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

《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1.太康失国:夏朝政权易手事件。

夏启死后传位给太康。

太康终日饮欢、游乐,不恤民事,荒淫无道,引起内乱。

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则乘启子武观叛乱之机,起兵攻入夏都,赶走太康,“因夏民以代夏政”,夺取王位。

史称“太康失国”。

2.少康中兴:(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中国通史真题)夏王朝复兴事件。

太康失国后,其侄孙少康在有虞氏部落(今河南虞城)重新积累力量,从东夷手中夺回王位,史称“少康中兴”。

由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经过了三代人的约40年的斗争,才重新夺回政权。

3.二里头文化*:(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黄河中游地区青铜时代早期文化。

典型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于1959年,另外相同文化类型的遗址在豫西、晋南又有多处发现。

二里头文化晚于河南龙山文化,又早于同地区的先商文化,在年代上大体处于夏朝纪年之内,极有可能为夏文化遗存。

二里头文化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以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二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

据测定,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前2395年到前1625年之前。

4.盘庚迁殷*:商朝中后期迁移国度之举。

商朝早期,由于政治发展的需要而出现了殷都屡迁的独特现象。

从汤至阳甲时,迁都五次;又贵族内部多次发生争夺王位之事,国力一度衰弱。

阳甲之弟盘庚庚立,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从此安定下来,直到商朝灭亡。

盘庚迁殷对于商朝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5.武丁中兴:商王武丁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昌盛局面。

盘庚迁殷以后,商代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到武丁时期(前1250~1192年)达到了商代后期的极盛时期。

武丁在位期间,主要是对西北和北面的土方、鬼方等方国进行作战,经过长期征伐,最终平服了上诉地区。

他在位的50余年,是商王朝最强盛的时期。

此时疆域西到陕西西部,南到湖北、湖南之界,北到河北北部,东到海滨。

6.甲骨文*:(安徽大学2011年历史学复试真题)商代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

中国历史文选

中国历史文选

中国历史文选一、名词解释1.《国语》:作者迄今尚无定论,旧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撰,共21卷,其记事上起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67年),下迄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公元前453年),记载前后约五百多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史事。

因与《春秋》记事时间段略为相同,故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2.《战国策》:原作者不详。

体例为国别体。

今传本30卷33篇。

其记事继“春秋”之后周贞定王十六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开始,到楚汉之际,秦二世继位为止,其间240余年史实。

西汉末刘向综合整理《国策》、《国事》、等数种史料而编定为33篇,其多载战国游士之策谋,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

非所谓“正史”、“国史”,而为“杂史”,不免道听途说、夸张虚构,有不完全与史实相符之处。

3.《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作《水经注》,博览群书,引书多到430余种。

而注文30万字左右,为原文1万多的20倍;卷帙由原来的3卷,增为40卷。

因此,虽名为注释,实则自成为一全面系统的水文地理著作,是考查古代河流水道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

郦道元作注,并不只限于条列河流的地理位置,而是“即地以存古”,《水经注》的史学价值还远不止于此。

4.《洛阳伽蓝记》:北魏杨炫之著,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

伽蓝,意为众园,众沙门修行的处所,即佛寺。

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以佛寺的盛衰而揭露社会现实,以警示后人。

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5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著,原名《世说》,北宋时晏殊加以删拼,遂为今之流行本,为3卷。

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许多名人学士的遗闻琐事。

全书分门别类,辑录成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记历史上真实人物的轶闻趣事1200余则。

其历史价值在于材料丰富生动,可与正史互补,使笔记体例完善成熟.6.《礼记》: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中国史纲名词解释(全)

中国史纲名词解释(全)

