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合集下载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果与问题分析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果与问题分析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果与问题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北美洲三个国家(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之间达成的贸易协议。

自1994年开始,NAFTA在加强区域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NAFTA在加强北美地区贸易方面取得的成果。

根据数据显示,自NAFTA实施以来,三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总额显著增加。

这个协定减少了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了进口和出口的成本,促进了跨国公司之间的投资和合作。

这进一步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

其次,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下,各成员国的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比如,墨西哥通过将其低成本劳动力吸引到北美洲有助于其成为全球汽车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同时,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农业和自然资源出口也得到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这些都为三个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然而,尽管有这些成果,北美自由贸易区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劳工和环境标准的不平衡。

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一些国家为了提高经济竞争力而忽视了劳工和环境保护问题。

这导致一些公司利用低成本劳动力和环境法规不完善的地区进行生产,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并剥削了工人权益。

另一个问题是贸易不平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面临着巨额的贸易逆差,这导致一些工厂关闭和工作岗位流失。

尽管NAFTA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好的投资机会,但这些公司往往将制造业和劳动力转移到工资最低和环境成本最低的地区,从而损害了美国的制造业基础。

另一方面,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由于墨西哥的农业生产成本较低,许多美国农民发现自己无法与墨西哥的农产品竞争。

这导致了美国农民的生计受到了威胁。

此外,NAFTA还未能解决墨西哥和美国之间的移民问题,这导致了许多问题和紧张局势。

综上所述,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加强区域贸易和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

然而,该协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劳工和环境标准的不平衡,贸易不平衡以及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班級: 班級:国商五班 组员: 蔡鑫 组员: 熊穎 杨璐 吴淑兰 翁国杰
目錄
壹、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会员国 贰、区域性的经济组织的内涵 NAFTA成立过程 一、 NAFTA成立过程 二、组织结构 三、贸 易 特 色 四、经济整合的关键因素 NAFTA相关协定规范内容 五、NAFTA相关协定规范内容 參、区域性经济组织与台湾的关系 肆、区域性经济组织对台湾的影响 NATFA带来的冲击 伍、NATFA带来的冲击 柒、美洲自由贸易区 捌、结论
肆、区域性经济组织对台湾的影响
1.在贸易方面: 1993~1998年减对我国与美国知贸易而言,美国知国民所得、美 国与我国相对躉售物价指数、台弯知国民所得确 实有显着知影响。 199我~1998年减对我国与加拿大知贸易而言,加拿大知国民所 得、加币兑台币知汇率确实有显着知影响。 1997年减对我国与墨西哥知贸易而言,只有「台弯知国民所得」 有显着影响。 2.在重要出口产业方面: 1992年减NAFTA对于我国知重要出口产业确实有其影响力,特 别是纺织成衣业及我国的资讯通讯业亦受NAFTA知些许影响。 我国的电机电子产业较不受NAFTA知影响。
深入美國、加拿大、 深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的關係
二、投资与贸易的增长,不等於人民生活的改善:
在制造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不 断下降。1993年(NAFTA成立前一年),至2001年5月間,生产 力实际上升了47.7%,但工資卻下跌超過兩成。
在自由贸易区下,企业虽然获得更大更多的权力和机会来攫取 利润,但是整个环境和民眾的权益都付出惨痛代价。
深入美国、加拿大、 陸、深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关系
一、原产地规定的严格与否将影响未来产业发展的观点:

NAFTA

NAFTA

北美贸易自由区【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并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自此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实体诞生(总人口3.6亿、年总产值6万亿美元)。

协定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点—南北合作、大国主导、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和战略的过渡性。

南北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区内成员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差距很大,经济上的互补性较强。

各成员国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推动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大国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美国的经济运行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

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加拿大虽是发达国家,但其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7.9%(1996年数据),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与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愿。

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考虑到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且在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自《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品进口关税平均下降84%,而墨西哥对美国的产品进口关税只下降43%;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

