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礼仪教案精编版
中学生礼仪常规德育教案

中学生礼仪常规德育教案一、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规范a. 言谈举止b. 着装打扮c. 社交场合d. 餐桌礼仪3. 公共秩序与尊重他人a. 遵守校规校纪b. 遵守交通规则c. 尊重师长和同学d. 爱护公共财物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引起学生对礼仪的重视。
2. 基本礼仪规范讲解:分别讲解言谈举止、着装打扮、社交场合和餐桌礼仪等方面的规范。
3. 公共秩序与尊重他人:讲解遵守校规校纪、交通规则,尊重师长和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等方面的内容。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礼仪违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5.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各种社交场合,检验所学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提升: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礼仪规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礼仪规范,观察他们的变化。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案例素材:选取一些典型的礼仪违规案例。
3. 角色扮演道具:如服装、饰品等。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如自我介绍、问候、感谢、道歉等。
2. 情景模拟:创设各种社交场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践所学礼仪知识。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并提出建议和策略。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礼仪违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七、教学策略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中学生礼仪教案——学校礼仪

中学生礼仪教案——学校礼仪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2. 培养学生遵守学校礼仪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学校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课堂礼仪3. 课间礼仪4. 放学礼仪5. 校园活动礼仪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堂礼仪、课间礼仪、放学礼仪、校园活动礼仪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礼仪的意识和习惯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校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礼仪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遵守学校礼仪。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学校礼仪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4.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礼仪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学校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学校礼仪的重视。
2. 讲解课堂礼仪: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讲解课间礼仪:要求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保持安静,不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游戏。
4. 讲解放学礼仪:要求学生按时离校,不在校园内逗留,遵守交通规则。
6. 分析礼仪案例:分析典型礼仪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遵守学校礼仪。
7. 讨论:组织学生就学校礼仪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8. 礼仪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礼仪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10.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自觉遵守学校礼仪,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如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等。
2.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在分析礼仪案例时的理解能力和判断力。
3. 讨论参与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能力。
4. 礼仪演练评估:观察学生在演练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正确执行礼仪动作等。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学校礼仪的重要性,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引导他们进行改进。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案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
3. 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得体、大方。
二、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礼仪的定义、礼仪的作用和意义。
2. 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如问候、交谈、用餐、行走等。
3. 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如电影院、商场、公园等。
4. 学习环境的文明礼仪:如课堂、宿舍、食堂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2. 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礼仪行为。
3. 情景模拟法: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文明礼仪。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礼仪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文明礼仪的重视。
2. 讲解:详细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3. 示范:教师示范正确的礼仪行为,让学生跟随模仿。
4. 实践: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文明礼仪。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加深对文明礼仪的理解。
2.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找出不文明礼仪的行为,并进行改正。
3. 下周一带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文明礼仪知识,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理解其在个人修养和社交能力中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对不文明行为的辨识能力,引导他们积极纠正和避免此类行为。
七、教学内容1. 特定社交场合的礼仪:如面试、聚会、葬礼等。
2. 国际礼仪:基本的跨文化交流礼仪,包括问候、礼物交换、饮食习惯等。
3. 文明礼仪在校园的应用:如如何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尊重教师、维护校园环境等。
4. 文明礼仪在家庭中的实践:如如何与家人沟通、表达孝敬之心、参与家庭活动等。
5. 文明礼仪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如如何文明评论、保护个人隐私、拒绝网络暴力等。
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不文明行为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其负面影响。
九年级文明礼仪教案(精)

