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卷一法理学冲刺试题
司法考试《一卷》冲刺试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一卷》冲刺试题及答案2015年司法考试《一卷》冲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 法的本质是法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的统一B. 法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和认可的,并由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现,这些体现了法的正式性,而法的正式性正是法的本质的最终体现C. 法的本质根源在一定社会物质的生活条件D. 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具有公共性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哪一情况?A. 个别指引B. 确定的指引C. 不确定的指引D. 非规范性指引3. 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价值的表述不能成立?A. 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B. 法律本身所有的各种属性是法律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C. 秩序是法律的基础价值,处于法律价值的顶端D. 正义能推动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4. 李某的外甥隋某(19岁)在今年的高考(Q吧)中取得优异成绩,被名牌大学录取。
李某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作为奖励赠送给了隋某。
李某与隋某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①调整性法律关系;②保护性法律关系;③纵向法律关系;④横向法律关系;⑤单向法律关系;⑥双向法律关系A. ①③⑤B. ①④⑤C. ②④⑥D. ①④⑥5. 下列不属于法产生的共同规律的表述是?A. 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B. 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C. 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D. 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合为一体到逐渐分化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法律关系表述正确的是哪些选项?A.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内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贯彻的实现状态B.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刑事法律关系C. 非法同居关系,无效的合同关系都可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D. 法律关系的特殊性正在于它的国家意志性,特定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对于法律关系的建立与实现没有作用2. 下列属于法律意识的表现的有?A. 某教授对依法治国理论进行的系统论述B. 某妇女组织认为"包二奶"问题应由法律进行调整C. 省参加高考的考生认为国家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存在不公正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欲起诉有关部门D.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被告人管某从律师处得知刑事诉讼中"上诉不加刑"的原则后,决定上诉3. 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A. 法的实现是人们施行法律,使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B. 法的实效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C. 法律监督以法律实施及人们行为的合法性为监督的基本内容D. 法律执行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4. 《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行政处分适用的对象,是( )。
A.公民B.法人C.公务员D.社会组织正确答案:C解析:行政处分,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违法失职的国家公务员或所属人员所实施的惩戒措施,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知识模块:法律责任2.( )是指行为人只要其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外部联系,就应承担责任。
A.混合责任B.严格责任C.过错责任绝对D.绝对责任正确答案:D解析:绝对责任,是指行为人只要其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外部联系,就应承担责任。
知识模块:法律责任3.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择项中的哪一行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人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小时后,才将康某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D.高某在与3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正确答案:D解析:A属于自助免责、B为时效免责、C为合法行为。
D构成犯罪,不能免责。
知识模块:法律责任4.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
A.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B.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C.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D.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正确答案:B解析:法律责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划分。
以责任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以责任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以责任的人数不同为标准,可以分为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
以行为人有无过错为标准可以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知识模块:法律责任5.罚金属于( )。
A.经济制裁B.民事制裁C.行政制裁D.刑事制裁正确答案:D解析:罚金属于刑罚中财产刑,注意与罚款的区别,罚款属于行政制裁。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在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报(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C.国务院批准后生效D.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正确答案:B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知识模块:法的制定2.法律确立的最后阶段是( )。
A.法律议案的提出B.法律草案的审议C.法律草案的通过D.法律的公布正确答案:D解析:法的形成要经过4个阶段:(1)法律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2)法律草案的审议。
(3)法律草案的通过。
(4)公布法律。
公布法律是立法机关或者国家元首就已经通过的法律,为使公民知晓和遵守,而予以公布。