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10~15年的缓冲期。

战略的过渡性美国积极倡导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只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美洲建立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一节NAFTA 的地理环境概况
NAFTA 占据北美洲的绝大部分。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 部,东、西分别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北滨北冰洋, 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海 。在自然地理上,通常以巴拿马运河作为南北美洲的 分界,但习惯上有时也把墨西哥以南和哥伦比亚以北 的中美和加勒比地区从北美洲分开。另外,在政治经 济地理上,北美洲仅指美国南部国界以北的美洲,美 国和加拿大占据了其绝大部分,这两个国界受英国殖 民文化的影响极大,所以通常称为盎格鲁美洲( Anglo-America)和盎格鲁撒克逊美洲(Anglo-Saxon America) 。而美国南部边界以南的美洲,主要受西 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文化的影响,称为拉丁美洲。
2. 服务贸易
NAFTA 虽然包括内容广泛的开放服务业条款,但开放最突出的是 金融和电信部门,而其他部门和以前相比,成果则相对较小。例 如,北美地区的旅游业在 NAFTA 之前就已经非常开放了;而汽 车和海运这两个重要而敏感的运输部门,服务贸易自由化也没能 打开其封闭的局面。 根据统计, NAFTA 对北美服务贸易额的总 体影响还不大。 美国和加拿大的服务贸易从 1989年的 260 亿美元 增长到 2001 年的 660 亿美元,增长了 93%,而同期美国和非 NAFTA 成员国的贸易增长了 129%。美国和墨西哥的服务贸易从 1993 年的 180 亿美元增长到 2001 年的 260亿美元,增长了 43%, 同期和非成员国的贸易增长了 66%。不过这并不排斥部分部门, 例如金融业的贸易获得明显增长。
NAFTA 的地域 范围及 三国经 济对比 ( 2004 年)
(一)自然条件 NAFTA 三国幅员辽阔,其中,加拿大国土面积 997.6 万平方千米, 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937.3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墨西哥 197.3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十四位。 北美大陆在地形上由三大纵列带组成:西部为高原山地,中部为平 原,东部为阿巴拉契 亚山地。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电信服务协议
开放了电信市场,促进了 电信服务的跨境提供。
金融服务协议
开放了金融服务市场,促 进了金融服务的跨境提供 。
教育服务协议
促进了教育服务的跨境提 供,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共 享。
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专利保护协议
规定了专利保护的标准和 程序,加强了对专利的保 护。
商标保护协议
规定了商标保护的标准和 程序,加强了对商标的保 护。
NAFTA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当时美国和加拿大开始就可能的贸易协定 进行谈判。随着时间的推移,墨西哥加入谈判,并于1994年签署了协议。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意义
NAFTA的成立意义在于促进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通 过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三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度。
NAFTA的成立还旨在通过加强三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北 美地区的经济繁荣。
著作权保护协议
规定了著作权保护的标准 和程序,加强了对著作权 的保护。
04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挑 战与问题
经济竞争与不平等
竞争压力与市场准入
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区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但也带来了更激 烈的竞争和市场份额争夺。这使得一些行业和企业在面对外部竞争时面临压 力,甚至可能遭受市场准入限制。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性
自由贸易可能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一些贸易协议可能对可持续发展目标 产生冲突,例如对某些环保法规的限制。
社会与文化差异
社会文化冲突
自由贸易可能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冲突。例如,某些国家可能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价值观或产 品存在抵触或误解,从而影响贸易关系。
北美自由贸易区
2023-11-07
contents

自由贸易相关的案例

自由贸易相关的案例

自由贸易相关的案例自由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之间不设限制或附加条件,允许自由交换货物和服务的一种贸易制度。

自由贸易的目的是通过增加国际贸易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自由贸易相关的案例: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于1994年签订的一项自由贸易协定。

该协定旨在促进北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

NAFTA的签订使得北美地区的贸易壁垒大幅降低,促进了跨国投资和生产集聚,推动了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发展。

然而,也有人认为NAFTA给美国带来了就业机会流失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2.欧洲联盟(EU):欧洲联盟是由28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组织。

欧盟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市场,实现了欧洲国家之间的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这促进了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增加了欧洲国家的竞争力。

然而,欧盟也存在一些挑战,如经济不平衡、欧债危机和脱欧等问题。

3.香港自由港: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也是一个自由港。

香港自由港的特点是宽松的税收政策、开放的市场准入和自由的资金流动。

这使得香港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香港的自由贸易政策为其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其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新阶段。

中国加入WTO后,降低了关税水平,放宽了市场准入,吸引了大量外资。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与自由贸易的推动密不可分。

然而,加入WTO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5.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TPP是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跨太平洋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亚太地区成员国之间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