九年级文明礼仪教案(精)第一篇:九年级文明礼仪教案(精)第一课时《文明礼仪》教案教育目的 :1、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知识,了解文明礼仪都包括哪些方面:(1 语言上讲文明(2行为上讲规范(3生活中讲卫生(4活动中讲参与(5集体中讲团结(6待人上讲礼貌(7处事上讲谦让(8时时处处讲安全2、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一个合格小学生的文明习惯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
教学准备: 把学生搜集的文明礼仪知识、图片制作成幻灯片教学过程 : 宣布“文明礼仪礼仪”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一、班长讲话同学们,中国自古就是讲究一个礼仪的国度。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过程。
那作为小学即将毕业的我们, 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衣冠端正、举止文明、遵守纪律、生活俭朴,是对同学们的起码要求。
同学们应该保持天生的自然美和质朴美。
其次,同学们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同学们在和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家人交往时要有礼貌,要懂得尊重他人,还要待人真诚,做到诚实守信,因为这些能够体现出你的素养,体现出你对别人的尊重。
同学们,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人本”,想让他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他人, 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好学生。
二、绍文明礼仪知识: 坐姿礼仪:优雅的坐姿传递着自信、友好、热情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
给大家介绍几种坐姿,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其他同学可以跟着做。
站姿礼仪:优美的站姿能衬托出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站姿要挺直、舒展、线条优美、精神焕发。
给大家介绍几种站姿,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
走姿礼仪: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社交场合,走路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形体语言,也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和活力。
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
三、交往礼仪一人讲解,几个人表演1、不要言而无信2、不要恶语伤人3、及时沟通,消除彼此矛盾。
中学生礼仪的教案

6.3 举例说明礼仪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
6.4 引导学生认识到礼仪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并学会运用礼仪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第七章:中学生礼仪与家庭教育
7.1 导入:讲解礼仪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7.2 讲解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礼仪方面的作用
7.3 举例说明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素养
4. 中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应具备的礼仪技巧,如沟通、感谢、道歉、冲突处理等。
5. 中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应遵守的礼仪规范,以及网络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礼仪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礼仪调整心理状态。
7. 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礼仪素养方面的作用及方法。
8. 礼仪在社会适应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文教案主要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中学生礼仪的重要性、基本原则、日常礼仪规范、交往礼仪技巧、网络礼仪、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社会适应、职业发展以及实践与反思等方面。
重点:
1. 中学生礼仪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中学生应遵守的礼仪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等。
3. 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包括课堂、宿舍、食堂、校园活动等。
中学生礼仪的教案
第一章:中学生礼仪的重要性
1.1 导入:讲解礼仪的定义和意义
1.2 讲解中学生礼仪的重要性
1.3 举例说明中学生礼仪优秀和不足的表现
1.4 引导学生认识到礼仪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二章:中学生礼仪的基本原则
2.1 导入:讲解礼仪的基本原则
2.2 讲解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宽容待人等原则
9.2 讲解礼仪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9.3 举例说明礼仪在职业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中学生礼仪教案——学校礼仪

中学生礼仪教案——学校礼仪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教学内容1. 学校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校门口礼仪2.1 按时到校,排队进入校园2.2 主动向老师和同学问候2.3 遵守校门口交通规则3. 课堂礼仪3.1 按时上课,准时下课3.2 尊重老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3.3 保持课堂秩序,不打扰他人学习4. 课间休息礼仪4.1 文明游戏,不追逐打闹4.2 保持教室卫生,不乱丢垃圾4.3 遵守楼道交通规则,不拥挤5. 食堂用餐礼仪5.1 排队买饭,不插队5.2 文明用餐,不浪费粮食5.3 保持食堂卫生,不乱丢垃圾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学校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2. 示范法:演示正确的礼仪行为,让学生跟着学习。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实践,巩固所学内容。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学校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校门口礼仪:引导学生了解校门口礼仪的基本要求。
3. 示范校门口礼仪:教师演示正确的校门口礼仪行为。
4. 练习校门口礼仪:学生分组进行校门口礼仪实践。
5. 讲解课堂礼仪:引导学生了解课堂礼仪的基本要求。
6. 示范课堂礼仪:教师演示正确的课堂礼仪行为。
7. 练习课堂礼仪:学生分组进行课堂礼仪实践。
8. 讲解课间休息礼仪:引导学生了解课间休息礼仪的基本要求。
9. 示范课间休息礼仪:教师演示正确的课间休息礼仪行为。
10. 练习课间休息礼仪:学生分组进行课间休息礼仪实践。
11. 讲解食堂用餐礼仪:引导学生了解食堂用餐礼仪的基本要求。
12. 示范食堂用餐礼仪:教师演示正确的食堂用餐礼仪行为。
13. 练习食堂用餐礼仪:学生分组进行食堂用餐礼仪实践。
1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学校礼仪的重要性。
15.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列举其他学校礼仪规范。
初中生讲礼仪教案

初中生讲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到讲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礼仪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礼仪是指在社交活动中,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表现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修饰自己的行为举止的一种行为规范。
2. 礼仪的重要性:讲礼仪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稳定。
