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 教育教学 简答题整理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一、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概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名行业专家,我认为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进行简要分析。
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1.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原则和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组织形式等。
这些概念为我们理解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框架。
1.2 教育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内容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的法律规范。
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法律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育教学能力分析2.1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能力。
这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等环节。
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2 课堂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和调控的能力。
这包括维持课堂秩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优秀的课堂管理能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 评价与反馈能力评价与反馈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的能力。
这包括制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过程、分析评价结果、给出反馈建议等环节。
具备良好的评价与反馈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1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代表人物为朱熹。
(2)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它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如老鹰教小鹰飞翔,老猫教小猫抓老鼠等。
从这个学说开始,教育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心理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米丁斯基。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3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第一,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
强调对国民实施一定的教育是国家的责任,接受一定的教育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第四,教育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从宗教教学中分离出来。
4现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是指所有人都接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
5教育与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7教育与文化(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二)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传递文化(继承功能、传递功能)2.教育传擂文化(传擂功能)3.教育选择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创新功能)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1、简述课程评价的概念及功能。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
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区分、强化和发展的功能。
2、简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其意义。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这些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1)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责任感。
(2)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1)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原则有:以人为本、公正平等、整体优化、注重个性等。
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质量管理等。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必背题一、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的智力、品德和体质的活动。
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机构和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1. 教育的概念(辨析题、简答题)答: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第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第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第三,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答: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答: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答:①课程计划又叫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②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③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④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作用)。
6.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与作用答:①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作用)。
7.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答:①科学思想性。
教科书的编写内容上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基础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实用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④统一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100道简答题(附答案)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答:(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2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答:(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査知识23、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基本要求答: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话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表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责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话言直观24、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基本要求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督促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25、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基本要求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26、简述讲授法及基本要求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话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话言艺术27、简述谈话法及基本要求答: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间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间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桃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手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28、简述练习法及基本要求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教资简答题库(41道)
教资简答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题]正确答案: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交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答案解析:2、德育过程的基本原则——[简答题]正确答案:1、导向原则2、疏导原则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原则4、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知行统一原则7、正面教育与尊重学生原则8、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答案解析:3、教学的基本规律——[简答题]正确答案: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答案解析:4、教育原则——[简答题]正确答案:1、直观原则2、启发原则3、巩固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8、量力原则答案解析:5、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简答题]正确答案: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答案解析:6、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简答题]正确答案: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工作5、组织学生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8、操行评定答案解析:7、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简答题]正确答案: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答案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的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答案解析:8、建构主义的学生观——[简答题]正确答案: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2、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答案解析:9、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简答题]正确答案:1、学习的主动建构2、学习的社会互动3、学习的情景性答案解析:10、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其内容——[简答题]正确答案: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动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原有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认同:认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答案解析:11、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简答题]正确答案: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2、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3、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答案解析:12、教育的人口功能——[简答题]正确答案:1、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改善人口结构的合理手段3、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答案解析:13、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答题]正确答案: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答案解析:1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简答题]正确答案:1、教育在生产劳动力(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教育可以把简单的劳动力训练成复杂的劳动力)2、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答案解析:15、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答题]正确答案: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答案解析:1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简答题]正确答案: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并不起决定作用,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也不能成为决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解析:17、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答题]正确答案: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答案解析:18、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简答题]正确答案:1、教育具有专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答案解析:19、人的发展规律——[简答题]正确答案:1、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要求: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简到繁,不要揠苗助长,凌节而施2、阶段性: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教育要求:要有针对性,不能搞一刀切,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育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3、不平衡性:一方面指身心发展