然而,TPP面临了一些困难,最终没有得到所有成员国的批准。

其主要问题之一是争议解决机制,特别是投资仲裁机制。

总结起来,自由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实行。

国际贸易地理NAFTA成员国美国贸易概况

国际贸易地理NAFTA成员国美国贸易概况

中国 7.0% 18.1% 7.2% 18.7% 7.7% 19.4%
日本 4.5% 5.8% 4.5% 6.4% 4.1% 6.1%
2012
2013
南北经济合作典型代表之一
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
中文名:北美自由贸易区 英文名:NAFTA 成立时间:1994年1月1日
参与国家:加拿大;墨西哥;美国
签订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作用:消除贸易障碍
美国贸易概况
NAFTA
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 美国经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
经济体 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天然气产量最大的国家 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量 铀矿储量最多的国家:美国 核能发电最多的国家:美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79 1.89 2.06
8.03 8.25
2.44
2.79 2.96 3.22 3.07 2.76 2.55 2.58 2.67
9.19
10.43 8.97
10.29
15.9
15.46
年份 2011 出口额占比 进口额占比 出口额占比 进口额占比 出口额占比 进口额占比
加拿大 19.0% 14.3% 18.9% 14.3% 19.0% 14.7%
欧盟27国 墨西哥 18.1% 16.7% 17.2% 16.7% 16.5% 17.1% 13.3% 11.9% 14.0% 12.2 14.3% 12.4%

EU、NAFTA、APEC

EU、NAFTA、APEC

EU、NAFTA、APEC的区别及其评价EU即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建立的国际组织,现拥有27个会员国。

欧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

NAFTA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由美加墨三方于1992年签订、1994年元旦起生效和实施。

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

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三个组织所代表的利益是不同的。

欧盟旨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不断的、愈益密切的、联合的基础,清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就业的条件,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交换。

它代表欧洲的整体利益。

而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性质不一样,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不是凌驾于国家政府和国家法律上的一项协议。

其成立宗旨是:取消贸易障碍,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对知识产权提供适当的保护,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程序,以及促进三边的、地区的以及多边的合作。

三个会员国彼此必须遵守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来实现其宗旨,藉以消除贸易障碍。

主要是针对美加两国而成立的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当前规模最大的多边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非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旨在为亚太地区人民创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建立亚太经济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要深化开放和伙伴精神,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并支持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成立经过】1989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northaamericaFreeTradeagreement-naFTa)。

1991年2月5日,美、加、墨三国总统同时宣布,三国政府代表从同年6月开始就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展开谈判。

经过14个月的谈判,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国签署了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1994年1月1日,该协定正式生效。

协定决定自生效之日起在15年内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实施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以形成一个拥有3.6亿消费者,每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

【宗旨】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劳务在缔约国间的流通;改善自由贸易区内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加各成员国境内的投资机会;在各成员国境内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创造有效程序以确保协定的履行和争端的解决;建立机制,扩展和加强协定利益。

【协定总则】该协定的总则规定,除墨西哥的石油业、加拿大的文化产业以及美国的航空与无线电通讯外,取消绝大多数产业部门的投资限制。

对白领工人的流动将予放宽,但移民仍将受到限制。

任何一成员国在6个月前通知其他成员国后,即可脱离该协定;协定还允许接纳附加成员国。

总则还规定各成员国政府的采购将在10年内实现全面开放,由于墨西哥为本国的公司保留了一些合同,因此,该协定将对墨西哥产生主要影响。

此外,协定还规定由执行协定而产生的争执,将交付由独立仲裁员组成的专门小组解决;如果大量进口损害一国国内的工业,将允许该国重新征收一定的关税。

在产业方面,该协定规定,美墨之间大部分农产品的关税将立即取消,其余6%的产品包括玉米、糖、某些水果和蔬菜的关税,将在15年后全部取消,进口配额在10年内消除。

对于加拿大,现有的与美国签定的协议全部适用,汽车工业10年后将取消关税,美加在1998年之前取消相互间的全部关税。

EU、NAFTA、APEC

EU、NAFTA、APEC

EU、NAFTA、APEC的区别及其评价EU即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建立的国际组织,现拥有27个会员国。

欧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

NAFTA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由美加墨三方于1992年签订、1994年元旦起生效和实施。