3. 基本礼仪素养:(1)言谈举止:礼貌用语,文明交往,尊重他人,不议论他人隐私。
(2)着装打扮:整洁得体,符合身份,不盲目追求时尚。
(3)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不喧哗吵闹。
(4)聚会交往:守时守信,热情开朗,不炫耀攀比。
4. 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倾听,善于表达,尊重他人意见,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定义、重要性和基本素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礼仪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礼仪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礼仪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
4.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礼仪演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礼仪的关注。
2. 讲解基本礼仪素养:分别讲解言谈举止、着装打扮、公共场所和聚会交往等方面的礼仪要求。
3. 分析典型礼仪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礼仪问题,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4. 组织讨论:让学生就礼仪问题进行讨论,增进对礼仪的认识。
5. 礼仪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礼仪演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礼仪表现进行讲评,鼓励优秀学生,指导需要改进的学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礼仪素养:通过课堂练习、课后实践等方式,评价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
3. 学生人际关系:观察学生在班级内的交往情况,评价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
中学文明礼仪 教案

中学文明礼仪教案第一章:文明礼仪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意识提高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的意识1.2 教学内容文明礼仪的定义和意义文明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文明礼仪的定义和意义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举例说明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分享自己的礼仪经历和感悟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的表现学生对文明礼仪概念和原则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礼仪应用的掌握程度第二章:言谈举止礼仪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言谈举止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言谈举止的习惯提高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沟通能力2.2 教学内容言谈举止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言谈举止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言谈举止礼仪的重要性讲解言谈举止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场景学生分享自己的言谈举止礼仪经历和感悟2.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学生对言谈举止礼仪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礼仪应用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着装打扮礼仪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着装打扮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着装打扮的习惯提高学生个人形象和自信心3.2 教学内容着装打扮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着装打扮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服装和打扮3.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着装打扮礼仪的重要性讲解着装打扮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展示不同场合的服装和打扮示例学生分享自己的着装打扮礼仪经历和感悟3.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表现学生对着装打扮礼仪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着装打扮礼仪应用的掌握程度第四章:用餐礼仪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用餐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用餐的习惯提高学生在聚餐场合中的礼仪素养4.2 教学内容用餐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用餐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用餐礼仪的重要性讲解用餐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角色扮演:模拟聚餐场合的用餐场景学生分享自己的用餐礼仪经历和感悟4.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学生对用餐礼仪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用餐礼仪应用的掌握程度第五章:社交礼仪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社交的习惯提高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礼仪素养5.2 教学内容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社交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社交礼仪的重要性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社交场合的场景学生分享自己的社交礼仪经历和感悟5.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学生对社交礼仪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社交礼仪应用的掌握程度第六章:网络礼仪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网络礼仪的习惯提高学生在网络社交场合中的沟通能力6.2 教学内容网络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网络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网络礼仪的重要性讲解网络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展示网络社交场合的礼仪示例学生分享自己的网络礼仪经历和感悟6.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表现学生对网络礼仪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网络礼仪应用的掌握程度第七章:书信礼仪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书信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书信礼仪的习惯提高学生在书信沟通中的表达能力7.2 教学内容书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书信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7.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书信礼仪的重要性讲解书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分析书信沟通的示例学生练习书写规范书信并分享7.