它是法律确立的最后阶段。
知识模块:法的制定3.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的规定制定了《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
这属于( )。
A.立法行为B.执法行为C.司法行为D.适用法律的行为正确答案:A解析:国务院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有三种名称:条例、规定、办法。
“办法”属于行政法规的一种。
因此本题中国务院的行为是立法行为。
知识模块:法的制定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C.诉讼和仲裁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正确答案:A解析:依《立法法》第8条规定,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诉讼和仲裁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只能由法律规定。
知识模块:法的制定5.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哪个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进行部分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A.宪法B.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C.基本法律D.国际条约正确答案:C解析: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无权修改,只能由全国人大进行修改。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本部分51-90题,每题2分,共80分。
1.关于制定法、习惯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习惯法和国家法之间没有交集B.习惯法是制定法的重要来源C.习惯法一般是由习惯演化发展而来的D.制定法是指国家机关根据具体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正确答案:B,C,D解析:习惯法与习惯不同,它是由国家认可的法律,因此属于国家法。
选项A错误。
很多制定法会把习惯法的内容纳入,以更适应社会需要。
选项B是正确的。
知识模块:法理学2.下列哪些选项不形成法律关系:A.夏某与大学四年级的黄某租房同居B.小丁欠老刘赌博款1200元C.白律师对蒋工程师说他要去抢银行D.小方贩卖黄色光碟的行为正确答案:A,B,C解析:通过实例来理解法律关系,注意法律关系由于法律调整而形成。
对“夏某与大学四年级的黄某租房同居”、“小丁欠老刘赌博款1200元”法律没有予以调整;“白律师对蒋工程师说他要去抢银行”仅仅表示了某种思想,法律不调整人的思想,所以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
知识模块:法理学3.下列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A.无论现代法律还是古代法律,都不直接调整人的思想,不直接对人的意识、观念发生影响B.法律的安定性是法律的第一项使命C.法律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共识D.强制性是法律固有的特征,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正确答案:A,D解析:现代法律与古代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现代法律是调整人的行力的规范,不直接调整人的思想,不直接对人的意识、观念发生影响;法律具有强制性,但强制性不是法律所独有的。
知识模块:法理学4.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其中“剂”指:A.买卖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B.买卖兵器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C.带有动产抵押性质的买卖的契券D.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正确答案:A,B解析:买卖契约:质剂。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哪种观点,不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 )A.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民族的永恒不变的争议或道德准则B.法学作为科学无力回答正义的标准问题C.法在本质上是内含一定道德因素的概念D.凡同道德对抗的法均是法正确答案:C解析:所有的实证主义理论都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时,没有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与道德是分离的。
具体来说,实证主义认为,在法与道德之间,在法律命令什么与正义要求什么之间,在“实际上是怎样的法”与“应该是怎样的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
法在本质上是内含一定道德因素的概念是自然法学派的观点,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不论法是否与道德对抗均是法。
故应选C项,其他三项均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
知识模块:法理学2.下列关于法的普遍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 )A.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B.法的普遍约束力是以外在强制力为特征的约束,而其他社会规范则以内在强制为主要特征C.法的普遍性在空间上是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因此,它不是绝对和无限的D.法具有普遍性,因此,一切具体的法律的效力是完全相同的正确答案:D解析:法的普遍性指的是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一体遵守法律。
但并不是所有具体的法律的效力都是完全相同的。
有的法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有的法仅在一定区域内有效。
另外,法的普遍约束力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的,这种强制力是一种外在强制,它不同于道德、宗教等规范的内在强制。
综上只有D项错误。
知识模块:法理学3.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法的本质是法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的统B.法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和认可的,并由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现,这些体现了法的正式性,而法的正式性正是法的本质的最终体现C.法的本质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D.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具有公共性正确答案:C解析:我们一般说的法的本质的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法的理论中的法的本质理论。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立法体制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及其行使以及立法机关的设置等方面的制度。