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

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三个组织所代表的利益是不同的。

欧盟旨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不断的、愈益密切的、联合的基础,清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就业的条件,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交换。

它代表欧洲的整体利益。

而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性质不一样,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不是凌驾于国家政府和国家法律上的一项协议。

其成立宗旨是:取消贸易障碍,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对知识产权提供适当的保护,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程序,以及促进三边的、地区的以及多边的合作。

三个会员国彼此必须遵守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来实现其宗旨,藉以消除贸易障碍。

主要是针对美加两国而成立的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当前规模最大的多边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非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旨在为亚太地区人民创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建立亚太经济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要深化开放和伙伴精神,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并支持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

国际贸易地理 北美三国 美国 墨西哥 加拿大

国际贸易地理 北美三国 美国 墨西哥 加拿大
国际贸易地理
北美三国——加拿大、美国、墨西哥
资料: ppt:
北美三国——加拿大、美国、墨西哥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 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 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 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 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 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 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三个 会员国彼此必须遵守协定规 定的原则和规则,如国民待 遇、最惠国待遇及程序上的 透明化等来实现其宗旨,藉 以消除贸易障碍。
【西班牙—墨西哥】
坦皮科/维拉克鲁斯——地中海——巴塞罗那/塔拉戈纳/毕尔巴鄂 【阿鲁巴—墨西哥】 坦皮科/维拉克鲁斯/曼萨尼约/马萨特兰——阿鲁巴 【加拿大—墨西哥】
蒙特利尔/魁北克——坦皮科/维拉克鲁斯
温哥华——曼萨尼约/马萨特兰
【印度—墨西哥】 孟买——亚丁——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坦皮科 加尔各答——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曼萨尼约 【德国—墨西哥】 汉堡/不莱梅——大西洋——坦皮科/维拉克鲁斯 汉堡——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墨西哥 【日本—墨西哥】 横滨——曼萨尼约/马萨特兰 横滨——巴拿马运河——坦皮科/维拉克鲁斯
【巴西—墨西哥】
坦皮科/维拉克鲁斯——萨尔瓦多/里约热内卢
世界主要海港和航线示意图
加拿大主要城市及港口图示
3.1加拿大主要城市及港口
1.加拿大首府——渥太华(Ottawa) :渥太华是加拿大的首都,是加拿大的政治中心,位于 渥太华河下游南岸,属于魁北克省。城市人口达到107万人。渥太华的地理位置方便 了居民通往多伦多市、蒙特利尔及美国,可以说是个四通八达,交通相当方便的一座 城市。工业有轻工业、造纸、木材加工、印刷和食品等。它是加拿大重要的铁路和水 运枢纽。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刘 年 兴
成员国: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制定: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 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 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 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三个会员 国彼此必须遵守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如国民 待遇、最惠国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来实现其 宗旨,藉以消除贸易障碍。自由贸易区内的国家 货物可以互相流通并减免关税,而贸易区以外的 国家则仍然维持原关税及壁垒。
各国措施:
• 三个会员国彼此必须遵守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 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 来实现其宗旨,藉以消除贸易障碍。 • 在权利方面,自由贸易区内的国家,货物可以互 相流通并减免关税,但对贸易区以外的国家,则 仍然维持原关税及障碍 • 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电力、天然气,从墨西哥进口 石油;美国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墨西哥, 利用墨西哥大量廉价劳动力,大大降低成本,增 强了美国产品综合竞争力
0
产生过程:
• 第一阶段:美加自由贸易
• 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发达国家,语言相通、边界接壤,开展 自由贸易有很好的条件。但是,长期以来两国没有能够象 西欧那样一直朝自由贸易的方向努力,全面的自由贸易直 到1988年才正式达成协议。
• 第二阶段:北美自由贸易区
• 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一年之后,美国决定将这一自由 贸易区扩大到南部的墨西哥。在1990年6月美墨最高会晤 时,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这一建议。
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消极影响:
• 对美国:支付边境环境的环境改善费用; 关税减少,加大负担;减少了美国工人的 就业机会(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 • 对加拿大:对加拿大外贸手指不利(进口 增长大于出口);协定过分保护投资者的 权利。 • 对墨西哥:墨西哥农业发展困难;生活贫 困加剧;环境污染恶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组员:任新姚义君叶蕾徐珊珊杨筱杜荣胡雷雷汪利翔蒋大勇杜飞邓立伟目录一·自由贸易区成立简介二·自由贸易区内容三·三国贸易成就与问题四·借鉴与启示一.北美自由贸易区简介(徐珊珊叶蕾)北美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这个覆盖人口达到4.21亿的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在竞选纲领中提出建立NAFTA的主张,但遭到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反对。