第一章1、殷墟殷墟是我国商朝后半期文化遗址,位于我国河南省安阳市的北郊。

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总面积约有42平方公里。

商朝第二十个王盘庚于公元前14世纪把国都迁到殷以后,直到商朝灭亡的二百七十三年时间里,一直以此为都城。

商朝灭亡后,殷都逐渐成为废墟,后人称为“殷墟”。

2、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

西周后期,周厉王贪财好色,霸占山林川泽,不准平民上山砍柴狩猎,下河捕鱼。

他还派人监视平民的言论、行动,杀死不满他的人。

人民只能“道路以目”。

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

镐京的平民和奴隶攻入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跑,政权暂时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

“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3、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

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

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4、盘庚迁殷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

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

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

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

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

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

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1. 春秋战国:指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这段历史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多事的时期。

2. 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多思想家和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

3. 五经:指经过汉代编纂成书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这些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

4. 秦始皇:即秦朝的始皇帝,名嬴政,公元前259年出生,公元前221年称帝,他实行了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的政策,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

5. 兵马俑: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是一组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陶器制品,是中国古代陪葬品的代表之一。

6. 汉武帝:即汉朝的武帝,名刘彻,公元前156年出生,公元前141年即位,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奉行“信士官、重文治、亲贤达”的治国方针,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7. 经义学派:汉朝时期的儒家学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为东汉经学大家郑玄和他的门徒。

8.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从汉朝灭亡到隋朝统一前的一个时期,包括魏、晋、南北朝等多个朝代,这段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到589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多元化时期。

9. 佛教:一种源自印度的宗教,传入中国后融合了中原文化和道教思想,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宗教之一。

10. 国学:指传统文化中的经、史、子、集,以及经学、史学、文学、哲学等领域中的经典和研究方法,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和方法论。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一、经部文献(一)《周易》相传是周人所作。

“易”,学者认为有变易、不易、简易之义。

《周易》包括经、传两个部分。

经的内容即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卦画、卦名、卦辞、爻(yáo)辞四部分。

传是经的最古解释,共七种(10篇),汉代人称为“十翼”,意为《易经》之羽翼。

今文学家认为“十翼”出自孔子之手。

今天看来,传的成文约在战国时期或更晚至秦汉。

朱熹: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

南宋著名理学家,儒家学术史上标志人物。

在经学方面,除了有《周易本义》外,有影响的还有《四书集注》等。

前,《周易》的经、传各自单行,后来经、传合一而编。

但宋代经学家吕祖谦和朱熹却认为应该恢复《周易》本来面目,即经、传分编。

朱熹解《易》,最重要的是有两点:一是强调《周易》“本为卜筮而作”;二是把经、传分开,要让学人在读“经”时不要为《易传》所束缚。

《周易本义》旨在解说卦爻辞中的义理,故名“本义”。

朱熹易学不排除象数。

(二)《尚书》中期的秦穆公。

多数篇章重在记言,记述君主训誓臣民和近臣告诫君主之词,另有少数叙事之篇。

《尚书》分四个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周书》部分大都是当时作品;《商书》部分,有不少篇章应是后世拟作;《虞书》和《夏书》都是成文于后世,尤其像其中的《禹贡》,可能晚至秦朝。

《尚书》六种文体:典、谟、训、诰(gào)、誓、命。

汉初伏胜所传尚书,共28篇。

传抄过程中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写。

汉代中期用战国文字的尚书出土后,伏胜所传尚书被称为《今文尚书》。

书是用当时隶书写成的,汉代中期不断有由六国文字写成的尚书出土,为以示区别,称《古文尚书》。

伪古文尚书》即今传尚书。

这种尚书是东晋初年由梅赜(zé)献给朝廷而流传开来的。

共58篇,加上孔安国的序,共59篇。

宋朝已有学者怀疑“古文尚书”的真实性,直到清代阎若璩撰写《尚书古文疏证》,列出一百二十八条证据,标出“古文有,今文无”的25篇为伪作;另有33篇“今古文皆有”的,是由伏胜所传《今文尚书》拆成,非真古文尚书。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第一部分远古社会与夏商周一、名词解释1、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野蛮时代:中国古代文献,诸如《尚书》、《史记》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最古老的王朝乃是夏朝,夏朝之前,便是我们常说的远古时代。

