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儿童雾化吸入治疗的规范和临床应用研究_申昆玲 (2)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一、简介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物以微小细滴的形式吸入肺部,使药物被有效释放,并在肺部发挥作用的一种疗法。
雾化吸入疗法可以使药物迅速释放,有效改善呼吸道症状,具有镇痛、镇病作用,改善气道炎症、呼吸功能障碍等。
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比较有效,特别是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有更多的优势。
1、哮喘哮喘是一种全身性的、反复发作性的呼吸道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气道变窄、气道收缩及气道黏液增多而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抑制哮喘发作、缓解哮喘症状,显著改善呼吸功能。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包括β2-激动素、龙腾凝胶和氯雷他定等,通常给予特定剂量的雾化吸入,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和缩小支气管的肌肉,从而减轻哮喘的症状。
2、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又称支气管哮喘,是因支气管子宫变窄及分泌物增多而引起呼吸困难,特征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和肺炎病变等。
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支气管炎症状,提高支气管的呼吸功能。
常用的雾化吸入剂包括抗生素、β2-激动素、抗炎药等,服用后可减少支气管炎症状发作和改善病情,同时还可以预防支气管炎再发。
3、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是由慢性肺部炎症及气道变窄异常引起的疾病,典型病征为肺功能改变、低氧血症和气道发痒等。
研究表明,COPD患者可以使用雾化吸入改善症状,改善气道炎症,使患者可以更好地恢复和控制病情。
常见的雾化吸入药物有平等麻醉、抗炎药物及抗生素等。
三、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目前,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在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情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例如,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给予某些药物给小儿哮喘患者雾化吸入,可以减少哮喘症状,改善哮喘症状,同时增强肺部免疫功能。
此外,有一项研究表明,雾化吸入疗法可以显著改善COPD患儿的肺功能,减轻症状,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四、总结由以上内容可见,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气道炎症,同时改善呼吸功能。
_2014年修订版_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申昆玲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申昆玲1邓力2李云珠3李昌崇4刘恩梅5陈强6陈育智7陈志敏8陈爱欢9张皓10何庆南11尚云晓12俞善昌3洪建国13赵德育14盛锦云15殷勇10鲍一笑16(以姓氏笔画为序)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2.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120);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4.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浙江温州325027);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400014);6.江西省儿童医院(江西南昌330006);7.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100020);8.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310003);9.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东广州510120);1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11);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110004);1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0);1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江苏南京210008);15.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苏州215003);1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200092)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是目前治疗慢性气道炎症常用、有效的药物。
近三十年来,随着ICS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和普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防治获得了较大的成效。
目前,ICS 的不同剂型,如压力定量气雾剂(pressurized me⁃tered-dose inhalers,pMDI)、干粉剂(dry powder inha-lers,DPI)和雾化混悬液,在临床应用中均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在不同疾病的儿科患者中,应根据病情、年龄选用不同剂型的ICS。
本共识仅针对ICS雾化混悬液的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一、雾化吸入疗法原理及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通过将药物雾化成微小颗粒,使之悬浮于空气中并被患者吸入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抗生素等。
通过雾化吸入,药物可迅速到达患者的呼吸道,局部作用明显,且减少了对全身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雾化吸入疗法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对于哮喘的治疗,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皮质类固醇和抗过敏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雾化吸入能够迅速扩张支气管、减轻气道炎症,从而缓解患儿的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雾化吸入疗法还可以用于哮喘的长期控制治疗。
一些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和长效皮质类固醇通过雾化吸入能够更好地维持患儿的气道通畅,降低哮喘的复发率,降低患儿的医疗费用,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雾化吸入疗法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哮喘患儿带来了福音。
三、雾化吸入疗法在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儿童频繁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支气管炎的治疗中,雾化吸入疗法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些抗生素通过雾化吸入能够更好地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发挥杀菌作用,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雾化吸入也可以结合支气管扩张剂和消炎药物,起到扩张支气管、减轻炎症、减少分泌物的作用,从而缓解患儿的呼吸困难和咳嗽症状。
