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教程考试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教程考试试卷答案

(湖南师范大学)

一、填空题

1、逃避反应

2、案例分析、强化性宣教

3、政府公信力

4、处理计划

5、未雨绸缪

6、公开性原则

7、协调配合8、突发事件的性质

9、预警 10、公开性原则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 9、√ 10、×

三、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C

5、C

6、C

7、C

8、B

9、D 10、C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 、 D

3、A、B、C

4、A、B、C、D

5、A、B、C、D

五、简答题

1、①不确定性②危害性③紧迫性④复杂性

2、①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

②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

③快速反应,科学应对,资源整合,依法管理

3、一般既指事件的层次,也指事件的性质,是发生在国家层面,威胁一国政权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4、①时间性原则②效率性原则③协同性原则

④以人为本原则⑤程序性原则⑥合法性原则

⑦科学性原则⑧适度性原则

六、论述题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提高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意识。实践证明,许多公共突发性事件是由于政府观念落后,危机管理意识薄弱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第一,转变“以治理为主”的观念,树立“以防范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第二,强化政府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要把公共突发性事件的防范治理政策,法律法规等作为公务员教育培训的内容,提高管理者的防范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同时,要加大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宣传力度和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使政府时刻保持危机管理意识,从容镇定地防范和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

2、建立健全政府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制定一部《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处置法》,对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权限及紧急状态下的例外权限,突发事件的责任承担,组织管理体系,保障机制等加以规定,从宏观上指导我国政府管理与应对突发事件。同时,应进一步修改补充现有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的配套制度,使国家管理与应对突发事件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

3、成立常设的,专门的突发事件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管理体系。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需要统一的领导指挥,必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管理机构。我国政府应成立常设的,专门的突发事件管理委员会,隶属于国务院,直接对国务院负责。突发事件管理委员会要坚持法治原则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突发事件的新特点,新规律,制定突发事件管理与应对的政策规划和应急预案。在非突发事件时期,进行突发事件的分析预测,风险评估,做好预防与预警工作,加强对管理与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培训,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在突发事件阶段,领导指挥全国的突发事件工作,迅速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处理,并对各地情况进行监督,追踪,协调各地方部门之间的利益,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总结工作。在突发事件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各地方应建立完善突发事件管理部门,明确不同级别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从而形成统一,高效,有权威的突发事件组织管理体系。

4、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1)建立健全公共突发性事件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争取把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方面建立健全公共突发性事件预警机制,包括监测预测机制,信息机制,合作机制,实践机制等。制定切合实际的公共突发性事件预案,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级别分类,可能的预兆范围,目标任务,具体处理方案及应急预算等方面予以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公共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要快速启动公共突发性事件预警体系,迅速选择适合特定情形的应急预案,并组建相应的紧急指挥部,迅速调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一个有条不紊,权责分明的应急管理机制。在应急管理公共突发性事件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媒体,实地调查等方式加强与民众的沟通,消除人民群众的恐惧心理;动员相关组织和公众,使其广泛参与,确保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决策公开透明。

(2)建立完善官员问责制,加大责任奖励与追究力度。官员问责制有四个层面:一是道义上的责任,向受害者和公众负责;二是政治责任,向执政党和政府负责;三是民主责任,向选民负责;四是法律责任,向有关法律法规负责。我们应把公共突发性事件的问责权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使其发挥制度上的优势,具体来说,就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防范和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时监督官员是否尽职尽责,是否有失职行为,依法追究其道义,政治,民主和法律责任。另外,应把官员问责制推广到所有公共突发性事件中的决策失误,用人失察,滥用职权等方面。

(3)建立与民众的沟通对话机制,注重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和沟通动员。要本着实事求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建立与民众的沟通对话机制,必要时请公共突发性事件的专家学者解答人民群众的疑惑,增强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政府的信任感,从而动员更多的民众参与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

5、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网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我国政府应建立健全公共突发性事件报告制度,完善信息保证系统,健全预警预报责任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反馈网络。具体来说,就是组织专门研究人员与公共突发性事件管理委员会合作,尽快查清事件真相。而后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汇报与公布真相,并加

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多倾听民众的心声,特别是应避免流言蜚语的快速传播,在公共突发性事件的第一时间,主动与媒体联系沟通,召开新闻发布会和网络视频会议,全面详细地向人民群众通报公共突发性事件的进展过程及应对的一般措施。同时,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及时地回答民众的问题,畅通沟通渠道。这就掌握了社会舆论的主动权,达到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传播公共突发性事件的目的。

6、建立和发展公共突发性事件管理的资源保障体系。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要靠迅速调集地区甚至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供给,保障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这种做法在管理与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有弊端。为防患于未然,我国政府需尽快建立和发展突发事件管理的资源保障体系。政府有必要把危机管理的资金纳入政府的预算之中,建立应对各种灾难和危机的专项基金,并通过社会保险等方式扩大资金的供给。政府应完善战略性资源的储备,编制资源目录,以有利于有效地调动资源。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训练,为危机管理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加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障发生突发事件时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资源保障法律法规和社会捐助接受服务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