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认识机器人
甘教版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3.1认识机器人 课件
长空一号
德国研制的无人机
美国军用“大狗”机器人
4、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4)医用领域
日本护理和救护机器人
美国战地救护机器人
网络手术机器人
4、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5)空间领域
勇气号火星车
空间站灵活操作机器人 全球首名太空机器人即将前往空间站
“月面巡视探测器”
本课小结:
第一节 认识机器人
1、机器人的概念 2、机器人的产生 3、机器人的发展 4、机器人的分类 5、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了解机器人的概念与分类。
我想认识一下 机器人。
好啊,让我们 一起走进机器人的 奇妙世界吧。
一、生活中的机器人
机器人的类型很多,请你找找身边还有哪些机 器人在为我们服务?
二、机器人的概念
机器人(Robot)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 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自主探索: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前后4人为1小组) 讨论以下内容: 1、机器人的产生 2、机器人的发展 3、机器人的分类 4、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自动机 木牛流马
2、机器人的发展
(1)古代机器人。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2)现代机器人。20世纪中期,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得 到了迅速的普及。
智能机器人
1、智能机器人是具有感知、思考功能和能够在程序控制下 完成特殊工作任务的一类机器人。
2、智能机器人的组成:
3、机器人分类
(1)工业机器人
(2)民用机器人
(3)军用机器人
(4)特种机器人
4、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1)工业领域
焊接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机器人教案
第一课认识机器人一、设计思想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纠正学生对机器人概念认识的偏差;往往有学生会认为机器人就是像人形的;其实机器人的外形是千变万化的;但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所以着手于机器人的判断标准来设计本课..本课经过了两次试教在第一次试教时以教师讲解为主;一些概念都通过教师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际操作.第二次试教时让学生自己来搜索相关的资料;渗透搜索的技巧;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堂的特殊性;使本课教学更具有学科特性..本课出发点是站在机器人外部和历史的视角来认识机器人..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获得对机器人的初步认识和了解..由“机器人的由来”、“机器人的种类”、“机器人的特征”和“机器人的发展”4部分内容组成..通过“机器人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机器人产生的时代背景、英文名字的来历及第一台机器人的知识;从历史角度对机器人有一个初步感受..“机器人的种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具体的机器人;获得对机器人的特征的初步体会;并了解从应用领域来看;工业生产是最早也是目前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其他的领域都是后面发展和拓展出来的..“机器人的特征”是建立在学生对大量具体机器人材料的感知基础上;对机器人特点进行概括;建构一个初步的机器人特征的概念..“机器人的发展”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研究和发展的趋势..学情分析对学生而言听到机器人这样的词汇比较新鲜;兴趣也比较浓厚;在浓厚兴趣中去研究、探索就更加有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对机器人有着这样的概念:机器人就是长得像人、可以自己运动的机器..学生这样认为;老师们也会这样认为..学生平时了解机器人有着不同的途径:电视里看到的;听人家说的;科幻书中看到的等等..让学生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网络搜索技巧从网络中获取相关知识;了解掌握有关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对机器人的特征、结构、判别标准有一定的认识..六年级的学生还存在着较为浓厚的竞争心理;总是要做最好的、最强的;同时他们对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也比较感兴趣;在这样的前提下学习研究更加有意义;效率也会更高..教学目标1.认识机器人的真正含义;纠正学生对机器人认识的错误概念..2.通过搜索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感受科技的飞速发展..3.了解机器人的特点;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能进行编辑、分类整理..4.利用电脑绘画;综合学生技能;培养学生研究机器人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教学难点:机器人的特点;能较快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教学策略与手段从学生熟悉的电视剧导入课堂;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机器人与我们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相关的例子来说明机器人无处不在;体会机器人的强大功能;对机器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任务搜索为主线;让学生在搜索中不断认识重组机器人的概念;同时利用机器人的判断标准能准确地判断出什么是机器人..采用问题发现式教学;整堂课围绕着“什么是机器人”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展开研究讨论;利用网络资源;学生自主探究..课前准备机器人实物机器狗、机器甲虫、机械手臂、积木机器人;多媒体课件、绘画软件..案例描述第一个环节: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情况——摸底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快乐星球这部电视剧吗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埃克;最能耐的就是发明东西机器人;而且都是为人类做好事的..我们今天也来看看这些小玩意儿..出示机器人实物;演示机器狗体操..第二个环节:了解标准;落实概念..教师通过机器人实物展示让学生质疑;在矛盾冲突中实现第一次网上搜索:机器人判断标准..你们认识它吗——机器狗、机器甲虫……出示足球机器人你认识它吗——机器人..你为什么说它是机器人呢哦;你是这样判断的;那到底什么是机器人呢请你利用“google”或者“百度”来搜索一下;并且跟同伴交流你搜索到的结果..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简而言之;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有感觉系统传感器组成、控制系统单片机、执行系统机械结构、电机组成..为什么一下子就能找到有没有什么技巧第三个环节:兴趣正浓时;引入发展史..第二次搜索让学生体会关键词的重要性;同时渗透学生的爱国热情:机器人最早出现在中国..原来机器人的外形是可以五花八门的;只要符合机器人的判断标准都可以成为机器人..那么最早的机器人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由谁发明的后来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请你利用“google”或者“百度”来搜索一下..我们怎样搜索比较合理、准确找到之后认真阅读并且归纳;然后用Word简单记录关键性的词语..交流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小结:其实机器人的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第一代为简单个体机器人;第二代为群体劳动机器人;第三代为类似人类的智能机器人..