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人口教案
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中国的人口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人口项目内容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10个)、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以上四个8000万以上)江苏省、河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浙江省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西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探究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3.教师注重多层次学生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规则与评价:1.回答问题积极、正确答案,给予积极评价2.回答不全面者,给出鼓励和点评。
体,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绘图。
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以看图分析为主,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第二步:课内探究深挖掘具体探究活动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交流提升探究三活动要求:1.小组自主学习认真、合作活动热烈,针对问题展开积极讨论。
2.积极回答,积极展示。
3.教师注重多层次学生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4.交流提升题进步加强知识的升华运用。
规则与评价:1.回答问题积极、正确答教师设计意图说明(分环节列出):使所学的知识得以提升。
教师个性化修改(用红色标记):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让我们一起解决。
案,给予积极评价2.回答不全面者,给出鼓励和点评。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避免笼统,要问出精彩,问出实效。
第二步:课内探究深挖掘具体探究活动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课堂达标固知识(时间 6分)1.根据202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A.12.95亿B. 11.95亿C.10.95亿D. 13.7 亿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多.东北少B.东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A.粤、鲁、豫B.京、津、沪C.青、藏、宁D.苏、皖、湘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A.新疆B.西藏C.甘肃D.青海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根据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绘成如下两幅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以及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人口政策的认识,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2.难点:中国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数据分析法:通过数据对比,使学生掌握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数据等教学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相关话题的讨论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题目一:根据课本内容,画出中国人口分布图,并标注出主要的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疏区。
答案:略。
题目二:查找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并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略。
题目三:分析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八、课后作业
1. 根据课本内容,画出中国人口分布图,并标注出主要的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疏区。
2. 查找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并简要说明原因。
3. 分析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 结合课本中的案例,讨论中国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答案:略。
题目四:结合课本中的案例,讨论中国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答案:略。
题目五:结合自己的家乡,分析家乡的人口问题,如人口流动、人口老龄化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略。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中国的人口》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了解了人口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等基本知识。其次,我们通过分析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和增长趋势,深入理解了中国人口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现实意义。然后,我们探讨了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此外,我们还结合课本中的案例,讨论了中国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锻炼了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存在主要问题: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学会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和“人口分布图”,通过读图学会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的分布特点;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所产生的问题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幅地图,学生能从地图中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探究其形成原因。
在涉及人口增长的环节时,要求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在人口分布的环节,要求学生计算人口密度,以此不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增长速度以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及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少中华儿女呢?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国的人口。
二、探究学习(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学生活动:对比分析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的面积、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师总结:俄罗斯国土面积约是我国的1.8倍,而我国人口约是俄罗斯的9.6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约是加拿大的39倍,约是美国的4.3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上名幅其实的人口大国。
多媒体出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提出问题:人口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学生读图回答:中国占世界人口的21.2%,印度占16.7%,美国占4.6%,印度尼西亚占3.5%,巴西占2.8%,俄罗斯占2.5,其他国家和地区占48.7%。
师总结: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得出我国人口的第一个特点: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3+中国的人口+教案+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中国的人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对应的人口政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探究人口的变化,培养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3.了解我国的国情,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施的人口国策。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课程设计新课导入播放十一黄金周,旅游景点拥挤的视频。
提问视频反映出我国人口具有什么特点。
新课教学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教师:展示“世界人口前五位国家的人口密度表”,“2010年世界人口比例”图,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我国人口的特征。
学生: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为14.4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8.57%。
教师活动:读图1-9,完成活动一,感悟我国人口之多。
学生:广东省人口最多,澳门最少;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被称为人口大国。
中国有11个省在5000万以上,5个省超过了8000万。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教师:请同学们动动手,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活动二。
提示: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较快。
学生:展示“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小组讨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教师:引导学生在图1-10“中国人口分布图”中找到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和云南省的腾冲县,两地之间连线,小组合作找出我国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和10人以下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提示: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的省区多在黑河——腾冲线以东,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东部等省,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下的省区多在黑河——腾冲线以西,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省区。
直观生动的反映出我国人数量多的问题。
通过对图表的观察与分析,归纳中国人口的总量特征,加强对学生图表分析能力的训练。
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及未来趋势,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习教学设计,主要涵盖了中国疆域的地理位置、面积、邻国、行政区划以及人口分布、人口政策等内容。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基本地理情况的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对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之前的学习,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疆域的边界、人口政策等细节内容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复习过程中进行强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邻国、行政区划等基本概况;理解我国的人口分布、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大事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邻国、行政区划;我国的人口分布、人口政策。
2.难点:我国疆域边界的具体位置;人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疆域情况。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的地理位置、邻国、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疆域的面积、边界等详细信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疆域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及其影响。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我国疆域和人口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近年来在疆域和人口方面的新政策及其意义。
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案(湘教版)
课题: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人口统计图表和人口分布图,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提高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4.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指导学生阅读P14正文部分。了解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
指导学生阅读P14阅读材料。讨论我国1990、2011年农村和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
【中国的人口政策】
关于我国的人口国策,同学们并不陌生,但对于这个对策,我们还需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指导学生读P15活动1宣传画。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黑河——腾冲线以东、黑河——腾冲线以西
四.中国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
教学反思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我国目前有将近14亿人,那么人口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吗?我国人口数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知道学生完成P12活动1,教师巡视指点。
据图、组织学生讨论我国人口变化情况。(分两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的速度比之前大大减缓了,但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
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控制人口的关键。
设问:(小组讨论)
1.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哪些问题?