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指身心发展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教育要求:抓住关键期,发展关键期是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机体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4、互补性:机体各部分存在互补的可能教育要求: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促进学生个性发展5、个别差异性:个体角度指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心理特征表现形式的差异,群体角度指除性别外,由性别带来的社会地位、角色和交往群体的差异教育要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促进学生自由发展6、整体性: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要求:把学生看作一个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答案解析:20、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及作用——[简答题]正确答案:1、遗传(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或训练,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的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对人的发展作用只能通过环境、教育和个体能动性才能转变为现实)2、环境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发展,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方向和性质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着个体身心发展内容)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首先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人对环境的主动选择和能动的活动是实现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决定因素)3、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4、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答案解析:2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简答题]正确答案: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他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完成的,相对其他教育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答案解析:2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简答题]正确答案:1、学校教育是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答案解析:2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的条件——[简答题]正确答案:1、遵循人的发展规律2、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正确处理好遗传素质、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发挥各项因素的作用答案解析:24、教育对人个性化形成的作用——[简答题]正确答案: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独特的人3、教育开发个体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实现答案解析:25、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简答题]正确答案: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答案解析:26、义务教育的定义——[简答题]正确答案:义务教育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或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答案解析:27、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简答题]正确答案:1、发展基础教育2、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答案解析:28、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任务——[简答题]正确答案:1、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2、推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答案解析:29、教育目的的概念——[简答题]正确答案: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答案解析:30、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简答题]正确答案: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联系: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一方面,教育方针所包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的要求较为明确答案解析:3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简答题]正确答案: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和标准)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预期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具体化的培养目标,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答案解析:32、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简答题]正确答案:1、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答案解析:3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题]正确答案: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答案解析:34、德育的意义——[简答题]正确答案: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答案解析:35、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简答题]正确答案: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答案解析:36、美育的概念——[简答题]正确答案: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答案解析:37、美育的意义——[简答题]正确答案:1、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可以促进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资格证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帮助您考取教师资格证。
1.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在搜集、分析和利用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设计并组织实施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过程。
2. 什么是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一种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的方法。
它通常包括测验、考试、作业、项目、报告、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
3. 什么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评估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评价、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价等方式来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4. 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关系是什么?知识、技能和情感是三种特定的学习领域,它们在教育教学中互相作用、相互促进,以实现全面的人才培养。
5. 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什么特点?教学目标应该具备明确性、可测量性、具体性和可达性等特点。
具体来说,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是清晰、明确,能够测量和评估,同时也应该具体、切实可行。
6. 什么是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方法是指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或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
7.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是什么?教学计划是指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教学计划。
它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进程,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8. 什么是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认知、情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等方面。
以上简答题涉及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提前了解这些知识,并加以深入学习和掌握。
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未必容易,但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一、现代教育的特征(全民多现身)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技术的现代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民主化二、社会经济制度(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2、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4、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三、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两个再生产一个创新)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四、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承选择融合创新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论述】(1)顺序性:循序渐进;(2)阶段性: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3)不平衡性:抓关键期;(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互补性:长善救失。
六、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简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七、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个性、加速、社会、两时)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八、教育目的的层次1、教育目的—国家2、培养目标—学校3、课程目标- 学科5、教学目标—教师九、教育目的的功能1、激励2、调控3、选择4、导向5、评价十、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思想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十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十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2、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其他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3、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保证;4、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应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能力简答题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能力简答题汇总15题1、【解析】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是:(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解析】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体表现为:(1)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储善美育能够陶冶个体的性情.抑制其功利化倾向.在潜移默化中修养超越生死、不计功利的道德情操,使人逐渐高尚起来,即起到以美储善的作用。
(2)美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启真从生理角度来看,美育可以开发大脑的潜能。
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可提高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了解客观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其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体验中,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广范的兴趣和创造的精神。
(3)美育对体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助健健康的身体是探索知识、攀登科学高峰和从事劳动的基础。
美育则可以从身心两方面来促进体育,起到以美健体的作用。
—方面美育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另—方面美育可以促进^的形体美和体育技巧的提高。
3、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解析】(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亿师学教师考试研究院提供]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而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观。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是每个想要成为老师的小伙伴们必须要面对的一道难关。
那么,这道题目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别急,让我来给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的大致内容。
它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等。