1985年,加拿大和美国首次联合提出建立NAFTA的主张,并开始就建立NAFTA进行谈判。

1989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的美加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1990年,美国和墨西哥就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开始谈判,此后加拿大也加入谈判。

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署了NAFTA。

1993年,三国又就环保、劳动就业等问题达成了协定,作为NAFTA的补充。

1994年1月1日,NAFTA正式生效。

NAFTA at a GlanceNAFTA Partners Canada U.S. Mexico Combi nedPopulation (July 2008 est.) 33.3 million 304.1million106.7million444.1millionLanguages English andFrenchEnglish Spanish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08 (Current prices,US$) 1,501billion14,441billion1,087billion17.0trillionTrade with NAFTA Partners, 2008 (Currentprices, US$) 570.8billion919.9billion393.5billion946.1billion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mong NAFTA Countries, 2008 (US$) 240.0billion229.8billion156.0billion--- 1Jobs Created 1993-2008 (millions) 4.3 25.1 9.3 39.7 National Employment Level, 2008 (millions) 17.1 145.4 43.2 205.7二.由贸易区的内容(一)组织架构(1)自由贸易委员会。

NAFTA服务贸易协定分析

NAFTA服务贸易协定分析

NAFTA服务贸易协定分析服务贸易是不同于货物贸易的新兴贸易领域, 1989年生效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家间贸易协议中正式提出服务贸易定义的文件。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覆盖人口达到4.21亿的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初。

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署了NAFTA。

1993年5月至6月,加拿大国会通过了该协定。

同年11月,美国、墨西哥国会通过了该协定。

1993年,三国又就环保、劳动就业等问题达成了协定,作为NAFTA的补充。

1994年1月1日,NAFTA正式生效。

一、NAFTA服务贸易协定简介(一)NAFTA协定的宗旨NAFTA的宗旨是在成员国之间消除贸易壁垒,实行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对知识产权提供充分保护,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程序,深化三边、区域和多边合作。

NAFTA成员国彼此必须遵守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及透明度等来实现其宗旨。

(二)服务贸易的定义和适用范围NAFTA协定第五部分“投资、服务及相关事项”共6章,有4章直接规范服务贸易,分别是第十二章跨境服务贸易、第十三章电信服务、第十四章金融服务以及第十六章商务人员临时入境。

根据协定第1213条第2款,跨境提供服务(Crossborder Supply)或者跨境服务贸易,是指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所进行的服务贸易:(1)自缔约方一方境内向另一方境内提供服务;(2)在缔约方一方境内对另一方国民提供服务;(3)一缔约方国民在另一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但不包括在一缔约方境内通过被本协定涵盖的投资所提供的服务。

二、NAFTA市场准入和清单管理模式NAFTA协定规定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以及服务部门开放的负面清单,在区域服务贸易领域实现了更大程度的自由化。