(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数低。)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力?
(传统思想:多子多福、重男轻女。)
3.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生活水平、环境质量。)
《中国的人口》教案 湘教版地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于增长。
(2)学会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和“人口分布图”。
(3)通过读图学会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的分布特点;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所产生的问题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幅地图,学生能从地图中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探究其形成原因。
(2)在涉及人口增长的环节时,要求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在人口分布的环节,要求学生计算人口密度,以此不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增长速度以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及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承接前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少中华儿女呢?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国的人口。
二、新课学习(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多媒体展示: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的面积、人口总数、人口密度。
讨论:对比分析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的面积、人口总数、人口密度总结:俄罗斯国土面积约是我国的1.8倍,而我国人口约是俄罗斯的9.6倍。
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约是加拿大的39倍,约是美国的4.3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多媒体展示:2019年世界人口构成图。
提问:人口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学生回答:中国占世界人口的18%,印度占18%,美国占4%,印度尼西亚占3%,巴西占3%巴基斯坦占3%,其他国家和地区占51%。
总结:中国总人口为14.2亿,比印度大约多5千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得出我国人口的第一个特点: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人口 教案 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3中国的人口 教学设计课题 中国的人口 单元一学科地理年级八学习 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出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3.掌握中国的人口政策。
重点 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难点 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通过以上视频,你知道我国人口最多的三个城市是哪里吗?学生观看视频并领略不同的城市风光。
利用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讲授新课展示表格《世界人口居于前列的国家》19.6%16.7%4.4%59.3%中国印度美国其他国家自主学习:(1)中国人口最多、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哪一个?你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大约有多少?(2)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从中感悟中国人口之多。
阅读表格及图形。
学生读图自主完成问题(1)、(2)。
通过阅读数据,感受中国人口之多。
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人口之多。
合作探究: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活动:(1)利用下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亿),绘制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2)算一算,从1950年到2010年,中国每间隔10年各增加多少人口?分析计算结果,你可以获得哪些结论?(3)按照中国的这种人口增长趋势,估计2020年、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
合作探究: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材料一: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44元,1956年人均国民收入为87元。
材料二:1949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为20.00‰,1956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为11.40‰。
阅读: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逐步下降合作探究:学生合作探究人口过多带来问题,可从日常的切实感受来回答。
学生合作完成第(1)题,自主完成(2)、(3)题。
学生合作探究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感悟能力。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是一节关于我国人口分布、增长和问题的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分布规律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人口问题的深入理解仍需引导。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口问题有所接触,但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分析方法尚需建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数据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地理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口和资源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对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地区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地图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中国人口分布图、各省区人口增长情况表等。
2.资料:关于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影响的案例。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图表,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了解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
教师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学生通过资料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的地区,探讨其原因。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是本学期开始的第一章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以及其相关知识。
内容涵盖了我国领土的四至点、省级行政区划、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等,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和地理知识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数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疆域范围、省级行政区划等知识掌握不扎实,需要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划、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和地理知识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地理学科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划、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疆域范围的概念理解,省级行政区划的分布和特点,人口密度的影响因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地图观察、数据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疆域范围,引发学生对疆域问题的思考。
2.讲解:详细讲解中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划、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3.分析:分析疆域范围的概念,通过地图观察,让学生了解省级行政区划的分布和特点,分析人口密度的影响因素。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
《中国的人口》导学案1、人口概况:(1)人口总量:约亿,世界第,约占世界总数的。
(2)人口特点:人口大,人口快。
(3)人口界线:黑龙江——云南。
(4)分布特点:多少,分布。
原因:①东部气候;地势、土壤;便利,发达。
②西部自然条件;地形;交通,经济。
(5)省区分布:最多:;最少:;密度最小:;密度最大:。
2、人口基本国策:(1)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提高人口。
(2)目的:使人口增长同相适应,同、相协调。
(3)现象:人口严重。
措施:,,。
3、我国人口增长特点:人口数量,但和始下降。
4、人口增长的原因:生活水平,医疗条件,死亡率,出生率。
随堂练习读下图,完成1-3题1、A、B阶段人口增长十分缓慢的原因是()①国家贫穷落后,社会动荡②社会医疗保障条件差③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④隐瞒人口的现象普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C阶段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B.多子多福的观念仍然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C.经济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多D.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死亡率降低3、D阶段人口增长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的生育观念变了,都不愿多生孩子B.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C.人口死亡率大大降低D.人口死亡率增高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加快了城镇化步伐。