四、雾化吸入疗法的研究现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研究的深入,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国内外许多医学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在开展与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以期发现更多更有效的雾化吸入药物和治疗方法,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更有效的临床手段。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也正在不断地改进。
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中。
本文将讨论这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一、什么是雾化吸入疗法?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将药物雾化成微小颗粒,在吸入时将药物通过口腔或鼻腔送入肺部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注射或口服药物,因此避免了药物的部分副作用。
雾化吸入疗法常用于治疗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1.药物直达肺部:通过雾化吸入将药物直接送入肺部,药物作用更为直接和快速。
2.减少药剂量:与口服或注射相比,雾化吸入需要的药物剂量更少,避免了一部分药物副作用,并减少了对孩子的不适感。
3.个性化治疗:由于肺功能、年龄、体重等因素的不同,每个儿童的治疗方案都需要进行个性化设置,而雾化吸入疗法可以实现对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三、雾化吸入疗法的适应症由于雾化吸入疗法可以直接作用于肺部,因此主要适用于以下疾病:1.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
雾化吸入疗法可以通过直接输入药物到肺部,缓解气道狭窄和支气管痉挛的症状。
2.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由支气管炎症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疾病。
通过雾化吸入疗法,可以缓解气道炎症,降低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
3.肺炎: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部感染症。
通过雾化吸入疗法直接将抗生素等药物输送到肺部,可以有效地杀死致病菌,缓解肺炎的发生和症状。
1.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气流方向等问题。
2.治疗结束后需要仔细清洗雾化器,避免交叉感染。
3.在使用雾化吸入疗法时,需要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4、定期维护雾化吸入设备,避免设备损坏影响疗效和药物使用。
五、结论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它具有药物直接送达肺部、药量少、个性化治疗等优点,可以在儿童患有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时有效缓解症状。
儿童雾化中心规范化、标准化项目
四、活动开展情况 1.患教场次分布(96场)
2、每场患教会参与人数覆盖(约2000人次)
不同医院开展患教的规模不同,58%医 院实行小班教育开展患教培训,以便实行一 对一实践操作。规模大的患教活动以理论授 课为主,患教执行人员分组对患儿家长进行 实践教育。
从8月到11月,全 国已有30家医院,共开 展96场患教会。
以及医护培训等项目会议三大方面。
一、儿童雾化中心建设
制定雾化中心建设管理规范 40家儿童雾化中心申报建设
制定儿童雾化中心建设管理规范
2013年3月项目启动后,医管所邀请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部分专家成立项目 专家组; 3-5月,拟定了《三级儿童医院雾化中 心建设管理规范》; 6月,召开专家组工作会,论证并制订 了二级儿童医院以及综合医院儿科的雾 化中心建设管理规范。
卫生部领导宣布项目启动
启动上做专题分享
北京专家工作组会议
2013年6月,专家组工作会在北京 召开,会议主要成效如下: 对三级儿童医院雾化中心建设管理规 范进行了论证; 研讨细化了综合医院儿科和二级儿童 医院雾化中心建设管理规范; 初步提出患者教育及医护培训相关教 材的培训大纲与主体内容; 为雾化中心建设、患教培训以及医护 培训相关项目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40家医院申报建设儿童雾化中心
2013年3-5月, 全国范围内40家医 院提交项目申报书, 申请参与雾化中心 建设项目。
5-8月,项目工作组现场评估医院建设雾化中心的场地
6-10月,结合不同医院建设场地、设备建设及患者需求,项目邀 请专业机构为各医院设计了雾化中心建设平面图,并协助医院开展建设。
儿童雾化中心规范化标准化 管理项目
汇报提纲 项目内容简介 项目执行情况 项目产出情况 按照评审标准C级如何建设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通过将药物溶解在液体中,通过雾化器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从而被患者通过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
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雾化吸入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逐渐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支持。
雾化吸入疗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和副作用,提高药物的局部疗效。
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因为其呼吸道发育不完善,药物吸收能力较弱,所以雾化吸入疗法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儿童哮喘的治疗而言,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
采用雾化吸入疗法可以将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直接输送到患儿的呼吸道,从而更好地控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
研究表明,使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儿童哮喘,能够显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发作的风险。
雾化吸入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支气管炎的治疗中。
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黏膜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见于幼儿和儿童。
通过雾化吸入疗法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加速炎症的消退,减少病情加重的风险。
研究表明,雾化吸入疗法对于缓解儿童支气管炎的症状和减少复发次数具有明显的效果。
雾化吸入疗法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咳嗽等。
在儿童肺炎的治疗中,通过雾化吸入抗生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肺部感染灶,提高药物浓度,减少副作用,并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在儿童咳嗽的治疗中,通过雾化吸入给予止咳药物、祛痰药等,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支持。
其优势主要在于提高药物的局部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尤其对于儿童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未来,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探讨该疗法的具体应用范围和治疗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专家共识解读-2018年修订版:药理篇
Heijink IH, et al. Respiratory Research, 2016, 17(1):2.