(一)市场准入NAFTA没有类似于GATS的市场准入条款,而是仅仅规定了数量限制,排除了地方政府实施的数量限制措施,未排除对雇佣人员的数量、交易额和资产、法人形式或合资形式的数量限制,因此从市场准入层面来看,NAFTA对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作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四) 重要产品之原产地规定:
纺织品:
以yarn forward原则,即从纺纱、织布、裁剪至加工为成衣的过程都必须在北美三国境内完成,方能享有关税及配额上的优惠待遇。
汽车:
以税则号列转变及符合区域产值含量(RVC)为原则,惟其RVC须以净成本计算,并分二阶段调升至2002年之60%及62.5%。
七。相关问题:
1.原产地证明书问题
NAFTA之原产地证明十分严格且复杂,而其产地证明书仅须由出口商填写,如何确保其申报之正确性为NAFTA三国的海关透过事后稽核制度,以及三国间之合作机制,相互提供所需资料与协助,来确保产地证明之正确有效。
NAFTA原产地规定中是否有规定符合一定的制程,纺织品之yarn forward原则即是规定制程之一例。
二、 NAFTA对于原产地的规定为该协议中最重要的部分,其规定十分详细与严格,目的是为确保NAFTA原产地产品才能享有NAFTA优惠待遇,避免其它国家业者以转运或简单加工之方式搭便车(Free rider),而影响 NAFTA产品之权益;另一方面该规定亦提供会员国海关认定原产地的依据。
(一) 第四章共有十五条,四个附录,其中附录401是规定各项产品的原产地规定,最为重要;
2.原产地未来产业发展
从美国的立场看来,许多纺织业或汽车业外移到墨西哥生产,对美国的产业发展并没有达到保护的作用。但是由于NAFTA是将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国结合为一个区域,经济利益亦是该区域内的产业为发展的重点,保护其区域内的产业利益,促进地区经济竞争力,协助地区内企业在与北美市场或区域外的企业竞争时,或得比较优势的地位。
四。规定内容:
一、 从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在1994年1月1日开始生效以后,到1999年为止,区内贸易成长达97%,双边贸易则以年平均二位数比率之速度成长,至于投资方面,其会员国间之相互投资达2.470亿美元,而外国赴北美地区投资金额亦高达1.2 兆美元,显见NAFTA对于北美地区贸易与投资蓬勃发展贡献巨大。

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

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

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运行机制、借鉴与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运行机制,以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其他国家和经济体的借鉴与启示。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自1994年成立以来,对北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NAFTA的详细研究,本文希望能够为其他寻求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国家或地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章首先概述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其成立的背景、成员国及其经济发展水平等。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NAFTA的主要特点,如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NAFTA的运行机制,包括其决策机构、法律框架、争端解决机制等,以揭示其成功背后的制度保障。

接下来,文章将分析NAFTA对成员国及全球经济的积极影响,如促进贸易增长、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

文章也将探讨NAFTA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如贸易不平衡、劳工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等,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视角。

文章将总结NAFTA的经验教训,并探讨其对其他国家和经济体的借鉴与启示。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广泛的覆盖范围、深度的经济整合以及创新的合作模式上。

从覆盖范围来看,NAFTA不仅包括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三个经济规模庞大、发展程度各异的国家,而且地理上横跨了整个北美大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板块。

这种广泛的覆盖范围使得NAFTA的影响力和辐射效应都非常显著。

NAFTA在经济整合的深度上也表现出独特之处。

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自由化外,NAFTA还涉及到了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全面的经济一体化。

NAFTA还设立了争端解决机制,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纠纷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保障了自由贸易的顺利进行。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具体款项概述
3.对于关税豁免权: a)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在1989年1月l日前生效的任何措 施的约束下,加拿大对1998年1月1日前用于消费而进入市 场或从批发商撤回的任何货物实现关税豁免; b)加拿大与美国之间,加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第405条与协 定生效之前的加、美两国的相应措施合并并生成此附件 的一部分; c)在1991年7月1日前生效的任何措施的约束下,墨西哥对 2001年1月1日前用于消费,进入市场或从批发商撤回的任 何货物实行关税豁免。
3.作为一个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 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本着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原 则立场#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开展同各成员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实现中国-东盟自 由贸易区的共同利益。
具体款项概述
4.对于商品的临时准入:规定对某些非盈利或纯商业目 的的商品可以免税临时准入.主要是两类商品: 一是印刷、语音或者电初`播和电影摄影器材、体育用 品、展览或演示用品等和具翻险时准入资格的商人为了 实现商业活动或职业所必须的专业设备;二是某些商业样 品和印刷广告材料。 5.其他特殊规定: 1)进出口限制 2)海关入境费 3)原产地规则 4)酒类商品的关税
原产地规则规定
2.实质性改变标准
1)税目改变标准:NAFTA 对原产地规则相当重 视,在 NAFTA 协定中专门以 15 个条文,4 个附 件加以详细规定,NAFTA 的原产地标准主要判 断产于缔约国境内,但本身包含有进口成分的货 物的原产地。一般地说,这类产品必须发生税目 改变,才能获得 NAFTA 的原产地资格。 2)从价百分比标准:对于汽车、化工产品, NAFTA 规定采用从价百分比标准,要求该项产 品中的区域价值含量(Regional Valve Content) 应达到一定比例方可获得NAFTA的原产地资格。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简介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指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理分布和相互关系。