据此完成4-5题。
4、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原因描述不确切的是()A.教育、医疗条件好B.就业机会多C. 劳动力充足D. 生活条件好5、下列说法可信的有()①城镇发展太快,难以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②城镇发展会占用有限的耕地资源③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抢了城里人的工作,禁止农村人进城务工④城镇化的发展,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下面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位于黑河—腾冲线以西的是()7、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是()A. 河南、澳门B. 浙江、西藏C. 江苏、西藏D. 四川、澳门8、下表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省区江苏山东新疆西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740 600 12 2A. 人口分布均匀B. 人口分布不均C. 西部地区人口稠密D. 沿海地区人口稀疏9、我国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A. 中国平均人口密度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B. 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C. 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快D.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10、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A.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 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C.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D. 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①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有较大的改善②一直没有实行计划生育③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④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死亡率下降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2、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的新政策,关于我国人口问题和新政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放开二胎②不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③我国人口总数开始减少④我国人口老龄化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3、读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两课时)教案 湘教版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两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待。
教学难点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媒体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课本插图、有关图表。
课时安排二课时板书设计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一、人口基数大、数量世界第一二、人口增长速度快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四、我国的人口政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书)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人口?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2000年世界人口已达60亿,我国人口总数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2.95亿,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2%,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多中国人。
〔板书〕一、人口基数大、数量世界第一〔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见下页),提出问题:人口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居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面积和人口比较表〔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学生活动)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柱状图回答: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个、最少的是哪个?我国人口数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它们各分布在哪里?湖南省人口数有多少?要求学生自己活动得出结论。
二、人口增长速度快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通过观察,由学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1)我国人口基数过大。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意图
1.引 入新课
由与 世界面积 和人口大 国的对比 中引入新 课
2.转 折深入
一方面可通过
1)由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
学生发表意见,在
关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
学生思考讨论中
最多的国家”,学生对这一“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成活跃的教学
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各
气氛,另一方面也
种各样的看法。由启发性问题
是引入人口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 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 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启发式、合作与探究、读图与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
直接引入新课。
教育的有效途径
之一 。
可联系以前学过的世界地
理的知识,提问世界人口总数,
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
例如算一算中
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 积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
讨论、交流
国的人口数分别 是俄罗斯、加拿
大、美国和巴西人
1、结合课本“我国人口的
口的多少倍,中国
增长(公元初~2000 年)”图,
1、引导学生从 图中分析出我国
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
在 1578 年后和
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
1949 年后两个人
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口增长高峰,特别
3、随后,联系正文的“话
讨论、交流
是 1949 年后人口 增长过快的特点。
题”,引出 1970 年我国人口自
2、探究出人口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如果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必将使学生感到乏味。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删减与重组,以便迎合初一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条件。
我将本节课设计成五大板块,力图环环相扣,意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
设计时注重学法的指导,以便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体验过程与方法,并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从学生年龄心理特征考虑,初中二年级学生好动、好奇、乐于表现自己,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获得老师的表扬等等。
抓住学生特点、针对教学现象,我采用电脑课件这种形象、生动、直观、简单、便捷的教学方式,同时采用学生积极、主动、广泛参与的研究体验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发挥和创造的天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教材分析:教材作为课堂学习的材料和工具,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学生知识体系形成的中介,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中国的人口》一节内容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面中国行政区划内容的延伸,又为后面的民族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重点是人口分布的特点及人口问题的对策。
设计时按照学生认知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与整合,调整了教材内容的顺序,并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增减。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我国人口的数量、地理分布特点、人口政策,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识图、析图和绘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各类地理图表,使学生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我国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办法,同时逐步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地理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人口国情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中国的人口-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人口-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态势以及与人口有关的问题;2.掌握调查统计和图表分析的基本方法;3.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中国人口数量、分布、增长态势以及与人口有关的地理问题。