第四个环节:以机器人的分类;引出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第三次搜索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必须到位;体会归纳的重要性..科技飞速发展;机器人也越来越多了;根据机器人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机器人分成许多类别..那到底机器人是怎样分类的呢请你利用“google”或者“百度”来搜索一下:机器人的分类..找到之后;先用Word简单记录关键性的词语..交流机器人的分类;小结:按应用领域分类:工用机器人;农用机器人;军用机器人……说得非常好;找到资料后你是怎样归纳的有什么技巧第五个环节:同伴鼓舞;提升兴趣;总结畅想;科幻绘画..1.看看同学们做的机器人..2.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机器人..红绿灯、楼道灯、电子警察……3.在你的心目中机器人是怎样的能做哪些事情请用“画图”程序画出你心目中的机器人..4.交流绘画:你的机器人能做哪些事情第二课走近机器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组成..2.知道什么是程序;熟悉机器人编程的环境..技能目标:学习操作和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学习机器人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机器人的3个组成部分..教学难点:理解程序的概念..教学过程:本课主要有两大部分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机器人基本的硬件特征和软件组成;掌握操作教学机器人的一般步骤..学生对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学习;教师可以适当做一些演示和讲解;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光有硬件结构的机器人还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还需要有机器人能读懂的程序..展开介绍机器人配套软件的重要性、界面、图标等方面内容;再过渡到课堂教学机器人的一般操作过程和方法;这样综合起来;完成一个范例程序的下载、调试和运行..根据不同的教学机器人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情况;本节内容可以进行重新编写和整合..可以先在机房对机器人编程软件界面进行单独介绍和学习;尝试编写一段小程序;再进行机器人实践操作..也可以先讲解机器人的硬件结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一找;认一认“机器人的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学习机器人的编程软件..本课要重点介绍教学机器人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特别是在机器人软硬件的结合方面;应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由简到难;逐步推进..一般可以让学生下载一段范例程序并尝试运行;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第三课机器人邮递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机器人的组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机器人..2.初步学会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控制机器人;能让机器人走直线..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机器人;感受操作机器人的乐趣..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机器人编程步骤;学会顺序结构的编程方法..教学难点:准确调试出“送信”的时间..教学过程: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掌握机器人直行一段直线距离;学习机器人编程中最简单的“顺序式”结构..重点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把理论设想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走线段”任务对刚接触机器人没多久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性;主要是由于学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没有直接可以借鉴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顺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儿童化、趣味化着手;投其所好;让学生沉浸到机器人学习任务的愉快氛围中;接受困难的挑战;从而学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通过课内竞赛等方法来实施..第一次主题任务活动;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分工合作;互学互助;提高效率..实际教学时可参考以下过程:教师通过谈话引入;提出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又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准备让学生尝试..分析该项任务的主要活动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根据机器人邮递员的任务要求;可以归纳出:让机器人走一段距离..接下去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机器人走一段距离呢机器人硬件需要怎么组装设计如何来编程呢怎么控制机器人走的远近呢……有针对性地来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如何来编写程序:分析任务;画出流程图;编写程序;下载运行;修改调试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操作概念和步骤..由于本次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合作、组间竞争;通过一些课内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第四课机器人导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机器人产生转弯的原理..2.知道如何让机器人转弯和如何控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3.知道通过设置机器人转弯延时来控制转弯角度..技能目标:学会编写机器人转弯的程序;能根据机器人运行情况;调试出转弯的准确时间..情感目标:感受到用“模块化”解决问题的优点;体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问题分别来解决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 将复合任务分解成简单任务来实现..教学难点:机器人转弯的原理..教学过程: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控制机器人完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动作——走折线..学生已经有了控制机器人走线段的经验;所以本课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体会如何把这个比较复杂的“走折线”问题分解成3个小问题:让机器人“走线段”→“转弯”→“走线段”..“转弯”是新的任务;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机器人转弯的原理;会控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和角度..机器人旅行场地教师可以先进行机器人演示;让学生观察机器人导游的实际效果;感受到机器人导游的过程;引导学生对过程进行分析;分解成几个可以实际操作的小任务;并把问题聚焦在机器人转弯上..对转弯的原理的理解是学生能否有效完成本任务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机器人转弯时轮子的状态;知道通过控制轮子转动的方向和持续的时间可以实现机器人转弯特定的角度..第五课机器人卫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循环的基本原理..2.了解哪些情况下需要用循环..技能目标:初步学会使用循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机器人巡逻一周和不停巡逻的任务..