雾化输出效能高
布地奈德药物微粒适宜,有助于提高雾化效能
布地奈德1 2微米左右类圆形颗粒, 增大与组织接触表面积
丙酸倍氯米松1 长约10微米的针状
快速起效
小结
布地奈德 水脂平衡 快速起效
迅速 溶解1
6分钟
抑制哮喘气道炎症 快速起效2
10分钟
临床情况 显著改善3
60分钟起
快速溶解 透过气道 粘液毯
动物模型, 与空白药物相 比,布地奈德 显著抑制气道 肥大细胞脱颗 粒作用
布地奈德起效快: 必要的亲水性1+高剂量启动非经典途径2 研究结果证实可快速获得肺功能改善3
目 录 CONTENTS
01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02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有效控制哮喘的药理学基础 03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安全性数据良好的药理学基础
布地奈德分子结构的特点:发挥临床疗效的基础
布地奈德(BUD)
丙酸倍氯米松(BDP) 丙酸氟替卡松 (FP)
布地奈德碳21位游离羟基 • 保留ICS必要的亲水性, 更易透过气道黏液层,发挥快速抗炎作用,对照组模型组来自模型组 +BUD
模型组 +FP
*:P<0.05 **:P<0.01 模型组 vs. 模型组+FP:无显著差异
一项细胞实验研究,通过测量气道上皮细胞在不同环境下培养后的跨膜电阻,判断气道上皮屏障功能。分组环境包括:对照组,刺激物组,刺 激物+布地奈德组,刺激物+氟替卡松组。刺激物类型包括香烟烟雾提取物(CSE)等。
1.Edsbäcker S. 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 2006;98(6):523-36. 2.申昆玲, 等.临床儿科杂志. 2018,36(2):95-107.
雾化吸入疗法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雾化吸入疗法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摘要:由于小儿的器官发育还不够成熟,抵抗力相对差,因此,患儿极易患上呼吸系疾病,再加上小儿的气管比较狭窄,很容易导致小儿的呼吸道受到分泌物堵塞。
雾化吸入治疗是指将对症治疗的药液放置于雾化仪器当中,使药液变成1微米至1.5微米大小的含水雾粒,有利于让患儿呼吸道湿化,同时还可有效的帮助患儿减轻临床症状。
关键词:雾化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应用一、疗法类型1.1超声雾化其利用电子高频震荡(振荡频率为1.7MHz或2.4MHz),通过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气雾,药物分子通过气雾直接进入毛细血管或肺泡,起到治疗作用。
但雾化易造成较大的药物损耗,且气雾量较大时易使患儿发生缺氧,吸入时间过长会引起气道过度湿化,导致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1.2空气压缩泵雾化其也是临床常用的雾化吸入疗法。
压缩机将经过抗菌网绵基滤过的洁净空气压缩为气流,将药水杯内的液体冲击气化,再由出雾口喷出,通过呼吸作用于呼吸道,以达到疗效。
由于其操作简单,尤其适合儿童,且属于纯机械性产品,故障率极低,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故临床广泛使用。
1.3氧气驱动雾化其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作为气源,将药液撞击成雾状悬液,随呼吸进入呼吸道,达到改善局部气管痉挛,消除水肿、炎症等治疗目的,是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雾化吸入疗法。
较传统的疗法,其优点在于体积小,医院、家庭均可使用;在治疗过程中不断供给氧气,吸入过程较舒适,患儿的依从性更强,可避免患儿发生低血氧症,成本也较低廉。
二、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优势针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工作的落实来看,其治疗难度相对而言比较大,处理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也比较多,进而也就需要切实保障相应治疗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能够结合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需求进行分析,逐步提升其治疗水平。
雾化吸入可以说是当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能够对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各类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和优化,尤其是在改善小儿患者的通气效果、消除小儿患者存在的炎症问题以及稀释患儿痰液方面,效果极为突出。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解读
• 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的药 物颗粒在电镜下显示为长 约10.0 μ m的针状,该颗 粒形状会降低雾化效能
• 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的药 物颗粒在电镜下显示为长 约10 μ m左右类圆形颗粒 该粒径会降低雾化效能
1. Vaghi A, Berg E, et al. Pulm Pharmacol Ther. 2005;18(2):151-3. 2. Biddiscombe MF, et al. J Aerosol Med. 2006 Fall;19(3):245-53.