三、教学难点统计和图表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教学内容学时数教学方式中国人口的数量与分布 1 讲授中国人口的增长态势 1 讲授与人口有关的地理问题 1 讲授调查统计和图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2 讲授+实践1. 中国人口的数量与分布通过课件、教材、图片等方式,介绍中国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最多的区域、城市和地区,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布现象。
2. 中国人口的增长态势通过讲授与数据对比,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的时间、速度和变化趋势,让学生知道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及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造成的问题。
3. 与人口有关的地理问题介绍与人口有关的地理问题,比如城乡差距、老龄化及人口红利的问题等等。
让学生看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高他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4. 调查统计和图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讲授调查统计和图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教授如何通过数据搜集、处理等方式,分析出人口问题的相关数据,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人口问题的数据背后的含义和意义。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法;3.实践法。
六、教学评估1.参加讲座并作文献综述;2.提交调查报告;3.分析人口数据并撰写分析报告。
七、教学素材1.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2.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八、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中的反馈和评估,调整课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人口
整体感知
本间共包括中国的人口和中国的民族两方面的内容。
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问题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22%,人口多、人口增长快带来了系列的负面效应。
因此,“中国的人口”这一节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人口现状及分布情况,了解中国人口的特点以及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的民族”主要讲述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及中国的民族政策。
通过教学,使学生清楚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国,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等。
人口问题是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难点,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教学中应注意进行比较教学——中国人口与世界其他几个大国的人口相比较,中国人口自身的纵向比较,从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
(二)能力渊练点
培养学生阅读“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我国人口国情国策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生育观,形成“少生优生好”、“男女都一样”等生育审美观,摒弃“多子多福”“早生儿子早得力”等落后、愚昧、陈旧的生育观念。
二、学法指导
要善于利用图表,从中获得地理核心知识,形成深刻认识。
(图表直观形象、易感知、印象深,教材对重点内容、突出问题都会以图展示以强化)让学生明白,读图分析是获得重点知识的途径。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二)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直辖市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三)解决办法
彩提问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好奇。
通过看有关投影片和课文插图、图表等,使学生弄清楚我国人口的分布及人口特点,然后通过计算人均土地占有量,并将之与其它国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存在,并进而寻找解决途径。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中国人口分布图”(挂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表资料、发动学生思考、计算等,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使结论准确明了。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要求学生弄清楚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及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1999年底世界人口已达60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9亿,我国占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比为:12.9/60x100%=21%,大约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
[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
[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12.9亿人/960万平方千米=134人/平方千米。
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1)找到黑河一腾冲一线,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
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大于200人/平方千米,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线两侧的面积、人口所占比例。
(3)确认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由学生归纳:
黑河一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省,这些地区多为平原区,适于人们生产和生活。
而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不利于人们生产和生活。
[教师小结]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
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而决定的。
[板书]三、乡村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异
[过渡]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农村与城镇也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我国的经济发
[
(1)计算1994年(全国人口为12亿)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数量;
(2)世界平均城镇人口比重为41%,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仍低于这个水平为今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人口分布将出现什么问题?
(3)城乡人口怎样合理分布,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学生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点:①全国仍有8.5亿人口在乡村,乡村容纳不下这样多的劳力,应该就近建设新型城镇,以缩小城乡差别;②为保护大城市的环境,应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建设卫星城以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
[板书]四、华侨与华人
[过渡]我国到海外的移民,大致分为华侨与华人两种,前者指长期侨居国外并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后者指定居国外并取得外国国籍的,又称为外籍华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华侨和华人热爱国家以及他们积极支援国家建设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师说明]我国赞成与鼓励华侨自愿地选择自己的国籍。
我国政府和人民十分
关怀和重视保护海外华侨和华人的正当权益。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知道了我国人口的分布,乡村与城镇人口的差异,了解了华侨和华人的情况,这对我们学习中国的人口问题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复习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引出新课。
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764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
(1)我国人口基数过大。
1949年为5.4亿,1996年时就达到12.2亿。
(2)增长速度过快。
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47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1.3倍,达到12.2亿。
[板书]五、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
[教师设问]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1.0%,10亿人口与1 000万人口的两个国家每年各增加多少人口?
[学生回答]前者每年增加1 000万人口,后者每年增加10万人口。
[教师小结]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形成了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
[板书]2.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口增长差异的原因
[教师设问]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懂得了由于旧中国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
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
[教师提问]人口的增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