情感目标:体会到循环结构程序的优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的兴趣..教学重点:用循环方法编写程序..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循环..教学过程:本课实际上是要求控制机器人走正方形路线;教科书这样设计有两个意图..首先;机器人走正方形路线;学生可以实践“模块化”的方法;对任务进行分解..机器人沿大楼巡逻一周;实际上可以分解成8个动作:4个“前进”和4个“转弯90°”的交替过程;如果把“前进和转弯90°”看成一个小任务;那么巡逻一周就是执行4次小任务..这样分析以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就可以完成巡逻一周的任务了..其次;任务的要求是“不停地巡逻”;如果学生运用原有的方法和经验;也就是运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这样的程序势必会很长;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顺序结构程序的局限性;从机器人周而复始走正方形的具体事件来引出循环;方便学生理解循环;并从这个具体案例中体会和学习运用循环编写程序的方法..循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生僻的概念..采用讲解的方法;学生很难理解它的概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采用已有的知识先完成机器人巡逻的任务;成功以后;再顺势提出新问题: 巡逻10周、100周怎么办学生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就会发现;要写很长很长的程序..当学生对顺序方法设计程序质疑的时候;再提出循环的方法;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循环的作用、好处..初步理解循环以后;让学生找一找在从生活中有哪些循环的情况;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循环的几种不同情况:不会停止的循环、规定次数的循环、不确定次数的循环等..第六课机器人避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机器人的传感器;初步了解机器人的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2.初步学会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技能目标:能把避障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机器人信息处理的过程;能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来实现这个任务..情感目标:体会到机器人的智能性;进一步培养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编写含有条件判断的程序..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本课主要通过让机器人完成“避障”来学习有关传感器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感受机器人的“智能”特点..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传感器的认识;了解机器人中的传感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而对机器人的智能处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感受..本课通过机器人避障的任务;强调障碍物出现的地方是“不可预知”的..正因为不可预知;所以不能事先设定好固定的时间来躲避障碍;必须要机器人自己来发现障碍物;这样引出传感器;让学生对传感器的作用有一个感受..通过介绍一些常用的传感器;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感觉器官”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像人眼睛一样的“红外传感器”;有像皮肤一样的“触觉传感器”;有像耳朵一样的“声音传感器”……有了这些传感器;机器人就更“聪明”了..由于使用了传感器;编写的就不再是顺序结构的机器人程序;这里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支结构的机器人程序设计..本课第一课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主题任务;通过围绕机器人避障问题的探讨;体会到传感器的应用需求;从而引出传感器的知识..通过介绍多种具有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的机器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感器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收集有关传感器的知识;进行交流..第二课时主要围绕运用红外传感器来解决避障问题..先让学生了解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法展示传感器的效果..运用传感器后;有些机器人编写程序需要运用分支结构;如纳英特机器人;这里需要给学生讲解清楚如何把检测传感器的过程用分支模块来编写程序..对于乐高机器人;由于对传感器功能进行了封装;每个传感器图标的实际意义是“保持前面的动作直到传感器的值匹配设定值”;如果直接使用传感器图标编写程序;使用方法和等待图标是类似的;不需要设置分支结构..当然;也可以使用分支图标来实现..。
校本 教材《机器人》
第一节 认识机器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概念2、让学生知道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及机器人构成的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各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都有所不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机器人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中国的科学家们把机器人定义为:“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而且其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协同能力等,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 机器人的基本的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具备一定智能的自动化机器,有如下3个基本的机能:1.对外界产生作用: 人们可以用手拿东西和用脚踢球,我们可称之为动作器官。
2.获取外界信息: 动物可以用耳朵听见声音,蜗牛的触须碰到硬物就会收缩, 我们可称之为感应器官。
3.规划作业: 从家里到学校通常都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同学们却通过大脑及其思维能力找到最近的一条路,我们可称之为思维器官及其思想。
机器人构成的基本条件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最聪明的动物,基本条件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但拥有了复杂的、完美的身体结构,而且还拥有了发达的大脑。
那么机器人要发展成为优秀的、高级的机器人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条件。
(1)条件一 —— 机械部件正如人类的身体需由骨架和肌肉牵引才能完成一定的动作一样,机器人的身体和动作表现也是由特定的机械结构组成的。
在制作机器人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使用课堂上提供的拼装套件,还可以选取身边随手可得的各种材料作为机器人的加工原料。
例如:木板、金属板、塑料板、有机玻璃板,还有像螺丝、螺帽那样的各种各样的五金紧固件。
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机械设备的动作,例如缝纫机、变速自行车、起重机、挖土机等等,相信一定能受到良好的启发,从而设计出能满足我们自己功能需求的机械结构。