急性发作期
即使轻度的喘息发作 气道炎症和肺功能均需10天才能恢复
气道炎症需10天才能恢复
肺功能需10天才能恢复
即使轻度的喘息发作 升高的气道炎症指标(FENO)和下降的肺功能(FEV0.5)需10天才能恢复到基线水平 病毒诱发的轻度喘息儿童(n=93),观察症状、FENO和肺功能的改变
Konstantinou GN,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3 Jan;131(1):87-93.
ICS+ 全 身 激 素 vs 全身激 素,住院风险 下降
56% NICS=484 N非-ICS=476
73% NICS=263, N安慰剂=264
46%
NICS+全身激素=221, N全身激素=212
Edmonds ML,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Dec 12;12:CD002308.
2.1 支气管哮喘
2.2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2.3 感染后咳嗽(PIC)
2.4 婴幼儿喘息
2.5 肺炎支原体肺炎(MMP)
2.6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croup)
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临床的应用与进展
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临床的应用与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雾化吸入治疗在改善患儿的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临床的应用与进展。
一、雾化吸入治疗的优势1.舒适性:雾化吸入治疗无需手术或穿刺,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无痛苦,易于接受。
2.靶向性:雾化吸入治疗可直接将药物送达到病灶,减少全身性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3.高效性:雾化吸入治疗药物浓度高,起效迅速,有利于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4.安全性:雾化吸入治疗药物剂量较小,且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二、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的应用范围1.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的咳嗽、喘息等症状。
2.哮喘:雾化吸入治疗能够降低气道炎症,减轻哮喘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雾化吸入治疗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4.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雾化吸入治疗可缓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疾病的症状。
5.早产儿呼吸管理:雾化吸入治疗有助于维持早产儿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
三、雾化吸入治疗的进展1.药物研发: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雾化吸入治疗药物被研发出来,如雾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等。
2.设备改进:雾化吸入治疗设备不断改进,如微流量雾化器、超声雾化器等,使药物雾化更加细腻,提高治疗效果。
3.个性化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案,提高治疗针对性。
4.临床指南:国内外越来越多地制定关于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的治疗建议。
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临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疗效显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成熟,为患儿带来更多的福祉。
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医生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雾化吸入治疗药物和设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雾化吸入疗法已经成为常见的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之一。
雾化吸入疗法是通过将药物雾化成微小的颗粒,使其能够更容易地进入气道,从而达到治疗和缓解疾病的效果。
以下是关于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的介绍。
一、雾化吸入疗法的应用1.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胸闷、喘息、呼吸急促等。
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哮喘的常见方法之一,通过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类固醇等药物,可以使药物更迅速地达到肺部,缓解哮喘的症状。
2.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病情轻重不一。
通过雾化吸入抗生素等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3.婴幼儿肺炎由于婴幼儿肺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抗生素治疗时局限性较大,雾化吸入疗法则成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雾化吸入抗炎药或抗病毒药物,可以帮助患儿更快地缓解症状。
4.溶血性链球菌咽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症状包括咽痛、吞咽困难等。
通过雾化吸入抗生素药物,可以更快地杀死细菌,缓解症状。
1.药物的选择研究发现,不同的药物对儿童的安全性和疗效影响不同。
因此,在进行雾化吸入疗法时,需根据患病类型、年龄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药物。
2.雾化吸入的时间和频率研究认为,雾化吸入疗法的时间和频率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适当的时间和频率可以更好地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从而更好地治疗疾病。
3.雾化吸入器的选择不同的雾化吸入器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近年来,新型雾化吸入器的研发和应用,使得雾化吸入疗法更加方便、快捷、安全。
总之,雾化吸入疗法已经成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常见方法之一,其安全性和疗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药物和雾化吸入器的研发和应用,相信这一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也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异丙托溴胺联合布地内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王 秀琴