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练习的表现学生对书信礼仪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书信礼仪应用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商务礼仪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商务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商务礼仪的习惯提高学生在商务场合中的礼仪素养8.2 教学内容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商务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8.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商务礼仪的重要性讲解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角色扮演:模拟商务场合的场景学生分享自己的商务礼仪经历和感悟8.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学生对商务礼仪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商务礼仪应用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公共服务礼仪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共服务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公共服务礼仪的习惯提高学生在公共服务场合中的礼仪素养9.2 教学内容公共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公共服务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公共服务礼仪的重要性讲解公共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展示公共服务场合的礼仪示例学生分享自己的公共服务礼仪经历和感悟9.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表现学生对公共服务礼仪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公共服务礼仪应用的掌握程度第十章:特殊场合礼仪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特殊场合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特殊场合礼仪的习惯提高学生在特殊场合中的礼仪素养10.2 教学内容特殊场合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特殊场合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特殊场合礼仪的重要性讲解特殊场合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展示特殊场合的礼仪示例学生分享自己的特殊场合礼仪经历和感悟10.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表现学生对特殊场合礼仪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特殊场合礼仪应用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时,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掌握。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教案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礼貌、礼节、礼仪、礼貌用语等。
2. 文明礼仪在不同场合的运用:校园、家庭、公共场所等。
3.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明礼仪的正反面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3. 情景模拟法: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文明礼仪。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明礼仪的知识点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文明礼仪的正反面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4.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文明礼仪。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文明礼仪的认同和掌握程度。
2. 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检验其运用文明礼仪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心得体会。
4.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文明礼仪,观察其改变和成长。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文明礼仪知识竞答目的:通过竞答形式,让学生巩固文明礼仪知识。
步骤:1. 教师提出文明礼仪相关问题。
2. 学生举手回答,回答正确给予表扬。
3. 邀请学生上台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竞答,增加互动性。
活动二:文明礼仪情景剧目的: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文明礼仪。
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个关于文明礼仪的情景剧。
2. 各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提出建议。
3. 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学礼仪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明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对象中学学生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重点1. 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礼仪的具体表现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仪。
2. 如何根据不同场合调整礼仪表现。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礼仪知识资料、案例分析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礼仪知识,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表现。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礼仪吗?为什么礼仪对我们很重要?(二)新课讲授1. 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a. 教师讲解礼仪的定义和作用。
b. 学生讨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礼仪的具体表现和注意事项a. 教师结合案例,讲解礼仪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b. 学生分析案例,总结礼仪的注意事项。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礼仪实践,如:排队、问候、上下课礼仪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运用所学礼仪知识。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表现。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礼仪知识卡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观察并记录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场合的礼仪表现,分析并改进。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践操作,遵守课堂纪律。
2. 课后作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所学礼仪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运用。
十、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
2. 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生礼仪教案——学校礼仪