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立法体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一元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C.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规章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法的运行2.下列关于法的实施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通常所说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的执法指的是狭义的执法B.一般认为,司法具有公正优先性、终极性、主动性等特点C.守法的范围也包括遵守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D.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大致分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其中国家机关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法的运行3.下列情形中,属于狭义的法律适用的是哪一项?( )A.某市公安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王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决定B.某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以强奸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7年的判决C.某市工商局依法对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赵某予以处罚D.某市委作出的关于严肃处理某党员领导干部经济问题的决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法的运行4.关于法律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正式解释也叫法定解释,有时也称有权解释,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B.体系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C.文义解释实质上使法律适用者在做法律决定时严格地受制于制定法,相对于其他的法律解释具有优先性D.客观目的解释是根据过去和目前事实上存在的任何个人的目的,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正确答案:D解析:客观目的解释是根据“理性的目的”或“在有效的法秩序的框架中客观上所指示的”目的即法的客观目的,而不是根据过去和目前事实上存在的任何个人的目的,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法治的优越性之一是它意味着效率,这主要是因为法治( )A.具有高度严肃性B.具有很强的权威性C.具有极大的稳定性D.具有高度规范性正确答案:B解析:权威性意味着法律顺利得到实施,带来了效率。
知识模块:法理学2.法治是以( )名义制定和实施的。
A.统治阶级B.人民代表C.全体公民D.国家正确答案:D解析:法治必须要以国家的名义制定并保证法治的实施。
知识模块:法理学3.“人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这是( )提出的。
A.卢梭B.洛克C.柏拉图D.霍布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法理学4.下列选项当中,( )不属于法治的实体基本原则。
A.自由B.共同福利C.适用法律一律平等D.人道主义正确答案:C解析:适用法律一律平等,是程序原则。
知识模块:法理学5.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素是( )A.健全法制B.依法办事C.以法治国D.有法可依正确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素是依法办事。
知识模块:法理学6.法治的核心是( )A.依法办事B.司法独立C.保护人权D.对国家权力的分丁和制约正确答案:A解析:依法办事是法治的最基本准则。
在立法民主的基础上的法治,核心问题就是严格依法办事的问题。
知识模块:法理学7.法律或者法治绝不能直接规定某人成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和学者,但法律或法治可以为人们成为科学家或学者提供某种条件和环境,这间接地说明法治具有( )A.强制性B.效率C.民主D.文明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法理学8.下列不属于柏拉图的观点的是( )A.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B.法律是第二位最好的C.除非由哲学家成为国王,否则人类将永无宁日D.不应将许多条文强加于优秀的人,如果需要什么规则,他们自己会发现的正确答案:A解析:法治优于一人之治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5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5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本部分51-90题,每题2分,共80分。
1.下列关于法的实施、法的实现和法的实效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的实施侧重于过程和活动,法的实现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B.法的实施也不同于法的实效,法的实效侧重于法律实施后的结果和状态C.法的实施是法的实效的前提条件D.法的实现是法的实施的过程性和法的实效的结果性的结合正确答案:A,B,C,D解析:法的实现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
法的实施是指人们实行法律,使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法的实效是指法律被人们实际施行的状态和程度,侧重于结果。
法的实现是将法的实施的过程性与法的实效的结果性结合的一个基本范畴。
知识模块:法理学2.法律执行与法律适用存在差别,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表现了两者的不同?( )A.法律执行的价值具有多元性B.法律执行的内容具有广泛性C.法律执行的活动具有单方面性、主动性D.法律执行的程序具有效率性正确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执行的特点。
“法律执行的价值具有多元性”为干扰项。
知识模块:法理学3.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其内容包括( )A.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B.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逻辑推论和必然结果C.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相辅相成,互为条件D.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之一正确答案:B,C,D解析:有法可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故A项错误。
知识模块:法理学4.有法必依的具体要求是( )A.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应执法如山B.一切执法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办事C.国家特定机关依法立法D.全体公民一律遵守法律正确答案:B,C,D解析:选项A是执法必严的要求。
知识模块:法理学5.下列哪些活动不属于执法?( )A.某法院与一公司签汀审判庭的装修协议B.海关工作人员认为某人有走私嫌疑而查办该案件C.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D.某审判员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口角对其进行劝解正确答案:A,D 涉及知识点:法理学6.下列哪些属于执法的原则?( )A.依法行政原则B.公平合理原则C.注重效能原则D.被动中立原则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法理学7.我国司法的原则包括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 )A.法治原则B.合议制原则C.自由裁量原则D.司法独立原则正确答案:A,D解析: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3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3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以( )为主。