它包括了中国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以至于进入文明社会的漫长年代。

历史学者们将之化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而考古学上则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所谓旧石器时代,即是说打制石器的时代,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早期皆属于旧石器时代。

所谓新石器时代,即是说磨制石器的时代,这包括了氏族公社的发展、繁荣时期,直到青铜时代开始前的铜石并用时代。

新石器时代始于约距今一万年左右,一直延续到约距今4千年左右,持续了五六千年。

它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制造的开始,农业的出现,居民村落的普及,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这也是人类学和历史研究上所谓的“野蛮时代”,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过渡阶段。

2、原始群、血缘婚、血缘家庭:原始群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原始人为了生存,十几人和几十人组成一个群体,共同采集和狩猎,以获取生存资料,这种松散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

原始群在考古学上大致处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其早期为“猿人”,晚期为早期智人(即古人)。

猿人的婚姻制度尚比较杂乱,等到古人稍有进步,产生了血缘婚,即父母子女不得婚配,婚姻只在同辈中进行,而由此构成的社会组织,称之为血缘家庭。

人类社会也在此向母系氏族社会过渡。

3、族外群婚和对偶婚:族外群婚即两个氏族间互为通婚集团,一个氏族的同辈男子做另一个氏族同辈女子的丈夫,反之亦然。

这样就杜绝了同胞和旁系兄弟姐妹之间的结合了。

等到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族外群婚发展到了对偶婚,即一男一女之间的不稳定结合,男方或女方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主妻”或“主夫”。

在对偶婚中,男子从妇而居,所生子女归女方所在的氏族,这种对偶婚制度是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

族外群婚和对偶婚都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婚姻制度。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历史文选)1、金文:又称“钟鼎文”或“吉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多为西周和春秋时的铭文,是研究西周春秋的第一手文字资料。

其代表有西周的大盂鼎上的铭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有,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的《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其历史价值:纠正文献错误,填补文献空白,辨别文献真假;和文献相互佐证,确定历史真相;早期的文字史料,为文字学提供了材料;为学术界开拓新的课题提供了重大的作用。

2、《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

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一统思想的根源。

其史料价值:具备了六体,是我国古代文告,会议记录等应用文体的滥觞。

而且开辟了我们古代散文的先河;保存了大量的古词汇,这些古词汇反映了殷商时代的语言特点;《尚书》为研究虞、夏、商、周提供了研究材料。

3、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顺序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

其优点是便于比较、了解各史事之间的关系,使读者对史事发生经过的时间十分清晰;缺点是同一事件发生和延续的时间过长,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典志等史事,也无从详其原委。

如起居注、实录体等。

我国第一部正规的编年体史书是孔子编修的《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完善的编年体通史。

4、甲骨文:我国已发现的早期文字史料。

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内容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起初在河南安阳的废墟中出土,所以过去又叫契问、卜辞或殷墟文字。

甲骨文的内容,绝大部分的是商朝王室的占卜记录,也有少量的记事文字。

留下来的记录,内容很广,包括商朝的宗教、战争、农业、等等在我文字研究上有成就的,有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等。

中国古代史_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_名词解释

2.盘庚迁殷商朝前期自然灾害频发,内部纷争不断,国都经常迁徙。

直到盘庚即位后,于公元前14世纪将国都迁到殷,此后二百多年再无迁都,所以商朝又称殷商。

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部斗争的混乱局面,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为商朝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3.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

西周后期,周厉王贪财好色,霸占田地山林,不准平民狩猎捕鱼,还派人监视平民的言行,杀死不满的人。

公元前481年,镐京的平民和奴隶攻入王宫,周厉王仓皇而逃,政权交由大臣周公和召公掌管,史称周召共和。

“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最终西周被灭。

4.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

由于商纣王昏庸无道,激化社会矛盾,周武王等人进行起义,并在牧野大破商军。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战例。

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牧野之战中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影响。