中学生礼仪教案——学校礼仪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二、教学内容1. 学校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课堂礼仪a. 上课时的行为规范b. 回答问题时的礼仪c. 课堂互动礼仪3. 课间休息礼仪4. 升降旗礼仪5. 集会礼仪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学校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学校礼仪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课堂礼仪、课间休息礼仪、升降旗礼仪和集会礼仪的具体要求。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学校礼仪的具体表现。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学校场景,实践学校礼仪。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等实践环节的表现,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学校礼仪。
3. 学生态度:了解学生对学校礼仪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以及自觉遵守学校礼仪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学校礼仪的相关内容和案例。
2. 视频资料:播放一些关于学校礼仪的短视频,供学生观看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学生角色扮演环节。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学校中遇到的不文明现象,以及如何用礼仪去改变这些现象。
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3. 制定班级礼仪准则:由学生自发制定一份班级礼仪准则,内容包括课堂礼仪、课间休息礼仪等。
4. 签署承诺:让学生在班级礼仪准则上签名,表示自己将自觉遵守学校礼仪,做一个有素质的中学生。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学校礼仪的实践作业,如: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学校礼仪的知识,并监督家人遵守家庭礼仪。
2. 社区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举办的文明礼仪活动,将学校礼仪扩展到社会生活中。
八、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写下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对自己遵守学校礼仪的评价。
中学生礼仪教案——学校礼仪

中学生礼仪教案——学校礼仪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3. 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学校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课堂礼仪a. 上课前的准备b. 上课时的行为规范c. 课堂提问与回答问题的方式3. 课间礼仪a. 正确使用教学设施b. 保持教室卫生c. 友好相处,互相帮助4. 操场礼仪a. 按时参加体育锻炼b. 遵守体育活动规则c. 尊重教练和队友5. 食堂礼仪a. 排队买饭,不插队b. 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扔垃圾c. 文明用餐,不喧哗1. 讲授法:讲解学校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礼仪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礼仪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学校礼仪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4. 角色扮演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学校场景,演示正确的礼仪行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学校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课堂礼仪、课间礼仪、操场礼仪和食堂礼仪的具体要求。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礼仪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学校礼仪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学校场景,演示正确的礼仪行为。
五、课后作业1. 列举自己在学校中存在的礼仪问题,制定改进计划。
2. 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的礼仪优点,学习并借鉴。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学校生活中的礼仪表现,评估其对学校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学校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3. 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关注学生的学校礼仪进步。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校礼仪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
2. 开展学校礼仪优秀个人和优秀班级评选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邀请专家进行学校礼仪讲座,提高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1. 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学校礼仪的相关图片和案例。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案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提高自身文明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3. 校园内的文明行为要求4. 社交场合的文明礼仪知识5. 传统礼仪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知识和行为规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个案,分析文明礼仪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实践文明礼仪。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以及校园内的文明行为要求。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文明礼仪案例,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实践文明礼仪。
5. 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后跟踪调查:了解学生课后在日常生活中文明礼仪的实践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2.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监督、评价,促进班级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给予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3. 结合时事和社会热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文明礼仪教育与时俱进。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如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 组织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传统文化体验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传统礼仪文化。
中学礼仪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遵守礼仪规范的良好习惯;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二、教学重点:1. 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礼仪规范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礼仪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学生在遵守礼仪规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礼仪规范相关资料;2. 学生准备:认真阅读相关礼仪规范资料,做好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b. 学生分享自己对礼仪的认识。
2. 讲解a. 教师详细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b. 讲解礼仪规范的具体内容,如: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