A.道德B.宗教规范C.习惯D.法律正确答案:C解析:原始社会尚未出现阶级和国家,因此不存在法,原始氏族习惯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
知识模块:法的历史2.法律最早出现于( )。
A.氏族公社时期B.原始社会后期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C解析:法律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第一个形态,因此法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
知识模块:法的历史3.需要依靠氏族成员自觉遵守和氏族首领的威望来维持,但也有一定强制性的是( )。
A.原始社会的习惯B.伦理C.法律D.阶级社会的道德正确答案:A解析:在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不存在法律和有阶级的道德。
原始社会的习惯靠成员的自觉遵守和氏族首领的威望来维持。
知识模块:法的历史4.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精神因素正确答案:B解析:总的来说,法是各种社会因素,在经济因素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的。
知识模块:法的历史5.法的产生以( )为根源。
A.人文B.地理C.文化D.经济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法的历史6.具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出现于( )。
A.罗马法时期B.欧洲中世纪中后期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D.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以后正确答案:B解析: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逐渐出现。
知识模块:法的历史7.关于法的历史类型,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类社会的每一形态都对应着一个法的历史类型B.法的历史类型与人类阶级社会的形态划分一致C.凡建立在相同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相同阶级意志的法,就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法D.社会主义法是最高历史类型的法正确答案:A解析:所谓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
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冲刺考试(含答案)
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冲刺考试(含答案)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杨某与户籍在甲村的村民王某登记结婚后,与甲村村委会签订了“不享受本村村民待遇”的“入户协议”。
此后,杨某将户籍迁入甲村,但与王某长期在外务工。
甲村村委会任期届满进行换届选举,杨某和王某要求参加选举。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因未在甲村居住,故不得被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B.杨某因与甲村村委会签订了“入户协议”,故不享有村委会选举的被选举权C.杨某经甲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之后方可参加选举D.选举前应当对杨某进行登记,将其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2.下列有关部门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条文是部门法的基本构成单位B. 一个部门法是由一个规范性文件组成的C.一个规范性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D.法律规范是部门法的基本构成单位3.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基层群众自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A.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由乡镇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政府批准B.有关征地补偿费用的使用和分配方案,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镇政府批准C.居民公约由居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或者它的派出机关批准D.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提出,报市政府批准4.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特别行政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澳门特别行政区财政收入全部由其自行支配,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B.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不少于全体议员的三分之二C.非中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不得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D.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5.社会主义法治把公平正义作为一切法治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
下列哪一说法正确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A.在法律实施中为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应依据法理而不是考虑B.在法治实践活动中,仅仅保证程序公正C.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法治活动应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D.法律是全社会平等适用的普遍性规范,为维护法制统一,对特殊地域和特殊群体应一视同仁,不作任何区别化对待6.某县人大闭会期间,赵某和钱某因工作变动,分别辞去县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职务。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在法的范围内进行改革是改革的自我要求。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改革是一场革命,不应该用法束缚它B.在法的范围内进行改革,会束缚党和国家领导改革的手脚C.法与改革是互相冲突的D.在法的范围内进行改革,是保证社会安定的需要正确答案:D解析:D。
在法的范围内进行改革,是改革的方式决定的,是保证社会安定的需要。
知识模块:法与政治2.从( )角度,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A.成熟程度B.阶级色彩C.对法律现象认识的阶段D.经济发展正确答案:C解析: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从对法律现象认识的不同阶段的角度,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知识模块:法与文化3.下列选项中,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统治阶级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并不等于说统治阶级同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B.法律意识可以相对地落后或超越于社会存在C.道德意识的传播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法律意识的促进和推动D.法律思想体系制约整个法律意识的水平正确答案:D解析:法律思想体系是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它以理性化、理论化和体系化为特征,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进行理性认识的产物,也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自觉反映形式。