2.推恩令汉武帝时期,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各诸侯国除嫡长子继承外,其他弟子可在诸侯国内封侯。

汉代规定,侯国与县相等。

而诸侯国通过进一步分封后,与郡无异。

从而王国力量被大大削弱,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3.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曹丕为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

选择朝廷官员兼任籍贯中的正官,负责察访人才,加以品评,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

魏晋之际,中正官全由士族担任,该制度成为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使门阀制度形成。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存在长达四百年之久。

2.输籍定样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是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三皇五帝传说是中国夏代以前的帝王,在战国至汉代文献中有很多说法。

三皇:一说指燧人、伏羲、神农;一说为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一说为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常见的说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大禹鲧之子。

《尚书.舜典》:「伯禹作司空」句下孔传云:「禹代鲧为崇伯」,说明禹曾被舜任命为司空,并继承了其父的封邑与爵称。

后因治水有功,舜举荐他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涂山之会禹在确立王权的过程中,又继续征伐三苗。

他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并以奉行天命自居,这表明他已掌握了最高的王权,取得了“夏后”的地位。

经过激烈的战斗,三苗战败了。

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武力征伐,通过这些征伐活动,不断加强了夏禹的王权。

禹在确立王权后,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作为都城。

后又迁往阳翟(河南禹县)。

为了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

原来的众多部落首领,到此时大都转化成世袭贵族,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

这次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鸣条之战古代一次著名的战事,发生于夏代末年。

当时夏桀无道,国内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四方的诸侯也纷纷背叛而去。

于是,商汤决定兴兵伐夏。

《尚书.序》载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这是商汤向士兵们发表的征伐夏桀的誓师辞。

汤历数了夏桀的罪恶,说明伐桀是执行天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

汤要求军士们努力执行天的命令。

他亲自率师西征,夏、商二军在鸣条(今山西省安邑县)之野发生一场战斗,夏桀战败而出逃,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夏王朝灭亡。

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少康中兴少康为夏王朝第六世国王。

夏后相之妻后缗所生。

后缗母家为有仍氏,当寒浞攻杀夏后相的时候,相妻怀孕,从墙洞中逃归母家,生少康,所以少康一直生活在有仍氏。

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2.孔子用春秋笔法来写史书主要目的在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孔夫子写书的目的,本是要把那些他看不惯的人的行为,记入青史的;但是人总是有缺点的,连孔夫子所尊敬的人和他的亲人、贤者也不例外,竟也有使人看不惯的行为出现,如果孔夫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看不惯的行为,一古脑儿写进去了,那么人家一看到,对“所尊敬的人”、对“亲人”和“贤者”的敬意,也就大打了折扣
5.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

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先後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

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
13. 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

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制两类。

总志如《山海经》、《大清一统志》。

以省为单位的方志称“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乡镇、寺观、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浔志》、《灵隐寺志》。

方志分门别类,取材宏富,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14.。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全)

诗三百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

3、《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

4、当时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简称齐鲁韩毛四家。

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做笺,学习毛诗的人渐多,其后三家诗亡,独毛诗得大行于世。

赋比兴1、诗经中的三种表现手法。

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2、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兴的意思是借助于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主要是为了引起下文,使诗歌曲折婉转,而不给人突兀的感觉,有时也起比喻的作用。

3、周代民歌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他可以在极短的篇章里造成动人的境界和形象。

比兴手法在我国诗歌中一直继承发展,是周代民歌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的一面。

周易《盘庚》1、是《尚书》中《商书》里的一篇。

2、尚书是记言的古史,《盘庚》是殷王盘庚迁都前后对世族百官、百姓、庶民的讲话,古奥难懂。

3、《盘庚》中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的譬喻都鲜明生动,如因臣民反对迁徙,盘庚对其进行说服,将旧都比作“颠木”,新都比作颠木新生的“由蘖”。

