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说与习俗汇总

合集下载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_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_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_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传统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生活中,你知道的中秋节习俗有哪些?我国各地都有哪些中秋节习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_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传统,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目录【1】中秋节的来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中秋佳节。

历法说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每逢八月十五人们仰望夜空,看到较之其他月份的更圆、更皎洁的圆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他乡的游子,也以此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因而,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最早记载于《周礼》,其意为秋季的第二个月。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里面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其一,与农业生产相关。

“秋”字的含义是:“庄稼成熟曰秋。

”农历八月,各种农作物逐渐成熟,农民们为表达因丰收喜悦的心情,便以八月十五这天作为节日进行庆祝。

因为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

其二,《礼记》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祭月亮,因而早在春秋时代,帝王有祭月、拜月的活动。

后来达官贵人和文人学士也相继效仿,渐渐传到民间。

形成举国欢庆的节日。

相传后羿射日成功,拯救了人民,获得王母娘娘所赐两颗仙丹。

如若服一颗就会长生不老,两颗就会即刻升仙。

后羿大喜,想与自己的爱妻——美丽善良的嫦娥——一同服用。

后羿把仙丹交给嫦娥,让她先珍藏起来,以择良辰吉日,沐浴更衣再一同服用。

然而此事,被后羿的手下蓬蒙所知,趁一日后羿不在家,就持剑闯人女眷居所,逼嫦娥把仙丹拿出来,嫦娥自知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趁其不备,把仙丹全部吞人腹中。

嫦娥吞下仙丹,身子马上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空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后羿回来不见爱妻,得知因果,伤心欲绝的他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么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中秋节,又称为月圆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祭月活动,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中秋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常见的习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最早可追溯到中国上古时期的殷商时代。

据传,殷商时期的帝王妻子嫦娥在一个月圆之夜飞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子。

为了纪念嫦娥仙子,人们开始在每年中秋月圆之夜举行祭月活动。

这也是中秋节的最早起源。

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中秋节逐渐与农业生产和丰收的传统联系在一起。

农耕社会的人们通过庆祝中秋节,祈求丰收和幸福团圆。

中秋节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人们通过亲友团聚,共同欢庆这一节日。

中秋节因此也被称为团圆节。

二、中秋节的习俗1.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它是一种圆形糕点,代表着团圆。

传统的月饼有许多不同的口味和馅料,如莲蓉、豆沙和五仁等。

人们在这一天会品尝月饼,以表达对团圆的渴望和祝福。

2. 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月饼和茶水,一家人或亲友们一同赏月。

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团圆和圆满,人们希望通过赏月来祈福。

3. 点灯笼点灯笼也是中秋节时的一种习俗。

人们将纸灯笼挂在房屋门前或树上,用烛光照亮夜空。

灯笼具有象征光明和希望的意义,也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4.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秋节的一个重要传说。

人们讲述着嫦娥仙子的故事,通过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她。

这包括听讲座、参观展览和观看嫦娥奔月的舞蹈表演等。

5. 赛月饼在一些地方,还有赛月饼的活动。

人们通过制作不同形状的月饼并比赛,以展示他们的烹饪技艺和创意。

三、结语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传承了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

它不仅代表着对团圆和幸福的向往,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丰收的感恩之情。

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

让我们一起,在中秋佳节中感受浓浓的亲情和美好的祝福吧!。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中秋节的故事传说中秋节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祭月、观潮等。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既然这样,那你知道哪些中秋节的知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及故事传说,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

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

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

汉辞网认为,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传说故事:嫦娥奔月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

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节传说故事:月下独酌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

“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

《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中秋节传说故事:玉兔捣药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中秋节又名仲秋节,也叫团圆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二大传统节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别的传统节日一样,也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中秋节有着一段凄美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大地冒*。