症状 的呼吸道感染患儿 9 8 例, 临床应用异丙 托溴胺和布地 内
德混悬 液联 合雾化 吸入 治疗l b J L 喘息性疾 病收到 良好疗效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5 %, 呈 明显 的逐 年上升趋 势… 。这组 疾病 主要指包 括支气
管哮喘 、 毛细 支气管炎 、 喘息性 支气 管炎 3种常见 的一组疾
滑肌 张力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日 。呼吸道的许 多感受器 , 如牵张 感 受器 、刺 激感受 器的传人 和传 出神经纤 维均通 过迷走 神 经。因此各种刺激均能刺激迷 走神经末梢 , 反射性地 引起 痉
合并加用 0 . 9 %氯 化 钠 注射 液 1 ~ 2 mL , 选用 一 次性 雾 化 面
中铁十七局集 团第二工程有限公 司职 工医 ̄( 0 3 4 0 0 0 ) 王责英
中 铁 十 七 局 集 团 中 心 医 院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z V J L 常见病 , 有调查显示我 国 1 4 岁 以 下 儿童哮 喘发病率从 1 9 9 0年 的 0 . 9 %上 升 到 2 0 0 0年 的
⑦术后创面下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 , 充分 引流。 3 . 3 腓肠神经 营养血 管皮瓣 的特 点 : ①优点 : 血供恒定可靠 、
不牺牲主干动脉 ; 皮瓣面积设计灵活多样 ; 蒂部可长可短 、 旋
3 . 1 骨外露创 面的处理 : 严重 的下肢 创伤术后常出现皮肤软 组织 缺损造 成骨外露创 面 , 甚 至感染形 成骨髓 炎 , 这 为进一 步修 复创 面, 尽快 恢复肢体 功 能造 成 困难 , 所 以骨外露 创面
的早期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肢体 的坏死软组织应进行 彻底清创 , 去除细菌滋生环境 , 减少感染 概率 。如有感染创面 定 时做 菌培养 , 针 对性运用 抗生 素并及 时换 药 , 有 效控 制感 染 。骨髓炎创面 内有死骨扩创 时彻底清 除 , 勤换药 , 待感染控 制、 分泌物减少 , 创面 肉芽 生长后再行手术 , 避免皮瓣 修复后 形成窦道 , 经久不愈 。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应用与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 136 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分 为对照组 68 例与实验组 68 例,对照组,实施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 实施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这两组患儿进行相关治疗之 后,临床症状都出现了很明显的改善,其中,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 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可以采取空气压缩 泵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法,通过试验表明,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好, 可以极大程度的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升患儿血氧饱和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对
两组患儿实施雾化吸入疗法之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实验组患 儿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是 P<0.05。如表1。
表 1 治疗有效率对比(n/n%)
关键词: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
前言:呼吸系统疾病为临床中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常见疾病,包括哮喘、气管 炎、慢阻肺等,近年来,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多,尤其是患儿,屡见 不鲜。对此,临床医学中,进行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治疗时,必须加强此疾病诊断 及治疗的规范性,以实现哮喘疾病的有效控制,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 量。若出现突发性呼吸系统疾病,可对患儿采取药物治疗,不同的用药方式,获 得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临床中,针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法 干预时,一般包含两种方式,即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和氧驱动雾化吸入,这两种 方式在治疗效果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将本院于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136 例患儿为对象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雾化吸入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2个基本原则
雾化吸入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2个基本原则在儿科临床中,雾化吸入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输送药物到婴幼儿和小儿的呼吸系统中。
雾化吸入通过将药物转化成微细颗粒,使其能够进入呼吸道并吸入到肺部,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在儿科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中,以下是两个基本原则。
1.个体化治疗原则在儿科临床应用中,每个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情况都存在差异,因此雾化吸入治疗应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个体化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疾病类型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儿童的肺部容积较小,代谢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将药物剂量减少到符合儿童生理特点的水平。
其次,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雾化器。
雾化器的选择要考虑儿童的年龄、能力和合作度等因素。
例如,对于年龄较小或合作度差的婴幼儿,可以选择喷雾器或口腔面罩,而对于年龄较大或较为合作的儿童,可以选择雾化器或口咬式雾化器。
此外,还要根据儿童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常见的儿科雾化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和抗感染药物等。
根据儿童的病情,选择与疾病相关的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最后,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临床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道不适或不良反应等情况,因此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2.安全有效原则在儿科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中,安全和有效是最基本的原则。