金文1、古代铜器特别是钟鼎彝器上的文字。

一般称为铜器铭文或金文。

2、殷商已有简单铭文,周代日益发展。

3、这些铭文多关于贵族的事功、讼断和赏赐。

因器物的限制,一般不长。

如《散氏盘铭》等。

4、铭文一般为散文,也有韵文。

如《季子白盘铭》。

《春秋》1、《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2、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

它极其简括的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凡240年。

3、孔子为维护周王朝奴隶制的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命定分,巩固王朝最高奴隶统治政权,恢复大一统局面。

4、孔子的政治主张通过《春秋》的谨严书法,表现出来。

但《春秋》记事,语言过于简单,类似于后世的新闻标题,只是片断记录。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是指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广泛引用的文献、文言文文章或重要历史事件的刻本、整理本或选编本。

名词解释:
1. 刻本:古代书籍的繁衍方式之一,将书籍内容刻在木版或铜版上,然后印刷复制出来。

刻本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常见,是古代文献保存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2. 整理本:对于散落在各处的文献资料,经过整理、分类、补全后编修成专门的版本,方便研究、保存和传播。

3. 选编本: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或重要性的内容,按照一定的主题、时期或特点进行选编整理,以便更好地传播和研究。

中国历史文选通常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献或文言文文章,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

这些文选的编纂和整理,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思想、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历史文选名词解释(较全)

历史文选名词解释(较全)

历史文选名词解释(较全)【刘知几】唐代史学家。

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历任著作佐郎、左史等职。

专攻史学,通览各史,参与编撰《则天皇后实录》。

于景龙四年(710)撰成《史通》。

《史通》共20卷49篇。

内篇多论史书源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多论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

刘知几提出史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以史识最重要;主张直笔,秉笔直书,反对迎合权势或从个人恩怨出发歪曲史实。

刘知几编纂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史通》】*唐代刘知几撰写的史评类史书。

景龙四年(710)成书。

全书共20卷49篇。

分内外篇两部分,内篇10卷36篇,外篇10卷13篇。

内篇多论史书源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多论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

刘知几提出史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以史识最重要;主张直笔,秉笔直书,反对迎合权势或从个人恩怨出发歪曲史实。

反映了刘知己的历史观和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

《史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

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才三长】唐代刘知几提出的史学家的修养标准。

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史才三长论,认为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个条件。

史才,治史的才能;史学,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史料学问;史识,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观点、态度的能力,包括忠于史实、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和高贵品质。

在才、学、识三者中,他最注重史识,认为史才和史学都离不开史识。

史才三长论对我国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城记》。

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笔录的关于西域的历史地理著作。

贞观三年(629),玄奘西行天竺游学,贞观十九年(645),返回长安。

玄奘口述十余年求法经历见闻,由其徒僧辩机笔录,贞观二十年(646)成书。

全书共12卷,按其西行次序对所亲历110国与由传闻得知的28国,以方志的形式,分别记述其历史沿革、山川特产、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历史传说。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改变世界的事件,这些事件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

在这些历史文献中,诸如《资治通鉴》、《史记》、《左传》等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文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些文选中出现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

一、《资治通鉴》1. 朝代: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的时期,主要分为上古时期、夏商周、秦汉至五代、宋元明清四大朝代等。

2. 相国:指历史上的一种官名,意为国家的第一位辅助官员,主要负责国家的内政和外交事务。

3. 巨吏:指历史上的一种官名,意为官职高,才干出众的官员。

4. 政治体制:指政治的组织形式、制度和程序,是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本构成部分。

5. 逆贼:指反对君权、进行反叛和叛乱的人。

二、《史记》1. 太康之书:《史记》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记录了太康之后的历史事件,被认为是《史记》作者司马迁自己的代表作。

2. 三统历:指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历法,主要根据天文观测结果制定。

3. 天官:指历史上负责天文学和历法制定的官员。

4. 君主:指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通常是国家的创立者或家族的首领。

5. 大司马:历史上的一种重要官职,负责众多军队的指挥和管理。

三、《左传》1. 周天子:指周朝的天子,作为守护中华文化的王朝,周天子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2. 邨:指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通常由3到5个村庄组成。