(2)条件二——感应和动作电子部件一个真正拥有智能的机器人通常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具有感知能力的电子器件我们通常又称之为传感器,顾名思义,这类器件具备了“传”递“感”应信息到机器人的大脑的功能。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课认识机器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课认识机器人教案认识机器人——小学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机器人是什么,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特点;2. 了解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机器人的分类;3. 掌握一些常见的机器人术语和专业知识;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特点;2. 机器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3. 机器人术语和专业知识;4. 观察和探索机器人的外貌和结构。
三、教学准备:1. 教师: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2. 学生:纸笔、教材、相关参考书。
四、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外观的机器人,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见过机器人吗?机器人是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展示出各自对机器人的认识。
Step 2:认识机器人(20分钟)1. 教师用PPT介绍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是一台能够自动操作的机器,它可以代替人类完成一些重复性、危险的工作。
”2. 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的特点:“机器人可以自动工作,不受时间和疲劳的限制。
”3. 通过图片和视频示范,展示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工业生产线上的搬运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引导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多样性和广泛应用。
4. 教师将机器人分类分两大类: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并给出相应的例子和图片。
Step 3:机器人术语和专业知识(3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常见的机器人术语,如传感器、编程、自动化等,并解释其含义。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对这些术语的理解和认识。
3. 引导学生了解机器人的编程原理,简单介绍机器人编程的常见方式,如预设程序、遥控和人工智能等。
Step 4:观察和探索机器人的外貌和结构(40分钟)1. 将准备好的机器人展示给学生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机器人的外貌和结构。
2.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让学生用图示方式记录下来。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机器人,用纸笔或绘图软件画出机器人的外貌和结构,并给出相应的标记说明。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认识机器人【教材分析】本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6年级)》教材“机器人”单元中的第1课,从结构上承领整个机器人单元的教学内容,从内容安排上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学情分析】本课学习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实体机器人,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保持在虚拟编程机器人的初步印象上。
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机器人的历史、来源、分类和发展4个方向,并借助实物、图片等素材工具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
(2)可以找出生活中的机器人。
(3)能够描绘出生活中机器人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了解机器人的历史和分类。
(2)掌握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新科技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4. 行为与创新考虑机器人课堂教学的现代特征,帮助学生形成发展性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机器人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
难点:机器人的一般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演示教学法、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控制软件、实体机器人。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授课环节中,渗透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依托于此种形式,较好地掌握了知识,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过于重视结果,部分完成任务较快的学生就去替别人完成任务,使得有些学生并没有真正地自主完成练习。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的预设不够。
经过与教研员的讨论,可以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如给这样的组在评价软件中扣除一定的分数或加分减半,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不依赖其他人。
第2课机器人传动【教材分析】传动是机器人运动的方式,机器人是依靠齿轮进行传动的。
教材在该部分的内容中,第一次涉及机械结构的问题,教师应在实例中让学生体验到传动的概念,建立有关的知识背景。
【学情分析】在学习了第一课后,学生初步建立起了对机器人的概念,在传动的讲解中,注重不同类型的传动的区别,帮助学生在实例中区分不同传动的优势和应用场合。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认识机器人-交大版
第一课认识机器人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对即将要学习的机器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上网查询机器人的定义,以及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再通过讨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述出来,教师归纳总结。
再以丰富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对教学机器人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及应用难点分析:机器人的概念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变形金刚”和“奥特曼”是我们科幻世界里的机器人朋友,从今天开始,我要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下问身边的机器人!那究竟什么是机器人我们要学习使用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机器人能够做些什么我们如何控制机器人今天开始我一起走进机器人世界去寻找上述问题答案。
观看有关机器人的视频片段2、教学内容机器人的概念各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有所不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机器人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机器人实际上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只要它具备一种或几种与人相似的本领,我们就管它叫做机器人.这些本领可以是:1、能够看见东西,听到声音。
2、有灵活的“手”和“脚”。
3、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办机器人的产生、发展、种类与应用对这些内容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光盘等媒体检索信息,并设计一个关于机器人的有关知识的演示文稿。