为确保安全和有效的雾化吸入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证雾化器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雾化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和污垢,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清洁和消毒的频率应根据使用频率和疾病类型进行调整,以确保雾化器设备的安全和卫生。
其次,正确选择雾化药物和适当的药物浓度。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雾化要求,例如有些药物需要稀释后才能进行雾化吸入,有些药物需要特定的雾化剂进行搭配。
同时,也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以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和治疗效果。
雾化吸入疗法用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雾化吸入疗法用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雾化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儿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对各个情况进行了后,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其他用药用于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雾化方法效果显著;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雾化法对于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效果颇佳,还应该深入研究完善不足。
关键词雾化吸入疗法;儿童呼吸系统;临床治疗由于环境的污染严重,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经常受到损伤。
儿童抵抗力较弱,成为病毒极易入侵的集体,在儿科常见的疾病就是呼吸类疾病,经常是患病时间长,伴随性久,家长易忽视而错过了较好的治疗时间,拖久了导致其他病情的复发。
在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新型治疗方式是使用雾化治疗。
其主要是将物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直击病灶减少对其他部位的伤害,可操作性强,对于儿童呼吸系统效果良好。
本文正是基于此,对新型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儿童的止咳、平喘等疾病进行综合性研究,希望在实践中有所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儿童呼吸类疾病治疗的患儿,进行资料统计与数据记载。
患儿共90例,刚出生到3岁,男女各为50例、40例。
对其一般生命资料进行统计,不影响本次研究。
1.2方法对90例患儿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如既往病史,病症表现,病龄时间等;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儿的治疗方法、治疗用药、见效时间、治疗反应等相关数据进行记载与分析;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访问,分析其依从性。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比较与分析,当p<0.05时,符合统计学的统计标准2.结果2.1呼吸科儿童采用此治疗方法的常见病统计P<0.05根据此表可知选用雾化疗法之后,患儿的康复率较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也较为良好。
3.讨论根据本次研究可知,雾化治疗法主要治疗儿童呼吸类疾病的四大类疾病,分别是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综合类疾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入疗法是在我国古代就开始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
其吸入的方法已从早先简单的药粉吹鼻吸入及药物蒸汽吸入,发展为用特定的吸入装置将药物雾化吸入;其功效已由治疗呼吸道炎症发展为防治呼吸道多种疾病(例如肺结核和肺肿瘤)[1-2],甚至其他系统疾病。
临床实践证明,吸入疗法安全有效,已为人类健康和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起了积极的作用,并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儿童雾化吸入治疗作为吸入疗法的一种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具有靶向性强、疗效高、安全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更加被儿科医护人员推荐和广大儿童所接受。
因此,无论是在大的儿童医院,还是在小的社区卫生室,均可看到该疗法的广泛应用。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儿童雾化吸入治疗的繁荣背后存在多种乱象,例如,雾化吸入超出药物说明书使用;很多没有经过多中心验证的单个报道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并作为经验推广而被大量应用。
诸如上述等许多实际问题已影响到儿童雾化吸入治疗的正确实施,进而有可能危害我国一代儿童的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儿童雾化吸入治疗的规范和临床应用研究。
现就此方面谈几点建议。
1规范地选择和使用雾化吸入装置一个质量好的雾化吸入装置是获得雾化吸入疗法可靠疗效的首要条件。
已有的科学实验证明,不同的雾化吸入装置产生的气溶胶颗粒大小不一;不同大小的气溶胶颗粒雾化吸入时到达儿童气道的部位不同;只有好的吸入装置才能使药物形成直径1~5μm的气溶胶样雾状颗粒,被吸入到达肺[1,3]。
目前,我国儿科应用的雾化吸入装置种类有十多种,主要分为超声波雾化器和喷射式雾化器,后者又分为气泵驱动喷射雾化器和氧气驱动喷射雾化器。
喷射式雾化器能雾化生物蛋白质类药物,对气道的阻力影响小,在许多方面优于超声波雾化吸入器。
氧气驱动雾化器更适合需要吸氧的患儿。
目前的问题是:我国雾化吸入器生产厂家多,有些质量很差的雾化吸入装置进入了临床;有的雾化吸入装置一用几年,从不进行质量检测;应用超声波雾化器的单位多于喷射式雾化器;对于哪一种疾病适用哪一种雾化吸入装置,没有明确的选择标准。
因此,儿童雾化吸入治疗的适应证和雾化吸入装置的选择标准需要规范,同时,每一个儿童医疗机构和每一个儿科从事雾化吸入治疗的医护人员都应该定期认真检查所使用的雾化吸入装置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
雾化吸入装置的规范性操作也非常重要。
目前,儿童雾化吸入操作主要是由患儿家长在临床护理人员指导下来完成,但有不少操作过程是不符合规定的。
此外一些儿科医护人员相关操作知识欠缺,如不知道雾化吸入的储液罐需保持垂直才能使药液更充分地雾化;不知道患儿的姿势、呼吸状态等,从而影响雾化吸入疗效。
所以,不注重疗效的雾化吸入操作是不值得提倡的。
为了规范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使用,有必要加强临床工作者对吸入装置合理使用的认识。