3. 大夫:指历史上的重要官员,负责管理国家的行政、外交和军事事务等。

4. 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制度,主要由封建王朝、封建贵族和农民组成,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核心。

5. 礼仪:指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和文化体系,主要包括婚姻、葬礼、祭祀等方面,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总之,中国历史中的经典文选,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窗口。

在这些经典文选中,出现的重要名词和概念,对我们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全)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全)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全)1.旧石器时代: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时间大体与地质上的更新世相当。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于大约250万年以前,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结束。

其主要特徵是人类的生产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更为先进的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尚未出现。

这一时代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时代,从猿人进化为直立人,经过早期智人,再进化为晚期智人,最后成为现代人。

这一时期人类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捕猎野兽、鱼类和采集果实,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产生。

在婚姻形态方面还处于男女关系松散的杂婚状态。

中国普遍发现有这一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如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和西侯度遗址文化。

现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有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证明中国是人类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2.中石器时代:介于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间,生产工具仍以打制石器为主,但细石器开始盛行。

这时人类生活仍然依赖于渔猎和采集,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出现。

其年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地质上的全新世时代,延续时间很长。

当黄河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一些边远的地方如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还停留在中石器时代。

目前这个时代的遗址发现不多,陕西的沙苑文化、河南的灵井文化是其中的两个。

3.新石器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徵是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

也就是说,人类不再完全依赖自然的赐予,开始生产自己生存所需的食物。

另一重要特徵是,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出现一个大飞跃,开始磨制石器,形状规整,便于使用。

与此同时,陶器、纺织、玉器出现,手工业也逐渐专业化。

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婚姻形态方面,由杂婚转变为一夫一妻制;人类群体由小规模的人群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氏族社会,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就是最好的见证。

一般来说,这一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延续时间也很长,像距今4500至2500年的美洲玛雅文明就仍属于新石器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于一万四千年以前,到大约五千年前结束。

4.古猿:现代人类与大猩猩的共同祖先,现已发现的古猿有埃及古猿、森林古猿、腊玛古猿、保山古猿、南方古猿。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以记录历史事件和表彰祖先功德的内容居多,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3、《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尚书》相传由孔丘编选而成,但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

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用当时通行文字书写,即《今文尚书》。

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丘住屋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已佚。

东晋梅赜(一作梅颐、枚颐)又伪造《古文尚书》。

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5、《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6、《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金文:又称“钟鼎文”或“吉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多为西周和春秋时的铭文,是研究西周春秋的第一手文字资料。

其代表有西周的大盂鼎上的铭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有,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的《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2、《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

3、先秦史籍对后市的影响:第一、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第二、形成了比较科学、完整的史书编写体例;第三、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如孔子《春秋》);第四、“直笔与曲笔”的写作思想,为后世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

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一统思想的根源。

5、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顺序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

其优点是便于比较、了解各史事之间的关系,使读者对史事发生经过的时间十分清晰;缺点是同一事件发生和延续的时间过长,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典志等史事,也无从详其原委。

如起居注、实录体等。

我国第一部正规的编年体史书是孔子编修的《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完善的编年体通史。

6、孔子编《春秋》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并运用“寓褒贬、别善恶、以定名”的春秋笔法。

7、《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杰出的编年通史。

其记事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止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

全书采用编年体形式,用翔实的史料完善了编年叙事法,还通过史论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对礼乐、文学、地理也有较详记录,对经济文化等典制基本未涉及。

其目的是从政治上总结历代统治经验教训,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一部教科书。

后世多有仿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

字君实,宋陕州夏县人,谥号“文正”。

司马光自幼好学,二十岁考中进士,他曾立志要编一部编年体史书,总结历代统治经验,于是博览众史书,删削冗长,举辑机要,到宋英宗时,司马光写成战国秦历史共八卷,宋英宗看后十分赞赏,并命他继续写下去。