法律思想体系反映整个法律意识的水平。
知识模块:法与文化4.( )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制的总体发展程度。
A.执政党的法律意识B.社会法律意识C.立法意识D.法律思想体系正确答案:B解析:社会法律意识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制的总体发展程度。
知识模块:法与文化5.小吴自幼胆小,性格内向,对法律更是畏而远之,他认为法律是处罚坏人的,是碰不得的。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法的规范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道德虽然也是规范,但不具有社会规范性B.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C.《民法通则》的适用对象是特定的人D.某市人民法院针对某一刑事案件所作的民事判决书是可以反复适用的正确答案:B解析:道德也是规范,具有社会规范性,故选项A错误;《民法通则》的适用对象是不特定的人,故选项C错误;某市人民法院针对某一刑事案件所作的民事判决书只能针对该特定案件适用一次,故选项D错误。
2.下列关于法律原则作用的选项哪一项不能成立?( )A.法律原则是国家制定法律的依据B.法律原则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审判案件的确定依据C.理解法律原则有助于完整地把握法律整体,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更好地适用法律D.公民理解法律原则也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的权利,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答案:B3.处理法的价值冲突,一般有三种主要原则:价值位阶原则、个案平衡原则、比例原则。
在下列事例中,哪一项体现了个案平衡原则?( ) A.在抢险救灾中,王某认识到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同意救灾队拆掉了自家篱笆作为救灾物资B.李某向法院起诉要和妻子离婚,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李某的妻子正在怀孕期间,遂判决二人不得离婚C.出租车司机张某送孕妇去医院,途中孕妇临产,情形危急,为了争取时间,张某将车开到了非机动车道上调头,结果被交警拦住并被告知罚款,经过张某的解释,交警不仅没有处罚,还用警车为它开道,将孕妇及时送到了医院D.在一起遗产纠纷案件中,继承人甲、乙两人按法律规定应当平均继承遗产,但由于乙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无劳动能力,法官判决乙继承了70%的遗产正确答案:D4.《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职业资格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6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职业资格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6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是社会法学派的观点B.非实证主义不承认“社会是法律的前提与基础”C.分析法学派认为恶法亦法D.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主要的划分标准是:是否认为法和道德之间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正确答案:B解析:考查法的概念。
B选项错误,无论是实证主义还是非实证主义都承认社会的基础性和前提性。
知识模块:法理学2.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B.未经国家明示认可的社会规范不属于法律C.依靠人的良知、内心确信及其社会舆论等来保证实施的道德规范也属于法律D.法的普遍性意味着所有的法律规范效力是相同的正确答案:A解析:考查法的特征。
A选项正确,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法的认可主要有两种方式:明示认可与默示认可,B选项错误。
国家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保证法实施的力量,具有国家的强制性。
其他的社会规范也具有强制性,但是它们都不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它们实施的力量,不具有国家的强制性,C选项错误。
就一个国家的具体法的效力而言,则呈现出不同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有些法律是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有些则在部分地区或仅对特定主体生效。
而那些经国家认可的习惯法,其适用范围则可能更为有限。
因此,不能将法的普遍性作片面的理解,认为一切具体的法的效力都是完全相同的,D选项错误。
知识模块:法理学3.下列有关法的本质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识活动的产物B.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C.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D.政治、文化、历史传统、民族精神、思想、道德等都是影响法的要素正确答案:C解析:考察法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考卷一法理学冲刺试题
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即法律事件和
法律行为。
1.法律事件。
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
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
前者如社会革命、战争等,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这两种事件对于特定的法律关系主体
(当事人)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
但由于这些事件的出现,法
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就有可能产生,也有可能发生变更,甚至完全归于消灭。
例如,由于人的出生便产生了父母与子女间的抚养关系和监护关系;而人的死亡却又导致
抚养关系、夫妻关系或赡养关系的消灭和继承关系的产生,等等。
2.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
因为人们的.意志有善意与恶意、合法与违法之分,故其行为也可以分为善意行为、
合法行为与恶意行为、违法行为。
善意行为、合法行为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
消灭。
例如,依法登记结婚的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的成立。
同样,恶意行为、违法行为也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
如犯罪行为产生刑事法律关系,也可能引起某些
民事法律关系(损害赔偿、婚姻、继承等)的产生或变更。
在研究法律事实问题时,我们还应当看到这样两种复杂的现象:
(1)同一个法律事实(事件或者行为)可以引起多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例如,工伤致死,不仅可以导致劳动关系、婚姻关系的消灭,而且也导致劳动保险合同关系、继承关系的产生。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引起同一个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
例如,
房屋的买卖,除了双方当事人签订买卖协议外,还须向房管部门办理登记过户手续方有效力,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才能够成立。
在法学上,人们常常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
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称为“事实构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