(1)成立小组,分工合作,制定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2)确定“机器人世界探索”活动的探索主题,构建问题框架。
基本问题:机器人的发展是否推进了人类的进步单元问题:1、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模样的2、机器人能独立思考吗3、机器人能完全代替人的思维吗内容问题:1、机器人一定是人的模样吗2、机器人是怎样运动的3、机器人的概念是什么4、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是什么求(1)展示在小组内展示“机器人世界探秘”项目。
各小组推出代表参加班级交流。
认识机器人-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工业领域
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的 装配、焊接、搬运等工作,提
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服务领域
服务机器人可以为人类提供导 游、导购、清洁等服务,提高 服务质量和效率。
医疗领域
医疗机器人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手 术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 担,提高手术精度和安全性。
军事领域
军事机器人可以执行侦查、排 雷、攻击等任务,提高作战效
取和处理图像信息。
计算机视觉技术包括图像处理、 图像识别、目标跟踪等技术,使 机器人能够识别和跟踪目标物体。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为机器人 提供了更准确、更快速的目标识 别和跟踪能力,提高了机器人的
感知能力和应用范围。
语音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是机器人与人类 交互的重要手段之一,用于将 语音信号转换为文本信息或命 令。
驱动器
驱动器是机器人的肌肉, 能够使机器人产生运动。
执行器
执行器是机器人的手和脚, 能够让机器人完成各种动 作。
移动平台
移动平台是机器人的身体, 能够让机器人在环境中自 由移动。
控制系统
主控制器
主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负责 接收感知系统的信息,控制运动
系统的运动。
编程语言
通过编程语言,用户可以控制机器 人的行为和动作。
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第三阶段
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生产线上的 重复性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服务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服务机器人逐渐进入家庭、医疗、教 育等领域,为人类提供便利的服务。
第二阶段
智能机器人,具备感知、认知、学习 和推理能力,能够自主完成更复杂的 工作。
《认识机器人》课件
按应用领域分类
医疗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主要用于医疗 领域,如手术助手、康复 训练等。它们通常具有高 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
农业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主要用于农业 生产,如种植、施肥、采 摘等。它们能够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和质量。
军事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主要用于军事 领域,如侦查、攻击等。 它们通常具有高机动性和 防护能力。
交互系统
总结词
交互系统是机器人的“语言”,负责与人类或其他设备进行交流。
详细描述
交互系统包括语音识别与合成、图像识别、通信接口等,使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的指令、回答问题、传递信息等 。交互系统提高了机器人的可用性和便利性,使人与机器人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
03
机器人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
服务型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主要用于提供服务, 如送货、清洁、陪伴等。它们通 常具有较高的自主性,能够在一 定程度上自主导航和完成任务。
02
机器人的构成
感知系统
总结词
感知系统是机器人的“感官”,负责接收和识别外部信息。
详细描述
感知系统包括各种传感器,如触觉、视觉、听觉传感器等, 用于检测机器人周围的环境、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信 息。感知系统是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物体识别、人机交互 等功能的基础。
运动系统
总结词
运动系统是机器人的“肌肉”,负责执行机器人的动作。
这类机器人通常具有多个 轮子,能够在平坦的地面 上快速移动。它们通常用 于巡逻、运输等场景。
履带式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通常具有履带 结构,能够适应复杂的地 形和环境。它们通常用于 军事、救援等场景。
仿人型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模仿人类的形 态和动作,具有较高的自 主性和灵活性。它们通常 用于服务、娱乐等场景。
第4单元第1课认识机器人【教案】
第1课认识机器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分类和用途。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验人和机器人智能行为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区别人与机器人教学难点区别人与机器人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机器人我们不能算是陌生的!我想大家至少在暑假里看到了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看到不少机器人的工作,如:在田径赛场上跑来跑去的红色机器人为大会运回投掷器材、水上运动中心上摄像机器人、田径跑道跟随运动员拍摄的摄影机器人,象这样的信息很多,比如在暑假里电视里播放的机器人大赛、影视片、动画片里的有相当多的机器人……恐怕很多人认为机器人很神秘、很高深,不是我们这些初中学生能掌握的。
其实,在许多人心目中属于“高科技”的机器人,并没什么神秘的,现在我们就在信息技术课里来了解、认识、制作机器人。
怎么样?够兴奋的吧?二、讲解新课(一)什么是机器人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类似某些生物器官功能、用以完成特定操作和移动任务的、可通过编程来控制的机械电子装置。
判定条件:(1)身体:是一种物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形态。
(2)大脑:控制机器人的程序。
(3)动作:任何机器人都有一定的动作表现。
(二)人和机器人的智能行为比较1、传感器――机器人的感觉器官2、微处理器――机器人的“大脑”3、执行器――机器人的四肢和嘴电机――人的脚和手喇叭――嘴液晶显示器――表情(三)机器人的发展历程1、第一代机器人机械手臂,按人类编的程序干活,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操作。
2、第二代机器人电脑控制,可根据需要按不同程序完成不同工作。
3、智能机器人三、活动与探索认识机器人的特点四、小结五、作业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它的功能是什么?画一画。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机器人二、讲解新课(四)机器人的分类工业机器人: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一节《初识机器人》川教版
科技的发明创造通常是为了把人们从繁重 的体力劳动或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得人 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创造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没有机器人,人将成为机器,有了机器人, 人仍然是主人,相信人与机器人能够共同进步 ,和谐发展。
生活中还有哪些机器人呢? 请上网搜索,将你喜本特征:一是具有自动 控制的程序;二是具有一定结构形态的身体;三是 具有能够完成一定动作的能力。它既可以由人类操 作,又可以按程序自动运行。它的任务是协助或代 替人类从事某些领域的工作,例如工业、农业、车 事等领域。
机器人一共有多少类型? 它是如何分类的?
