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问:这段还有哪些句子是表现马克思的品 质? “他可能有过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表现马克思的光明磊落 问:拥有莫大英明和宏伟事业的马克思逝世 了,作为他的密友,恩格斯的感情是怎样的? 悲痛、哀悼、惋惜、遗憾 问: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集体朗读第 一段,讨论)
问:那么,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有哪些? 1)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2)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 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剩余价值 3)“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 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他领域的发现
问:还有没有其他贡献,是不是马克思最 主要的贡献,那么是为什么? 作为科学家、思想家,但马克思首先是一 个革命家。
作者作品
1845年,恩格斯回到德国,出版了他的著 名《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列宁称这部著作 “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一部优秀的著作”。 1848年,又和马克思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 宣言》。在马克思逝世后,他帮助马克思完成 了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领导了国际 工人运动。 作品:《自然辩证法》、《乌培河谷来 信》、《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评价: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 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
问:作为革命家,马克思对革命作出了哪 些贡献?
1)进行革命实践 2)宣传(办报,著书) 3)参加各地的组织 4)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问:作者除了追忆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之外, 还追忆了什么?(阅读第8段) 问:马克思作出了这么多贡献的结果是怎 么样的?
遭到各国政府的驱逐,资产者的诽谤、诅 咒。 问:对自己的这些遭遇是如何看待的?
解
题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明了讲话的地点: 身在公墓,直面战友墓穴、亲临庄严的墓地 2、也表明了一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 3、表明讲话的内容: 面对逝去的挚友、面对参加悼念的人们,自 己也代表“千百万革命战士”抒发对马克思的 “尊敬、爱戴和悼念”之情。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马克思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
父亲是一个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律师,后当司法参事。
马克思在本城受中等教育。
18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
他学的是法学,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
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1841年4月,马克思以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这时,他还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同年10月,他迁居科伦,担任该报主编。
11月间,与恩格斯首次会见。
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扞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
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
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
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在1843年10月移居法国巴黎。
他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生活和斗争情况;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工人秘密组织的领袖以及德国流亡者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还时常出席法、德两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集会并发表演说。
与此同时,他研究了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和黑格尔左派分子卢格合办了《德法年鉴》杂志。
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创刊号上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首先是个革命家 (1)恩格斯为什么说“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 )恩格斯为什么说“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 (2)“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中的“将”有何作用 )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中的“ 罗列许多报刊 (3)文章第七段为什么要不厌其烦的罗列许多报刊 )文章第七段为什么要不厌其烦的罗列 的名字?并且附上时间地点? 的名字?并且附上时间地点?
墓志铭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 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 的方式解释世界, 的方式解释世界 然而 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七十三周年(1956年3月 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七十三周年( 年 月 14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新修建的纪念碑。 在伦敦海格特公墓新修建的纪念碑。 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新修建的纪念碑
作业: 作业
(1)阅读《在燕妮 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与课文进行分析比较。 (2) 组织以“走近马克思”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参考书目:英语世界最权威的研究马克思的著作,英国人 戴维。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 美国高中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 新浪读书频道 : “你所不知道的卡尔 马克思” 活动建议: 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马克思光辉 的一生”、 “马克思与燕妮的故事”等专题。
马克思塑像 他不屑一顾 工人协会成立大会上
1849年 月上旬,普鲁士当局以“ 1849年2月上旬,普鲁士当局以“侮辱和 诽谤罪”传讯《莱茵报》 诽谤罪”传讯《莱茵报》主编马克思和 编辑恩格斯,在科隆法庭上, 编辑恩格斯,在科隆法庭上,马克思以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 面对敌人的污蔑、诽谤, 有力的证据,详尽地驳斥了反动派的 有力的证据年马克思在国际 1864年马克思在国际 1864, 、恩格斯雕像 柏林的马克思、 柏林的马克思 马克思塑像 诬蔑,法庭不得不宣布马克思等人无罪。 诬蔑,法庭不得不宣布马克思等人无罪。 他不屑一顾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
作品简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现已选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3课[4][5](课文由方亮朗读[3])、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课[2][6]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一下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第七课。
写作背景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
3月17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
本文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仪上发表的讲话。
恩格斯用英语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马克思墓作者简介恩格斯(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
德国人。
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
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列宁对他们的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原文欣赏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1858年初,马克思打算对自己十五年来经济学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加工,分册出版他的经济学著作。
1859年6月11日正式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这是马克思系统发表自己的经济学巨著的开始。