同时各施行单位雾化吸入临床应用文章编号:1005-2224(2014)11-0837-03DOI:10.7504/ek2014110610重视儿童雾化吸入治疗的规范和临床应用研究申昆玲1,张国成2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A关键词: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临床应用Keywords:inhalation;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α1b;clinical application作者单位:1.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陕西西安710032电子信箱:kunlingshen@··837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 November.2014Vol.29No.11也有必要加强对年轻的医护人员进行雾化吸入疗法的上岗前培训,严格要求其按照雾化吸入装置的操作标准进行规范性地操作,并向患儿家长普及雾化吸入疗法的知识。
2规范地选择和使用吸入药物美国于2010年推出了对可供雾化吸入的药物及其配伍方案的指南[4],之后,我国也于2012年4月形成了《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为《共识》)[5]。
为了使雾化吸入治疗达到最大的疗效,减少副反应,临床需要根据指南和《共识》规范地选择和使用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药物。
但是,目前临床上我国药物说明书上可以雾化吸入药物的种类很少,用于儿童雾化吸入给药的专用剂型更是匮乏。
很多在临床上雾化使用的药物都为注射剂型的多途径使用,并有多种药物混合雾化吸入。
在这些被用于雾化的注射剂型药物中,很少有多中心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有动物实验证实雾化给药疗效优于注射途径的很少,有较长时间随访和观察其副反应的也很少。
因此,许多儿童雾化吸入给药方法是经验性的,这显然已不适时宜。
最近有研究报告,在动物实验雾化吸入炎琥宁或喜炎平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疗效并不优于注射途径,更比吸入利巴韦林疗效差,因此不支持雾化吸入注射剂炎琥宁或喜炎平治疗RSV感染[6]。
植物药注射剂尤其不是单体成分的植物药注射剂用来作为儿童雾化吸入给药,应用于抗呼吸道病毒感染已有几种药物。
我们建议更多地进行单体成分植物药和复方成分植物药用于雾化吸入给药的临床前研究。
笔者认为,如果没有植物药用于雾化吸入的临床前研究所得的可靠疗效和安全性证据,而冒然使用植物药注射剂作为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药是不合规范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很难想象,复方植物药注射剂的一些大分子物质在肺部清除中会产生什么影响。
因此,建议无论化学药物还是植物药注射剂,我们都应该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
目前,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上升,虽然与大气污染有关,但其是否与不合理的使用雾化吸入药物相关也值得注意研究。
吸入药物必须被规范地选择和使用,并需要规范地进行研究。
现今,吸入药物的浓度和剂量、副反应及几种药物混合吸入的药效等研究,均缺乏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据。
笔者建议,重视通过雾化途径给药的药代动力学、药理学、剂量-疗效关系、药物配伍使用禁忌的研究,和不同适应证与不同年龄儿童的用量用法等方面的研究;并合理选择配伍药物和合适的用法用量,尽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同时应不断完善雾化吸入疗法的药物选择依据。
而且也需要按照国家的规定,积极地进行新的吸入药物的开发研究。
3加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疗法的深入研究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
根据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吸取物病原学核酸检测研究结果,病毒检出率为61.7%(1274/2066)。
RSV是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最主要病原,其次是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在门诊病例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但目前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仍然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机体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天然免疫防线,其抗病毒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一系列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二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等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清除感染细胞,有效地控制病程的恶化[7-9]。
最新发现干扰素α能通过促使细胞分泌包含多种抗病毒作用的蛋白或核酸分子“外体”(exosome),在细胞间传递抗病毒作用的信号,可有效抑制和清除病毒感染[10]。
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侯云德院士发明的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Ⅰ类新药,其基因来自于健康中国人脐血白细胞。
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已用于乙型肝炎和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疗,与克隆自欧美人种的α2a和α2b亚型相比,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等特点[8]。
目前已有很多关于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报告。
但是,我们注意到,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和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这些研究报告大多数是单中心的小样本临床观察性研究和经验性总结,在病例组随机、药物用法用量、结果观察分析、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科学性不强。
直到近些年,国内儿科专家及病毒学专家开始了这方面的系列研究,其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如陈培丽等[11]的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多中心、随机分组对照研··838究表明,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优于病毒唑,未见不良反应。
刘鉴峰等[12]研究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在兔体内的分布及代谢途径,结果显示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与肌肉注射给药相比,能在给药后进入肺部,较多地集中在肺部组织并缓速入血,不仅有利于局部作用,而且有利于减轻不良反应。