后来王安石为相,推行变法,司马光反对,受到排挤,遂退居洛阳潜心编史,前后共用19年,《资治通鉴》全书告成。

司马光集前世史学之大成,无愧“文正”这一称号。

9、纪传体:即由纪、传(世家)、表、志(书)组成,已记录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

创始于西汉司马迁著《史记》。

其优点是有大量人物,言事结合,结构完整,典章制度记录全面。

缺点是以人物为中心,记事不完整,不便了解人物在事件中起的作用。

纪传体被后世历代政府定为正史的主体,二十四史包含了丰富的史料,由于官方编写,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但纪传体的创立,对后世记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0、《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诸多方面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堪称为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让历代学习。

其记录的时间、范围广泛,事迹全面,人物丰富,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人。

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其父任太史令多年,他幼年师从董仲舒、孔安国等名师,二十岁开始壮游全国,此间探访历史遗迹,考察风土民情收集了史料。

元封三年,司马迁升任太史令,他秉承父亲遗愿,开始准备撰写《史记》。

天汉三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被捕下狱,处以腐刑。

出狱后他任中书令,忍辱负重,发奋撰写《史记》,前后有15年以上时间才写定成书。

《史记》成书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司马迁注定名留青史。

1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它沿用《史记》的纪传体例,并改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共一百篇。

它为断代史,记载了西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0年的史事。

它在《史记》的基础上纠偏补缺,使用断代史,新增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对改革的评价较客观。

但全书贯穿封建正统史观,又有封建神学色彩,并且其中多用古字古义比较难懂。

作者班固去世时全书未完,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续写完成。

13、《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现有130卷,包含10本纪、80列传、8志、无表,记述了东汉一代近二百年的历史。

由于作者范晔被杀时表志未完成,这里是借用他人做的志。

《后汉书》是中国史籍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它记事翔实,史料丰富,叙事以类相从,新创类传反映时代特点。

它对历史人物事件,从不同角度综述分析,便于了解东汉的社会状况。

其勇于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反对佛教迷信,具有进步思想。

其文学成就也很高。

但它也有以世家豪族的政治标准权衡人物的缺点。

14、范晔:两晋南北朝之际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东晋南朝顺阳人。

范晔出生官僚世家,“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

入宋后,曾任职至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被告发参与谋反,下狱处死。

范晔于元嘉元年被降职,不得志,于是删编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言,前后二十余年,至死尚未完成。

范晔将众多《后汉书》删减成一部,且疏而不漏,为后世东汉历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5、《三国志》:作者陈寿,是一部纪传体分国史,仅有纪传无表志,包括《魏书》《蜀书》《吴书》共65卷。

记事上起东汉末黄巾起义,下迄吴灭亡,西晋统一。

《三国志》以魏为正统,魏国君用纪,蜀吴称传,但均用编年体方式,名为传实为纪。

它选材十分谨慎,如空城计等不确切的史事便不记载。

它为各阶层的人物立传,内容简约,反应当时的社会风气。

《三国志》是现存唯一的记录三国历史的史书。

16、裴松之注《三国志》:《三国志》过简,南朝宋文帝命裴松之作注。

裴松之,字世期,南朝宋河东闻喜人,官至宋中书侍郎,奉旨作注。

他引书200多种,补充《三国志》中的不足,纠正其中的谬误,还将自己的和引用的史评加入其中,注文四十余万字,是原著的两倍。

裴松之注《三国志》开创了注史新体例,对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7、《宦者列传》中指出,宦官“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政治上“构害明贤”、“败国蠹政”,经济上“剥削萌黎,竞恣奢欲”。

18、纪事本末体: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史书体裁。

它将记载的历史分为若干个历史事件,每个独立成篇,立以相应的标题,按时间顺序记其始末经过。

《尚书》是这种体裁的萌芽,真正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纪事本末体把人物与事件相结合,按时间顺序记述,避免了重复,将编年体与纪传体的优点相结合,为后世沿用。