它受到各国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交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反映了全球贸易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程度。

主要国际贸易地理格局1. 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组织之一,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

这一地理格局建立了一个较为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促进了北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

2.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EU)是由28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和共同市场政策。

欧洲联盟的形成造成了欧洲地区的贸易一体化和经济合作更加紧密。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和经济发展。

这一地理格局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贸易重要性以及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密切。

4. 中新纽带中新纽带是中国、新加坡和新西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联系。

这一地理格局建立了中国与新加坡、新西兰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并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增长。

5. 中阿贸易合作中阿贸易合作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和合作联盟。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一地理格局促进了两个地区之间经济的融合和合作。

结论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反映了各国贸易联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

各大贸易地理格局的形成,推动了地区内贸易合作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它也为各参与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推动了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了解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对于进行跨国贸易和拓展贸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简称NAFTA)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

该协定于1994年11月17日生效,协定确立了一个“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业务和投资活动提供了一个安全、公平和有序的环境。

协定的主要内容是改善和扩大三国之间的贸易,尤其是加强和保护外国投资,推进公平竞争环境,允许平等储备和排斥不合理的措施,以及规范政府采购的渠道,同时还有一些涉及知识产权、服务业、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该协定的一个特点是,它为参与方提供了加强对外投资的便利、强制执行投资纠纷调解机制、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开展公平竞争等。

此外,还倡导更具有激励性的贸易、投资促进政策,以及推行反垄断竞争法。

此外,NAFTA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只针对北美三国;加强投资保护的措施有时会延长贸易的程序;保护的范围较大,但也有一些投资不被保护;以及只有三国才能参与贸易,因此也就不能参与国际贸易竞争。

因此,NAFTA为北美三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活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例如,加强了贸易自由化,改善市场环境,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扩张,降低物价,提高通膨率,提高收入水平,以及发展投资等。