地上的*苦不堪言,流离失所。

一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山,挽弓搭箭,一口气*下了九个太阳,因而倍受人敬仰。

后来,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嫦娥。

有一天,后羿去昆仑山求道,巧遇王母,被赐予长生丹。

后羿不忍心撇下嫦娥,就将仙丹交于嫦娥。

不料,被小人蓬蒙发现。

一天,蓬蒙趁后羿狩猎之时,威逼嫦娥交出灵丹。

嫦娥当机立断,将仙丹吞下。

于是,便飞天成仙,借住月亮上的广寒宫。

后羿回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便痛不欲生。

他追啊跑啊,可是,他跑月亮也跑,他停月亮也停。

他知道再也追不回嫦娥了,便举头望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突然发现发现月亮上好像出现了嫦娥的身影。

后羿赶紧在院子里摆上嫦娥最喜欢的糕点,以此纪念嫦娥。

从此,这一中秋祭月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了。

月饼的出现始于元朝。

由于元朝的残酷统治,中原广大*纷纷起义。

当时,朝廷搜查的十分严密。

*事刘伯恩想出妙计,将纸条放入饼中,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起义。

再将饼运进义**营。

八月十五,一举攻城,攻下了元大都。

朱元璋*喜若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月饼作为食物赏赐群臣。

于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

在中秋前夕,听着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品着甜甜的月饼,让人感到了浓浓的中秋气息。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的节日。

一、来历: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习俗。

相传古代人们为了祈求丰收和庇佑,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向明亮的圆月祭祀。

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成为了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二、风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就是赏月。

当晚,家人团聚,一同赏月,传说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常被讲述。

2. 吃月饼:中秋节的主食是月饼。

月饼通常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

人们相互赠送月饼,寓意着团圆和祝福。

3. 点灯笼: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风俗是点灯笼。

人们会在家门口或花园里挂灯笼,营造出温馨的节日氛围。

特别是在公园或广场上还会举行灯笼展览,各种造型的灯笼争奇斗艳,壮观非常。

4.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季节,人们会在这时欣赏桂花的香气和美丽。

5. 祭拜家神: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为家中的神像或祖先设立祭拜台,烧香祭拜,祈求平安和祝福。

三、故事:1. 嫦娥奔月: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太阳,炎炎夏日使人们苦不堪言。

于是后羿英勇地射下九个太阳,挽救了人间。

但他的举动引起了太阳神的愤怒,太阳神降下久旱。

后羿为了挽救百姓,从王母娘娘那里得到了不死药。

但被嫉妒的弓箭手冯宣偷走,后羿只好把药丹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嫦娥不忍看到百姓苦苦哀求,决定用这颗药丹消灭罪恶并拯救百姓。

她吞下了药丹后飞升至月宫,成为嫦娥仙子,并定居在月亮上守护着人间。

2. 后羿射日:相传,后羿为了救世人们,这天以力大无穷、箭术精湛的他开始实施了射日计划。

后羿利用自己超人的力量,用绣线一箭射往天空的九个太阳,成功拯救了人类,太阴隐去九个太阳,回到了正常的状态。

人们敬佩他的英勇事迹,将他的名字流传至今,中秋节也因之而更加庄重隆重。

以上是关于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的简要介绍。

希望大家能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与家人团聚,共度一个温馨美满的中秋节。

中秋节传说+中秋习俗+中秋诗词+中秋名篇

中秋节传说+中秋习俗+中秋诗词+中秋名篇

中秋节传说+中秋习俗+中秋诗词+中秋名篇八月十五,秋已过半,是为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

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你知道吗,关于中秋佳节有好多有趣的传说、和名家著作,快和老师一起来读读看吧!中秋节传说嫦娥奔月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包成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不料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见,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药奔月。

后羿归来后,只能仰望夜空,对着月中身影呼唤爱妻,并摆上香案、放上果品,遥祭嫦娥。

就这样,中秋节这天祭拜月亮的习俗世代相传。

吴刚伐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

汉朝西河人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砍伐桂树。

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几千年来,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李白有诗云,“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玉兔捣药,道教掌故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

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中秋习俗祭月、赏月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

如今,赏月成为中秋佳节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吃月饼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人们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小提示:大多数月饼含脂肪、热量比较高。

老人和小孩由于消化能力不强,多吃月饼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中秋节期间一定要适量食用月饼。

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广东地区将花灯挂于高处,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备受大众的关注与喜爱。

每当中秋节快到的时候,大家都会着手准备各种庆祝中秋的活动。

为大家整理了“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

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

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

中秋节起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夏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的风俗1、走月中秋节之夜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