3. 案例分析a. 教师选取实际生活中的礼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b.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实践练习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实践练习;b. 学生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5. 总结a.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b.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礼仪过程中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礼仪的文章;2. 观察并记录自己和他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礼仪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2. 提出改进措施,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范文中学礼仪教案:仪容仪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仪容仪表习惯;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二、教学重点:1. 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2. 仪容仪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2.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运用仪容仪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仪容仪表相关资料;2. 学生准备:认真阅读相关仪容仪表资料,做好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简要介绍仪容仪表的概念和重要性;b. 学生分享自己对仪容仪表的认识。
初中生讲礼仪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生礼仪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礼仪的意识和习惯。
3. 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素养。
教学重点:1. 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礼仪吗?为什么礼仪很重要?二、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 礼仪的定义: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表现出尊重、谦逊、礼貌等品质的行为。
2. 礼仪的重要性:a. 礼仪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b. 礼仪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c. 礼仪有助于提高国家形象,展示民族精神。
三、讲解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1. 家庭礼仪:a. 尊敬父母,孝敬长辈。
b. 保持家庭整洁,遵守家庭纪律。
c. 与家人和睦相处,关心家人。
2. 学校礼仪:a. 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
b. 诚实守信,勤奋学习。
c. 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3. 社会礼仪:a. 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b. 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
c.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四、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礼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礼仪表现。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礼仪的经验,反思自己在礼仪方面的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2.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仪,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在讲解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时,应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学生礼仪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3. 引导学生将礼仪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礼仪的基本概念、礼仪的基本原则、礼仪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礼仪习惯的养成、礼仪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用具1. 多媒体设备2. 课件3. 礼仪教材4. 礼仪示范视频五、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认为什么是礼仪?为什么礼仪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第二部分:礼仪基础知识(20分钟)1. 礼仪的概念和起源- 礼仪的定义- 礼仪的起源和发展2. 礼仪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 真诚友好- 适度得体- 文明礼貌3. 礼仪的分类- 个人礼仪- 家庭礼仪- 学校礼仪- 社交礼仪第三部分:礼仪在生活中的应用(25分钟)1. 个人礼仪- 仪容仪表- 举止姿态- 表情神态2. 家庭礼仪- 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 家庭聚餐礼仪- 家庭拜访礼仪3. 学校礼仪- 课堂礼仪- 课间活动礼仪- 学校活动礼仪4. 社交礼仪- 问候礼仪- 倒水礼仪- 接待礼仪第四部分: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播放礼仪示范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礼仪问题及解决方法。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五部分: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 观察并记录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礼仪问题,思考如何改进。
- 家长签名确认,共同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礼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互动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3. 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七、备注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礼仪知识。
关于礼仪的教案中学生

关于礼仪的教案中学生教案标题:培养中学生的礼仪意识与行为教学目标:1. 了解礼仪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在社交场合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教学内容:1. 礼仪的概念和基本原则a. 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b. 礼貌、尊重、谦虚、友善等基本原则c. 礼仪在社交场合中的应用2. 礼仪的具体表现形式a. 问候礼仪:打招呼、道别、礼貌用语等b. 餐桌礼仪:用餐姿势、餐具使用等c. 社交礼仪:交谈技巧、面对面交流、电子沟通等d. 礼仪仪式:参加婚礼、葬礼等场合的礼仪行为3. 礼仪的重要性和影响a. 礼仪对个人形象的影响b. 礼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c. 礼仪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模拟不同社交场合中的礼仪行为,通过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礼仪游戏:设计一些礼仪相关的游戏,如模拟用餐场景进行餐桌礼仪的演练,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4. 礼仪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或有相关经验的人士来校进行礼仪讲座,向学生介绍礼仪的重要性和实践技巧。
教学资源:1. 礼仪书籍和资料:提供给学生参考,以便他们深入了解礼仪的概念和实践。