自NAFTA生效以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北美自由贸易投资的机制已经创造出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投资机制,并针对参与方提供了全面性的投资管理机制,这将有助于加强三国之间的投资和贸易活动,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总之,NAFTA是开放、市场化的投资机制,旨在改善和扩大北美三国之间的贸易,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提供稳定、公平和有序的投资环境,从而有助于加强经济发展,提高收入水平,同时又不失去其自身的局限性。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五条(通信业相关) 第五条(通信业相关) 在通讯业方面,三国的通讯企业可以不受任何歧视地进入通讯 网络和公共服务业,开展增殖服务也无任何限制。 第六条(汽车保险业相关) 第六条(汽车保险业相关) 在金融保险业方面,在协定实施的最初6年中,美、加银行只 能参与墨银行8%至15%的业务份额;在第7至15年间,如墨银行市 场中外国占有率超过 25%,墨则有权实行一些保护性措施;墨在美、 加银行市场中一开始就可以享受较为自由的待遇。协定还允许美、 加的保险公司与墨的保险公司组成合资企业,其中外国企业的控股 权可逐年增加,到2000年在墨的保险企业中外国企业的股份可达到 100%。 第七条(能源工业相关) 第七条(能源工业相关) 在能源工业方面,墨保留其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提炼 及基础石油化工业方面的垄断权,但非石油化工业将向外国投资者 开放。另外,协定同时规定对投资者给予国民待遇,对投资者不得 规定诸如一定的出口比例、原产品限制、贸易收支、技术转让等限 制条件。作为补充,美、加、墨在1998年又就取消500种关税达成 协议。该协议从1998年8月1日生效,并规定美国免税进口墨西哥产 的纺织品、成衣、钟表、帽子等,墨西哥则向美国的化工产品、钢 铁制品、玩具等商品开放其市场。此协议实施后,使大约93%的墨 西哥商品能享受到美国的免税优惠,使大约60%的美国商品直接免 税进入墨西哥市场。这就形成了自由贸易区内比较自由的商品流通 大格局。
五:主要特点
• 1、南北合作 • 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 国),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区内成员国 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差距很大,经济上的互补性较 强。各成员国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自由的贸 易和投资,推动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内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2、大国主导 •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美国 的经济运行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由于美国在世 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加拿大虽是发达 国家,但其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7.9%(1996年数据), 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 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与进程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东盟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东盟国家逐步启 动新的合作层次、构筑 “10+3”和“10+ 1”合作机制。 2001年11月,在第5次东盟与中国领导 人(10+1)会议上,双方领导人达成共识,一 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 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 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的大市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 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增加 就业机会。 。
4、性质:贸易 伙伴 关系,没有形成关税同盟
5、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出口技术密集型产业 加拿大
出口技术密集型产业 美国 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 产业
墨西哥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 墨西哥的变化 ●
一、10年来,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近2倍。 二、过去10年中墨西哥年均吸引外资高达120亿美元,是印 尼的3倍;人均收入增加24%,达4000美元。 三、墨西哥经济规模达到5940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15位 上升到现在的第9位。” 四、墨西哥农牧业受到强烈的冲击,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 已由6.34%下降至5.5%;造成130万农民破产。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背景(原因):
①世界形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欧共体日益成熟,亚洲经济区域化也已起步, 对美国经济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②地区形势: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需要应对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 趋势的挑战。
加拿大
美国
墨西哥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背景: 应对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2、成立: 1992 年签约; 1994年开始生效。 3、宗旨:取消 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 ,促进合作 ,
北 美 欧 自 由 盟 贸 易 区
亚 太 东 经 合 组 盟 织
当今世界影响较大的经济区域化组织
什么是区域经济集团?
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 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课标要求:
以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欧洲煤钢 共同体
欧洲经济 共同体 (1958)
欧洲原子能 共同体 (1958)
欧 洲 一 体 化 进 程
(1952)
欧洲共同体(1967)
199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性质: 经济组织
合作领域从 经济扩大到 货币 政治 军事等领域
欧盟(1993)
欧元正式流通(2002)
性质:经济 政治组织
日本贸易振兴会调查统计: 1996年全球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的数量是 101个。其中1969年成立的6个,1970-1979年成立的6个, 1980-1989年成立的20个,1990年以后成立的69个。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2、发展过程:
成立
发展 扩大 深化
连连看
东南亚10国全部加入东盟 1999年 五国外长会议 曼谷 1967年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2002年 第一次首脑会议 巴厘岛 1976年
将政治合作列入联盟合作范围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3、影响
① 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
② 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思考: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存在什么问题? 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作用
◆ 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经济上形成互补。
◆ 较好的实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为三国贸 易扩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三国的经济发展。
问题
由于各成员国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尤其对欠发达的墨西哥造成民族工业受损的后果。
C
世界上最大的 区域经济组织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APEC就在我们身边●
1、APEC经济体的产品:日本汽车、电器,美国飞机, 韩国电器 ······ 2、中国老百姓去得最多的海外观光地——新、马、泰,都 是APEC成员 3、劳动者们生产的服装鞋帽的最大出口对象也是APEC 经济体。 4、1991年11月,中国同我国台湾、香港一起正式成为AP EC成员 5、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 会议。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ASEAN)
东盟成员国10个:菲律宾、马来 西亚、泰国、文莱、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和 柬埔寨。
标志整体上体现一个稳定、和 平、联合与充满活力的东盟。蓝色 象征和平与稳定、红色象征勇气和 活力,白色象征纯洁,黄色象征繁 荣。10条纵向的曲线象征着东盟的 创立者们在创建这一组织时的愿 望——10个东南亚国家在和平与稳 定中紧密团结在一起。圆圈象征着 东盟的团结。
成立40多年来,东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 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 东盟10国的总面积有4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 3亿(1998年统 计数字)。 东盟10个对话伙伴国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 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1、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2、据上节课内容说说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欧洲一体化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欧洲的 国际地位,也证明了经济区域化的优越性。
3、除欧盟外,你还知道哪些经济区域化组织?
影响较大的经济区域化组织还有美洲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和亚洲的东盟以及亚太经合组织。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启示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我们要适应形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2、区域经济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同时也 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3、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大潮中学 会如何避害趋利。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成员国:21个; 人口:占世界的45%; 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 贸易额:占世界的47%以上。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东盟国家曾有激烈的领 土矛盾和宗教冲突,但 仍走向联合 ,这是为什 么?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1、成立背景(原因):
①地区形势:
地域广阔,国家众多,民族和宗教多样,冲突时有发生; 二战后才独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②国际形势:
在“冷战”格局中期望摆脱大国的控制,寻求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