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发现了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细胞和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大贡献,马克思本人亦十分珍惜这部著作,说这是他一生的黄金时代中十五年的研究成果。
他希望这本书有助于战胜当时工人运动内部流行的蒲鲁东主义。
可是,在这部著作刚出版时,党内的许多同志不了解它的意义。
在党外,资产阶级的喉舌——各种报刊杂志却表现了从来未有的“缄默”,妄图借此把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扼杀在摇篮中。
这时恩格斯挺身而出,担当起粉碎敌人的缄默阴谋、传播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任。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恩格斯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写的评论。
他计划连续写三篇评论来宣传和评价马克思的这本书。
《人民报》于1859年8月6日和20日先后发表了头两篇,第三篇原计划介绍该书的经济内容,但未发表,手稿也未保存下来。
恩格斯在这两篇评论中,进一步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革命意义,认为唯物史观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同时,恩格斯详细阐述了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所主要采用的方法,即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
指出马克思并不沿着客观进程详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而是从最基本、最常见的商品入手作逻辑分析,抓住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对内在的基本矛盾,然后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地作逻辑的展开,从而揭示出该社会不可克服的一切矛盾,在这些矛盾的展开中,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灭亡的结论;而这个逻辑体系外部表现出来的,处处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事实。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它是思考问题以及理论研究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对于我们进行理论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德国莱茵省美丽的小城特利尔, 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一一卡尔·马克思的故乡。
1818 年 5 月 5 日 ,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犹太律师家庭。
他在当地接受了良好的中等教育 , 于中学毕业时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里 , 已经表达出他为整个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1835 年 10 月 , 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 , 次年 10 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期间 , 马克思除研究法学外 , 主要精力多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
马克思参加了倾向进步的 " 青年黑格尔派 ", 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1841 年 4 月 , 马克思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在完成博士论文后 , 马克思于1842 年 1 月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 , 并在 10 月担任了编辑 , 使这份报纸日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
1843 年 3 月 , 马克思退出报社编辑部。
1843 年 , 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 从此 , 燕妮成了马克思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3 年 10 月 , 马克思移居巴黎 , 参加工人运动 , 广泛研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
他在与卢格合办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 , 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 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科学共产主义。
1844 年 8 月 , 马克思与恩格斯 (1820-1895 )在巴黎相见, 两位伟人从此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合作。
1845 年 1 月 , 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 , 2 月转到布鲁塞尔。
此时 , 马克思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 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5 年 11 月至次年 5 月 , 马克思又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 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原文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
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
2019-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教学案:第四单元第13课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包括答案
清单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活动追求真理的步伐1.马克思(1)出身:马克思诞生于普鲁士小城特里尔,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望的律师。
(2)大学时期:马克思在课余经常参加学生组织“博士俱乐部”的活动,并很快成为这一活动的精神领袖。
(3)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马克思不断发表文笔犀利的文章,宣传进步思想。
2.恩格斯(1)出身:恩格斯诞生于普鲁士的巴门市。
(2)中学毕业后:恩格斯把主要精力用在自修历史、哲学、文学和语言学等方面。
1841年,恩格斯成为柏林大学的旁听生,开始系统学习哲学。
3.毕生不渝的友谊(1)1842年11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莱茵报》编辑部首次会面。
(2)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再次会面,开始了毕生不渝的友谊。
(3)1844年,他们合写了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
他们指出,只有物质生产才是历史的真正发源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清单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1.理论探索1844年,马克思创办《德法年鉴》,第一次指出了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
在完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之后,恩格斯又与马克思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提出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历史的原理。
2.理论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深化认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同时,马克思还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这使他成为资产阶级政府的共同敌人。
清单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光照后世的《资本论》1.背景19世纪中叶,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阶级矛盾尖锐,革命风暴迅猛发展。
2.发表马克思经过对政治经济学的专门研究,于1867年发表了《资本论》。
3.内容《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伟人马克思——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全德工人联合会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合并, 马克思专门 写了 《对于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 对工党提出了 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帮助该党统一思想, 进行合法斗争 和秘密斗争。 1880 年, 马克思帮助法国工人党起草党纲 导言。 之后, 他又对英国友人在苏格兰建立社会主义工 人党的相关事宜给予指导。 此外, 马克思还给予俄、 美 等国社会主义者很大的帮助, 教授他们如何建党, 如何 反对教条主义, 如何实现党的革命化、 群众化。
50 史海观澜
伟人马克思
—— —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
◎文/李学成