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

2、祭月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拜祭月神。

自古至今,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

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3、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传说(精选4篇)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传说(精选4篇)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传说(精选4篇)1.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传说篇一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在廿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

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

祭月作为民间节日重要的祭礼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

“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据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

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流行。

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流行。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

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明清时期,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1. 来历一: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

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

这一天最初是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的中秋节。

2. 来历二: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

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后,得到了一个成仙的药。

他的妻子嫦娥在八月十五这天吃了仙药,然后飞到了月亮。

后羿对嫦娥深感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摆上嫦娥最爱的食物。

3. 来历三:与祭祀土地神有关。

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成与土地神息息相关,所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基于上述内容和之前的结构,我为你重新撰写了一篇文章:---中秋节:古老传说与现代庆祝中秋节,又被称为月圆节或团圆节,是华人社区中的重要传统节日。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明亮的满月高悬在夜空,家家户户都会团聚一堂,庆祝这个古老的节日。

但你知道中秋节是如何起源的吗?又有哪些传统的庆祝方式呢?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月神崇拜。

在那个时候,月亮被认为可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人们会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月神的庇佑。

但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他的传说与中秋节的起源有关:1. 祭月传统:古代的帝王会在这一天祭拜月神,祈求国泰民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习俗也被普通百姓所采纳,并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中秋节。

2. 嫦娥奔月:这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中秋传说。

嫦娥吃下仙药后,飞到了月亮,成为了月宫的仙女。

她的丈夫后羿每年都会在这一天摆上香案,祭拜嫦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3. 祭祀土地神:在农耕社会,人们会在中秋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

中秋节的风俗1. 赏月:在中秋之夜,人们会走出家门,仰望那轮明亮的满月,表达对家人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2.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它的圆形代表了团圆和完整。

中秋节的民俗传说及历史典故

中秋节的民俗传说及历史典故

中秋节的民俗传说及历史典故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最为喜爱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品尝月饼、赏月、赛诗等。

而中秋节的民俗传说和历史典故更是增添了这个节日的神秘和魅力。

一、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最为人所熟知的传说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于是,后羿这位英勇的射手挺身而出,用神箭将九个太阳射下,使得人们重获太阳的光明。

为了感谢后羿的英勇行为,天后赐予他一颗不死之药。

然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却被一群贪婪的人所觊觎。

为了保护不死之药,嫦娥决定吞下药丸,飞上月亮。

从此,嫦娥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每年的中秋之夜,人们就能看到她在月亮上翩翩起舞。

这个传说不仅寓意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象征着团圆和爱情的力量。

二、吴刚和玉兔的故事除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吴刚和玉兔的故事。

相传,吴刚是一个木匠,他因为砍倒了一棵不朽的仙桂树,被贬到了月亮上。

在月亮上,吴刚过着孤独的生活,他的唯一伴侣就是一个叫玉兔的仙兽。

每年的中秋之夜,人们都能看到月亮上的吴刚和玉兔,他们一起采摘仙桂树的果实,希望能够重获自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贪得无厌,否则就会失去更多。

三、中秋节的历史典故中秋节的历史典故也是丰富多彩的。

据史书记载,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

周朝时,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祀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向月亮祭拜,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而在唐朝时期,中秋节被正式定为国家的节日,皇帝会在这一天亲自主持祭月仪式,并举行盛大的宴会。

中秋节的习俗和传统也逐渐形成,如赏月、吃月饼等。

在宋朝时期,中秋节更成为了一个团圆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至今,中秋节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总之,中秋节的民俗传说和历史典故丰富多样,它们不仅寓意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象征着团圆和爱情的力量。

中秋节的民间故事与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民间故事与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民间故事与传统习俗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欢聚一堂,共享丰收与团圆的喜悦。

除了赏月、吃月饼等传统习俗外,中秋节还有许多丰富多样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富有趣味,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秋节最著名的传说之一。