2. 视频和音频资源:展示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行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
3. 礼仪游戏材料: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和材料,如模拟餐具、场景等,以便学生进行实践和演练。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礼仪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作品评估: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礼仪的短文或制作一份关于礼仪的PPT,评估他们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礼仪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社交场合,如企业、酒店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和观察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行为。
2. 礼仪培训班:邀请专业的礼仪培训机构或人士来校进行礼仪培训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案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培养中学生文明礼仪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中学生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认识到良好的礼仪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2. 培养中学生的社交技能,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引用相关的名言警句或故事,引起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思考和兴趣。
2. 与学生一起讨论文明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不文明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主体:3. 介绍常见的文明礼仪规范,如尊重他人、言行得体、礼貌待人等,并解释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4. 分组活动: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在校园和社交场合中常见的文明礼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角色扮演: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文明礼仪行为,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情境和角色卡片。
6. 学生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境进行表演,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体会。
巩固:7.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表演,并强调文明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8.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文明礼仪,并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
拓展:9. 邀请校外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文明礼仪的见解和经验。
10.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明礼仪示范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
评估:11. 设计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和实践情况。
12. 观察学生在课堂和校园中的行为表现,给予正面的反馈和指导。
教案扩展:1.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文明礼仪主题的创意比赛,鼓励他们通过艺术作品、演讲或写作来表达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宣传。
2.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等,探讨文明礼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教案注意事项:1. 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良好礼仪行为的榜样。
2. 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的文明礼仪规范。
3. 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互相学习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礼仪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第一课时“漫游文明礼仪王国”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2、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合奥运精神教育学生做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教学过程:一:主持人开场白: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文明礼仪的王国,今天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穿梭古今,尽情畅游在这文明礼仪的海洋中吧。
1. 回顾历史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续进步、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已成为中国的传统美德。
2. 展望未来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文明靠我们传承,民族精神靠我们弘扬,中华民族靠我们振兴。
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合格的文明中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 从我做起我的文明礼仪从校园做起,校园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校园文明礼仪是为维系校园正常秩序而要求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良好的礼仪,有利提高自身的修养,改善人际关系,净化校园风气。
二:.分组介绍主持人:在学习弘扬文明礼仪,人人为奥运添光彩的过程中,我们班分成三个小组展开了讨论和研究第一小组:同学之间的文明礼仪第二小组:师生之间的文明礼仪第三小组:校园活动中的文明礼仪三.分组展示1.分组展示一主持人:我们是快乐的好少年,我们共欢笑,我们同歌唱;我们如春天的嫩叶~~我们在学习, 我们在成长;我们做美丽的主人翁,我们讲文明,我们懂礼仪。
第一小组:同学之间的文明礼仪自编校园短剧:同学之间自由发言:同学之间的交往还应该注重哪些问题呢2.分组展示二主持人:别的人在生活中捞取金银但是您只收获桃李的芬芳您的金子是我们——早晨的太阳您的银子是我们——十五的月亮您如此自豪辗转在这三尺的讲台您如此快乐挥动着手中的粉笔第二小组:师生之间的文明礼仪改编诗朗诵:赞美老师自编小品:师生之间(同学发言:他到底错在哪里呢)3.分组展示三主持人:我们爱大地,爱蓝天;我们爱江河,爱山峦。
我们最爱最爱的----是我们可爱的班集体,我们温暖的家。
你盛满欢笑,盛满向往,盛满多少火热的情感。
你那么平凡,那么灿烂,你朴素而又庄严。
第三小组:校园活动中的文明礼仪诗朗诵:校园四季情自编校园短剧:这样会更好,卫生大扫除自由发言:你认为在集体活动中还应该注意哪些文明改编歌曲:吉祥三宝之校园礼仪版三。
文明礼仪知识竞赛1.讲孝义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流传有多少孝的故事(C、24孝)A、10孝B、12孝C、24孝2.我国古代的道德标准包括哪五方面(A)A、仁、义、礼、节、信B、衣、食、住、行、学C、仁、义、衣、食、住 3.请问:“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没有被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4.请问:“远亲不如近邻”是什么意思(自己需要帮助时,离自己远的亲友比不上离自己近的邻居。
)5.对发自体内的声响,如咳嗽、喷嚏、哈欠、打噎、响腹、放屁等等,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应当允许。
(错)6.观看影剧,入场后要戴正帽子,对熟悉的插曲,可以附和唱或以手击拍,如果对其中的情节熟悉,也可以向身旁的同学预作介绍。
(错)7.跟同学通信,用红墨水写,表示(B )A、热烈庆祝B、绝交C、深深的怀念8.在旅游观光时,兴致来了,可以怎样做(A )A、可以把诗文写在笔记本上。
