但自1996年后增长变缓,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由此说明,随着环境保护国策的深入贯彻实施,治理“三废”的力度加大,废气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
2、废水处理我国矿山排放的废水种类主要有酸性废水、含悬浮物的废水、含盐废水和选矿废水等。
为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目前主要从改革工艺、更新设备、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以废治废、将废水作为一种资源综含利用三个方面进行治理。
煤炭采选业矿井水的处理和利用能力提高较快。
1990年外排达标率为90.56%,利用量为2.12亿吨;洗煤水排放量及煤泥流失量减少,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的洗煤厂1990年为100个。
近十多年来,有色金属工业废水治理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废水治理从单项治理发展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工业用水复用率逐年捉高,1973年仅12%,1987年达到了58%,从废水中回收有价值金属已初见成效。
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废水处理装置能力不足,据统计目前还30%左右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外排;二是废水处理技术开发水平还不高;三是节约用水和废水治理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3、废渣处理矿山废渣的处理主要是综合利用,即废渣减量汇入资源化、能源化。
这是一项保护环境、保护一次原材料、促进增产节约的有效措施。
据1996年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利用煤矸石为3470万吨, 占当年排出量的48.5%,其中用于发电、燃料800万吨, 建材原料590万吨,筑路材料360万吨, 充填材料990万吨。
自1991~1997年间,随着工业的发展,固体废物排放量增加,但其综合利用率也有所提高(从1991年的37.92%增加到1997年的45.64%);贮存总量自1996年后开始下降,占地面积自1996年后有减少趋势。
总的看,矿业废渣占全国固体废物总量的一半,但处置利用率最低,对矿山环境的影响大。
从各类矿业看,煤炭、建材非金属采选业的废渣利用率较高,而黑色金属采选业的废渣处置率较高。
表5 199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4、采空区土地及废渣场土地复垦土地复垦,是采空区造成的地面沉陷、排土场、尾矿堆和闭坑后露天采场治理的最佳途径,不仅改善了矿山环境,还恢复大量土地,因而复垦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