今年 5 月 5 日, 是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日。 马克 思于 1818 年 5 月 5 日出生于德国普鲁士邦莱茵区 特利尔城, 是伟大的思想家、 革命家、 政治家。 1999 年, 世界著名传媒公司英国广播公司在互联网上进行了 全球范围内的千年最伟大、 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评选, 马 克思荣登榜首, 达尔文、 牛顿和爱因斯坦等大思想家、 科学家居于其后。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马克思通过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创立了唯物 主义历史观, 深刻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制度 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力和原因。 马克思的这一发现, 极大 地促进了人类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能力的发展, 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进步, 减少了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挫折。 马克思的另一个伟大发现是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 值可以清楚地证明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通过近 20 年的 努力, 马克思深入研究了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 怎样产 生以及其与利润的关系等问题。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未来社会思想的守正与创新
2022.1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未来社会思想的守正与创新夏淼,王爽(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马克思未来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对马克思未来社会思想作出了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表现为对未来社会过渡时期社会改造思想的丰富、对未来理想社会基本原则的捍卫、对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强化等方面。
恩格斯从历史事实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待继承马克思思想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方法论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2)01-049-008作者简介:夏淼(1971-),女,甘肃天水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王爽(199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马克思未来社会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他们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发展状态为参照,科学地解答了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实现了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审慎的预测。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利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框架,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和基本特征。
在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要经历一个过渡阶段;在未来社会的发展目标上,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出发,提出未来社会要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在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特征。
(一)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获得胜利,但是资本主义灭亡后,并不代表共产主义会接踵而至,要通过一个过渡时期实现对社会的改造,才能真正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要点解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要点解析2014-12-15 14:37来源:《前线》杂志作者:孙代尧01马克思去世形成的空白难以弥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在讲话中用“空白”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世界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从实际情况看,马克思逝世时,《资本论》第二、三卷还未付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还需要马克思的指导。
因此,无论在革命理论方面,还是在指导革命实践方面,马克思的逝世都形成了难以弥补的“空白”。
在马克思去世的当晚,恩格斯在写给李卜克内西的信中说:“你们大概已经知道,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党遭受了多么严重的损失。
……我仍然不能想像,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
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当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第二天,即1883年3月15日,恩格斯在致左尔格的信中又说道,由于马克思的去世,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
“无产阶级运动在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前进,但是,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德国人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没有了,他们过去每次都从这里得到只有天才和造诣极深的人才能作出的明确而无可反驳的忠告。
那些土名人和小天才(如果不说他们是骗子的话),现在可以为所欲为了。
最后的胜利依然是确定无疑的,但是迂回曲折的道路,暂时的和局部的迷误——虽然这也是难免的——现在将会比以前多得多了。
”事实确如恩格斯的预言,马克思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就受到来自内部的修正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的篡改与歪曲,印证了恩格斯的“空白说”即马克思对于理论指导和革命指导的不可或缺性。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2020.12恩格斯与马克思终生亲密无间地合作,一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指导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人类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尽管恩格斯十分谦逊地称马克思是这一科学理论的创立者,自己只是“第二小提琴手”,但实际上,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恩格斯不仅与马克思一起创立和发展了唯物史观,还对辩证唯物主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哲学观点,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大众化作出了特殊重要的贡献。
今天,认真回顾总结恩格斯的这些哲学贡献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恩格斯对唯物史观创立与发展所作的贡献大家知道,恩格斯把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归功于马克思。
但实际上,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也作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
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关于社会结构及其内在关系的发现,亦即关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辩证关系的发现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初通过研究德国的农民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认识到物质利益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关系。
随后,通过在克罗兹纳赫的研究,包括研究欧洲各主要国家历史上的所有制关系、社会等级结构以及国家和法的关系等等,基本弄清了欧洲历史上特别是近代欧洲各国的社会结构演变,初步发现了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政治关系以及法律观念等等,为发现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
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了两篇文章,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初步阐述了上述思想,并提出要依靠无产阶级,揭露旧世界,创立共产主义新世界。
这样,马克思就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及其当代价值■杨金海【提要】恩格斯与马克思一道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哲学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大众化作出了特殊重要的贡献。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心得笔记3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心得笔记3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仪上发表的讲话。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心得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心得笔记篇一:自己不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而哲学一直是自己无法深入涉足的领域。