B、可以题诗于公共建筑物上。
C、可以用小刀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竹木、或树上以作永久留念。
9.人的正常走路姿势是(B )A、身体前俯,后仰或左右晃动。
B、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两腿有节奏向前迈动。
C、两个脚尖同时向里侧或外侧呈八字形走动。
10.有疑难问题询问别人,别人一时回答不上,应说:(B )A、你慢慢想,我等着你。
B、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
谢谢!C、原来你也不会,不要紧,我再请教别人。
11.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主动向别人道歉,请讲出三个例子。
12.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向别人说多谢的,请说出三个例子。
四.主持人归纳总结: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具有文明礼貌,素养高,有文化的新时代中学生,让我们关注身边,从校园中的小事做起:我们的口号:我的文明礼仪从校园做起,校园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带领大家宣誓)五.。
班主任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漫游文明礼仪王国”的主题班会活动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更加明确了礼仪的内涵,也让我们能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我们经过历史的洗礼,立足今天,关注身边,展望未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文明修养的真正的人才吧。
第二课时文明礼仪伴我行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德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的中学生。
二、教学准备: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
3、排练相声《脏话害处》,小品《招聘》,话剧《两极》、朗诵《争做文明中学生》、《明礼,民族之魂》、《友善,就是一个微笑》等节目。
4、设计主题班会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主持人致辞:华夏大地,礼仪之邦,几千年源源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
时至今日,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气质、德行的时候,仍以那些细节作为考核的重要参数。
(二)节目表演:1、相声《脏话害处》;2、朗诵《争做文明中学生》;3、《日常礼仪》;4、话剧《两极》;5、朗诵《明礼,民族之魂》;6、口风琴独奏《同一首歌》;7、朗诵《友善,就是一个微笑》;8、朗诵《做人之道歌》。
(三)班长带领全班宣誓: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2、真诚友善,礼貌待人;3、尊规守纪,勤奋学习;4、勤奋俭朴,孝敬父母;5、遵守公德,严于律己。
(四)班主任总结:(五)主持人致辞,宣布班会结束。
第三课时中学生服饰礼仪教案一、教学理念: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爱美是人的天性。
而服饰则是人类美化自身的艺术品。
服饰美又有异于其他艺术,它虽具有自身的诸多要素,但服饰美要依附于人体。
换言之,服饰是人的背景,人的补充,是人生舞台的道具,体现着人的追求、理想和情操。
时下,品牌各异,款式漂亮,线条流畅,做工精细,图案新奇,色彩丰富的服装冲击着中学生的视野。
同时,也是对他们审美情趣的一种考验。
因此,应引导学生了解服饰礼仪的基本知识,认识到中学生的服装应以鲜明的色彩,简洁的款式,舒适而便捷的功能来体现中学生淳朴,自然,大方,活泼的健康之美,摒弃那些哗众取宠的外在追求,以清新端庄之态展示中学生的特有之美。
二、教学目的1、了解服装搭配的基本知识;2、倡导学生化服饰,体现学生特点及精神面貌;3、了解着装应符合身份的“和谐”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谈话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今中外,着装不仅体现着个人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着装也是一种社会文化。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服装礼仪也有所不同。
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服装礼仪方面有哪些学问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
2、整体感知:在这里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戴鸡佩豚”典故。
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子路的记载:子路未作孔子学生的时候,性格鄙陋,言语粗鲁,而且对孔子不够尊敬。
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武,以鸡豚之形作为顶冠和佩饰。
后孔子以礼施教,子路便依靠门人的帮助作了孔子的学生。
“戴鸡佩豚”这个典故原本指崇尚勇武,后来此典故便成了装束习气没有教养的代名词。
:我想,同学们一定不希望“戴鸡佩豚”的典故演绎在自己身上,那么平时就应注意和谐着装,即整洁、朴素、美观、得体。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那么在服饰礼仪中,具体应注意些什么呢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谈一谈。
再一起看课本,请大家整体感知本课内容。
然后交流你对哪些内容感兴趣。
3、老师总结。
(幻灯)4、课外拓展:据媒体调查显示:很多中学生着装和装饰的出发点就是“我要酷”。
所以他们经常选用冷傲的色调反衬自己的内心向往:追求冷峻和刺激的格调。
以此来张扬个性,引人注意。
其实青少年着装阳光、大方,更能体现清新自然的健康之美。
讨论:就中学生扮酷的着装现象、哈韩哈日的着装现象发表看法。
小结:应对这些着装现象有个全面认识。
我们追求风度,因为它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是内在气质的焕发;我们更要追求现代风度。
既要合乎时代,保持鲜明个性,又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而且作为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应该了解并热爱本民族的服饰。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有很多漂亮的少数民族服饰。
介绍唐装:所谓唐装,并非是唐朝时的服装,只是因为唐朝是我国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所以在国外,华人被称为“唐人”,所穿的民族服装被称为“唐装”。
今日流行的唐装,一方面兼承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又融入了现代文明的元素,逐渐成为了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形象代言。
因此,更准确地说,唐装应为华服,特别是在一些庄重的场合,穿华服既能展示民族文化又能加强民族自豪感。
旗袍:在我国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演变。
最初泛指旗人男女所穿的袍子。
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所穿的长袍与后世的旗袍有血缘关系。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造型已经走向成熟,最终成为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服装,被誉为“CHINESE DRESS”,同样旗袍的穿着也应在一些庄重的场合。
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女士1966年访问缅甸时,身着高雅的旗袍参加各种国事活动,使我们的民族服装大放异彩。
(幻灯)第四课时“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内容标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能力〗能全面对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技能,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知识〗知道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教学重点、难点】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学过程】导入:交往困惑导入,引出交往不只需要热情,还应懂得交往的礼仪,要掌握必要的技巧。
一文明交往礼为先材料一:“夸奖”、“常常聊起此事”、“心情舒畅”说明了小男孩受到欢迎,原因是他讲文明,知礼仪。
材料二:“满口脏话”“骂人、打架”说明他不讲文明,不知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