但它事与事之间的联系不明确,保存史料上有重大缺陷,不够完善。

19、三种体例(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为什么并行不衰?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使读者便于了解、比较各史事之间的关系,对史事发生经过的时间十分清晰,但同一事件发生经过的时间过长,记事前后割裂,对人物生平和典章制度记述不详。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言事结合,结构完整,典章制度记述完整,但它记事割裂,不便于了解事件之间的联系,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也不明确,而且,由于一事涉及多人,所以多人传记中都会记述,重复冗繁。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把事件与人物相结合,按时间顺序记录,避免了重复,将纪传体与编年体的优点相结合,但它事与事之间的联系不明确,在史料保存的作用上不如纪传体和编年体。

所以,三种体例各有优劣,无法完全取代其他的体例,只得互为补充,并行不衰。

20、《通鉴纪事本末》:作者南宋袁枢,他喜读《资治通鉴》,感觉不便,而他官为教授有大量时间,于是将《资治通鉴》删编整理成《通鉴纪事本末》。

此书创建了纪事本末体,并为后人继承,它重视社会现实,崇尚汉族政权的恢复。

但它敌视农民起义,而且其内容全都抄自《资治通鉴》,没有史料价值。

21、纪事本末体包括:通史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朝代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中“补遗六卷”关于满清兴起、在河北山东作战情况,在钦定《明史》、《太祖实录》中没有,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专史纪事本末:《中西纪事》,清朝夏燮(音叶),较完整地记录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

22、典制体:又叫“政书体”,是专讲典章制度的史书,脱胎于纪传体的志(书),创始于唐代杜佑的《通典》。

发展:《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三通)+《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续三通)+《清朝续文献通考》是为“十通”。

23、《通典》:是唐代杜佑在《政典》基础上扩充内容,历35年编撰而成,是记录历代典制的通史,也是典制体史书的开山之作。

其内容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天宝末年的制度沿革。

《通典》注重治史经世,重视经济,把食货典放在卷首。

它打破历代编史习惯,不录天文、五行、祥瑞等,增加兵典、边防典。

他对典章制度探本穷源,利用序、论发表了精辟见解,为后世提供了系统的研究材料。

但它对封建礼制十分重视,礼典多达100卷,另外在兵典兵制记载较少。

24、杜佑自己为《通典》作注,他发展了史书中自注的方法,举出史料考证、解释、音译、掌故等,并解释了写作意图。

25、杜佑:唐中叶重要的政治家、著名的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人。

他出身名门世家,18岁入仕,78岁致仕,封爵岐国公,历六朝,居高位,对经济、政治制度十分了解。

他熟知政策的弊端,曾支持两税法、轻徭薄赋,并主张总结历代典制,总结得失以改革。

他还勤奋好学,“虽位极将相,手不释卷”,终于编成《通典》,对后世影响深远。

26、地方志:是以一定体例反映一定行政单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自然资源诸反面的分门别类的综合文献和历史性资料书。

它起源于先秦,萌芽于汉晋,发育于隋唐,成熟与宋元,昌盛于明清。

代表作有《山海经》《洛阳伽蓝记》等。

27、史评,也称史论,即对史籍、史事、史学作评价。

史考,是对史籍或史事进行考证,以辨真伪或探求答案。

28、《史通》第一部系统史评专著。

作者刘知几。

史学思想:(1)“史才三长”,史才:驾驭史料,撰写史书的能力;史学: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史实:良好的史学见解与秉笔直书的精神。

(2)揭露古史记载的虚伪。

(3)倡导秉笔直书。

(4)提出改造旧史的主张。

29、章学诚(清)史学思想:(1)提出“六经皆史”论,扩大了史料搜集,史学研究的范围。

(2)推崇通史,历史连贯反映事件的发展。

(3)把方志当做一门专门的学问,主张把国史放在地方史的基础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