相传古代有十太阳,每天轮流出现照耀大地。

后羿是一个英勇善射的年轻人,他用神箭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们,被尊为英雄。

然而,后羿贪婪的妻子嫦娥偷吃了仙丹,得到了不老不死的力量。

后羿得知此事后,怕仙丹给人间带来灾祸,决定将仙丹藏起来。

但他的妻子嫦娥在他不在家时偷偷找到了仙丹,并吞服下去。

嫦娥吞下仙丹后,身体开始飞升,最终飞上了月亮,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

从此以后,人们每年中秋节都在庭院里摆上水果和月饼,向嫦娥祈福,祈求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二、吴刚捣药吴刚捣药是中秋节的又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吴刚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曾经犯过弑父的罪行,为了能够获得赦免,他决定去找到仙草,希望通过炼丹来洗清罪孽。

他每天拼命努力,但草药的生长速度超过了他的脚步。

最终,他被困在月亮上,成为了月宫的仆人,被命令每天捣药。

而吴刚捣药的故事也成为了中秋节民间故事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这个故事寓意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努力不懈的精神。

三、赏月与月饼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就是赏月和吃月饼。

月亮在中秋之夜特别明亮,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赏的好时机。

人们通常会在庭院或阳台上摆上桌子,供上水果、糕点、茶叶等食物,边赏月边品尝美食,共享团圆之夜。

而月饼则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食物,有着丰富多样的口味和馅料选择,如蛋黄、莲蓉、豆沙等。

人们将月饼作为节日礼品,互赠亲友,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和思念。

四、花灯游行除了赏月和吃月饼,花灯游行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花灯是一种装饰精美的灯笼,通常由纸或绢制成,内部藏有蜡烛或电灯泡。

在中秋节当晚,人们会手持花灯,沿着城市的大街小巷游行,展示各种各样的花灯艺术。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2023年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3年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欢迎大家收藏和阅读。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节日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也有历史学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的时候。

这一天,唐军裴寂看见月亮,成功发明了月饼作为军粮,成功解决了军中粮食不够的问题。

此后,人们便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以此作纪念。

中秋节的风俗祭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赏月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盛,也有祭月的仪式。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中秋节之夜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

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

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有着许多传说和习俗,这些故事和活动丰富了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传说一: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秋节最著名的传说之一。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每天轮流照耀大地,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于是,后羿英勇地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世人。

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人们将一种特殊的甜点——月饼,制作成圆形,寓意圆满和团圆。

故事还说,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不该吃的仙丹,变成了美丽的女神,最终被安置在月亮上。

每年的中秋之夜,人们就可以在天空中看到嫦娥奔月的故事。

传说二:吴刚打桂另一个著名的中秋传说是关于吴刚和桂树的故事。

相传吴刚是一位能工巧匠,他为了追求神仙的长生不老,前往蟠桃园寻找灵药。

然而,他错过了机会,只得化成了一棵桂树。

据说,在每年的中秋之夜,吴刚会下凡,给人们送去桂香。

为了纪念这个故事,人们在中秋节期间会采摘桂花,制作成香囊或者插在家中,以祈求吉祥和长寿。

习俗一: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赏月。

中秋之夜,明亮的圆月升起,人们会在家人或者朋友的陪伴下,一起来到露台或者室外的空旷地方,观赏皎洁的月光。

与此同时,人们还会品尝着美味的月饼和瓜果,享受团聚的欢乐时光。

赏月是中秋节最浪漫和感人的时刻,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

习俗二:玩花灯中秋节的习俗还包括玩花灯。

在这一天,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如灯笼、灯船等,然后晚上点亮它们,让美丽的灯光照亮夜空。

花灯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动物、花草、人物等,而点亮花灯则寓意着希望取得好运和祈求平安。

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喜欢追赶花灯,玩耍其中,给中秋节增添了一份欢乐和童真。

习俗三:品尝月饼中秋节离不开美味的月饼。

月饼的制作材料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豆沙、莲蓉、五仁等口味。

每一块月饼都有着浓厚的寓意,一般都是圆形的,寓意团圆和美满。

除了传统的口味,现代的月饼也有创新的口味,如冰皮月饼、巧克力月饼等。

中秋节的传统民俗传说

中秋节的传统民俗传说

中秋节的传统民俗传说在中国,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庆祝着秋天的丰收和家庭的团聚。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伴随着许多传统的民俗传说。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传统民俗传说。