三、机器人的分类
机器人的用途很广,它有很多 分类。从应用环境的角度,可以将机 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一般用于为人类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 理、娱乐、清洗、保卫、救援、监护等工作。
探索机器人可用于火山探险、深海探密和空间探索,以及在放射性、 有毒或高温等恶劣环境中的工作。
军用机器人是用于车事领域的机器装置,包括地面机器人、空中机器 人、水下机器人、空问机器人等。
农业机器人在耕种、施肥、除草、收获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劳动 方式,提高了生产率和农产品品质,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 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 自由度机器人。按照具体应 用不同,通常又分为焊接机 器人、材料搬运机器人、检 测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 漆和喷涂机器人等。
……
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 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 人、探索机器人、军用器人、农业机器人等。
机器人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工智能时 代的到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2017年5月23日到27日,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阿尔法围棋以3比0的总 比分战胜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在这次围棋峰会中,阿尔法还战胜 了由陈耀烨、唐韦星、周睿羊、时越、芈昱廷五位世界冠军组成的围棋团队。
小学6年级《认识机器人》课程教案
小学6年级《认识机器人》课程教案教案框架:I. 课程介绍A. 课程名称:认识机器人B. 年级:小学六年级C. 目标: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定义、用途和工作原理II. 教学目标A.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给出机器人的定义,了解机器人的种类和用途B.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举例说明机器人的应用领域C.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III. 教学重点A. 机器人的定义和种类B. 机器人的用途和应用领域C. 机器人的工作原理IV. 教学准备A. 教材:《认识机器人》课本/教学PPTB.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C. 实物展示:一些小型机器人模型或图片D. 材料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白板笔V. 教学过程A. 导入1. 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引发问题:“你们都了解机器人吗?”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的定义。
B. 概念讲解1. 介绍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机器人是由人类设计和制造的能完成特定任务的机械设备,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个人机器人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的用途和应用领域,例如工业生产、医疗护理、军事探索等。
C. 案例学习1.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示范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 讲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处理器、执行器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
D. 讨论交流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个特定领域,如医疗、教育、家庭等,讨论并罗列出该领域应用机器人的思路和可能性。
2. 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提问和补充。
E. 拓展活动1.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在家自主了解更多机器人相关的知识,并做简单报告或分享。
2. 机器人展示:邀请机器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机器人爱好者来学校进行机器人展示和讲解。
VI. 总结反思A. 总结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机器人的定义、种类、用途和工作原理。
B. 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影响,鼓励他们对科技创新保持兴趣和热情。
全国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册第二篇第二单元第1节《认识学生机器人》教学设计
1. 重点:学生机器人操作和编程知识的学习。
解决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机器人编程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突破策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操作手册等,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练习,提高课堂效率。
2. 难点:理解机器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解决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实例,加深对机器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学生机器人操作和编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包括PPT演示、教学视频、编程工具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编程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学习学生机器人编程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如“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学生机器人编程?”、“学生机器人编程有哪些实际应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生机器人编程学习状态。
1. 学生机器人的定义和功能:
- 学生机器人是指专门为学生设计的,用于学习和实践编程、机器人技术的教育设备。
- 学生机器人通常具有编程接口、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基本组件,可以完成各种简单的编程任务和实验。
2. 学生机器人的组成:
- 硬件部分: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是学生机器人的物理基础。
- 软件部分:包括编程语言、开发环境和程序等,是实现学生机器人功能的关键。
1. 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设计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掌握知识。
第1课认识机器人