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道题目,把它当做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回答这道题目呢?其实,答案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在日常生活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要关注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教学理论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教育教学理论,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教育类的书籍、参加教育培训等方式,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我们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要关注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的科学,它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需求。
我们还要学会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要关注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规定,它是保障我们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教育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我们还要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还要关注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
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观摩他人的教学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各种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简答必备简答100题
教育学考前必背简答100题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5) 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答:(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答:(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键期(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答:(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汇总教师资格证是一种证明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证书,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简答题是其中的一部分,它考察着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简答题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者参考。
一、教育教学理论相关问题1. 什么是建构主义教学法?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建构主义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和互动构建知识和理解。
其核心理念是学习者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请简述“情感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目标是帮助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和情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3. 何谓“探究式学习”?请举例说明。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通过提问、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学习物理光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光学定律。
二、学科教学相关问题1.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解决,鼓励学生思考复杂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提倡让学生理解和发现数学的本质规律。
2. 请简述地理教学中的“三维教学法”。
地理教学中的“三维教学法”是指将地理教学划分为地理事实、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三个维度来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对地理事实的观察和实地考察,进一步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全面、深入地学习地理学科的目的。
3.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鼓励学生多读英语原版的书籍和文章,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如扫读、略读和精读等;加强对文章结构和段落逻辑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 简答题
一简答题:(3X10’)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2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3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4 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5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6 简述全面发展的内容8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1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12 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的改变13 简述新课改结构的主要内容14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15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6 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17 建构主义学习观18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9 说服教育法的含义和要求20 简述美育的任务21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22 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23 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24 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25 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26 简述教学课程的基本规律27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28 教学实施的环节29 简述上好一堂课的标准30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材料分析题(2X20’)(一) 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1. 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 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
(不做硬性要求)(二) 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1新课改内容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赞赏,帮助、引导。
2.德育有关原理①德育四大规律: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②德育的八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知行统一、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③德育六大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指导实践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3 教学的原则与方法①教学四大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教育教学简答题汇总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答: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3、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答:(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6、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8、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9、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答:(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10、简述教学计划的构成。
答: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11、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答: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教师资格证教育类31道常考简答题整理
教师资格证教育类31道常考简答题整理一、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二、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三、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两再一新”)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四、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五、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六、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七、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八、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2、提供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3、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研究动机4、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5、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引导。
1、实施启发式教学,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
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3、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研究竞赛。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课程标准的含义和基本结构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其基本结构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部分。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体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而教师的教学目标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预期变化。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研究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和研究程度的大小、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识记的方法、时间因素和识记的态度都会影响遗忘进程。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权利、目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其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的阶段,而其差异性则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包括不断研究、实践和反思、与同行交流和合作、参与培训和研讨等。
1、班级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班会、班级文艺活动、班级运动会等,旨在促进班级凝聚力和学生个人发展。
2、校级活动: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各种规模的活动,如学校文艺节、体育比赛、科技竞赛等,旨在展示学校形象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社会活动:以社会为背景,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和提高社会责任感。
小学教学资格证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学资格证简答题整理一、教育原理和教学理论1.1. 请简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
因材施教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原则,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研究能力,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需要提供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因材施教,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高研究效果。
1.2. 请简述“启发式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发现和探索的教学理论,核心思想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过程,通过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结构。
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和批判思维能力。
1.3. 请简述“终身研究”理论的意义。
终身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一个终身过程,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
它强调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中,人们需要不断研究和适应变化。
终身研究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和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学科教育原则2.1. 请简述“结构性教学”原则。
结构性教学是一种组织和布置教学内容的原则,主要包括将学科知识组织为系统结构,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通过结构性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2.2. 请简述“探究性教学”原则。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原则,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研究。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起到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小学教育和评价3.1. 请简述小学阶段的学科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科特点主要包括针对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学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探究和合作精神,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