1. 嫦娥奔月民间传说中,最有名的中秋节传说之一是嫦娥奔月。

相传在古代,天上有十个太阳,炎热难耐。

后羿英雄射下九个太阳,仅留下一个以供人们生活。

为了感谢后羿拯救人民,玉帝赐予后羿一颗不朽之丹。

然而,有一天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吞了这颗丹药后,开始飞升至月宫。

据说在每年的中秋夜,人们可以在明亮的月光下看到嫦娥在月宫中度过的美好时光。

2. 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相似的传说是“后羿射日”。

传说中,十日并存让大地酷热不堪,导致农作物无法生长。

为了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后羿年轻而英勇,他决定挑战天神,并成功射下了九个太阳。

人们相信中秋节的满月代表了后羿的完美射日,因此,每年的中秋节,人们都庆祝后羿的伟大壮举。

3. 玉兔捣药另一个与中秋节相关的传说是“玉兔捣药”。

传说,在月宫中,有一只名叫玉兔的兔子,它是嫦娥的伴侣。

玉帝将一本神秘的仙方交给了玉兔,并让它用神药保护人们免受疾病的侵袭。

玉兔每天细心地捣药,将这种神奇的仙药分发给需要的人们。

据说,在中秋节的满月夜晚,人们可以在月亮上看到玉兔捣药的身影。

4. 吉祥之兽—狮子除了以上的传说,还有一个与中秋节相关的传统民俗是关于狮子的。

传说中,中秋节的夜晚,神灵会派遣仙狮降临人间,为人民带来幸福和吉祥。

狮子舞蹈是中秋节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舞狮子的表演旨在驱邪避恶、祈福平安。

人们相信,舞狮能带来好运和财富,因此,在中秋节期间,狮子舞蹈表演是不可或缺的。

中秋节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的节日,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传统民俗传说。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玉兔捣药以及舞狮子都是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故事。

通过庆祝中秋节,人们不仅享用着美味的月饼,还能传承和传播这些美丽的传统传说,让中秋节成为一个充满文化和魅力的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8月15日,是人们在团月之时庆祝的一种习俗。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祭月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与家人团圆、赏月并欣赏月饼的传统盛会。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传说。

相传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出来照耀大地,但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拯救人民,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使世界恢复宁静。

然而,后羿之妻嫦娥无意间误饮了仙药,飞上了月亮。

为了怀念妻子,后羿每年在这个时候拜月,并将这个习俗传承下来,形成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

二、中秋节的风俗习惯1. 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在这天通常会找一个宽敞的地方,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

月亮的圆形代表着团圆,所以赏月也象征着亲人团聚的愿望。

2. 吃月饼: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都会赠送和品尝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其制作过程繁琐,口感丰富多样。

里面的馅料有豆沙、莲蓉、红豆等多种口味。

传统的月饼上还会印上花纹,如兔子、莲花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3. 赏花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南方城市,中秋节还有赏花灯的习俗。

人们会沿街散步,欣赏五彩缤纷的花灯,这些花灯造型各异,如龙、凤、兔子等,灯光明亮,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

4. 玩游戏:中秋节也是家庭聚会的时候,人们会一起玩各种传统游戏。

其中最流行的游戏是“猜灯谜”。

人们在花灯下贴上谜语,其他人则猜谜语的答案,猜对了可以获得小奖品。

5. 龙舟竞渡:在一些地方,中秋节还有一项传统的活动,那就是龙舟竞渡。

人们组成龙舟队,在河流或湖泊中竞渡划船比赛,船上的队员有节奏地划着船桨,船尾有人敲鼓助威,气氛热烈而喜庆。

三、结语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瑰宝,是人们表达思念和祝福的重要时刻。

通过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习俗,人们在这一天共同感受团圆和温馨。

无论身在何方,中秋节都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节日,一个可以与亲人团聚、祈福家庭和美好未来的时刻。

中秋节故事习俗

中秋节故事习俗

中秋节故事习俗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下面是中秋节的一些故事和习俗:
1. 嫦娥奔月:传说古代有十个太阳轮流升起,给人民带来灾难。