第1课认识机器人教学目标机器人的概念、分类机器人的组成、发展我们从新闻媒体上看到机器人能上天入地,会神机妙算,什么事都难不住它,太神奇了,真想了解它们!机器人的确能够完成很多我们人类不能完成的任务,具有一定智能控制功能。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机器人世界吧!一、什么是机器人什么是机器人呢?是外形像人的机器吗?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
目前世界上对机器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还在不断地充实和创新。
一般把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机器叫机器人。
所以机器人的外形不一定都像人类。
以扫地机器人为例,我们来看看机器人是如何通过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完成工作的。
扫地机器人能根据设定的时间进行自动打扫,自行充电。
它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带动轮子移动,控制清扫系统(吸、刷等)完成卫生清洁,控制机身前面的感应器侦测障碍物(如桌椅、墙壁等)、躲避障碍物。
说一说在生活或学习中,你见过或接触过机器人吗?它们都有哪些功能呢?二、机器人的分类机器人多种多样,它们究竟有多少种呢?可以根据应用环境、智能程度或控制方式等进行分类。
机器人按应用环境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医用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和教学机器人等。
1.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
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
图1-2所示的是自动化汽车生产线,机器人码垛机。
2.农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机器人,是一种可以由不同程序控制,以适应各种作业,能感觉并适应农作物种类或环境变化,有检测(如视觉等)和演算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自动化操作机械。
3.家用机器人家用机器人是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主要从事家庭服务、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监护等工作。
按照应用范围和用途的不同,家用机器人可分为电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厨师机器人、搬运机器人、不动机器人、移动助理机器人和类人机器人。
认识机器人第一课时教案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通过对比人和机器人的差别,从而引起知识迁移。适应部分层次较高的学生的学习,是分层教学的具体运用。
五、巩固与思考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机器人的很多内容,这些看似简单的机器人,其实凝聚了很多高新科技,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去深入研究。
教学课题
认识机器人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3月1日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
(2)可以找出生活中的机器人。
(3)能够描绘出生活中机器人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机器人的历史和分类。
(2)掌握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于新科技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板书:第1课 认识机器人)
学生观看
复习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帮助学生消除陌生感。本节课内容,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激发求知欲。内容,鼓励学生的
二、新授一:初识机器人
(首先了解机器人的概念)
师:介绍机器人的特点:
(1)自动控制。
(2)结构形态。
(3)完成动作。
观察机器人的图片,听教师介绍。
师:看教材的相应内容,归纳机器人的历史、特征和起源。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的“实践园”,来为机器人做一份知识普及的小报吧!
再次归纳机器人的若干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授课日期3月3日
重点:机器人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
难点:机器人的一般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教学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苏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机器人》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机器人》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机器人》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包括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机器人有初步的认识,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新技术和新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对机器人的了解可能局限于动画片或科幻电影中的形象,对机器人的真实面貌和实际应用可能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对机器人有更直观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会识别和了解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2.难点:机器人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对机器人有更直观的认识。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视频素材、机器人模型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工业生产、家庭服务、太空探索等。
引导学生关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通过PPT和视频素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及其功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机器人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机器人领域,进行调查和研究,总结其应用优势和局限性。
4.巩固(10分钟)各组汇报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一课认识机器人(共36张PPT)
有障碍?
否
④报警 ②转向 ①向前走
结束
机器人图形化编程----界面(RC软 件)
机器人的制作过程
搭建机器人 为机器人编写程序 仿真检测
下载程序到微电脑
测试机器人
搭建机器人
仿 真
为机器人编写程序
仿真检测程序
下载程序到微电脑
运行测试
• Your subtopic goes here
C C
(平行四边形)
矩形
处理框或执行框 赋值计算
判断某一个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标 明“是”或“Y”,不成立时在出 口
带箭头线段
流程线
连接程序框,表示算法步骤 的执行步骤。
讨 论 完 成 过 马 路 的 流 程 图
①向前走 ②转向 ③停止 ④报警 ③停止 是
开始 是否红灯?