还有研究证明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对RSV 感染小鼠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并呈现剂量-疗效关系,同时还发现能调节RSV感染小鼠的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13-14]。
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是,西京医院临床试验机构儿科感染专业组按照国家临床药物试验的研究批件和相关要求,对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运德素)进行儿童雾化吸入的Ⅰ期临床研究,在病毒性肺炎患儿中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耐受性及安全性研究[15],结果显示每次雾化吸入剂量4μg/kg对于儿童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
尚云晓等[16]的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详见本栏目后篇)显示,患儿用药后症状减轻,病程缩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因此,上述研究均说明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RSV感染安全有效。
这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尤其是尚云晓等[16]对国内11家医院的多中心研究,笔者认为对儿童雾化吸入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另外,还应该指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已在国外用于成人吸入治疗耐药肺结核[2],但在国内仅有用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的研究报告。
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疗法的深入研究。
由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的严重性,上述的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多中心、随机分组对照的研究,并没有设立单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组,这是一个遗憾。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研究结果,我们才有勇气去再设立单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组,进行更好地评价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疗效研究。
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还有很多研究课题等待我们去完成,例如,不同年龄组儿童使用的有效用量用法如何?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为什么吸入干扰素α1b能调节RSV感染的T 细胞亚群失衡?能连续用药几周或者几个月吗?另外,干扰素与其他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信息报道较少。
因此,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和其他问题,全国儿科同道一起努力,进行更多的多中心、随机分组对照的临床研究,为规范地使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疗法,提供更为详细的可靠的数据和用药依据。
参考文献:[1]Anderson PJ.History of aerosol therapy:liquid nebulization to MDIs to DPIs[J].Respir Care,2005,50(9):1139-1150.[2]GiosuéS,Casarini M,Ameglio F,et al.Aerosolized interfer⁃on-alpha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J].Eur Cytokine Netw,2000,11(1):99-104.[3]刘长山.吸入装置原理及其在不同年龄患儿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11):822-824.[4]Burchett DK,Darko W,Zahra J,et al.Mixing and compatibility guide for commonly used aerosolized medications[J].Am JHealth Syst Pharm,2010,67(3):227-330.[5]洪建国,陈强,陈志敏,等.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65-269.[6]黄可飞,张国成,刘瑞清,等.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和喜炎平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对照研究[J/CD].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3,7(6):810-815.[7]孙亚萍,王英明,乔守怡.干扰素及其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7):676-679.[8]侯云德.干扰素的不同亚型与临床应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3,6(4):145-148.[9]刘颖,侯利华,陈薇.干扰素的信号传导和抗病毒效应机制[J].生物技术通讯,2011,23(1):123-126.[10]Li JH,Liu KC,Liu Y,et al.Exosomes mediate the cell-to-cell transmission of IFN-α-induced antiviral activity[J].Nat Im⁃munol,2013,14(8):793-803.[11]陈培丽,张廷熹,胡英慧,等.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4):244-245.[12]刘鉴峰,刘金剑,褚丽萍,等.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在兔体内的分布及代谢途径[J].医药导报,2013,32(1):1-5.[13]孙薇,杨林,贾艳艳,等.病毒性肺炎患儿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耐受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药房,2011,22(14):1277-1280.[14]李雅慧,张国成,许东亮.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治疗的实验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3l(3):203-205.[15]刘瑞清,张国成,黄可飞,等.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9):1639-1644.[16]尚云晓,黄英,刘恩梅,等.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多中心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11):840-844.(2014-09-10收稿)··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