后来,英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被封为王,并得到了长生不老的药。

后来,他的妻子嫦娥偷偷吃了这颗药变成了仙人,飞到月亮上度过了余生。

2. 吴刚捣药:传说吴刚是嫦娥的邻居,他因为一时冲动杀了王后羿,被贬为月宫药厨长。

每年中秋节,吴刚会在月宫中冲击仙丹,但仙丹会因为力量太大而飞走。

3. 吃月饼:中秋节最重要的是吃月饼。

相传明朝时,中国抵抗元朝统治的民族英雄,将秘密暗号藏在月饼里,以便进行反抗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吃月饼成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4. 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

古人认为中秋节月亮最圆,象征团圆和幸福。

家人和朋友会一起在户外赏月,边赏月边聊天,共度美好时光。

5. 燃灯笼:中秋节夜晚会点亮彩灯和灯笼,以庆祝节日。

灯笼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可以排除病魔和灾难,也代表着家庭的团圆和幸福。

以上是中秋节的一些故事和习俗,这些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秋节庆祝的重要内容。

中秋节的故事与风俗

中秋节的故事与风俗

中秋节的故事与风俗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传说故事和各地的独特习俗。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和风俗:1. 后羿射日:传说古代天空曾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

但有一天,这十个太阳突然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大地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和热浪。

天帝得知此事,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凡协助人类。

后羿带着天帝赐予的红色弓和白色箭,以及他的美丽妻子嫦娥来到人间。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供人们生活所需。

从此,人们把射日的故事传颂千古。

2. 嫦娥奔月:后羿的妻子嫦娥,因误食了西王母赐予的不死之药,飞升月宫。

这个故事寓意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逢中秋节,人们会观赏明月、吃月饼、赏花灯,以此怀念嫦娥和她的奔月传说。

3. 祭月:古代帝王为了祭奠月亮,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亲自到京城外的坛庙祭祀月亮。

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民间习俗,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现在,许多地方仍有祭月仪式,人们通过祭月、赏月、拜月等方式,表达对月亮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4. 赏月:中秋节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机,人们在这一天会聚集在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寓意家庭团圆和幸福。

5.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代表性食品,寓意着团圆和美好。

民间有“八月十五月儿圆,吃了月饼过好年”的谚语。

6. 赏花灯:中秋节期间,各地会举行盛大的花灯游行。

人们制作各种造型独特、色彩艳丽的花灯,寓意着生活的繁荣和光明。

7. 舞龙舞狮:在一些地区,中秋节期间还会举行舞龙舞狮的表演,以求来年好运和五谷丰登。

8. 挂灯笼:中秋节前后,各地会挂起象征团圆和喜庆的大红灯笼,烘托节日气氛。

总的来说,中秋节是一个寓意美好、团圆的节日,各地的风俗习惯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月亮、团圆和幸福展开。

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家庭、朋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及由来_中秋节有什么含义

中秋节的习俗及由来_中秋节有什么含义

中秋节的习俗及由来_中秋节有什么含义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秋节的习俗及由来,供大家阅读参考。

中秋节习俗1、月饼每到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我们对亲情的寄托。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月饼,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

在节日当晚,一家人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每个人都要吃,这代表了自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象征着团员。

2、设香案中秋季也是祭月的节日,人们会设香案,点上香,放上水果、月饼等,香案置于院落中,表达了对月亮的祭拜,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敬仰。

3、赏月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骚客们发起,他们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习俗,这一天一家人一起赏月那叫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

无论如何,这一天,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看几眼月亮。

中秋节的由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地传说与习俗汇总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地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地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地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地华人华侨地传统节日.自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保护,年月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地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地.
传统活动
、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地,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地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地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地,在外地地,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地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民间拜月,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地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地名篇中都有咏月地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地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地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地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地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地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地活动之一.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地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地《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地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
《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地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地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地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地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地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地形式.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地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地《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地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地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地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地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地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地.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地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地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地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
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地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地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地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地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地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地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地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地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地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地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地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地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
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地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地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地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地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地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地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地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地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地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地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地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地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地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地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地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地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地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地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地“霓裳羽衣曲”.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地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地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地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地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地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地“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地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