是 否
(4) 娱乐(5)教育
2、发展趋势:
(1)高仿生(可以意志控制
(3)人机合一(新人类)
(2)纳米机器人(可复制)
二、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3、机器人三原则: (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 (2)机器人服从人类 (3)机器人会保护自己
五、小结
1、认识人工智能机与智能机器人 2、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探秘机器人系统
机器人的构成
机器人 机械本体 控制系统
运 动 机 械
非 运 动 机 械
微 电 脑
感 知 系 统
机器人的感官—感知系统
人 机器人 光感传感器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声音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
触觉
压力、温度、红外传感器
机器人的大脑—微电脑
机器人的身体—机械部分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机器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机器人》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机器人,认知机器人的各种功能;2.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模型机器人、材料(画纸、颜料、笔等);2.课件PPT。
教学内容第一节:认识机器人1.引导幼儿围绕机器人的图像展开联想;2.构建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3.通过PPT介绍机器人的定义、种类及应用。
第二节:制作机器人模型1.老师带领幼儿制作模型机器人;2.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在制作机器人的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3.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机器人的认知,同时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节:绘制机器人画1.为孩子们介绍不同的机器人形状和颜色;2.激发孩子们的创意,自由发挥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3.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幼儿园大班的学生,通过机器人这一主题来带领孩子们学习,以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老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观察和检查,所有幼儿都能够认真地听课,并且在模型机器人和绘制机器人画的环节中,孩子们的作品都非常有创意,童真之中透露出美感和技艺。
同时,孩子们在合作过程中相互配合,增强了团队意识。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值得老师们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比如,在绘制机器人画的过程中,一些孩子倾向于复制已经存在的机器人样式,而缺乏想象和创造力。
这也凸显出需要老师们在授课中更多地去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的特点和差异,以便能够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机器人这一主题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放飞思维的发挥空间,让他们既能够欣赏美感,同时也在学习中不断地成长和发展。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1初步认识机器人》电子工业版(宁夏)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1初步认识机器人》电子工业版(宁夏)一. 教材分析《1.1初步认识机器人》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以及机器人发展的历史。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机器人奥秘的欲望。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深入学习机器人知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动手实践。
但同时,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相对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知道机器人发展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机器人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机器人发展的历史。
2.难点: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机器人知识。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3.动手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相关视频资料、搜集机器人相关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机器人基础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如工业生产、家庭服务、太空探索等。
让学生初步感受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以及机器人发展的历史。
引导学生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机器人图片,判断其属于哪一类机器人,并说明理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一节认识机器人
2、智能机器人的组成
人 感觉器官 大脑 肢体
外界 信息
机器人 传感器 微电脑 机械肢体
二、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应用 及发展趋势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智能机器
人应用的例子吗?
/2015/0305/1067785.shtml
(1)、工业应用
(2)、军事应用
(3)、医学应用
自动调节水温的机器人实现过程:
当水温低于设定的温度,自动加热装置 开始工作,直到水温达到这个值后,停 止加热并保持这一温度,如果水温又变 低了,则重复这一过程。
实现自动调节水温的过程: 1、在计算机中编写程序。 2、利用数据线,将这条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3、将温度传感器、单片机和自动加热装置连接好, 再用适当的方式将这台“机器”和水源连接起来。
过程 监测水温 判断水温是否为设定值
设备 传感器 单片机
作用 感知 思维
加热
加热装置
行为
感知能力
人类智能 (与生俱来)
感知能力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
行为能力
人工智能 (人类赋予)
行为能力
1、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都具有感知、思维和行为能力。 2、人类智能是与生俱来的,人工智能是人类赋予的。 3、人工智能模仿人类智能。
在寒冷的冬天,如果用冷水洗手,会感觉到很不舒 服。这时候你会怎么做?这个过程主要会涉及到哪 些人体器官及环节?
过程
接触冷水
器官
手
作用
感知
判断水温是否合适
大脑
思维
收回手或是加热水
手
行为
给你以下设备:一个温度传感器、
一个单片机、一台计算机和一个加 热装置,你可以制作出一台能自动 调节水温的机器人吗?说说你的想 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认识机器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基本构成。
(2)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机器人的发展及应用,讨论未来人与机器人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相关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开阔视野并展望未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感受现代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及与人类的辩证关系;类比人类,通过小组自学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机器人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影响和价值;辩证地认识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机器人的基本构成以及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
辨识机器人以及理解齿轮传动这种机械传动方式。
【教学方法】讲演法、任务驱动下的自学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计算机控制和可编程,所以不是机器人,例如,一般的遥控玩具汽车可以通过遥控手柄控制运动,但由于没有计算机控制和编程,所以无法完成“走迷宫”等活动。
4、讨论
围绕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及机器人定义三要素,观察身边的世界,想一想,你认为哪些机器可以称为机器人,为什么?
(二)机器人的基本构成
1、类比(人类处理信息的过程)
2、自学探究,回答问题:
(1)常见的传感器种类有哪些?
(2)什么是“单片机”?
(3)“单片机”的优点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机器人机械传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5)“齿轮传动”中,“加速装置”和“减速装置”的区别主要在哪里?
(6)将齿数为10的齿轮与齿数为30的齿轮分别搭建成2个装置,转动手柄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填写下表:
(三)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师: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机器人。
1、机器人分类
(我国,从应用环境出发)
工业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2、举例
外骨骼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图文资料)Atlas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
(播放相关视频)
(四)教学机器人
1、师:了解了这么多有关机器人的知识,相信,很多同学都对机器人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学习机器人知识才是较为便捷有效的呢?
——教学机器人
借助教学机器人可以更好地学习机器人知识并制作简单的智能机器人。
2、带领学生了解课本P9 图1-1-17的两种教学机器人
3、下节课,我们即将认识和简单学习的“开源机器人”——mBot
机器人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