最近读了部分哲学原著,许多问题仍然不敢妄加评论,只有这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易懂但震撼人心,对马克思的人生感触颇深。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
”这句《共产党宣言》开篇的话长久无法忘怀,而再次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足千字的文章却铿锵有力,高度概括了马克思的一生。
人们对马克思的评价太多太多了,“最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革命者,哲学家,思想家……”,我只是觉得那是一颗何其睿智,睿智到难以形容的头脑。
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进化论,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直接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政治、科学、艺术、宗教。
物质、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在今天只是简单的一句结论,但我却难以想象在一个半世纪前那个愚昧落后的年代,马克思如何语出惊人的做出这一跨时代的发现。
剩余价值的发现,正像恩格斯所说的“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在那个机器大生产使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的年代,马克思竟然透过一切迷雾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存在。
其对资本主义剥削本性,对资本家赤裸裸的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揭露,可谓给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上层资本家致命的批判,也给予了无产阶级所有斗争最强有力的理由和武器。
也难怪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给人类的旧思想以撼动,他使人的思想以豁然开朗,人们再也不会在迷雾里犹豫徘徊,人们终于有了坚定的信念:无产阶级就要反抗丑陋的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就要解放全人类!是啊,有什么比思想的力量更强大的呢。
马克思生平简介(精华)
马克思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
父亲是一个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律师,后当司法参事。
马克思在本城受中等教育。
18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
他学的是法学,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
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1841年4月,马克思以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这时,他还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同年10月,他迁居科伦,担任该报主编。
11月间,与恩格斯首次会见。
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捍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
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
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
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在1843年10月移居法国巴黎。
他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生活和斗争情况;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工人秘密组织的领袖以及德国流亡者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还时常出席法、德两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集会并发表演说。
与此同时,他研究了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和黑格尔左派分子卢格合办了《德法年鉴》杂志。
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创刊号上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
文章主张对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公开声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与进化论的关系探究
马克思主义与进化论的关系探究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的致词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规律”.[1](P601)尽管恩格斯是在评价马克思的历史贡献,但他对达尔文的评价之高,也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由于达尔文学说和唯物史观的这种关联性,进化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而达尔文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理论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的相似性加深了人们的这种印象。
从苏联罗森塔尔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到国内各种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一直将此奉为定论。
与之相反的一个观点是,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因此,进化论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赠达尔文《资本论》的题词使人们一度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达尔文的拥趸,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也将唯物史观贬低为幼稚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将它视为达尔文的生存斗争学说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简单运用。
而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又竭力撇清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关系,这些相互对立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引起不少的争论。
从已知文献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对达尔文的态度是复杂的、矛盾的。
与在公开场合对达尔文的高声颂扬相比,马克思恩格斯的私人通信和未发表文稿则体现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复杂心情。
这种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进化论的真实态度,它为我们审视马克思主义与进化论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自然观的祛魅1859年11月,恩格斯将达尔文的著作推荐给马克思,1860年12月,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评论说“虽然这本书用英文写得很粗略,但是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2](P121)1861年1月,在给拉萨尔的信中,马克思再一次肯定了达尔文著作的积极意义,马克思指出,达尔文的著作虽然存在许多缺点,但非常有意义,它“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马克思认为,这本书“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
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四十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
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
我所提供的,至多除几个专门的领域外,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很容易地做到。
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
马克思比我们一切人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
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
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公正的。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8页注。
)
虽然今天晚上我看到他仰卧在床上,面孔也永远不动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
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致威·李卜克内西(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37—4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