3.2. 请简述小学教育中的评价原则。
小学教育中的评价原则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以及注重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评价应该促使学生发展潜力,激发研究动机,鼓励积极参与研究。
教师资格证统考--教育教学简答题汇总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几方面入手:1,课程目标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未来发展;2,课程内容改革: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和现代科技社会发展;3,课程结构改革:从整齐化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化、综合性、选择性;4,课程功能改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5,课程实施改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6,课程评价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功能;7,课程管理政策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二、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1,教育作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并能治国;2,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3,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并希望“学而优则仕”;4教学内容: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5教学方法:提倡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人物。
四、《教师法》中教师应承担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五、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规律首先,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生产力、政治制度具有能动作用。
其次,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存在教育超前或滞后的现象)最后,教育发展本身具有继承性。
(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继承)口诀:轨迹不平衡2. 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被称为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实现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三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不可分割。
3. 简述中小学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制度及文化背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目的也不同。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根据不同受教育者的特点与需要,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我国的教育目的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4. 简述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孔子、孔德、斯宾塞、涂尔干、柏拉图、赫尔巴特观点教育目的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教育的一切活动应该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教育结果的好坏,主要是看它对社会贡献了什么。
评价优点:这种教育目的观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缺点:完全否认教育对于个人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则是不可取的。
5.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综合统一发展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学历和非学历界限模糊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综合课程是由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提出的,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
综合课程又包括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优点打破学科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关联性减少课程的门类,减轻学生的负担。
——整合性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实践性7.简述隐性课程的概念与特点隐性课程亦称作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特点:潜在性、非预期性、弥散性、普遍性、持久性8. 简述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又称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基本观点:1.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 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 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4. 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 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优点:学科中心主义看到了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试图通过学科结构的掌握来解决这一问题,有其积极意义缺点:重知识轻经验,重学科逻辑轻心理逻辑、重学术轻实用性,且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
9. 简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理论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基本观点 1. 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2. 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3. 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4. 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优点:学生中心主义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缺点:不足之处在于重经验轻知识,重心理逻辑轻学科逻辑,重实用轻学术性,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10. 简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认知目标: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11. 简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 挖掘教师智力资源——教育者2. 利用学生经验资源——受教育者3. 发挥教育内容资源——教育内容12.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简述课程计划的定义和内容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构成: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简述课程标准的定义和内容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13. 简述泰勒的目标设计模式基本观点:学校应该努力达成什么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继续性、序列性、综合性)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评价:优点:注重目标、效率和行为的控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缺点:但忽略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降低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
14. 简述遗传素质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所以不能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
15. 简述新课程改革评价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现代课程评价的特点: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更注重评价过程。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16.简述教学的意义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17. 简述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首要任务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8.简述为什么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简捷性;认识的引导性;认识的教育性19.简述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相结合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 贯彻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结合,建立合作、有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20. 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一)心理准备引起学习动机(二)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方面(三)巩固知识(四)运用知识(五)检查知识1. 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二级)简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理论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基本观点1. 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2. 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3. 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4. 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优点:学生中心主义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缺点:不足之处在于重经验轻知识,重心理逻辑轻学科逻辑,重实用轻学术性,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2. 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观点(二级)代表人物:布鲁纳斯宾塞基本观点:1.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 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 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4. 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为目标 5. 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优点:学科中心主义看到了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试图通过掌握学科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有其积极意义缺点:重知识轻经验,重学科逻辑轻心理逻辑、重学术轻实用性,且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
3. 简述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二级)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差别的重要原因。
(2)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课程理论。
建立在不同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5. 简述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一级)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构成: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3)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6. 简述教材设计的一般原则(二级)(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
(2)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3)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学习。
1.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二级)口诀:全民多献身(1)教育的终身化提出者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2)教育的全民化(教育机会平等); (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 简述生产力和教育的关系(一级)(1)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但是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3.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二级)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以及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4. 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一级)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5.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二级)P 38顺序性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要求: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特征不一样要求:针对性的教育不能搞“一刀切”不平衡性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速度不一样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一样要求:抓住关键期互补性生理弥补生理心理弥补心理要求:长善救失个别差异性发展水平差异;表现方式差异;自然生理差异要求:因材施教6.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二级)P45学校是7.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一级)P46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功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